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药方
腹泻治疗民间偏方34方

腹泻治疗民间偏方34方腹泻治疗民间偏方34方1.用大蒜治腹泻的5种妙法方法一:将蒜剥皮洗净,用刀削去蒜瓣的头尾和蒜的膜皮,大便后先温水坐浴,再将削好的蒜送入直肠里,越深效果越好。
一般情况下,五六个小时后排便即成条形。
每次放一两瓣,连放两三天,大便可正常。
采用此法应注意手的消毒。
方法二:把适量大蒜洗净煮食(用清水煮即可)可治腹泻。
方法三:用适量大蒜头切片和一汤匙茶叶熬水,煮开一两分钟后即可服用。
两三次可使腹泻好转。
方法四:用大蒜(独头蒜最好)拍碎,将蒜放在刚起锅的面条上,不放盐及其他调味品,趁热吃下,一次就可好转。
方法五:把适量大蒜去皮捣烂,包入油饼中,然后一起吃下。
每早空腹作为点心,连吃3天,即可有效治疗腹泻。
2.黑糖白酒可治肠炎腹泻黑糖30克,高度白酒50克,放碗内用火点燃白酒,边烧边搅,直到把碗中的糖溶化为止,然后稍凉服下,对治疗肠炎一次可见效。
3.胡椒有效止泻两良方方法一:在肚脐凹处放些胡椒粉,黑、白胡椒均可,然后在肚脐上贴块稍大点的胶布即可。
对于消化不良所致的肚疼拉稀有效,而肠炎、痢疾不行。
方法二:白胡椒四五粒、金桔干两个,放碗中,倒少许高度白酒,将酒点燃,待酒精燃烧完,趁热一同服下,止泻有奇效。
4.妙用醋止腹泻3法方法一:腹泻时,喝上两口山西老陈醋,可以缓解症状。
方法二:腹泻时,沏一杯绿茶或花茶,将茶水倒入另一杯中,放入一大汤匙醋,将醋茶喝下。
一杯茶可继续冲泡两次,连喝几杯醋茶,有止泻作用。
方法三:用适量食醋煮两个鸡蛋,鸡蛋煮熟后连同食醋一起服下,对治疗腹泻有一定的作用。
5.用鸡蛋治腹泻3法方法一:趁热吃一个白水煮鸡蛋,对治疗非感染性腹泻有一定的效果。
方法二:打一个鸡蛋,放少许蜡末搅匀,不放油盐,用炒菜锅干炒,一次吃完。
轻者吃一两次即好。
重者一天三次,一两天可愈。
方法三:把等量的红糖、白糖混合拌匀,放在碟子里,用白水煮3个鸡蛋,趁热剥皮蘸糖吃,尽量多蘸糖,3个鸡蛋一次吃完,效果明显。
6.泥鳅煮粥可治小儿腹泻将5条活泥鳅剖腹洗净,与30克左右的粳米熬成粥,去刺,加盐即可。
中药治疗腹泻的土方药方

中药治疗腹泻的土方药方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秘或稀便等症状。
在传统中医药领域,有许多土方药方可以用来治疗腹泻。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药土方药方,这些药方对改善腹泻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土方药方一:黄连汤组方:黄连 10克黄芩 10克栀子 10克半夏 10克豉 15克构杞子 15克甘草 6克麦冬 10克用法用量:将上述药材洗净,放入煲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保留药汁。
每日分数次服用,每次喝半碗药汁,连续服用三天。
土方药方二:补中益气汤组方:人参 10克白术 10克茯苓 15克甘草 6克白芍 10克川芎 10克党参 10克炮姜 6克用法用量:将上述药材洗净,放入煲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40分钟,去渣保留药汁。
每日分数次服用,每次喝半碗药汁,连续服用五天。
土方药方三:建中汤组方:黄芩 10克苍术 10克半夏 10克陈皮 10克甘草 6克白芍 10克川芎 10克炮姜 6克用法用量:将上述药材洗净,放入煲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保留药汁。
每日分数次服用,每次喝半碗药汁,连续服用七天。
土方药方四:四君子汤组方:白术 10克茯苓 15克甘草 6克炮姜 6克用法用量:将上述药材洗净,放入煲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去渣保留药汁。
每日分数次服用,每次喝半碗药汁,连续服用三天。
土方药方五:藿香正气水组方:藿香 10克荆芥穗 10克青黛 10克良姜 10克罗布麻 10克白芷 10克射干 10克用法用量:将上述药材洗净,放入煲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10分钟,去渣保留药汁。
每日分数次服用,每次喝半碗药汁,连续服用五天。
这些土方药方中的药材都有一定的消炎、止泻、收敛等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腹泻的症状。
然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不同,对中药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使用土方药方治疗腹泻前,最好请教中医师的意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除了中药治疗,饮食调理也是改善腹泻的重要措施。
健康之路中腹泻三个药方(不听话的肚子)

健康之路中腹泻三个药方(不听话的肚子)1 一激动,一发急,就想拉痛泻要方别名白术芍药散(《古今医统》卷三十五)。
处方炒白术90克白芍(炒)60克陈皮(炒)45克防风60克功能主治补脾泻肝。
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
用法用量或煎、或丸、或散皆可用。
久泻者,加炒升麻18克。
备注方中白术燥湿健脾,白芍养血泻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散肝舒脾。
四药相配,可以补脾土而泻肝木,调气机以止痛泻。
按: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医学正传》卷二补。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2 五更泻,特别怕冷四神丸《中国药典》:四神丸处方肉豆蔻(煨)200g 补骨脂(盐炒)400g 五味子(醋制)200g 吴茱萸(制)100g 大枣(去核)200g性状本品为浅褐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咸而带酸、辛。
炮制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另取生姜20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1~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内科摘要》卷下:四神丸处方肉豆蔻(生用)60克补骨脂(炒)120克五味子60克吴茱萸120克制法上药为末,加红枣50枚,生姜120克,切碎,用水煮至枣熟,去姜,取枣肉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药理作用对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中成药研究》1981(9):31,四神丸及其拆方二神丸、五味子散,以及单味药五味子、吴茱萸,对家兔离体肠管的自发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乙酰胆硷和氯化钡引起的肠痉挛。
四神丸与肾上腺素抑制肠管作用的比较表明,本方的抑制作用并非通过α受体而起作用。
功能主治温肾暖脾,固涩止泻。
治脾肾虚寒,大便不实,饮食不思,或食而不化,或腹痛,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现常用于慢性腹泻、肠结核等属脾肾虚寒之久泻或五更泄泻者。
用法用量每次50~70丸,空腹时服。
中医对药治腹泻的方子

中医治疗腹泻的方子可以根据病情的不同而有所调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方子,但请注意这仅供参考,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1. 四君子汤:
- 组成:白术、茯苓、半夏、甘草。
- 功效:健脾胃,固表止泻。
- 适应症: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
2. 黄连阿胶汤:
- 组成:黄连、阿胶、白术、甘草。
- 功效:清热解毒,收敛止泻。
- 适应症:脾胃湿热引起的腹泻。
3. 八正散:
-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川芎、炙甘草、大枣、生姜、大黄。
- 功效:调和脾胃,止泻健脾。
- 适应症:脾胃失调引起的腹泻。
4. 荆防败毒散:
- 组成:荆芥、防风、败酱草、黄芩、黄连、大黄。
-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 适应症:湿热型腹泻,尤其是由湿热邪毒引起的。
请注意,中医药方需要根据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调整,最好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
下使用,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此外,如果腹泻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
腹泻,10种中成药可对症选择(附联合用药方案)

腹泻,10种中成药可对症选择(附联合用药方案)腹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腹泻中医亦称“泄泻”,常有寒、湿、暑、热、虚等因素所致。
药店用于治疗腹泻的中成药种类繁多,了解每种药物的特色,可对症推荐。
01 藿香正气口服液(合剂)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适应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02 附子理中丸功效:温中健脾。
适应证: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03 葛根芩连片功效: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
适应证: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泄泻腹痛、便黄而黏、肛门灼热。
04 香连丸功效:清热燥湿,行气止痛。
适应证: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粘。
05 复方黄连素片功效: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止痢止泻。
适应证:用于大肠湿热型腹泻,症状为赤白下痢,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肛门灼热;肠炎、痢疾。
06 参苓白术丸功效:补脾胃,益肺气。
适应证: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慢性腹泻,症状为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07 人参健脾丸功效:健脾益气,和胃止泻。
适应证: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08 补脾益肠丸功效:益气养血,温阳行气,涩肠止泻。
适应证:用于脾虚气滞所致的泄泻,症见腹胀疼痛、肠鸣泄泻。
09 四神丸功效:温肾散寒,涩肠止泻。
适应证: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10 固本益肠片功效:健脾温肾,涩肠止泻。
适应证: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泄泻,症见腹痛绵绵、大便清稀或有黏液、食少腹胀、腰痠乏力、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慢性肠炎见上述证候者。
联合用药举例01 藿香正气口服液(合剂)+黄连素片用于寒湿型腹泻,对应症状为大便清稀如水样,腹痛肠鸣,恶寒发热,鼻塞身痛等。
02 复方黄连素片+诺氟沙星胶囊+口服补液盐用于湿热型腹泻,症状为泄泻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大便有脓液,伴烦躁口渴,小便短赤等。
27种中草药偏方可治疗腹泻

27种中草药偏方可治疗腹泻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我们知道,腹泻很伤身,那么,有什么治疗腹泻的方法吗?下面来看看27种可治疗腹泻的中草药偏方。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这种疾病轻则影响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严重者甚至还会危害我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不能够对腹泻掉以轻心,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的解决,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障生命安全。
治疗腹泻的中草药能够有效止泻的中草药有很多,常见的就有乌豆根、勾儿茶、毛大丁草、鲜山莓根以及土党参、土丁桂、地瓜根、红辣蓼、冯树根、石榴根、鱼腥草、陈皮、神曲、龙牙草、鸡内金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中草药,但是他们都是具有很好的治疗腹泻的作用。
不过,虽然说很多的中草药都是具有很好的治疗腹泻的作用,但是他们所针对的治疗症状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患病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这样身体才能够快速的恢复健康。
治疗腹泻的中草药偏方不同的中草药组合在一起所具有的功效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使用之前一定要仔细选择,这样才能够令身体快速的免除疾病的困扰。
常见的治疗腹泻的中草药偏方如下:1、将土党参和大枣准备好,清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用水煎服,这道偏方具有很好的治疗腹泻的作痛,特别是脾虚腹泻效果非常的好。
2、将新鲜的山莓根用水煎服,能够有效的止泻。
3、将毛大丁草和南五味子根按照2比1的比例准备好,然后用水煎服;4、将土丁桂以及勾儿茶、南五味子根还有白术准备好,然后用水煎服,能够很好的止泻,特别是对于那些慢性腹泻的情况具有很好的疗效。
5、将桃金娘、车前草、木香用水煎煮,然后在药汁之中加入炒熟的淀粉,搅拌均匀之后晒干制作成为药片,成人每次服用四片左右,不仅方便服用,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治疗腹泻的药效。
6、将长果母草以及飞扬草还有防已按照10:10:1的比例准备好,然后用水煎服;7、将勾儿茶还有乌饭树按照2:3的比例准备好,然后用水煎服,这道偏方对于治疗慢性腹泻具有很好的效果;8、将乌豆根用水研磨成为粉末,然后服用,对于治疗水泻的症状效果非常的好;9、将红辣蓼准备三十克,用水分为三次煎服,对于治疗水泻效果非常的好;10、将地瓜根、红六合草还有臭椿根按照一比一比一的量准备好,然后用水煎服。
中药方剂治疗腹泻的方法

中药方剂治疗腹泻的方法文章目录*一、中药方剂治疗腹泻的方法1. 中药方剂治疗腹泻的方法2. 腹泻引起的原因3. 腹泻会有哪些症状*二、治疗腹泻的食谱*三、腹泻应该吃什么中药方剂治疗腹泻的方法1、中药方剂治疗腹泻的方法治慢性腹泻方,处方:白芍15克,白术、茯苓、陈皮各10克,防风、木香、砂仁、厚朴各8克,炙甘草5克。
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主治: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型。
症见腹痛腹胀或暖气,肠鸣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坠胀,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或每因精神刺激而加重,舌苔自,脉弦。
金银花治慢性腹泻:金银花200克,微炒,碾粉,炼蜜制成蜜丸,每丸重9克。
每次2丸,每日2次,用米壳10克煎汤送服。
服药3天腹泻可止,继续服完剩余药丸以巩固疗效。
2、腹泻引起的原因急性腹泻可能是受到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导致。
或是中毒、药物,其他疾病导致。
慢性腹泻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肠黏膜本身病变、小肠内细菌繁殖过多、肠道运输功能缺陷、消化能力不足、肠运动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疾病和肠道外肿瘤均有可能导致慢性腹泻的发生。
可引起慢性腹泻的疾病包括:肠道感染性疾病、肠道非感染性炎症、肿瘤、小肠吸收不良、肠动力疾病、胃部和肝胆胰疾病、全身疾病。
3、腹泻会有哪些症状急性腹泻起病急,病程在2~3周之内,可分为水样泻和痢疾样泻,前者粪便不含血或脓,可不伴里急后重,腹痛较轻;后者有脓血便,常伴里急后重和腹部绞痛。
感染性腹泻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小肠感染常为水样泻,大肠感染常含血性便。
慢性腹泻每日排便在3次以上,便稀或不成形,粪便含水量大于85%,有时伴黏液、脓血,持续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治疗腹泻的食谱1、蒸苹果止泻法在拉肚子时,别急着吃药,蒸2个苹果吃。
把苹果连皮洗干净,放在碗里,上锅隔水蒸熟,吃果肉。
2、干石榴皮止泻法,15克干石榴皮煎汤,加糖服用,每日2次,长期坚持可治慢性腹泻。
3、大蒜止泻,取500克大蒜捣烂,放在炒黄的250克食盐中,以2 500克开水兑匀,成人每次服5~8克,每日4次,可治呕吐腹泻。
慢性腹泻方【组成】柴胡,白芍,炒枳壳,党...

慢性腹泻方【组成】柴胡,白芍,炒枳壳,党...
慢性腹泻方
【组成】柴胡,白芍,炒枳壳,党参,茯苓,炒白术,炮干姜,黄连,木香,炒神曲,煨诃子,炒粉葛,甘草
【功效主治】疏肝,健脾,止泻。
主治慢性腹泻。
【方解】该方乃“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炮干姜、黄连、木香、炒神曲、煨诃子而成。
“四逆散”疏肝理脾,调畅气机,主治肝脾不和之证;“四君子汤”功善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加木香辛行苦泄,既能行气健脾,又能疏理肝胆,配“四逆散”加强其疏理肝气之功,配“四君子汤”使补而不滞;炮干姜辛温以温中止泻,黄连苦寒以泄热消痞,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用;炒粉葛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止泻;煨诃子酸涩,能涩肠止泻;炒神曲消食健胃,和中止泻。
全方共奏疏肝、健脾、止泻之功,寒热并投,补脾土而调肝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腹泻的方子
腹泻以大便稀为特点。
临床必需根据新病,久病及寒热虚实灵活用药因湿腹泻
湿热腹泻:便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腹痛即泻,身热烦渴,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腻,治疗可用白头翁汤和葛根黄苓黄连汤加减:白头翁,葛根,黄连。
黄苓黄柏各15克,秦皮,苦参,马齿笕,茯苓各10克水煎服,成药可服香莲丸,结肠炎丸,黄连素,苓连丸,穿王消,连蒲双清片,穿心莲片。
寒湿腹泻:大便清稀,甚至如水,腹痛肠鸣,舌苔白腻,脉濡缓,治疗可用藿香正气汤:藿香20克,茯苓,陈皮,大腹皮各15克,姜制厚朴,半夏,紫苏各10克,甘草9克水煎服。
中成药可选用藿香正气水和丸、片、软胶囊。
暑湿腹泻:头疼头晕,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恶寒发热,、肢体酸痛、舌苔白腻、脉濡缓、治疗可用藿香正气汤服用。
中成药可选用藿香正气水和丸、片、软胶囊。
因虚腹泻
虚寒腹泻:脘腹冷痛、喜暖喜按、肚子隐痛、大便腥稀、有时肠鸣、舌苔白、脉沉弱、虚寒泻可用附子理中汤:炮附子、人参、白术、灸甘草、干姜、各15克水煎服。
中成药可用附子理中丸、十香暖脐膏外敷肚脐。
脾虚腹泻:大便时溏时泻、进食油腻后便数增多、反复发作、食欲不振、腹脐不适、面色萎黄。
治疗可用四君子汤加味:人参、白术、茯
苓、黄芪各15克,当归、山药、薏苡仁、莲子肉各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
成药可用补脾益肠丸、人参归脾丸
肾虚腹泻:晨起腹泻,肠鸣、泻后则安、伴腹凉、腹胀、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面色发黄、舌淡白、脉沉细。
治疗可用四神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减:补骨脂20克、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各20克,附子、干姜、人参、白术、甘草各10克水煎服。
中成药可用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
与此同时还要选用五子衍宗丸、男宝、肾宝、壮阳春、补肾益寿胶囊、参茸股本丸、全鹿丸等补肾药服用。
伤食腹泻者:症见腹痛腹泻、泻下腐臭如臭卵。
治疗可用保和汤: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各15克,神典、山楂、各12克水煎服。
成药可服保和丸、木香槟榔丸、大山楂丸、健胃消食片、消积口服液。
肝郁腹泻者:生气发怒后即腹痛泻。
内夹泡沫、胸肋胀闷、噯气肠鸣、脉弦。
治疗可用痛泻药方加味: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砂仁各15克,防风、紫胡、枳壳各12克,木香10克水煎服。
中成药可用人参健脾丸、补脾益肠丸、参苓白术散合柴胡舒肝丸、舒肝和胃丸、舒肝丸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