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公开课教学设计_0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第一框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家的意味》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家庭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不仅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也是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基础,可以说,与父母的交往是学生学习交往的主战场。本框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框为以后学习《爱在家人间》、《让家更美好》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分析: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不知道把孝敬父母落实到实处。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父母对他们好是应该的,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视现实、爱自己父母的教育。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心灵的港湾。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正是因为太熟悉,不去珍惜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因此,需要通过对家庭温暖和亲情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设计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依据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采用活动探究法、讨论学习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即以探究活动为基础,课堂讨论、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等为主,以具体事例或情景深入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明白道理,提高认识,落实行动。★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家庭的含义,了解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懂得子女孝敬父母不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法律的规定。

2.能力目标:增强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如何孝亲敬长

2.难点:关于家庭关系的确立

教学重点确立依据及突破方法:如何孝亲敬长,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中国的家庭文化中有许多传统美德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孝”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孝亲敬长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的要求。孝敬父母,是当代公民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不孝敬父母,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重则要受法律的制裁。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

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是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现在城市里的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孩子因为工作的缘故往往不在身边,甚至平时很少见面,所以,他们在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的亲人团聚。“常回家看看”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精神安慰的需要。作为儿女,将来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孝敬父母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既要有孝心,又要有孝行,这是我们对青少年尽孝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

教学难点确立依据及突破方法:关于家庭关系的确立,这是本课一个难点问题。家庭既是社会学概念,也是法律概念。教材对什么是家庭作了简单界定。然后介绍了家庭关系建立的几种情形。这一概念不是教学的重点,却是理解本框问题的线索。一个人降生,生活在既定的家庭,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但家庭关系除了依法结婚可以确立之外,还可以有以下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可以组成新的家庭;随父或母再婚可以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与自己的生身父母,也可以确立家庭关系,具有法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最后一种情形在我国的婚姻法中有明确的规定,虽然属于个别现象,但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今天,要强调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对其合法权益的保障。这在教学中不必强化,但教师要心中有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汉字“家”的多种写法以及与“家”相对应的一些词语。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足以看出她对家的一种渴望。一曲《我想有个家》唱遍了大江南北,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震撼。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温暖、温馨的家。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那么,什么是家庭?今天让我们先来体会《家的意味》。

【设计意图】:以《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导入,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到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作用。

二、课文研讨,问题导读

(一)生命的居所

【过渡】提起“家”,同学们都说再熟悉不过了。如果问你什么是家,家对

你意味着什么,你能回答出来吗?

活动一:阅读教材第71页“运用你的经验”的内容,思考:

①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过程

1.先让学生阅读所列情境,了解活动意图。

2.让学生思考与家有关的问题,展开想象的翅膀,填写并说明理由。最好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表达心目中的家,用有亲身感受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一个港湾、一片蓝天、一把伞、一个安乐窝等。这本身就是学生通过体验而表达感情的过程。

3.教师点评学生发言:地域、住所、一群人、吃饭的地方等,虽然与家庭有关,但都只是家庭的某一侧面,而不是家庭的实质。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1.家庭的含义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

(1)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请举例说明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几种情形: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家庭

如两口子结婚组成新家庭

●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组成新的家庭

如宝宝出生,宝宝与父母组成新的家庭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

如养子女与养父母组成的家庭

●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如继子女与继父(母)组建新的家庭

2.家是什么(正确认识家的重要性)?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

❶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设计意图】:爱家要知家。设计本活动的意图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导人对于“家”的内涵的教学内容;二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三是体验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四是引导学生感受自己从家中得到了什么,培养爱家、爱父母的情感。

活动二:阅读感悟:心灵的港湾。

过程:

1.阅读故事。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故事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