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定制的成功运用案例分析
大规模定制的典型案例

大规模定制的典型案例“定制化”这个词语在当今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
人们在生活中不再满足于“标准”产品,他们开始倾向于寻求个性化的服务。
大规模的定制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趋势,不仅仅在消费市场中,而且在高科技领域也出现了许多创新。
从生物科技到智能制造,大规模定制正在革新着整个经济生态系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带领读者了解一些大规模定制的典型案例。
一、DNA 序列的大规模定制由于生物学和医药学的发展,DNA 序列的分析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一技术,可以获得有关人类遗传基因的重要信息,从而监测出与特定疾病相关的基因。
以 Illumina 公司为例,该公司向全球提供了一种基于DNA 序列的定制化产品。
它的产品基于一种独特的芯片(称为“肥皂芯片”),其可以用于提取特定区域的 DNA 序列信息。
通过使用这一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很快地获得有关疾病、物种、菌株、生态等的 DNA 序列。
该公司的 DNA 序列分析已经被应用在人类疾病的治疗和基因学研究中。
二、智能制造智能制造作为一种新的制造技术,在定制化当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同于传统的批量生产,智能制造可让用户针对自己的需求量身定制产品,从而让生产过程更高效、更高质量。
虽然智能制造的范畴非常广泛,但是定制是其最重要的特点。
例如,汽车制造商 Local Motors 采用了一个基于3D打印的生产模型。
这一模型允许设计师和客户之间可以进行实时协作,生成一款在生产和预算方面都更加控制的产品。
该公司的汽车可以在24小时内生产出一台全尺寸汽车,这对于传统的汽车制造商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服装和鞋类定制服装和鞋类定制是最最传统的定制行业之一。
它们不仅依据客户的体型来生产,还可以根据特定需要和个人审美来进行设计,从而给予客户更加个性化的体验。
由于这种方法对于制造过程的要求非常高,因此采用这种模式的厂商通常会把制造过程交给本地的制造商和工匠。
此外,新的技术也加速了这一行业的发展,如3D打印和基于机器学习的个性化设计。
定制化服务案例

定制化服务案例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定制化服务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策略,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定制化服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效果。
案例一,汽车定制化服务。
某汽车品牌在市场竞争中陷入价格战泥潭,为了突破僵局,该品牌决定推出定制化服务。
客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车辆外观、内饰、配置等方面进行个性化定制。
通过与客户深入沟通了解需求,品牌制定了一套定制化服务流程,包括设计方案确认、定制生产、交付等环节。
定制化服务不仅提升了客户满意度,也为品牌带来了更高的利润和市场份额。
案例二,定制化家居服务。
一家家居定制企业针对客户对家居产品个性化需求的增长趋势,推出了定制化家居服务。
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居空间和喜好,定制家具、橱柜、装饰品等。
企业通过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设计出符合客户审美和实用需求的产品。
定制化家居服务不仅提升了客户的购买欲望,也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销售额和口碑。
案例三,定制化教育培训服务。
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为了满足不同学员的学习需求,推出了定制化教育培训服务。
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课程内容。
教育培训机构通过与学员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
定制化教育培训服务不仅提升了学员的学习效果,也为机构赢得了更多学员和口碑。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定制化服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定制化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品牌忠诚度,创造更高的附加值。
对企业来说,定制化服务也是一种有效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
总之,定制化服务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深化定制化服务,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应该不断创新,积极推进定制化服务的发展,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海尔案例分析

海尔案例分析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创业26年来,坚持创业和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已经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0年营业额1357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
海尔已跃升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
海尔要创造互联网时代的世界名牌。
互联网时代世界名牌的特点是能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需要大规模定制而非大规模制造。
海尔抓住互联网的机遇解决这一挑战,积极探索实践"人单合一双赢模式",通过"倒三角"的组织创新和"端到端"的自主经营体建设,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型,创造出差异化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引领潮流的研发优势——海尔累计申请专利1万多项,居中国家电企业榜首,并率先实现国际标准的零突破。
海尔累计已经参与了61项国际标准的起草,其中27项标准已经发布实施。
海尔通过标准输出,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出口。
零距离下的虚实网融合——海尔在国内市场有强大的市场营销网络优势,并与互联网进行充分的融合,以"零距离下的虚实网融合"创出第一时间满足用户第一需求的竞争力。
"虚网"指互联网,通过网络社区形成用户黏度;"实网"指营销网、物流网、服务网,第一时间送达用户满意。
因此许多世界名牌将他们在中国的销售全部或部分委托给海尔;海尔也通过他们在国外的渠道销售海尔产品,形成了资源互换,加快了海尔进军世界市场的步伐。
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改变传统企业以产品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实施以用户为中心的即需即供大规模定制,实现了"零库存"和"零应收"。
在流动资金零贷款的基础上,海尔CCC(现金周转天数)达到负的10天。
在未来发展中,海尔紧扣住物联网时代的需求,将U-Home(智能家居)集成作为重点,掌控专利标准的话语权,进一步发展全球营销网络创造更多的用户资源。
大规模定制

回顾历史
Text 2
福特:立体声音响使汽车成 为小型音乐厅; 别克:汽车悬浮系统使客户 在“轻柔”和“运动”中选择; 奔驰: 13 种不同的调节装置, 客户可根据爱好调节汽车的环境。
大 规 You 模 r text 定 her e 制
回顾历史
Text 2
概念
大规模定制( Mass Customization , MC)是一种 集企业、客户、供应商、员工和环境于一体,在系统 思想指导下,用整体优化的观点,充分利用企业已有 的各种资源,在标准技术、现代设计方法、信息技术 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持下,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以大批量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和效率提供定制产品 和服务的生产方式。
敏 捷 You 制 r text 造 her
e
背景
Text 2
方式——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AM)的设想诞 生了。该计划始于1991年,有 100多家公司参加,由通用汽车 公司、波音公司、IBM、德州仪 器公司、AT&T、摩托罗拉等15家 著名大公司和国防部代表共
特点
Text 3
II.以模块化设计、零部件标准 化为基础
通过模块化设计、零部件标准化 ,可以批量生产模块和零部件,减 少定制产品中的定制部分,从而大 大缩短产品的交货提前期和减少产 品的定制成本。
大 规 You 模 r text 定 here 制
特点
Text 3
III.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柔性制造 技术为支持
TEXT1 TEXT2
TEXT4
TEXT3 TEXT5
TEXT6
大 规 You 模 r text 定 here 制
优缺点
Text 5
大规模定制生产有哪 些优缺点呢?
大规模定制的成功运用案例分析

二、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的途径1、定制生产的类型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是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的大规模生产模式。
在大规模定制生产条件下,根据客户需求与标准产品的差异,为满足客户需求,主要有四种策略,按订单研制(RTO),按订单设计(ETO),按订单制造(MTO),按订单装配(ATO)。
不同类型的供货策略,满足客户分离点是不同的。
如下图所示:不同供货策略分离点对比图由上图可以看出,当现有产品越是远离客户需求,则需要专门做的特殊处理就越多,其中工作量最大、供货周期最长、成本也最高的。
因此,如何让分离点尽可能靠近客户需求是提高大规模定制生产效益的出路。
2、通过构件模块化来定制最终产品和服务实现大规模定制的途径有很多种,其中,通过构件模块化来定制最终产品和服务是一个最好的方法。
为了让分离点靠近客户需求,建立能配置成多种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模块化构件,是一个最好的途径。
规模经济通过构件而不是产品获得,以此达到降低成本和最高的个性化水平。
三、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实现1、面向生产的产品结构配置管理面向生产的产品配制管理是近年来对ERP系统提出的一个问题。
众所周知,在PDM中从产品设计角度有产品配置管理,但目前这种模式无法解决生产过程对产品结构BOM定制的要求,很难在ERP中使用。
结合机械制造的特点,我们采用视图技术,通过参数选择,自动生成面向生产的定制产品结构BOM。
在产品定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产品描述,引导客户更合理的地选择产品。
它一方面为设计的具体过程提供了指导,另一方面可以约束客户,使他们可以迅速、方便、无异议地表达他们的需求,用户通过如下的选择形成所需的产品:1)基形产品选择;2)必选的特征件,特征件是产品的基本属性单位,具体描述产品的某一特征,如某一关键尺寸,某力学特征,某运动速度等,例如主轴的转速,有10000转、15000转、20000转等;3)用户的选件与专门定制件,可以为用户分功能列出选件清单和由用户提出新增加件,设计部门依据提出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大规模定制的成功运用案例分析

大规模定制的成功运用——以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前言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生产模式已经替代统治了近一个世纪的大规模量产方式,成为21世纪的主流生产模式。
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结合了定制生产和大规模生产两种生产方式的优势,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保持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短的交货期。
大规模定制以其独特的优势,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关注,得到了迅速发展。
我国学者祈国宁教授认为,大规模定制是一种集企业、客户、供应商、员工和环境于一体,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用整体优化的观点。
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各种资源,在标准技术、现代设计方法、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持下,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大批量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和效率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
MC的基本思路是基于产品族零部件和产品结构的相似性、通用性,利用标准化模块化等方法降低产品的内部多样性。
增加顾客可感知的外部多样性,通过产品和过程重组将产品定制生产转化或部分转化为零部件的批量生产,从而迅速向顾客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定制产品。
风行全球的著作《体验经济》一书的作者之一约瑟夫•派恩甚至预言:只需假以时日,超过一半的企业都得推出大规模定制业务。
具体案例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产品虽然能够满足某些共同的需要,却不适应由于顾客性格各异造就的多样化偏好。
在消费行为日趋个性化的今天,少批次而大量生产出的产品越来越不灵验了。
因此,定制营销理论和模式应运而生。
定制营销是指企业将每一位顾客都视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根据个人的特定需求来进行市场营销组合,以满足每位顾客的特定需求的一种营销方式。
定制营销可看作是公司划分细分市场的极端化,即将每个顾客个体看作一个细分市场,因此定制营销在西方被称作“顾客化营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苛刻,消费需求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
定制营销实际上就是解决顾客多样化需求与企业供给之间矛盾的一种营销方式。
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大规模定制营销的实践者。
基于敏捷制造及大量定制的案例分析

基于敏捷制造及大量定制的案例分析发表时间:2019-08-08T16:59:01.54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作者:王思琦[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对传统产业提出了动能转化内在的要求,我国的传统产业需要催生新型态,根据这个问题,文章首先对敏捷制造和大量定制的概念分别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针对敏捷制造和大量定制两种制造模式,分别对广州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和红领集团服装企业进行叙述和分析,并给出了我国一些传统企业创新应变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机械工程系,河北 保定 071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对传统产业提出了动能转化内在的要求,我国的传统产业需要催生新型态,根据这个问题,文章首先对敏捷制造和大量定制的概念分别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针对敏捷制造和大量定制两种制造模式,分别对广州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和红领集团服装企业进行叙述和分析,并给出了我国一些传统企业创新应变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关键词:敏捷制造;大量定制;广州顶益有限公司;红领集团前言敏捷制造与大量定制对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制造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过大量生产、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和策略柔性等阶段。
广州顶益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因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可看作敏捷制造企业发展的一个代表。
近年来,消费者对服装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传统的服装生产工艺跟不上时代变化,我国服装制造业面临破产、倒闭、兼并等的问题。
另一方面,品牌附加值高、个性化品牌的服装企业利润却同比增长,青岛红领集团就是大量定制的一个典型的案例。
1敏捷制造案例分析顶新国际集团是一家台商投资企业,前身是1958年创立于台湾彰化的鼎新油厂,1988年10月开始投资大陆,经过10年的发展,顶新集团在大陆投资总额达12亿美元。
广州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是顶新集团方便食品事业群华南地区方便面生产基地,目前旗下有多个经销商,全国分布广泛,在销售方式上采用经销与直营相结合的方式,生产线,全部采用德国和日本进口的专用生产线,提高了效率,规模效益明显。
企业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管理分析——以戴尔公司为例

企业⼤规模定制的供应链管理分析——以戴尔公司为例企业⼤规模定制的供应链管理分析——以戴尔公司为例摘要20世纪在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规模⽣产模式,曾极⼤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整个社会进⼊到⼀个全新阶段。
但随着世界经济的⽇益发展,市场竞争的⽇趋激烈,消费者的消费观和价值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越来越明显,⼤规模⽣产⽅式已⽆法适应这种⽇益动荡的市场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戴尔公司能够迅速成长,其原因是⼈们往往只看到了戴尔表⾯的直销模式,⽽忽视了其背后⼤规模定制的⽣产⽅式以及⾼效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所起的巨⼤作⽤。
对戴尔基于⼤规模定制的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基础、总体模型、基本特点及弊端的分析表明,实⾏企业的有效整合,建⽴外部协作关系,把握客户需求,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得到先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战略合作管理AbstractMass production mode in twentieth Century occupied the dominant position in global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sector,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make the whole society into a new phase. In this case, Dell company was able to grow rapidly, the reason is that people tend to see only the direct model Dell surface, while neglecting the mass customization production mode and the tremendous role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dvanced the.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sadvantages of Dell analysis showed that implementation of mass customizati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general model,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 the establishment of external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grasp the needs of customers, the company can have the initiative in the competition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 words:Mass customizati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1. 引⾔ (4)2. ⼤规模定制下供应链管理的理论阐释 (4)2.1 ⼤规模定制的理念与分类 (4)2.2 供应链与⼤规模定制的耦合性 (5)3. “戴尔”⾯向⼤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的应⽤分析 (6)3.1 “戴尔”⼤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实施的背景 (6)3.1.1 戴尔公司简介 (6)3.1.2 “戴尔”实施⼤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的原因 (7)3.2 “戴尔”⾯向⼤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基础 (7)3.2.1 零部件标准化 (7)3.2.2 按订单装配 (7)3.2.3 信息技术的发展 (8)3.3 “戴尔”⾯向⼤规模定制的供应链总体模型 (8)3.4 “戴尔”⾯向⼤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9)3.4.1 严格挑选供应商,与供应商虚拟组合,建⽴合作伙伴关系 (9)3.4.2 ⾼效库存管理——物料的低库存与成品的零库存 (10)3.4.3 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CRM) (10)3.5 “戴尔”⾯向⼤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的弊端 (11)4. 结论与启⽰ (11)参考⽂献 (12)20世纪在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规模⽣产模式,曾极⼤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整个社会进⼊到⼀个全新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的途径1、定制生产的类型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是个性化定制产品和服务的大规模生产模式。
在大规模定制生产条件下,根据客户需求与标准产品的差异,为满足客户需求,主要有四种策略,按订单研制(RTO),按订单设计(ETO),按订单制造(MTO),按订单装配(ATO)。
不同类型的供货策略,满足客户分离点是不同的。
如下图所示:不同供货策略分离点对比图由上图可以看出,当现有产品越是远离客户需求,则需要专门做的特殊处理就越多,其中工作量最大、供货周期最长、成本也最高的。
因此,如何让分离点尽可能靠近客户需求是提高大规模定制生产效益的出路。
2、通过构件模块化来定制最终产品和服务实现大规模定制的途径有很多种,其中,通过构件模块化来定制最终产品和服务是一个最好的方法。
为了让分离点靠近客户需求,建立能配置成多种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模块化构件,是一个最好的途径。
规模经济通过构件而不是产品获得,以此达到降低成本和最高的个性化水平。
三、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实现1、面向生产的产品结构配置管理面向生产的产品配制管理是近年来对ERP系统提出的一个问题。
众所周知,在PDM中从产品设计角度有产品配置管理,但目前这种模式无法解决生产过程对产品结构BOM定制的要求,很难在ERP中使用。
结合机械制造的特点,我们采用视图技术,通过参数选择,自动生成面向生产的定制产品结构BOM。
在产品定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产品描述,引导客户更合理的地选择产品。
它一方面为设计的具体过程提供了指导,另一方面可以约束客户,使他们可以迅速、方便、无异议地表达他们的需求,用户通过如下的选择形成所需的产品:1)基形产品选择;2)必选的特征件,特征件是产品的基本属性单位,具体描述产品的某一特征,如某一关键尺寸,某力学特征,某运动速度等,例如主轴的转速,有10000转、15000转、20000转等;3)用户的选件与专门定制件,可以为用户分功能列出选件清单和由用户提出新增加件,设计部门依据提出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下面我介绍一下四种BOM。
EBOM --- 产品设计BOM,产品结构的设计数据,是BOM的基础。
GBOM --- 产品特征BOM,用户定货时根据使用要求选择。
例如,数控机床的主轴转数提供8000转、10000转、15000转和20000转四种,在GBOM中要体现出来。
用户需要15000转的主轴,定货时通过参数选择,系统就自动将其形成用户定制的产品结构CBOM的组成部分。
产品特征选件可以是分布在产品结构的不同层次。
PBOM --- 产品制造BOM,产品的基本结构,不需用户选择,产品必须有的结构。
CBOM --- 用户定制的BOM,用户通过选择特征件、专用件,系统将自动建立用户的定制产品结构。
4种BOM的特点和作用如下表所示:4种BOM的特点和作用对比图我们知道,每个产品肯定是由部件组成的,对于某一个产品来说,有固定部件,这个叫EBOM;也有某些部件可选择,比如说主轴,有一万转,有两万转,这个叫GBOM;再从各级可选件向下展开就是PBOM,再加客户的专有件形成的CBOM,最后就面向CBOM进行生产。
2、适应大规模定制的生产计划传统的MRP计算,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在各最终产品按BOM展开后,将按时段合并同类项,对这个合并的同类项生产任务给一个工作令号,也可以说,到产品总装之前,这些生产任务难以与客户订单号挂钩,这种管理模式难以满足以下管理的需要:1)对客户一对一服务的需求:客户关心其订单进度情况,他希望了解整个生产进程中进展状态,而不愿等到为其装配产品时才通报他。
2)对客户定制产品或按批号生产产品的实际成本核算的需求:生产过程中是把定制产品工作令号或批号生产产品工作令看作一个大口袋,凡是名下的料费、工时费统统按产品工作令号归集,无法核算用户定单的实际成本。
3)在尽量缩短交货期以抢占市场,争得更多的用户:如果拿到定单后再组织生产,往往会因为部分物料的制造周期过长而不能及时交货,为此会失掉用户和市场,笼统的预测又会占用过多的资金而增加成本。
3、JIT与MRP计划的有机结合在装配过程中突发情况比较多,配套非常影响完成,尤其是配套装备现场的面积直接影响生产力和质量,这样装配的时候一旦各种原因没有按计划执行,就会导致现场比较混乱,或者中断,形成恶性循环的话,导致不能按时交货。
我们在装配上采取了JIT的思想,传统来说计划可以下达的库存,下达的库存,根据产品下达,根据装配工作令和装配工作路线向各个装配点进行配送,传统是这么做的。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装配线进度不一样,各个装配点的配送申请,按照这个来发货,一旦拿到客户订单的时候,会形成真正总装的结构,总装会提出最终的配送。
这样就使整个装配现场有条不紊。
4、ERP与MES的协同随着现在机械加工自动化程度的升高,底层已经形成一个自动化独立制造单元,叫作MES,就是制造过程发生实时变化的时候,MES要能够及时作出反映报告,并用当前准确的数据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处理,MES的关键是强调生产过程中的优化和处理,它接受MRP的指令,提取制造工艺过程信息进行作业。
作为车间来讲,是力图车间整体最优化,每一个加工零件会经过多个加工工段完成,同时根据加工零件种类,经页的加工工段不同,按零件加工的工艺、设备能力进行整个排序,形成车间整体最优化,这是车间整体优化过程的一个可视化管理。
从计划下来,到做好排序计划,确认进度,有了窝工对策,再反馈回来,形成一个闭环。
这是加工计划的制作,根据MRP下达的计划,进行排序,并且分配到各个机床。
各个机床按计划执行,按照订单和工艺路线进行执行,执行情况进行确认,完成情况进行确认。
发生窝工现象之后,如何解决采取对策。
同时它分析整个实际的成绩,找出瓶颈,进行反馈信息。
作为大规模定制生产,要ERP跟MES协同的话,有两个方面,一是业务流程的协同,一是信息集成,刚才讲的是业务流程,下面还有一个数据集成。
作为ERP来说,它定时每天早上八点,或者中午,将今天的计划,生产号,车间工作令号,产品号等信息下达给MES,整个协调计划和协调符合进行工作,然后汇报上去,整个数据也协同起来。
整个协同叫业务流程协同和数据协同。
5、ERP与自动化立体库的协同管理现在现代化制造业除了物流自动化,库存自动化也是越来越多,自动化仓库如何与ERP进行集成,按照计划,安全定额,按时把你的料配送到加工现场,配送到施工现场,这个也要做集成。
如下图所示:ERP与自动化立体库协同管理图6、物流信息和财务信息无缝集成大规模定制的成功运用具体案例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产品虽然能够满足某些共同的需要,却不适应由于顾客性格各异造就的多样化偏好。
在消费行为日趋个性化的今天,少批次而大量生产出的产品越来越不灵验了。
因此,定制营销理论和模式应运而生。
定制营销是指企业将每一位顾客都视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根据个人的特定需求来进行市场营销组合,以满足每位顾客的特定需求的一种营销方式。
定制营销可看作是公司划分细分市场的极端化,即将每个顾客个体看作一个细分市场,因此定制营销在西方被称作“顾客化营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苛刻,消费需求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
定制营销实际上就是解决顾客多样化需求与企业供给之间矛盾的一种营销方式。
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大规模定制营销的实践者。
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昌河”牌和“飞虎”牌两大微型汽车品牌,主导产品为“昌河”牌面包车、双排座货车和单排座货车三大微型汽车系列产品。
上世纪90年代,由于微车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各微车厂家产品结构雷同,技术水平相仿,于是相继展开了价格大战。
昌河公司经过调研认为,微型客车已从过去的出租、载客为主,发展成为市内配送、集团专用、快捷服务、特定服务、上班代步等多种用途;微型汽车的用户群体又主要是个体消费者,他们对微型车的个性化有着强烈追求,所以预示着微车已开始进入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阶段。
面对如此巨大的个人需求市场,面对越来越理性的个性化消费,面对个性化定制越来越为顾客所注重,公司认为,这种定制与规模化的市场需求有着巨大的潜力,实行定制与规模化优势互补的生产经营方式,已成为企业满足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
(背景)于是,公司于1999年全面推行规模定制生产经营与管理,以市场细分到个性需求的探索实践为墓础,以定制需求的生产为起点,充分满足消费者在个性化、多样化方面的追求,努力扩大定制生产的规模化,逐渐发挥规模生产的优势。
顾客需求是大规模定制的龙头在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中,先生产,后销售,因而大规模生产是一种生产推动型的生产模式。
而在大规模定制中,企业以客户提出的个性化需求为生产的起点,因而大规模定制是一种需求拉动型的生产模式。
所以,作为大规模定制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要准确地掌握顾客的需求,而这就必须依赖于用户订单的拉动性。
因此,公司在从导入规模定制的初期就把“订单市场化”及其持续运作放到首位:一是以较高服务满意度保老顾客订单“零流失”。
公司以“随时定随时予”的态度,在交货周期上、在定制质量上保证使顾客满意。
二是以个性化、多样化的全新服务,来吸引更多的新顾客。
三是不断创新,对老市场以新的个性化服务来强化吸引力。
接到订单后,对订单实行程序化管理。
首先是与顾客进行订单内容有效性确认,其次交由销售部门确认,最后交由技术、产品资源、财务部门进行相关内容的确认,以便各项工作迅速接轨。
各方确认后,生产管理部门正式下达定制任务,各生产环节进入定制生产阶段。
规模定制生产经营方式的信息化特点是量大、种类繁多,并要求能及时储存、分析、处理、交换和应用。
为加快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和敏捷化生产,公司将信息化技术体系作为规模定制的“神经系统”:一是建立定制成本与价格管理的电算化系统,在保证了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核算产品成本、核定销售价格的实时性。
二是利用MRPU建立产品配套资源管理系统,使采购信息,物资进出库信息,物流动态管理信息,资源储备信息,应付账款的入库、记账、付款信息等等大量的数据与流程都得到及时化管理,保证了定制规模化生产经营的高效运作。
三是建立装配适时指导系统,它是根据规模定制的发展,由公司创意、主导开发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四是建立规模定制销售与库存管理系统,其特点是:可以与装配适时指导系统对接,以二维条码信息作管理依据,使销售业务流程和库存管理纳入信息化管理体系,既提高了规模定制销售的作业效率,也使产品的入库、出库、移库、退库等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和相应的管理。
五是加快网络化和系统集成的建设步伐,从而保障公司规模定制有更强的竞争力。
柔性化是定制生产的保障既要实现大规模,又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就要有生产流程的柔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