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春节习俗,广东春节过年习俗总结大全完整篇.doc
2024广东春节风俗

2024广东春节风俗2024广东春节风俗有哪些煎堆是家家必备的。
煎堆馅为爆谷拌糖胶所制,爆谷是把糯谷炒至爆开,去掉谷壳便成。
煎堆皮是用糯米粉制成,很薄,外面粘着芝麻。
整个煎堆放在沸油中炸至金黄色即可。
现在也没有那幺讲究,有的人家做煎堆,里面不会放馅的也有。
另外,还有油角,其中又有软角、脆角、酥角之分。
春节还必备瓜子,有红瓜子、黑瓜子“摩登”瓜子(葵瓜子)之分。
中式糖果有糖莲藕、糖莲子、糖马蹄(荸荠)、糖冬瓜、糖桔饼、糖椰角、糖椰片等。
糕类则有年糕、萝卜糕、芋头糕、马蹄糕、九层糕、松糕等,寓意新春步步高。
年糕也叫“大笼糕”,因盛糕的器皿可以用很大的开口的竹笼而得名,富豪人家用数十斤的米做成一个年糕,金黄色的糕面插上红枣、柏枝,寓意吉祥如意、鸿运长驻。
萝卜广州方言称“菜头”,取“菜”与“财”的谐音,过年食萝卜糕,是寓意招财进宝。
马蹄糕用荸荠作塬料,粤方言称“荸荠作“马蹄”,过年食马蹄糕,可以清热、消滞,其调节胃口的作用已为实践所证明,而且还有“马不停蹄”、自强不息的寓意。
广东地区新春美食品种繁多,寓意吉祥,普通的菜式亦赋予美好的名称,使人乐意享用。
如发菜猪手称“发财就手”,发菜蚝豉即“好事发财”,咸酸菜炒猪舌(广州人称猪利)叫“一本万利”,炒鲜百合叫“百年好合”,菜胆扒冬菇叫“满地金钱”,鱼滑豆腐煲叫“老少平安”。
还有各种鸡类制品,美其名曰“丹凤朝阳”、“百鸟朝凤”、“龙凤呈祥”等等,不一而足。
鸡是新春菜肴中必不可少的,所谓“无鸡不成宴”嘛,还有烧猪肉,除婚嫁中象征贞洁外,新春则寓意壮旺。
年初一午饭时,还必备一味素菜,俗称“罗汉斋”,用绍菜、木耳、粉丝、虾米配制,亦有些人家蒸腊味的,但起筷时要先吃“斋”。
广东人过春节介绍从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置办年货;除夕前,在大门上或厅堂里挂上“福”字或年画,有的人家还将“福”字倒挂,意即“福”到。
除夕夜,一些家庭到宾馆酒家吃团圆饭,然后“行花街”。
初一至十五,亲友或相识的人互相拜年时,已婚或年长者要给未婚者或小孩封“利是”等。
广东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广东的春节习俗有哪些春节在广东可是个热闹的节日,年年都有新花样。
每到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
走在街上,到处都是年味儿,真让人兴奋。
一、准备阶段1. 贴春联春节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贴春联。
红彤彤的春联一贴上,整个家瞬间就有了节日的气氛。
每一副春联都是祝福,写得好听,寓意也好。
像“迎春接福”、“财源广进”,这些字眼儿,听着就让人心里暖暖的。
2. 买年货年货市场热闹非凡。
大街小巷的小摊贩,摆满了干果、腊肠、糖果,还有各式各样的年糕。
买年货真的是个大工程。
大家都挑挑拣拣,生怕错过好东西。
每个人的手里都提着大包小包,满脸的满足感。
二、过年当天1. 年夜饭年夜饭是广东春节最重要的环节。
全家团圆,围坐在一起。
桌上丰盛的菜肴让人垂涎欲滴。
腊味、海鲜、素菜,色香味俱全。
每一口都饱含着对新年的期盼。
吃饭时,大家聊聊天,笑一笑,气氛特别温馨。
2. 看春晚吃完年夜饭,大家都聚在一起看春晚。
虽然节目有时有点老套,但乐呵呵地一起看,真的是个不可或缺的习俗。
节目中不时传来阵阵笑声,仿佛把过年的快乐推向了高潮。
3. 放鞭炮到了零点,放鞭炮成了重头戏。
随着一声声巨响,鞭炮声此起彼伏,火光冲天。
人们用这种方式驱邪避祸,迎接新年的到来。
耳边响起的爆竹声,让人觉得新年真的来了,心里不禁充满期待。
三、拜年1. 拜年正月初一,一大早就开始拜年。
走亲戚、串朋友,大家互相祝福,喜气洋洋。
特别是小孩子,最开心,手里拿着红包,笑得合不拢嘴。
每次拜年,都是对亲情的再一次升华。
2. 吃汤圆初二或初三,很多家庭还会吃汤圆,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汤圆圆滚滚的,咬一口,里面的馅料香甜可口,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吃汤圆的时候,大家都聊着天,温馨而愉快。
四、其他习俗1. 赏花在广东,过年期间,赏花也是个很重要的习俗。
每到这个时候,公园、花市里满是盛开的花朵。
像梅花、桃花、兰花,都有着美好的寓意。
大家走在花海中,心情特别好,仿佛一切烦恼都被抛在了脑后。
2. 玩灯笼元宵节的时候,很多人会挂上灯笼,五光十色,特别好看。
广东春节家庭团圆习俗

广东春节家庭团圆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在中国南方省份广东,春节家庭团圆习俗更是独具特色。
广东人对春节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们热爱这个节日,尽管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但这些传统习俗至今仍然被保留和传承。
一、年夜饭广东人认为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是一家人团聚、祭拜祖先的时刻。
在年夜饭上,一般要准备丰盛的菜肴,包括肉类、蔬菜、海鲜等。
广东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精致的制作工艺而闻名,让人胃口大开。
二、祭祖在广东,祭祖是春节期间最为重要的仪式之一。
家庭会将祖先牌位摆放在祠堂,摆放上香和供品,全家人会一起跪拜祖先,表达敬意和感恩之情。
祭祖不仅是对祖先的追思,也是家庭内部联系的重要环节。
三、贴春联贴春联是广东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
春联一般是写有吉祥话语的对联,如“年年有余”、“福禄寿喜”,这些对联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广东人非常注重对联的选取和制作,他们追求对联的工整和匠心。
四、放鞭炮放鞭炮是中国春节最具有特色的庆祝方式之一,而在广东,放鞭炮更是具有浓厚的气氛。
人们认为鞭炮能够驱除邪气,带来好运。
在广东的村庄和农村地区,人们会在除夕夜撒放大量的鞭炮,营造出一片喜庆的氛围。
五、走亲访友春节期间,人们会走亲访友,互相道贺、互赠礼物。
在广东,贺年礼物一般是一组食品,如糕点、干果等。
这种互赠礼物的行为不仅能够加强亲友之间的联系,也是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六、舞狮龙在广东,舞狮龙是一项重要的民间艺术表演活动。
人们会穿上狮子或龙的服装,表演狮舞或龙舞。
这种表演不仅具有观赏性,也有驱邪和迎福的意义。
舞狮龙在广东人的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每逢春节,各个村庄和社区都会举办精彩的舞狮龙表演。
七、守岁守岁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广东人也非常重视守岁这个传统。
人们会在除夕之夜熬夜到次日,一直守在家中,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守岁期间,人们会一起吃团圆饭、看春晚,边吃边聊,边等待着新年的钟声敲响。
广东春节家庭团圆习俗的传承,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广东春节传统习俗概述

广东春节传统习俗概述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一个全家团聚、祈福祈福的时刻。
而在中国南方的广东省,尤其是在广东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许多浓厚的春节传统习俗。
本文将对广东春节传统习俗进行概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丰富多彩的文化。
一、春节前的准备广东人非常注重春节前的准备工作。
在农村地区,人们会提前清扫房屋,洗涤家具,整理杂物,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他们相信,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好运。
同时,人们也会购买年货,如糖果、瓜子、饼干等,以备招待亲友。
二、贴春联和倒福字春联,是指写有吉祥寓意的对联,它是广东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春节前夕,人们会在门楣上贴上红色的春联,以祈求平安、祥瑞和好运。
此外,人们还会在门楣上倒挂福字,寓意福气倒落到每个家庭。
三、祭神和祭祖在广东,祭神和祭祖是春节期间很重要的一环。
人们会在自家的神坛上摆放供品,如水果、糖果和糕点等,以供奉神灵。
据传统,家人们会一起跪拜,祈求神灵保佑家庭平安、健康和幸福。
此外,人们还会前往祖先的坟墓祭拜,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四、腊味制作和早茶习俗在广东地区,腊味制作是春节期间一项重要的习俗。
人们会提前将猪肉、鸭肉等腌制,并用红绳串起来挂在室外晾晒。
这些腊味在春节期间成为一道家宴中的美味佳肴,寓意着团聚和丰收。
此外,广东人还有喝早茶的习俗,他们会聚在一起品尝各种精致的茶点,以增进亲友之间的感情。
五、舞狮和放炮仗舞狮是广东春节期间一项独特的表演艺术。
人们会邀请舞狮团队来到家中或社区,表演舞狮以带来好运和驱邪。
舞狮的表演通常 beg的草根而起,它凭借舞者的高超技艺和音乐的伴奏,狮子栩栩如生地行走、跳跃和翻滚。
与此同时,放炮仗也是广东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人们放鞭炮和烟花来驱赶恶鬼和不吉利的气氛,同时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六、拜年和红包广东人非常重视亲友间的相互拜年。
人们会在春节期间前往亲友家中拜年,并向长辈拜年以表达敬意。
广州春节传统风俗与习惯

广州春节传统风俗与习惯春节,又称为农历新年或中国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广州,作为南方重要的城市,春节传统风俗与习惯具有独特的特点,代表了该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广州春节的传统风俗与习惯。
一、扫尘在广州,春节前的准备工作中,扫尘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传统上,人们会彻底清扫家居,意味着将一年的旧物和不好的事物清除干净,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扫尘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净化,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净化。
二、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顿饭。
在广州,年夜饭通常包括丰盛的海鲜、蔬菜和肉类等食物。
人们认为吃年夜饭能带来幸福、财富和好运。
此外,家人团聚并共进晚餐也是广州春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拜年拜年是广州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
人们会穿上新衣服,到亲朋好友家中拜年,互道新年祝福。
当然,少不了给小孩子压岁钱,这是一种祝福和庆贺的方式,也是广州春节传统风俗中的一个特色。
四、舞狮舞狮是广州春节期间最热闹和精彩的表演之一。
人们会组织舞狮队,到处表演舞狮,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舞狮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单狮、双狮、多狮的形式。
舞狮能带来吉祥和好运,也是广州春节传统风俗的一大亮点。
五、燃放鞭炮燃放鞭炮是广州春节传统风俗中的重要环节。
人们相信燃放鞭炮能赶走邪祟,带来好运和吉祥。
在广州,燃放鞭炮的声音此起彼伏,吸引了无数人们的目光和参与。
六、花市花市是广州春节期间最为热闹的地方之一。
人们会前往花市购买各种鲜花和植物,用以装点家居和表达祝福。
花市不仅有各种各样的花卉供选择,还会有传统的手工艺品和食品等,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七、庙会庙会是广州春节期间人们流连忘返的地方。
庙会通常设在一些寺庙或公园内,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表演、传统手工艺品和美食。
庙会也是人们结交朋友、交流文化的场所,也展现了广州丰富多彩的春节传统风俗。
综上所述,广州春节传统风俗与习惯有着丰富多样的内容,从扫尘到拜年、舞狮到燃放鞭炮,每个环节都代表着一种祝福和庆祝的方式。
广州春节的传统习俗

广州春节的传统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广州人民最盛大的节日庆典。
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大都市,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春节传统习俗。
本文将介绍几个广州春节的传统习俗,包括除夕夜的年夜饭、春联和灯笼的制作以及舞狮表演等活动。
一、除夕夜的年夜饭广州人民认为年夜饭是一家人团聚、共进晚餐的重要时刻。
传统的年夜饭通常由家庭成员一起准备和享用,它代表着团圆和幸福。
年夜饭的菜肴通常包括寓意吉祥的食材,如鱼(年年有余)、虾(喜笑颜开)和烧鸡(吉祥如意)。
此外,必不可少的还有年糕,象征着“年年高升”。
年夜饭的氛围热烈而喜庆,家人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相互祝福,欢声笑语填满整个房间。
二、春联和灯笼的制作春联和灯笼是广州春节期间常见的装饰物。
广州的春联通常用红纸制作,上面写有吉祥的对联和祝福的字句。
人们在除夕夜贴上春联,寓意着新年的祝愿和希望。
此外,灯笼也是春节期间非常重要的装饰品。
广州的灯笼多为绘制有精美图案和吉祥字句的红灯笼,悬挂在家门口或街道上。
灯笼的亮光象征着希望、好运和辞旧迎新。
制作春联和灯笼的传统工艺在广州久负盛名,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舞狮表演舞狮表演是广州春节期间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
舞狮用于驱邪祈福,象征着带来好运和吉祥的形象。
广州的舞狮通常由两人操纵,一人扮演狮头,另一人扮演狮身。
他们穿着五彩斑斓的狮子服装,进行精彩的表演,如跳跃、翻滚和高难度动作等。
舞狮表演不仅能吸引人们的目光,还能给人带来喜悦和祝福。
每年春节期间,广州的街道上都能看到各个社区或机构组织的舞狮队伍,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喜庆和热闹的氛围。
综上所述,广州的春节传统习俗体现了人们对幸福、吉祥和团圆的追求。
年夜饭的团聚、春联和灯笼的制作以及舞狮表演等活动都为春节增添了独特的意义和乐趣。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是广州人民的文化传承,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感受到了浓郁的节日氛围。
通过传统习俗的传承与发展,广州春节庆典将继续在人们的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他们最挚爱的节日。
广东人过春节的传统风俗

广东人过春节的传统风俗广东人过春节的传统风俗是很有特色的。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被称为“年”。
在广东,春节有着独具特色的习俗和风情,以下是一些广东人过春节的传统风俗。
一、年夜饭全家人围坐在饭桌前,享受丰盛的年夜饭,是广东人过春节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般来说,年夜饭都要有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菜肴,比如鱼、鸡、瘦肉等,在广东话中有吉祥话语,意味着家庭幸福、平安。
且往往会有丰盛多样的食物,如莲藕糖水、糖果、果盘、花生等。
二、红包在广东,春节期间,长辈们会给晚辈们发红包,也就是“压岁钱”。
红包里通常装着一些钞票,象征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和关爱。
而且在分发红包过程中,广东人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长辈们会发给晚辈们“叩头钱”,也就是让晚辈们在长者面前叩几个头,以示敬意。
三、敬年在春节期间,广东人还有一个传统风俗,就是要“敬年”。
敬年是一种传统习俗,用于纪念祖先和神灵。
敬年一般是在除夕前夜进行,家家户户会上香拜神,祈求家庭平安和诸事顺畅。
有些家庭会将祭桌上的祭品,如水果、糖果、糕点等,放在门口或院内,以示敬意。
四、穿新衣春节期间,广东人还有一个传统风俗,就是穿新衣。
穿新衣是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好运。
在广东,穿新衣的时候,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要穿红色的衣服,这是因为红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色彩。
五、放鞭炮放鞭炮是中国春节期间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
在广东,放鞭炮也是春节期间的传统风俗之一。
在除夕夜,人们会点燃鞭炮,炸响“年”,以驱赶邪恶和疫病,让人们迎接幸福和吉祥的新年。
但是现在放鞭炮的风俗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节日,广东人过春节有着独特的传统习俗和风俗。
这些传统习俗和风俗,传承了广东地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是广东人民的文化遗产,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广东传统春节习俗盘点

广东传统春节习俗盘点广东是中国南方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
尤其是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广东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本文将盘点广东传统春节习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独特而有趣的传统。
一、迎财神春节的第一天,许多广东家庭都会迎接财神爷的到来。
财神爷是人们心目中财富和好运的象征。
为了迎接财神的到来,家家户户都会打扫居室,摆放整齐美观的桌椅,以迎接这位财富之神。
二、舞狮子广东的舞狮子是春节期间最具特色的表演之一。
人们会扮成巨大的狮子,穿上五彩斑斓的舞狮子服装,随着锣鼓声起舞。
舞狮子的目的是为了驱赶邪恶的精灵,同时也寓意着来年的平安和好运。
三、放鞭炮在广东,放鞭炮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传统活动之一。
人们相信,鞭炮声能够驱走霉运和邪恶。
因此,在除夕夜和大年初一,人们会纷纷点燃鞭炮,炸响天空,营造热闹喜庆的氛围。
四、包粽子在广东,春节期间也是包粽子的好时机。
包粽子是一项需要团结和互助的活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将糯米、豆沙等馅料包裹在竹叶中,并绑好口袋,最后蒸熟享用。
包粽子不仅能增进亲情,还象征着团圆和平安。
五、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习俗之一。
在广东,人们拜年时都会穿上新衣服,整装出发到亲友家,互相祝福新年快乐。
年长者会发红包给年幼的孩子,这被视为给予孩子们祝福和好运的象征。
六、赏花灯在广东,春节期间的花灯展览是一项受人们喜爱的活动。
家家户户都会摆放各种各样的花灯,如彩灯、灯笼等。
人们在赏花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喜庆氛围。
七、吃团圆饭广东人十分重视家人团聚,春节期间吃团圆饭成为一项重要的传统。
在除夕夜,一家人会围坐在一起,享受丰盛的年夜饭。
团圆饭不仅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更是加强亲情的重要方式。
总结:广东传统春节习俗独特多样,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从迎财神到舞狮子,从包粽子到赏花灯,这些习俗都凝聚着人们追求吉祥吉利的心愿。
春节是人们团聚、喜庆的日子,每一个习俗都反映了广东人民的传统文化和家庭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春节习俗,广东春节过年习俗总结大全广东春节习俗,广东春节过年习俗总结大全(二)
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
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
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
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称为“拜正”。
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
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
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
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
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
是奇数。
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
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
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
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
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
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
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
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
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这,潮汕人称为“食日昼”。
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潮汕地区禁忌
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
言语方面,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
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
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
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取水一俗已经徒有形式而已。
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
因此,从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
这一天债主不许上门讨债,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
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祥。
同时,忌该天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
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方面,这一天严禁吃药。
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
初一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2
广东春节习俗,广东春节过年习俗总结大全广东春节习俗,广东春节过年习俗总结大全
广东春节习俗: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到来了,全国人民为欢欢喜喜过大年,都开始忙碌起来了,买年货,贴春联、贴门神、贴花、放鞭炮、扫尘、洗浴、祭灶、祭祖、守岁、拜年等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开始了,而全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360常识网特别为您整理出广东各地春节习俗,让您了解广东,走近广东。
潮汕地区的过年习俗
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
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
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
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
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
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
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
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
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
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
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
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
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
初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
今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
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
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
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
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
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
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
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
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
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
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
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
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
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
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