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修改PPT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修改(共47张PPT)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修改(共47张PPT)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 该患者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案例。
B.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 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可爱的乡音。
C.“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能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 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究竟是妹妹很着急,还是爸爸妈妈很着急,还是妈妈很着 急?
1.自相矛盾 示例1: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没有死,不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 应改为:很多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1.自相矛盾 示例2:窗外的暴风雨突然渐渐地停下来。
“突然”和“渐渐”矛盾。
2.范围不清
“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是指“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还 是“索尼公司的产品”。
B.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 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此”是指“嘴上说说”还是 “要采取果断措施”?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 ,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信。
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句式杂糅
“……这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决定的”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
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 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中考语文复习公开课修改病句专题课件【优质PPT】

中考语文复习公开课修改病句专题课件【优质PPT】

2021/9/8
15
辨别修改病句的方法、步骤
一读、二提、三改、四查 一读:
借助语感找出病句,往往别扭的地方就是有语 病的 。
二提:主干提取。从而辨析句子是否有错误。
(抓主要动词)
三改:增(即增加缺少的成分)、删(删去多
余的部分)、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 字词)。
四查:进行复查(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
A.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行径。 B.有没有健全的体魄,是能够成为接班人
的前提。 C.他虽然已经超越了别人,那么,今后的
任务就是超越自我。 D.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联盟制造的血腥
暴行,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
2021/9/8
23
练习:
1、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2、国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D
A、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B、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C、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D、小张明天要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知识
竞赛。
2021/9/8
22
实 战 演 练(五)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D )

第 句,修改意见:

② 将“提升自我“与“增长知识”位置对调
④删去“和生活”
2021/9/8
21
实 战 演 练(四)
3、没有语病的是( ) D
A. 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有关许多人类起源 的知识。 B.讲台一边站着一位同学。 C. 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 D. 我把成功的经验,向他做了详细地介绍。
2021/9/8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病句的修改(共31张PPT)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病句的修改(共31张PPT)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将“获 胜”改为“胜负”) B.为搞好百年校庆,学校领导研究并征集了师生们开展活动的意 见。(在“校庆”后加“活动”) C.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恶性事故,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安 全生产措施。(把“提高”改为“完善”) D.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这些文物对科学 家们研究古代的文化,具有很大的价值。(把“两千多年前”调 到“新出土的”后面)
【解析】D.搭配不当,“开展”和“热潮”搭配不当,可把“开 展”改成“掀起”;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主语残缺。
【成分残缺】
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的语文成绩很快有了进步。
(此句应去掉“在”和“下”,或去掉“使”。)
2.谓语残缺。
例:在非洲还有很多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病句类型
【常见语病类型】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句式杂.多项定语的语序不当。(名词修饰语次序不当)
例:他是一位优秀的有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县城中学的语文老师。
例:博物馆展出了宋朝时期的新出土的一艘古船。 (分析:定语排列不当。“古船”前三个定语顺序应该为“一艘”“新出土 的”“宋朝时期的”。)
【解析】B.语序不当,应改为“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
例: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解析:句中主语“眼睛”与谓语“集中”搭配不当。“眼睛”不能“集中”,应
改为“目光”。)
2.动宾搭配不当。
例:我们必须扩大和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扩大”与“发展”搭配不当。)

病句专题复习课件精品PPT(共35张PPT)可修改全文

病句专题复习课件精品PPT(共35张PPT)可修改全文
1.否定失当——要注意否定词 辨析技巧:如果句子中出现“不、非、无、没有、勿、否、不能不、难道不、禁止、杜绝、避免、防止、切忌”等词语或其他含有否定意义的词语时,要注意表达的意思有没有说反。
例: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修改意见:否定词 “不再”和表达否定意思的“避免”连用,与要表达的意思相反,应删掉 其中一个。)
认识病句
什么是病句? 由于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使用不当或不合理造成表意不清的语句,就是病句。
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备考的重点之一。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修改病句已成为必考的考点,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另一方面还要掌握一些辨析及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修改意见:谓语“召开”与宾语“活动”搭配不当,应将“召开”改为“开展”。)
例2:现在,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和那熟悉可爱的乡音。
(修改意见:谓语“看到”与宾语“乡亲”搭配得当,与“乡音”则不能搭配,在“那”前加“听到”才与“乡音”搭配。)
3.主宾搭配不当 这类病句一般是主语与宾语对应的是不同的对象,或者是逻辑上无法对应的两个不同事物。辨析时,首先要划分句子主干,找出主谓宾,看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得当。
(五)句式杂糅
辨析技巧:句式杂糅又称结构混乱。即把几种结构或几个意思硬凑在一个句子里,使句子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常见的杂糅句式有: ①本着……为原则-----本着……的原则;以……为原则 ②原因是……引发的------原因是……;是……引发的 ③是为了……为目的------以……为目的; 是为了…… ④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⑤是由于……的结果——— 是由于……;是……的结果 ⑥大多以……为主——— 大多是……;以……为主 ⑦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的原因 ⑧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2023年中考复习:病句修改 课件(51张PPT)

2023年中考复习:病句修改 课件(51张PPT)

30
七、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是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个句子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 不清。
例:作品内容简介包括所诵作品的背景、内容、特色等方面进行简要 介绍。 (“作品内容简介包括所诵作品的背景、内容、特色等方面”与“作品内容简 介应从所诵作品的背景、内容、特色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两句杂糅,任选其 一即可) 1.据银监会分析,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股市一路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资 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2. 宁泽涛在世锦赛夺冠,他的成功靠的是个人的拼搏奋斗取得的。
宾语 定义:宾语在动词后,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
回答“谁”或“什么”
1、这就叫做信息。 2、我很尊敬他。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 阶级解放事业服
务的手段。
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人们促进了大量品种的繁殖。
(1)缺主语 例:1.随着长沙地铁2号线的投入使用,使长沙人的未来与地铁 密不可分。 (“随着……,使……”介词掩盖了主语,造成句子成分残缺)
25
例:(6)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复杂状语的排列顺序大致为“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表时 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表范围或频率、程 度的副词+表情态的形容词或动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正确的顺序应该为: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 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例:(7)主客倒置。 例如:那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改为“我与报纸接触”,因为“我”为主动,“报纸”为被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我是很熟悉的 (8)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如:小玉不但会唱歌,而且小李也会唱歌。 因为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所以“不但”应移到句首。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常见病句类型讲解 课件(共25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常见病句类型讲解 课件(共25张PPT)
解析:
A(B.“原因是由于”语义重复,“原因”和“由于”可删掉一个。
C.“吴京凭借《战狼2》的精彩表演,技压群芳”错,“吴京”是男演员,跟“技压群芳”不能搭配;
“男主角”后缺少宾语“奖”。
D.缺少主语,可删掉“通过”或者“使;“水更清、天更蓝、山更美”语序不当,可改为“山更绿、
水更清、天更蓝”或“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常见病句类型复习
一 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1、词序不当
示例: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分析:逻辑上应是先“认识”,再“改正”。)
2、主客颠倒
示例:数学对我不感兴趣。 (分析:主体“我”,客体“数学”,改为“我对数学不感兴趣。”)
示例1:我们保持环境卫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该句把“我们保持环境卫生”和“保持环境卫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两句意思凑在 了一块,应删去“我们”)
示例2:实验中学荣获“先进学校”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的原因是”与“……是……的结果”杂糅。)
示例3:老师把他掉在地上的笔给捡了起来。 (“把字句”与“被字句”杂糅在一起。)
示例:通过这次谈话,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分析:可删除“通过”或“使”) (2)缺少谓语
示例:我们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分析:谓语残缺,句末加上“而努力”即可。) (3)缺少宾语
示例:市政府严肃处理了水泥厂擅自提价。 (分析:宾语残缺,句末补上“的做法” 才通顺。)
三 成分残缺/赘余
六 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示例: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很多人死难了, 他是幸免的一个。)

专题复习《病句修改》课件(共35张PPT)

专题复习《病句修改》课件(共35张PPT)

专题二 语序不当
逻辑语序不当
当句子中出现多个并列的短语或词语,并且这些短语之间有着承接关系或递 进关系时(短语或词语间常用顿号或分号连接),要注意其是否有逻辑语序 不当的语病。
修改方法:一般是将语序不当的内容调换位置。
例:全校师生讨论并听取了校长所做的关于“争做文明好青年”的报告。
(“讨论并听取”逻辑语序不当,应改为“听取并讨论”。)
表目的
①非……才行; ② 旨在以(是为了)……为目 的
①非……不可;只有……才行; ②旨在(是为了)·····;以……为目的
专题三:句式杂糅(结构混乱)
常见句式 错误句式
正确句式
表范围
①有……组成;
②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①有……;由·…组 成;
③对象是…·····提出的 ② 成 分是……;是……配制而成
例1: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 考有意义的事。
(“约”和“左右”语义重复,应任删其一。)
例2:在黑龙江红色文化基地影视展厅里,同学们都停下脚步驻足观 看,心中充满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驻足”的意思是停止脚步,与句中“停下脚步”语义重复,两者任删其一
专题二 语序不当
修辞语次序不当
修饰语次序不当存在四种常见情况:
①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②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③定语与状语次序不当:
④定语、状语与中心语位置不当。
修改方法:这四类情况的正确次序如下:
多项定语: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表指代或数量(多
少)][动词性词语、主谓短语(怎样的][形容词性短语(描述什么样的) [性质、类别或范围(什么)]+中心语。 多项状语:[表时间][表处所][表范围]「表情态方式][表对象]+中心语。 定语与状语:先分清定语和状语,状语一般需要放在定语前面。 定语、状语与中心语:先要分清定语、状语与中心语,定语、状语一般需 要放在中心语前面。

初中修改病句专题ppt课件

初中修改病句专题ppt课件

三、语序不当
(二)状语和中心语位置不当 例句: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上的关 注。
修改:应将“广泛”放在“社会上的”后面。
三、语序不当
(三)定语语序不当
例句:我想学着品味缤纷的一种人生。
修改:应将“缤纷的”和“一种”互换位置。
三、语序不当
(四)主客颠倒 例句:绘画对我不感兴趣。
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 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 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 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答案:D
选项设置分析
A.“2016年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其中的“智 能机器人”板块,涵盖服务机器人、制造机器人、运动机器 人等许多大量内容。 成分赘余,“许多”和“大量”均表示数量之多,应删去其 一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 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搭配不当,谓语动词“减少”与宾语“一倍”搭配不当,应将 “一倍”改为“一半”。
修改:应在“全面了解”前加“有了”。
二、成分残缺 (三)缺宾语
例句:网上“晒旅游”的行为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 要产生攀比或骄傲。
修改:应在“骄傲”后加“的心理”。
三、语序不当
(一)定语和中心语位置不当 例句: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 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修改:应将“读者”与“深受”互换位置。
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 意外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专题复习

病句修改
• 一、病句类型:
• (1)成分残缺:主要有缺主语或 缺谓语或缺宾语。 • 如“在他跑过来时,抱着一个球。” (缺主语,应删去“在”“时”。) • 如:我们必须努力学习,认真观察 分析问题的习惯。(缺谓语,必须 后加上“养成”)
• 如: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 起许多往事。(没有主语,去掉“使”) 如: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 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缺谓语,应把 “薄弱”调到“态度”后) • 如:工商管理部门立即查清了这家商 场擅自提价。(缺宾语,末尾加上 “的问题”)
三、辨析病句、修改病句的几种方法:
1、语感觉察法:审读病句,可以从感觉毛 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搭配不当,语 序不当、就语意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 析、修改。 2、提取主干法: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 光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 掉,提取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再检查 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 部是否有毛病。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 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再如:睡眠不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 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就是“不能”,后三句中的 “不”应该去掉,否则意思完全相反。)
又如: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的事故 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这句话中 的“避免”“不发生”就是“发生”, 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不”。)
• (6)语序不当。 • 如:我们要学会研究问题和调查问 题。(“调查问题”应在“研究问 题”之前。) • 如: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 洗劫圆明园的历史。(“烧毁并洗 劫”这样表达不合事理,应对调。)
3、有的放矢法:语病往往会出现在 句子中的一些特定部位,如:多重定语、 多重状语,可能会出现语序不当的问题, 如:“是否刻苦学习,是取得良好成绩 的关键。”“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提 高了学习成绩。”
4、逻辑分析法:有的病句没有语法 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逻辑分析法是从 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违 背逻辑。语义重复,不合情理的病句, 都可以用此法辨析、改正。
• (10)关联词误用。要注意关联词的 使用,如果错用、滥用、配对不当、 省略不当等都会造成病句。 • 如:只要你说得对,我们才能改正。 (“只要”应对“就”,所以应把 “才”改成“就”。) • 如:尽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 的锻炼。 • 如: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 不长。
• (11)不合事理(不合逻辑)。即现 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或现象。 • 如:深蓝的夜空明月高照,繁星密布。 (当明月高照是不可能出现“繁星密 布”的情形,应是“月朗星稀”。) • 如:800个人,几千条胳膊,与洪水搏 斗了一天一夜。 (不合事理,800人 不可能有几千条胳膊。)
• (2)搭配不当:主要有主谓、动 宾、定语与中心语、状语与中心语 等搭配不当。 • 如“这个公司的产品数量和质量都 有很大提高。”“质量”“提高” 搭配正确,但“数量”与“提高” 不能搭配,应把“数量”改为 “数”。
如: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 (主谓搭配不当,把“眼睛”改为“目 光”) 如: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 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 (把“揭露”改为“表现”) 如:只要稍微深思熟虑一下,这个道理是不 难领会的。 (“深思熟虑”是需要时间的,是反复 思考的过程,“稍微”是不可能做到深思熟 虑的,所以用在这里修饰不当,应该删去。)
• (8)用词不当。 • 如:仿生学这个词可能对我们较陌生。 (“对”弄错了对象,应改为“我们 对仿生学这个词……”) • 如:他提出展开学习竞赛,大家纷纷 附和。 • 如:第四十七届世乒赛上,我国运动 员精神矍铄,夺得了四块金牌。
• (9)句式杂糅:把两句话的意思合在 一句里说。 • 如:他的家乡是福建省福州市人。 (应改为“他的家乡在福建省福州市。 或他是福建省福州市人。”) • 如:经过多方打听,我们终于了解到 这只手提包的失主是你们学校一位女 教师丢的。
如: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 员们的齐心协力。 (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 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 应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 力”)如:班里的同学基本上都 交上作业了。 如:他在这里下了车,我断定他 大概是本地人。
• (5)否定误用。 • 如“难道能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 是我们的责任吗?”(否定的反问 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应删去“能 否”。) • 如: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不 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
•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 不但他成绩好,而且思想也很好。 • 我们要及时分析问题,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 (定语与中心词颠倒)
• (7)重复累赘。 • 如:学校里出现了空前的前所未有 的植树热潮。(这类语病是由语意 重复造成的,修改时将同意的两个 词语删去一个。)
• 如: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 (头发不在头上在哪里呢?可见“头 上的”三个字是不必要的,否则罗 嗦。) • 又如:老马和老李一起多次反复地进 行水稻高产试验(“多次”和“反复” 是一个意思,不必要重复使用,应删 去其中一个。)
(12)有歧义。 如:我校举办的数学、物理两个短训班开 设了农用数学、农业机电课程。
(这句话有两种理解:(1)这两门课程是数 学、物理短训班各开设的,即数学短训班开设 了这两门课,物理短训班也开设了这两门课。 (2)这两门课程是数学、物理短训班分别开 设的,即数学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课程,物 理短训班开设了农业机电课程。看来应该是第 (2)种理解,应该在“开设”前加上“分 别”。)
如:小李发现老张正在和他的战友谈话。
二、检查语病的规律和方法
以上列举了常见语病的具体类型,怎样辨 析,光知道类型不够,还要掌握一些检查语病 的规律和方法。为了便于记忆,我把它编成了 顺口溜: 语病分析要记清,先找句子主谓宾。 成分多余和残缺,结构杂糅意不明。 联合短语看搭配,一一对应要分明。 “是”字前后要一致,切忌句中相矛盾。 否定句中查否定,语序不当歧义生。 种属不能有并列,关联词语成对称。 主客倒置设障碍,逻辑、习惯要当心。
(3)分类不当。
如:商店里摆满香蕉、梨、苹 果、萝卜等许多水果。(萝卜属 于蔬菜,不属于水果) 如:张敏同学的书柜里整齐地 摆放着《西游记》、《水浒》、 《新华字典》等几十本文学书。 (《新华字典》不属于文学书, 应去掉。)
• (4)前后矛盾。
• 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 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肯定的前提推出不肯定的结论。 应删去“否”字。) • 如:有有远大的志向是一个人成 功的关键。(成功是一面性,有没 有是两面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