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沉淀溶解平衡(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5届高三一轮化学复习---沉淀溶解平衡(含解析)

2025届高三一轮化学复习---沉淀溶解平衡(含解析)

2025届高三一轮化学复习---沉淀溶解平衡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比较室温下、溶度积的大小向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 溶液,振荡充分后,再滴加几滴溶液B证明具有氧化性将一定浓度的双氧水与溶液混合C 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一定条件下向混合气体中通入一定量的D 证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在试管中加入2mL5%的溶液,再加5滴稀NaOH 溶液,混匀后加入0.5mL 葡萄糖溶液,加热A .AB .BC .CD .D 2.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B .用三氯化铁溶液刻制覆铜电路板:C .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脱氯:D .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3.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对应结论不匹配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加热麦芽糖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冷却后加入NaOH 溶液至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加热有银镜产生水解产物中一定含有还原糖B 将TiCl 4液体和FeCl 3固体分别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只有前者会冒“白烟”水解程度:TiCl 4>FeCl 3()2Cu OH ()2Mg OH 25mL0.2mol /LMgCl 20.2mol /LCuCl 22H O 3NaHSO 2H 4CuSO 2--+342SiO +4F +6H =SiF +3H O↑3+2+2Fe +3Cu=3Cu +2Fe2-2--+23223S O +2Cl +3H O=2SO +4Cl +6H2-2-4334CaSO +CO =CaCO +SOC向0.1mol/LNaOH 溶液滴入MgSO 4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CuSO 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D在硬质试管中对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 4溶液中酸性KMnO 4溶液褪色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A .AB .BC .CD .D4.许多过渡金属离子能形成种类繁多的配合物。

高考专题训练——沉淀溶解平衡

高考专题训练——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1.沉淀溶解平衡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v(溶解)>v(结晶) 固体溶解v(溶解)=v(结晶) 溶解平衡v(溶解)<v(结晶) 晶体析出2.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①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a.难溶的电解质溶解度很小,但不会等于0,并不是绝对不溶b.当溶液中残留的离子浓度<1×10-5 mol/L时,沉淀就达到完全②外因:遵循平衡移动原理a.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b.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c.同离子效应: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电解质,平衡向结晶的方向移动3.溶度积对于沉底溶解平衡:AmBn(s) ⇌mA n+(aq)+nB m-(aq) K sp = c(A n+)m·c(B m-)n和其他平衡常数一样,K sp只受温度的影响Q c< K sp,溶液不饱和Q c = K 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Q c> K 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4.沉淀反应的应用--除杂、提纯①调pH 如:工业原料NH4Cl中混有FeCl3,使其溶解于水,再加氨水调pH 至7-8,可使Fe3+转变为Fe(OH)3沉淀而除去Fe3+ + 3NH3•H2O = Fe(OH)3↓+3NH+ 4②加沉淀剂如:沉淀Cu2+、Hg2+等,以Na2S、H2S做沉淀剂Cu2+ + S2-= CuS↓ Hg2+ + S2-= HgS↓③沉淀的转化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移动,沉淀可以从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eg:1.已知K sp(Ag2CrO4)=9.0×10-12,将等体积的4×10-3 mol∙L-1的AgNO3溶液和4×10-3mol∙L-1的K2CrO4溶液混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恰好形成Ag2CrO4饱和溶液B.能析出Ag2CrO4沉淀C.不能析出Ag2CrO4沉淀D.无法确定能否析出Ag2CrO4沉淀2.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的浓AgN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A.只有AgBr沉淀生成B.AgCl与AgBr沉淀等量生成C.AgCl与AgBr沉淀都有,但以AgCl沉淀为主D.AgCl与AgBr沉淀都有,但以AgBr沉淀为主4.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存在着溶解平衡,例如:AgCl(s) ⇋Ag++Cl-。

专题13沉淀溶解平衡(教材深度精讲)高二化学知识整合讲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

专题13沉淀溶解平衡(教材深度精讲)高二化学知识整合讲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

专题13 沉淀溶解平衡(教材深度精讲)【核心素养分析】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并运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本质特征、建立模型。

能运用模型解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移动,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发现和提出有关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沉淀转化等实验探究。

【知识导图】【目标导航】1.能用化学用语正确表示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能通过实验证明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平衡,能举例说明离子反应与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能正确测定溶液pH,能调控溶液的酸碱性。

能选择实例说明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 能综合运用离子反应、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精讲】一、沉淀溶解平衡【思考与讨论】p79参考答案:(1)通常说的难溶物是指在常温下,其溶解度小于0.01g,并不是完全不溶。

(2)生成AgCI沉淀的离子反应是指进行到一定限度,并不能完全进行到底,此时溶液中还有Ag+和Cl。

1.难溶、可溶、易溶界定:20 ℃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溶解性存在如下关系:2.沉淀溶解平衡(1)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难溶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解速率和生成沉淀速率相等的状态。

(2)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固体溶质溶解沉淀溶液中的溶质⎩⎪⎨⎪⎧v溶解>v沉淀,固体溶解v溶解=v沉淀,溶解平衡v溶解<v沉淀,析出晶体(3)沉淀溶解平衡的特点:逆、等、定、动、变(适用平衡移动原理)二、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这是决定因素。

2.外因①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②温度:绝大多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③同离子效应: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难溶电解质溶解产生的离子,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④其他: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或气体的离子时,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沉淀溶解平衡】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沉淀溶解平衡】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沉淀溶解平衡】一、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1.溶解平衡状态(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溶液里,沉淀溶解速率和离子生成沉淀速率相等,固体的量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不再改变时的状态。

(2)表示方法:如PbI2的沉淀溶解平衡可表示为。

2.溶度积(1)定义: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叫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2)表达式:当难溶强电解质A m B n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建立沉淀溶解平衡:A m B n(s)m A n+(aq)+n B m-(aq),其溶度积的表达式为K sp=。

(3)影响因素: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和有关,而与沉淀的量....无关。

(4)意义:K sp反映了在水中的程度。

通常,对于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如AgCl、AgBr和AgI),K sp越大,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就。

微点拨:(1)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只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并不改变溶度积。

(2)K sp与溶解度(S)都可用来表示物质的溶解程度,但是Ksp..............小的物质溶解度不一定也小.。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1)原理:通过改变条件使溶解平衡移动,最终使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或沉淀转化为溶液中的离子。

(2)判断:在难溶电解质溶液中,①当Q K sp时,就会有沉淀生成。

②当Q K sp时,处于平衡状态。

③当Q K sp时,就会使沉淀溶解。

(3)应用①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②用来解释某些生活现象。

如溶洞中石笋、钟乳石的形成,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有,。

2.沉淀的转化(1)实质:是的移动。

(2)特点①通常,一种沉淀可以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

②两种难溶物的差别越大,越容易转化。

(3)应用除去废水中的Cu 2+、Hg 2+、Pb 2+等,常用 、 等难溶物作沉淀剂。

如可用FeS 等难溶杂质作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Hg 2+,沉淀转化反应为 。

微点拨:沉淀转化虽然是利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但是因为沉淀能够完全转化,所以反应方程式用“===”,不用“”。

沉淀溶解平衡例题讲解

沉淀溶解平衡例题讲解
已知kspagcl1561010101244离子积离子积sp时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溶液过饱和体系中不断析出沉淀直至达到平衡此时qsp时沉淀与饱和溶液的平衡sp时溶液不饱和若体系中有沉淀则沉淀会溶解直至达到平衡此时q称为离子积其表达式中离子浓度是任意的为此瞬间溶液中的实际浓度所以其数值不定但对一难溶电解质在一定温度下ksp为一定值
K sp (2S2 ) S2 4S2
2
3
S2 1.31104 mol/ L
在水中:AgCl溶解度小于Ag2CrO4的溶解度
已知Ksp,AgCl= 1.56 10-10, Ksp,Ag2CrO4= 9.0 10-12
例2、把足量的AgCl放入1L 1 .0 mol /L的盐酸 溶液中溶解度是多少?(g/L)
2. 溶度积常数
(1)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的含义 AgCl(s) Ag+(aq) + Cl-(aq) 当溶解与结晶速度相等时,达到平衡状态Ksp,AgCl =[Ag+][Cl-] 为一常数,该常数称为难溶电解质的溶 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2)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用Ksp表示。 通式:AnBm(s) nAm+(aq) + mBn-(aq) 则Ksp, AnBm= [Am+]n . [Bn-]m
因此无 CaCO3沉淀生成。
(2)改变CaCl2和Na2CO3的浓度为1.0 mol /L 呢?
[Ca2+]=[CO32-] = 10-4 mol /L Qc = [Ca2+]×[CO32-] = 10-8 > Ksp,CaCO3 因此有CaCO3沉淀生成。
例1、向1.0 × 10-3 moll-1 的K2CrO4溶液中滴加 AgNO3溶液,求开始有Ag2CrO4沉淀生成时的 [Ag+] =?

高考化学备考寒假突破训练: 沉淀溶解平衡(解析版)

高考化学备考寒假突破训练: 沉淀溶解平衡(解析版)

沉淀溶解平衡1.(2020·安徽省皖江联盟高三联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已知K sp (AgCl)=4.0×10-10,K sp (AgBr)=4.9×10-13,K sp (Ag 2CrO 4)=2.0×10-12)A .0.lmol ·L -1NH 4HS 溶液中有:c(NH 4+)+c(NH 3·H 2O)>c(HS -)+c(S 2-) B .将AgCl 和AgBr 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的浓AgNO 3溶液,AgCl沉淀质量大于AgBr 沉淀C . 向浓度均为1×10-3mol/L 的KCl 和K 2CrO 4混合液中滴加1×10-3mol/LAgNO 3溶液,CrO 42-先形成沉淀D .常温下,pH =4.75、浓度均为0.l mol/L 的CH 3COOH 、CH3COONa 混合溶液:c(CH 3COO -)+c(OH -)>c(CH 3COOH)+c(H +)【答案】C【解析】A 项,根据物料守恒,0.lmol ·L -1NH 4HS 溶液中有:c (NH 4+)+c (NH 3·H 2O)=c (HS -)+c (S 2-)+ c (H 2S),所以c (NH 4+)+c (NH 3·H 2O)>c (HS -)+c (S 2-),故A 正确;B 项,AgCl 的溶解度大于AgBr ,将AgCl 和AgBr 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c (Cl -)大,再加入足量的浓AgNO 3溶液,AgCl 沉淀质量大于AgBr 沉淀,故B 正确;C 项,混合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需要银离子的浓度是()()1073410Ag410()g 110A Cl sp K C c c l -+--⨯===⨯⨯- mol/L ,生成氯化银沉淀需要银离子的浓度是()5Ag4.4710c +-=⨯ mol/L ,所以Cl -先沉淀,故C 错误;D 项,常温下,浓度均为0.l mol/L 的CH 3COOH 、CH 3COONa 混合溶液,pH =4.75,说明CH 3COO -水解小于醋酸电离,所以c (CH 3COO -)>c (Na +)>c(CH 3COOH), 根据电荷守恒,c (CH 3COO -)+c (OH -)= c (Na +)+c (H +),所以c (CH 3COO -)+c (OH -)>c (CH 3COOH)+c (H +),故D 正确。

江苏专用高中化学专题3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微专题13常见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类型总结课件

江苏专用高中化学专题3第四单元沉淀溶解平衡微专题13常见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类型总结课件

某温度下, sp [Zn OH 2 ] = 1.0 × 10−18 。向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NaOH 和 Na2 S 的混
合溶液中滴加 ZnSO4 溶液,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浓度关系如图所示。图中
p Zn = −lg Zn2+ , p B = −lg OH− 或 −lg S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的 CuSO4 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室温下 sp [Cu OH 2 ] = 2.2 × 10−18
B.加入 CuSO4 晶体时,先生成 Cu OH
2 沉淀
C.室温下, CuS 在等浓度的 Na2 S 和 H2 S 溶液中的 sp 相等
D.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离子浓度关系:
Na+ + H + + Cu2+ = S2− + HS − + OH− + SO2−
+ + + + + = − + − + − + −
,D错误。

3
衡曲线下方, p SO2−
、 p Ba2+ 小于平衡值,此时溶液中 Ba2+ 、 SO2−
均大于
4
4
平衡线上的值,故能生成 BaSO4 沉淀。
④此类图像沉淀溶解平衡直线,直线上任意一点都表示饱和溶液,直线上方或下方的
任一点则表示不饱和溶液或过饱和溶液。
例1 Zn OH
2 、 ZnS 分别为白色、淡黄色难溶物,二者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不能产生沉淀
例2 [2022如东高级中学、姜堰中学、沭阳高级中学联考]
室温下,已知 sp CuS = 8.8 × 10−36 ,饱和 Cu OH

沉淀溶解平衡(讲义及答案)

沉淀溶解平衡(讲义及答案)

沉淀溶解平衡(讲义)一、知识点睛1.沉淀溶解平衡(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当难溶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沉淀和的速率相等,固体质量和离子浓度不再变化的状态。

(2)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对于沉淀溶解平衡A m B n(s) m A n+(aq)+n B m-(aq),溶度积可表示为K sp= 。

如:PbI2(s) Pb2+(aq)+2I-(aq),K sp(PbI2)= [Pb2+][ I-]2。

①K sp 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②K sp 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当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K sp 越大,溶解能力越强。

2.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外界因素(1)温度大多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是吸热的,升高温度,平衡向的方向移动。

(2)浓度浓度越稀,溶解程度越大,加水稀释,平衡向的方向移动。

(3)外加试剂①加入相同难溶电解质,平衡不移动。

②加入某种物质(其中含有难溶电解质的组成离子),平衡向的方向移动。

③加入能与难溶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平衡向的方向移动。

3.沉淀的溶解与生成(1)溶度积规则(浓度商Q 与K sp 的关系)Q K sp 溶液中的离子生成沉淀,直至平衡。

Q K sp 沉淀溶解与离子生成沉淀处于平衡状态。

Q K sp 若体系中有足量固体,则固体溶解,直至平衡。

(2)实例分析①做“钡餐”用BaSO4而不用BaCO3②误服可溶性钡盐可用 5.0%的Na2SO4溶液洗胃③石笋、钟乳石和石柱的形成④珊瑚的形成4.沉淀的转化(1)实质加入某种能使难溶电解质转化为更难溶电解质的物质,利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实现沉淀的转化。

注:两种难溶物的溶解能力差别越大,越容易转化。

(2)实例分析①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用FeS、MnS 等难溶物作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Hg2+、Pb2+等重金属离子。

以FeS 除去工业废水中的Hg2+为例,沉淀转化反应为。

②将某些用酸或其他方法不易除去的沉淀转化为用酸或其他方法易除去的沉淀锅炉水垢中的CaSO4可用饱和Na2CO3溶液转化为CaCO3,再用酸除去,沉淀转化反应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递进式”进阶复习13——沉淀溶解平衡递进式复习(step by step):感知高考教材回扣变式再现◆感知高考【真题1】[2018·海南卷]某温度下向含AgCl固体的AgCl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稀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gCl的溶解度、K sp均减小B.AgCl的溶解度、K sp均不变C.AgCl的溶解度减小、K sp不变D.AgCl的溶解度不变、K sp减小【答案】C【解析】在含AgCl固体的AgCl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当加入少量稀盐酸时,c(Cl-)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Ag+)减小,溶解的氯化银质量减小,AgCl的溶解度减小;AgCl的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AgCl的Ksp不变。

【真题2】[2019·新课标Ⅱ,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

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B.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的关系为:K sp(m)=K sp(n)<K sp(p)<K sp(q)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答案】B【解析】A. CdS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dS(s)Cd2+(aq)+S2-(aq),其溶度积K sp=c(Cd2+)·c(S2-),在饱和溶液中,c(Cd2+)= c(S2-),结合图象可以看出,图中a和b分别表示T1和T2温度下CdS的溶解度,A项正确;B. CdS的沉淀溶解平衡中的溶度积受温度影响,m、n和p点均在温度为T1条件下所测的对应离子浓度,则其溶度积相同,B项错误;C. m点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向其中加入硫化钠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Cd2+)减小,c(S2-)增大,溶液组成由m沿mnp向p方向移动,C项正确;D.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离子浓度增大,说明CdS(s)Cd2+(aq)+S2-(aq)为吸热反应,则温度降低时,q点对应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下降,溶液中的c(Cd2+)与c(S2-)同时减小,会沿qp线向p点方向移动,D项正确;◆教材回扣1.沉淀溶解平衡: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溶液中,当沉淀和的速率相等时,即建立了溶解平衡状态。

【答案】溶解生成2.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这是决定因素。

(2)外因:以AgCl(s) Ag+(aq)+Cl-(aq)为例,填写外界条件对溶解平衡的影响。

(1)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2)①正向增大增大增大;②正向不变不变不变不变;③逆向增大减小不变;④逆向减小增大不变;⑤正向减小增大不变。

3.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①调节pH法如除去NH4Cl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加入氨水调节pH至3~4,离子方程式为。

②沉淀剂法如用H2S沉淀Cu2+,离子方程式为。

(2)沉淀的溶解①酸溶解法如CaCO3溶于盐酸,离子方程式为。

②盐溶液溶解法如Mg(OH)2溶于NH4Cl溶液,离子方程式为。

③氧化还原溶解法如不溶于盐酸的硫化物Ag2S溶于。

④配位溶解法如AgCl溶于氨水,离子方程式为。

(3)沉淀的转化①实质:的移动(沉淀的溶解度差别,越容易转化)。

②应用:锅炉除垢、矿物转化等。

【答案】(1) ①Fe3++3NH3·H2O===Fe(OH)3↓+3NH+4。

②H2S+Cu2+===CuS↓+2H+。

(2) ①CaCO3+2H+===Ca2++H2O+CO2↑。

②Mg(OH)2+2NH+4===Mg2++2NH3·H2O。

③稀HNO3。

④AgCl+2NH3·H2O===[Ag(NH3)2]++Cl-+2H2O。

(3)①沉淀溶解平衡越大。

4.K sp的影响因素(1)内因:难溶物质本身的性质,这是主要决定因素。

(2)外因①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但K sp不变。

②温度: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K sp增大。

③其他: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物质或更难电离物质或气体的离子时,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但K sp不变【答案】(1)难溶物质本身的性质。

(2)①溶解,不变。

②吸热增大。

③不变◆变式再现1.以硫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所得的酸性废水中砷元素含量极高,为控制砷的排放,采用化学沉降法处理含砷废水,相关数据如下表,若混合溶液中Ca2+、Al3+、Fe3+的浓度均为1.0×10-4mol·L-1,c(AsO3-4)最大是()A.5.7×10-16 mol·L-1C.1.6×10-12mol·L-1D.5.7×10-17mol·L-1【答案】D【解析】若混合溶液中Ca2+、Al3+、Fe3+的浓度均为1.0×10-4mol·L-1,依据表中难溶物的K sp大小可知,反应过程中Fe3+先形成沉淀,依据K sp(FeAsO4)=c(Fe3+)·c(AsO3-4)=5.7×10-21可得,c(AsO3-4)=K sp(FeAsO4)c(Fe3+)=5.7×10-17mol·L-1。

2.已知:Cu(OH)2(s) Cu2+(aq)+2OH-(aq),K sp=c(Cu2+)·c2(OH-)=2×10-20。

当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幂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产生沉淀,反之固体溶解。

(1)某CuSO4溶液里c(Cu2+)=0.02 mol·L-1,如果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________。

(2)要使0.2 mol·L-1 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为________。

【答案】(1)pH>5 (2)pH=6【解析】(1)根据信息,当c(Cu2+)·c2(OH-)=2×10-20时开始出现沉淀,则c(OH-)=2×10-20c(Cu2+)mol·L-1=2×10-200.02mol·L-1=10-9 mol·L-1,c(H+)=10-5 mol·L-1,pH=5,所以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pH>5。

(2)要使Cu2+浓度降至0.2 mol·L-1÷1 000=2×10-4 mol·L-1,c(OH-)=2×10-202×10-4mol·L-1=10-8 mol·L-1,c(H+)=10-6 mol·L-1,此时溶液的pH=6。

3. 某温度下,难溶物FeR的水溶液中存在平衡:FeR(s) Fe2+(aq)+R2-(aq),其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能否可以通过升温实现由a点变到c点?(2)b点对应的K sp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点对应的K sp。

(3)d点是否可能有沉淀生成?(4)该温度下,K sp=________。

【答案】(1)不能;(2)等于;(3)没有沉淀;(4)K sp(FeR)=2×10-18【解析】(1)升高温度,Fe2+和R2-的浓度同时增大,所以不能通过升温实现由a点变到c点。

(2)等于曲线上的点,均为平衡点,温度不变,K sp不变。

(3)d点相对于平衡点a点,c(Fe2+)相同,d点c(R2-)小于a点,没有沉淀生成。

(4)选a点或b点计算,K sp(FeR)=2×10-18。

4.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pM=-lg c (M),p(CO 2-3)=-lg c (CO 2-3)(1)MgCO 3、CaCO 3、MnCO 3的K sp 依次________(填“增大”或 “减小”)。

(2)a 点可表示MnCO 3的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c (Mn 2+)________c (CO 2-3)(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b 点可表示CaCO 3的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且c (Ca 2+)________c (CO 2-3)(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c 点可表示MgCO 3的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且c (Mg 2+)________c (CO 2-3)(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1)减小 (2)饱和 等于 (3)饱和 大于(4)不饱和 小于【解析】(1)碳酸盐MCO 3的溶度积表达式为K sp (MCO 3)=c (M 2+)·c (CO 2-3),PM 相等时,曲线上p(CO 2-3)数值越大CO 2-3浓度越小,因此MgCO 3、CaCO 3、MnCO 3的K sp 依次减小。

(2)直线上任意一点均表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a 点p(Mn 2+)=p(CO 2-3),所以c (Mn 2+)=c (CO 2-3)。

(3)b 点为饱和溶液,p(Ca 2+)<p(CO 2-3),所以c (Ca 2+)>c (CO 2-3)(4)该温度下,直线下方任意一点有p(CO 2-3)+p(M 2+)<-lg K sp (MCO 3),即-lg c (M 2+)-lg c (CO 2-3)<-lgK sp (MCO 3),得lg c (M 2+)+lg c (CO 2-3)>lg K sp (MCO 3),则c (M 2+)·c (CO 2-3)>K sp (MCO 3),也就是Q c >K sp (MCO 3),所以在该温度下,直线下方的任意一点所表示的溶液均为过饱和溶液且有溶质析出;而直线上方任意一点均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所以c 点表示MgCO 3的不饱和溶液,且c (Mg 2+)<c (CO 2-3)。

5.已知K sp (AgCl)=1.56×10-10,K sp (AgBr)=7.7×10-13,K sp (Ag 2CrO 4)=9.0×10-12。

某溶液中含有Cl -、Br -和CrO 2-4,浓度均为0.010 mol·L -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 -1的AgNO 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