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判断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实验室检验优质课件PPT

实验室检验优质课件PPT
手册》
其余:时玉声 等主编《兽医 临诊检验手册》
2021/02/01
10
红细胞(RBC)计数
❖是将一定量的供检血液经一定倍数稀释 后,计数一定容积内的红细胞数,并换 算为每 1 L 血液中的红细胞数。
❖主要用于贫血性疾病的判定。
2021/02/01
11
❖ 计数法:用显微镜计数法
1. 红细胞稀释液
2. 试剂:0.1mol/L盐酸溶液:浓盐酸8.5ml加蒸馏 水至1000ml。
3. 操作:
1) 于测定管内加入0.1mol/L盐酸溶液至百分刻度 “20“或重量刻度“2“处。
2021/02/01
8
2) 用沙利氏吸血管吸取被检血液至“20“刻度处, 并用棉球或纱布拭去管壁外血液。迅速将沙利 氏吸血管插入测定管底部盐酸液中,缓慢挤出 血液,再吸取上部清液,反复冲洗沙利氏吸血 管2~3次,并混匀,静置10min。
2021/02/01
• 如病畜精神稍差,口粘膜轻度干涩,皮肤弹性实验 持续时间2~4S,血浆蛋白8%~9%,PCV达50%,可 提示为轻度脱水。
• 病畜精神差,喜卧少动,口粘膜干涩,皮肤弹性实 验持续时间6~10S,血浆蛋白9%~10%,PCV达5口粘膜极干涩,皮肤弹 性实验持续时间20~45S,血浆蛋白12g%,PCV达60
1) 0.9%氯化钠溶液
2) 赫姆氏液配法为氯化钠1g,氯化汞0.5g,结晶硫 酸钠5g,加蒸馏水溶解至总量200ml,再加石炭 酸品红溶液数滴,借以与白细胞稀释液区别。
2. 计数方法
1) 血液稀释:取清洁、干燥小试管一支,加红细胞 稀释液4ml,而后用沙利氏吸血管吸取供检血液 至10刻度(10μ l)处,用棉球或纱布拭去管壁外血 液,将沙利氏吸血管插入小试管内稀释液中,挤 出血液,并吸洗2~3次,混匀。血液被稀释400倍 (因家畜红细胞比人多,200倍稀释不易计数)。

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ppt课件

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ppt课件

▪ 非特异性的检验项目是目前医学检验的主 要方法,非高度特异,需要结合其他检验。 如:ALT升高,不能就诊断为乙肝,需要结 合乙肝三系、乙肝DNA和临床表现来确诊。 目前大部分的临床化学、血液学和免疫学属 于这一种。
2、某些检验项目的生理性变化
例:红细胞生理性变化: 新生儿,体力劳动者,登山运动员、高山
红细胞医学决定性水平
(1) 6.8×10^ 12/L 红细胞增多症。
(2) 3.5×10^ 12/L 限,应寻找原因。
(3) 1.5×10^ 12/L 水平
高于此值之上考虑 为诊断贫血的界 考虑输血的决定性
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 1、糖化血红蛋白A1c≥6.5%。
▪ 2、空腹血糖FPG≥7.0 mmol/l。空腹定 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
标本溶血引起的假性高血钾 某些激素不同时间段不同的值
4、医学检验结果的参考值和参考 范围
▪ 过去人们用“正常值”这个字眼,现在仍然 有延用。医学发展认为人从健康到疾病的过 程中,某些指标往往是逐步变化的,不少指 标只是在症状明显是才超出正常范围。加上 年龄差异、制定标准时的人数偏少等,正常 值的代表性收到限制,因而提出并建立了参 考值和参考范围。
地区居民红细胞增多;妊娠中后期、6个月至 2岁婴幼儿、部分老年人红细胞减少。 红细胞沉降率: 生理性增高:年幼小儿、经期、妊娠3个月 至产后1个月
3、客观因素的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影响、饮食影响、标本质量影响、标 本采集时间影响、检测方法的影响。 口服铁剂导致大便隐血假阳性 餐后检查引起血脂浓度大幅度提高
摄入大量青霉素、尿pH小于4时,则可出现假 阴性。
联合不同时间的同一指标:
消化道出血的判断: 血红蛋白的变化

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ppt课件

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ppt课件
高钙血症原因: 1、溶骨作用增强:甲旁亢;MM、骨肉瘤; 肾癌、白血病、Burkitt淋巴瘤等能分泌异位
激素的肿瘤等。 2、急性肾功能不全
3、摄入过多 4、吸收增加:大量应用维生素D3、 碱性药
1111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55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肿瘤移植见于病毒感染肿瘤移植物抗宿主等物抗宿主等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见于应用肾上腺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治疗和放射线损伤异性皮质激素烷化剂治疗和放射线损伤异性淋巴细胞增多见于传单药物过敏输血淋巴细胞增多见于传单药物过敏输血66单核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疟疾急性感染恢复期见于疟疾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和一些血液病
血红蛋白尿及肌红蛋白 尿
1、当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出现在尿中,可使 尿液呈现酱油色、浓茶色、红葡萄酒色。
2、血红蛋白尿主要见于严重血管内溶血,如 溶贫、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PNH等。 肌红蛋白尿主要见于外伤如挤压综合征、 缺血性肌坏死等
3、胆红素尿:尿内含大量结合胆红素,尿液 颜色变深,震荡后出现黄色泡沫且不消失,
血钙测定
【参考值】总钙:2.25-2.58mmol/L 【临床意义】血清钙>2.58mmol/L为高钙血
症,<2.25mmol/L为低钙血症。
44
影响钙磷代谢的激素
1、甲状旁腺素PTH:作用为升钙降磷 2、降钙素CT: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作用
为降钙降磷 3、维生素D3:作用为升钙升磷
45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尿量增多:24h尿量大于2500ml,称为多尿, 多见于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肾 脏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间质肾炎、
慢性肾衰早期、急性肾衰多尿期。
尿量减少:成人尿量低于400ml/24h或 17ml/L,称为少尿;低于100ml/24h称为无尿。

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课件.doc

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课件.doc

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一、血、尿、粪常规1.血常规(1) 红细胞(RBC)12/L、成年女性:(3.5-5.0)X10 12/L、新生儿:(6.0-7.0)X10 12/L(参考值)成年男性:(4.0~5.5)X10临床意义(1)生理性变化增加:新生儿、高原居民。

减少:生理性贫血,如妊娠后期和某些年老者。

(2)病理性变化增加:相对增加:各种原因的脱水造成血液浓缩;绝对增加:先天性发绀性心脏病和肺心病代偿性红细胞增加;真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少:病理性贫血,如造血不良(再障),过度破坏(溶贫)和各种原因的失血。

2,血红蛋白(Hb)[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 /L 、成年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临床意义:见红细胞计数。

3.血细胞比容(HCT)参考值:男性:0.428-0.506L/L 、女性:0.367-0.475L/L (医院正常值:0.350-0.510L/L)临床意义:增加:见于大面积烧伤和脱水患者。

减少:见于贫血患者。

4.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参考值:82-92fl(1L=1015fl)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参考值:27-3lpg(1 克=1012pg)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参考值:320—360g/L 临床意义:MCV 、MCH 和MCHC 三项指标主要用于贫血的学分类,见表。

MCV (fl )MCH(pg) MCHC(g/l) RDW 常见疾病常规80-100 27-34 320-360 <15%大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正常叶酸及维生素B12 缺乏巨幼红细胞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急性失血、急性溶贫和再障单纯小细胞性贫<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慢性感染、尿毒症血小细胞低色素性<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慢性缺血、缺铁性贫贫血血8 白细胞(WBC)(参考值)9/L;新生儿:(15~20)×109/L(1)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2)白细胞分类(DC)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5%、嗜碱粒性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1) 实际反应中性粒细胞的增高或降低。

检验结果判读ppt课件

检验结果判读ppt课件

30秒用“华法林” 抗凝治疗的病人, 若PT测定值大于此值,提示治疗剂 量过大,应考虑减低剂量。
危急值>25秒 肝病>35秒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
参考值正常人接近对照值,但对照值取决于方法 中使用的激活剂,假设对照值为:35~45秒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35秒若KPTT超过此值,则应测定病人的肝脏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PT)
参考值假设对照值11.5秒,健康个体约为 11~14秒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4.5秒测定超值过此时间,且已知有肝病
的患者,至少有50%的可能性与凝血因子 缺乏有关,应测定凝血因子水平,APTT等 项目。
16秒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病人,若测 定值低于此值,则说明抗凝不足,应加大 用药剂量。将进行大手术的病人,若PT测 定值大于此值,则应考虑更改治疗方案。
8000mg/24h达到或高于此值,说明有大量 的白蛋白丧失,在肾活检的基础上,应考 虑行激素治疗,在紧急情况下,静脉输注 白蛋白有利于缓解症状。
尿沉渣中白细胞
参考值 男性0~2/HPF 女性0~5/PHF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2/HpF / 0~2/HPF,若尿内无蛋白及RBC,
即可排除泌尿系感染,若有临床证状,可 作尿培养及药敏试验。
的临床状况,如对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 患者,则不应输血。
95g/L低于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 RBC的多项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在作 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参数及计数网织红细胞 是否下降的基础上,测定血清铁、B12和叶 酸浓度,经治疗后观察Hb的变化。
男性180g/L 女性170g/L 高于此值应作其它检查如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
3.3mmol/L测定值在此水平,将导致严重 的和持续的心律功能不良,以及血液动力 的不稳定

常见实验室检查项目和结果解读ppt课件

常见实验室检查项目和结果解读ppt课件
13
三:粪便常规检查

正常值 颜色:棕黄 性状:软,柱状。 镜检:红细胞:无.白细胞:偶见。巨噬细胞:无。脂肪球:偶见. 夏科-雷登结晶:无. 寄生虫卵:无. 肠粘膜上皮细胞:无. 肿瘤细胞:无. 食物残渣和肌肉纤维:偶见. 结缔组织:偶见. 淀粉颗粒:可见
14


临床意义
颜色: 红色:下消化道出血。 黑色:上消化道出血,食入炭末,动物血等。 灰白色:阻塞性黄疸。 酱色:急性阿米巴痢疾。 绿色:乳儿消化不良。
性状: 脓血便:细菌性或阿米巴痢疾,结肠肿瘤,慢性血吸 虫病,大肠杆菌性肠炎等。 粘液状:细菌性或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结肠憩 室炎,结肠癌等。 鲜血便:肛门或直肠出血。 米汤样:霍乱。 水样:食物中毒,婴幼儿腹泻,急性肠炎,急性肠道传 染病。 羊粪样:痉挛性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 凝乳样:婴儿消化不良。 柏油样:上消化道出血。 15 白陶土样:完全性胆道阻塞,钡餐检查后。
1.2
17
生化检检验报告单






项目名称 单位 r-谷胺酰转酞酶 U/L 乳酸脱氢酶 U/L 磷酸肌酸激酶 U/L 磷酸肌酸同工酶 U/L a-羟丁酸脱氢酶 U/L 尿素氮 mmol/L 肌酐 umol/L 尿酸 umol/L 血糖 mmol/L 总胆固醇(CHOL) mmol/L 甘油三酯(T.G) mmol/L 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HDL-C) mmol/L 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LDL-C) mmol/L 载脂蛋白AI(APO-AI) g/L 载脂蛋白B(APO-B) g/L
8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Hb):
增加:失水,腹泻,大 面积烧伤,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增多症等。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呈相对性Hb增高。 减少:贫血,失血,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红细胞计数(RBC): 增多:原发性或继发 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浓缩,先天性心脏病, 肺心病,高原性心脏病,慢性一氧化碳中毒 等。 减少:各种原因所致贫血,白血病,勾虫 病,急慢性失血等。 9

常见实验室检查项目和结果解读分解76页PPT

常见实验室检查项目和结果解读分解76页PPT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分解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血气分析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课件

血气分析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课件

更便捷的检测,提高临床应用效果。
血气分析与疾病诊断的关联研究
02
进一步研究血气分析在不同疾病中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更准确
地诊断疾病和评估病情。
个体化治疗的应用
03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未来可能实现个体化治疗,为患者提供更
加精准的治疗方案。Fra bibliotek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正常值为80-100mmHg。PaO₂低于60mmHg提示缺氧,低于30mmHg则可能出 现生命危险。PaO₂升高可能表示氧中毒。
血氧饱和度(SO₂)
总结词
SO₂反映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氧的 能力,用于判断缺氧和氧合状态。
详细描述
正常值为95%-100%。SO₂低于 90%表示缺氧,低于70%可能出现 生命危险。SO₂升高可能表示氧中 毒。
为7.25。根据结果判断,患者存在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符合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的特征表现。
病例二: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
总结词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判断
详细描述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由于呼吸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低氧血症 或高碳酸血症。血气分析结果表现为PaO2降低或升高, PaCO2升高或降低,pH值降低或升高。
指导治疗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医生可以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Ⅰ型或 Ⅱ型)和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机械通气、吸 氧等。
酸碱失衡
判断酸碱失衡
血气分析可以检测血液中的pH值、碳酸氢盐等指标,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酸碱失衡。当pH值偏离正常范围时,表 明存在酸碱失衡。
指导治疗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医生可以判断酸碱失衡的类型(如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等)和程度,从而选择适当 的药物或治疗方案,以纠正酸碱失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淋巴细胞
大淋巴细胞
临床意义 ⒈淋巴细胞增多
生理性增多:儿童期,4-6天新生儿达50%。
病理性增多见于 ⑴ 感染性疾病:病毒、麻疹等 ⑵ 肿瘤性疾病: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⑶ 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⑷ 移植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白细胞的检测
临床意义
AA、急性失 血、溶贫、骨 髓病性贫血
巨幼贫、恶性 贫血
IDA、地中海 贫血、铁粒幼 细胞贫血
慢性感染、炎 症、肝病、尿 毒症、恶性肿 瘤、风湿病
网织红细胞的四检测、网织红细胞的检测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 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细胞 胞质内残存核糖体
参考值: 百分数 0.005~0.015
绝对值 (24~84)×109/L
网织红细胞的四检测、网织红细胞的检测网 织 红 细 胞
A、B为煌焦油蓝染色 C为煌焦油蓝染色后瑞氏复染
网织红细胞的检测
临床意义
⒈网织红细胞增多
表示骨髓红系增生旺盛
⑴ 溶血性贫血 ⑵ 急性失血 ⑶ 缺铁性贫血 ⑷ 巨幼细胞贫血 ⑸ 治疗反应
网织红细胞的检测
临床意义
⑴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EPO ① EPO代偿性增加 缺氧 ② EPO非代偿性增加
⑵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骨髓增殖性疾病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检测
临床意义
㈡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贫血) ⑴生理性减少 婴幼儿及15岁以前儿童 低10~20% 老年人 妊娠中、晚期 血浆量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检测
临床意义
⑵ 病理性减少 各种贫血 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病理状态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将贫血分为三大类
——白细胞总数的增多或减少主要 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淋巴细胞数量改 变也会引起变化。
白细胞的检测
5种白细胞正常百分数和绝对值
细胞类型
百分数(%)
绝对值(×109/L)
中性粒细胞(N)
杆状核(Nst) 分叶核(Nsg) 嗜酸性粒细胞(E) 嗜碱性粒细胞(B) 淋巴细胞(L) 单核细胞(M)
0~5 50~ 70 0.5 ~ 5 0~1 20 ~ 40 3~8
类型 红细胞生成减少 红细胞破坏增多 红细胞丢失
示例
再障
溶血
失血
血细胞比容的检测
二、血细胞比容测定HCT
抗凝全血经手工法离心沉淀后测得的红 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男性:40%-50%,女性:35-45% 增加:血液浓缩、真红 减少:贫血。
血细胞比容的检测
三、红细胞平均值参数
红细胞平均容积(MCV):全血中平均每个红细胞的 体积。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全血中平均每个红 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全血中每升红细 胞中所含血红蛋白的量。
⒉网织红细胞减少
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病性贫血
五、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正常值:成人:(3.5~ 9.5) ×109/L ; 6个月 ~ 2岁:(11 ~ 12) ×109/L ; 新生儿: (15 ~ 20) ×109/L
16
白细胞的检测
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
成人白细胞 >10×109/L称白细胞增多 成人白细胞 < 4×109/L称白细胞减少
0.04 ~0.5 2~7
0.05 ~ 0.5 0 ~ 0.1 0.8 ~ 4
0.12 ~ 0.8
注:百分数×wbc = 绝对值
白细胞的检测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一)、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白细胞的检测
临床意义
⒈ 中性粒细胞增多 伴白细胞总数增多
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
白细胞的检测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见于
⒈ 急性感染 最常见的原因 (化脓性球菌)
⒉ 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 ⒊ 急性大出血 ⒋ 急性中毒 ⒌ 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
肿瘤
白细胞的检测
临床意义
⒉中性粒细胞减少
白细胞<4109/L
白细胞减少
(leukopenia)
中性粒细胞<1.5109/L 粒细胞减少症 (neutropenia)
115~150 g/L 3.5~9.5×1012/L
170~200 g/L 6.0~7.0×1012/L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检测
临床意义 (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相对性增多: 血浆容量减少 血液浓缩
绝对性增多
呕吐 腹泻 大量出汗 大面积烧伤等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检测
临床意义
⒉绝对性增多 称为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贫血的形态学 MCV
MCH
MCHC
病因
分类
(80~100fl) (27~34pg) (320~360g/L)
正细胞性贫血 80~100
27~34
大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 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 贫血
>100 <80
<80
>34 <27
<27
32~36 32~36
<32 32~36
⒉淋巴细胞减少
⑴ 肾上腺皮质激素 ⑵ 烷化剂 ⑶ 放射线等
白细胞的检测
(三)单核细胞
形态特征:胞体大,圆形或不规则形,D14~20μm,胞质较多,淡蓝或灰蓝色,色,染色质细致疏松如网状
白细胞的检测
临床意义
⒈单核细胞增多
1.生理性增多:婴幼儿及儿童 2.病理性增多见于:
⑴某些感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 疟疾 活动性肺结核等
中性粒细胞<0.5109/L 粒细胞缺乏症 (agraulocytosis)
白细胞的检测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减少
⒈ 感染 G-杆菌感染、病毒 ⒉ 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⒊ 物理、化学因素损伤 ⒋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⒌ 自身免疫性疾病
白细胞的检测
(二) 淋巴细胞
形态特征:大淋巴细胞 (占10%):D10~15μm,圆形、椭圆形,胞质丰富,蔚蓝色,内含少量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小淋巴细胞(占90%): D6~10μm ,胞质少,深蓝色胞核均呈圆形或椭圆形,深紫色,染色质聚集呈块状,偶见凹陷
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判断
任何实验结果都应结合病史、体征综合分 析才有意义。实验室检查为诊断提供客观资 料,结合临床分析其意义。
第一部分:血常规检查
返回
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测定
健康人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参考值
人群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参考值
血红蛋白(Hb )
红细胞(RBC)
130~175g/L 4.3 ~5.8×1012/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