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增效项目可研报告

合集下载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近年来,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发严重,灌溉用水成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瓶颈之一、为了解决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本项目旨在进行灌区节水改造,通过新技术、新设备和管理方式的引进,实现节水目标,提高生态环境和农田经济效益。

二、项目内容和技术路线1.改造灌溉设施:对现有灌溉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优化灌溉设施布局,更新老化设备,提高设施的灌溉效率。

2.引入现代化技术: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如微喷灌、滴灌等,改变传统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3.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开展农田水利管理培训,提高农民的水资源利用意识和管理水平。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国家对节水工作的重视以及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加剧,灌区节水改造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2.技术可行性分析:灌区节水改造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已经在其他地区成功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技术路线可行。

3.经济可行性分析:节水改造后,可大幅提高灌溉效率,减少用水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田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显著。

4.社会可行性分析:节水改造将改善灌区水资源利用状况,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实施计划1.前期准备:调研现有灌溉设施状况,制定灌区节水改造方案,确定改造范围和标准。

2.设备采购:根据方案需求,采购新设备和技术装备,确保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3.设施改造和建设:按照方案要求,进行设施改造和建设工作,提高灌溉效率。

4.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进行管理培训和督导,确保改造效果的实现。

5.后期运营:建立长效机制,定期检查设施运行情况,维护设备,提供技术服务,确保节水改造的长期效益。

1.设备采购费用:按照设备和技术装备采购需求进行预算,约为X万元。

2.设施改造和建设费用:根据改造范围和标准进行预算,约为X万元。

XX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摘要:
本报告针对XX河灌区的节水改造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了项目的背景、目标、技术实施方案以及预期效益。

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该项目在资源保护、效益提升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报告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技术应用、管理水平提升及利益相关方合作等方面,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一、引言
1.1项目背景
1.2项目目标
二、技术实施方案
2.1灌溉系统改造
2.2节水技术应用
三、效益分析
3.1水资源保护效益
3.2农业效益
3.3经济效益
3.4环境效益
四、项目可行性评价
4.1技术可行性
4.2经济可行性
4.3管理可行性
4.4社会可行性
五、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5.1技术风险
5.2经济风险
5.3管理风险
5.4政策风险
六、项目实施计划
6.1项目阶段划分
6.2实施时间安排
6.3资金投入计划
七、总结与建议
7.1项目总结
7.2项目建议
附录:调研问卷、数据统计表格等相关材料
注:以上为报告大纲,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内容和字数可能有所调整。

大型节水增效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型节水增效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型节水增效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综述1.1 项目背景**++是以农业为主日勺.团场,属**--灌区,土地面积140.88万亩,现有耕种面积11.25万亩,其中中低产田7.43万亩,占66%,另有因缺水而弃耕面积3万亩,随着社会经济日勺.发展,水资源日勺.短缺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日勺.瓶颈,++团党委充分认识到节水日勺.重要性,利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日勺.有利时机和中央财政日勺.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发动群众,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改善生态环境,改造中低产田,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为了更好、更快日勺.推广高新节水灌溉技术,扩大高新节水灌溉技术覆盖面,++2004年决定建设3712.6亩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并委托**勘测设计院编写《**++2004年3712.5亩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项目建设日勺.目标和任务示范项目日勺.建成,必将大大增强项目区及周边地区日勺.群众发展节水灌溉日勺.热情,带动一大批节水灌溉项目,为植林种草项目和中低产田改造提供水源保障,为生态环境治理奠定先进日勺.设施基础。

经过全场干部群众日勺.共同努力,“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日勺.迷人风光将在项目区得以重现,这有效促进了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环境日勺.良性循环,对改善和保护地区日勺.生态环境将起到非常重要日勺.作用。

项目区将成为发展生态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日勺.标杆。

周边干部群众通过学习和现场考察示范项目,在增强感性认识日勺.同时,深深地触及了传统农业,粗放农业日勺.思想意识,学到了好日勺.经验和好日勺.做法,又看到了差距和不足,增强了紧迫感和危机感。

宣传部门抓好宣传,大造声势,并利用板报、画廊、有线电视台、散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节水灌溉日勺.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发展节水生态农业前景分析等形势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观念意识明显增强,为上节水灌溉项目,发展节水生态农业奠定思想基础。

高效示范节水项目日勺.建成,可以使灌水均匀度达85%,田间水有效利用率达95%,节约耕地5%,每个农工日勺.管理定额有现在日勺.30亩提高到80亩,皮棉产量从现在日勺.80公斤/亩提高到110公斤/亩,净灌溉定额由现在日勺.376方/亩,减少到200方/亩,水分生产率由0.213公斤/方提高到0.55公斤/方,每年节约水量65.34万方,收复弃耕地1738亩。

3712亩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712亩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712亩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712亩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建设投资概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资金筹措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项目筹备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可行性研究综合评价与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产业政策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产业前景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建设的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建设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节水可行性研究报告

节水可行性研究报告

节水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在这种背景下,节约用水成为了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措施。

本报告旨在对节水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节水的必要性、潜力和可能的措施,为制定有效的节水策略提供依据。

二、水资源现状分析(一)全球水资源概况全球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极为有限。

大部分水资源以海洋水、冰川和深层地下水的形式存在,难以直接利用。

(二)我国水资源状况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均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

同时,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也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导致季节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

(三)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低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高,城市生活用水存在跑冒滴漏等问题。

此外,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局面,进一步限制了可利用水资源的数量。

三、节水的必要性(一)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节约用水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通过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可以延长水资源的可利用时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水资源。

(二)降低用水成本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节约用水可以降低用水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特别是在水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下,节水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收益。

(三)减少环境污染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会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河流生态破坏等。

节约用水可以减轻对环境的压力,促进生态平衡。

四、节水的潜力分析(一)农业节水潜力改进灌溉方式,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大幅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此外,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灌溉管理体制,也有助于实现农业节水。

(二)工业节水潜力工业企业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施废水回用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用水量。

节水增效项目可研报告

节水增效项目可研报告

节水增效项目可研报告第一章综合说明一、项目背景太康县是豫东地区严重缺水的县(市)之一。

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太康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解放以来,太康县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修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改善和发展了农业灌溉,为农业丰收发挥了巨大作用。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太康县属平原地区,河流多属季节性河流,地表水无法保证。

工业用水靠打深井提供水源,加之近年来农田灌溉面积增加、单产提高,需水量进一步加大,由于超采太康县地下水位逐年下降,造成了大量机井报废。

破坏了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因此,水资源危机亟待解决,节水灌溉势在必行。

党中央非常重视节水灌溉工作,国家计委、水利部近几年连续安排了一批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对引导发展节水灌溉、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起了巨大的作用。

建设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符合太康县的实际情况,是该县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编制的依据和过程连续几年的干旱,给当地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在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发展节水灌溉事业,建立“一优双高”的农业示范区,根据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提出的要求条件,按照《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的要求,项目单位委托我所,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实地勘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上述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编制依据,编制了《河南省太康县2005 年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工程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嘉县2005 年节水增效示范项目确定在太康县南部的老冢镇,涉及刘集、后湾、东寨三个行政村。

土地面积6.5Km2,设计灌溉面积5000亩.项目区内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农民人均纯收入1256元。

工程内容为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灌溉,规划机井67眼,根据项目区地块边界,作物种植方向,利用原有机井42眼,新打机井25眼,清洗机井20眼,配套65BPZ-55型喷灌机组67套,新建机井房25座,原有机井房稍加修缮即可。

X节水灌溉项目可研报告

X节水灌溉项目可研报告

1. 综合说明1.1 相关项目背景××县××节水灌溉示范相关项目位于××县××镇星子坪村, 东抵辰水,南抵××,西与洞口县龙江灌区相连,北至大东山山脚下,湘中略偏西南。

相关项目区距××县城45km,从××县城有公路直达相关项目区,交通方便,经济活跃,区内农户对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很高。

示范相关项目区位于××县西南部的丘陵地区,相关项目区总面积3.2km2,总人口1805人,其中劳动力1020人,总耕地面积1914亩,其中水田1554亩,旱土360亩,人平耕地面积1.0亩;林地面积3000亩,其中经果林380亩。

相关项目区内人平均收入800元,粮食亩产量500公斤左右,人均生活水平在××县处于中下等水平。

示范相关项目区为下场形小丘岗地形,土地肥沃,土壤多为红黄粘壤土,农田保水能力差。

区域内属于中亚热带,气候较温和,多年平均气温16.9℃,最高气温39.1℃,最低气温-11.3℃。

年日照时数1540小时,无霜期281天。

区内稻田集中连片,光照充足,适宜水稻、油作物及经济作物的生长,有利于建设高产稳产的田园化节水灌溉示范区。

该节水灌溉示范相关项目区属××县木瓜山灌区灌溉范围,示范相关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314.8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373.3毫米。

降雨量分布不均,以4月最多,约占全年总雨量的46%,在农作需水较多的7~9月,多年平均降雨量仅265mm,而同期蒸发量高达609.6mm,因此,雨量分布不均是造成自然灾害的主要因素。

1.2编制依据和过程1.2.1编制依据报告编制主要依据以下规范、标准和有关参考文献:(1)《重点大型灌区续建相关项目建设管理管控办法》国家计委农经[1997]1927号文(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3)《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4)《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5)《水利建设改造经济评价规范》(SL72-94)(6)《湖南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定规程》(试行)(7)《水工设计手册》第8分册“灌区建筑物”(8)《湖南省水利厅关于规范节水灌溉增效示范相关项目建设程序和加强节水灌溉相关项目管理管控的通知》(湘水工管〔2003〕15号)(9)《湖南省××县木瓜山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初步设计书》(邵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3.6)1.2.2编制过程××节水灌溉示范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是在《××节水灌溉示范相关项目建议书》基础上进行深入论证的,得到了××县水务局和××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相关项目的布置更趋合理和完善。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农业节水灌溉的实质是合理灌溉、科学与高效用水。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

因此发展节水型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首要任务,对促进我国农业灌溉从粗放到集约、从外延为主到内涵为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引导和推动我国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家从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引导资金,专项用于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建设。

根据**** 水利局发的发电[2004]64 号文“关于编制2004 年牧区水利节水示范项目和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经有关部门研究,******** 为2005 年度**** 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区之一。

2004 年8 月**** 委托我院承担该工程的前期工作,我院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程勘察、社会经济和水资源和灌溉调查,对调研和勘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方案比选,估算工程数量和编制投资估算、经济评价,2004 年9 月完成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项目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发展自压半固定喷灌总面积5046 亩, 项目区内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收。

1.3 项目选择原则(1)采用工程、技术、农业、管理等综合措施,大力发展现代化节水灌溉,缓解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人益。

(2)本项目实施与******** 的十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适应。

(3)根据******** 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的特点,采用的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要与该地区相适应。

(4)应突出现代化灌溉工程的特点,根据项目的特点,因地制宜拟定发展节水灌溉的模式和型式,并对相应的输配水工程配套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水增效项目可研报告第一章综合说明一、项目背景太康县是豫东地区严重缺水的县(市)之一。

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太康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解放以来,太康县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修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改善和发展了农业灌溉,为农业丰收发挥了巨大作用。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太康县属平原地区,河流多属季节性河流,地表水无法保证。

工业用水靠打深井提供水源,加之近年来农田灌溉面积增加、单产提高,需水量进一步加大,由于超采太康县地下水位逐年下降,造成了大量机井报废。

破坏了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因此,水资源危机亟待解决,节水灌溉势在必行。

党中央非常重视节水灌溉工作,国家计委、水利部近几年连续安排了一批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对引导发展节水灌溉、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起了巨大的作用。

建设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符合太康县的实际情况,是该县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编制的依据和过程连续几年的干旱,给当地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在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发展节水灌溉事业,建立“一优双高”的农业示范区,根据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提出的要求条件,按照《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的要求,项目单位委托我所,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实地勘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上述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编制依据,编制了《河南省太康县2005 年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工程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嘉县2005 年节水增效示范项目确定在太康县南部的老冢镇,涉及刘集、后湾、东寨三个行政村。

土地面积6.5Km2,设计灌溉面积5000亩.项目区内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农民人均纯收入1256元。

工程内容为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灌溉,规划机井67眼,根据项目区地块边界,作物种植方向,利用原有机井42眼,新打机井25眼,清洗机井20眼,配套65BPZ-55型喷灌机组67套,新建机井房25座,原有机井房稍加修缮即可。

工程计划工期为一年。

四、投资估算、资金筹措项目区工程估算总投资204.09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100万元,省财政补助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54.09万元。

五、经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区节水灌溉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净增加经济效益78.46万元,工程投资回收年限5.5年,经济内部收益率22.06%,益本比1.51,项目可行,建议尽快立项实施。

六、组织领导和管理机制工程施工与管理推行项目法人管理制,该项目的法人单位是太康县水利局。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实行建设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设备、材料采取政府采购与厂家签订供货合同,直接供货,确保产品质量。

工程建成后,成立太康县老冢镇节水灌溉服务公司,采用企业化管理体制,以灌溉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服务形式上实行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供水实现商品化,负责灌溉系统的维护,养护和更新改造。

可行性研究报告太康县老冢镇节水灌溉服务公司要抓好管理队伍的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培训,采取各种方式提高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保证整体队伍的稳定,使节水灌溉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工程特性表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太康县境内水资源总量为2.84亿m3,人均占有量210m3,亩均水资源量165.7 m3,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几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日渐增加,工业用水和人畜用水量每年分别以11.5%和7%的速度递增,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不仅成为太康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而且影响着全县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必须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着手。

该县地表水资源严重缺乏,没有大的过境河流,两条季节性小河流水源也没有保证,所以必须在节流上做文章。

长期以来,由于该县灌溉方式落后,灌溉渠道多为土渠,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水的有效利用率很低。

因此,为科学利用好水资源,作为农业大县,必须走可行性研究报告节水农业的道路。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太康县水资源短缺有效的途径,是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发展节水灌溉,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光、热、水同期,适宜于小麦、玉米、棉花等多种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林牧副渔业的综合发展。

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造成旱涝灾害交替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克服不利因素。

项目区影响农业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干旱,干旱灾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水利则是农业发展的命脉。

只有兴建水利工程,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才能扭转传统的以雨养农模式,以节水灌溉农业推动农业发展。

兴建节水灌溉工程项目是实施万元农业的重要保证。

项目区地处太康县南部老冢镇,项目区域水资源仍靠天供给,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发展节水灌溉,才能有效地利用和开发项目区的水利资源。

二、发展节水灌溉,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靠天吃饭的习惯,使雨养农业变为节水灌溉农业,从而可以促进种植结构的调整,由过去项目区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向多元化、集约化、产业化种植转变,形成万元农业产业体系,进而推动高效农业的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项目区农业的生产能力。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太康县推广节水灌溉工程具有以下几个有利条件:一、领导十分重视可行性研究报告当地政府十分重视节水灌溉工作,始终把推广发展节水灌溉作为确保管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来抓,在水利建设上舍得投资。

二、群众强烈要求节水灌溉的优越性早已家喻户晓,农民有着强烈的节水意识和愿望。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自筹资金能力也有所增强。

三、技术力量有保证长期以来在喷灌、微灌等节水工程建设中,锻炼了一批技术人员,已完全具备对该项目组织施工的能力,能够保质保量完成节水示范项目区工程各项建设任务。

四、其他优势全县农网改造后电力充足,项目区只需增加部分低压线路既能满足要求,县,镇之间道路交通十分便利,经济条件较好,材料采购方便。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一、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及范围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区位于太康县南部的老冢镇,李贯河以南,淮阳县界以北,106国道西侧,距太康县城仅15Km,涉及刘集、后湾、东寨三个行政村。

项目区地处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南缘,西北高东南低,地面自然比降为1/6000。

2、水文气象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光、热、水同期,适宜于小麦、玉米、棉花等多种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林牧副渔业的综合发展。

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交替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克服不利因素。

四季气候的特点: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干旱少雨,冬季寒冷少雪。

项目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15.3小时,年积温5274.7℃,无霜期215天,多年平均气温14.3℃。

据太康站1951—2003年(水文年)53年降雨统计资料计算,多年平均降雨量729.7mm,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年内分配相差较大,年际分布不均,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244.1mm,喷灌季节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南风,风速一般不超过3.2m/s。

3、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地处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南缘,西北高东南低,地面自然比降为1/6000。

示范项目区土壤属潮土类沙壤土,土壤干容重1.4g/cm3,土壤肥沃,耕性良好,但易旱易涝,保肥保水性较差,田间持水率为22%~25%(重量比)。

4、水资源项目区地质结构属第四系松散沉积物,60m深度范围内,含水层十分广阔。

以浅层含水岩组的富水性为中水量区,其走向与河道流势基本一致,顶板埋深8—10m,含砂层厚约5—10m,单位涌水量5—8t/h·m,含水岩性主要以中砂和细砂为主,为片状;地下水矿化度低,水质良好,适宜农田灌溉。

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作物种植结构情况及今后结构调整趋势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区地处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南缘,规划设计面积5000亩,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为主。

工程实施后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种植优质小麦等,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6、自然灾害太康县因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冷暖气团交替频繁,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时空分布也不均衡,出现灾害性的天气较多,旱、涝,干热风等灾害不断发生,尤其旱灾更为严重。

据有关资料记载,二十世纪以来的82年中,该县共出现大小旱灾46次,基本上两年一遇。

据太康县气象站1957~1981年25年资料统计,共出现旱灾21年,频率为84%。

其中重旱18年,频率为72%。

从季节上看,伏旱最多,频率在70%以上,初夏旱次之,频率在55%~70%,秋旱较少,频率在30%。

旱灾是对太康县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

1957年至1981年期间,共出现暴雨40次,平均每年1.6次。

1977年曾出现6次暴雨,暴雨强度也比较大。

1967年6月30日和1976年7月19日出现的大暴雨,日降雨量分别为136.5mm和111.7mm。

在时间上最早为4月(1977年),最晚为10月(1958年),7月份最多,25年中曾出现12次,占总次数的30%,其次是6月份,曾出现8次,占总次数的20%。

每逢暴雨,洪水爆发,经常淹没农田和村庄,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

自1957年以来,共遭受不同程度的干热风影响39次(164天),平均每年遇上1.6次,每次3.4天,最大风速17m/s。

我县干热风多发生在5月22日至30日和6月4日至9日,此阶段出现干热风占77%。

其中,6月4日至9日,又是出现干热风的高峰,占46%。

干热风对太康县小麦生产威胁很大。

二、社会经济状况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区位于太康县南部的老冢镇,涉及刘集、后湾、东寨三个行政村,总人口6575人,劳动力1976人。

规划设计面积5000亩,主要种植农作物小麦、玉米等,农民人均收入1526元。

项目区属于平原区,有一定数量的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和相当数量的小型农业机械,具有一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但仍有部分以人工作业农户,生产水平属中等偏上。

三、水利工程现状建国以来,老冢镇历届政府重视水利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观,水、田、林、路得到了综合治理。

灌溉方面,项目区内现有机电井45眼,机井深度在25—35m之间,动水位10m左右。

有效灌溉面积2590亩,占耕地面积47.6%。

目前灌溉工程主要为地面畦灌。

现有新集沟、王甫沟,排水出路畅通。

上述工程的兴建,大大地提高了抗旱能力。

四、交通电力项目区距太康县城仅15Km,106国道、许昌-郸城小铁路从项目区横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为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