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节约用水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灌溉是农业生产中大量消耗水资源的环节,如何实现灌溉水的高效利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旨在通过示范推广科学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实现农业生产与节水目标的有机结合。
二、项目内容1.技术示范区建设:选取一片典型的农田区域,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区,其中包括灌溉系统改造、节水灌溉设备引进、区域管理平台建设等。
2.灌溉系统改造:对示范区内的传统灌溉系统进行改造,引入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实现对作物根系的精准供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节水灌溉设备引进:引进节水灌溉设备,如喷灌器、滴灌带等,并配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的精确控制,提高用水效率。
4.区域管理平台建设:建设农田管理信息平台,利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农田的远程监测和智能控制,提高农田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三、项目成本1.技术示范区建设:预计需投入资金200万元,包括场地选址和改造、设备购置、平台建设等费用。
2.灌溉系统改造:改造示范区的灌溉系统预计需投入资金80万元,主要包括系统改造、设备购置等费用。
3.节水灌溉设备引进:预计需投入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引进节水灌溉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
4.区域管理平台建设:预计需投入资金50万元,用于平台建设和运维等费用。
总投资为430万元。
四、项目效益1.节水效益:通过改造灌溉系统和引进节水灌溉设备,预计可实现用水量的降低50%,节水效益显著。
2.经济效益:改善灌溉系统和设备的效率,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预计可使农田产值提高10%以上。
3.社会效益:示范推广科学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有助于改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五、项目风险1.技术风险:节水灌溉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可能存在技术不成熟或操作不稳定的风险,需要做好技术研发和验证工作。
xxx水库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水库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文对xxx水库节水灌溉示范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通过对项目的背景和目的进行分析,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可行性,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xxx水库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推进项目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节水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完善,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1.引言】【2.项目背景】2.1 水库概况:介绍xxx水库的位置、规模和用途等基本情况。
2.2市场需求分析:通过调研了解当地农业灌溉的现状和需求,分析节水灌溉技术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3.项目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和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制定明确的项目目标,包括节水量的目标、灌溉效率的目标和农业生产增效的目标等。
【4.技术可行性】4.1节水灌溉技术:综合考虑滴灌、喷灌和微灌等灌溉技术,分析其在项目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4.2智能控制系统:介绍现代化的灌溉控制系统和远程监控技术,评估其在项目中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5.经济可行性】5.1投资分析:对项目投资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包括设备购置、工程施工和管理费用等方面。
5.2收益预测:结合市场需求和灌溉效率提升,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收益回报周期。
【6.社会效益】6.1水资源管理:分析项目对于当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促进作用。
6.2农业增效:评估项目对农业生产的促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7.风险评估】对项目实施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等,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和应对策略。
【8.实施计划】制定可行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明确项目各阶段的任务和责任,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推进。
【9.总结】综合以上分析,本报告认为xxx水库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改善水资源管理水平。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技术的完善和管理的规范,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和长期效益的持续提升。
X节水灌溉项目可研报告

1. 综合说明1.1 相关项目背景××县××节水灌溉示范相关项目位于××县××镇星子坪村, 东抵辰水,南抵××,西与洞口县龙江灌区相连,北至大东山山脚下,湘中略偏西南。
相关项目区距××县城45km,从××县城有公路直达相关项目区,交通方便,经济活跃,区内农户对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很高。
示范相关项目区位于××县西南部的丘陵地区,相关项目区总面积3.2km2,总人口1805人,其中劳动力1020人,总耕地面积1914亩,其中水田1554亩,旱土360亩,人平耕地面积1.0亩;林地面积3000亩,其中经果林380亩。
相关项目区内人平均收入800元,粮食亩产量500公斤左右,人均生活水平在××县处于中下等水平。
示范相关项目区为下场形小丘岗地形,土地肥沃,土壤多为红黄粘壤土,农田保水能力差。
区域内属于中亚热带,气候较温和,多年平均气温16.9℃,最高气温39.1℃,最低气温-11.3℃。
年日照时数1540小时,无霜期281天。
区内稻田集中连片,光照充足,适宜水稻、油作物及经济作物的生长,有利于建设高产稳产的田园化节水灌溉示范区。
该节水灌溉示范相关项目区属××县木瓜山灌区灌溉范围,示范相关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314.8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373.3毫米。
降雨量分布不均,以4月最多,约占全年总雨量的46%,在农作需水较多的7~9月,多年平均降雨量仅265mm,而同期蒸发量高达609.6mm,因此,雨量分布不均是造成自然灾害的主要因素。
1.2编制依据和过程1.2.1编制依据报告编制主要依据以下规范、标准和有关参考文献:(1)《重点大型灌区续建相关项目建设管理管控办法》国家计委农经[1997]1927号文(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3)《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4)《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5)《水利建设改造经济评价规范》(SL72-94)(6)《湖南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定规程》(试行)(7)《水工设计手册》第8分册“灌区建筑物”(8)《湖南省水利厅关于规范节水灌溉增效示范相关项目建设程序和加强节水灌溉相关项目管理管控的通知》(湘水工管〔2003〕15号)(9)《湖南省××县木瓜山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初步设计书》(邵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3.6)1.2.2编制过程××节水灌溉示范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是在《××节水灌溉示范相关项目建议书》基础上进行深入论证的,得到了××县水务局和××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相关项目的布置更趋合理和完善。
XX灌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研报告

XX灌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研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灌区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水资源利用和调整区域,为了解决农田灌溉中水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水平和效果,XX灌区决定开展节水灌溉示范项目。
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试点示范,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提高灌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的效益,为灌区节水灌溉提供技术和经验支持。
二、项目内容和方法1.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对XX灌区内的灌溉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引进节水灌溉设备,如滴灌、微喷、喷雾等设备,通过科学调度、监测和管理实现精细化灌溉。
2.建设新型水利工程:在灌区内建设水池、调蓄设施和渠道改造,以提高灌溉水的调控能力和利用效率。
3.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试点的农田中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合理施肥和喷灌管理,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农药、化肥的损失和污染。
4.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通过组织技术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形式,向农民普及节水灌溉的理念和技术,提高他们的水资源管理和操作技能,推广灌溉水量的合理化调整和使用。
三、可行性分析1.效益分析: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以减少灌区内的水资源浪费和污染,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同时,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对于其他灌区的节水灌溉改造也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进一步推动全国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
2.技术可行性: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在其他地区得到了应用和验证,可以通过技术引进和培训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
灌溉设备的更新和改造也可以通过采购和工程施工来完成。
3.经济可行性:通过对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预测,可以明确项目投资的回报周期和效果,有利于决策者进行决策。
四、项目推进计划1.预期目标:XX灌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预期目标是在三年内完成相关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灌区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水平和效果,增加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2.项目实施流程:确定项目组织机构,开展前期调研和可行性评估,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组织技术培训和指导,开展示范推广,并进行后期评估和总结。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综合说明 (1)1.1 项目背景 (5)1.2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编制的依据和过程 (6)1.2.1编制依据 (6)1.2.2编制过程 (6)1.3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程量 (7)1.3.1 项目范围 (7)1.3.2 项目建设规模 (7)1.3.3 项目建设内容 (7)1.3.4 项目建设工程量 (8)1.4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 (8)1.4.1 项目投资估算 (8)1.4.2 项目资金筹措及实施意见 (8)1.5 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及整个项目综合评价的结论 (9)1.5.1 项目经济评价的结论 (9)1.5.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9)1.5.3 项目综合评价的结论 (10)1.6 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机制 (10)1.6.1 组织领导 (10)1.6.2 管理机制 (10)2、项目区基本情况 (12)2.1 自然概况 (12)2.1.1 地理位臵及范围 (12)2.1.2 地形地貌 (12)2.1.3 气候 (13)2.1.4 土壤种类与种植结构 (14)2.1.5 水资源及水利工程现状 (15)2.2 社会经济情况 (16)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8)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8)3.1.1项目区现状主要问题 (18)3.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9)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1)4、项目区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23)4.1 项目区水资源及利用现状 (23)4.1.1 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23)4.1.2 项目区作物需水量计算 (29)4.1.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0)5、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及节水工程技术方案 (31)5.1 项目建设内容 (31)5.2 示范项目渠道灌溉流量计算 (31)5.2.1 设计灌水率 (31)5.2.2 渠道灌溉流量计算 (33)5.3节水灌溉工程配套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 (34)5.4灌溉制度的制定 (34)5.5 典型工程设计方案 (34)5.5.1渠道衬砌防渗设计技术方案比较 (34)5.5.2 渠道水力计算 (35)5.5.3主要渠系建筑物设计 (37)5.6项目建设主要工程量 (40)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1)6.1投资估算编制原则及依据 (41)6.2基础资料 (42)6.3估算成果 (43)6.4资金筹措方案 (44)7、项目建设管理 (44)7.1 组织机构 (44)7.2 工程建设管理 (45)7.3 建设资金管理 (47)7.4 施工组织和进度安排 (49)7.4.1 施工组织 (49)7.4.2 进度安排 (49)7.5 工程建后管理(管理机构、运行机制) (50)7.5.1 项目竣工后工程管理机构 (50)7.5.2 项目竣工后工程运行机制 (50)7.5.3 水费征收改革措施 (52)8、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 (53)8.1 对环境的正面影响评价 (53)8.1.1 水环境评价 (53)8.1.2 生态环境评价 (54)8.1.3 社会环境评价 (54)8.2 环境方面的潜在负面影响与对策 (54)8.3 水土保持方案 (54)9、工程招标初步方案 (55)9.1 序言 (55)9.1.1 施工条件和天然建筑材料 (55)9.1.2 招投标编制原则和依据 (56)9.1.3 本可研项目工程土建施工招标应当具备的条件 (56)9.2 招标范围 (57)9.3 招标组织形式 (57)9.4 招标方式 (57)9.5 招标初步方案 (58)9.5.1 标段划分及发包数量 (58)9.5.2 资质等级 (58)9.5.3 各标段工程情况及工期 (58)9.5.4 招标工作计划草案 (58)9.5.5 评标专家特长和专业水平 (59)10、效益分析 (60)10.1灌溉节水及经济效益 (61)10.2经济效益分析 (62)10.3国民经济评价 (63)10.3.1评价依据 (63)10.3.2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 (63)10.4 社会效益 (64)11、结论及建议 (65)附表 (66)1、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XXX位于大巴山南麓,XXX盆地北缘,嘉陵江干流上游。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综合说明 (1)1.1概述 (1)1.2建设内容及规模 (1)1.3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2)1.4附图及附表 (3)2基础资料 (5)2.1自然概况 (5)2.2社会经济状况 (8)2.3基础设施 (8)3建设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9)3.1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9)3.2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9)4技术设计方案 (12)4.1总体设计 (12)4.2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13)4.3规模与方案 (14)4.4典型设计 (18)4.5配套工程设计 (27)4.6试验观测 (29)5水资源供需分析 (31)5.1项目区地下水资源量 (31)5.2地下水可开采量 (32)521地下水可供水量 (32)5.3水质评价 (33)5.4项目区水量平衡分析 (33)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4)6.1投资估算 (34)6.2资金筹措方式 (39)7经济效益分析 (44)7.1经济效益 (44)7.2国民经济效益评价 (48)7.3供水成本计算 (49)7.4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51)7.5综合评价 (51)8环境影响评价 (53)8.1水环境评价 (53)8.2生态环境评价 (53)9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 (55)9.1建设管理 (55)9.2资产管理 (56)9.3经营管理和运行管理 (56)1综合说明1.1概述本项目实施地点为某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以东12km, 总士地面积1.5万亩,天然草场面积0.9万亩。
规划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基地2200亩,林地200亩,采用维蒙特一8120型圆形喷灌机进行灌溉,灌溉率100%。
在该地区建设节水灌溉及林网配套项目从技术方面、资金保证、水资源条件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各方面都是合理可行的。
1.2建设内容及规模1.2.1水源工程及电力配套工程项目区附近无地表水源可利用,发展节水灌溉只能开发地下水源,项目区内现有机电井2眼,需新打机电井4眼,配套200QJ63 —48/4潜水电泵6台,建设井房及控制室共8间。
节水灌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5页)

节水灌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5页)目录1项目综述 (4)1.1项目背景 (4)1.2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 (5)1.3项目选择原则 (6)1.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6)1.5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6)1.6可研报告成果构成 (7)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 (7)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2.2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9)3项目区概况 (10)3.1自然地理 (10)3.2社会经济情况 (14)3.3基础设施 (15)3.4水利建设现状 (15)4农业生产方案 (16)4.1农业生产现状 (16)4.2农业生产规划 (18)4.3农业节水技术配套措施 (20)5水土平衡分析 (21)5.1原则与方法 (21)5.2灌溉需水量 (22)5.3灌溉工程可供水量 (26)5.4水供需平衡分析 (26)6工程方案 (27)6.1工程总体方案 (27)6.2工程规模布局 (28)7项目管理及实施计划 (39)7.1项目实施机构及组织管理 (39)7.2运行管理 (41)7.3分年度实施计划 (42)7.4项目招标管理 (42)7.5.建设监理管理 (43)7.6合同管理 (44)7.7施工管理 (44)7.8质量管理 (45)8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 (46)8.1水土保持方案 (46)8.2环境影响评价 (47)8.3 环境影响初步评价 (48)8.4综合评价与结论 (49)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9)9.1概算编制依据 (49)9.2工程总投资及构成 (50)9.3资金筹措方案 (50)10经济评价 (51)10.1概述 (51)10.2计算系数及计算条件 (51)10.3国民经济评价 (51)10.4财务评价 (56)10.5结论 (61)11结论与建议 (61)1项目综述1.1项目背景某市位于天山北麓,B盆地西南缘,土地平整肥沃,光热资源丰富,是国家、自治区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也是某西部大开发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重点县市之`一。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精编)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建设背景 (4)第一节示范区概况 (4)一、自然概况 (4)二、社会经济概况 (6)三、葡萄产业发展概况 (7)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一、发展节水灌溉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9)二、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精神的具体体现 (9)三、项目区生产缺水严重 (10)四、为促进xx县产业调整提供基础保障 (11)五、为xx县大规模发展节水灌溉起示范作用 (11)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2)一、水源有保证 (12)二、节水措施合理 (13)三、节水效果明显 (13)四、管理机构键全、先进,项目管理有保障 (14)五、种植作物价值高,效益显著 (15)六、项目有基础,示范效果更直接 (17)七、地方积极性高、基础较好,配套资金有保障 (17)第二章建设内容及技术设计方案 (18)第一节项目区供水现状 (18)第二节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措施 (19)第三节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19)一、总体布置及管材选型 (19)二、葡萄灌溉制度 (20)三、系统工作制度 (22)四、系统流量计算 (22)五、管道水力计算 (29)六、首部枢纽 (33)七、水泵选型 (33)八、系统与压力均衡度校核 (33)九、管理房工程 (34)十、调节水塘 (34)十一、排水及道路系统 (35)十二、设备、材料及工程量 (36)第三章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1)第一节工程投资估算 (41)一、编制依据 (41)二、基础单价 (41)三、费率标准 (42)四、应说明的问题 (43)五、资金筹措 (43)第四章经济平价及效益分析 (72)第一节工程概况与评价依据 (72)第二节国民经济评价 (72)一、费用计算 (72)二、工程效益分析 (73)三、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 (74)四、敏感性分析 (74)五、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75)第三节供水成本分析 (75)一、成本构成 (75)二、水价预测 (75)第四节节水效果分析 (76)第五节综合评价 (76)第五章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 (78)第一节组织机构 (78)一、项目区现状管理机构 (78)二、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组织机构 (78)第二节建设管理 (79)第三节项目建设进度 (79)第六章项目建后管护 (80)第一章建设背景第一节示范区概况一、自然概况(一)地理位置及地形xx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北距昆明176公里,南距州府蒙自140公里,位于东经103°04′~103°49′,北纬23°50′~24°39′之间,居南盘江河套之中,东与泸西县、邱北县毗连,西与华宁县、建水县隔江相望,南与开远市为邻,北与路南县、宜良县接壤,县境内四周环山,山岭属横断山脉云岭分支中南北走向的绛云露山脉的南延部分,地势北高南低,中部低凹,形成狭长的平坝和丘陵地带,全县总面积3904.97km2,其中耕地面积55.76万亩,山地面积92.34%,平坝面积占7.6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编号:
淮北市濉溪镇王冲孜村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工程编号:HZ2009N043
目录
一、综合说明 (1)
(一)项目背景 (1)
(二)项目概况 (2)
(三)项目投入总和资金和效益情况 (4)
(四)组织领导和管理 (5)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
(一)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6)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9)
三、项目区概况 (12)
(一)自然概况 (12)
(二)社会经济状况 (14)
(三)基础设施 (15)
四、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17)
(一)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17)
(二)项目区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 (17)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19)
(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标准 (19)
(二)项目建设内容 (19)
(三)配套农技措施 (21)
(四)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22)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1)
(一)投资估算依据 (31)
(二)投资估算 (31)
(三)资金筹措方案 (34)
七、项目效益估算及经济评价 (35)
(一)灌溉节水效益 (35)
(二)经济效益分析 (35)
(三)社会效益 (40)
(四)生态效益 (41)
八、项目组织和管理维护 (42)
(一)组织机构 (42)
(二)工程建设管理 (42)
(三)建设资金管理 (43)
(四)施工组织和进度安排 (43)
(五)工程建后运行管理与维护 (45)
九、项目招投标 (47)
(一)法律依据 (47)
(二)工程招标范围 (47)
(三)招、投标管理 (47)
十、结论及建议 (48)
(一)结论 (48)
(二)建议 (48)
附件:
1、**村电灌站修复项目工程领导小组名单
2、**村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协会名单
3、节水灌溉规划布局图
4、项目区水利现状图
5、工程典型设计图
6、**区交通位置图
一、综合说明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区**镇**村节水灌溉示范项目
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1)单位名称:**县**镇**村节水灌溉协会
(2)法定代表人:徐绍强
(3)单位概况:
**镇**村座落在孙朱路中段,西临任李村,东至**镇的朱口村,南到举河,北接我镇压的王楼村,东西长3.5公里有余,多种植小麦、黄豆和玉米,有16个村民小组,人口四千多人,现有木材加工厂两个,要经营沙发、家具、餐桌、餐椅等,构建厂2个,主营楼板、水泥、黄砂等,电子加工厂一个,现有职工200多人,主要生产电子开关。
养殖业分为两大类,一是水产养殖,主要是养鱼和虾、螃蟹,另一类是家畜家禽,主要养殖鸡、鸭、猪、羊等,其中拥有母猪50头以上的3家,羊有百只以上的有一家,鸡千只以上的有两家,大型养鸭厂一个,年出栏15万只。
现有耕地8000多亩,为确保旱涝保收,九六年关窑和**两村(区划调整后的**村前身)多方筹资打小品井七八十眼,开挖沟渠十多条,生产桥几十座,生产路二十多条,但由于年久失修,小口井已有半数不出水了,沟渠大多不通水,桥多数不是无边就是洞涵堵塞,生产路两旁也被百姓开垦种了庄稼。
为适应节水灌溉的需要经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成立了**村节水灌
溉协会,负责项目的实施和运行管理。
3、项目编制的理由与过程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中国的地理特点,又形成了南水多,北水少的局面。
目前,我国缺水总量为400-600亿立方米,每年受干旱面积3-4.5亿亩,影响粮食产量7.5亿公斤以上。
已对农业生产构成了直接威胁。
据统计,我国的农业用水量在逐年减少,从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下降了15%。
今后,农业用水量不但不可能增加,而只能减少。
据资料显示,**区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资源,每年开采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地下水位每年下降1.5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98立方米,远低于全国人均1990立方米的水平。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如何解决农业要发展而供水又不足的矛盾问题。
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要节水。
节水灌溉已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的根本,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战略和实现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战略的具体措施。
我国已加入WTO,农业和农村经济将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要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大幅度增加农民的收入,在保证粮食基本“够吃”的条件下,应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着力发展经济作物,因地制宜的搞好作物品种规模经济的规划、生产和深加工,是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
本项目就是在**区**县所属的**镇**村基本农田中选定
2000亩,采取节水灌溉,以改善项目区内长期以来靠天收的局面。
通过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改变目前的传统只种粮食、十年九旱收成低的状况,改栽培**镇颇有特色的蒜棉套种和大棚西瓜、蔬菜,以满足城乡居民的需要,使项目区的农民尽快致富。
并以此作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向缺水、干旱的淮北广大农村和周边地区推广。
**镇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镇,农民收入主要来自种植、养殖业。
长期以来,群众就有棉花、大蒜套种的习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一些群众自发扩大种植规模,供应市场,增加收入。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科学引导,促进瓜棉套种和大棚蔬菜生产上规模、上档次、拓展销售市场,已成为一些农户脱贫致富的好门路。
但是由于**村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等,既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又使规模生产困难重重,历届镇领导都想投资壮大蒜、棉套种和大棚西瓜、蔬菜产业,但苦于财力不足,特此申请专项资金,支持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
项目完成后,可使分散的种植农户进一步得到整合,提高技术水平,拓展外销市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升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
(2)安徽省发改委《关于委托审批2009年度节水灌溉示范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通知》(发改农经函【2008】453号文)(3)《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5)**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6)**县“十一五”发展规划
(7)《**区水资源规划》
(8)《淮北统计年鉴》-2007
(9)项目建设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10)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二)项目概况
1、项目拟建范围
项目区在**县**镇**村浍河北岸的大片农田,拟于项目区选定2000亩基本农田作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区,重点进行蒜棉套种和部分反季节大棚西瓜、蔬菜栽培。
2、规模
项目节水灌溉总面积2000亩,其中:反季节大棚温室滴灌200亩,半固定式喷灌1800亩。
3、内容
(1)新建机井20眼
(2)固定式滴灌、半固定式喷灌管网工程
(3)中小沟疏浚及配套桥涵工程
(4)田间道路工程
(5)供电线路工程和变配电设备
(6)温室大棚200亩(由农民自建)
4、建设工期:12个月
(三)项目投入总资金和效益情况
1、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179.25万元(除涝工程费6.80万元,灌溉工程费142.15万元,道路工程费15万元,其他工程费15.30万元);其他费用5.75万元;基本预备费15万元。
2、资金筹措
申请中央投资资金130万元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70万元
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项目总投资:200万元
(2)灌区面积:2000亩,其中,固定式滴灌:200亩,半固定式喷灌:1800亩。
(3)年运营收入:730万元
(4)年运营总成本:473.99万元
(5)年实现利润:256.01万元
(6)项目区人均增加纯收入:663.24万元
(四)组织领导和管理
1、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分管镇长任组长的**镇**节水灌溉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领导协调工作。
项目法人单位是**镇**村节水灌溉协会,具体负责项目实施与管理。
2、实施管理
本项目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工程的设计、设备订购、建设施工必须坚持合同管理原则,依法订立经济合同,明确义务与违约责任并实行项目招投标制。
验收原则:工程不经领导小组组织的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得交付使用,并按合同有关条款调整。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从项目区目前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影响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灾害。
项目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热风、冰雹、霜冻等灾害发生。
2、传统观念。
传统农业虽然不能使农民致富,但是,农民根据多年生产积累的经验,精耕细作,客观上可有比较稳定的收益。
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农产品商品率低,农民自给自足的观念没有彻底消除,对于农户来说,能上市的产品多一些当然更好,少一些也无关紧要,不遇特殊自然灾害,总是可以保持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