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DB13 T 2935-2019 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技术规范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19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T 670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 HJ 212 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 65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JGJ/T 1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I
DB13/T 293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强、张艳伟、高胜利、王淑娟、李少华、李歆琰、张玲、冯战榜、范莉茹、 屈晓虎、吴光辉、郑娜、王银钱、冯伟、刘永章。
5 监测点位与设备安装
5.1 点位设置要求 5.1.1 建筑施工监测点位设置要求 5.1.1.1 根据建筑施工占地面积确定监测点数量,监测点数量应符合表 2 的要求。
3
DB13/T 2935—2019
表2 建筑施工监测点数量设置
占地面积 S(m2)
S≤5000 5000<S≤10000 10000<S≤100000
1
DB13/T 2935—2019 [GB 3095-2012,定义3.10]
3.4 有效数据率 在监测时段内实际采集的有效数据的个数与理论上应采集数据的个数之比,以百分数计。
4 系统组成和要求
智慧工地建设工程扬尘与噪声污染智能监控系统方案

3
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监控,提高监 管效率和水平势在必行。
目的和任务
对建设工程工地的扬尘和噪声污染进行实时监测 和记录。
分析监测数据,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及时采取 控制措施。
为政府部门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和信息, 便于科学决策和管理。
系统开发流程
需求调研和分析
明确系统功能、指标和用户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
系统架构设计
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各模块功能,确定数据流、接口 和协议。
技术选型与实现
根据需求和架构设计,选择合适的技术和设备,实现系 统各模块功能。
系统集成与调试
将各个模块集成到一起,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确保系 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用户培训与支持
为用户提供培训和支持,帮助用户掌握系统的使时采集工地扬尘、噪声 等环境数据。
数据传输
将采集的数据通过传输层设备传输至数据 层。
数据展示
通过Web应用、移动应用等展示实时数据 ,便于用户了解工地环境状况。
数据存储
数据层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建 立数据库。
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表设计
数据库中包括传感器信息表、 数据表、报警信息表等。
数据查询
通过查询语句实现数据的检索 和查询,支持按照不同条件进 行筛选和排序。
数据库选型
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如 MySQL、PostgreSQL等。
数据存储
将采集的数据存储在数据表中 ,并建立索引以提高查询效率 。
数据统计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03
系统详细设计
扬尘监控子系统
在数据分析和应用方面,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为 工地管理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智慧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升级目的:提 高系统稳定性、 安全性和性能
升级内容:软 件升级、硬件 升级、网络升
级等
升级方式:在 线升级、离线 升级、手动升
级等
升级注意事项: 备份数据、测 试兼容性、确 保升级后系统
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系统硬 件和软件,确保 系统正常运行
建立完善的安全 防护措施,防止 黑客攻击和数据 泄露
定期备份数据, 防止数据丢失
建筑施工企业环 境信用评价管理 办法:要求企业 加强环境信用管 理,提高企业环 保意识
空气污染:扬尘、PM2.5等污染 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噪音污染: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噪 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水资源污染:建筑施工过程中的 废水排放对水资源的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建筑施工过程中 产生的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汇报人:
供电设备:选择稳定、高效的供电设备,保证系统正常运 行
防护设备:选择防尘、防水、防雷等防护设备,保证系统 在恶劣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软件架构设计:选择合适的软件架构,如微服务架构、分层架构等 软件开发:根据需求进行软件开发,包括前端、后端、数据库等 软件测试:对软件进行测试,确保其功能和性能满足要求 软件部署:将开发好的软件部署到服务器上,并进行配置和优化 软件维护:对软件进行维护和升级,确保其持续满足用户需求
统计分析:对扬尘浓度、噪音、温度、湿度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报表 报警功能:当扬尘浓度、噪音、温度、湿度等数据超过设定阈值时,自动报警并通知相关负 责人
实时监测:提供工地扬尘的实时数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预警功能:当扬尘超标时,自动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相关人员采取措施 数据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智能调控:根据监测数据,自动调整喷淋、除尘等设备的运行参数,实现智能调控
建筑施工扬尘治理专项方案扬尘监测系统的建设与运营管理

建筑施工扬尘治理专项方案扬尘监测系统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建筑施工扬尘治理专项方案——扬尘监测系统的建设与运营管理扬尘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工人健康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治理施工扬尘,建设扬尘监测系统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扬尘监测系统的建设与运营管理,为建筑施工中的扬尘治理提供可行的方案。
一、建设扬尘监测系统的必要性1.1 扬尘污染对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危害扬尘污染会给周围环境带来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等问题,同时还会引发呼吸道疾病、眼部刺激等健康问题。
1.2 监测系统的作用建设扬尘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施工现场扬尘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施工场所的环境质量。
二、扬尘监测系统的建设2.1 监测点位的选择根据施工场地的布局与特点,合理选择扬尘监测点位。
监测点位应涵盖整个施工区域,包括靠近施工设备、施工工艺重点区域和周边环境等。
2.2 设备的选择扬尘监测系统的设备主要包括扬尘传感器、流速风速仪、测量仪表等。
选择设备时要考虑其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可信度。
2.3 监测数据的采集与传输监测设备应与数据采集终端相连,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实现实时监测数据的传输。
数据采集终端应具备数据存储、传输和处理功能,方便管理人员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三、扬尘监测系统的运营管理3.1 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估运营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扬尘超标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2 预警与报警机制建立根据监测结果,建立相应的预警与报警机制,一旦监测数据超过临界值,则及时发送警报给相关人员,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3.3 监测系统的维护与保养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进行设备的校准和定期检测,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4 数据共享与公示监测数据应定期向相关部门进行报送,同时公示监测结果,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治理的透明度。
结论建设扬尘监测系统是有效治理建筑施工扬尘的重要手段。
扬尘在线监控实施方案

扬尘在线监控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扬尘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加强对扬尘污染的监控和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扬尘在线监控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监测手段,可以实时、精准地监测扬尘浓度,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二、实施方案。
1. 硬件设备采购。
为了实现扬尘在线监控,首先需要采购相应的硬件设备,包括扬尘监测仪、数据传输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布设监测点位。
根据扬尘污染的分布特点和监测需求,合理布设监测点位是实施方案的关键环节。
监测点位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环境特点、风向风速、污染源分布等因素,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3. 数据传输与存储。
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是实施方案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数据传输设备,监测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存储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 数据分析与应用。
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是实施方案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扬尘污染的变化趋势和异常情况,为环境治理和应急处理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监测数据还可以用于科研和政策制定,为扬尘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支持。
5. 系统维护与管理。
实施扬尘在线监控系统后,需要建立完善的系统维护与管理机制,包括设备维护、数据管理、系统更新等内容。
只有做好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工作,才能确保监测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总结。
扬尘在线监控实施方案的落地实施,对于加强对扬尘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硬件设备采购、监测点位布设、数据传输与存储、数据分析与应用以及系统维护与管理,可以实现对扬尘污染的精准监测,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扬尘在线监控工作,加大投入,落实实施方案,共同为改善环境质量贡献力量。
扬尘在线监控系统实施方案

扬尘在线监控系统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扬尘污染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
为了有效监控和管理扬尘污染,我们决定实施扬尘在线监控系统,以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质量。
二、系统架构扬尘在线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监测平台。
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生成监测报告,监测平台用于展示监测数据和报告。
三、系统实施方案1. 硬件设备采购:根据监测需求,选购合适的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传输设备,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可靠。
2. 系统集成与调试:对采购的硬件设备进行集成组装,并进行系统调试,确保各个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正常。
3. 数据处理算法优化:针对监测数据进行算法优化,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确保监测报告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4. 监测平台搭建:搭建监测平台,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展示和报告生成,提供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和数据查询功能。
5. 系统测试与验收: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确保系统各项功能正常运行,满足监测需求,并进行系统验收。
四、系统实施效果1. 提高监测准确性:通过实施扬尘在线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扬尘污染的实时监测,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现数据共享:监测平台提供了数据共享功能,使监测数据对公众和相关部门透明,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3. 提升环境管理效率:监测系统的实施,使环境管理部门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和处理环境问题,提升了环境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五、总结扬尘在线监控系统的实施,对于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持续优化监测系统,不断提升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施工现场扬尘监控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施工现场扬尘监控方案# 施工现场扬尘监控方案## 1. 引言扬尘是施工现场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
为了有效监控和减少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扬尘监控方案。
## 2. 扬尘监控的意义- 提升施工现场的环境质量,保护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
- 合理监控扬尘情况,减少施工期间的环境投诉。
- 降低扬尘对施工人员的影响,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 3. 扬尘监控方案的要点### 3.1 监测点布设- 通过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多个监测点,全方位了解扬尘的污染情况。
- 监测点的布设应覆盖施工现场的主要工作区域和风向,以便准确评估扬尘的扩散范围和浓度。
### 3.2 扬尘监测设备- 安装扬尘监测设备,包括PM2.5监测仪和颗粒物采样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和采集扬尘数据。
- 扬尘监测设备应具备高精度、多功能和可靠性等特点,能够准确测量扬尘颗粒的浓度和尺寸分布。
### 3.3 数据传输和分析- 将扬尘监测设备与数据传输系统连接,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和监控。
- 建立数据分析系统,对采集到的扬尘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在监测点、时间和风向等维度上展示扬尘污染状况。
### 3.4 实时报警机制- 建立扬尘监测的实时报警机制,当扬尘超标时及时发送报警信息,方便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
- 报警机制可通过短信、邮件或手机客户端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
### 3.5 响应与控制措施- 根据扬尘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强洒水降尘、加大通风换气等,有效降低扬尘污染。
- 对监测数据进行长期分析,总结经验并优化控制措施,以提高施工现场扬尘的控制效果。
## 4. 扬尘监控方案的实施步骤### 4.1 环境评估与规划- 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进行评估,确定监测点的具体位置和数量。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监测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监测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建设工地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监测管理,确保扬尘在线视频监测系统正常运行,根据《××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和《××市建设施工现场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监测活动的管理。
第二章监测点管理第三条扬尘在线视频监测点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设定,视频监测范围应覆盖出入口冲洗区域。
第四条监测点位一经设定,不得擅自移动。
确因施工原因需移动的,须报项目安全监督机构同意并填写“××市建设工地扬尘在线监测设备拆机记录表”,由设备安装人员负责实施。
第三章管理职责第五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1 / 5尘在线视频监测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监测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加大监管力度,对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监测设备的运行进行监管和实施评价;建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监测网络和智能监控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实施网络和平台的运行管理。
当施工现场PM10小时浓度均值超过限值时,采取微信公众号和短信推送方式,向PM10浓度超标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监督机构相关责任人推送超标的PM10小时浓度均值和处置要求,督促其立即采取降尘措施并将降尘处置情况在平台上进行回复。
第六条各级安全监督机构对所监管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监测工作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在线视频监测工作检查机制,依据平台提供的数据对相关建设工地实施差异化管理,及时将PM10浓度超标工程项目调查处置情况在平台上进行回复。
第七条建设单位是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工作的牵头单位,应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督促施工、监理单位确保扬尘在线视频监测设备在施工现场的正常运行,严格落实文明施工各项措施,确保施工现场PM10小时浓度均值控制在限值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
建设方案
目录
一、背景介绍 (1)
1.1项目背景 (1)
1.2工地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2)
1.3建设依据 (3)
二、建设方案 (3)
2.1系统概况 (3)
2.2功能特点 (4)
2.3产品信息 (5)
三、数据管理平台 (7)
四、平台软件主要功能 (7)
4.1电子地图位置呈现功能 (7)
4.2监测因子图形展示 (8)
4.3历史数据查询 (9)
4.4站点管理 (9)
4.5设备监控 (10)
4.6短信配置 (10)
4.7污染物浓度预警 (11)
4.8用户管理 (12)
五、系统优势 (13)
六、项目效益 (14)
一、ZWIN—YC06光散射法颗粒物自动监测仪 (15)
1.1监测系统 (15)
1.2配置参数 (16)
1.3扬尘监测单元 (17)
1.4噪声监测单元 (18)
1.5气象监测单元 (20)
1.6视频监控单元 (21)
1.7LED显示屏 (22)
1.8设备外观和支架 (23)
二、 ZWIN-BYC06β射线颗粒物(PM10)自动监测仪 (24)
2.1监测系统 (24)
2.2功能特点 (24)
2.3工作原理 (25)
一、背景介绍
1.1项目背景
根据国家环保部监测数据,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的雾霾天气较为严重,尤其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最为严重。
监测表明,这些地区每年出现霾的天数在100天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超过200天。
空气污染严重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所积累环境问题的显现,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污染排放量的大幅增加,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污染控制力度不够,主要的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等多种原因。
其中,因建筑施工产生的扬尘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排放的无组织颗粒物污染,既包括施工工地内部各种施工环节造成的一次扬尘,也包括因施工运输车辆粘带泥土以及建筑材料逸散在工地外部道路上所造成的二次交通扬尘。
长期以来,对于建设工地扬尘带来的空气质量监管方面,由于不能得到实时的监测数据,或者收到举报无法得到与事实相对应的直接数据,一直是令政府监管部门十分困扰的事情。
根据北京市环保部门的监测和分析,扬尘污染约占PM2.5来源的15.8%。
南京的六类主要污染源中,扬尘的比例最大,达
37.28%。
由于建筑工地扬尘的排放高度一般较低,并且往往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因此建筑工地扬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有效监控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接受市民的监督和投诉,共建绿色环保建筑工地,有必要进行建设工程扬尘污染自动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对工地杨尘噪声等(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实时监测的解决方案。
通过远程数据监测系统可以对工地区域扬尘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测管理。
项目的全面实施,可将全市范围所有的建设施工纳入监管范围,真正实现有效管理和标准化执法。
1.2工地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质量管理人员少监管力不从心
工程监管存在点多面广、监管人员数量严重匮乏的现象。
目前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监管的手段基本上采取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抽查、抽测、验收的方式。
存在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耗时耗力的缺点。
2)环境恶劣监管手段单一管理效率低下
现场使用人工方法进行肉眼观察检查,质量安全监管存在自然环境恶劣、效率低下的问题。
3)实时、多级管理难以实现,可追溯性差
现有的管理手段、企业管理人员无法实时掌控工地现场质量安全与扬尘污染情况。
监督管理工作复杂,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常常无法客观公正反应现场扬尘的实际情况,可追溯性差。
1.3建设依据
符合国家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建设方案
2.1系统概况
在我们生活周围,存在众多的污染源,造成大气环境恶劣,PM2.5急剧上升,主要的污染源来源于工业粉尘、燃煤、机动车尾气、扬尘等几方面,其中扬尘就占据污染源的28%,是当前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扬尘也分为多个种类,主要有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堆场扬尘等,而且根据相关介绍扬尘属于无组织污染源,防治系数较大,是国家环保部十三五规划的重点课题,因此扬尘治疗是很有必要的,而精细化监控和管理扬尘就成了突破口,因此“24小时在线扬尘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24小时在线扬尘监测系统”是天津智易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改善空
气质量自助研发的24小时户外扬尘监控的一个终端设备。
本设备实现多维一体化,除了可以实现扬尘监控以外,还可以测风速、
风向、温湿光、二氧化碳、PM2.5、PM10等环境数据。
该监控系统主要由扬尘监控终端、视频采集终端、数据监测及传输、服务器、监控管理软件、手机客户端等组成。
2.2功能特点
系统由颗粒物在线监测仪、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后台数据处理系统及信息监控管理平台共四部分组成。
系统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通过光散射在线监测仪、360球形摄像头、气象五参数采集设备和采集传输等设备,实现了实时、远程、自动监控颗粒物浓度;数据通过采用3G网络传输,可以在智能移动平台、桌面PC机等多终端访问;监控平台还具有多种统计和高浓度报警功能,可广泛应用在散货堆场和码头、混凝土搅拌站以及工厂企业无组织排放的实时监控。
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
1、感知层: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包括颗粒物浓度监测仪、气象五参数监测仪、噪声监测仪和视频监控摄像机,对颗粒物浓度、气象参数、噪声和现场视频进行连续自动在线监测;
2、传输层:采用有线、无线、3G等方式传输各种监测数据;
3、平台层:数据服务云平台,依托在建工地扬尘与噪声监测平台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提供跨区域、全时间、多层次的数据挖掘和对比,为科学治理雾霾提供数据支撑;
4、应用层:面向不同环保局、建筑工地的客户端系统,实现基于Web的污染源实时数据在线监测、现场图像和视频的监控、污染源超标报警、以及面向不同管理层的各种管理与统计分析。
在线监测信息监控管理平台可支持各种终端平台通过公网访问,实现了基于Web的污染源实时数据在线监测,现场图像和视频的监控(包括对前端云台和摄像机的实时控制)、污染源超标报警、以及面向不同管理层的各种管理与统计分析。
2.3产品信息
该系统应用广泛,不管是技术先进的城市、还是数字化媒体行业、高速旋转的信息化城市、建筑工地还是物联网等等都可以使用该系统。
该系统主要用在工业园区、施工工地、城绿化、生活娱乐场所的扬尘监控。
扬尘在线检测仪:
产品特点:
1、配置40mm滤膜在线采样器;
3、具有可更换粒子切割器PM10、PM5、PM2.5、PM1.0及TSP 供选择;
4、检测灵敏度:0.01mg/m3;0.001mg/m3;
5、重复性误差:±2%;
6、测量精度:±10%;
7、测量范围:0.01~100 mg/m3;0.001~10 mg/m3;
8、设计了恒流控制器,确保采样流量恒定,切割曲线的正确;
9、具有内装光学标准散板,确保仪器高稳定性;
10、具有特别的保护气幕,避免了粉尘对仪器核心部件—光学系统的污染,确保仪器可靠性;
11、可支持二次开发。
三、数据管理平台
1、实时前端数据采集与显示;
2、专业GIS地理信息监控与管理,独立GIS引擎,兼容百度/谷歌地图;
3、多种报表功能,简化用户人工统计,优化工作流程,支持多层次地图显示及信息管理;
4、支持设备集中管理远程配置、升级;
5、支持多种终端和操作系统,满足客户移动办公要求;(Windows / IOS / Android);
6、支持系统级别分布式部署,媒体转发服务器可分布式部署,
负载均衡。
四、平台软件主要功能
4.1电子地图位置呈现功能
可结合电子地图确切的知道每个设备所在位置,通过点击电子地图上的设备图标就可以查看设备所带各项传感器采集的实时监测因子,包括颗粒物、气象参数、视频等,双击视频播放界面可以实现放大或缩小,方便用户直观查看区域内所有监测点的部署情况和环境质量状况。
4.2监测因子图形展示
数据展示支持折线图、柱状图、表格等多种形式,展示的内容为各项监测因子浓度的实时与历史分钟值、小时值,方便用户查看时间段内各项监测因子变化趋势,同时可以进行监测点位之间的各项参数的对比分析,用户可以自主设定展示的时间区间,导出打印时支持选用JPG图片、PDF、EXCEL、WORD文档多种格式。
4.3历史数据查询
系统提供历史数据查询功能,用户通过设置时间类型、站点、查询时间选项后,即可查看到所选择站点的历史数据信息,包括各项监测因子、数据更新时间等,查询结果支持选用EXCEL文档形式导出。
4.4站点管理
用户在此模块可以实现监测点位信息的增、改、查、删等基本操作,点位信息包括监测点位名称、地址、经纬度、站点ID、所在区域名称等内容,实现点位信息的动态管理,区域与编号为锁定状态,可自行配置名称、经纬度、排名、公开、掉线预警等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