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移栽死亡的主要原因及避免措施

合集下载

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与对策分析林业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产业,其中苗木种植作为整个林业生产的前导性工作,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苗木死亡率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林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苗木死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导致苗木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包括天气因素、自然灾害和生物环境条件等。

1. 天气因素:苗木对温度、湿度、光照等天气因素非常敏感,如果环境条件过于恶劣,将导致苗木生长缓慢、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亡等情况。

2.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洪水、雪灾、冰雹等直接影响苗木的生长发育,导致苗木死亡率上升。

3. 生物环境条件:有些树种容易遭受病菌和虫害干扰,一旦遇到这些问题就会导致苗木死亡。

(二)管理不当管理不当也是导致苗木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肥管理:施肥过量或者过于密集的浇水都会对苗木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苗木死亡。

2. 预防病虫害:对于有些易患病虫害的树种,及时预防和检测非常重要,如果防治不周将导致苗木死亡。

3. 种植密度:种植密度过大,容易导致苗木之间互相竞争,影响苗木的生长,甚至导致苗木死亡。

4. 种植时期:如果把苗木种植在不合适的季节,比如过于寒冷或过于炎热的时候,会大大增加苗木死亡率。

二、对策分析加强苗木生长的环境调节,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提高苗木的免疫力,可以有效地减少自然因素所造成的苗木死亡情况。

(二)加强管理提高育苗质量加强管理,对苗木的浇水、施肥、检测病虫害进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育苗质量,可以有效地减少苗木死亡率,并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效益。

(三)合理调整种植密度根据不同的树种特点合理调整种植密度,防止苗木之间竞争激烈导致的死亡现象的发生,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优选种植时期根据不同的树种特点,选择适当的种植时期,一方面可以减少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苗木死亡,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林业苗木种植死亡与对策分析

林业苗木种植死亡与对策分析

林业苗木种植死亡与对策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林业苗木种植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推广。

在实际的苗木种植过程中,苗木死亡问题时有发生,给种植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了解苗木死亡的原因及其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I. 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分析1. 水分不足水分是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苗木如缺水过少将会导致根系干枯,从而造成苗木死亡。

水分不足可能是由于天气干燥、土壤排水不畅等因素导致的。

对策:加强苗木的浇水管理,保证苗木的水分充足。

根据苗木种植地的具体情况,合理规划浇水的时间和数量,保证苗木生长需要的水分。

2. 土壤质量差土壤质量对苗木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贫瘠的土壤缺乏养分,无法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从而导致苗木死亡。

对策:在苗木种植前,进行土壤改良,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营养物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害虫和病害侵害害虫和病害是苗木种植中常见的问题,它们会破坏苗木的生长,导致苗木死亡。

对策:加强苗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对苗木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可以选择对害虫和病害有特效的农药进行喷洒,或者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侵害。

4. 不良的生长环境苗木种植的生长环境对苗木的生长影响很大,例如大风、高温等极端天气对苗木的生长都有一定的影响。

对策:根据苗木种植地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苗木的生长环境。

可以在苗木周围搭建遮阳棚或者风挡墙,保护苗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5. 种植管理不当不合理的种植管理也是导致苗木死亡的重要原因,包括种植密度过大,施肥不当,修剪不当等问题。

对策:做好苗木的种植管理工作,包括控制种植密度,合理施肥,正确修剪等,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

II. 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对策分析1. 加强栽植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苗木种植前,需要充分了解种植地的情况,包括气候、土壤、水源等,进行合理规划和准备工作,保证苗木种植的顺利进行。

园林苗木种植死亡原因分析及措施

园林苗木种植死亡原因分析及措施

2014年第6期现代园艺园林苗木种植死亡原因分析及措施高长文(莱芜市园林管理局,山东莱芜271100)摘要:苗木种植的成活直接影响园林绿化的效果,也是园林绿化整体美观的关键,另一方面也是影响建设方效益的关键,因此,掌握苗木的种植死亡因素,提高苗木种植成活率,是绿化工作的重要工作,更是苗木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

关键词:苗木种植;死亡原因;措施;施工1苗木种植死亡原因(1)人为原因影响绿化成活率,导致绿化苗木死亡的原因主要有施工、人为践踏损害、交通等原因,由于这些原因会导致绿化苗木死亡,生长不良等。

(2)自然原因主要有病虫害跟自然灾害,病虫害是常见的自然原因,有些病虫害会导致绿化苗木出现死亡,干枯等现象,自然灾害像大风、暴雨等等也会导致一些苗木死亡,自然灾害是属于不可避免的,对于病虫害还可以做些预防的工作来减少死亡的苗木。

(3)根茎烧伤。

苗木根茎灼伤后,幼嫩树苗与高温表土接触处出现约2mm 宽的环状伤痕,轻者树皮微黄,l~2d 后出现倒伏现象;重者树皮呈暗褐色,当即死亡。

根茎灼伤对苗圃育苗及山地直播造林危害较大,一般可降低成活率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

无论是对于温室种植还是山地直播造林这都是一个非常大的经济损失。

根茎灼伤对幼苗柔弱的茎造成伤害,而且病原体很容易在这时侵入其根茎,引发病害。

(4)苗木假活。

苗木假活就是苗木(包括果树)定植以后,树体凭借自身贮藏的养分抽生了枝条,而由于根系太弱或受伤过重、栽植过深、生长条件不适等原因而死亡。

当发芽抽枝的幼树长时间得不到水分和养分的供应,贮藏在树体中的养分消耗殆尽,便干枯而死。

2苗木种植死亡预防措施(1)避免人为伤害,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花草树木,尤其是新种植的苗木,尽量在苗木较远的距离放置施工机械,在苗木较远的地方堆放施工材料;在苗木种植地设置禁止践踏苗木等标志,减少人为的践踏。

(2)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除虫,严格管理种植苗木,防治病害的发生,及时浇水,预防干枯死亡。

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与对策分析林业苗木种植过程中,苗木死亡是常见的现象,常见的原因包括各类病虫害、不良天气条件、过度灌溉或缺水、土壤质量不佳等。

以下是对这些原因的详细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关对策。

病虫害是导致苗木死亡的重要原因。

病害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和真核物种,它们能够侵入苗木内部,破坏其生长和发育过程。

虫害则是指各种害虫对苗木进行食害,如蚜虫、蛀螟等。

对于病虫害问题,可采取的对策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加强植物保护措施,如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提高苗木抵抗力。

恶劣的天气条件也是苗木死亡的原因之一。

林业苗木在幼苗期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较高,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导致苗木枯萎或死亡。

而长时间的暴雨、干旱、寒冷或高温也会对苗木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在进行苗木种植时,需要选择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苗木品种,加强对苗木的保护和管理,如搭建温室或棚架,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环境。

过度灌溉或缺水都会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

过度灌溉会导致土壤缺氧,根系腐烂,甚至淹死苗木;而缺水则会使苗木缺乏水分供应,导致枯萎和死亡。

在进行苗木种植时,需要根据苗木的需水量合理浇水,避免水分过剩或不足的情况发生,确保苗木的正常生长。

土壤质量不佳也是导致苗木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土壤质量直接影响苗木的根系发育和营养吸收。

土壤过于湿润或过于干旱、缺乏有机质或养分、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等,都会对苗木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土壤质量不佳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对策,如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料,调整土壤酸碱度等。

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病虫害、不良天气条件、过度灌溉或缺水以及土壤质量不佳等。

为了减少苗木死亡率,需要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加强植物保护、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环境、合理浇水以及改良土壤质量等措施。

也需要加强苗木的种植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林业种植中苗木死亡原因与对策浅析

林业种植中苗木死亡原因与对策浅析

林业种植中苗木死亡原因与对策浅析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林业种植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自然环境的恶化,林业种植过程中苗木死亡问题也成为了一大难题。

苗木死亡直接影响到林业种植效益,因此探索苗木死亡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是至关重要的。

一、苗木死亡原因分析1. 气候因素:气候是影响苗木生长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以及干旱或多雨的气候都会对苗木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高温会使苗木受热胁迫致死,低温则会导致苗木的冻伤死亡;干旱或多雨会使苗木根系失衡,无法正常吸收水分。

2. 土壤因素:土壤质量直接影响苗木生长。

土壤中的养分、酸碱度、通透性等因素都会对苗木生长产生影响。

土壤质量不佳,缺乏必要的养分,或者过酸、过碱的土壤都会导致苗木死亡。

3. 病虫害:病虫害是苗木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菌、病毒和害虫都会侵害苗木,使其生长受阻,最终死亡。

4. 人为因素:不恰当的管理措施,如施肥、灌溉、修剪、病虫防治等也会导致苗木死亡。

过量施肥会烧苗,过量灌溉会使苗木根系破坏,错误的修剪方法会导致苗木生长受损。

二、对策分析1. 科学管理:科学的管理措施是避免苗木死亡的重要保障。

合理施肥、定期修剪、适时灌溉、疾病预防等都是科学管理的一部分。

2. 选用耐逆苗木品种:针对当地气候和土壤情况,选择对这些因素具有较强耐受性的苗木品种进行种植。

3. 控制病虫害: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检查苗木,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害扩散。

4. 改善土壤质量:定期检测土壤质量,进行施肥、改良土壤,使土壤滋养更均衡、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5. 精心管理:合理的培育、育苗、定植、加固苗木管理措施是保证苗木生长健康的一环。

在苗木定植后,加固苗木,防止倒伏、损坏。

6. 自然环境调节:在可能的情况下,根据气候和土壤情况进行合理的环境调节,如搭建遮阳棚或建立水源等。

三、结语苗木死亡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土壤、气候、病虫害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思考和综合对策。

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与对策

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与对策

林业苗木种植死亡的原因与对策林业苗木种植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但是苗木死亡率高,导致投资的成本和时间浪费。

苗木死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天气、土壤、种植技术、疾病和虫害等,本文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一、天气因素1、干旱苗木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生长,干旱可能导致苗木死亡。

解决方法是在种植途中增加灌溉量,喷水保持苗木的湿度。

2、低温苗木在低温环境下可能会受到霜冻的危害。

为了防止霜冻,可以在苗木周围放置稻草、树皮或覆盖苗木表面以增加保暖效果。

3、强风强风可能会摇晃苗木,导致根部松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苗木周围建立防风林或者固定苗木。

二、土壤因素1、土壤质量土壤质量差可能没有足够的养分和水分,这会对苗木的生长造成影响。

解决方法是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改良,增加透气性、肥力和保水性。

2、土壤酸碱度如果土壤过酸或过碱,会导致苗木死亡。

解决方法是进行土壤中和和调控,使土壤pH 值处于适宜的范围内。

3、土壤结构土壤结构不良将会使苗木难以扎根,影响其生长。

解决方法是进行土壤疏松和改良,增加土壤孔隙率。

三、种植技术1、深度苗木的根部深度必须精确控制,如果根部深度不够合适会影响其生长。

解决方法是进行深度测量后在适当深度种植。

2、插穗方式插穗方式不正确可能会导致苗木开裂、变形、凋亡等问题。

解决方法是选用合适的插穗方式,并确保插穗后及时浇水。

3、营养供应苗木需要足够的养分供应,缺乏营养可能会导致苗木死亡。

解决方法是提高肥料浓度和频率,确保苗木得到足够的养分。

四、疾病和虫害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疾病和虫害的侵害。

解决方法是改善苗床卫生环境,避免病虫害的扩散,同时进行早期防治。

综上所述,苗木死亡原因的控制需要综合考虑天气、土壤、种植技术、疾病和虫害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相应的措施包括增加灌溉量、提高土壤质量、精确控制种植深度、提高肥料浓度和频率、加强病虫害防治等。

只有从多个方面全面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苗木死亡率,发挥林业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

大树移栽:保证成活率要点解密

大树移栽:保证成活率要点解密

⼤树移栽:保证成活率要点解密当前随着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档⼩区的景观建设,⼤树进城、进⼩区现象越来越普遍。

但⼤树移栽后时常会出现⼤量落叶、枯枝、整株叶⽚出现萎蔫或树势衰弱等现象,甚⾄会整株死亡,严重影响了景观的实际效果。

现将⼤树移栽后常出现的不良症状和解决⽅法以及初期的养护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常见症状与解决⽅法1.叶⽚失绿、⽆光泽、芽不萌动、新枝出现萎缩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植株失⽔。

为了防⽌树体失⽔萎蔫,可以通过以下⽅法来增加树体的⽔分,减弱树体蒸腾作⽤,减少⽔分散失。

(1)要向叶⾯和树⼲喷⽔保湿。

在喷叶⽚时,重点喷叶⽚的背⾯,且所喷⽔要求的雾化状要⾼,才能避免每次喷⽔时根部积⽔。

喷雾时以喷湿不滴⽔为度,1天可喷5~7次,保持空⽓有较⾼的湿度,防⽌⽔分过度散失。

(2)要向树体内输液。

⽤⽆线充电钻或普通电钻在根颈部打孔,根据⼈体输液原理,⽤吊袋或吊瓶吊注,能及时、持续不断地给树体补充养分、⽔分。

(3)要加强修剪。

通过枝条回缩修剪,集中树势,减少枝冠对⽔分的消耗,保持树体⽔分平衡。

(4)要搭建遮阳⽹棚或遮阳⽹架遮荫。

(5)要⽤草绳裹主⼲,由根部缠裹⾄⼀级主枝。

(6)要向树体喷施抑制蒸腾剂,以减弱树体的蒸腾作⽤,从⽽降低⽔分散失。

2.⼤树叶⽚变黄、⽤⼿摇树落叶这种症状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新移植的⼤树根部⽔分过多,应该及时做排⽔处理。

(1)要深挖沟。

在新栽⼤树⽼⼟球外围横纵深挖排⽔沟,且沟⽐⼟球底部⾄少深出30cm,并保持沟内排⽔畅通。

(2)可设置PVC管。

在⼟球外围5~10cm处设置8~10根直径10cm的PVC管,且在管侧壁上打数⼗个⼩孔,经常检查管内的积⽔情况,⼀旦发现积⽔⽴即将管内的⽔抽出,这样既检查了积⽔情况,⼜能改善⼟壤的透⽓性,同时⼜利于⽣根。

3.移栽后出现⼤量的落叶当出现这种症状时,⼤多是由于⼤树移栽时,为了当时的实现效果,保留枝⼲过多,植物的⽔分供应不上⽽造成的。

园林大树种植及死亡原因分析

园林大树种植及死亡原因分析

园林大树种植及死亡原因分析摘要:本文阐述了大树移栽种植技术,并从树体支撑固定、树干包裹、喷水、遮阳、控水、防虫、施肥等方面提出了大树种植的后期养护管理方法。

关键词:园林工程,大树种植,死亡,原因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ree planting technology transplant from the tree body support fixed, trunk, water-jet package, sunshade, water control, insect, fertilization, which is proposed as the tree plantings later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ethods.Keywords: garden engineering, tree planting, death, reason园林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四大要素之一。

合理的选用园林植物, 充分发挥其造景功能和观赏特性, 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整个植物界,大树生长周期较长,在园林工程建设中主要采取移栽种植的方法。

由于移栽种植大树树龄大、发育程度深,在移栽种植过程中易受损伤,存在较大风险,后期养护不当会造成大树发育迟缓,甚至会造成树木脱水死亡。

1、大树移栽种植技术大树的概念是以树木胸径或高度界定的,落叶乔木大树的胸径一般在20cm 以上,常绿乔木的胸径一般在15cm以上或高度在6m以上。

目前移栽种植已成为园林工程建设大树种植的最重要方式。

在移栽种植树木来源的选择上,应遵循“适地适树”、“生境相似”原则。

“适地适树”是指园林工程建设中要根据园林工程的需要合理选择适宜园林环境生长的树种及规模,切忌盲目追大求新,影响移栽种植树木成活率。

“生境相似”是指充分考虑园林工程所处环境的土壤、温度、湿度、光照等树木生长影响因子,尽可能移栽种植原生长环境与移栽环境相似的树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3 -大树移栽死亡的主要原因及避免措施刘方勤 (江苏省无锡海派景观有限公司 214200)徐 燕 (江苏省宜兴市兴城绿化有限公司) 胡和元 (江苏省宜兴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一般来说,大树是指胸径为20 cm以上的落叶树或胸径为15 cm以上的常绿树。

大树移栽是当代崛起的一项绿化新技术,由于大树移栽能在最短时间内起到美化和净化环境的作用,所以,已成为中国城镇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

但在大树移栽中,常会出现树体死亡现象,不仅经济受损,树种资源也受损。

为探索移栽大树死亡原因,多年来,笔者参与了大树移栽施工实践,并对死亡大树进行了解剖观察,现将相关研究结果和移栽经验归纳报道如下。

1 大树移栽死亡的特点(1)秋冬季大树移栽后一直未抽出新枝叶,最后整株枯死。

(2)春夏季大树移栽后虽抽出枝叶,但不久枝叶就萎蔫,接着死枝、死根、死干,直至全株死亡。

(3)常绿大树移栽后死亡,死叶长时间不掉落。

(4)大树完全死亡前,树根部土壤含水量高,树穴内大多数曾有积水现象。

(5)死亡大树原有的吸收根基本衰亡。

(6)死亡大树断根截面周围基本看不到愈合组织和新根。

(7)在粘性土上或沙性土上移栽大树,前者死亡率远高于后者。

2 大树移栽死亡的主要原因从调查结果看,大树移栽死亡主要是由于移栽后根部周围长时间土壤含水量较高和透气性差,致使吸收根或断根断面形成层、韧皮部及木质部细胞缺氧窒息死亡,不能及时产生愈合组织和新根,从而造成大树死亡。

当衰亡的细根梢端或断根梢端死亡木质部导管受潮膨胀被堵塞时,大树地上部分的叶首先失水萎蔫死亡,接着枝、干失水枯死,而地下部分的断根或细根梢端先死亡后,逐渐向根基方向死亡,最终导致全株死亡,这就是移栽大树死亡的主要过程。

由于冻害、高温的影响和菌类、隐性害虫的发生可加快移栽大树的死亡。

3 避免大树移栽死亡的措施3.1 尽量选择健康大树为保证树体内有足够的有机营养供断根截面或细根能及时长出新根,应尽量选择健康大树移栽,不要选择树体严重衰弱、自身本来就难以产生愈伤组织的大树作为移栽对象。

3.2 不使树体严重失水为防止大树断根后因木质部导管内严重失水而影响树体形成层的活力,大树挖倒后,要立即根据树基断根的长短、粗细和多少,对大树树冠进行合理修剪(其中如松类等枝、干无萌生能力的树种一定要适当保留枝上的叶和芽),并立即对断枝截面用塑料薄膜等密封包扎。

如暂不栽植,基部应及时浇水并覆膜保湿。

3.3 确保树基不积水为防止大树移栽后树基土壤含水量升高,在高于地下水位的粘性土上移栽时,不管是挖坑栽植还是直接在地面壅栽,关键措施是:(1)在定植点或定植坑的底部中心,将土压实或垫砖石,确保大树栽后不下沉;(2)在定植坑底部或定植点铺设厚5 cm以上排水沙层至地表或至低于树坑底部的地下网沟。

在高于地下水位的沙性土上移栽时,可省去上述做法。

3.4 创造土壤透气条件为使氧气能进入树基根部,确保断根伤口正常愈合生根,需带土球移栽,包扎土球的草绳不要去除;定植时壅土不宜太厚,高度同大树最上层根平;浇水后及时松土。

3.5 正确壅好树基土壤为使断根断面不被菌类等严重感染,影响伤口愈合,定植时根部不要先壅熟土、肥土,而要先壅生土、心土,更不要急于施用有机肥。

3.6 固定树身防止摇动为防大树因摇动而擦伤或折断树根生成的愈伤组织和新根,大树定植后,要及时做支撑,牢牢固定树干。

3.7 预防烈日暴晒树皮为不使树皮遭日灼死亡,影响有机营养的向下运输,定植前,应预先在主干和主枝上缠绕粗草绳或绑缚稻草等遮阳物进行保护。

3.8 做好树基保湿工作(1)根盘外围上要做好浇水围堰。

(2)大树定植浇足1次透水后,要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树基上的土壤。

(3)以后浇水要做到土不干不浇,浇则要浇透。

3.9 检查有无隐性害虫移栽大树上的隐性害虫主要有天牛等蛀干害虫和剌吸式害虫,它们不仅阻断和争夺树体内的营养物质,也直接影响大树根部愈伤组织和新根的形成,所以,大树移栽后要定期对树体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虫情,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1] 蔡玉新,陈忠,万旭东,等.影响大树移栽成活的原因及对策[J]. 贵州农业科学,2001,29(6): 40~41.———————收稿日期:2012-10-29摘 要:为迅速达到园林景观效果,大树移栽已成为当前城镇园林绿化的主要内容。

为提高大树移栽的成活率,对大树移栽死亡的特点、主要原因和避免措施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树移栽;死亡原因;避免措施- 94 -月季花的特征特性及扦插繁殖技术陆明敏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农业服务中心 215134)苏彩霞 钱 帅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农业局 215131)胡惠根 王楚华 钱洪良 陈 煜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农业局 215104)邱菊渊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镇农业服务中心 215137)月季花别名斗雪红、长春花、月月红、四季红、胜春、瘦客等,蔷薇科蔷薇属灌木。

月季因花容秀美、千姿百色、馥郁芳香、终年常开而深受人们喜爱。

我国已有30多个城市选月季为市花,有些国家还将它作为国花。

我国是月季的故乡,月季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但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只有300多年。

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我国的月季品种和栽培技术,居世界前列,但此后,我国的月季产业发展却停滞不前。

目前,国内栽培的月季品种的90%以上引自国外,国内育成的品种少,且栽培面积很小。

1 特征特性1.1 特 征1.1.1 枝干。

月季枝干特征因品种及类型而有所不同,有高达1~1.8 m、枝干直立向上的直立型;有高度为60~100 cm、枝干向外生长的扩张型;有枝高仅15~30 cm的微小型;还有枝条呈藤状依附它物而生长的攀缘型。

月季的枝干除极个别品种外,均具有皮刺,皮刺的形状、大小、疏密因品种而异。

枝干一般均为青绿色,下部灰褐色,而新枝多呈紫红色。

1.1.2 叶。

叶片形状等亦因品种而异,叶互生3~7枚,呈奇数羽状复叶,卵形或长圆形,叶缘有锯齿,叶面平滑有光泽,或粗糙无光,展叶时多为深紫红色。

1.1.3 花。

花生于枝顶,单生或丛生,花形、花瓣数、蕾形均因品种不同差异甚大,有单瓣、重瓣、半重瓣之分。

花色极为丰富,有纯色和混色、条纹、斑点、彩晕等。

1.1.4 果。

果实球形或壶形,初为青绿色,成熟后呈红色或棕红色,内含种子10余粒。

1.2 特 性月季性喜阳,喜生长在含有机质丰富、疏松、肥沃、pH值6~7的土壤中,较耐寒,忌干风及高温。

多数品种的生长适温为白天不超过26 ℃,夜间不低于10 ℃,若温度低于5 ℃,则进入休眠。

持续高温30 ℃以上,则进入半休眠。

冬季为休眠期,一般品种可耐-15 ℃低温。

现在国外已培育出能耐-30 ℃的品种。

花谢后经修剪,若满足水肥,40~50 d后可再萌发新枝开花,因而花期可从春到秋不断。

2 主要扦插技术月季花的扦插繁殖一年四季均可进行。

春季花谢约1周后,腋芽逐渐饱满、但尚未发芽时,将枝条茎部留1~2叶剪下,即可扦插。

6~9月剪下的枝条亦可作插条。

10~11月下霜前,配合冬季修剪时,可把剪下的枝条置于室内或阳畦中进行扦插。

2.1 基 质扦插基质可用净沙土或蛭石。

为避免沙土过于疏松,也可掺少量黄土,或在插床下部垫锯木,上部再垫沙土10 cm左右,使通风透水更好,且能增加地温,促进枝条生长。

2.2 选择插条插条应选当年生粗壮枝条,截成10 cm左右、带2~3个节,在基部一节下方0.5 cm处用利刀削平,并将基部叶片剪除,上面的叶片均剪去一半,上部第一节不要留过长的茎。

将剪好的插条,全部放入水盆内待用。

2.3 扦插方法剪下的插条应及时插入土内,一般插入深度1.5~2 cm,株行距以不互相遮光和利于起苗为度。

插后喷透水,加盖塑料薄膜以保温保湿,并应加盖芦苇遮阴。

遮阴材料与薄膜之间需有40~60 cm的距离,以利于通风降温,插后每天清晨向插床内喷水1次,天气酷热时,应于下午再喷1次水,或在薄膜上喷水降温,使温度保持20~30 ℃,约20 d后即可生根。

此后每天早晚应掀开薄膜通风,30 d后可去除薄膜,50~60 d即可带土移入小盆内或地栽,栽后应遮阴数天。

少量繁殖时,可将插条插入瓶内,瓶上套塑料袋,放置通风蔽阴处,待生根后再行栽种。

大量扦插时,可利用自动喷雾设备,插床不用盖塑料薄膜和遮光。

待苗床湿度不够时,会自动喷雾,这种方法称为全光雾插,成活率高,现一般大规模繁殖多采用此法。

———————收稿日期:2012-08-27摘 要:月季因花容秀美、千姿百色、馥郁芳香、终年常开、花色动人、易繁殖而深受人们喜爱。

为扩大月季花的种植面积,介绍了月季花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扦插繁殖技术,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月季花;特征特性;扦插繁殖技术[2] 赵国华,刘广营,张汝桂,等.大树移栽技术探讨[J].河北林果 研究,2008,(4): 396~398.[3] 张建荣,胡和元.银杏大枝扦插技术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 2010,(5): 116.[4] 李长复,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J].植物杂志,1989,(4).[5] 赵远林.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和分配[J].新农业,1986,(12).[6] 姜维,骆菊兰.浅析提高扦插成活率的原理及措施[J].实验教 学与仪器,2002,(12):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