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合集下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谷氨酸偏高的原因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谷氨酸偏高的原因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谷氨酸偏高的原因在我们谈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谷氨酸(AST)时,可能会觉得这些名词像是天书一样。

别担心,这篇文章会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解释,确保你能明白这些指标为什么会偏高。

1. 了解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谷氨酸1.1 什么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ALT,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肝脏中的酶。

它在肝细胞内帮助转移氨基酸,这个过程对身体来说非常重要。

简单来说,ALT就像是肝脏的“工人”,负责把氨基酸运送到需要的地方。

如果肝脏出了问题,ALT可能会跑到血液中,导致测试结果显示偏高。

1.2 什么是谷氨酸(AST)?谷氨酸(AST),有时候也叫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脏、肌肉等地方。

它的功能类似于ALT,也参与氨基酸的转移。

不过,谷氨酸的分布比较广泛,所以它的偏高可能不仅仅指向肝脏问题,也可能跟其他器官有关。

2. ALT和AST偏高的原因2.1 肝脏问题肝脏是ALT和AST的“大本营”,所以当肝脏出问题时,这两个指标最先就会出现异常。

最常见的肝脏问题有:肝炎:肝炎可分为病毒性、酒精性、药物性等。

病毒性肝炎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像乙肝和丙肝。

而酒精性肝炎则是长期大量饮酒的结果。

脂肪肝:也就是肝脏里积累了过多的脂肪。

这种情况有时和肥胖、糖尿病有关。

肝硬化:这是肝脏长期受损后变得硬化的状态,通常是因为长期酗酒或慢性肝炎。

2.2 其他健康问题有时候,ALT和AST偏高也可能跟其他健康问题有关:心脏问题:如心肌梗死,这种情况下AST可能会显著升高,因为心脏也是这种酶的主要储存地。

肌肉损伤:如果你有剧烈的运动或肌肉损伤,AST可能会升高。

运动员有时也会遇到这种情况。

药物或毒素:某些药物或毒素可能会损伤肝脏,导致这些酶水平升高,比如长期使用一些强效药物。

3. 如何应对ALT和AST偏高3.1 去医院检查如果你的检查结果显示ALT或AST偏高,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医院找医生。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该酶在心肌细胞中含量较高,所以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大量的酶释放人血,使血清含量增加,因此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一般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

[别名]谷草转氨酶、心肌酶[英文缩写]GOT AST SGOT[参考值]<40U/L[临床意义]病理性升高:(1)心肌梗塞发病6~12小时显著升高,增高的程度可反映损害的程度,并在发作后48小时达到最高值,约3~5天恢复正常;(2)各种肝病AST可增高,肝病早期和慢性肝炎增高不明显,AST/ALT比值小于1。

严重肝病和肝病后期增高,AST/ALT比值大于1;(3)其他疾病如心肌炎、肾炎及肺炎等AST也轻度升高。

名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转氨酶)英文名称: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一种参与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相当于工业生产中的催化剂),起加快体内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转化的作用,它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器官.肌肉.骨骼中,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中最多,血清中ALT的正常含量参考值是:男9---51U/L,女8---41U/L(各医院的测试方法不同,参考值不完全相同)。

当人体内各组织器官活动或病变时,就会把其中的ALT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清ALT含量增加。

例如,肝脏发炎时,转氨酶就会从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肝脏有病,血清转氨酶一定增高,当肝细胞千分之一有炎症时,血清转氨酶含量就会增高一倍以上,因此,血清转氨酶数量是肝脏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

增高的原因1.肝胆疾病,急性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脂肪肝,胆管炎、胆囊炎等均可增高。

肝硬变同时有活动性肝损害时,ALT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2.重症肝炎,急性肝坏死,先是ALT升高,可达2000~5000U/L。

症状恶化时,黄疸不断加重而ALT急剧下降,称为胆-酶分离现象,说明有大片肝细胞坏死,提示预后凶险。

3,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肝肿大患者可见增高。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25,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18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25,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18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两种重要的肝功能酶。

它们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中。

当这些细胞受损或坏死时,这两种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的浓度升高。

根据您提供的数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至225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至118U/L。

这两种酶的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受损或肝脏疾病。

常见的原因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

此外,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和骨骼肌疾病(如肌营养不良症、皮肌炎等)也可能导致这两种酶的升高。

建议您结合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及时就医检查。

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安排进一步的检查,如肝脏B超、病毒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给予相应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饮酒、油腻食物,加强锻炼,有助于保护肝脏。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就是常说的转氨酶偏高,转氨酶偏高反映的是一种肝细胞的破坏,酶释放入血就会导致测得的转氨酶偏高。

所以能够引起肝细胞破坏的疾病,都可能会引起酶的增高,比如常见的嗜肝病毒感染,像甲肝、乙肝、丙肝,还有非嗜肝病毒感染,像一些EB病毒的感染等,也可能会引起一过性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

除此之外,像药物性的肝损伤,就是吃了一些药物导致的肝脏受累,也会引起转氨酶增高。

像一些自身免疫性肝病,也可能会引起转氨酶增高。

还有的时候,一些淤血性原因,像心功能不好、心衰的时候,肝脏淤血也会导致转氨酶增高。

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发病率越来越高,像酒精性和非酒精性的脂肪肝,也会导致转氨酶的增高。

还有一些遗传代谢性因素,比如威尔森综合征等等,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门冬氨酸转移酶增高。

也就是说,只要病因能够导致肝细胞的破坏,就可能在临床上会测得酶偏高,所以原因是多样的。

天冬氨酸

天冬氨酸

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又称天门冬氨酸,是一种α-氨基酸,天冬氨酸的L-异构物是20种蛋白胺基酸之一,即蛋白质的构造单位。

它的密码子是GAU和GAC。

它与谷氨酸同为酸性氨基酸。

天冬氨酸普遍存在于生物合成作用中。

它是生物体内赖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等氨基酸及嘌呤、嘧啶碱基的合成前体。

它可作为K+、Mg+离子的载体向心肌输送电解质,从而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同时降低氧消耗,在冠状动脉循环障碍缺氧时,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它参与鸟氨酸循环,促进氧和二氧化碳生成尿素,降低血液中氮和二氧化碳的量,增强肝脏功能,消除疲劳。

信息中文名称:D-天冬氨酸中文别名:天门冬氨酸、门冬氨酸英文名称:D-Aspartic acid英文别名:(R)-()-Aminosuccinic acid;(R)-2-Aminosuccinic acid分子式:C4H7NO4线性分子式:HO2CCH2CH(NH2)CO2H分子量:133.10纯度:≥98%基本性质作为一类化学物质,天冬氨酸的通式决定了它们具有一些共有的基本性质。

首先,天冬氨酸是小分子物质,分子量没有超过1000。

另外,天冬氨酸熔点在230℃以上,没有确切的熔点,熔融时分解并放出CO2;都能溶于强酸和强碱溶液中;常温下,天冬氨酸微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和乙醚,溶于沸水。

能与酸结合成盐,也能与碱结合成盐。

从天冬氨酸的结构可以看出,由于天冬氨酸的分子中有不对称的碳原子,所以具有旋光性。

同时由于空间的排列位置不同,组成蛋白质的天冬氨酸,属L型。

生物合成作用对于哺乳动物,天冬氨酸是非必需的,因其可由转氨基作用从草酰乙酸制造。

对于植物和微生物,天冬氨酸是数种氨基酸的原料,包括4种必不可少的: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

从天冬氨酸到那些氨基酸的转化由天冬氨酸转换为其“半醛”开始。

天冬酰胺是来自天冬氨酸经转氨基作用产生的:HO2CCH(NH2)CH2CO2H+ GC(O)NH2 HO2CCH(NH2)CH2CONH2+ GC(O)OH (GC(O)NH2和GC(O)OH 分别指谷氨酰胺和谷氨酸)主要用途天门冬氨酸在医药,食品和化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血清丙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血清丙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血清丙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血清丙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一种肝酶,当肝功能出现问题时,ALT水平会升高。

以下是导致血清ALT偏高的可能原因:
1. 肝疾病: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和死亡,进而导致ALT水平升高。

2. 药物和毒素: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青霉素、对乙酰氨基酚等会对肝脏产生毒性,并导致ALT水平升高。

同时,酒精和化学毒素也会对肝脏产生毒性,进而升高ALT水平。

3. 非肝疾病:血清ALT水平升高也可能是由于其他疾病,如胰腺炎、肌肉损伤、心肌梗死等。

4. 饮食习惯: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也会对肝脏产生负担,进而导致ALT水平升高。

综上所述,当血清ALT水平升高时,需要及时诊断,并尽快找到病因,从而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 1 -。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简单介绍2正常范围3检查意义1简单介绍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旧称谷草转氨酶(GOT)。

AST(GOT)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肝脏,以心肌含量最高,肝脏次之。

GOT有两种同工酶,存在于胞浆内的称s-GOT,存在于线粒体内的称为m-GOT.GOT同工酶测定有助于了解组织损伤程度,心肌、肝、肾病变时。

s-GOT升高;组织损伤时m-GOT才能在血清中测得。

心肌梗塞时,m-GOT先于s-GOT而升高。

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氨基转移酶的一种,它催化天门冬氨酸和a-酮戊二酸的氨基转移作用,形成谷氨酸和草酰乙酸。

AST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但在各组织中含量不等。

AST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肾脏和骨骼肌。

它分布于细胞质和线粒体基质中,但大约80%的AST存在于线粒体内,属于细胞内功能酶。

区带电泳证实,组织细胞内含有带正电(向阴极泳动)的线粒体AST(m-AST)和带负电(向阳极泳动)的胞液AST(C-AST),均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二聚体,m-AST分子量为9.1kD,C-AST为9.3Kd,但其氨基酸组成,最适pH、作用物、免疫学性质以及从血流中排出的速度都完全不同。

由于m-AST定位于线粒体内,不易释放入血,故正常人血清中主要含C-AST,m-AST含量甚微。

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很低,但当肝细胞或心肌细胞受损时,由于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的ALT与AST释放入血浆,致使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1]2正常范围正常情况下,血液中来自肝细胞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范围是0-40U/L(单位)。

3检查意义在肝功能检查中,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指标的,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反映肝细胞坏死的标准。

对于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癌的检测非常准确。

可以和谷丙转氨酶结合起来反映肝功能的状况,比如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均在1.0以下为肝硬化或早期肝硬化患者。

很多文献报告了AST与ALT的比值有助于判断肝病变程度,在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正常值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正常值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正常值1. 什么是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嘿,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听上去挺高大上的名词——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AST。

别被这个名字吓到,其实它就是我们身体里一种很重要的酶。

简单来说,它主要是在肝脏、心脏、肌肉等地方工作,帮助我们转移氨基酸,参与新陈代谢。

就像是厨房里的大厨,负责把原材料变成美味的菜肴。

如果这个“厨师”忙得不可开交,可能就得看看他是不是在加班了。

1.1 正常值是什么?那么,正常情况下,这位大厨的工作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其实,AST的正常值大致在10到40单位每升(U/L)之间。

不过,具体的标准会因实验室而异,所以你也别太死板,问问医生总是好的。

假如你的检查结果显示在这个范围内,基本可以说是“厨艺在线”。

反之,如果数值过高,可能就是要引起警觉了,就像你发现厨师的刀子掉进了锅里,得赶紧找人来解决。

1.2 数值变化的原因那么,AST的数值为什么会变呢?这就像生活中,心情好坏都能影响你的食欲一样。

很多因素都能导致这个酶的水平波动。

比如,肝脏疾病、心脏病,甚至一些药物的影响,都会让AST飙升。

像你喝了几杯酒,第二天起床可能就会发现这位大厨比平常忙得多,甚至要加班到天亮。

还有,如果你刚做过剧烈运动,肌肉受损,AST也可能会跟着上涨,说明你的身体在提醒你“别再这么拼了”。

2. 如何监测AST?2.1 体检的重要性那么,如何监测这个酶的水平呢?每年去医院做个体检就特别重要,别以为这些小检查没什么大不了。

定期检查不仅能发现AST的水平,还能发现其他潜在问题,就像是提前买了保险,心里总是踏实。

医生通常会通过抽血来检测,过程简单得像喝水,只不过得稍微忍耐一下那一小点疼。

2.2 注意生活习惯当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想让这个酶的数值保持正常,饮食要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食品。

别让这位大厨忙得连饭都没得做,毕竟,健康的饮食是他工作的基础。

还有,适量运动也很重要,就像打麻将,适当的牌局才能保证心情愉悦,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属于一种人体然组织当中比较丰富的组织,存在于人体的肝脏、心脏,以及骨骼等,出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会容易导致一些肝脏或者是心脏部位疾病,而引起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是由于长期酗酒或者是长期身体劳累所引起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中,以心肌含量最丰富,其次是肝脏。

在肝脏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绝对值超过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AST以其在细胞内分布的部位不同分为两种同工酶,即细胞质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s-AST)和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AST)。

由于m-AST 定位于线粒体内,不易释放入血。

当肝细胞出现坏死时,m-AST 从线粒体中释放出来,使得血清中的AST增高。

同工酶的测定有助于了解心肌、肝、肾组织的损伤程度。

★临床意义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有助于判定心和肝细胞有
无坏死及损伤程度。

AST增高:常见于急、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变、心肌炎、心肌梗塞、肾炎、胆管炎、皮肌炎、胰腺炎等病症。

由于心肌含AST量最高,其次是肝脏,所以心和肝细胞损伤后血中酶活性能迅速升高。

但仅仅测定总AST活性不能完全反映心与肝损伤程度和判定预后。

测定血清m-AST可间接了解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及线粒体损害的严重程度。

m-AST不仅能作为心、肝细胞坏死的指标,也能作为对心与肝脏疾病动态监测的指标。

★正常值参考范围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正常参考值:15~40U/L。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是什么原因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肝脏,以心肌含量最高,肝脏次之。

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很低,但当肝细胞或心肌细胞受损时,由于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的ALT与AST释放入血浆,致使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可以和谷丙转氨酶结合起来反映肝功能的状况。

在肝功能检查中,天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不一定就是肝炎引起的。

因为饮酒、劳累、熬夜、剧烈运动、药物都可能引起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所以出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也不用过于紧张,需到正规医院进行确诊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