20022006年福州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之西方经济学试卷
最新2006-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西方经济学试卷

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考试科目:412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产业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考试时间:2006年1月15日下午14:00—17:00注意事项: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6×5分=30分)1、公共物品2、非价格竞争3、技术替代率4、凯恩斯陷阱5、货币幻觉6、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二、简答题(6×10分=60分)1、机会成本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有何区别?2、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
但也有人说,气候不好反而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后谷物会涨价,农民因此而增加收入。
试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对这两种说法给予评价。
3、分析说明不同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有何不同?4、如果总供求所决定的价格水平过高,在不考虑就业水平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政策?5、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什么是挤出效应?为什么会出现挤出效应?三、计算题(2×10分=20分)1、已知某厂商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生产单一产品。
他在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上都具有垄断力,其要素生产函数为5.05.060K L Q =,产品的需求函数为3610243-⨯=P Q ,厂商的劳动供给函数为312110364W L --⨯⨯=。
在短期,资本固定为2500单位。
求当厂商利润最大化时(1)所雇佣的工人人数;(2)每个工人的年工资;(3)厂商的年产量;(4)产品的价格。
2、假设:某国某年国民收入的有关统计资料如下:净投资 125净出口 15储蓄 25消费 550资本折旧 50政府转移支付 120企业间接税 75政府购买 200社会保险金 130公司未分配利润 100公司所得税 50个人所得税 80求: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四、论述题(2×20分=40分)1、评述垄断竞争厂商理论。
2021年福州大学837经济学综合考研精编资料

.2021 年福州大学 837 经济学综合考研精编资料一、福州大学 837 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汇编及考研大纲1 .福州大学 837 经济学综合 2002-2007 、(回忆版) 2009-2013 、 2015 、2017 年考研真题,暂无答案。
2. 福州大学 837经济学综合考研大纲①2019年福州大学837经济学综合考研大纲。
二、 2021 年福州大学 837 经济学综合考研资料3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考研相关资料(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 笔记 + 课件 + 提纲 ]①福州大学 837 经济学综合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笔记。
②福州大学 837 经济学综合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本科生课件。
③福州大学 837 经济学综合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复习提纲。
( 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①福州大学 837 经济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判断题精编。
②福州大学 837 经济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精编。
③福州大学 837 经济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简答题精编。
④福州大学 837 经济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论述题精编。
⑤福州大学 837 经济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计算题精编。
( 3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①福州大学 837 经济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判断题精编。
②福州大学 837 经济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词解释精编。
③福州大学 837 经济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简答题精编。
④福州大学 837 经济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论述题精编。
⑤福州大学 837 经济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计算题精编。
西方经济学历年考试真题汇总2002-201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已知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3个单位,一支钢笔的边际效用为36个单位,则消费者愿意花( A )购买这支钢笔。
A. 12元B. 36 TUC. 3元D. 108元2.以下四条恩格尔曲线中,反映必需品的是( A )。
3.下图为x商品价格下降时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图,已知替代效应为X1X2,收入效应为X2X3,则该商品是(C )0A.正常品B. 一般低档商品C.吉芬商品D.独立商品4.—般来说,香烟的蛛网形状是( B )。
A.收敛型B.发散型C.封闭型D、不确定5,已知X、Y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为1.8,则这两种商品为(B )。
A.独立品 B,替代品 C补充品 D.不能确定6. 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为0. 6,供给弹性为1. 5,则销售税(A )。
A.主要由消费者承担B.主要由生产者负担C.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均等地负担D.全部由生产者负担7.某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100%,所需劳动力增加150%,资本增加60%,则该企业属于( B )行业。
A.资本密集型B.劳动密集型C.资本劳动密集型D.无法确定8.某旅游景点,对一般参观者门票为50元,对中小学生门票为25元,这种价格策略为( C )A.一级差别价格 B。
二级差别价格 C。
三级差别价格 D。
无差别价格9.下列方式中厲于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是( D)。
A.制定和实施发展计划B.完善法律法规C.调整税率D.对银行贷款进行额度控制10.认为当前收入决定当前消费的理论是(A )。
A.绝对收人假说B.持久收人假说C.、生命周期假说D.预期收入假说11. 在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9的情况下,如果出现50亿元的通货紧縮缺口,国民收入减少量为(C )。
A. 50亿元B. 450亿元C. 500亿元D. 600亿元12.已知国民消费函数为C-100 + 0.9Y,迸口函数为M = 10 + 0.1Y。
如果出口增加50 亿元,则国民收人(A )。
考研_2003年福建福州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2003年福建福州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一. 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 35 分〕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局部,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其中,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数入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良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那么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经济效率a 摩擦性失业∶指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一般把新参加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而造成的失业,也归入摩擦性失业的范围之内。
b 构造性失业∶指由于劳动力市场构造的特点,劳动力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失业与空位"并存。
c 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缺乏的失业,也就是凯恩斯所说的非自愿失业。
它是指由于总需求缺乏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4.挤出效应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即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完全由他个人决定,劳动的产品也归私人所有。
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即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为他人、为社会的劳动。
这种劳动所生产的商品通过交换用于满足社会的需要。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个别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统一。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这局部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自己的价值,并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
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这局部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产生的。
福州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汇总(含答案)

2002年福州大学研究生入学试题专业:西方经济学科目:西方经济学编号:424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占优策略均衡和纳什均衡2. 机会成本和生产函数3。
公共物品和消费的外部经济4。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5。
凯恩斯陷阱和挤出效应二、作图分析题(每题7分,共21分)1。
用图形说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2. 试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消费者需求变动的原因,并作图表示。
3。
用图形说明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才能做到这一点。
三、计算题(共15分)1. 假设厂商面临两个分割市场A和B,市场需求分别为PA=15—2QA PB=20—3QB厂商的固定成本为1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元。
试求差别价格比统一定价可多获利多少?(8分)2。
假定某经济存在以下关系:C=800+0.8Y0 … 消费T=ty= 0。
25y … 税收I=200-50r … 投资G=200 … 政府购买支出Md/P=0。
4y-100r… 货币需求Ms=900… 名义货币供给试求:(1)总需求函数(2)价格水平P=1时的收入和利率。
(7分)四、分析论述题(共44分)1。
外部影响怎样会使资源配置不当?对于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你有哪些政策主张?(14分)2.请你从现代企业理论谈谈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看法。
(14分)3.你认为应当怎样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论?这些理论对制订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有无借鉴意义?请你谈谈为扩大内需应采取哪些宏观调控政策?(16分)2003年福州大学研究生入学试题专业:西方经济学科目:经济学综合编号:438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5分)1。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
帕累托最优状态3。
结构性通货膨胀4。
挤出效应5.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6。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7。
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2006,2007福州大学经济学试题1.doc

2006,2007福州大学经济学试题1 Shelley 02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占优策略均衡和纳什均衡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惟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由博奕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纳什均衡: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
2. 机会成本和生产函数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机会成本在数量上等于生产成本。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3. 公共物品和消费的外部经济公共物品: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v非竞争性是指,对于任一给定的公共产品产出水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等于零。
v非排他性是指很难或禁止他人不付代价消费该种产品。
非排他性表明要采取收费的方式限制任何一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公共资源:指具有非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消费的外部经济:当一个消费者(生产者)采取的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补偿时,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经济。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当一个消费者(生产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未给他人以补偿时,便产生了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4.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5. 凯恩斯陷阱和挤出效应流动偏好陷阱也称“凯恩斯陷阱”。
是指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这时已经处在最高位置,不会上升只会下降,人们会抛出所有的有价证券而持有货币。
福州大学经济法考研历年真题(2004至2011年)

福州大学经济法考研历年真题(2004至2011年)经济法专业课:2004年经济法试题简答1、简述经济法的调整范围与调整对象2、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如何3、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4、怎样理解反垄断法的概念5、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论述1、试论经济法规与经济规律的关系2、试论经济法产生的经济根源3、试论反垄断法的地位和意义2005年经济法试题简答1、经济法与经济法规的关系2、经济法和商法的关系3、宏观调控法的含义和作用4、经济法学为什么首先杂从德国和日本兴起5、为什么前苏联和我国都发生了经济法热论述1、从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原因和经济学基础看经济法的本质特征2、试评学术界对经济法调整对象和调整范围的不同观点3、试论经济法如何在经济工作中发挥作用4、试论经济法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5、试论国家投资项目决策失误的法律责任2006经济法试题简答题1、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2、宏观调控法的内容和作用3、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4、行政垄断的危害论述题1、试论述经济法产生的部门法原因2、试析反垄断法的地位和功能3、如何科学发展观看待市场规制法2007经济法试题简答题1、市场规制法的特点和作用2、经济法律与法规的关系3、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4、反垄断法规制对象论述1、怎样突破经济法的困境2、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法的实践与创新3、用马克思的哲学观点看待宏观调控法2008经济法试题简答1、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2、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具体有哪几种制度3、金融法调整的金融关系4、经营者在价格行为中有那些权利论述1、从经济法在资本主义的兴起及经济原因,部门法原因看经济法性质2、试析行政垄断的危害及表现3、试谈宏观调控的价值2009经济法试题一.简答1.市场监管法原则2.区域发展法制度3.政府定价程序4.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种类5.为什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从协调经济法主体利益出发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有哪些表现形式二.论述1.银行业审慎监管的内容2.宏观调控法原则及宏观调控行为3.经济法独立法律部门的地位2010经济法真题简答题(60)1、为什么“国家协调本国经济法律关系中……社会关系”是由经济法调整的。
福大西方经济学真题

福州大学200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招生学院管理学院考试科目经济学综合科目编号837一、判断(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在括符中打√,错误的打×)(都不难,所以我就没记。
不好意思哈)二、名称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 货币需求函数2. 经济政策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4. 均衡价格5. 外在性三、作图分析(每小题10分,共30分)1.“如果一完全竞争产商在A VC曲线下降时达到了短期均衡,为使得、利润极大,该产商应该增加产量(或表述为应当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
)”你认为这句话对吗?答:不正确。
完全竞争产商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线。
如果短期均衡处于A VC下降阶段时,SMC=P<SA VC,说明短期均衡价格低于SA VC,因此,厂商处于亏损经营状态,连生产的可变成本也不能够全部收回,则此时厂商应该选择停产,而不是增加可变要素投入.【注:本题出自《现代西方经济/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第五版伊伯成主编的P218第7题。
不过,在伊伯成习题集里的答案是对的,解释后半段却是错误的。
因为P=SMC,不可能再大于SA VC了,大于的话SA VC就是上升阶段了,所以伊老先生也会出错的~~】2.为什么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形曲线?为什么由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来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也只有一点才和最低短期平均成本相等?简析: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是短期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投入生产要素的增加,要素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到最大后递减,于是平均成本便呈先递减后递增的U形.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是长期生产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企业开始生产阶段,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再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相应地长期平均成本先递减后递增形成U形.【注:本题出自《现代西方经济/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第五版伊伯成主编的P176第3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福州大学研究生入学试题专业:西方经济学科目:西方经济学编号:424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占优策略均衡和纳什均衡2. 机会成本和生产函数3. 公共物品和消费的外部经济4.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5. 凯恩斯陷阱和挤出效应二、作图分析题(每题7分,共21分)1. 用图形说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2. 试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消费者需求变动的原因,并作图表示。
3. 用图形说明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才能做到这一点。
三、计算题(共15分)1. 假设厂商面临两个分割市场A和B,市场需求分别为PA=15-2QA PB=20-3QB厂商的固定成本为1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元。
试求差别价格比统一定价可多获利多少?(8分)2. 假定某经济存在以下关系:C=800+0.8Y0 … 消费T=ty= 0.25y … 税收I=200-50r … 投资G=200 … 政府购买支出Md/P=0.4y-100r… 货币需求Ms=900… 名义货币供给试求:(1)总需求函数(2)价格水平P=1时的收入和利率。
(7分)四、分析论述题(共44分)1.外部影响怎样会使资源配置不当?对于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你有哪些政策主张?(14分)2.请你从现代企业理论谈谈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看法。
(14分)3.你认为应当怎样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论?这些理论对制订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有无借鉴意义?请你谈谈为扩大内需应采取哪些宏观调控政策?(16分)2003年福州大学研究生入学试题专业:西方经济学科目:经济学综合编号:438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5分)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帕累托最优状态3.结构性通货膨胀4.挤出效应5.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6.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7.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基数效用理论是如何推导需要曲线的?2.为什么投资需求对利率越敏感,即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3.简要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计算与作图说明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假设某个企业的总成本函数为C=0.1Q3-2q2+15q+10求企业的供给函数2.假定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0.8(1-t)Y,税率t=0.25,投资函数为I=900-50r,政府购买为G=800,货币需求为L=0.25Y-62.5r,实际货币供给为M/P=500,试求:(1)IS曲线(2)LM曲线(3)两个市场同时均时的利率和收入3.作图说明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四.分析论述题(共55分)1.试分析说明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并述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15分)2.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试说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弊端。
(20分)3.从微观角度看,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加以治理?你认为我们国家如何实现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从而走出一条新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20分)2004年福州大学研究生入学试题专业:西方经济学科目:经济学综合编号:438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5分)1.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2.净投资与存货投资3.货币的交易需求与投机需求4.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5.萨伊定律与凯恩斯定律6.消费者均衡与消费者剩余7.帕累托最优状态与社会福利函数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要说明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和规模报酬不变生产函数之关系2.作图说明税率增加如何影响IS曲线、均衡收入和利率?3.试比较不同市场组织的经济效率。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设某厂商只把劳动作为可变要素,其生产函数为Q=-0.01L3+L2+ 36L,Q为厂商每天产量,L为工人的日劳动小时数。
所有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单位产品价格为0.10美元,小时工资率为4.80美元。
试求当厂商利润最大时,(1)厂商每天将投入多少劳动小时?(2)如果厂商每天支付的固定成本为50美元,厂商每天生产的纯利润为多少?2. 假设一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的三部门经济中,税收T=0.25y,消费C=200+0.8(y-T),投资I=250-5r,政府支出G=200,货币供给m=250,货币需求L=0.2y-2r(单位都是亿元)。
求IS、LM曲线及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
若政府支出和货币供给同时都增加50亿元,问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变化量各为多少?3.假设有两个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遵循古诺模型,它们的成本函数分别为TC1=0.1q12+20q1+100000,TC2=0.4q22+32q2+20000。
这两个厂商生产一同质产品,其市场需求函数为Q=4000-10p。
根据古诺模型,试求(1)厂商1和厂商2的反应函数;(2)均衡价格和两个厂商的均衡产量。
四、分析论述题(共55分)1.请你结合宏观经济学的有关经济理论和我国的实际情况,谈谈当前我国扩大就业的途径有哪些?(20分)2.概述生产要素价格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加以简要评论。
(15分)3.从微观角度看,西方经济学者认为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治理市场失灵应采取哪些相应的经济政策?你认为我国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分)福州大学200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招生学院管理学院招生专业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考试科目经济学综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科目编码438一、解释下列概念(共35分)1.平衡预算乘数(5分)2.比较优势(5分)3.公开市场业务(5分)4.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5分)5.生产者均衡(5分)6.生产集团(5分)7.经济租(5分)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30分)1.作图说明公共物品最优数量的决定,并简要分析由市场提供的公共物品通常将低于最优数量。
2.与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按照“优胜劣汰”的法则,市场上最终留存下来的只能是公司制企业。
为什么大国仍然有大量非公司制企业存在?3.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分别有哪些?三、计算题(30分)1、某纺织公司估计市场对的确凉的需求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为Q=100+0.2Y,这里,Q为需求量,Y为每一人口的收入.(1) 求收入水平分别为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6000元时的需求量。
(2)求收入水平在4000元和6000元时的点收入弹性。
(3)求收入范围在2000-3000 元之间和5000-6000元之间的弧收入弹性。
(4)若的确凉是该公司唯一产品,试问:如果国民经济处于迅速发展时期,该公司生产能不能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为什么?2、已经某完全竞争的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函数LS=5500+300 P。
试求:(1)当市场需求函数为D=8000-200P时,市场的长期均衡价价格和均衡产量;(2)当市场需求增加,市场需求函数为D=10000-200P时,市场长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3)比较(1)(2),说明市场需求变动对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影响。
3、假定经济满足Y=C+I+G,且消费C=800+0.63Y,投资I=7500-20000r,货币需求L=0.1625Y-10000r,名义货币供给量6000亿,价格水平为1,问当政府支出从7500亿增加到8500亿时,政府支出的增加挤占了多少私人投资?四、分析论述题(共55分,注意:每个专业考生共做3题,其中题1和题2是每个专业共同必做题,题3是西方经济学专业考生回答题,题4是产业经济学考生回答题,题5是数理经济学考生回答题)1.什么是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图示分析正常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两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的特征。
(15分)2.结合中国财政政策实践,论述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15分)3.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并结合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论点,分析说明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注意采取哪些重大政策措施。
(25分)4.寡头垄断市场具有什么特点?我国是否存在寡头垄断市场?若有请举一个例子说明其优缺点。
(25分)5.(本题25分)(1)简述下列两个概念: 博弈论;纳什均衡。
(2)在一个双寡头垄断市场中,有两家企业i(i=1,2)进行产量竞争。
假设两家企业的产量记为qi (i=1,2),两家企业的成本函数C (qi )=2 qi ,市场上该产品的价格函数为:p=100-(q1+q2)。
企业间的竞争以各自利润为目标函数(支付函数),试求出纳什均衡解。
(3)如果两家企业进行联合决策寻求使两家总利润最大的总产量,然后决议:两家企业各以总产量的一半进行生产。
试求联合决策方式下企业的生产决策结果。
(4)对(2)和(3)结果的作比较,对此作出解释。
2006年西方经济学试题(题目来自一考生考试中抄的,判断和名词解释没有)简答题:1.请概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为什么长期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形的?计算题:1.设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500-5P,成本函数:C=20Q。
问⑴若该商品为垄断厂商生产,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利润各为多少?⑵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应为多少?⑶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课本习题2.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4r 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亿美元+0.8y,投资i=150亿美元。
⑴求IS和LM方程,画出图形⑵求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⑶若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而供给需求不变,收入、利率、投资、消费有什么变化?⑷为什么货币供给增加后,收入不变而利率下降?分析论述1、试分析外部影响怎样会使资源配置不当?并结合科学发展观与西方微观经济政策的相关政策建议,谈谈如何克服我国经济活动中的外部不经济行为。
2.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西经、产经必做题一、简答题:简要说明序数效用论者是如何分析因价格变化而引起消费者均衡变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二、作图分析计算假定双头垄断市场上,市场需求函数为P=900-8Q,其中:Q=q1+q2 两企业的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同。
AC=MC=100,求⑴古诺均衡解⑵张伯伦均衡解三、分析论述试运用考虑到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分析说明我国如何通过技术进步与产品自主创新,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经济稳定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