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测试报告-跌落测试报告
跌落测试报告

跌落测试报告1、引言跌落测试是评估产品在意外跌落情况下的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方法。
本报告旨在评估产品在跌落测试中的表现,以提供关于产品设计和性能的洞察。
本报告将介绍跌落测试的方法、测试设备、测试条件、结果及结论。
2、测试设备和方法跌落测试设备包括一个跌落平台、一个产品支撑结构和一套数据采集系统。
测试方法包括将产品放置在支撑结构上,然后模拟不同条件下的跌落。
在本测试中,我们使用了以下设备和方法:设备:1、跌落平台:一个高度可调的平板,用于模拟不同高度的跌落。
2、产品支撑结构:一个能够固定产品的支架,以模拟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状态。
3、数据采集系统:一个能够记录跌落过程中产品性能变化的系统,包括加速度、速度和位置等数据。
方法:1、将产品放置在支撑结构上,并确保产品放置稳固。
2、根据预设的条件,调整跌落平台的高度和跌落方向。
3、启动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跌落过程中的数据。
4、对产品进行多次跌落测试,以获得足够的数据进行分析。
5、测试条件在本测试中,我们设定了以下条件:1、跌落高度:50厘米、100厘米和150厘米。
2、跌落方向:正面、反面和侧面。
3、产品状态:空载和满载。
4、测试次数:每个条件进行5次测试。
5、结果和分析通过数据采集系统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和分析:1、在不同跌落高度下,产品的加速度和速度变化趋势相同。
随着高度的增加,加速度和速度也逐渐增加。
2、跌落方向对产品的性能影响较小,但在某些情况下,如产品空载时正面跌落,可能会导致产品损坏。
3、产品在满载状态下的性能较空载时有所降低,这可能是因为满载时产品的重心发生变化,影响了稳定性。
4、在所有测试条件下,产品在第一次跌落时的性能最差,这可能是因为产品在初始跌落时存在较大的冲击力。
后续跌落时的性能逐渐稳定。
本试验旨在模拟滚筒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跌落情况,以评估滚筒在受到冲击和振动时的性能表现,包括其结构完整性、功能性能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跌落测试国家标准

跌落试验的国际标准:ISO2248-1985(包装完整、满装的运输包装件垂直冲跌落试验):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 本标准规定了对运输包装件进行垂直冲击试验时所用试验设备的主要性能要求、试验程序及试验报告的内容3.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运输包装件在受到垂直冲击时的耐冲击强度度及包装对内装物的保护能力。
它既可以作为单项试验,也可以作为一系列试验的组成部分。
4. 2. 引用标准5. gb/t4857.1包装运输包装件各部位的标示方法gb/y4857.2包装运输包装件温湿度调节处理6. gb/t4857.17包装运输包装件编制性能试验大纲的一般原理gb/t4857.1包装运输包装件编制性能试验大纲的定量数据7. 3. 试验原理8. 提起试验样品至预定高度,然后使期按预定状态自由落下,与冲击台面相撞9. 4. 试验设备10. 4.1冲击台11. 冲击台面为水平平面,试验时不移动、不变形,并满足下列要求12. A、为整块物体,质量至少为试验样品质量的50倍13. B、要有足够大的面积,以保证试验样品完全落在冲击台面上14. C、在冲击台上任意两点的水平高度不得超过2mm15. D、冲击台面上任何100mm2的面积上承受10kg的静负荷时,其变形量不得超过0.1mm 4.2提升装置16. 在提升或下降过程中,不应损坏试验样品17. 4.3支撑装置18. 支撑试验样品的装置在释放前应能使试验样品处于所发求的预定状态19. 4.4释放装置20. 在释放试验样品跌落过程中,应使试验样品不碰到装置的任何部件,保证其自由跌落21. 5. 试验步骤22. 提起试验样品至所需的跌落高度位置,并按预定状态将其支撑住。
其直起高度与预定之差不得超过预定高度的±2%。
跌落高度是指准备释放时试验样品是最低点与冲击台面之间的距离23. 按下列预定状态,释放试验样品24. 面跌落时,使试验样品的跌落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最大不超过2°25. 棱跌落时,使跌落的棱与水平面这间的夹角最大不超过2°试验样品上规定面与冲击台面夹角的误差不大于±5°或夹角的10%(以较大的数值为准),使试验样品的重力线通过被跌落的角。
振动测试技术分析报告

文件编码:版本:密级:生效日期:页数:页振动测试技术分析报告拟制:__ ___ __ ___ 日期: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批准:__ ___ __ ___ 日期:_目录1、目的 (3)2、参考标准 (3)3、术语解释 (4)4、振动测试简介 (9)4.1.振动测试必要性 (9)4.2.振动引起失效模式 (10)5、振动测试项目 (11)6、正弦振动试验 (11)6.1.正弦振动试验目的 (11)6.2.正弦振动应力参数 (11)6.3.正弦振动试验条件 (12)6.4.正弦振动试验标准 (13)7、随机振动试验 (16)7.1.随机振动试验目的 (16)7.2.随机振动应力参数 (16)7.3.随机振动试验条件 (21)7.4.随机振动试验标准 (21)8、振动台简介 (23)8.1.机械式振动台 (23)8.2.电磁式振动台 (24)8.3.液压式振动台 (26)8.4.振动台选取 (28)振动测试技术分析报告1、目的分析振动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评估导入振动测试的必要性;介绍振动测试的定义、测试方法以及相关标准;为环境可靠性测试体系中振动测试规范的制订提供依据;2、参考标准GB10593.3-9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振动数据处理和归纳GB10593.1-8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振动GB05170.14-198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动振动台GB05170.15-2005-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用液压振动台GB05170.13-2005-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用机械振动台GB02423.56-2006-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h:宽带随机振动(数字控制)和导则GB02423.49-1997-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e:振动-正弦拍频法GB02423.48-1997-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f:振动-时间历程法GB02423.11-1997-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d:宽频带随机振动一般要求GB02423.10-1995-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3、术语解释3.1.通用术语●位移displacement:表征物体或质点相对于某参考系位置变化的矢量。
验电器检验报告

验电器检验报告1. 引言验电器是一种用于测试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的工具。
本报告旨在对验电器进行详细的检验和评估,以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回顾验电器的设计、制造和功能,并提供详细的检验过程和结果。
2. 设计和制造验电器的设计和制造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其性能和安全性。
以下是验电器的设计和制造要求:•电气安全性:验电器必须具有良好的绝缘能力,以防止用户与电气部件的直接接触。
•操作便捷性:验电器应具备直观的用户界面和易于操作的控制按钮,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数据准确性:验电器必须通过校准和标定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耐用性:验电器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能够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
3. 检验过程验电器的检验过程主要包括外观检查、电气性能测试和可靠性评估。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3.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旨在评估验电器的物理状态和制造质量。
以下是外观检查的关键要点:•包装完整性:检查验电器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外壳质量:检查验电器的外壳是否坚固,并无明显的变形、裂缝或划痕。
•标识清晰度:检查验电器上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见,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和生产日期等。
3.2 电气性能测试电气性能测试旨在评估验电器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常见的电气性能测试项目:•绝缘电阻测试:使用验电器测量绝缘电阻,并与标准要求进行对比。
•接地电阻测试:使用验电器测量设备接地电阻,并与标准要求进行对比。
•电压测量测试:使用验电器对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进行电压测量,并与标准要求进行对比。
•电流测量测试:使用验电器对电气设备的电流进行测量,并与标准要求进行对比。
3.3 可靠性评估可靠性评估旨在评估验电器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以下是常见的可靠性评估项目:•环境适应性测试:将验电器置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高湿度等),评估其工作稳定性。
•振动测试:通过将验电器暴露在不同的振动条件下,评估其对振动的耐受能力。
工厂振动测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振动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确保工厂生产的安全和高效,本报告对工厂振动进行了系统测试,以了解振动源、振动传播路径以及振动对设备的影响,为振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工厂振动产生的来源及传播路径。
2. 测量不同区域的振动强度和频率。
3. 分析振动对设备的影响。
4. 为振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1. 振动测试仪:用于测量振动强度和频率。
2. 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设备与振动源的距离。
3. 摄像头:用于观察振动现象。
4. 计算机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实验方法1. 确定测试点:根据工厂布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测试点,包括振动源附近、振动传播路径上以及设备附近。
2. 测试振动强度和频率:使用振动测试仪分别测量各个测试点的振动强度和频率。
3. 测量设备与振动源的距离:使用激光测距仪测量设备与振动源的距离。
4. 观察振动现象:使用摄像头观察振动现象,记录振动形态和频率。
5. 数据处理和分析:将测试数据输入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振动源:通过测试发现,工厂振动的主要来源为机械设备运行、物料运输以及空气流动等。
2. 振动传播路径:振动主要沿地面、墙壁以及设备本身传播。
3. 振动强度和频率:不同区域的振动强度和频率存在差异,振动源附近振动强度较大,频率较高;振动传播路径上振动强度逐渐减弱,频率降低;设备附近振动强度较小,频率较低。
4. 振动对设备的影响:振动可能导致设备疲劳、磨损,甚至损坏。
长期处于高振动环境下,设备的使用寿命将大大缩短。
六、振动控制措施1. 优化设备布局:将振动源与设备保持一定距离,减少振动传播。
2. 使用减振设备:在振动源附近安装减振垫、减振器等,降低振动强度。
3. 改善物料运输方式:采用低速、平稳的运输方式,减少物料运输过程中的振动。
振动测试作业报告

振动测试技术期末总结学号:班级:建筑与土木工程(1504班)姓名:杨允宁2016年4月27日目录1 振动测试概述 (1)1.1 振动的分类: (1)1.1.1 按自由度分类: (1)1.1.2 按激励类型分类: (1)1.1.3 振动规律分类: (1)1.1.4 按振动方程分类: (1)1.2 振动基本参量表示方法: (2)1.2.1 振幅(u): (2)1.2.2 周期(T)/频率(f): (2)1.2.3 相位( ): (2)1.2.4 临界阻尼(C cr) (2)1.2.5 结构的阻尼系数(c): (2)1.2.6 对数衰减率(δ): (3)1.3 振动测试仪器分类及配套使用: (3)1.3.1 振动测试仪器分类 (3)1.3.2 振动测试仪器配套使用: (4)1.4 窗函数的分类及用途 (5)1.4.1 矩形窗(Rectangular窗): (5)1.4.2 三角窗(Bartlett或Fejer窗): (5)1.4.3 汉宁窗(Hanning窗): (5)1.4.4 海明窗(Hamming窗) (6)1.4.5 高斯窗(Gauss窗) (6)1.5 信号采集及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7)1.5.1 信号采集和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7)1.5.2 解决方法 (7)2 惯性式速度型与加速度型传感器 (8)2.1 惯性式传感器的分类: (8)2.2 常用加速度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力学模型: (8)2.2.1 电动式(磁电式)传感器: (8)2.2.2 压电式传感器: (9)2.3 非惯性传感器: (11)2.3.1 电涡流式传感器: (11)2.3.2 参量型传感器: (11)3 振动特性参数的常用量测方法 (11)3.1 简谐振动频率的量测: (12)3.1.1 李萨(Lissajous)如图形比较法: (12)3.1.2 录波比较法: (12)3.1.3 直接测频法: (12)3.2 机械系统固有频率的测量 (13)3.2.1 自由振动法: (13)3.2.2 强迫振动法: (13)3.3 简谐振幅值测量 (13)3.3.1 指针式电压表直读法: (13)3.3.2 数字式电压表直读法 (13)3.3.3 光学法 (14)3.4 同频简谐振动相位差的测量 (14)3.4.1 示波器测量法 (14)3.4.2 相位计直接测量法 (14)3.5 衰减系数测量 (14)4 振动测试及动载测试实验报告 (15)4.1 振动测试实验报告 (15)4.1.1 测量梁模型一阶振型的数据处理 (15)4.1.2 模态分析 (17)4.2 动应变实验报告 (18)4.2.1 测量梁模型的数据处理 (18)4.2.2 模态分析 (21)5 概念 (21)5.1 功率谱 (21)5.2 相关函数 (22)5.2.1 自相关函数 (23)5.2.2 互相关函数 (23)5.3 相干函数 (24)5.4 传递函数 (24)6 模态分析 (25)6.1 基本概念 (25)6.2 方法分类和理解 (26)6.2.1 频域法 (26)6.2.2 时域法 (26)6.2.3 时频法 (27)1振动测试概述1.1振动的分类:1.1.1按自由度分类:单自由度系统振动(结构只有一个质点体系);多自由度系统振动(结构具有一个以上的质点体系)。
PCBA可靠性测试-振动测试报告

适用机型
Suitable model
测试员
tester
软件工程师
software engineer
测试目的
testing purpose
为防止在运输振动过程中造成对PCBA的不良,更有效的检测出元器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假焊、冷焊等 现象。 放在模拟运输振动机台上,调节最强输出振动幅度,振动30分钟。 无器件破损、假焊、冷焊或按键、继电器动作不良、显示屏显示不良、各项性能参数不良
产品名称productname物料编码materialcode版本号versionnumber测试设备testingequipmentpcb版本号pcbcode测试数量quantitytests硬件工程师hardwareengineer测试日期datetesting适用机型suitablemodel测试员tester软件工程师softwareengineer完成日期nishdate测试目的testingpurpose为防止在运输振动过程中造成对pcba的不良更有效的检测出元器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假焊冷焊等现象
深圳市XX科技有限公司
PCBA振动测试报告
文件编号(document number):
产品名称
product name
物料编码
material code
版本号
version number
PCB版本号
PCB code
测试数量
quantity of tests
硬件工程师
hardware engineer
测试后
after testing
外观 Appearance 功能 fuction
不 符 事 项 描 述
严重程度damage extent:□ 严重serious □ 一般common
振动试验系统测试报告

振动试验系统测试报告振动试验系统测试报告一、系统组成:BTH-1208LS数据采集卡、CT5210恒流适配器、传感器:CT1005L(电荷灵敏度为52.20mV/g)、CT1010LC(电荷灵敏度为99.1mV/g)、CT1050LC(电荷灵敏度为505mV/g),DAQami数据采集应用软件二、系统参数设置:1、通道设置:如图1所示,设置3个模拟输入通道,其中AI0代表CT1005L ,AI1代表CT1010LC ,AI2代表CT1050LC。
在图表中分别用红色,黄色,绿色表示。
量程选择±5V。
图1 通道配置2、采样率设定:如图2,采样率配置为1000采样点/秒/通道。
图2 采样率配置三、测试试验本测试设置两种试验,敲击试验(用手敲击适配器顶端)和手机来电振动试验。
1、敲击试验:将实验仪器顺次连接起来,如图3所示。
图3 振动敲击试验系统依次单独开启通道AI0、AI1、AI2,用手敲击适配器顶端同一位置,采集软件中采集到的波形如图4、5、6所示;3个通道同时开启时的波形如图7所示。
图4 单独应用CT1005L时的波形图图5 单独应用CT1010LC时的波形图图6单独应用CT1050LC时的波形图图7三个传感器同时应用时的波形图从图4—7可看出,在受到同样的外界振动(用手敲击)时,CT1005L 对振动的反应很不灵敏,CT1010LC对振动的反应也不灵敏,而CT1050LC 对振动反应很灵敏,能清楚的反应出它每次受到的振动。
2、手机来电振动试验系统连接图如图8所示图8 手机来电振动试验系统依次单独开启通道AI0、AI1、AI2,当手机来电振动时,采集软件中采集到的波形如图9、10、11所示。
图9 单独应用CT1005L时的波形图图10单独应用CT1010LC时的波形图图11单独应用CT1050LC时的波形图如图9—11所示,CT1005L与CT1010LC对手机来电振动反应不灵敏,CT1050LC对手机来电振动反应很灵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500
பைடு நூலகம்
将产品按要求的包裝方法包裝好,放入振动试验机内进行测试
外观及零件无损伤、掉件、松动,功能检测OK。 包装箱 外观 产品及各部件
测试结果 振动前 功能 结论 测试员: 日 期: 合格 不合格 审 核: 日 期: 振动后
xxxx实业有限公司 包装振动测试报告
产品名称 客户订单号 测试数量 测试仪器 试验目的 测试条件 振动仪 机种编号 客户型号 生产日期 测试日期 模拟运输过程中振动对产品造成的影响 振动频率:3--300HZ, 加速度:9.8/S², 左右+垂直方向振动 根据包装箱的运输方式与路程长短,按下表选择相应的振动时间 振动时(min) 20 20 振动时间 40 40 60 60 测试方法 测试标准 (GB/T4857) 运输方式 公路 铁路 公路 铁路 公路 铁路 运输距离(km) ≤ 1000 ≤ 3000 1000~1500 3000~4500 ≥ 1500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