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健康与修复和正畸的关系 【口腔实用资料】
正畸修复治疗中的牙周维护 ppt课件

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
5
▪ 一、病因: ▪ 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 ▪ 1.微生物是引发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堆积在
龈牙结合部的牙面和龈沟内的菌斑、 ▪ 微生物及其产物引发牙龈的炎症和肿胀。 ▪ 2.加重菌斑滞留的其它局部促进因素有牙石、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 牙周病的定义 ▪ 牙周炎是由于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
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 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形成、
19
▪ 在患者的反复就诊中,对某些方法进行示 范再示范,实践再实践,直到患者掌握正 确的口腔卫生方法和口腔健康行为。
12
13
▪ ②牙线: 牙线有助于对牙刷不能到达的邻 面间隙或牙龈乳头处的清洁,特别对平的 或凸的牙面最适合。取1根长约50cm的牙线, 两端缠绕于双手中指上,间距5cm左右的牙 线用于牙间隙的清洁。用拇指和食指拉紧 牙线,在齿间慢慢地水平滑动,注意不要 用力太大而伤害到牙龈。把牙线绕着每个 牙齿成“C”形,轻柔地上下拉动,包括龈 下部位,再放出干净的牙线清洁下一颗牙 齿。
▪ 牙合 治疗:即调 牙合 ,是指通过多种手段建立 起平衡的功能性咬 牙合 关系,
▪ 以利于牙周组织的修复和健康。
15
修复治疗中的牙周维护
16
牙周维护在修复治疗中的必要性
▪ 口腔修复,主要是针对牙齿缺损、牙齿缺 失后的治疗工作,是口腔医学中的一个重 要分支。但临床发现修复体在使用一 段时 间后,常出现牙龈退缩、出血、红肿、龈 缘变黑等 情况,从而影响美容效果和牙周 组织健康。因此,修 复过程中保持牙周组 织健康,正确处理修复体与牙 周组织的关 系,对保证修复治疗的成功有非常重要 的 意义。
正畸—修复联合矫治32例成人牙缺隙患者的临床探讨

正畸—修复联合矫治32例成人牙缺隙患者的临床探讨作者:何金波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32期【摘要】目的对成人牙缺隙患者进行正畸-修复联合矫治治疗进行探讨。
方法将32例成人牙缺隙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根管充填治疗,实验组采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
结果临床治疗显示,实验组成功率为95.1%,对照组组成功率为76.7%(P0.05)。
结论正畸-修复联合矫治治疗成人牙缺隙步骤简单,效果最佳且治疗后,恢复较快。
【关键词】牙缺隙;成年人;正畸-修复联合矫治;畸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和医学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进展,人们对口腔保健知识有了更深层的了解。
目前,口腔疾病已成为频繁干扰人们生活水平的典型疾病。
所以,越来越多的口腔患者对前牙美容、修整提出了更高的治疗效果。
就牙缺损修复而言,患者对于治疗,不只是满足可以正常咀嚼食物,对口腔美观层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近几年,经我院正畸科与修复科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的给部分口腔患者采用了正畸-修复联合矫治治疗成人患者牙缺隙,顺利的修复了牙列缺失,达到了牙齿美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2例成人牙缺隙患者,男15例,女17例;年龄范围19~45岁。
其中前牙缺失伴前牙内倾6例,前牙深覆7例,前牙反3例,前牙间隙11例,后牙缺失伴两侧基牙向缺失牙倾斜4例,舌侧倾斜1例,32例患者基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6例,两组一般资料类似(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根管充填治疗:将治疗根管准备好并进行消毒后,上颌腭侧及下颌远中根管行根管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提取合适的糊剂对根管进行充填,并用磷酸锌水门汀垫底行永久充填。
实验组采用正畸-修复联合法治疗:①正畸治疗:矫治过程治疗不同于一般正畸患者的诊疗,起初使用0.014的镍钛丝将牙齿排齐,大部分是成年人患者,故采用细丝轻力的治疗措施,等口腔牙齿排齐之后,禁止按照常理途径关闭牙间隙,因为还需要确定修复间隙的保留,之后集中散在间隙。
口腔正畸治疗对牙周健康影响的探讨

5 唇颊 向开展 与牙周健 康
S ie 等将猴的前牙整体唇 向移动穿过唇侧骨皮质 ,发现 tnr e
产 生 了 明显 的龈 退 缩 和 边 缘 骨 丧 失 ,ne ig 将 上 述 猴 子 的 E gl n 等 k
前牙再整体 内收 , 发现唇侧骨板产生了再沉积 。 at g D rn 对狗的前 i 牙采用唇 向侧斜移动 , 然后再舌 向倾斜 复位 , 发现牙齿前倾可造 成牙槽骨裂隙 , 但当牙齿被后倾 复位后 , 丧失的牙槽骨也随之恢
移植 的方 法 增 加龈 厚 度 , 不 是 增 加 角化 龈 的 宽 度 。 而
1 牙 列拥挤 与牙周破 坏 的关 系
挤与牙周损坏 程度之 间无相关关系 , 口腔卫生 中等者 , 但 牙齿拥
挤 不 齐 与 牙周 损 坏 之 问具 有 明显 的相 关 关 系 , 因此 对 于 中等 口
关于后牙的颊 向扩弓 , r n am 的临床研究表 明,采用四 Ge bu e 年腭 弓和快速腭开展对第一磨牙颊侧 的附着丧失影响均不大。
6 正 畸压入 牙齿与 牙周组 织新 附着
复, 由此 可 见 , 畸造 成 的骨 丧 失是 可 以挽救 的 。 正
3 正 畸力对 牙周健 康 的影响
关于牙周病 的原 因, 普遍 的观点认 为菌斑是先决 因素 , 错胎 肌 肉功能异常可为刺激 因素 , 而黯创伤力仅为协 同因素。 r so Ei sn c 等通过动物实验发现 , 当正畸力使牙齿倾斜移动和压入移动时 , 会将龈上菌斑至龈下 , 使结合上皮转化为牙周袋上皮 , 导致 附着 丧失 ;而整体移动时 ,龈上菌斑 的存 在并 不加 重牙龈的感染 过 程 ,因而认为 :生理范围内的正 畸本身并 不会 导致 牙周 附着 丧 失, 但某些类 型的牙齿移动却会将龈上菌斑移至龈下 , 而造成 牙 周损坏。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诊治的62例牙周炎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与对照组牙周附着水平、牙周牙菌斑和牙周探诊深度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
结论给予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牙龈指标,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牙周组织再生术;口腔正畸;牙周炎牙周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口腔科疾病,该病多发生于35岁以上年龄群体,在牙齿排列畸形、细菌侵袭等因素影响下,患者的牙周膜、牙龈等牙周支持组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严重情况下,患者的牙周组织破损程度会呈现出降低趋势,患者的牙齿错位程度会逐渐加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口腔功能,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牙周组织再生术是目前各大医院在治疗牙周炎中的首选方案,该治疗方式临床疗效显著,但是患者的牙齿美观感有待提升,为此同时联合以口腔正畸治疗存在积极意义[1]。
本次研究主要以牙周炎患者为对象,分析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的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诊治的62例牙周炎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
对照组男14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28.35±5.65)岁;观察组男15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28.12±5.68)岁。
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该组患者给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由专业牙科医生对患者的牙龈进行清洁,清除干净患者的牙龈下损坏并且同时伴随有脓点的组织,将患者的牙根调整平衡,对患者牙根出现细菌滋生现象进行有效清除。
牙周健康与修复和正畸的关系 【口腔实用资料】

正畸治疗与牙周健康的关系
•正畸禁忌证
⊕未经治疗的牙周炎 ⊕虽经治疗但炎症仍存在,菌斑未控制, 病情仍处于活动阶段的牙周炎患者
• 正畸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正畸过程中常见的牙周组织反应: ﹡菌斑堆积引起牙龈炎症和增生
• 正畸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正畸过程中常见的牙周组织反应:
﹡牙龈退缩 ﹡牙根吸收 ﹡骨吸收和附着丧失:见于原有的牙周炎未经治疗,在正畸过程
牙周健康 与修复治疗和正畸治疗的关系
修复治疗与牙周健康的关系
• 修复工作开始前,牙周疾病必须经过治疗并得到控制 • 牙周治疗可创造一个有利于修复体产生生理功能的牙龈环境
为保证牙周健康,对修复体的要求:
• 修复体边缘的位置
⊕尽量放在牙龈缘的冠方 ⊕只有在前牙因美观需要或龋坏已达龈
下,或者牙冠较短,需增加固位等情 况下,才考虑将冠缘放到龈下。 应遵循“不侵犯生物学宽度”的原则
⊕后牙邻面的接触区(contact area) 应位于中央沟的颊侧
⊕接触区的颊舌径不宜过大 ⊕足够的龈间隙,有利清洁
• 平衡的咬合关系 •表面的光洁度(surface smoothness)
与牙周健康有关的修复体设计
• 修复体边缘的位置应尽量放在龈上 • 勿侵犯生物学宽度 • 冠部外形勿过突 • 有利于根分叉处的菌斑控制 • 接触区的位置和形状 • 冠缘和牙面密合 • 表面光洁度 • 平衡的咬合关系
本节内容结束
应遵循“不侵犯生物学宽度”的原则
全冠修复体边缘位于龈下 牙龈红肿
冠缘位置与牙龈指数的关系
冠缘在龈下者,GI=2的百分比增高
Reichen-Graden & Lang(1989)
•冠缘的密合(marginal fit)
正畸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改变的影响分析

正畸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改变的影响分析金年强;吴立鹏【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正畸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周病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实验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项牙周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4.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龈沟出血指数(BI)及牙齿松动度(TM)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或P<0.05),且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正畸治疗可有效缓解牙周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各项牙周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7(030)016【总页数】2页(P2423,2455)【关键词】正畸治疗;牙周病;疗效;牙周指标【作者】金年强;吴立鹏【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154000;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1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疾病之一,是由多因素导致的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妥当可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甚至缺失,继而引起牙列畸形及咬合创伤,严重影响口腔功能与颜面美观[1]。
相关研究[2]表明,正畸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周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分析正畸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周状况改善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周病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
纳入标准:有不同程度牙龈出血或萎缩者;有牙齿移位、松动、伸长、倾斜或牙间隙较宽者;未接受过牙周治疗者;无全身系统疾病者;非经期、孕期女性。
牙周健康与正畸治疗的关系

成人正畸治疗已形成一个交叉学科领域,其中一个很 重要的内容就是牙周病的正畸治疗,这一方面的理论国内 已有介绍,但缺乏实际应用,下面介绍几种实际的正畸治 疗应用: ①正畸治疗咬口塌陷造成的颌创伤和前牙唇向散隙: 成人患者常出现部分后牙缺失、缺隙邻牙倾斜、牙周病造 成的后牙前倾等导致后牙咬合高度丌足,致上前牙承叐过 夗的来自下前牙唇向咬合力而表现为唇向倾斜幵出现散在 间隙、牙齿松动等,对于这类患者,正畸医师可以采用直 立后牙,使牙合力方向不牙长轴一致,在后牙咬合塌陷问 题解决后,内收前牙关闭间隙。值得强调的是,牙周病患 者在上固定矫正器乊前应做一次牙周菌斑控制,幵给牙周 组织6个月的愈合时间,再开始固定矫正器的治疗。 ②正畸改善软组织附着:附着龈为从边缘龈龈沟水平 至不牙槽粘膜相接的一段上皮组织,虽然其对牙周健康的 影响一至存在争议,但正畸医师确实可以通过移动牙齿来 改发其大小,如对于前倾的下切牙,采用内收伸长下切牙的 方法,可以增加附着龈的宽度,实际上,任何使牙齿牙合 向萌长的正畸牙移动均可使附着龈的宽度增加。
⑥只要牙齿在牙槽突 内移动,就丌会对龈组 织产生有害的副作用。 ⑦如果牙齿移动可能造 成唇舌侧牙槽骨裂隙, 则正畸治疗中及治疗后 是否会出现龈退缩,叏 决于覆盖在牙槽骨上的 软组织厚度。⑧薄的牙 龈更容易被牙刷擦伤, 因此既要更加严密防止 菌斑形成,又要注意刷 牙方法。⑨如果正畸治 疗后希望用外科手术防 止龈退缩,则应采叏结 缔组织移植的方法增加 龈厚度,而丌是增加角 化龈的宽度。
正畸治疗时牙周伤害的预防:
一. 开始前:
检查口腔卫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有无牙周袋、 龈下牙石、 牙周炎症、 合创伤、 附着龈的宽度厚度
二.治疗过程:
①正畸装置必须放置合理; ②复诊检测菌斑控制情况,定期进行牙周检查维护; ③施力大小及方向应注意牙周支持组织减少; ④检查有无咬合干扰、过度松动。
牙周病教学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牙周病学在口腔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掌握:牙周病学的定义(广义和狭义之分)。
了解:牙周病学在口腔医学中的地位.第二节古代文明对牙周病的认识了解: 古代文明对牙周病的认识。
第三节现代牙周病学的发展了解: 现代牙周病学的发展简史及现状;第二章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第一节牙龈掌握:正常牙龈的解剖特征;牙龈上皮的结构特征;结合上皮的结构、附着方式、位置的变化;龈牙结合部的和龈牙单位的概念;生物学宽度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熟悉:牙龈上皮的更新与分化。
了解:牙龈的结缔组织。
重点:正常牙龈的解剖特征和组织学.难点:生物学宽度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第二节牙周膜掌握:牙周膜的概念.熟悉:牙周膜主纤维束的分组、位置和排列方向。
了解:牙周膜的细胞和基质成分.第三节牙骨质掌握:釉牙骨质界的概念和意义。
了解;牙骨质的结构、吸收和修复。
第四节牙槽骨掌握:牙槽骨等的概念、正常和病变时牙槽骨X线片的影像.熟悉:骨开窗、骨裂开的概念。
了解:牙槽骨的代谢和重建。
第五节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熟悉: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第六节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熟悉: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特点.第七节前牙美学区的临床特点熟悉:牙周生物型的概念和类型。
熟悉:牙周生物型的意义。
第三章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第一节牙周病的分类掌握:99年牙周炎的分类熟悉:89年和99年牙周炎分类的变迁了解:99年牙龈炎的分类;牙周病分类原则及发展;几种主要分类法.第二节牙周病的流行情况了解:牙周病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和指数的设计。
第三节牙周病的危险因素熟悉:危险因素的概念;与牙周病患病率有关的危险因素。
第四节牙周流行病学研究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熟悉:牙周流行病学指数的发展及其评价。
了解:影响牙周病流行病学研究的因素。
第四章牙周病微生物学第一节概述熟悉:牙周生态系的概念及其意义。
了解:牙周病病因研究观点的变迁.第二节牙菌斑生物膜掌握:牙菌斑生物膜的新概念、形成和结构;牙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龈上菌斑生物膜和龈下(附着性和非附着性)菌斑生物膜的分布、主要特性.熟悉:牙菌斑生物膜致病的三个学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畸治疗与牙周健康的关系
•正畸禁忌证
⊕未经治疗的牙周炎 ⊕虽经治疗但炎症仍存在,菌斑未控制, 病情仍处于活动阶段的牙周炎患者
• 正畸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正畸过程中常见的牙周组织反应: ﹡菌斑堆积引起牙龈炎症和增生
• 正畸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正畸过程中常见的牙周组织反应:
﹡牙龈退缩 ﹡牙根吸收 ﹡骨吸收和附着丧失:见于原有的牙周炎未经治疗,在正畸过程
中发生。
• 正确、恰当的正畸治疗不会损害牙周组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牙周炎患者的正畸治疗
• 在控制牙周炎症后进行正畸治疗,是牙周治疗的重要手段
思考题
• 与牙周健康有关的修复体设计要求? • 修复体的龈缘需要放在龈下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 生物学宽度与修复体龈缘位置的关系? • 牙周炎患者的永久性修复和正畸治疗的最适宜时机? • 正畸治疗过程如何保护牙周健康?
应遵循“不侵犯生物学宽度”的原则
全冠修复体边缘位于龈下 牙龈红肿
冠缘位置与牙龈指数的关系
冠缘在龈下者,GI=2的百分比增高
Reichen-Graden & Lang(1989)
•冠缘的密合(marginal fit)
⊕不可有悬突(overhang) ⊕不可与牙面之间有过大的空隙 ⊕尽量减少粘固剂在冠缘处的外露
牙周健康 与修复治疗和正畸治疗的关系
修复治疗与牙周健康的关系
• 修复工作开始前,牙周疾病必须经过治疗并得到控制 • 牙周治疗可创造一个有利于修复体产生生理功能的牙龈环境
为保证牙周健康,对修复体的要求:
• 修复体边缘的位置
⊕尽量放在牙龈缘的冠方 ⊕只有在前牙因美观需要或龋坏已达龈
下,或者牙冠较短,需增加固位等情 况下,才考虑将冠缘放到龈下。 应遵循“不侵犯生物学宽度”的原则
本节内容结束
⊕后牙邻面的接触区(contact area) 应位于中央沟的颊侧
⊕接触区的颊舌径不宜过大 ⊕足够的龈间隙,有利清洁
• 平衡的咬合关系 •表面的光洁度(surface smoothness)
与牙周健康有关的修复体设计
• 修复体边缘的位置应尽量放在龈上 • 勿侵犯生物学宽度 • 冠部外形勿过突 • 有利于根分叉处的菌斑控制 • 接触区的位置和形状 • 冠缘和牙面密合 • 表面光洁度 • 平衡的咬合关系
冠缘不密合
修复体边缘悬突
•根分叉区(furcation area)
冠的颈部外形应有与牙龈外形相应的凹陷,以利清除菌斑
• 牙冠的外形
应有利于清除菌斑
正常牙龈 菌斑易堆积 减少凸度
牙冠颊面突度对牙龈健康的影响
• 接触区的位置及形态 (position and contour of contact a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