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备考生态氛围,纷呈高考成绩亮点

合集下载

期末备考氛围营造活动总结

期末备考氛围营造活动总结

期末备考氛围营造活动总结一、备考氛围营造活动的开展目的和意义1.目的随着高考时间的临近,期末备考活动的开展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备考效果,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帮助学生们在备考期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意义备考氛围营造活动的开展意义重大。

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备考效果,为他们未来的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校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备考氛围营造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1.备考宣传展示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备考的重要性和需要付出的努力,学校举办了备考宣传展示活动。

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备考心得、学习方法和学霸的经验分享,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此外,还可以展示学生们的备考成果,督促其他同学共同努力。

2.备考时间规划讲座针对学生普遍备考时间规划不合理的问题,学校特邀名师主持备考时间规划讲座,教授一些科学的备考时间规划方法。

通过讲座的方式,使学生们明白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对于备考的重要性,也让他们可以更加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备考时间,提高备考效率。

3.学习小组学校鼓励同学们成立备考学习小组,组建学习互助小分队。

每个小组都由一名班主任老师或学科老师负责指导和管理。

学习小组可以形成学生们的学习互助网络,大家可以互相监督和鼓励,共同进步。

4.知识点梳理和总结学校组织备考知识点梳理和总结的工作坊,邀请专业老师为学生们讲解重点知识点,梳理各科目的难点和易错点,在班级层面上,集中进行对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形成备考积极向上的氛围。

此外,学校还开设知识点答疑服务,让学生们有机会解答自己的困惑和不明白的问题。

5.活动评选学校设立备考活动评选,选出备考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或小组,并对其进行表彰,激励其他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三、备考氛围营造活动的推广和效果1.推广方式学校通过班主任会议、校园广播、学习公告栏等多种方式,将备考氛围营造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广泛宣传,让学生们了解到这些活动的存在和意义。

直面现实,多措并举,力争高考创佳绩

直面现实,多措并举,力争高考创佳绩

直面现实,多措并举,力争高考创佳绩——大悟二中2010届孝感市高三“一统”总结孝感市教科院组织了我市高三“一统”考试,其考试内容,组织形式等与正式高考相差无几。

这既是一次高考前临场练兵式的适应性考试,也是我校本届毕业生在全县乃至全市的第一次公开亮相。

我校参考人数文、理共计392人(另有107名艺术生因参加艺术联考在即,未参加本次一统考试),现就本次考试作如下分析。

一、“一统”考试基本情况本次统考,我校没有“一本”入围学生。

“二本”理科入围5人,文科入围5人,合计入围10人;“三本”:理科入围34人,文科入围15人,合计入围49人。

临界生390分以上25人。

小科方面,体育生总人数55人,其中文科34人,理科21人,从最近阶段检测情况看,成绩不很理想,从“一统”文化成绩看,理科330分以上7人,300分以上12人,文科330分以上14人,300分以上20人。

本次统考,成绩是真实可靠的,我校绝大部分学生考出了自己实有的水平。

从学校内部各班比较情况看,理科三(1)班三本入围8人;三(3)班,560分以上3人,有冲击一本的实力,三本26人;文科三本入围15人,其中复读生10人,应届生仅5人。

二、通过“一统”,我们发现的问题1.高分不高,尖子不尖,不够稳定。

理科的最高分573分,560以上3人,文科最高分仅519分,离一本有很大的距离,文理高分层人数寥寥,确保完成今年“一本”入围人数任务任重道远。

2.各科成绩的吻合率不高,学科跛腿现象比较严重,“补差”“治跛”刻不容缓。

文科在普遍较差的情况下,单科三本入围相对来讲,英语、数学绝对入围人数少,吻合率低,理科英语、语文绝对入围人数少,吻合率低。

3.班级间同比水平差距大,学生应有潜力挖掘不充分。

文理快班,没有表现出优势,理科应届入围仅8人,文科应届仅5人,过省线人数少,这固然与学生基础较差有关(本届学生中考入校成绩500分以上仅6人,430分以上120人,绝大部分在400分以下),但也与班风、学生学习态度、教师教学的针对性有很大关系。

深入思考,总结2023年高考工作的亮点和问题

深入思考,总结2023年高考工作的亮点和问题

深入思考,总结2023年高考工作的亮点和问题深入思考,总结2023年高考工作的亮点和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考作为我国目前最重要的选拔方式,在2023年的工作中也有着不少的亮点和问题。

本文将从选题设置、考试内容、考生心理、评分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一、选题设置去年的高考改革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而在2023年的工作中,依旧存在着选题设置上的问题。

首先是一些考生反映的英语阅读题有时“涉猎面过窄”,不够全面。

其次是部分历史和地理考题缺乏“现实感”,需要更贴近当前社会和时代背景。

此外,一些文学类题目在答题技巧上存在前后留白,导致考生无法清晰地找到答案。

二、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作为高考的核心,也是考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2023年的高考中,考试内容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和亮点。

其中,体育选项的变化让更多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项目进行测试,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有助于发掘体育方面的人才。

此外,一些科目的考试结构也有所改变,如化学科目取消了传统实验考试,改为更加注重思维创新和实际应用的题型,这也是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

但是,考试内容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语文试题多年来固定化的话题和命题方式。

为了避免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死记硬背”,应该增加生活实用的话题和写作体验,更好地贴合社会需要和考生的实际情况。

三、考生心理高考作为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考验,对于考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2023年的高考工作中,我们发现,心理援助方面的亮点较为突出。

在考前,学校和家长要配合开展一系列心理辅导和情感疏导工作,为考生提供安心的环境和积极的心理支持。

在考试期间,考生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情感疏导和心理抚慰,避免出现紧张焦虑以及不良反应等负面情绪。

然而,考生心理援助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在于心理辅导的实施力度不够、质量不稳定,以及作为考试参与者的老师和家长对考前、考中、考后的正确引导不足。

四、评分标准代表着公正、公平、公开的高考评分标准,也是高考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县区高考准备情况汇报

县区高考准备情况汇报

县区高考准备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区高考准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学生顺利备战高考提供了有力保障。

首先,我们加强了高考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

通过举办家长会、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向广大学生和家长详细解读了高考政策,使他们对高考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次,我们加强了高考复习指导。

学校组织了各科目的复习辅导班,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和优秀的学生进行指导,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全面的复习资料和方法,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同时,我们加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考是一次重要的考试,学生们的心理压力较大。

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地备战高考。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高考安全保障工作。

学校加强了校园安全管理,确保高考期间的安全稳定。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考场纪律管理,严格执行考试规程,杜绝作弊现象,为公平公正的高考环境提供了保障。

总的来看,我县区高考准备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生们备战高考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为学生们营造更好的备考环境,助力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区的高考成绩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凝心聚力精细备考提升品质持续发展

凝心聚力精细备考提升品质持续发展

凝心聚力精细备考提升品质持续发展作者:沈志良来源:《师道(教研)》 2021年第3期文/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高级中学沈志良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高级中学坚持“创建外语特色鲜明的优质学校,提供适合学生个性的理想教育”的办学目标,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线,以扎实课堂教学为抓手,积极构建国际化、多元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提升办学品质。

一、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学校精心设计,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赋予年级组、学科组管理权限,年级组具体负责年级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学科组推进学术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为实现备考工作有序高效,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高考备考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制定备考计划并进行周密安排。

坚持以新高考新课程综合改革为研究重点,召开“科学人文承启”为主题的高考备考会议,交流备考经验,研讨备课策略,在工作的状态下开展研究,在研究的状态下开展工作,全校上下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

二、课程规划,未雨绸缪结合广东省2021年实行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学校重新研究制定三年高考课程规划与教学策略:一是由学术委员会成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组成学校专家组,以“全国卷背景下的课程规划与教学策略”课题研究为抓手,注重高考考点、高考试卷研究,研究内容涵盖高考试卷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法指导等,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综合研究报告。

二是学科组结合学科教学特点,修订三年课程规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时间安排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命题要注重学科高考内容的植入,充分体现研究报告思想。

三是备课组认真研究专家组和学科研究小组形成的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并结合本年级学科教学实际情况,认真落实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课堂有效教学。

同时,结合年级教学实践,联系专家组和学科研究小组修订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实现研究报告、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基于界首中学这所县域高中在谋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困境,本文试从问题导向出发,由表及里,深入探讨,回归教育本真,明晰发展方向,以素养培育夯实学生成人成才的根基,以破局思维助力学校在教育生态中看见更大的世界,谋求长足发展,方能有效缓解教育焦虑。

标签:教育焦虑教育本真师生素养破局思维2021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

百年初心怎样赓续?育人使命怎样担当?如何在当前教育生态里看到更大的世界?这是每个教育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下面基于“焦虑、本真、素养、破局”四个关键词,结合学情、校情等,分析探究如何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从问题导向出发教育焦虑现象的存在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随着“双减”等政策的出台,“焦虑”一词频上热搜,使我们看到教育生态的各种乱象,进而形成剧场效应。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了“文凭通货膨胀”的概念,或许对大家理解教育焦虑有所帮助。

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等文件,这一套“组合拳”就是为教育正本清源,引导全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回归理性。

每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用最少的精力、最短的时间达成目标,界首中学曾经也不例外。

挖生源、抢苗子、盯尖子,希望创造奇迹,继而形成对优秀生源的虹吸效应。

学校严抓管理、分层教学,盯住课堂、反复训练,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21年高考亮点纷呈:苦学实现了逆袭,精准实现了突破,拼搏实现了提升。

不能回避的是,办学近20年,学校依然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办学经验。

虽然学校培养出考入C9、985或211高校的学生,但口碑、认可度还不是很高,这是明摆着的事实。

回望过去,我们虽然实施了分层教学,但是没有做到分类施策、因材施教。

寻找捷径抓亮点没有错,着眼高考提分数也没有错。

但是为了所谓亮点,什么工作离分数近就抓什么,加大训练量、增加时间、减少活动;什么工作省力就做什么工作,一味机械地满堂灌,一味严厉地管管管。

学校高考亮点总结汇报材料

学校高考亮点总结汇报材料

学校高考亮点总结汇报材料学校高考亮点总结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学生代表,今天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向各位介绍我校的高考亮点。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在高考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和亮点,下面我就为大家梳理汇报。

首先,我校高考成绩显著提升。

2019年高考,我校全年级高考上线率达到了90%以上,其中一本上线率达到了60%。

与往年相比,我校高考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成绩优秀的学生增加了很多。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制定的科学合理的备考方案以及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其次,我校注重高中三年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提高了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些都为他们在高考中发挥所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校高考备考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培养。

通过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们学校还组织了各种复习讲座和答疑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这些措施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另外,我校尊重学生的选择和个性发展。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设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课程和社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提升了自己在各个领域的技能和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校注重家校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学校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定期组织家长会和家校沟通会,及时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学校还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形成了家校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合力。

总结来看,我校在高考方面的亮点主要体现在高考成绩的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家校合作等方面。

这些亮点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领导、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学生的努力。

我们相信,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我校的高考工作将会继续取得更好的成绩。

创新高三班级管理,引领科学备考效益

创新高三班级管理,引领科学备考效益

创新高三班级管理,引领科学备考效益高三是学生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年,也是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

班级管理对于高三学生备考的效益至关重要,好的管理可以帮助学生稳定情绪、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创新高三班级管理,引领科学备考效益,已经成为了每个高三班级领导和老师们的重要课题。

创新高三班级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有效的学习氛围、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加强个性化辅导与关爱、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等方面。

建立有效的学习氛围是创新高三班级管理的基础。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鼓励学生思考的问题、组织有意义的小组讨论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等方式,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创新高三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

针对高三学生备考的特殊情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计划,避免学生的复习盲目、漫无目的、没有规律,浪费时间。

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考试内容,提高备考效益。

加强个性化辅导与关爱是创新高三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都不尽相同,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辅导措施。

通过个性化的辅导与关爱,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在备考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学习上的问题或者情绪上的困扰,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关爱,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和老师的关心和支持。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创新高三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备考时,学生需要有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在考场上取得好成绩。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课外拓展和练习,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备考时更加游刃有余。

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创新高三班级管理的重要任务。

高三学生备考压力大,容易出现身心疲惫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造备考生态氛围,纷呈高考成绩亮点
------南春中学2005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
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我校高考取得历史性的超越和突破:入本科围突破200人大关,入省专三A围突破300人大关,普通专业总分突破700分大关,超额完成了学校和上级下达的任务,入围率、入本科率及三A率在全市35所有高考任务的学校中继续保持第五位,各项指标再创我校高考历史新高。

回顾过去一学年来的高考备考工作,有成绩,有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思想建设,促进教师达成高考备考共识
高考成绩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窗口,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志,对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大作用,也是备受社会、家长、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学校领导一贯十分重视,把备考工作看作“为学生谋取最大的人生发展空间,为教师成就事业搭构平台,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大事来抓,通过漫谈讨论,让教师们共同达成这一共识,确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提高了老师们的认识层次,从而使教师们树立了“主人翁”意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抓高考。

我们认真总结2004年高考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2004年备考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并针对本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南春中学2005年高考备考方案》和《南春中学2005年高考奖励方案》,对今年高考备考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对整个备考过程进行跟踪与监督,提高了备考工作实效。

二、严格要求教师,塑造团结协作高三团队形象。

高三级是个年轻的集体,有八位新上高三的青年教师,他们有干劲、有活力,朝气蓬勃,但又缺乏备考经验。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狠抓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一方面要求教师主动走出去,加强与临近友校的联系交流,及时搜集高考信息。

另一方面,在一模期间,组织高三级老师外出到珠海一中、中山华侨中学等学校取经学习,使教师们大开眼界,学到不少宝贵经验,有效地促进学校备课工作的开展。

学校领导坚持从严要求高三级科班任教师,努力使高三老师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规范地执行学校的各项指令(包括考试监考工作、考试登分程序等);积极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特别是梯队生的扶持;认真落实课堂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定期召开高三级的备考研讨会,科任老师集中分析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班主任、备课组长在备考会上汇报、小结学月的工作情况,并就相关问题进行广泛研讨,求得共识。

会上,学校备考领导小组领导还就下一个月的工作任务做了周密布置,使教师们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及时调整工作计划,使高考备考落到实处。

由于管理到位、措施明确,要求严格,一学年来,老师们严于律己,爱岗敬业,各尽所长,群策群力,出现了许多好人好事。

老师以敬业奉献为荣,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这一年里恰好有三位老师结婚,他们都是婚假未完就提前回校上课;多位老师轻病不下讲台;谢敏老师由于个人的原因,不再担任高三课程,临时抽调周敏老师代替,周敏老师欣然接受任务,立即进入角色,全身心投入到备考中去,备考效果好,学生评价很高,两班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由原来级的六、七名,高考时飞跃到级平均分第一名。

这正是我们的“团结协作的高三团队形象”。

三、重视非智力因素,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决胜高考。

学校在高三开始上课的第一天就召开学生大会,进行新一年高考备考动员,把新学期学校的备考要求与期望告诉学生,使学生
能明确学习目的、树立信心、努力提高备考复习的质量。

动员会之后,学校就印发了致家长一封信,把学校的备考计划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取得了家长的配合。

各班主任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通过级会、主题班会课等形式,广泛开展“理想、前途、信念”系列教育活动,激励学生立志成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强化纪律管理,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各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奋斗目标,在教室张贴励志的标语,对学生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我们还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学习心理和考试心理列为决胜高考的最重要因素,考前请来了华南师范大学王玲教授为高三学生举行心理辅导讲座,并通过个别谈心、家访等形式,引导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心理承受力,从而以稳定的心理素质投入高考决战中。

四、注重人文关怀,形成师生共勉同进的良好备考氛围。

学校的人文关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教师为本。

高三级的科任老师都是早出晚归,长期奋战在高考前线。

学校非常关心高三级老师的身心健康,除了定时发放每月的备考加班补贴外,学校的领导班子在春节时,还上门向新任高三的老师拜年,了解老师们的生活情况,帮助解决他们一些实际问题,使老师们消除后顾之忧。

考虑到老师们的工作强度大,学校就为高三级配备了食品柜,还拨出专款,为高三级老师购买一些食品,让老师们可以在课间补充能量。

人文关怀,使老师们能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备考复习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以学生为本,把关心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好。

从高一开始,我们就提出“苦读三年,幸福一生”的口号,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精神和高考意识;在高三功课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们还安排体育课、体锻课,定期组织学生到操场跑步健身,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为紧张的学习提供了身体保证。

春节前,由学校领导带队,组织相关班科任老师对梯队生进行家访慰问,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在家学习的情况,宣传学校的备考措施,争取家长对学校备考工作的支持,促进学校各项备考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取得了较好的备考效果。

在学校“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和行政领导忘我工作的影响带动下,高三级师生也激发出高昂的工作热情,教师们团结协作,早到晚归,努力工作;学生们互相关心,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形成了师生共勉同进的良好备考氛围。

五、细抓勤抓巧抓,扎实备考再创高考新佳绩
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在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细抓勤抓巧抓,确保备考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第一周就开始进行早读限时训练,进一步强化早测的管理力度。

对学生进入教室与监考老师发卷时间做了明确的规定,使早测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每个月安排两次考试,还进行了三次模拟考,每次考试都是采用流水作业评卷,并将各题各小项的得分录入计算机,进行成绩统计与质量分析,为教学提供了比较准确的数据。

第二学期开学后组织学生夜修,学生自愿报名,按程度进行编班,实行分层授课,教师义务为学生辅导。

建立梯队生档案,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尖子生培养对象,为他们量身定做了缜密的训练计划,如:一模后,每周一张尖子生训练情况登记表,随时跟踪他们的学习情况,并制定各科各阶段的扶持措施;针对他们学习或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班科任老师及时给予帮助解决。

辛勤耕耘终于换来丰收的喜悦。

今年高考,我校在总分和单科上亮点纷呈,涌现出不少高分层学生。

全校参考人数569人,入省三批围以上共有515人,入围率达90.5%,列全市同类学校第一名,其中入一批重点围28人,二批本科围以上210人,三批专科A线围以上335人;入本科围比例36.7%,三A围比例58.6%,均列全市同类学校第一名。

在单科上,总分超700分3人(蔡奕璇
743、冯洁莹733、邱爱娟705)在全市700分以上175人中分别列第39名、第58名、第146名;单科700分以上的共有32人科次,其中历史758分(郭燕)列全市第一名、747分(林纯)并列全市第二名,地理781(邢碧琬)并列全市第一名、758(张有铭)列全市第四名,数学794(李璇)、英语783(翁淳)均并列全市第六名。

以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离不开市、区教育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离不开各初级中学为我校提供越来越好、基础扎实的生源。

在此,向您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望来路,我们清醒地看到,我校高考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跟名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青年教师较多,备考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尖子生仍不突出,成绩层次还不高。

我们坚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有社会各界的支持,有教师们团结协作和不懈努力,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将精心营造学校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着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为湘桥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5年10月2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