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饮食文化---第九章中国酒文化

合集下载

中国饮食文化——酒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酒文化
宋代是陶瓷生产鼎盛时期,有不少精美的 酒器。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用。故 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使用时,将 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中注入 热水,可以温酒。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
明清的精致酒器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瓷酒器发展的鼎盛时期。 明成化年间,制瓷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所
CANGTU CULTURE
品 味 人 生 的 美 好 时 刻
授课人:张田宇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中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 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 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 位,其中也衍生出了酒政制度。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 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 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 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 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
这种说法除了一些文人这样说以外,在民间特别流行,原因是旧时代的训蒙读本、唱本、宝卷、劝善书之类大 都是这样说的。杜康造酒的说法主要由于曹操的乐府诗《短歌行》提到“何以解优,惟有杜康”而流行。在这 里,杜康是酒的代名词,因此人们把姓杜名康的这个人当作了酿酒的祖师。现代还有不少注释这首诗的人把杜 康往释为最早酿酒者。
在商代,由于酿酒业的发达,锡器和青铜器 制作技术提高,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 繁荣。当时的职业中还出现了"长勺氏"和"尾 勺氏"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周 代饮酒风气虽然不如商代,但酒器基本上还 沿袭了商代的风格。在周代,也有专门制作 酒具的"梓人"。

古代中国的酒文化与饮食文化

古代中国的酒文化与饮食文化

古代中国的酒文化与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酒文化和饮食文化是两个重要的文化元素。

酒文化是中国最为古老的文化之一,它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饮食文化则是中国文化的另一面镜子,它体现了中国人饮食的习惯和风格。

在古代中国,酒文化和饮食文化都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成就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古代的酒文化酒,作为古代中国最为古老的饮料之一,起源于5000年前的中国新石器时代。

它最初的形态是由谷类、米、水、食盐或草本植物制成的酒精饮料。

在周代,酒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礼仪和宴席必备的饮料,它象征着尊贵和地位。

古代酒文化的魅力在于它的礼仪和文学。

中国古代的宴席是十分讲究的,它的礼仪和规矩非常严格。

在古代饮酒时,人们一定要按照宴席上的等级和地位来饮酒、敬酒、饮茶和上菜。

同时,在宴席上还有许多的习俗和礼仪,比如“四开”,“四坐”,“文房四宝”,“明十六孝”,“十不应”,“十大禁忌”等等。

这些礼仪和规矩在古代宴席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通过酒文化的形式来体现人们之间的尊重和友谊。

在古代文学中,酒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主题。

中国古代的诗歌和书法中经常出现酒,它们体现了中国人对酒文化的独特理解。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古代酒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体现了人们在欢娱之时对酒的需求和追求。

这些诗歌和书法中的酒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古代的饮食文化除了酒文化,古代中国还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

古代中国饮食的历史悠久,以其注重饮食文化的生活方式而通行于世。

饮食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对食物和美食的尊重和热情。

中国古代的饮食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华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主要体现了人们对饮食的重视和尊重,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不断,形成了独特的风味。

在古代中国,饮食文化中讲究“食色性也”,即人们在饮食中注重色、香、味的和谐与统一。

食物的颜色、香味、口感和烹饪方法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古代中国的酒文化和饮食文化

古代中国的酒文化和饮食文化

古代中国的酒文化和饮食文化在古代的中国,酒和饮食一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人们通过饮食和酒文化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文化传承。

本文将对古代中国的酒文化和饮食文化进行探讨。

一、古代中国的酒文化酒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据说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公元前1600-1100年)。

在古代,酒主要由谷物、水果和蜜制成。

饮酒在古代中国是一种社交形式,并在婚礼、祭祀和宴会等场合得到广泛应用。

古代中国的酒文化不仅仅是纯粹的饮酒文化,它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酒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西方的美酒文化不同,侧重于饮酒能达到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山海经》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与酒相关的传说。

例如,《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记载:“又有金粟人,始见之,而必有酒。

与人同饮一卮,迷惑其心。

”从这个传说可以看出,酒不仅具有强烈的欲望性质还有引导人们情感交流的作用。

饮酒时,人们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增进彼此的感情,进而达到情感交流的效果。

二、古代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饮食历史悠久,许多食品的制作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例如鞭辟花生、糖葫芦、油条等等。

古代中国的饮食文化也是中国人民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音乐、书法、绘画等文化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与饮食相关的表现形式。

古代中国饮食文化的具体表现体现在饮食的烹饪方式、食品的口味和食品的形态上。

中国的烹饪方法非常丰富,包括炒、煮、蒸、炸、煎、烤等多种方式。

而中国的口味也非常多变,包括酸、甜、苦、辣、咸等。

食品的形态也有着极为多样的表现形式,例如披风、片、丝、丁等。

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食品的制作与消费的流程颇有讲究。

传统的中国饭桌上,主食和配菜的搭配、食物的品种、色泽和香气都需要讲究。

在正式的场合,这些也可以作为展现人的身份和地位的手段。

总之,古代中国的酒文化和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交流和文化传承的内涵。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虽然饮食文化和酒文化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在传统的文化中看到其精髓所在。

中国酒文化ppt课件

中国酒文化ppt课件

酒类文化传播
酒类品牌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推出文化产品等方式, 传播酒类文化,提升品牌影响力。
酒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产品
开发更多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 的酒类产品,如低度酒、健康
酒等。
品牌建设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形象, 增强消费者对酒文化的认同感。
文化传承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酒 文化节、酒文化展览等,传承
中国酒文化ppt课件
汇报人:XXX

演酒 变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表酒 现文




目录

点酒 的





与酒 礼文
仪化




影酒 响文





展酒 望文




第一章
酒文化的历史演变
古代酒文化的起源
01
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酒文化的起源时期,酒 在当时被视为神圣的物品,用于祭祀和庆 典。
02
03 汾酒
产自山西汾阳,是中国清香型白酒的代表, 口感清香纯正。
产自四川宜宾,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 和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口感醇厚。
02 五粮液
第三章
酒文化的社会影响
酒在社交场合的 作用
促进交流
酒在社交场合中,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 增进友谊。
建立关系
酒在社交场合中,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新的关系,拓展人脉,为事 业发展提供机会。
葡萄酒的复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葡萄酒产 业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

9 茶文化、酒文化

9 茶文化、酒文化
茶被利用作药治病,就像采集其他 草药一样,采集鲜叶晒干收藏备用。
2 制茶与茶类演变
三、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唐代以前已有蒸青作茶饼的制法,到 了唐代,制法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三 之造》记述: “晴,采之、蒸之、捣之、
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干矣。”
宋代进而出现研膏茶、腊面茶,以后 在团饼茶表面有了龙凤之类的纹饰,谓之 “龙团风饼”。
陆羽《茶经》
陆羽

张又新的《煎茶水记》

二、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2)宋代茶业的大发展促进了茶文化的普 及和发展。 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宋太祖赵 匡胤嗜茶,在宫廷设茶事机关,茶仪成 为礼制。 在下层社会,茶文化更加活跃,“邻里 间献茶”、订婚“下茶”、结婚“定 茶”、同房“合茶”、民间的“斗茶”。
宋代北苑贡茶园石刻
二、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明清时期茶艺有了大的发展。 如果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 关系等,则可称之为“茶艺”。 文人墨客对品 茗技艺、茶具款式和品茗环境有新的突破,讲 究“至精至美”。他们认为讲究“至精至美” 才算“道”。如张源《茶录》:“造时精,藏 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也。” 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元神”,发乎于外 体-“元体”。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在茶事活动中,做到质朴求真、中王冲和,便 可求得茶之真谛。
四、红茶加工 1、小种红茶
第二节 各类茶的加工
四、红茶加工 2、工夫红茶:制造中讲究发酵适度、文火 慢烤烘干,如祁门工夫红茶,具有特殊 的高香。 基本工艺流程: 鲜叶一萎凋一揉捻一发酵一烘焙
3 各类茶的加工
红茶加工
3、红碎茶加工
制造中采用揉切设备,切成颗粒形小碎 片,讲究发酵适度及时烘干。 基本工艺流程: 萎凋 —揉切— 发酵— 烘干

中国酒文化

中国酒文化

中国酒文化中国酒文化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

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

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

在这个意义上讲,饮酒不是就饮酒而饮酒,它也是在饮文化。

“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无论怎样,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直接或间接地与酒搭上关系。

这种关系的物化表现就是酒趣。

酒趣富于酒令之中,酒令则纯是以文化入酒的,是酒文化中的文化精粹。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酒令就在黄河流域的宴席上出现了。

酒令分俗令和雅令。

猜拳是俗令的代表,雅令即文字令,通常是在具有较丰富文化知识的人士间流行。

白居易曰:“闲徵雅令穷经吏,醉听新吟胜管弦。

”认为酒宴中的雅令要比乐曲佐酒更有意趣。

文字令又包括字词令、谜语令、筹令等。

酒令是酒与游戏的结合物。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投壶游戏,秦汉之间的“即席唱和”等都是一种酒令。

但是游戏的发展成了一种带有强制性与结束性的游戏后,就成了既轻松又严肃的—种文化现象了。

西汉时吕后曾大宴群臣,命刘章为监酒令、刘章请以军令行酒令,席间,吕氏族人有逃席者,被刘章挥剑斩首,为喝酒游戏而戏掉了脑袋这也许就是戏中之戏了。

此即为“酒令如军令”的由来。

唐宋是中国古代最会玩的朝代,酒令当然也丰富多彩。

白居易便有“筹插红螺碗,觥飞白玉卮”之咏。

酒令在明清两代更步上层楼,发展到了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清代俞敦培将酒令分为四类:占令、雅令,通令、筹令、筹令是酒令中的重头戏。

筹令,顾名思义,行酒令必用筹子,筹子是此类酒令的显著特征。

说起筹令先要弄明白什么是筹。

筹本是古代的算具。

古代没有计算器,一般用竹木削制成筹来进行运算、善计者可以不依赖算具求得结果,因此筹引申为筹谋、筹划。

《汉书.高帝汜》记刘邦对张良的评价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酒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酒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酒文化第一篇: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酒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酒文化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酒的故乡。

相传在禹夏时期仪狄受帝女的命令发明了酒。

在《战国策》中有“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于禹。

禹饮而甘之。

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酒是一种特殊的食物,是物质的,但酒又溶于人们的生活与精神中。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一:酒的起源酒的起源在历史上有多种说法,主要有:猿猴造酒说、仪狄造酒说和杜康造酒说。

在我国的许多典籍中都有猿猴造酒的记载,在清朝和明朝的许多文人著作中都有猿猴造酒的记载。

这些不同时代与地区的著作中的记载都可以说明人们在猿猴的聚居区的确发现了酒的存在,人们通常将这些酒称为猿酒。

而在汉代刘向的《战国策》中则有帝女命仪狄造酒的记载,而在许多的典籍中都有黄帝、帝尧善饮酒的记载,因此,则可以推论,仪狄是位善于总结前人经验的酿酒师,完善了酒的酿制方法,酿出了质地优良的酒。

还有一种说法则是杜康造酒,如在曹操的《短歌行》中就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

相传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其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而据考证,杜之一姓到杜康的时候已经离夏禹的时代很久远了,可在上古时代就有“尧酒千钟”之说了,由此则可说明,杜康也不是酒的创造者。

因此宋代的窦苹(《酒谱》的作者)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下了酒的酿造方法,经过有知识有远见的智者归纳总结,后人按照前辈的方法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流传至今的。

二:中国历史上酒的分类中国历史上的古酒大体上分为两类:有色酒和蒸馏酒。

有色酒起源于上古,据《神农本草》所记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

《世界》本八种》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秣。

”仪狄、少康皆夏朝人。

即夏代始有酒。

余以为此种酒,恐是果实花木为之,非谷类之酒。

中国酒文化

中国酒文化

五粮液酒
中国饮食文化
产地: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
特点:无色透明,冰清玉洁。香、 纯、甜、净
酿造原料、方法:以高粱、糯米、大米、 小麦中国饮食文化
产地: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
特点:清澈透明、气味芳香、入口绵绵、 落口甘甜、回味生津,被推崇为“甘泉佳
酿”.
酿造原料、方法:采用产于汾阳一带晋 中原的“一把抓”高粱和甘露如醇的 “古井佳泉水”再加上传统的酿酒技术 酿造而成。
2、夏商周时期(形成中) 国饮食文化
夏朝酒文化十分盛行,夏人善饮酒,夏朝有一种叫爵的酒器,是我国已知最 早的青铜器,在中华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乡人于十月在地方学堂行饮酒礼。
商 朝 由 于 农 业 发 展 , 当 时 已 能 出 不 同 品 种 的 酒 。 用 稻 、 麦 酿 成 的 酒 称 醴 (lì);用秬(jù)(黑黍)酿的酒称鬯(chàng),是一种气味氛芳的香酒,这种酒是 殷商时期最高级的酒,多用以祭神,也用于帝王赏赐臣僚。1987年河南信阳地
中国饮食文化 4、元明清时期(提高)
•元代出现了烧酒(阿剌吉酒),饮酒有豪爽之风。 •明清以后,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饮品,佳节配美酒,如元旦饮椒柏酒、正 月十五饮填仓酒、端午饮菖蒲酒、中秋饮桂花酒、重阳饮菊花酒。清代京城权贵尚黄酒, 中下层百姓则好烧酒。明清两代饮酒讲究“陈” ,以陈作酒之姓,“酒以陈者为上,愈陈
中国饮食文化
二、中国酒的种类及名酒
• 按照酒精含量的多少:高度酒、中度酒、低度酒 • 按酒的含糖浓度高低----甜型酒、半甜型酒、“干”型酒 • 按制作方法的不同----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 • 按商品类型-----白酒、黄酒、啤酒、果露酒、药酒
中国名酒简介—中—国白饮酒食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中)乙醇浓度与醉酒表现的关系
乙醇浓度 醉酒表现
0.05-0.1% 人开始朦胧、畅快的微醉
0.1-0.2%
0.3% 0.4% 0.5% 0.7%
大脑神经麻痹,各种能力降低,爱说话, 有解放感,行动丧失自制 口齿不清,步态蹒跚
说胡话,叫嚷,乱跑,乱跌 烂醉如泥,不省人事 死亡
乙醇的承受能力,因人肠胃吸收能力和肝脏代谢处 理能力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唐代文献中“烧酒”、“白酒”、“蒸酒”之类的 词已现。 唐诗人雍陶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 入长安。” 田锡的《曲草本》载:“暹罗酒以烧酒复烧 二次,珍贵异香……。” 赵希鹄的《调燮类编》中有:“生姜不可与 烧酒同用。”
(3)源于南宋
1975年,河北青龙县出土一套铜制烧酒锅,年代为 1161-1189年间。
1.6.2第二届
• 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于1963年在北京召开,由轻工 业部主持,并首次制定了评酒规则,共评出中国 名酒18种。其中白酒8种,黄酒2种,啤酒1种, 葡萄酒6种,露酒1种。
• 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 曲、茅台酒、董酒、西凤酒、汾酒; • 青岛啤酒 • 竹叶青
1.6.3第三届
代表酒2---广东豉香肉冰 烧酒,以大米为原料, 以小曲(酒饼)为糖化发 酵剂,采用半固态边糖 化边发酵工艺,经蒸馏 而成30度(V)泡入肥膘 肉生产而成的白酒。
(5)其它香型酒
• 兼型代表酒----董酒,产于贵州省遵义。以糯米、 高粱为原料,加入大曲和小曲为糖化发酵剂,采 用长期发酵法,几次蒸馏。酒液晶莹透亮,酒味 浓香甘美,酒度60。全国名酒。 • 江西大曲白酒原属此类型,后分出为特殊香型, 简称特型。特型酒代表---四特酒,全国优质酒。 • 湖南酒鬼酒:(复香型、兼香型)
1.3.4提高期(北宋-晚清)
• 宋元时期传统白酒的出现。西域的蒸馏器传入我 国,导致中国白酒的发明。《本草纲目》:烧酒 非古法也,自元时起始创其法。” • 饮酒、酿酒普及民间,并渐渐成为民间风俗。
1.3.5变革期(1840年以来)
• 西方酿造技术和我国传统酿造技术争放异彩。啤 酒、葡萄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金酒、 朗姆酒及日本清酒在我国立足。
1.5.2酒的分类
(一)按生产原料分 1粮食酒:加饭酒、五 粮液等 2非粮食酒:葡萄酒、 果子酒等
(二)按生产方式分
1蒸馏酒:经发酵后,再蒸馏制得,如传统的白酒。 一般度数较高,酒精含量不低于24度,刺激性强。
2酿造酒:经发酵后,再压榨提取、过滤制得,如 啤 酒、黄酒和多数果酒。度数一般不超过20度,刺激 性小。 3配制酒:主要是用蒸馏 酒与其他原料配制而成, 如药酒。酒度适中,在 22度左右,成本低, 周期短。
•传统酒和洋酒并驾齐驱。 增加酒的品种数量质量, 开发新原料,改革酿酒 设备,培养酿酒技术人员, 提高生产效率,不断变革进步。
1.3.5变革期(1840年以来)
1.4酒的主要成分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水是其主要成 份还有众多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分为酸、酯、醛、醇等类型。
成分不同 酒的风格也不同, 酒含酯越多, 香味越浓郁。 (酸、醇)
1.3.2成长期(夏-秦)
• 公元前21世纪-前206年,已经懂得运用曲 糵 nie,是世界上最早用曲酿酒的国家。先后 传入周边国家和欧美。(酒曲) • 酒在这个时代,还局限于社会上层阶级。
1.3.3成熟期(秦-北宋)
• 《齐名要素》《酒诰》等科技著作的出现, 酿酒技术进一步提高。(贾思勰、江统) • 酒开始在士大夫、文人墨客、民间广为流 传,酒文化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原料、以中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用陶缸固态发酵、固 态蒸馏生产而成。主体香是醋酸乙酯和乳酸乙酯。 代表酒---汾酒,山西 省汾阳产。以高粱为 原料,用麦曲加入发 酵,采用数次蒸馏。 所得的酒液清香郁雅, 酒度60。为古今名 酒全国名酒。
(4)米香型酒
以大米为原料,以小曲(酒药、 酒饼)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半固态、固态发酵,经蒸 馏而成的白酒。 代表酒1---桂林三花 酒,以大米为原料, 以小曲(酒药)为糖化 发酵剂,采用半固态 先培菌糖化、后发酵 生产工艺发酵,经蒸 馏而成,于山洞陈酿 生产而成的白酒。全 国优质酒。
(4)源于北宋
《宋史*食货志》:白酒饮用时用小酒杯。且多配以 菜肴……
2.3白酒原料和工艺
2.3.1原料:粮食类、农副产品、水、酒曲、酒母 (高粱香浓、玉米醇甜、大米质纯米香、大麦等) 2.3.2发酵工艺 糖化-酒精发酵-蒸馏-陈酿-勾兑
2.3.3白酒五种香型
酱香型 浓香型 中国白酒 米香型 其他香型 清香型
2.3.3白酒五种香型
(1)酱香型酒
以高粱为原料、以高温大曲为糖化 发酵剂、石窖堆料固态续糟发酵、固态蒸馏生产 而成。主体香为4-乙基愈创木酚。 代表酒----茅台酒,产于贵州省 茅台镇。以高粱为原料,加曲 发酵,发酵后经数次蒸馏提取 的酒液无色透明,再放人缸中 陈化。酒味香浓醇厚,酒度53 度。誉称为中国第一名酒。在 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可与法国干 邑(yi)白兰地相比。
1.6.5第五届
全国评酒会于1989年 在安徽合肥召开,从白 酒中评出17种中国名 酒。
企业名称 贵州茅台酒厂 杏花村汾酒总公司 泸州曲酒厂
注册商标 飞天牌、贵州牌 古井亭、长城牌 泸州牌
产品名称 茅台酒 汾酒 泸州老窖
香型 酱香 清香 浓香
届次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⑤
西凤酒厂
五粮液酒厂 毫州古井酒厂 成都全兴酒厂 遵义董酒厂 绵竹剑南春酒厂 洋河酒厂
1.3酒的发展阶段
北宋——晚清 提高期
1840年以来 变革期
秦朝-北宋 成熟期
新石器时代 我国传统 酒起源
夏朝-秦朝 成长期
1.3.1启蒙期(新石器时代)
• 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我国制酒工艺 主要以谷物发酵来炮制水酒。这个时候是 原始社会的晚期,人们把酒看成是一种就 有极大魔力的饮品。 • ——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 者禹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315.g/L,酒精度不低于 8.0%如元红酒。 半干黄酒:总糖含量在15.1-40.0g/L之间。酒精度 不低于10.0%,如加饭酒。 半甜黄酒:总糖含量40.1-100g/L之间,酒精度不低 于8.0%,如膳酿酒。 甜黄酒:总糖含量高于100g/L,酒精度不低于8.0 %,如香雪酒。
2.2白酒起源
(1)一种说法源自元代
《本草纲目》中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 他,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 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 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 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不仅肯定白 酒始于元代,还简要记叙了造酒之法。
(2)一种说法起源于唐代
何 以 解 忧
唯 有 杜 康
第六章中国酒文化
1中国酒概述 2中国白酒 3中国黄酒 4中国啤酒 5中国葡萄酒和果酒 6中国配制酒 7酒人、酒礼、酒道与 酒令等
1中国酒概述
1.1酒的定义 1.2酒的起源 1.3酒的发展阶段 1.4酒的主要成分 1.5酒的命名和分类 1.6历届评酒会评出 的全国名酒 1.7饮酒与健康
1.5酒的命名和分类
1.5.1酒的命名 (1)以原料命名:五粮液、双粮酒
(高粱、小麦、大米、糯米、玉米) (高粱、小麦) (2)以曲命名:六曲香、洋河大曲 (3)以特殊工艺命名:加饭酒(浙江)、沉缸酒 (福建) (4)以产地命名:茅台酒、汾酒
(5)以色命名:竹叶青、元红酒 (6)复合命名:桂林三花酒、泸州老窖特曲 (7)以人名命名:杜康酒、太白酒 (8)以名胜、历史古迹命名:古井贡酒、卢 沟桥大曲
3中国黄酒
3.1黄酒定义 定义: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麦等为原料,
经过蒸料,拌以麦曲、米曲或酒药,进行糖化和 发酵酿制而成的各类黄酒。(国标) 3.2特点: • 黄亮色泽、琥珀色; • 原料多为糯米、大米、粘黄米等含淀粉类粮食; 经过蒸煮、糖化、发酵、压榨等工艺; • 受到酒药、曲(麦曲、红曲)和浆水(浸米水) 中不同种类的霉菌、酵母和细菌的共同作用。
(三)按酒精含量分
1高度酒:酒精度在40度以上,如茅台、五粮液等。 2中度酒:酒精度在20-40度之间,如五加皮、竹叶 青酒等。 3低度酒:酒精度在20度以下,如啤酒、黄酒等
(四)按商业销售习惯分
1白酒 2黄酒 3啤酒 4葡萄酒 5果子酒 6配制酒 7药酒
1.6历届评酒会评出的全国名酒
• 1949年来,共进行了五次国家级的名酒评选活动, 其目的是为加快技术进步,提高酒的质量 1.6.1第一届 • 于1952年在北京召开,由中国专卖实业公司主 持,共评出8种中国名酒,其中白酒4种,黄酒 1种,葡萄酒3种。 • • • 茅台酒、汾酒、泸州老窖特曲、 西凤酒(陕西凤翔柳林镇); 加饭酒; 玫瑰香红葡萄酒、味美思酒、金 奖白兰地。
西凤牌
五粮液牌 古井牌 全兴牌 董牌 剑南春牌 羊禾牌、洋河牌
西凤酒
五粮液酒 古井贡酒 全兴大曲酒 董酒 剑南春酒 洋河大曲
其它香
浓香 浓香 浓香 其它香 浓香 浓香
①②
④⑤
②③④⑤ ②③④⑤ ② ④⑤
②③④⑤ ③④⑤ ③④⑤
1.7饮酒与健康
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少饮尤佳,多饮伤神 损寿,易人本性,醉饮过度,丧生之源。”(量) 饮酒适量有助健康:兴奋精神、增进食欲、提供营 养等,此外还有多种药用功能:定神、提高药效、 舒筋活血等。 据病理学检验资料统计:每日摄入酒精量在1克/千 克体重以内,酒精对肝脏的伤害可以避免
(2)浓香型酒以谷物为原料、以高温大曲为糖化发 酵剂、泥窖固态续糟发酵、固态蒸馏生产而成。主 体香为己酸乙酯。 • 代表酒1----泸洲老窖特曲 四川省泸州市泸州酒厂 • 代表酒2---五粮液, 四川省宜宾市产。 • 代表酒3---剑南春酒, 四川省绵竹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