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的偏方_小孩子拉肚子偏方
土方法治婴儿拉肚子

土方法治婴儿拉肚子拉肚子是婴儿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婴儿出生后的前几个月。
婴儿的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导致拉肚子。
一旦发生拉肚子,家长们常常感到焦急和无助,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在这里,我将介绍一些土方法治疗婴儿拉肚子的有效偏方,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家长们。
首先,土方法治疗婴儿拉肚子的第一步是保持婴儿的饮食清淡。
在婴儿拉肚子期间,家长们应该停止给婴儿喂食含有脂肪、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也要避免给婴儿喂食过多的果汁和含糖的食物。
可以适量给婴儿喂食稀饭、面粥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帮助缓解肠胃负担,减轻拉肚子的症状。
其次,婴儿拉肚子时,家长们可以尝试给婴儿喝一些米汤。
米汤是一种非常温和的食物,具有收敛肠道、止泻作用。
可以将大米洗净后煮成稀饭,然后取稀饭汁给婴儿喝,每次喂食一小勺,多次分次喂食,可以有效帮助婴儿止泻,缓解拉肚子的症状。
另外,家长们还可以尝试给婴儿服用一些土方法治疗拉肚子的中药。
比如可以用山楂、莲子、薏米等食材煮成粥状,给婴儿喂食,有助于收敛肠道、止泻。
但在使用中药治疗婴儿拉肚子时,一定要注意用量和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此外,家长们还可以尝试给婴儿做一些土方法治疗拉肚子的按摩。
比如可以用温热的双手轻轻按摩婴儿的腹部,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肠胃不适,帮助婴儿排出体内的毒素,缓解拉肚子的症状。
最后,家长们还可以尝试给婴儿服用一些土方法治疗拉肚子的草药水。
比如可以用莲子、薏米、山楂等食材煮水,给婴儿喝,有助于收敛肠道、止泻。
但在使用草药水治疗婴儿拉肚子时,一定要注意用量和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总之,婴儿拉肚子是一件让家长们非常焦急的事情,但是在治疗婴儿拉肚子时,家长们一定要注意用药安全,避免给婴儿带来不良反应。
希望以上介绍的土方法治疗婴儿拉肚子的偏方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家长们,祝愿所有的宝宝们早日康复健康成长。
宝宝拉肚子有哪些偏方

宝宝拉肚子有哪些偏方宝宝拉肚子有哪些偏方一、宝宝常拉肚子的五大偏方1.马齿苋汤每天用鲜马齿苋100克,洗净煎汤,加2小勺红糖,倒进奶瓶内喝。
3天后见效,一周内痊愈。
大蒜治痢疾肠炎效果好2.鸡蛋黄烤油秋季腹泻吃什么好呢?拿沙锅把10个熟鸡蛋黄慢火烤,油烤出来随时用勺盛出,剩下的黑渣就不要了。
烤出的油分3天服完,每天早、中、晚3次或多几次,饭前饭后均可。
轻者一剂即愈;如不愈再服一剂,用7个鸡蛋黄就可以了。
3.大蒜插直肠蒜剥皮洗净,用刀削去蒜瓣的头尾和蒜的膜皮。
拉肚子时,大便后先温水坐浴,再将削好的蒜送入直肠里,越深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放入蒜后泻肚即止,五六个小时后排便即成条形。
每次放一两瓣,连放两三天,大便可正常。
采用此法应注意手的消毒。
4.葱姜热敷法准备一些大葱根须、姜丝,和大颗粒的热敷盐,先把锅烧干将盐翻炒热(温度很重要,一定要够热),然后把姜丝和葱须放在一块干净的纱布上,把炒热的盐倒在姜丝和葱须上,全部包好放在宝宝肚脐上(注意不要烫着宝宝),等到不热的时候拿下来。
5.土方蒸苹果用蒸苹果给孩子食用,不仅可让孩子吃上一顿有营养的苹果餐,对缓解腹泻症状也会有不错疗效。
宝宝秋季腹泻怎么治疗,从口下手吧。
俗话说病从口入,大部分的疾病都是因为饮食所导致的,因此无论是预防秋季宝宝腹泻还是治疗都应该在进食上下功夫。
二、宝宝拉肚子的症状有哪些一、胃肠道症状腹泻表现为便意频繁,每次粪量不多并有里急后重感者,病变多在直肠或乙状结肠;小肠病变则无里急后重感。
腹痛在下腹或左下腹,排便后腹痛可减轻者,往往为乙状结肠或直肠病变。
小肠病变腹泻,疼痛多在脐周,排便后疼痛多不缓解。
分泌性腹泻往往无腹痛症状。
急性腹泻每天排便可达10次以上,粪便多稀薄,如为细菌感染(细菌性痢疾)常带血及脓液。
如为糖稀或果酱样粪便,提示可能是阿米巴痢疾。
稀薄水样便常见于食物中毒。
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排出洗肉水样血便,带有腥臭的.气味。
二、伴随症状1、发热:可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肠结核、结肠癌、小肠恶性淋巴瘤、克罗恩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败血症、病毒性肠炎、甲状腺危象等。
治婴幼儿腹泻偏方大全很灵很灵的老偏方

治婴幼儿腹泻偏方大全很灵很灵的老偏方每到换季的时候,由于气候的变化,最容易引起宝宝拉肚子,腹泻等症状,再加上护理不当,导致了宝宝腹泻的反复和病情加重。
那么,宝宝腹泻怎么办?治婴幼儿腹泻偏方大全:1、干姜五倍子治小儿腹泻【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和胃止呕。
主治小儿腹泻。
【偏方组成】干姜2份,五倍子2份,吴茱萸2份,公丁香1份。
【用法用量】共研细末混合。
取9~15克,用75%的酒精或65度白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儿脐部,药上覆盖塑料布1块,用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连用1~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小儿腹泻患者50例,痊愈44例,好转4例,无效12例。
2、党参葛根治婴幼儿秋季腹泻【功能主治】补脾益胃,理气祛温。
主治婴幼儿秋季腹泻。
【偏方组成】党参3克,白术2克,茯苓3克,葛根2克,藿香1.5克,木香1.5克,炙草1.4克,儿茶1.5克。
【用法用量】每日服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潘某,男,患儿5个月,病儿父母代诉:三天前开始泻蛋花样稀便,日十余次,时有呕吐,神疲纳少,经中西药及草药治疗症状毫无改善。
舌苔白滑,指纹淡红。
服上方一剂,泻止而告愈。
3、石榴皮治婴幼儿腹泻【功能主治】主治婴幼儿腹泻。
【偏方组成】石榴皮、黄芩、白芍、山楂曲、云苓、干荷叶、炒二芽各6克,葛根4克。
【用法用量】2日1剂,水煎服,少量频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婴幼儿腹泻35例,服药1~3剂全部治愈4、人参木香治婴儿非特异性腹泻【功能主治】主治婴儿慢性非特异性腹泻。
【偏方组成】人参、茯苓、白术、蕾香、木香各6克,葛根12克,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4~5次服。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腹泻23例,全部治愈,痊愈时间平均为14天。
5、党参白术治婴幼儿腹泻【功能主治】益气镇惊,理脾养血。
主治惊吓泄泻。
症见惊惕不宁,睡中时惊醒,泄泻粪便如水或粪青如苔,目珠淡蓝,指纹淡红,或青色。
【偏方组成】党参9克,白术5克,茯苓6克,甘草3克,钩藤5克,朱砂0.3克,琥珀1克。
小儿腹泻偏方

小儿腹泻偏方焦米汤:在民间广为采用,制作方法也较简单。
先将大米粉放入锅中用文火炒至淡黄色,闻到焦米香时即可,注意掌握火候,不宜过焦。
食用时用焦米粉加水煮,边煮边搅拌,直到煮开。
然后加入5%白糖即成。
米粉炒黄后,淀粉变成了糊精,更容易消化,其中一部分炒焦成炭,炭末具有吸附作用,故对婴儿腹泻较为适宜。
1.山药枣泥(中医验方)主治:小儿腹泻。
配方:大枣3~5枚,山药10克。
用法:大枣煮烂去皮核,加入煮熟的山药中搅成泥状,顿食,每日1~2剂,常食之。
2.柿饼栗子糊(民间方)主治:婴幼儿腹泻。
配方:栗子肉15克,柿饼半个。
用法:二味共磨成糊状,煮熟,每日1剂,分2次食用。
按注:一方加白糖,一方单用栗子。
3.扁豆菜(中医验方)主治:婴幼儿腹泻。
配方:茶叶9克,白扁豆9克,白糖50克。
用法:加水500毫升煮沸。
温饮,每日1剂,连服3日。
4.糯米麦粥《家庭食疗手册》主治:小儿脾虚腹泻。
配方:糯米500克,小麦600克,白糖或红糖适量。
用法:同煮粥,每服1小碗,日2次。
5.黍米粥《食医心鉴》主治:小儿脾虚腹泻。
配方:黍米60~90克,羊脂、腊各20克。
用法:煮黍米成熟后,入羊脂、腊,再煮沸2次至熟。
空腹服。
6.煮藕粉(民间方)主治:婴儿腹泻。
配方:藕粉30克。
用法:藕粉加水120毫升,煮至100毫升,每日分3次服食。
7.萝卜蔗糖(民间方)主治:小儿腹泻。
配方:白萝卜两份,蔗糖一份。
用法:共捣糊,滤渣取汁,每日3次,每次服5~10毫升,连服2~3次即可。
8.菜菔内金山药粥《药膳治百病》主治:小儿食积腹泻。
配方:菜菔子9克,鸡内金6克,山药、白糖各适量。
用法:将山药研成粉末,加入莱菔子、鸡内金的煎液中煮粥沸成粥,调入白糖服食。
周岁以内小儿日服10克,分2~3次煮粥服食;周岁以上小儿酌情加量,连服3~5日。
9.胡萝卜山楂煎(民间方)主治:小儿伤食腹泻。
配方:鲜胡萝卜2个,炒山楂15克,红糖适量。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分次服用,连服2~3日。
婴幼儿腹泻秘方《全国名老中医秘方》

婴幼儿腹泻秘方《全国名老中医秘方》发表者:赵东奇婴幼儿腹泻又称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常见疾病之一。
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是由肠道病毒、细茵、肠道外感染等引起:而饮食物的质量、喂养方法、几侯环境、卫生条件及生活规律等往往与腹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1 .茴香肉桂散敷脐治婴幼儿腹泻[方剂] 小茴香、肉桂、丁香、五倍子、苍术、木香各等份。
[制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少量温水调和敷脐,每天1次,敷药期间停其他药物,少数有脱水征象者给予口服补液盐溶液。
[疗效] 经治9O例,腹泻时间最长4-5月,最短1天,其中65例诊前曾在外院行多种药物治疗。
经此法治愈53 例(敷脐后腹泻停止),其中除2例分别为9 和7天外,余均在三3天内治愈;有效27 例(数脐后大便较前减少二分之一以上);无效10例(治后无变化)。
[验证] 陈x ,男,8个月,1987年8月7日诊。
患儿腹泻稀水便10余天,来我院前曾在乡医院住院治疗,经输液、氯霉素、庆大霉素、中成药南通保和丸等治疗一周无效,腹泻日数次,尿色清,予敷药一次后大便正常。
2 .外敷药治小儿泄泻[方剂] 白胡椒2份,肉桂、丁香各1份,藿香1份半。
[制用法] 研成细末,混匀装瓶密封备用。
每次1-3克,用温开水调成糊状,薄布包好,于脐部放消毒纱布一块,然后将药放上,后用胶布固定。
每天1次,第2天对时(即24小时)换药。
湿热型泄泻忌用。
[疗效] 治疗10例属脾虚型、脾肾阳虚型、风寒型之小儿泄泻,均在用药2-3次后痊愈。
[验证] 程xx ,男,1岁4个月。
患儿曾因腹泻住院2次。
现排蛋花样大便2天,每天7次之多,便下稀薄,挟有完谷,每食后作泻;伴呕吐,面色苍白,寐时露睛,舌淡、苔薄白。
用上药1.5克外敷神阙(即脐部)2 次,第3天解黄色条便1次,症消纳增,调养而愈。
3 .敷脐方治腹泻[方剂] 车前子、丁香各1克,肉桂2克。
[制用法] 上药各研细末、和匀、备用。
用时取2克置脐中,然后以加热之纸膏药盖贴于上。
小儿腹泻经验方

母 乳 喂 养 过 度 到 流 食 喂 养 的 那 段 时 间 尤 奶 制 品 。 因 母 乳 或 奶 制 品 不 易 消 化 . 加 会
其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母 亲 准 备 给 幼 儿 断 乳 在
时 . 大 多 数 的 父 母 会 选 择 用 奶 粉 替 代 母 奶 制 品 1周 左 右 . 让 幼 儿 消 化 和 吸 收 机 以 乳 。奶 粉 性 温 。 之 易 上 火 。当 父 母 发 现 幼 能 得 到 充 分 修 复 食 儿 有 上火 迹 象 时 . 给 幼 儿 喂 点 清 火 的食 会
星 期 以 上 也 不 见 效 果
询 问 患 儿 父 母 . 发 现 这 些 患 儿 有 一 个 共 我
椒 一 味 消腹 中冷 气 、 气 , 复 肠 道 功 能 . 积 修
使 大 便 快 速 成 形 。若 少 胡 椒 一 味 . 也 能 虽
时 间
我 曾 接 触 过 多 例 A' L 泻 患 儿 通 过 奏 止 泻 之 功 . 大 便 要 恢 复 正 常 则 需 较 长 , 腹 J 但 同 的 特 点 . 发 病 时 间 大 多 集 中 在 患 儿 由 即 服 药 期 间 . 儿 宜 禁 食 或 少食 母 乳 或 患 重 肠 胃负担 患 儿 止 泻 之 后 . 好 也禁 食 最
( 辑 编 王 丹 丹 )
我 采 取 用 大 拇 指 甲掐 后 溪
争 捺麻 木 可 按摩 t i ll l ̄
河南 ・ 先 亮 张一 Nhomakorabea穴 ( 拳 , 指 掌 关 节 尺 侧 握 小 指 甲弹 拨 少 海 穴 ( 肘 , 屈 肘
横 纹 头 赤 白肉 际 ) 和 大 拇 横 纹 内端 与 肱 骨 内上 髁 连
( 辑 编 王 丹 丹 )
宝宝拉肚子小偏方

宝宝拉肚子小偏方--------------------------------------------------------------------------------治小儿腹泻偏方验方1.黄瓜5条洗净去瓤,切成条,加少许水煮沸去掉多余的水,趁热加入蜂蜜100克,调匀至沸即成。
日服2~3次,适量服。
治疗小儿夏季发热泄泻症。
2.在高梁吐穗时,剪取其刚生长出来的嫩乌霉(未黑的),2~5个,用水洗净吃。
治小儿腹泻。
3.将白果仁晒干(银杏),研末,将鸡蛋从上端用小钉扎一个小孔,再将白果粉末装入鸡蛋内。
再将鸡蛋置放烧架上微火烘烧至熟,去皮食用。
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症。
4.将苹果去皮切片,放碗内加盖,蒸熟捣烂如泥,每日2~3次喂食。
可常吃。
治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口渴,不思饮食等症。
5.山药100克,莲子100克,麦芽50克,茯苓50克,大米500克共磨成细粉,加水煮成糊状,用白糖100克调服,日服三次。
益脾祛湿,和胃止泻。
治疗小儿肠胃功能紊乱,腹泻。
6.砂仁3克研成末,猪腰子一个洗净切薄片,与砂仁末拌匀,加油、盐调料,放入蒸锅蒸熟服下。
有益气调中,安肾补脾,治小儿脾虚久泻,消化不良等症。
7.粳米或小米50克,煮粥至100毫升,每日服3次,每次30毫升。
适于半岁以内的小儿腹泻。
8.干莲子20克研成粉末,加米汤200毫升,煮至150毫升,加少许白糖,每日服3次,每次50毫升。
适于半岁以内小儿腹泻。
9.藕粉30克加水120毫升,煮至100毫升。
每日服3次,每次30毫升。
----------------------------------------------------------------------------------------------------------------------------------------------------------------曾经有人试验过:买香蕉若干,在火上烤,直到外皮发黑、流水、里面熟透即可,往皮后不烫口时趁热吃下,一般一至两次包好。
婴幼儿腹泻的小验方

婴幼儿腹泻的小验方
婴幼儿腹泻的小验方。
1. 莲子肉、茯苓、山药各50克,共研细末。
每次取2匙,加水调成糊状,文火烧熟后加白糖食用,每日一次。
适用于脾虚腹泻见大便稀烂呈水样便,伴神疲乏力,纳呆,或食后腹胀的慢性腹泻。
2. 山药粉,每日2次,每次1匙,用水调成糊状,文火烧熟后食用,每日2次。
适用于脾虚腹泻。
3. 锅巴50克,山楂15克,煎汤后加适量红糖代茶饮。
适用于食滞肠胃及乳食不消导致的腹泻。
4. 草果5克,生姜5克,加适量红糖,煎汤代茶饮。
适用于风寒腹泻见大便溏薄、形寒肢冷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婴幼儿腹泻的偏方_小孩子拉肚子偏方
婴幼儿腹泻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而引起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征。
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特征。
婴幼儿腹泻怎么办呢?婴幼儿腹泻要如何治疗呢?下面由小编为大家讲解下婴幼儿腹泻的治疗吧。
婴幼儿腹泻的相关偏方
一、食疗防变
此法主要适用年龄稍大的幼儿和轻型腹泻。
1.莱菔粥:莱菔子(炒)研末,与米同煮粥。
适用于伤食型腹泻。
2.苡米粥:生苡米、白米(苡米的1/3量),先将苡米煮烂,后入白米煮粥。
适用于湿热型腹泻。
3.山药粥:山药与糯米共煮粥。
适用于虚寒型腹泻。
二、单验方
1.山楂炭、炮姜炭共研细末,每次1克,温开水调服,每日3次。
2.石榴皮9克,水煎加红糖内服,每日3次。
适用于久泻不止。
3.大蒜带皮在火上烧熟,剥去皮,捣成泥状,掺少许白糖加水服,每日2~3个蒜头。
4.吴茱萸30克、丁香2克、胡椒30粒,共研末。
每次用1.5克,以陈醋或植物油调和成糊状,敷于脐部,外以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用于伤食型、虚寒型腹泻。
婴幼儿腹泻的一般措施
1.提倡母乳喂养。
如人工喂养,要注意适当稀释牛奶和消毒食具,最好每日煮沸或蒸气消毒1次。
食品应新鲜、清洁。
2.喂养定时,定量。
按时逐步增添辅食,但不宜过早、过多添加淀粉类或脂肪类食物,也不宜突然改变食物的品种。
3.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腹部着凉。
同时加强体格锻炼,预防感冒,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4.夏季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和护理。
天气炎热时应多喂一些水,不宜吃得过饱和过食油脂多的食品。
避免在夏季断奶。
5.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菌素。
婴幼儿腹泻的中医论治防变
1.伤食型:初宜导滞通下,给予七珍丹、一捻金等;继健脾止泻,给予保和丸、山楂健脾丸等。
2.湿热型:宜葛根芩连汤加减。
若烦躁不宁,欲化火内陷,加用石决明、天麻、钩藤、玳瑁、羚羊角粉、紫雪丹之
类;若口渴目陷,小便短赤,欲伤阴津,加用连梅汤,酸甘化阴;若四肢不温,神萎情淡,阳气衰弱,急用参附龙牡汤,或酌加人参、附子、五味子等;若见神情淡漠,昏睡露睛,手足蠕动,欲致慢脾风,意加人参、附子、肉桂等,或加固真汤。
3.虚寒型:当用钱乙六味白术散或益黄散,酌加补骨脂、益智仁、吴茱萸或枳术丸。
看过“婴幼儿腹泻的偏方”的人还看了:
1.治疗腹泻的中药偏方
2.治腹泻有哪些偏方
3.治疗腹泻的中药偏方有哪些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