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泰尔动作技能分类法
金泰尔二维分类法视角下篮球专项技能特征训练策略

文体用品与科技总第442期2020年5月(上)金泰尔二维分类法视角下篮球专项技能特征训练策略鞠明晓王忠勇(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山东青岛266100)摘要:本文在金泰尔二维分类法指导下对篮球项目中技能结构的表现特征进行研究,经研究篮球的专项技能结构特征为:环境背景是运动的、环境维度存在尝试间变化、运动过程中身体是移动的、动作技术具有操纵性。
并结合上述篮球技能结构特征,对篮球的传球、接球、运球、投球、扣篮等专项技术以及训练评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训练策略:注重运动感知觉能力的培养,构建动作技能贮存数量,提高技术稳定与实效性,加强心理抗压能力的训练,合理运用技战术。
关键词:金泰尔二维分类法篮球技术结构特征训练策略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20)-05-214-3-ZQ1、前言当今世界篮球运动发展非常的迅速,对抗性越来越激烈,技巧性大大提高,队伍大型化、球员技术综合全面化、攻防配合两重性以及快速进攻、高空防守、精准配合、快变战术等的应用,是现阶段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
相比较而言,如何从现状出发来提高我国篮球竞技水平?关键在于培养优秀篮球后备人才。
本文采用金泰尔二维分类法,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针对篮球技能的2个维度和4个方面对篮球的多项专业技术和教学进行分析。
2、篮球基本技术结构特征由于一维动作技能分类法比较简便,当面对比较复杂的技能结构、时刻变换的运动场景时,练习者往往无法有效判断技能特征。
为了克服这种局限,金泰尔在一维分类的基础上综合提出了二维分类法,依环境背景、表征技能动作,对基本技术结构特征进行有效分类,并在两个维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构成了十六种技能类型的分类系统。
2.1、技能环境背景维度从表1可见金泰尔分类法中的第一个维度是环境背景,其主要包括:调节条件、尝试间变化。
在练习篮球技术时要先判断调节条件是否处于运动状态。
例如:在投篮时,动作要求球员的环境背景处于静止。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作业)解析

第一章1.简述运动技能的四个特征(1)指向目标,即动作技能都有操作目标;(2)动作技能的操作具有随意性;(3)动作技能需要身体、头、和/或肢体的运动来实现任务目标;(4)为了实现技能的操作目标,需要对动作技能进行学习或再学习;2.在金泰尔的分类法中,动作技能分类的两个纬度分别是什么?(1)操作的环境背景特征:①调节条件②尝试间变化(2)表征技能的动作功能:①身体定向②操纵3.在金泰尔的分类系统中调节条件是指什么?调节条件是指技能操作中必然存在并影响操作者运动特征的环境背景。
第二章1.什么是操作结果测量、操作过程测量?两者的差异?根据两者测量的方法举出三至四个运动教学中运动技能测量的例子。
(1)操作结果测量:指为了说明动作技能操作结果而进行测量。
(2)操作过程测量:为了说明在动作操作过程中运动控制系统某些方面的操作状态而进行的一种动作技能操作测量。
差异:①操作结果测量没有提供产生操作结果前肢体或身体行为的任何信息;②没有关于运动过程中参与工作的肌肉系统的活动信息;举例:操作结果测量:①一英里跑或打一个字所用的时间;②从发令枪响到起跑动作开始的时间;③垂直纵跳的高度;操作过程测量:①动作过程中肢体经过的高度;②动作过程中肢体运动速度;③运动中加速或减速的模式;2.简述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及区别。
(1)简单反应时:指测试情景中只包含单一刺激并要求被试者做出单一反应动作,这时所测的反应时称为简单反应时。
(2)选择反应时:指测试情景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每个信号需要特定的反应形式,这时测得的反应时为选择反应时。
(3)辨别反应时:指测试情景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但被试者只需对其中的一个做出反应,对其他信号不做反应,这时测得的反应时为辨别反应时。
区别:①从刺激信号的数量来判断是不是简单反应时;②从做出的反应的信号数量来判断是不是辨别反应时。
3.将反应时分段的含义是什么?(1)在刺激信号发出和肌肉活动开始之间存在一个时间间隔,这个间隔便是反应时的第一部分,称为前动作时(pre-motor time);(2)第二部分是从肌肉活动增加到外显肢体动作真正开始之间的时距,称为动作时(motor time)。
运动技能学习和控制第1章动作技能的分类

动作技能的分类
• 学习目标: • 动作(action)和运动(movement)的概念 及区别,并能举例说阴。 • 介绍三种动作技能分类系统及每种分类系 统中各种技能的特征,并能分别举例。 • 介绍金泰尔动作技能分类法中区分技能类 别的各个维度及其特征。 • 讨论金泰尔动作技能分类法在身体康复、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方法。
一维分类系统
• 通常我们根据技能间的相似特征来对动作技能进 行分类。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技能的共同特征将 技能进行归类。每一种共同特征包含两个范畴(注 意并非二元范畴),用一个连续区间的两端来表示。 连续区间分类法根据技能特征在连续区间上与某 一端点的相对距离,或者说与某一端点代表的特 征更相似来判断其类别,而并不一定要求技能特 征必须与某一端点的特征完全符合。 • 下面我们思考一个类似的话题,“冷”和“热” 两个概念表示温度的两种状态。
•
前面讨论的行走既可以是开放性技能也可以是封闭性技 能。区分的标准主要是看环境背景中是否存在障碍物和其 他人;如果存在,还要看它们是稳定状态还是运动状态。 另外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支撑面是否稳定。也就是说,在没 有任何障碍物和其他行人的走廊中,行走属于封闭性技能。 即使走廊中有障碍。然而,如果障碍物和其他人是运 动的,行走则变成了开放性技能。同样,在跑步机上,行 走也属于开放性技能,因为支撑面是活动的。我们可根据 这样的规律来判断所有技能的种类。例如,棒球运动员击 打球架上的固定球属于封闭性技能,而击打投手的投球则 属于开放性技能。另外,将球传给一个原地不动的队友属 于封闭性技能,但传球给一个跑动中的队友则属于开放性 技能。
•
相反,开放性动作技能(open motor skill)是指在操作目标、 支撑面和其他人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条件下操作的技能。要 想成功地操作这类技能,操作者必须根据支撑面、目标和 其他人的运动情况对动作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一些动 作技能学习和控制的研究人员也把这类技能称为外在步调 型技能(externally paced motor skill )。也就是说,对开 放性技能而言,操作者执行操作的时机和采取的动作都由 相关环境背景特征决定。例如,驾车过程中,踩加速器就 属于支撑面发生了变化;棒球运动中接和击打飞行的投球 都属于目标是运动的;赛跑中身旁的对手和行走时身边的 行人则属于操作环境中其他人是运动的。
qq文档

运动技能:指经练习或经历最准确,耗时最短,最经济的达到某种预订目标的能力1.叙述下列一维分类方法是分别从什么维度区分动作技能的。
分别举例说明?①大肌肉群运动技能与小肌肉群运动技能。
答:按照运动精确和参与运动的肌群划分举例:小肌肉群(射击)大肌肉群(跑步)②连续与非连续运动技能答:根据运动的起止点是否清楚划分连续性运动技能:没有明确起止点依靠外界信号决定起止举例:跑步(连续性),高尔夫(非连续性)③封闭与开放性运动技能答:操作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程度划分举例:封闭(体操)开放(足球)2.在金泰尔分类法中,将运动技能分类的两个维度分别是什么?谈谈该分类法的三种实际用途答:(1)操作的环境背景特征:①调节条件②尝试间变化(2)表征技能的动作技能:①身体定向(稳定/移动)②操作(有/无)用途:①徒手练习一种篮球行进间运球数次②徒手练习篮球投篮罚篮③抱着小孩坐在形式的汽车中3. 叙述操作结果测量与操作过程测量的差异;根据两种测量方法分别举出三个运动技能测量的例子。
答:操作结果测量,主要讲反应时操作过程测量,主要讲运动学、动力学、肌电图、脑电图协调性操作结果测量并没有反映操作过程中肢体或行为的变化信息,也没有反映参与工作的肌肉系统的活动信息。
举例:操作结果测量:行走距离的测量。
投掷标枪的距离,汽车开出的距离。
百米跑的计时时间操作过程测量:行走的速度测量短跑的加速度测量投掷标枪的最后发力4.反应时由哪两个部分构成?将反应时分段的意义是什么?运动时与反应时的区别是什么?答:反应时由前动作时和动作时构成。
意义:前动作时是传导和加工的过程,动作时代表肌肉克服身体阻力的时间区别:运动时间指的是从开始运动到运动完成所用的时间。
反应时是指从机体接受刺激到作出回答反应所需的时间,亦即S-R的时间间隔。
5.说明闭合回路控制系统和开放回路控制系统之间的异同点。
分别以一种运动技能来具体说明这两个控制系统。
答:不同点闭合:反馈开放:无反馈相同点执行器效应器闭合空调),运动技能学习是在一个闭合回路系统内进行的,即刺激先输入到比较器,经过比较器加工后的信息传至执行系统,然后通过效应器输出运动结果。
金泰尔分类

动作特点:
脚内侧踢球(又称脚踢球):它是脚内侧 部位(跖趾关节,舟骨、跟骨等所形成的 平面)踢球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脚与球 接触面积大,出球准确平衡,且易于撑握。 但由于踢球时要求大腿前摆在一定程度时 需要外展且屈膝,故大腿与小腿的摆动都 受到限制,因此出球力量相对较小。
动作要领:
直线助跑,支撑前的最后一步稍大些,支 撑脚站在球的侧面约15厘米处,脚尖正对 出球方向,支撑腿膝关节微屈。在支撑脚 着地时,踢球腿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 动,在前摆的过程中大腿外展,当膝关节 的摆动接近球的正上方时小腿做爆发式摆 动,在触球前将脚跟送出使得脚内侧部位 所形成的平面与出球方向垂直,踢球脚脚 底与地面平行,脚尖微微翘起,踝关节功 能性地紧张使脚型固定,触(击)球后身 体跟随移动,髋关节向前送。
6:从不同方向助跑踢固定位置球(2D身体 移动、操纵、调节条件固定、存在尝试间 变化) 7:踢从不同方向过来球(2D身体移动、操 纵、调节条件固定、存在尝试间变化) 5:两人一组练习(1D身体移动、操纵、调 节条件固定、无尝试间变化) 6:两人一组行进间练习(4D身体移动、操 纵、调节条件变化、存在尝试间变化) 7:5 对5比赛(4D身体移动、操纵、调节条 件变化、存在尝试间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支撑脚位置的合理性与击球点的准确 性。 难点:掌握脚内侧踢球动作的连贯与协调用 力。
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步奏:
1:原地无球练习(1A身体稳定、无操纵、调 节条件固定、无尝试间变化) 2:原地踢固定位置球(1B身体稳定、操纵、 调节条件固定、无尝试间变化) 3:助跑无球练习(1C身体移动、无操纵、 调节条件固定、无尝试间变化) 4:固定方向助跑踢固定位置球(1D身体移 动、操纵、调节条件固定、无尝试间变化)
试析网球初学者双手反手击球技术动作诊断

试析网球初学者双手反手击球技术动作诊断作者:肖汉概要:按照金泰尔封闭性和开放性动作技能分类连续理论,技术技能由难到易、循序渐进,将二维分类法很好的应用于网球初学者的双手反手击球诊断中,实现对初学者的动作纠正,从而辅助了教学和训练。
本文主要以金泰尔二维分类系统模型为理论基础,对网球双手反手击球技术动作技能操作从环境背景与动作功能两个维度进行分类,为网球专修课的教学与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1诊断对象和诊断方法1.1诊断对象因为初学者较容易出现反手击球问题,所以选择网球初学者作为研究对象。
1.2诊断方法运用金泰尔的二维分类法。
金泰尔的二维分类法在动作技能的主要特征和对技能进行的分类上较一维分类法更为细致和精准,能更好的克服一维分类法在技能结构和操作环境相对复杂时,练习者不容易把握的开放性动作技能上的局限性。
金泰尔的二维分类体系即从两个维度上分析技能特征:①操作的环境背景特征;②表征技能的动作功能。
两个维度的特征又进一步分类,从而得到十六种技能类型构成的相对庞大的分类体系(见表1.1)。
该体系一开始实践于医学中的身体康复,康复医生用该分类方法来判断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并作为给患者选择有效活动方式的依据。
而后逐渐发展运用到教学和训练计划的指定和技术动作诊断、心理诊断等领域。
2双手反手击球动作及技术要点2.1双手反手击球动作握拍:右手采用大陆式握拍,左手半西方式握拍。
右手在后,左手在前,左手主导挥拍动作。
拉拍:用双手将肩膀向左转动并将球拍往后拉出。
击球点:击球点是球拍接触球的空间位置(不是指球拍上的甜点)。
反手击球点在身体左前方,高度在腰部以上肩膀以下。
挥拍:挥拍时将球拍从下往上,从后往前绕身体挥击。
随挥:球击出后,拍面平行于网的时间尽量长些,挥拍沿着球飞行的方向前送,球拍随球向前的距离小于60厘米,重心前移,落在右脚,身体也随着转向球网,挥拍在右肩上方结束,拍头指向上方(削击球则不同),完成好随挥动作有助于控制球的落点和方向。
用金泰尔两分法分析排球发球

教学步骤:
1、原地练习徒手完整动作 1A( 身体稳定 shen't无操纵 调节条件固定 无尝
2、原地进行抛球引臂练习
1B(身体稳定 有操纵 调节条件固定 无尝试间变化 )
3、原地击固定球联系
1B(身体稳定 有操纵 调节条件固定 无尝试间变化 )
4、自抛自发练习
3B(身体稳定 有操纵 调节条件变化 无尝试间变化 )
用金泰尔两分法分析排球发球
教学对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排球爱好者 教学目标:练习者练习后能成功发出
动作技术要领:
面对球网两脚前后自然开立,左脚在 右脚在后。左手托球于体前。抛球时左手 球平稳的体前右肩前上方,高度为40—5 左右,同时右臂抬起屈肘后引。击球时, 脚蹬地重心前移,以收腹屈体迅速带动手 挥动,挥臂呈直线,用手掌击球的后中下
5、发出不同线路、不同深度的球
4B(身体稳定 有操纵 调节条件变化 有尝试间变化 )
6、比赛中运用发球技术 4D(身体移动 操纵 调节条件变化 有尝试间变化)
谢谢!
运动技能金泰尔分类法

用金泰尔分类法分析排球正面垫球动作要领正面对准来球,两脚开立稍宽于肩,脚跟微起,两膝弯曲稍内收的准备姿势。
两手手指重叠后合掌互握,掌跟靠拢,两拇指平行朝前,手臂伸直,手腕下压,两臂外翻,前臂形成一个击球平面。
击球点在腹前约一臂距离,抬双臂用双手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桡骨内侧平面触球。
击球时,两手臂伸直夹紧,提肩,前伸至球下,蹬腿抬臂,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
同时含胸,压腕,顶肘等动作协调配合,身体和两臂要有自然的随球伴送动作,以便控制球的落点和方向。
教学步骤一在简单条件下掌握垫球技术1原地做徒手模仿垫球动作练习,体会正确的垫球动作。
(1A)2通过两三步的移动做垫球的徒手练习,体会正确的垫球动作,正确处理人与球的位置关系。
(1C)3垫固定球。
两人一组,一人持球于腹前,另一人用。
垫球动作击球,体会垫球部位和全身协调用力,要求蹬腿抬臂协调用力。
(1B)4一抛一垫球。
两人一球相距3~4米,一人将球抛至同伴的腹前,同伴将球垫回。
要求抛球由到位向不到位变化,抛球距离由近向远变化。
(3B)5自垫球。
一人一球连续向上自垫,要求垫球高度由低向高。
(2D)6对墙连续垫球。
要求手臂角度固定,全身协调用力。
(2D)7两人对垫球。
两人相距4~5米,做连续对垫球练习,尽量采用正面垫球。
要求随时做好垫球前的准备姿势,并快速启动或移动保持合理的球距进行垫球。
(3D)8自垫与对垫。
两人一组,相距4~5米,先自垫一次再垫给对方。
要求提高控球能力,注意击球方向的变化。
(4D)9三角垫球。
三人一组,站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边相距3~4米,互相垫球。
可任意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依次垫球。
要求身体面对出球方向,把球放在身体前面。
(4D)二在较复杂的条件下巩固垫球技术1两人一组,一人向各个方向交替抛出两个球,一人移动将球垫回。
(2D)2三至四人一组,迎面跑动连续垫球。
(1D)3四人一组,三角跑动垫球。
(3D)4连续防多球。
一人向同伴前,后,左,右连续抛球,同伴连续移动垫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作功能
身体稳定性
身体移动
环境背景
无操纵
操纵
无操纵
操纵
固定调节条件,无尝试间变化
1A
身体稳定
无操纵
调节条件固定
无尝试间变化
﹡独自站立在房间里
﹡徒手练习篮球罚球投篮
1B
身体稳定
操纵
调节条件固定
无尝试间变化
﹡独自站在水池旁刷牙
﹡持球篮球罚球投篮
1C
身体移动
无操纵
调节条件固定
无尝试间变化
3D
身体移动
操纵
调节条件变化
无尝试间变化
﹡手持一杯水在跑步机上作匀速行走练习
﹡持球进行多种篮球行进间运球练习,并加以防守
运动调节条件,存在尝试间变化
4A
身体稳定
无操纵
调节条件变化
存在尝试间变化
﹡坐在行驶的汽车中
﹡徒手练习传球给行进间的球员数次,球员行进路线不同
4B
身体稳定
操纵
调节条件变化
存在尝试间变化
﹡抱着小孩坐在行驶的汽车中
﹡接发球机不同速度的投球
4C身体Βιβλιοθήκη 动无操纵调节条件变化
存在尝试间变化
﹡行走在行人拥挤的商业街上
﹡无球练习多种带球行进(足球)加防守
4D
身体移动
操纵
调节条件变化
存在尝试间变化
﹡抱着小孩行走在行人拥挤的商业街
﹡有球练习多种带球行进加防守
﹡上楼梯
﹡徒手练习一种篮球行进间运球数次
1D
身体移动
操纵
调节条件固定
无尝试间变化
﹡手持一本书上楼
﹡持球练习动作数次一种篮球的突破
固定调节条件,存在尝试间变化
2A
身体稳定
无操纵
调节条件固定
存在尝试间变化
﹡在不同的地面上站立
﹡徒手做棒球挥杆击球动作
2B
身体稳定
操纵
调节条件固定
存在尝试间变化
﹡拎一袋食品在不同的地面上站立
无尝试间变化
﹡坐在由他人推动轮椅上行进在空走廊中
﹡徒手练习传球给行进间的球员数次,球员行进路线相同
3B
身体稳定
操纵
调节条件变化
无尝试间变化
﹡转动轮椅行进在空走廊中
﹡连续接发球机速度相同的投球
3C
身体移动
无操纵
调节条件变化
无尝试间变化
﹡在跑步机上作匀速行走练习
﹡徒手进行多种篮球行进间运球练习,并加以防守
﹡击打球架上的棒球;每次击球必须变化球的位置
2C
身体移动
无操纵
调节条件固定
存在尝试间变化
﹡在不同的地面上行走
﹡徒手进行多种篮球行进间运球练习
2D
身体移动
操纵
调节条件固定
存在尝试间变化
﹡拎一袋食品在不同的地面上行走
﹡持球进行多种篮球行进间运球练习
运动调节条件,无尝试间变化
3A
身体稳定
无操纵
调节条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