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系列课件模板-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什么意思.doc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什么意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意思是:姜太公:姜尚,字子牙,西周初年帮助武王伐纣的功臣。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用法:作宾语、分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相近词:心甘情愿同韵词:百岁千秋、万古千秋、雨散云收、见好就收、一叶扁舟、山梁之秋、呶呶不休、骑马乘舟、微显阐幽、豆分瓜剖示例:清·邗上蒙人《风月梦》第十回:"我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贾老爷若是爱厚我,我就不留他,他也不走;若是不爱厚我,我就再留他些,他也不在这里。
"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六章:"据传说他[姜太公]心肠好人公正,鱼若从水中跳出三尺吞他的饵,那是鱼自己的过错。
普通说‘~’便是此意。
"典故姜太公又称姜尚,字子牙,东海上人。
他是周倾商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和西周的开国元勋,是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被称为"周师齐祖""百家宗师",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姜尚出身低微,前半生可以说是漂泊不定、困顿不堪,但是他却满腹经纶、壮志凌云,深信自己能干一番事业。
听说西伯姬昌尊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迢迢投奔西歧。
但是来到西歧后,他不是迫不及待地前去毛遂自荐,而是来到渭水北岸的磻溪(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磻溪镇)住了下来。
此后,他每日垂钓于渭水之上,等待圣明君主的到来。
姜尚的钓法奇特,短干长线,线系竹钩,不用诱饵之食,钓杆也不垂到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
"一个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子牙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嘲讽道:"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
"姜尚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解释-出处-示例-典故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解释|出处|示例|典故(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故事大全、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游戏大全、句子大全、诗词大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tories, composition, lesson plans, games, sentences, poems, family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other mode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解释|出处|示例|典故读音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解释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成语故事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成语故事《漫谈“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可是咱老祖宗留下的一个相当有意思的成语故事。
咱先说说这位太公——姜子牙。
你想想啊,一个老头,不在家里好好待着享清福,偏要跑到河边去钓鱼。
关键是吧,他那钓鱼的方法可真是别具一格。
哪有人用直钩子钓鱼的呀?这不是摆明了钓不上来嘛!可人家姜子牙不在乎,还慢条斯理的,仿佛不是在钓鱼,而是在享受一种独特的乐趣。
你说他傻吧,他还真不傻。
人家心里明镜似的,清楚自己在干啥。
这不就是典型的“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嘛!哎,他就是在等,等那个“愿者”上钩。
这个“愿者上钩”可太有意思了。
它告诉咱一个道理,这世界上啊,总有那么些人或事,不是你强求就能得到的。
就像姜子牙,他不强求鱼儿上钩,他只是静静地等,等着那些愿意上钩的鱼儿自己送上门来。
咱生活中不也常常碰到这样的事儿嘛。
比如找工作,有时候你拼命地去投简历、面试,累得半死也不一定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可说不定哪天,机会就自己找上门来了,就像那愿意上钩的鱼儿。
又比如找对象,你追这个追那个,累得够呛,结果还不一定成。
但也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就碰到了那个对的人,这不就是“愿者上钩”嘛。
而且啊,这个成语还告诉咱要有耐心。
姜子牙那得有多耐得住性子啊,才能天天用直钩子钓鱼。
咱们做事也得这样,不能急于求成,得有耐心等。
说不定机会就在下一个转弯等着你呢。
有时候啊,咱还真得学学太公姜子牙。
得有点儿他那种“愿者上钩”的心态,别总是急急躁躁地去争抢。
得学会等待,学会相信有些事情它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
所以啊,“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成语故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
咱得细细琢磨,把它用到咱的生活中去,说不定能让咱少走不少弯路呢。
下次再碰到啥事儿,咱就想想姜子牙,心里就会平静很多咯。
哈哈,这就是老祖宗给咱留下的智慧呀。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成语故事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成语故事【原创版2篇】篇1 目录1.姜太公钓鱼的故事背景2.姜太公钓鱼的方式和特点3.姜太公钓鱼的寓意4.成语“愿者上钩”的来源和含义5.成语故事对我们的启示篇1正文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成语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典故。
姜太公,即姜子牙,是周朝建立初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
这个故事讲述了姜太公在河畔钓鱼时,用奇特的钓鱼方式吸引诸侯,从而得到周文王的赏识,最终协助文王建立西周的故事。
姜太公钓鱼的方式和特点与众不同。
他使用的鱼钩是弯的,鱼饵是香的,而且他不用鱼竿,而是把鱼钩直接系在一根长线上。
更重要的是,姜太公钓鱼并不是为了捕鱼,而是为了吸引有才能的人,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姜太公钓鱼的寓意是,有才能的人会主动来投奔有抱负的人。
正如姜太公奇特的钓鱼方式吸引了诸侯,有才能的人也会被有抱负的人所吸引,从而共同实现伟大的事业。
成语“愿者上钩”来源于这个故事,它的含义是指心甘情愿地上别人的圈套或者陷阱。
这个成语现在多用来形容那些明知故犯,自愿陷入困境的人。
这个成语故事对我们有很多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抱负,这样才能吸引到有才能的人。
其次,我们要有独特的方法和策略,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后,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易陷入别人的陷阱。
篇2 目录1.姜太公钓鱼的背景和原因2.姜太公的钓鱼方法和奇特之处3.愿者上钩的含义及其历史渊源4.成语故事的启示和影响篇2正文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成语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周朝时期,讲述了姜太公如何用奇特的钓鱼方法吸引诸侯来访,最终达成国家大业的故事。
姜太公,名姜子牙,是周文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
当时,周文王为了寻找一位贤臣来辅佐自己完成国家大业,便来到河畔寻找贤才。
姜太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钓鱼的。
姜太公的钓鱼方法和奇特之处在于,他并没有使用鱼饵,而是用一种奇特的鱼钩——弯钩钓鱼。
这种钩子形状奇特,看起来像是一个弯曲的鱼钩,其实是一种象征意义的钩子,代表着姜太公想要吸引的人才。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成语拼音】: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成语解释】: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成语出处】:《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负命者上钩来!’”
【成语例句】:这有何妨,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
【近义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反义词】:适可而止
【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成语故事】:姜太公姜尚是西周初期十分著名的人物,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推翻商纣王的残暴统治,建立了周政权,即历史上的西周。
在得到周文王的赏识和重用之前,姜太公在陕西渭水边的一个地方隐居。
那里是周文王当商朝的诸侯王时统治的地区,姜子牙隐居于此,是希望有一天周文王能够注意到自己的才华。
在等待建功立业的机会的日子里,姜太公经常在溪旁钓鱼。
但与众不同的是,他钓鱼用的钩是直钩,上面不穿鱼饵,鱼钩
也不沉到水里,而是悬在离水面三尺高的地方。
他一边钓鱼,
“不想活的鱼儿,如果你们愿意的话,一边口里还自言自语地说:
就自己上钩吧!”
周文王听说姜太公钓鱼的奇特方式后,心想此人一定是位的奇才,于是亲自带上厚礼去请姜太公出来辅佐自己。
姜太公被他礼贤下士的诚意所感动,便答应为他效力。
后来姜太公终于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帮助武王消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意思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意思
成语名字:
成语发音:
jiāng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成语繁体: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鈎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近义词:
成语出处:
《武王伐纣平话》下卷:“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
成语用法:
作宾语、分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成语例句: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九章:“生人连睬也别睬,别等散席,就回休息室坐等,来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意思。
”
成语故事:
商纣王残暴统治,百姓十分痛苦。
姜尚退隐在渭河边,经常河边钓鱼,他钓鱼的方式很特别,钓杆很短,钓线只有三尺长,钓钩是直的,而且不
放鱼饵,人们讥笑他,他说“愿者上钩”。
后来姬昌前来请他出山辅佐他
推翻商纣王的残暴统治。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ppt课件

每天在渭水垂钓,
等待姬[jī]昌的到
来。
2020/12/2
5
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
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
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
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
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
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Fra bibliotek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
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
“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 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
吧!”
2020/12/2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2/2
4
到达西歧[qí]后,
他没有前去毛遂自
荐,而是辗[zhǎn]
转来到渭[wèi]水北
岸住下。此后,他
2020/12/2
1
商纣[zhòu]王在位期间, 姜子牙听说西伯侯姬
有个人名叫姜尚,字 [jī]昌招贤纳士、广
子牙。他饱读诗书, 施仁政,年逾七旬的
满腹经纶,精通兵法 他便千里迢迢[tiáo]来
战202略0/12/2,胸怀壮志凌云。 到西歧[qí] 。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9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也叫 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释义:姜太公用直钩不挂 鱼饵钓鱼,愿意上钩的鱼, 就自己上钩。比喻心甘情 愿地上圈套。
2020/12/2
10
2020/12/2
11
6
一天,有个打柴的人来 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 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 鱼,便对他说:“老先 生,像你这样钓鱼,再 钓100年也钓不到一条 鱼的!”
中国成语故事——愿者上钩

中国成语故事——愿者上钩姜子牙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到10世纪,那是正是商朝末年、周朝初年,相传他的先祖在1000多年前曾辅佐大禹治水有些功劳。
姜子牙家境贫寒,他年轻的时候做过屠夫、卖过酒等等各种小生意。
虽然生活困难,但姜子牙志存高远,他在做生意的时候也不忘学习天文地理知识,研究治国安邦之道,希望有一天能为国家施展才华。
可是姜子牙一生困顿,直到70岁了还是一事无成。
后来,姜子牙听说西伯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广施仁政、尊贤纳士,正在招揽人才,于是年逾七旬的姜子牙便千里迢迢投奔西岐。
到了西岐,姜子牙并没有马上跑上门去,他在渭河北岸的磻溪住了下来,并每天到渭河边垂钓。
但是他钓鱼的法子与别人不一样,线不长,鱼钩还是直的,更没有挂什么鱼饵,而且离开水面上有两三尺。
姜子牙一边钓鱼一边还念叨,姜尚钓鱼,愿者上钩。
有人看了很奇怪,就说你这个钓法,就是一百年也钓不上一条鱼。
只要有人问,姜子牙就趁机宣传,曲中取鱼非大丈夫所为,我宁肯直中取,不愿曲中求。
而且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为了钓王侯。
慢慢的,渭河岸边有个怪人钓鱼的事情就传开了,时间久了就传到了姬昌的耳朵里。
姬昌经过了解得知年过古稀的姜子牙很有才干,于是就斋戒沐浴,带着重礼前往拜访。
二人经过一番交谈,姜子牙纵论天下大势入木三分,姬昌相见恨晚,立马拜姜子牙为相国。
此后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发展经济、扩大军队,姬昌去世后姜子牙又继续辅佐周武王姬发灭了商朝,从此周朝正式建立。
姜子牙也因为大功被周武王封在齐地,所以说姜子牙还是后来齐国的始祖,只不过后来齐国被大夫田和篡位,国君从此成为田姓。
周武王灭商后,同姜子牙、周公旦商议,把全国分成若干个诸侯国,由有功的宗室和大臣前往建都立国,借以拱卫周朝、安定天下,这就是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公元前1045年,姜子牙率领本部人马披星戴月赶往齐地营丘,刚到营丘就发现有商朝余孽想要占领营丘,姜子牙指挥军队奋勇战斗打败敌军,顺利建立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