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初二物理上 运动的快慢
1.3运动的快慢第2课时匀速直线运动及平均速度的计算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及平均速度 的计算
知识点一 匀速直线运动 1.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_直__线___ 运动和_曲__线___运动;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_匀__速___ 运动和_变__速___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 速度不变的运 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运动的轨迹是直线;(2)运动的 速度保持不变;(3)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其路程与时间的 比值是不变的。 说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4.(2022·普宁期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
程的速度是6 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9 m/s,则全程
的平均速度是
( B)
A.7.3 m/s
B.7.2 m/s
C.7.5 m/s
D.7.4 m/s
5.(2021·深圳期末)小宇跟小丽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宇
都比小丽领先10 m到达终点。若小宇退后10 m再同小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
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
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的是
( D)
A.
B.
C.
D.
[方法指导] ]由题意和位置图可知,甲、乙两人都在做匀 速直线运动,并且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图象是两 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且乙的倾斜程度更大。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
通过的路程是5 m,第3秒内通过的路程是7 m,则他
A.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
( B)
B.后2 s内的平均速度为6 m/s
C.3 s内的平均速度为7 m/s
初中物理《运动的快慢》(共19张)ppt22

课本题例分析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勇夺 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是12.91s。 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问题拓展: ①8.52m/s是他的最大速度吗? 不是,冲刺时的最大速度应高于8.52m/s ②如果他以这样的速度去跑400m竞赛项目,成绩如何? 他跑400m成绩t1=s1/v=400m/(8.52m/s)=47s ③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a.各物理量单位要统一; b.所求物理量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 c.写出所依据的公式或变形式,有物理量的代入过程(单位)。
加 速 直 线 运 动
约5m/h
约1.4m/s
约5m/s
约20m/s
约100m/s
约250m/s
空气中的声速
340m/s
真空中的光速 3×108m/s
例题: 火车的速度是 v1=72 km/h,汽车的速度是 v2= 30 m/s,是火车还是汽车跑得快? 解析: v2=30m/s 30 3.6km/h 108km/h 1 m/s 20m/s v1=72 km/h 72 3.6
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
0 10s 20s 30s 40s
0 0
10s
300m
20s
600m
900m
30s
1200m 40s
0
200m
450m
750m
1200m
甲车:在各段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30m/s) 乙车:运动速度由慢变快,后来的速度大于甲了。 (达到45m/s)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不关心在某处的快慢情况, 只粗略计算全过程总体的快慢情况,能否用v=s/t求 速度?这时的意义如何? 可用v=s/t计算总体运动速度,此时的速度称为平均速度。
初二物理 第一章 第二节 比较运动快慢

例题:我国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的雅典奥 运会上以12.91s的成绩平了110m跨栏的世 界记录。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一、单位换算 5m/s=___km/h 18 二、计算
72km/h=____m/s 20
1.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1min内通过了1200m 的路程,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已知:t=1min=60s,s=1200m 求:v=? 解:
观察与思考:
观察书上4页图1-4,飞机、飞鸟、 汽车、动物等都在运动,你知道谁 快,谁慢吗?你是怎么比较的呢?
方法:
控制变量法
取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
取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
问题:
猎豹是动物界的短跑冠军, 半分钟可跑840米,一只鸽子 一小时可飞80.5公里,如何比 较它们运动的快慢?是不是没 办法了呢?
多选题 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 是( BC )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度是用来大致描写做变速直线运动 快慢的 C.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 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D.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小明在班上给同学们讲了新的“龟兔赛跑”故事: 乌 龟 和 兔 子 由 起 点 出 发 后 , 兔 子 很 快 把 乌 龟 落 在后 面.它看到乌龟跑的太慢了,就在半途的一棵树下睡了 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离终点很近了,兔子急忙去追, 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在小明讲的这个故事中,关于 乌龟和兔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乌龟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等 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要大于乌龟 的平均速度 C.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D.在兔子睡醒之后追赶乌龟的那一段时间里,兔子 的平均速度肯定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运动的快慢知识点总结辅导笔记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运动的快慢知识点总结辅导笔记【—运动的快慢总结辅导笔记】下面是对物理中运动的快慢知识的学习,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讲解知识。
运动的快慢1.晓得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1)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时间的大小。
(2)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
2.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就是指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计算公式:v=s/t。
注意公式中各个物理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以及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4)速度的单位①国际单位:米/秒,念搞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l。
②常用单位:千米/小时,念搞千米每小时,符号为km/h。
③单位的折算关系:1m/s=3.6km/h。
(5)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①物体沿着直线快慢维持不变的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虽然速度等同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但速度的大小却与路程和时间毫无关系,因为物体的速度就是恒定维持不变的,无论通过多离的路程,也不管运动多长时间。
②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对于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用平均速度来粗略的地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运动快慢。
③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式中,t为总时间,s为路程。
④正确理解平均速度:a.平均速度只是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平均的快慢程度,它实际是把复杂的变速运动当作简单的匀速运动来处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b.由于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变化,因此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路程,物体的平均速度不同。
所以,谈到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否则,平均速度便失去意义。
上直面运动的快慢传授的科学知识,坚信同学们对上面的知识点已经能够较好的掌控了吧,后面我们存有更多知识点的总结自学。
初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教学课件】《运动的快慢》

s (1)计算式: v t
方法。
(2)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是一种粗略的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例7.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
行。把照相机固定在地面上,快门是常开的,但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
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0.02s闪亮一次,闪亮的时间很短,只 有大约l/1000s。光源发光时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分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小案例
平直轨道上平稳运行的列 车近似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
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例子?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例5.以下物体的运动最接近匀速直线运动的是(C )
A.汽车启动 C.随自动扶梯上楼的顾客 B.列车进站 D.溜冰运动员进入弯道
例9.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D )
A.(1)与(3)
C.(2)与(3)
B.(2)与(4)
D.(1)与(4)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例9.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C ) A.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喷气式客机
出膛的子弹
约250
约1000
超音速歼击机
同步卫星
约700
3070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例1.
s v t
s t v 。 可变形为____________ s vt 或 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物理 运动的快慢

利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
=
=
这种方法叫比值定义法。
(读作米每秒)
单位符号:m/s (读作米每秒)
物理量
物理量的符号
单位
单位的符号
路程
s
米
m
时间
t
秒
s
速度
v
米/秒
m/s
基本单位:米/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时(km/h)
10m/s表示的意义?
物体每秒钟运动的路程是10m
1200 m
= 10 m
120
1s:
1m:
120 s
= 0.1 s
1200
飞机2s飞行1000m
1000 m
= 500 m
2
1s:
1m:
2s
= 0.002 s
1000
速度
定义: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
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物理量的符号:
定义公式: =
单位:米/秒
运
动
的
快
慢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时刻、时间
O
A
B
C
D
E
t
0
1
2
3
4
5
时刻:时间轴上的一个点,用 这样的符号表示。
思考:3s时(或第3s时),是指时间轴上哪个点呢?
时间:两时刻间的间隔,即时间轴上的一段,用 表示。
思考:BD两时刻间的时间 是多少呢?
= − = 末 − 初
时刻、时间
O
第1秒
第2秒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节_运动的快慢

7.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速度之 比是3:2,则两行驶时间之比为:[ B ] A.9:8 B.8:9 C.2:1 D.1:2
8、如图所示是一辆桑塔纳小车的速 度表,从表中可知,该小车此时的 速度为 80 km/h,按照这个速度走 完360 km路程需要 h。 4.5
9. 一列火车长 200m,以 36km/h的速度通过一 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 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解: 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通过的路程 s=1600m+200m=1800m=1.8km 火车的速度是 v = 36 km/h
s 100 m 解:v 10.32 m / s t 9.69 s
答:这个项目新纪录的运动速度是10.32m/s。
例3 火车的速度是72km/h,汽车的速度 是30m/s,是火车快还是汽车快?
方法一: 1000 m 1km 72km/h= 72× = 72× 3600 s =20m/s 1h
180km 1.8h t= 100km / h s
答:汽车需要1.8小时到达上海。
注意:在计算时要写出原形公式,然后才能写出 变形的公式。
13、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
s1 50m 8.3m/s 前50m平均速度: v1 t1 6s s2 50m =7.1m/s 后50m平均速度: v2 t2 7s
54km/h=____m/s 15 2. 下列速度中最大的是( B ) A.750m/min (12.5m/s) B.15m/s C.36km/h (10m/s) D.1250cm/s (12.5m/s)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快慢》课件 平均速度的计算

小结 要求出一个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就是要知道这个运动物体的 路程与它运动的时间,将单位转化统一后再运用求解平均速度的公 式υ= 来求解.
方法二、时间分解法 所谓时间分解法,就是将运动物体的时间进行分解为两个相等的部
分再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来的一种方法.如果已知某个运动物 体的运动时间共分多个相等的部分来进行计算,t1、t2与t,最后将几个 时间加起来成总时间t.再运用求解平均速度的公式υ= 来计算.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课题: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难点名称:平均速度的计算
1
目录
CONTENTS
导入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小结
2
导入
我们发现汽车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但是在运动的过程中, 速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这样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3
活动与探究 知识讲解
(温馨提示: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A、12.5m/s B、20m/s C、15m/s D、12m/s
解析 υ=
由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
=
=215m / s 10m / s =12m/s
15m / s 10m / s
小结 【课堂小结】
方法一、直接运用公式
计算平均速度的一般方法是用公式υ= ,式中的s是指运动物 体的总路程,t是指运用物体所经历的总时间,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
2、李明的家距学校600m,某天他上学时,在前3/4时间内以1m/s的 速度走完前一段路程,为了不迟到,在后1/4时间内,他改用1.5m/s的速 度走完后一段路程,他上学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B )
A、1.2m/s B、1.125m/s C、2m/s D、2.5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活动一】分小组想想议议
1.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你如何判断谁跑的快?
2.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是怎样计算成绩的?
3.小聪同学跑100米的成绩为17秒,小明同学跑50米的成绩为8秒,要知道他们谁跑的快,应该怎么办?小结: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1)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____ _____来比较快慢;
(2)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_______________比较快慢。
【学习活动二】学生自学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然后交流
(1)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相同的路程内,物体经过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就越_________;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_________,速度越大。
(2)速度定义:,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式:v=_________,
s=____________, t=_________________。
(3)速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____做单位,符号是________。
1m/s=________km/h 1km/h=_________m/s
(4)完成下列单位之间的换算:
54m/s=____________km/h 5km/h=________m/s
【学习活动三】阅读课本第20页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例如人步行的速度_____________、骑自行车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等)
【学习活动四】观察课本21页想想议议的两辆汽车回答问题。
(1)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________ ______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值,与________和_________无关,所以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 s成____比,与t成______比。
)
(2)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3) 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变速运动可以用___来计算,s是物体通过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求出的v就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
【学习活动五】请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本第21页的例题及解题步骤,独立思考后完成下列计算:
练习1:一汽车,以15m/s的速度通过长为1.6km的铁路桥,求汽车过桥所用的时间?
练习2:已经测出自己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从家到学校要走15min,那么上学路程大约是多少?【学习活动六】图像
此图表明物体在做运动此图表明物体
【自学检测】
1.一架飞机在10min内飞行了180km,它的速度是_____m/s,合______km/h,它飞行30s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
2.甲、乙两名同学在相距1000m的跑道两端同时相向起跑,甲的平均速度是6m/s,经过100s后与乙相遇,那么乙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相遇时甲跑过的路程是______,乙跑过的路程是_____
3.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800m,这个物体在最后100m的路程中的速度是______,所用的时间是______
4.一列长100m的列车,穿过500m的某一山洞,若火车运行速度是108km/h,火车穿过山洞所用的时间是
______s。
5.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A.2:9
B.2:1
C.9:2
D.1:2
6.我正在进行百米赛跑,跑了5s后,被石头绊倒,爬起来花了5s,又接着跑,跑到终点又用了15s,则整个过程中,我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1、300 1080 9000 2、4m/s 600m 400m 3、4m/s 25s 4、 20 5、B 6、4m/s
今日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