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种植概况

合集下载

中国东北地区种植概况

中国东北地区种植概况

农产品品质不高
东北地区农产品品质普遍较低,缺乏特色和品牌优势,难以满足 市场需求。
农产品价格波动大
受生产成本、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东北地区农产品价格波动大, 影响农民收入和消费市场稳定。
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
东北地区农产品加工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 制约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05
古代东北地区的作物种类以粟、黍、 麦为主,同时也有水稻、高粱等。种 植技术主要以粗放式为主,但也有一 些地方开始尝试精耕细作。
封建社会时期的农业
在封建社会时期,东北地区的农业得 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清朝时期, 大量移民涌入东北,开垦土地,发展 农业生产。
近代种植历史
土地开垦与农业现代化
随着清朝末年的土地开垦政策的实施,大量土地被开垦出来,农 业现代化进程加速。
农业政策支持也是东北地区大规 模种植的重要保障之一。
04
东北地区种植问题与挑战
农业劳动力流失
农业劳动力流失
01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东北地区的农业劳动力逐渐减少,导致
农业生产效率下降。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
02
东北地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年轻一代不愿意从事农
业生产,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劳动力素质不高
01
东北地区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 全国前列,其中黑龙江省和吉林 省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较大。
02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业 机械化的普及,东北地区的种植 面积和产量也在逐年增加。
农业机械化程度
东北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大 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种植和收 割。
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不仅提高了农业生 产效率,也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气候适宜也是东北地区大规模种植的 重要条件之一。

北方常种植蔬菜的地区

北方常种植蔬菜的地区

北方常种植蔬菜的地区北方常种植蔬菜的地区主要包括中国的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首先是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各类蔬菜。

东北地区的农田面积较大,气候相对寒冷,土壤湿度较高,适合种植大葱、大白菜、小白菜、豆角、胡萝卜等耐寒作物。

东北地区的特色蔬菜有东北大白菜、辽阳小白菜等,这些蔬菜生长期短,抗寒性强,可以在严寒的冬季生长,并且口感鲜美,营养丰富。

其次是华北地区,主要包括京津冀地区、山西、河北、山东等地。

华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源和充足的阳光资源,适宜种植各类蔬菜。

华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多样,南部气温较高,适合种植西瓜、黄瓜、茄子等夏季蔬菜;北部气温较低,适合种植大白菜、萝卜等耐寒蔬菜。

华北地区的特色蔬菜有保定大白菜、石家庄豆角等,这些蔬菜个头大、口感鲜甜,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再次是西北地区,主要包括陕西、宁夏、青海、甘肃等地。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气温变化较大,但拥有丰富的日照资源,适宜种植一些抗旱耐寒的蔬菜。

西北地区的特色蔬菜有青海高原草本蔬菜、陕西西红柿等,这些蔬菜适应干旱的气候环境,品质好、口感独特,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这些地区不仅是我国蔬菜的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蔬菜供应地。

这些地区种植蔬菜丰富而多样,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的需求,还向全国其他地区输送了大量的蔬菜产品。

此外,这些地区还致力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引入新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蔬菜的质量和产量,促进了北方蔬菜产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大。

北方常种植蔬菜的地区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的同时,还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新蔬菜品种,提高蔬菜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为人们提供更健康、安全的蔬菜产品。

此外,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北方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东北四省粮食种植面积

东北四省粮食种植面积

东北四省粮食种植面积东北四省指的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四个省份,即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这四个省份是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其粮食种植面积对中国的粮食供应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对东北四省的粮食种植面积进行较详细的介绍。

首先来看黑龙江省的粮食种植面积。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平原,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黑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和小麦等。

其中,水稻是黑龙江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该省是中国最大的水稻种植区之一,水稻的种植面积较大。

同时,黑龙江省的玉米种植面积也较大,玉米在该省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

此外,大豆和小麦也是黑龙江省的重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

总的来说,黑龙江省的粮食种植面积较大,对中国的粮食供应有着重要的贡献。

其次是吉林省的粮食种植面积。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地处长白山脉、松花江和鸭绿江之间,也是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吉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大豆和小麦等。

其中,玉米是吉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的种植面积较大。

此外,水稻、大豆和小麦在吉林省的种植面积也不小,对中国的粮食供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吉林省的粮食种植面积较大,对中国的粮食产量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再来看辽宁省的粮食种植面积。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地处渤海和黄海之间,也是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辽宁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和小麦等。

水稻是辽宁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该省是中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水稻的种植面积较大。

同时,玉米、大豆和小麦在辽宁省的种植面积也不小,对中国的粮食供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辽宁省的粮食种植面积较大,为中国的粮食产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最后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粮食种植面积。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是中国的重要牧区之一,也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玉米、小麦和大豆等。

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较大。

中国最大粮食种植地

中国最大粮食种植地

中国最大粮食种植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资源。

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农业发展等因素,中国拥有多个大型粮食种植地区。

1.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种植地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区。

这个地区拥有大片肥沃的黑土地,气候条件适合谷物的生长及农作物的种植。

主要的粮食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等。

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是东北地区最主要的粮食生产省份,尤其是黑龙江省素有"中国粮仓"的美誉,是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这个地区通过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和增加农业投入,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2.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中国粮食种植的重要地带之一。

这个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份,也是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之一。

华北地区的农田较为广阔,大部分地区拥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地条件。

小麦是华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他作物还包括玉米、大豆等。

这个地区的农民通过种植粮食作物创造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国家提供稳定的粮食供应。

3. 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也是中国粮食产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长江流域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种植。

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稻谷、小麦等,在广东、江苏、湖南、湖北等省份广泛种植。

其中,江苏省是长江流域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因为该地区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适宜水稻的种植。

长江流域还经常受到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但这并没有阻止该地区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种植地。

4.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包括广东、香港、澳门等省份,这个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的种植。

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稻谷、甘薯等。

华南地区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也是发达的经济区域之一。

虽然华南地区的农业产出量相对较小,但其粮食种植和农业发展对中国的供应链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述的四个主要地区,中国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粮食种植地,如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等。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概况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概况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概况1.1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概况东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迅速,2011年辽宁省设施农业规模突破1000万亩,占辽宁耕地面积的1/6,居全国前列。

其中日光温室面积居全国首位,蔬菜播种面积超过10万亩的县市达到41个,其中34个县纳入《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蔬菜产业重点县。

到2009年年底,吉林省棚膜基础设施建设面积达到84.8万亩,棚菜产量达到252万t;2009年内蒙古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02万亩,形成了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中、小棚为主体的保护地蔬菜栽培体系;黑龙江省近几年农业设施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34万亩左右,其中节能日光温室9万亩,塑料大、中、小棚25万亩。

设施农业已成为抗灾避灾、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优势主导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1.2 东北地区设施农业气象灾害东北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多暴风雪天气,春秋两季冷涡天气频发,经常出现3d以上的连阴雨天气,多6级以上大风,4—5月大风日数年均20d,暴雪垮棚、大风掀棚事件时有发生。

近年来,大风气象灾害经济损失严重,2010年4月8日辽宁部分地区出现6~7级大风,瞬时风速达26.7m/s,沈阳28处大棚起火,棚膜损坏合计780栋,草帘子损坏合计1074栋,棚架倒塌266栋,山墙倒塌34栋。

阜新市受损蔬菜保护地棚室共计12745栋,总面积6373亩。

棚内作物也经常遭遇低温冻害、连阴寡照灾害,对设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威胁。

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和气象科技的不断进步,催生了设施农业气象服务这一农业气象服务的新领域。

尽管如此,设施农业仍然受到自然气候资源的约束,而且不利气象条件仍对设施农业有巨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设施农业的工程设计、区划布局及环境控制和节能等方面。

虽然在40°N以上的寒冷地区依靠简易的设施,冬季寒冷季节不另加温也能生产出黄瓜、番茄等喜温果菜,但是设施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东北种植特点

东北种植特点

东北种植特点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东北地区的种植业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种植。

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短暂而湿润,年均温度较低。

这种气候条件对于一些耐寒的农作物来说非常有利,比如大豆、玉米、小麦等。

东北地区的农民利用这些气候条件,大量种植这些农作物,为东北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丰富。

东北地区拥有广阔的平原和丰富的黑土地,这种土地肥沃且富含有机质,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黑土地的独特特点使得东北地区的农作物产量较高,品质也较好。

东北地区的农民利用这些土地资源,种植了大量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东北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东北地区的农业种植业以农业机械化为主。

由于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劳动力成本较高,农民普遍采用农业机械化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化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还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东北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为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东北地区的农业种植业还注重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农业种植业不断引进新的科技成果,推广新的耕作技术和种植模式,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东北地区的农业种植业还注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积极采用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等绿色种植模式,减少了农业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东北地区的种植业具有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农业机械化发达、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特点。

这些特点为东北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东北地区的种植业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东北地区种植概况

中国东北地区种植概况

•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数据显示,2013年吉林 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7821万亩,较2012 年增加10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 5898万亩,比2012年增加56万亩。
辽宁市场
• 种植面积6860.4万亩,以玉米,水稻,蔬 菜,水果为主,玉米面积2832万亩, 水 稻885.1万亩,蔬菜637.6万亩,苹果422.3 万亩,梨45.4万亩,葡萄21万亩, 小麦 302.2万亩,高梁 467.7万亩,豆类493.7万 亩。全年用药3788.8万吨, 约7个亿,以 杀虫剂为主。
中国农业大县昌图县
• 昌图县位于辽宁省最北部,松辽平原南端,辽、 吉、蒙三省(区)交界;昌图南北直线距离104 千米,东西直线距离73千米,幅员4317平方千米, 耕地面积26.7万公顷(约400万亩),农民人均占 有耕地近5亩。全县辖38个乡镇场(24个镇、14 个乡、5个农林场),544个行政村,总人口102 万,其中农业人口83万。全县平均海拔162米, 地貌为东山西水环抱广阔平原。昌图地处东北黄 金玉米带,是北方平原旱作农业地区,是全国重 点商品粮基地县、平原秸杆养牛示范县、生态建 设示范县、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县、绿化模范县、 中国豁鹅之乡,是全省商品猪生产基地、农业产 业化示范县、退耕还林试点县。
黑龙江省种植结构
•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00万公顷,比上 年增长1.5%;粮食总产量4225万吨,创历 史新高。四大粮食作物产量:水稻产量 1518万吨、玉米1822万吨、小麦89.5万吨、 大豆620.5万吨。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 甜菜260万吨,增长22.1%;烤烟产量7.7万 吨,增长12.4%;水果59.4万吨,增长 14.7%;蔬菜1057.9万吨,与上年持平;亚 麻15万吨,下降3.0%;油料36.5万吨,下 降26%。

东北地区农业相关课外知识

东北地区农业相关课外知识

东北地区农业相关课外知识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区。

这里气候寒冷,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

本文将介绍东北地区农业相关的课外知识,包括农作物种植、养殖业和农业发展。

一、农作物种植1.水稻种植东北地区气候湿润,适宜水稻种植。

稻米是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分布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

水稻种植一般分为旱地稻和水田稻两种类型,农民根据不同的土地条件选择种植方式。

2.大豆种植大豆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东北地区的大豆种植一般分为春大豆和秋大豆两个种植季节,春大豆适合寒冷地区,秋大豆适合较为温暖的地区。

大豆不仅可以用于食品加工,还可以提取植物油、制作饲料等。

3.玉米种植玉米是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

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多以秋季为主,气候适宜且土地肥沃,使得玉米产量较高。

玉米可以用于人类食品加工,也可以作为牲畜和禽畜的主要饲料。

二、养殖业1.畜牧业东北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较为兴旺,包括牛、猪、羊等多种养殖业。

牛肉、猪肉和羊肉是东北地区人们餐桌上的重要食品。

同时,东北地区也是乳制品生产的重要基地,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

2.禽类养殖东北地区的禽类养殖主要包括鸡、鸭和鹅的养殖。

鸡蛋和禽肉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饲养禽畜也为农民提供了增收的机会。

三、农业发展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种植和养殖业,还逐渐涉足农业科技领域。

1.农业科技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农业科技在东北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选育适应东北地区气候的新品种,有效防治病虫害,改善土壤质量等。

农业科技的发展为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2.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东北地区建设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旨在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些示范园区通过科技创新、规模经营和科学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总结:东北地区农业相关的课外知识包括农作物种植、养殖业和农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吉林省
• 长春市: 南关区、朝阳区、宽城区、二道区、绿园区、 双阳区、德惠市、九台市、榆树市、农安县
• 吉林市: 昌邑区、船营区、龙潭区、丰满区、蛟河市、 桦甸市、舒兰市、磐石市、永吉县
• 四平市: 铁西区、铁东区、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 伊通满族自治县
• 辽源市: 龙山区、西安区、东丰县、东辽县 • 通化市: 东昌区、二道江区、梅河口市、集安市、通化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松北区、道里区、南岗区、道外区、平房区、香坊区、呼兰区、阿城区、
双城市、尚志市、五常市、依兰县、方正县、宾县、巴彦县、木兰县、通河县、延寿 县 • 齐齐哈尔市: 龙沙区、建华区、铁锋区、昂昂溪区、富拉尔基区、碾子山区、梅里 斯区、讷河市、龙江县、依安县、泰来县、甘南县、富裕县、克山县、克东县、拜泉 县 • 牡丹江市: 爱民区、东安区、阳明区、西安区、绥芬河市、海林市、宁安市、穆棱 市、东宁县、林口县 • 佳木斯市:前进区、东风区、郊区、向阳区、同江市、富锦市、桦南县、桦川县、汤 原县、抚远县 • 大庆市: 萨尔图区、龙凤区、让胡路区、大同区、红岗区、肇州县、肇源县、林甸 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 伊春市: 伊春区、南岔区、友好区、西林区、翠峦区、新青区、美溪区、金山屯区、 五营区、乌马河区、汤旺河区、带岭区、乌伊岭区、红星区、上甘岭区、铁力市、嘉 荫县 • 鸡西市: 鸡冠区、恒山区、滴道区、梨树区、城子河区、麻山区、虎林市、密山市、 鸡东县 • 鹤岗市: 兴山区、向阳区、工农区、南山区、兴安区、东山区、萝北县、绥滨县 • 双鸭山市: 尖山区、岭东区、四方台区、宝山区、集贤县、友谊县、宝清县、饶河 县 • 七台河市: 桃山区、新兴区、茄子河区、勃利县 • 绥化市: 北林区、安达市、肇东市海伦市、望奎县、兰西县、青冈县、庆安县、明 水县、绥棱县 • 黑河市: 爱辉区、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嫩江县、逊克县、孙吴县 • 大兴安岭地区: 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新林区、呼中区、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
中国东北区域种植结构
中国东北地区
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地理 大区和经济大区。东北地区四季分 明的东北地区坐拥中国最大的平原 东北平原,是资源丰富、文化繁荣 、经济实力雄厚、以汉族为主多民 族深度融合的区域,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
气候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 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 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 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东而 西,降水量自1000毫米降至 300毫米以下,从湿润区、半 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 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可拉长冰 雪消融时间,且森林贮雪有助 于发展农业及林业。
县 • 辽阳市: 白塔区、文圣区、宏伟区、弓长岭区、太子河区、灯塔市、辽阳县 • 盘锦市: 兴隆台区、双台子区、大洼县、盘山县 • 铁岭市: 银州区、清河区、调兵山市、开原市、铁岭县、西丰县、昌图县 • 朝阳市: 双塔区、龙城区、北票市、凌源市、朝阳县、建平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
自治县 • 葫芦岛市:龙港区、连山区、南票区、兴城市、绥中县、建昌县
行政区划
• 辽宁省
• 沈阳市: 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皇姑区、铁西区、苏家屯区、东陵区、沈北新 区、于洪区、新民市、辽中县、康平县、法库县
• 大连市: 西岗区、中山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瓦房店市、 普兰店市、庄河市、长海县
• 鞍山市: 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千山区、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 • 抚顺市: 顺城区、新抚区、东洲区、望花区、抚顺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
农业
• 东北肥沃的黑土地使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 省皆为农业大省,其中黑龙江省粮食总产多年全 国第一,吉林省粮食单产多年全国第一。
• 东北拥有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的吉林黄金玉米带, 玉米产量巨大。大豆,水稻,高粱,玉米不是在 数量上居首,就是在产量上全国第一。
• 东北的盛产大米、玉米、大豆、马铃薯、甜菜、 高粱以及温带瓜果蔬菜等。“寒暖农分异,干湿 林牧全,麦菽遍北地,花果布南山” 即说明了当 地的农作物分布现象。沿海地区还盛产海参、鲍 鱼、牡蛎、对虾及各种鱼类。
县、辉南县、柳河县 • 白山市: 浑江区、江源区、临江市、抚松县、靖宇县、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 白城市: 洮北区、洮南市、大安市、镇赉县、通榆县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图们市、敦化市、珲春市、
龙井市、和龙市、汪清县、安图县 • 松原市: 宁江区、扶余市、长岭县、乾安县、前郭尔罗
斯蒙古族自治县
土地面积
• 【东北全境土地面积】:147.3935万平方公里(东三省+内蒙古东部) • 【东北全境耕地面积】:3.9176亿亩(东三省+内蒙古东部) • 【东北全境草原面积】:6.875585亿亩(东三省+内蒙古东部) • 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全省
耕地面积ll98.95万公顷(约合1.798425亿亩),草原面积216.23万 公顷(约合3240万亩)。 • 吉林省:土地总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全省耕地面积553.78万公顷 (约合8306.7万亩),草原面积584.22万公顷(约合8763.3万亩)。 • 辽宁省:陆地总面积14.8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9.29万公顷(约合 6139.35万亩),草原面积35.01万公顷(约合525.15万亩)。 • 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5.51万公 顷(约合1.103265亿亩),草原面积8700万公顷(约合13.05亿亩), 居全国之首。其中内蒙古东部土地面积66.5535万平方公里,耕地面 积6745.7万亩,草原面积5.62274亿亩。
自治县 • 本溪市: 平山区、溪湖区、明山区、南芬区、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 • 丹东市: 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 • 锦州市: 太和区、古塔区、凌河区、凌海市、北镇市、黑山县、义县 • 营口市: 站前区、西市区、鲅鱼圈区、老边区、盖州市、大石桥市 • 阜新市: 海州区、新邱区、太平区、清河门区、细河区、彰武县、阜新蒙古族自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