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移栽及管理技术
大树移栽方法及技术要点

大树移栽方法及技术要点大树移栽是将已成熟的大型树木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通常需要采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技术来确保树木的存活和良好生长。
以下是大树移栽的方法和技术要点:1.筹划和评估:在移栽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筹划和评估工作。
这包括确定移栽的目的、目标和时间表,评估树木的健康状态、根系情况和可行性等。
树木的大小、树冠形状和所在环境也需要考虑在内。
2.准备工作:移栽之前,需要对目标地区进行准备。
这包括准备移栽坑,确保土壤质量和排水条件适宜。
同时,也需要对移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预先考虑和处理。
3.树木准备:在移栽之前,需要对树木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修剪树枝、修整树冠、修剪根系等。
削减部分根系可减轻树木的引力,有助于减少移栽期间的损伤。
4.移栽过程:o挖掘:使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小心地将树木周围的土壤挖掘出来。
以合适的方式处理和保存挖掘出的土壤,以备后续填充使用。
o碰撞盒和支撑:为了保护树木的根系和减轻移栽对树木的冲击,可以使用碰撞盒来保护树木,同时使用支撑物支撑树干。
o提升和运输:小心、缓慢地将树木提升到移栽车辆上,确保树木稳定且不受到过度压力。
o移动和安置:将树木慢慢地移动到目标地点,并将其安置在准备好的移栽坑中,确保树木的位置正确。
o填充和压实:使用原先挖掘出的土壤填充移栽坑,注意均匀分布和适当的压实。
这有助于树木的根系与周围土壤接触紧密,保证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5.后期护理:移栽完成后,需要给予树木适当的后期护理。
这包括提供充足的水和养分,对树冠和根系进行定期检查和修剪,确保树木顺利适应新的环境。
总之,大树移栽需要仔细筹划和评估,并采用适当的挖掘、提升、移动、填充和后期护理等方法和技术,以确保树木的成功移栽和健康生长。
这需要专业团队的参与及仔细操作,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树木的伤害,并为其提供适宜的条件,使其良好地适应新的生长环境。
大树移栽后如何养护管理

大树移栽后如何养护管理(一)整形修剪如果大树在移栽前未修剪,或未修剪到位,移栽后应果断疏剪或短截,以减缓树冠和根部的不平衡状态。
修剪后,大的剪口需涂上树木伤口敷料,小伤口可留待其形成层的生长自然愈合,修剪应结合树冠结构调整进行,以使树木在恢复生长后能尽快成较好的树冠形态。
(二)裹干与遮荫裹干与遮荫,是大树移栽后的重要养护措施。
包裹物可阻挡阳光直射木质部,防止灼伤,使温度降低工资1℃--2℃,并可减少树木的蒸腾量。
裹干,一般是指用2—3厘米粗的草绳将树干缠绕包裹起来,一道紧挨一道,从根颈部向上缠绕,直至主枝,或裹至部分主枝以上适当部位,在生长季节移栽大树,或为了进一步确保大树移栽成活,还须在树顶架设遮阳网,对树体进行遮荫。
(三)浇水和喷水大树移栽后必须及时浇水,并保持土壤湿润。
浇水时,可淋湿裹干草绳,提高树体环境湿度。
移栽后第一次浇水要浇透,第二天再补一次水。
以后可根据天气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浇水。
一般晴天,每隔10天或半个月浇水一次。
炎热夏季则须缩短浇水间隔时间。
阴雨天要防止根部积水,影响根系生长。
在天气较干旱或炎热时,还需对树冠进行喷水或喷雾,降低环境温度,提高叶面空气湿度,减少树体水分消耗,维持树木根、冠水分代谢平衡,促进树木恢复生长。
(四)喷抗蒸腾剂叶面喷以改良聚乙烯树脂等抗蒸腾剂后,后于叶片外形成一层几乎不透水但可使气体通过的薄膜,因此可有效减少树体的蒸腾和蒸发作用。
常绿树种在移栽时经常使用抗蒸腾剂。
但在过分蒸腾时期应用,则会引起叶片肿胀。
抗蒸腾剂最好在清晨、傍晚或阴雨天时使用。
(五)防寒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加上大树移栽后抗逆能力大大降低,因此必须进行防寒,防止发生冻害,影响树木成活。
防寒措施,一般是用彩条布为主要材料设立风障,在迎向寒风一侧或除向阳一侧以外的三面搭设。
风障可于树木成活的第二年拆除。
大树移栽技术 - 种植技术

大树移栽技术-种植技术园林绿化中的大树,通常是指胸径在8~20cm的落叶乔木或树高大于5m的常绿树木,要求带冠移栽。
研究探讨园林绿化大树移栽成活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新植大树的成活率和移栽质量,避免因大树死亡而造成资源和人财物的浪费,这是广大园林科技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几年来,莱芜市农科院的科研人员通过试验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经验,现介绍如下。
1大树移栽中的关键技术1.1移栽时期大树移栽最好选择在树木的休眠期进行,一般以春季萌动前和秋季落叶后为最佳时期,鲁中地区的最适宜移栽时期为春季。
但是,只要移栽时带有足够大的土球且操作规程正确,栽后注意养护管理,移栽工作终年都可进行。
1.2大树处理1.2.1断根处理对于苗圃地中干径小于15cm且移栽较易成活的大树,若是带土球正常季节移栽,则不必进行断根处理。
而干径大于20cm的大树,尤其是名优品种,移栽前的断根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即在移栽前2~3年的春季或秋季,以树干为中心、以胸径的6~8倍为直径画圆,先在圆形的两段向外挖宽30~40cm、深50~70cm的环形沟,翌年按同样方法挖另两个方向的环形沟。
挖沟时遇有较粗的根,可用剪枝剪或手锯沿沟的内壁切断;但对粗度大于5cm的大根要保留不切,以防大树倒伏,而是在沟的内壁处做环剥处理并喷涂生根剂以促发新根。
挖沟后回填肥土并分层踏实,然后浇透水。
1.2.2截冠处理落叶乔木一般剪掉全冠的1/3~1/2,对生长较快、树冠恢复容易的槐、枫、榆、柳等可去冠重剪;对常绿乔木则应尽量保持树冠完整,只对一些枯死枝、过密枝和干裙枝做适当修剪。
无论重剪、轻剪、缩剪,都应考虑到树形的框架以及保留枝的错落有致。
1.2.3提前囤苗囤苗的最适季节为早春树木萌发新芽前,按干径的6~8倍起土球并用无纺布和尼龙绳打包或起木箱苗,做适当修剪后原地假植或异地集中假植。
原地假植时要保留大树向下生长的根系,移栽时再切断,以提高囤苗的成功率;异地集中囤苗则应在掘树前标记好树干的南北方向,并严格按原方向栽植,以防出现夏季日灼和冬季冻伤的现象,从而提高囤苗成活率。
风景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

风景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大树移栽是风景园林绿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绿化景观的调整和重新布局。
大树移栽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移栽前的规划和移栽后的养护管理,以下是一些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的技术。
一、移栽前的规划1. 制定移栽计划:需要确定移栽的时间、地点、移栽树木种类、移栽的圆周面积、树木生长状况等,以及施工需要的人员数量和工具设备。
2. 移栽基础:要根据树木的大小和重量,以及土壤条件和树木的生长状况,确定移栽基础的规格大小和深度。
3. 施工环境:在进行移栽前,要考虑施工环境,例如是否会影响到交通、人员安全等。
4. 移栽方式:要根据移栽的树木种类、移栽的距离和下一步的养护管理要求,确定适合的移栽方式。
二、移栽过程1. 移栽前的准备:在进行移栽前,应清除树木周围的草、杂物等,并将树冠上的树枝修剪。
移栽前还应进行树木健康状况的检查,对于有坏死或病虫害的树木不宜进行移栽。
2. 移栽过程:移栽过程中,要求移栽机具有足够的力量和能力,可以将树木安全地从土壤中取出,并保证根系的完整性。
树木移栽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移栽过程中对根系的保护。
3. 移栽后的处理:移栽后,应对移栽区域进行清理和整理,并进行适当的浇水和施肥等措施,以帮助根系重新扎根和生长。
三、养护管理1.浇水:大树移栽后,根系需要的水分会比较大,需要经常进行浇水,但不能过量。
2.施肥:大树移栽后,树木的生长需要合适的营养补充,可以进行适量的施肥。
3.修剪:移栽后的树木枝桠需要适当的修剪和整理,促进树木树冠的形成和稳固性。
4.防治病虫害: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防止病害扩散和影响树木的健康和生长。
总之,大树移栽不仅需要在移栽前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准备工作,还需要在移栽后进行科学的养护管理,才能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并达到绿化美化的效果。
大树移栽管理制度

大树移栽管理制度一、前言大树移栽是城市绿化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移栽大树不仅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需要专业的操作和管理。
为了确保大树的移栽过程能够顺利进行,我们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在大树移栽的过程中,有效的管理大树的移栽工作,确保树木的健康和生长。
二、大树移栽的准备工作1. 移栽前的调查在移栽大树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先进行对移栽地点的调查,确保土壤的适宜度和植物病虫害情况。
2. 大树的评估对需要移栽的大树进行评估,包括树木的健康状况、树冠的大小、树干的粗细等,以确定移栽的难易程度和所需的资源。
3. 移栽计划的制定根据对大树的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移栽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人员配置、物资准备等。
4. 安全设施的检查确保移栽现场的安全设施完好,包括围栏、警示牌、标志牌等。
5. 环境保护准备对移栽地点周围的环境进行评估,做好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植物和动物的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
6. 人员培训对参与移栽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移栽技术、安全事项和环境保护。
三、移栽过程的管理1. 现场管理在移栽大树的现场,负责人员需要对移栽作业进行全面的管理,确保整个移栽过程顺利进行。
2. 移栽设备的管理确保移栽设备的使用安全和有效性,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移栽失败。
3. 移栽人员的管理对参与移栽的人员进行管理和指导,确保操作规范,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
4. 移栽过程的监控对整个移栽过程进行监控,确保移栽过程中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和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现场安全管理对移栽现场进行安全监控,确保移栽过程中没有安全事故发生,做好应急处理准备。
6. 环境保护管理在移栽过程中,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四、移栽后的管理1. 移栽后的护理大树移栽完成后,需要对移栽后的大树进行护理,包括浇水、修剪、施肥等,确保大树在新的生长环境中能够快速适应。
2. 定期检查对移栽后的大树进行定期检查,观察大树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树木栽植技术及栽后管理

树木栽植技术及栽后管理树木栽植技术及栽后管理是确保树木健康生长和实现绿化效果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关于树木栽植及栽后管理的实用建议:一、栽植技术1. 选择合适的环境:在栽植树木前,要充分了解树木的习性,为其选择合适的环境。
例如,喜光植物应种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耐阴植物则可以种植在树荫下。
2. 适当修剪:栽植前应对树木进行适当修剪,去除病枝、弱枝和不规则的枝条,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有利于树木的生长。
3. 合理施肥:栽植前应施足基肥,以确保土壤养分充足。
在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适当追肥,以满足树木生长所需的养分。
4. 正确种植:按照树木的种植要求,挖好树坑,放入树木,填土压实。
注意不要损伤树木的根系,并保持树木直立。
二、栽后管理1. 水分管理:树木种植后应立即浇足定根水,并根据天气情况适时补水。
在干旱季节,应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以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注意雨季排水,避免土壤积水。
2. 肥料管理:树木成活后,根据其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状况,适时追肥。
追肥应选择有机肥料,避免使用过量氮肥,以免造成植株徒长。
3.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树木的病虫害情况,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同时,加强树木的养护管理,增强树体抗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 修剪整形:根据需要,对树木进行适当的修剪整形,以保持其美观和健康。
修剪时应遵循“去弱留强”的原则,保持树形美观。
5. 除草施肥:定期除草可以减少养分争夺,促进树木生长。
同时,适时施肥可以补充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6. 冬季管理:在冬季,应采取防寒措施,如用稻草包裹树干或设置风障等,以防止冻害的发生。
同时,及时清除积雪,防止树木被压弯或压断。
以上是关于树木栽植技术及栽后管理的一些建议。
遵循这些建议,可以帮助您成功地种植和管理树木,实现良好的绿化效果。
大树移植的技术要点及施工方法

大树移植的技术要点及施工方法本文对大树移植的技术要点及施工方法、管理措施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标签:大树移植施工方法1 大树移植前的准备1.1 为了确保大树移植施工质量,提高移植成活率,移植前对移植大树的生长情况、立地条件、周围环境、交通状况等作详细调查研究,并且制定移栽的技术方案。
1.2 对移栽的大树在移栽前的一到二年进行切根。
切根范围按预定其挖土球的规格小于10cm,以树干为中心分年度环行交替切根;切根时间一般在春季树木萌芽前,也在夏季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后或秋季落叶前根部生长期进行。
1.3 签订采购协议与检疫。
树木的调集准备,根据实地考察所移植树木的在圃状况,了解起挖、装运环节的实施条件,统筹考虑价格因素,订立切实有效的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对从苗圃购入或从外地引种的树木进行检疫、消毒,从而杜绝病虫害的蔓延和扩散。
杀灭方法采用浸渍、喷洒、熏蒸等。
一般杀菌剂采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福尔马林、石碳酸等,如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00的波尔多液进行处理,其效果会更好。
1.4 移植前对树冠进行修剪,从而提高成活率和延迟物候期、增强生长势。
修剪的原则是:具有明显主干的大乔木应保持原有树形,适当疏枝,修剪量、落叶树可达1/3-1/2,常绿树可达1/5-2/5。
明显主干的大乔木,落叶阔叶树可在疏枝后再强剪,多留生长枝和萌生强枝,修剪量可过3/5-9/10;常绿阔叶树采取去枝收冠、修内膛办法,修剪量可过1/3-3/5;常绿针叶树以疏剪、适度回缩树冠为宜,修剪量1/5-2/5。
剪口应平滑,不得劈裂,修剪直径2cm以上的枝条时,其截口必须削平并做防腐处理。
具体操作时,因树、因地、因时、因种植和运输条件再综合考虑方法和强度。
1.5 修剪操作规范。
在进行修剪操作时,严格按照修剪操作规范进行。
剪口平滑整齐,不劈不裂,不撕破树皮,以使剪口能较快自行愈合。
短截剪口部位要合适:短截剪口部位根据树木具体情况而定。
移栽大树应注意的关键技术

移 栽 大 树
浇1 次透水 , 促进根系发育。浇水要掌
握 “ 干 不 浇 , 则 浇 透 ”的 原 则 , 不 浇 还 可 结 合 浇 水 加 2 0 p 的 AB 0p m T生 根
囱 魑恳 围 馅既
徐建辉
一
粉有效促 发新根。3 树盘 覆盖: 、 采用 “ 生革覆盖 ” 即在移栽地种植豆科或 , 三叶草植物 , 在覆盖地面 的同时 , 既改
厘米左右。掘穴时将表土和中底部土 掘 圆形 土 球 , 蒲 包 、 片或 塑 编材 料 及 大枝 缠 绕 包 裹 , 保湿 又 保 温 。 新 用 草 既 对 分开 放置 , 土中杂质清理 干净。4 加草绳包装 ( 将 、 树干用浸湿的草绳缠绕 植 的雪松等抗寒性较差的大树 ,移栽
运 输 :提 前 考 察 运 输 线 路 制 定 出 应 对 至 分 枝 点 ) 、 木 装 卸 : 般 的 大 树 当年 冬季 必须 搭 防风 障进行 防寒保 。4 苗 一
事先配制营养土备用。 栽植时 , 先在穴 底铺一层营养土 ,紧接着拆除土球上 的包扎物,借助 吊车把大树缓缓移入 穴中 , 扶正 , 并转好树干方向。填土要
分层 回填 、 踏实, 当填土至土球高度的
2 时, 浇第一次水 , 回填 土充分吸 使
水, 待水渗完后再填 满土 ( 注意此时不
要再踏 实) ,最后在外 围修一道 围堰 ,
浇 第 二 次 水 , 足浇 透 。 浇 浇完 水 后 要注
意 观察 树干 周围泥 土若 有下 沉或开
裂 , 时加 土 填平 。 及 三 、 后 管护 后 必须及
时进行树体固定 ,以防地面土层湿软 大树遭风袭 , 导致歪斜 、 倾倒 , 影响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树移栽及管理技术大树移栽能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某种绿化效果而得到广泛应用。
而大树移栽从论证、选树、起树、运输到栽植、管理的全过程要细分成十几个环节,而且都有各自的技术特点。
因此,每个环节由专家严格把关、监督验收,落实各项技术和管理措施,才可能收到预期效果。
1 移前准备1.1 概念区分关于大树移栽概念的界定,目前有几种说法,不很统一。
笔者以为,大树移栽应该同大苗造林区分开来。
所谓“大树移栽”就是指把已经栽植到原目的地的、胸径较大的树木移栽到新目的地的过程,是目的地的变换;而“大苗造林”则是指用规格较大的苗木实施造林绿化的过程,是第一次实现目的地造林。
这里“大树”和“大苗”虽没有规格尺寸的严格划分,但大树此前作为林木培育,人为可控度降低;大苗却作为苗木培育,人为可控度高。
因此,大树移栽技术难度更大。
1.2 充分论证大树移栽相关制约的因素多,移栽前必须充分论证、精心策划。
要根据适地适树原则和生境相似性原理,尽可能选择生长健壮的壮年乡土树种,将生境差异控制在树种适生范围。
对拟定的树种、品种和规格,进行实地考察,并就成本核算、带土球难易程度、起挖、运输条件、移栽后保证成活的几率等全面论证,力求万无一失。
对选定的大树,要按顺序编号、挂卡建档、标定南北向。
论证和选树工作宜提前2-3个生长期完成。
1.3 移栽时期大树移栽一般是选择在树液流动缓慢期进行,可减少树体水分蒸发,有利提高成活率。
大多数阔叶树种最佳移栽时期是早春或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的深秋,树体地上部分处于休眠状态,带土球移栽,加重修剪,有利于提高成活率;若需盛夏移栽,由于树木蒸腾量大,移栽不易成活,必须采取加大土球、加强修剪、遮阳、保湿等措施。
北方最佳移栽时期是早春,大树带土球移栽而较易成活的落叶乔木可采用裸根栽,加重修剪,均可成活。
需带大土球移栽,较难成活的大树可在冬季土壤封冻时采用带冻土移栽,但要避开严寒期并做好土面保护和防风防寒。
春季以后,尤其是盛夏季节,由于树木蒸腾量大,移栽大树不易成活,尽量不要移栽,如果必须移栽则需要加大土球,加强修剪、遮荫、保湿也有可能成活,但移栽及养护费用很大。
雨季也可带土移栽一些针叶树种,由于空气湿度大也可成活。
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的深秋,树体地上部处于休眠状态,也可进行大树移栽。
南方地区尤其是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一年四季均可移栽,落叶树还可裸根移栽。
1.4 移前处理移栽大树必须做好树体的处理,对落叶乔木应对树冠根据树形的要求进行重修剪,一般剪掉全部枝叶的1/3—1/2;树冠越大,伤根越多,移栽季节越不适宜,越应加重修剪,尽量减少树冠的蒸腾面积。
对生长快、树冠恢复容易的槐、枫、榆、柳等可进行去冠重剪。
需带土球移栽的不用进行根部修剪,裸根移栽的应尽量多保留根系,并对根系进行整理,剪掉断根、枯根、栏根,短截无细根的主根,并加大树冠的修剪量。
对常绿乔木树冠应尽量保持完整,只对一些枯死枝、过密枝和树干上的裙枝进行适当处理,根部大多带土球移栽不用修剪。
需截干的大树,通常在主干2-3 m处选择3-5个主枝,在距主干50-60 cm处锯断,并立即用草木灰处理伤口,并用塑料薄膜扎好断口,以减少水分蒸发和防止病菌侵染。
其余的侧枝、小枝一律在萌芽处锯掉,同样用大树愈伤涂膜剂:促伤口愈合,防腐烂。
如国光愈伤涂膜剂,其适用于树体修剪口(切口)的杀菌防腐,促进愈合;减少修剪口的水分和养分流失;树体枝干及树皮受伤、受病虫害后的涂抹;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伤口疤痕。
其在植物切口能够迅速形成保护膜,具有保湿保墒的膜透性,防止水分,养分的流失。
同时,加入了细胞激动素、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促使伤口快速愈合;能对植物伤口的防污、消毒杀菌防腐;不灼伤树体,成膜后耐雨水冲刷。
具体做法是直接用刷子将本品涂抹在伤口上,以均匀涂满树体伤口为宜,表干时间:干燥晴天为2小时左右,潮湿阴天为4小时左右,未表干时间如遇雨应补刷。
每500克本品能涂刷直径5厘米的切口约2000-3000个。
同时注意久置后若有少量分层,属正常现象,使用时搅匀不影响效果;若粘度过大,使用时可加水10%稀释搅匀后使用;不宜涂刷过厚,以均匀涂刷一薄层为度。
截杆处理此外,为保证大树成活,移栽前必须做好对目标树的断根和截冠处理等。
常采用多次移栽法、预先断根、根部环剥等办法,提早对根部进行处理,以促进树木须根生长。
即在移植前每年先切断树根的1/3-1/2,用2-3年时间完成全过程。
第1年在树木根部相对的两侧断根,按计划要求的掘苗形式(方坨或圆坨)、规格,向下垂直挖沟至不见大根处,遇见细根时切断,粗根进行环状剥皮,使之仍有吸收能力,而养分不再下传,隔年再以相同方法对相邻两侧进行断根处理。
在规定时间里,断根越早越好,但不能散坨。
1.5 挖穴消毒移栽前一周要按照移栽规划图在新栽地挖好树穴,穴的直径应比移栽树计划土球直径大40-60 cm,深度超出土球高度15-20 cm。
挖穴时应将表土和中底土分开摊放晾晒,清理出土中的石块、砖头等杂质。
当挖出的土壤通气、透水性不好,保水保肥能力差时,应考虑用泥沙拌土或全部换用其他地方的好土壤。
同时要对新树穴和移栽用土进行杀菌、除虫处理。
1.6 其他工作除上述几点以外,移栽前还应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明确分工和责任;确定运输线路及设备(汽车、吊车),准备好必备的工具及材料,如铁锹、支柱、地膜、草木灰、水源及浇水设施、绑缚及包装材料等;办好准运证和检疫证等手续。
2 起挖定植2.1 挖掘大树移栽时必须保证带有足够大的土球,并尽量多保留根系和根际原土,以利于树木萌根。
开挖时,以树干胸径的6-8倍为土球直径,以树兜为中心,在四周由外向内挖掘。
清理周围环境,注意倾倒的方向,必要时可用支撑法或吊车吊扶,以免伤人,直至大小根系完全挖断。
经过两到三年的断根缩坨后,土陀内外发生了较多的新根,尤以陀外为多,因此在起掘移植时,所起土陀的大小应比断根陀向外放宽10-20cm。
为减轻土陀重量,应把表层土铲去(以见根为度,北京习称“起宝盖”)。
2.2 包装包装材料及方法要根据树体和土球的大小、土球土壤紧实度、运输距离等综合考虑。
2.2.1 带土球软材包装带土球软材包装适用于树木直径小于15 cm,挖掘土球为圆形较紧实土壤的,均可用蒲包材料、编织袋加草绳包装;草绳包扎方式:桔子式、井字式、五角式。
井字式和五角式适用于粘性土和运距不远的落叶树或1吨以下的常绿树,否则宜用桔子式或在桔子式基础上再外加井字式和五角式。
2.2.2 带土块方箱包装带土块起掘方箱包装适移干茎径15-30 cm或更大的树木以及沙性土质中的大树。
运输距离较远、需吊装的大树,最好用木箱包装,可确保土球的完整。
挖掘土球大而呈方形的,应用现制木箱包装。
2.3 起运大树起运是移植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般采用起重机或滑车吊装,汽车运输的办法完成。
这个环节必须由工程技术人员指挥,注意土球加固、捆绑位置及平衡,树木吊起装车时,要使树冠向着汽车尾部,根部土块靠近司机室。
树干包上柔软材料放在木架上,用软绳扎紧,树冠也要用软绳适当缠拢,土块下垫木板,然后用木板将土块夹住或用绳子将土块缚紧在车厢两侧。
非适宜季节吊运时还应注意遮阳、补水保湿,减少树体水分蒸发。
起运要求效率要高,尽量在傍晚或者夜间运输,做到当天挖当天载,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水分丢失,以增加成活率。
2.4 定植大树运到后必须尽快定植,定植时按照施工要求,分别将大树轻轻斜吊于定植穴内,撤除缠扎树冠的绳子,将树冠立起扶正,仔细审视树形和环境,移动和调整树冠方位,要尽量符合原来的朝向,并保证定植深度适宜,然后撤除土球外包扎的绳包(草片等易烂软包装可不撤除,以防土球散开),分层夯实,把土球全埋于地下。
做好拦水树盘,浇足水份,浇水时要注意均匀灌水,防止垫土过度冲刷,发生倾斜,不利于成活。
3 移栽后的养护管理大树移栽后,一定要加强后期的养护管理。
俗话说得好:“三分种,七分管”,道理盖出于此。
从各地提供的大树死亡的主要原因来看,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后期管理不当,尤以第1年最为关键。
因此,应把大树移栽后的精心养护看成是确保移栽成活和林木健壮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切不可小视。
3.1设立支撑定植完毕后必须及时进行树体固定,亦即设立支柱支撑,以防地面土层湿软大树遭风袭导致歪斜、倾倒,同时有利于根系生长。
一般采用三柱支架三角形支撑固定法,确保大树稳固。
支架与树皮交接处可用旧鞋底或草包等作为隔垫,以免磨伤树皮。
通常在1a后大树根系恢复良好时撤除支架。
3.2 浇水及控水大树移栽后应立即浇1次透水,以保证树根与土壤密接,促进根系发育。
一般春季栽植后,应视土壤墒情每隔5-7天浇一次水,连续浇3-5次水;生长季节移栽的大树则应缩短间隔时间、增加浇水次数;如遇特别干旱天气,进一步增加浇水频次。
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水绝不是越多越好。
恰恰相反,如浇水量过大,反而因土壤的透气性差、土温低和有碍根系呼吸等缘故影响生根,严重时还会出现沤根、烂根现象。
与此同时,为了有效促发新根,可结合浇水加生根液或生根粉。
3.3 地面覆盖地面覆盖主要是减缓地表蒸发,防止土壤板结,以利通风透气。
大树定植后,常环树设一直径约80-100 cm左右的土堰,堰口高8-15 cm,以便于浇水,当灌足第一次定根水后,即可在堰面覆盖厚约10 cm左右的麦秸、稻草、碎木屑、锯末或者松针叶等,但最好的办法是采用“生草覆盖”,亦即在移栽地种植豆科牧草类植物,既可防止堰面由于天气干燥的原因形成土膜,阻碍根部的透气性,又可减少土面水分蒸发,降低浇水次数,这对于干旱季节移植保潮效果更好。
3.4树体保湿包裹树干为了保持树干湿度,减少树皮水分蒸发,可用浸湿的草绳从树干基部缠绕至顶部,再用调制好的泥浆涂糊草绳,以后时常向树干喷水,使草绳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架设荫棚4月中旬,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树体的蒸发量逐渐增加,此时,应在树体的3个方向(留出西北方,便于进行光合作用)和顶部架设荫棚,荫棚的上方及四周与树冠保持50cm左右的距离,既避免了阳光直射和树皮灼伤,又保持了棚内的空气流动以及水分、养分的供需平衡。
为不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荫棚可采用70%的遮荫网。
10月份以后,天气逐渐转凉,可适时拆除荫棚。
实践证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搭荫棚是生长季节移栽大树最有效的树体保湿和保活措施。
树冠喷水移栽后如遇晴天,可用高压喷雾器对树体实施喷水,每天喷水2-3次,1周后,每天喷水1次,连喷15天即可。
对名优和特大树木,可每天早晚向树木喷水1次,以增湿降温。
为防止树体喷水时造成移植穴土壤含水量过高,应在树盘上覆盖塑料薄膜。
喷抑制剂抑制蒸腾剂适用于苗木起挖后、新移栽的苗木和大树、苗木及大型树木的移栽运输中,对移栽大树在运输途中和移栽后水分的过度蒸腾起抑制作用,能促进气孔关闭和延缓树体新陈代谢,减少树体水分消耗,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同时,也适用于高温、干旱条件下的树木防树体失水,能减弱蒸腾,减少对水分的需求,抗旱、抗逆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