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丝引线键合技术的发展

合集下载

2024年引线键合设备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引线键合设备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引线键合设备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引线键合设备是电子封装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于将导线焊接到芯片引脚上,以实现电路连接。

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引线键合技术在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封装、电子元器件制造等领域日益重要。

本文将对引线键合设备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市场概况引线键合设备市场作为电子封装工艺链的重要环节,发展迅速。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全球引线键合设备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X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X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X%。

市场发展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电子产业的快速增长和半导体市场的持续繁荣。

2.技术进步和创新,使引线键合设备更加高效、可靠和灵活。

3.客户对品质和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升。

发展趋势1. 高速和高密度引线键合技术的需求增长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小型化,对高速和高密度引线键合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对芯片引线键合的要求更为严格。

传统的金球键合技术正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新的键合技术例如铜线键合、线性振动键合等得到广泛应用。

2. 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普及随着工业4.0的推动,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设备在引线键合设备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

智能化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和调节键合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

自动化设备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稳定性,降低成本。

3. 环保与节能要求的提升环保和节能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引线键合设备制造商也在不断研发和推广符合环保要求的设备。

例如,采用低能耗和低排放的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对环保设备给予政策支持,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

4. 行业竞争加剧随着市场的迅速扩大,引线键合设备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在市场开拓和产品创新方面,行业内外的竞争对手都在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

为了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降低成本、加强品牌宣传。

挑战和机遇引线键合设备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2023年半导体封装用键合铜丝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半导体封装用键合铜丝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半导体封装用键合铜丝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半导体封装用键合铜丝是半导体制造行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之一,用于将芯片与外部封装材料连接。

随着芯片尺寸的不断缩小和集成度的不断提高,键合铜丝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以下是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的详细介绍。

一、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半导体芯片作为技术的先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键合铜丝作为芯片制造中必须的材料之一,也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改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例如,在智能手机、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的使用需求中,芯片深度集成和小型化趋势日益明显。

这对键合铜丝的材料、技术和生产工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为了解决现有芯片晶圆的使用量较高的问题,还需要开发出芯片堆叠及三维封装技术。

这些技术的推广也给键合铜丝生产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二、市场规模与市场份额从市场份额来看,目前全球键合铜丝生产主要由三家企业垄断。

其中,分别是美国的独立硅电子公司、日本的日本大昌和韩国的LG Innotek。

这三家企业在市场上享有绝对的垄断地位,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其中,独立硅电子公司在市场上占据了60%以上的份额,成为联合硅电子公司之后,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厂商。

根据相关行业分析机构的统计数据来看,2019年半导体封装行业总体规模为293.1亿美元。

而至2024年,这一市场规模将有望提高至383.4亿美元左右。

其中,键合铜丝将会在半导体封装行业中成为重要的市场产品之一。

预计将获得逐步增长的市场份额。

三、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由于目前市场上存在垄断现象,所以需要更多的企业参与竞争。

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的发展还相对比较薄弱。

原因在于,这个市场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对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投入也较为巨大,因此,对于新入局的企业来说,高门槛也成为一大挑战。

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在价格领域展开。

而由于芯片制造中安全可靠性要求极高,所以并非只有价格优势,而是还要重视基础研究和技术上的创新。

键合铜线的调研报告

键合铜线的调研报告

键合铜线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键合铜线一、背景介绍键合铜线是一种新兴的电子封装材料,用于半导体器件中的电子连接。

通过将导线与芯片或电路板之间进行键合,实现信号和电力的传输。

二、发展历程键合铜线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

当时,由于硅片芯片的引入,需要一种可靠的电子连接方式来连接芯片和外部电路。

最早使用的是金线键合技术,但由于缺乏适应小尺寸、高密度制造需求的能力,逐渐出现了对键合材料的需求,以满足新一代电子器件的封装和封装需求。

在20世纪70年代,键合铜线开始被用作半导体封装的替代材料。

与传统的金线键合相比,键合铜线具有更高的导电性能、更好的可靠性和更低的成本。

然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针对键合铜线进行精确的制造和控制仍然是一个挑战。

三、技术进展及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键合铜线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制造和控制技术方面的改进使得键合铜线适应了更小、更高密度的封装需求。

通过改善材料和键合工艺,键合铜线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目前,键合铜线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封装领域,在电子消费品、汽车电子、通信设备等高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例如,用于智能手机中的封装工艺需要键合铜线以满足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需求。

四、优势和挑战键合铜线相比传统的金线键合具有多项优势。

首先,键合铜线具有更高的导电性能,可以支持更高的信号传输速度。

其次,键合铜线的成本较低,可以使整体的封装过程更加经济高效。

此外,键合铜线还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然而,键合铜线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键合铜线需要满足高能效和高性能的要求,因此对材料的纯度和制造工艺的要求更高。

其次,键合铜线需要高精度的制造和控制技术,以确保键合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此外,键合铜线还面临着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电迁移等问题。

五、发展趋势随着电子封装需求的不断增加,键合铜线的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速通信领域: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封装的要求越来越高。

铜丝引线键合技术的发展

铜丝引线键合技术的发展

铜丝引线键合技术的发展摘要铜丝引线键合有望取代金丝引线键合,在集成电路封装中获得大规模应用。

论文从键合工艺﹑接头强度评估﹑键合机理以及最新的研究手段等方面简述了近年来铜丝引线键合技术的发展情况,讨论了现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指出了未来铜丝引线键合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对铜丝在集成电路封装中的大规模应用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工业在国内高水平和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集成电路封装铜丝引线键合工艺1.铜丝引线键合的研究意义目前超过90%的集成电路的封装是采用引线键合技术。

引线键合(wire bonding)又称线焊,即用金属细丝将裸芯片电极焊区与电子封装外壳的输入/输出引线或基板上的金属布线焊区连接起来。

连接过程一般通过加热﹑加压﹑超声等能量借助键合工具(劈刀)实现。

按外加能量形式的不同,引线键合可分为热压键合﹑超声键合和热超声键合。

按劈刀的不同,可分为楔形键合(wedge bonding)和球形键合(ball bonding)。

目前金丝球形热超声键合是最普遍采用的引线键合技术,其键合过程如图1所示。

由于金丝价格昂贵﹑成本高,并且Au/Al金属学系统易产生有害的金属间化合物,使键合处产生空腔,电阻急剧增大,导电性破坏甚至产生裂缝,严重影响接头性能。

因此人们一直尝试使用其它金属替代金。

由于铜丝价格便宜,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导电导热性,并且金属间化合物生长速率低于Au/Al,不易形成有害的金属间化合物。

近年来,铜丝引线键合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

但是,铜丝引线键合技术在近些年才开始用于集成电路的封装,与金丝近半个世纪的应用实践相比还很不成熟,缺乏基础研究﹑工艺理论和实践经验。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多项研究工作。

论文将对铜丝引线键合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作简要的介绍,并从工艺设计和接头性能评估两方面探讨铜丝引线键合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

图1 金丝球形热超声键和过程2.铜丝引线键合的研究现状2.1工艺研究2.1.1防止铜丝氧化与金丝不同的是,铜丝在空气中极易氧化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而氧化膜对铜球的成形与质量有害,并且还有可能导致接头强度低,甚至虚焊(Non-Stick),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铜丝氧化。

2023年引线键合设备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引线键合设备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引线键合设备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引线键合设备是半导体封装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市场份额和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半导体封装行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行业竞争、技术进步和市场趋势等方面对引线键合设备的市场现状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随着半导体封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引线键合设备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引线键合设备市场规模约为35亿美元。

而根据预测,未来几年引线键合设备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8%以上,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亿美元以上。

这主要受益于半导体封装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

二、行业竞争目前引线键合设备行业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态势。

市场上主要的引线键合设备供应商包括西门子、K&S、明基科技、ASM、松下等。

这些公司不仅在引线键合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上有一定的竞争力,而且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也具备一定优势。

此外,亚太地区的引线键合设备市场发展势头较为迅猛。

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是全球引线键合设备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地。

随着这些国家的半导体封装工艺水平的提升和电子产品需求的增加,亚太地区引线键合设备市场将继续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三、技术进步随着半导体封装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引线键合设备的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引线键合技术包括金线键合、铝线键合和铜线键合等。

其中,金线键合是目前最常用的引线键合技术,其具有可靠性高、导电性好等优势。

而与此同时,铝线键合和铜线键合等新兴技术也逐渐得到应用,为引线键合设备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市场趋势随着电子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引线键合设备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而且,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半导体封装行业将会产生更多的市场需求,从而推动引线键合设备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环保和能源节约也成为当前引线键合设备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能源价格上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引线键合设备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等问题将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引线键合技术发展及失效分析-企业版-2012-5

引线键合技术发展及失效分析-企业版-2012-5

引线键合技术发展及键合实效机理分析(孙伟沈阳中光电子有限公司辽宁沈阳)备注:键合资料整理与技术应用参考制定时间2012 年5月12日摘要:引线键合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多种封装形式而在连接方式中占主导地位。

对引线键合工艺、材料、设备和超声引线键合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列出了主要的键合工艺参数和优化方法,球键合和楔键合是引线键合的两种基本形式,热压超声波键合工艺因其加热温度低,键合强度高、有利于器件可靠性等优势而取代热压键合和超声波键合成为键合方法的主流,提出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劈刀设计、键合材料和键合设备的有效集成是获得引线键合完整解决方案的关键。

关键词:引线键合;球键合;楔键合;超声波键合;集成电路Progress on Technology of Wire BondingAbstract:Wire Bonding holds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connection ways because of its simple technique,low cost and variety for different packing forms. Discuss and analyz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wire bonding process,materials,devices and mechanism of ultrasonic wire bonding.The main process parameters and optimization methods were listed. Ball bonding and Wedge bonding are the two fundamental forms of wire bonding.Ultrasonic/thermosinic bonding became the main trend instead of ultrasonic bonding and themosonic bonding because of its low mentioned. The integration of capillaries design, bonding materials and bonding devices is the key of integrated solution of wire bonding.Key words: Wire bonding;Ball bonding;Wedge bonding;Ultrasonic wire bonding;IC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先进封装技术不断发展变化以适应各种半导体新工艺和新材料的要求和挑战。

引线键合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引线键合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引线键合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集线键合技术是一种使用过程灵活,具有重要意义的电子连接技术,用于控制和连接
各种部件和线缆。

随着电子产品的技术发展,微电子器件和组件的大小不断减少,紧凑型
设计,需要更小的连接技术。

集线器连接技术和快速插口相结合,因此,它可以满足印刷
电路板设计要求,基于节省空间,实现加工比较快,成本较低,更加便捷小型化,并且可
以把线束组织起来,使得设备体积变小,使用方便,最大程度地提高了产品的整体紧凑性。

目前,集线器有多种的连接方式,主要有插入式连接,拧牙式插入式连接,电压提升
式插入式连接和复合插入式连接等,其中插入式连接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

插入式连接
由末端和主端组成,当把主端插入末端容器中时,末端的键与主端的键啮合,形成紧密的
连接,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电子技术不断发展,集线器技术的应用也不断拓展和推广,在PCB,车辆电子领域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根据当前电子行业的发展情况,集
线器技术在未来将更可能用于轻质模块设计,可以有效减少设备体积,提高器件紧凑度和
抗干扰能力。

未来集线器技术将向模块化、智能化,可编程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更多的应
用需求。

此外,当前和未来的集线器技术受到电子行业的高度重视,许多企业纷纷投入了大量
的资金进行开发,推动了集线器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完善,为满足电子产品的多样化特性,
实现更小、更轻、更快、更精细的应用做准备。

因此,集线器技术将会成为未来电子产品设计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新一代集线器
产品应运而生,将会极大地丰富我们的选择,促进电子产品的发展。

铜线键合

铜线键合

铜丝键和
WIRE BONDING
PRESENT SITUATION
PERIOD IV
COPPER
BONDING
铜丝键和与其他键和对于BONDINGPAD的设计也会有所 差异,在焊盘的构造、大小、厚度方面的参数要求会有很大 不同。
铜丝键和
WIRE BONDING
PRESENT SITUATION
PERIOD IV
COPPER WIRE BONDING
铜丝引线键合
·铜丝键合的意义
·铜丝键和的现状 ·铜丝键和的困扰
INDEX
铜丝键和
目前,很大一部分集成电路的生产是依靠引线键和 来完成的。 引线键和(wire bounding)是指使用细金属丝 将 半导体芯片的电极焊区与电子封装外壳的I/O引线或基板 上技术布线焊区连接起来的工艺技术。 COPPER 焊接方式主要有热压焊 、超声键和焊和金丝球焊。 原理是采用加热、加压 WIRE BONDING 和超声等方式破坏被焊表面 MEANING Period 的氧化层和污染,产生塑性 I 变形,使得引线与被焊面亲 密接触,达到原子间的引力 BACKGROUND 范围并导致界面间原子扩散 而形成焊合点。
铜丝键和
WIRE BONDING
PRESENT SITUATION
PERIOD V
COPPER
可靠性
铜丝焊球的退火后力学 性能,抗剪强度会随着退 火时间增加而变大。 将铜丝与金丝在同一 温度下工作,经受相同温 度范围下的热循环实验。 収现铜丝的热疲劳寽命至 少不低于金丝键和。
随着市场对高纯度、耐高温、超微细、超长度的键合丝需 求迅速增长,使键合铜丝的収展面临机遇与挑战。 目前键合铜丝生产与应用仍然存在一些的突出问题有待迚 行深入的研究。 1.超微细铜线的拉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丝引线键合技术的发展摘要铜丝引线键合有望取代金丝引线键合,在集成电路封装中获得大规模应用。

论文从键合工艺﹑接头强度评估﹑键合机理以及最新的研究手段等方面简述了近年来铜丝引线键合技术的发展情况,讨论了现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指出了未来铜丝引线键合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对铜丝在集成电路封装中的大规模应用以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工业在国内高水平和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集成电路封装铜丝引线键合工艺1.铜丝引线键合的研究意义目前超过90%的集成电路的封装是采用引线键合技术。

引线键合(wire bonding)又称线焊,即用金属细丝将裸芯片电极焊区与电子封装外壳的输入/输出引线或基板上的金属布线焊区连接起来。

连接过程一般通过加热﹑加压﹑超声等能量借助键合工具(劈刀)实现。

按外加能量形式的不同,引线键合可分为热压键合﹑超声键合和热超声键合。

按劈刀的不同,可分为楔形键合(wedge bonding)和球形键合(ball bonding)。

目前金丝球形热超声键合是最普遍采用的引线键合技术,其键合过程如图1所示。

由于金丝价格昂贵﹑成本高,并且Au/Al金属学系统易产生有害的金属间化合物,使键合处产生空腔,电阻急剧增大,导电性破坏甚至产生裂缝,严重影响接头性能。

因此人们一直尝试使用其它金属替代金。

由于铜丝价格便宜,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导电导热性,并且金属间化合物生长速率低于Au/Al,不易形成有害的金属间化合物。

近年来,铜丝引线键合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

但是,铜丝引线键合技术在近些年才开始用于集成电路的封装,与金丝近半个世纪的应用实践相比还很不成熟,缺乏基础研究﹑工艺理论和实践经验。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多项研究工作。

论文将对铜丝引线键合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作简要的介绍,并从工艺设计和接头性能评估两方面探讨铜丝引线键合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

图1 金丝球形热超声键和过程2.铜丝引线键合的研究现状2.1工艺研究2.1.1防止铜丝氧化与金丝不同的是,铜丝在空气中极易氧化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而氧化膜对铜球的成形与质量有害,并且还有可能导致接头强度低,甚至虚焊(Non-Stick),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铜丝氧化。

Kaimori等尝试通过在铜丝表面镀一层抗氧化的金属来防止铜丝氧化,他们尝试了Au﹑Ag﹑Pd﹑Ni,发现镀的铜丝能形成较好的铜球,并且形成的接头力学性能也强于单纯的铜丝。

但是此方法并未见任何工业应用的报道。

目前工业应用中主要是采用保护气体来防止铜丝氧化,主要有如图2所示的两种保护装置。

至于保护气体,Tan等﹑Hang等以及Singh等都发现使用95%N2和5%H2混合而成的保护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

图2 两种常见的铜丝防氧化装置示意图2.1.2工艺参数由图1的球形热超声键合过程可以知道,键合质量与引线﹑劈刀﹑压力﹑能量和基板等因素有关。

影响键合接头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如图3所示。

图3 影响键和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研究各种工艺参数对引线键合强度性能的影响,有利于键合工艺的设计和工艺参数的优化。

Hang等发现铜线的端部距离火花放电的电极越近,火花放电后形成的铜球成形越好。

并且Tan等和Hang等均发现铜球的直径与火花放电的电流和时间之间存在如式(1)的关系:()()tFAB(1)DIf⋅=2式中FAB(D)为铜球的直径;I为火花放电电流强度;t为火花放电时间。

可以通过调节I和t获得成形好﹑质量高的铜球。

Hang等通过一系列试验得到了直径为23μm的铜丝键合得到的球形焊点的抗剪强度随超声功率﹑压力﹑超声频率和温度变化的曲线(图4),为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图4 抗剪强度随超声功率﹑压力和超声频率变化的曲线目前铜丝引线键合应用中,多依赖经验来确定工艺参数,尚未得到比较完善的工艺参数范围。

2.2铜丝引线键合的接头性能评估引线键合的接头性能主要表现为接头强度以及热疲劳寿命等。

Toyozawa等和Khoury等的试验结果均表明,铜丝球形焊点抗拉强度与抗剪强度都强于相同直径的金丝焊点,其中抗剪强度的优势尤为明显。

Cu/Al金属间化合物生长速率低于Au/Al,尤其是在高温下(图5),因此在交界层不会形成柯肯德尔空洞(Kirk-endall V oid),使铜丝键合的接头性能优于金丝键合。

Hong等研究了铜丝球形焊点退火后的力学性能,发现接头抗剪强度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而变大,认为是由于界面金属的扩散而导致。

Khoury等做了一系列铜丝接头和金丝接头在相同温度下工作﹑以及经受相同温度范围的热循环等试验,认为铜丝键合的热疲劳寿命至少不低于金丝键合。

图5 Cu/Al金属间化合物生长速率低于Au/Al目前,对铜丝引线键合的接头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同条件下铜丝与金丝键合接头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方面,缺乏详尽的显微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

2.3超声波的机理研究热超声键合中,超声是主要的外加能量之一。

目前人们对超声的作用机理做了一些研究,发现在超声键合中,超声至少起到两方面的作用:超声软化和摩擦。

2.3.1超声软化金属在超声激励下强度和硬度减小的现象称为超声软化。

Langenecker把这种现象归因于超声的能力,认为位错优先吸收声能,使位错从钉扎位置开动,暂时使金属软化,增加塑性能力,允许金属在相对较低的压力下变形。

目前人们对超声软化的机理尚无定论,而且热超声键合中超声波对金属力学行为影响的定量分析尚未见报道。

2.3.2摩擦Mayer通过显微传感器研究金丝热超声键合时发现金球与基板接触面之间的摩擦是形成键合的重要条件,并且认为没有摩擦就没有键合。

Lum等在研究金丝键合在铜基板上所留下的痕迹时,发现许多痕迹呈明显的环状(图6),正好可以用Mindlin的弹性接触理论来解释。

在相同的压力下,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圆环的内径减小,直至由微摩擦(microslip)变为相对滑动(gross sliding)(图7)。

根据以上研究,合理的设计压力和超声波功率,能够得到良好的键合点。

至于铜丝键合中超声的摩擦作用如何,是否与金丝相似,目前尚未有报道。

图6 环状键和痕迹图7 超声功率增加,键合痕迹由微摩擦变为相对滑动的示意图2.4实时监测与有限元分析2.4.1实时监测实时监测键合过程中的温度﹑应力应变等参数的变化,根据监测到的数据实时调节输入参数,对引线键合过程的机理研究以及质量控制均十分有利。

Schneuwly等提出一种热电偶温度测量技术,他们在键合点处通过改进的劈刀引入Ni线和Au球形成热电偶来在线测量键合过程温度的瞬时变化,试验设置及操作过程都比较复杂,结果离散性较大。

Suman等通过在基板中植入一种兼容的铝-硅热电偶传感器实现了实时监测键合过程的温度。

Mayer等开发了新型的原位监测方法,通过在连接处植入集成传感器,可实现连接过程中温度和压力信号的实时监测(图8)。

图8 集成传感器2.4.2有限元分析目前,随着商业有限元软件的发展,有限元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引线键合的质量评估与分析中。

引线键合是一个热力耦合的过程,并且伴随着超声振动和内部扩散,难以模拟。

为了简化,现在大多数模型都采用2维轴对称结构,并且把超声简化为热源处理。

Zhang等建立了一个3维模型,并且通过改变接触面上的摩擦系数来尝试模拟超声的摩擦作用。

Viswanath等也建立了一个3维模型来模拟热超声引线键合在Cu/low-k基板上的情形。

到目前为止,在模型中尚未考虑超声软化效果以及内部扩散作用,模型还不够完善。

3.铜丝引线键合存在的问题铜丝引线键合与金丝相比具有价格便宜﹑成本低﹑导电导热性高和接头强度高等一系列优点,然而铜丝键合也存在一些金丝键合所不易出现的缺陷,主要有基板裂纹(Underpad Crack)﹑硅坑(Silicon Cratering,图9)﹑接头强度低(Weak Bond)和虚焊(Non-Stick)等。

一般认为由于铜丝硬度高于金丝,这意味着铜丝键合时需要更高的超声功率和更大的压力,这样比较容易对硅基板造成损害,从而导致基板裂纹和硅坑缺陷的产生,而如果超声功率和压力设置偏小,又会导致接头强度低甚至导致虚焊。

另外,由于同种金属焊接无金相的差异,铜丝可以直接键合在封装外壳的铜基上,因此封装外壳的铜基上不必像金丝键合那样镀银,这样导致铜基表面氧化,即使采用保护气体也不能完全防止,所以第二焊点往往强度较低,甚至虚焊。

图9 硅坑缺陷为了防止缺陷的产生,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

Mori向纯的6N Cu中加入一种不影响铜丝硬度的成分,制成一种新的铜丝。

试验表明这种新铜丝能够解决一些问题,如硅基板的损坏问题,但并未说明所加入是何种成分。

Kaimori等在铜丝表面镀Pd来防止铜丝氧化,并且获得质量较好的第二焊点。

Toyozawa等提出了一种压力两级加载技术(图10),试验表明运用此技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解决基板裂纹和硅坑问题。

目前工业应用中,主要运用这种加载技术。

但是基板缺陷仍然存在,人们尚未能够解决,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了铜丝键合的大规模应用。

图10 压力加载结论与展望铜丝由于成本低﹑导电导热性好﹑接头强度高等优点在集成电路封装工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铜丝引线键合技术的研究发展迅速。

在防止铜丝氧化,工艺优化以及接头性能的评估等方面取得很多成果。

但同时也暴露出键合机理不明﹑缺乏详尽的显微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工艺参数窗口不完善等问题,尤其是基板裂纹和硅坑等重大缺陷尚未解决,严重地影响了铜丝键合的大规模应用。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和对铜丝引线键合技术的不断关注和投入,影响铜丝键合的缺陷定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铜丝引线键合技术必将日臻完善,铜丝在集成电路封装中的大规模应用的时代必将来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