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例狂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对2009年青神县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解狂犬病发展的潜在诱发因素和狂犬病疫情真实动态,为下一步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的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09年青神县发生2例狂犬病例,符合临床诊断病例,有犬伤暴露史,无疫苗免疫史,狂犬病临床症状典型,潜伏期均在30d左右,2者无联系,无相关性,呈散在发病。
疫点2007-09/2009-09既往2年犬伤暴露1062人,伤口规范处理522人,占49.2%,伤口未处理35人,占3.2%;有507人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占犬伤人员的47.7%,555人未注射疫苗,占52.3%。
结论青神县狂犬伤暴露者规范处理及疫苗注射率较低,有再次发生狂犬病病例的可能。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病死率为100%[1]。
青神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成都平原与川西丘陵过渡地端,岷江纵贯县境,北高南低的浅丘、深丘混合地貌,幅员381.5km2,10个建制乡镇,人口约20万。
群众基于安全和生活习惯养犬,而周边地区狂犬病疫情频发,该县近25年无狂犬病疫情发生,于2009-09 连续发生2例狂犬病病例,青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对2起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并对该县狂防形势进行预测预警,现将此疫情调查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狂犬病疫情资料在狂犬病疫情报告的基础上,进行个案调查资料,填写由国家统一制定的《狂犬病个案调查表》。
同时采集医院病历。
对2例病例进行时间、地点、人群三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狂犬病发病特点。
1.2犬只饲养与同犬伤人情况调查通过畜牧兽医部门调查伤人犬的饲养及免疫情况的资料,疾控中心人员同时对同犬伤人情况,伤口处置,预防结果作了详细调查分析。
1. 3疫点既往犬伤暴露调查对2007-09/2009-09罗波和黑龙(2例病例所在乡)2个乡镇犬伤人群调查,采取乡、村防疫医生,村干部一道逐户调查寻问:是否被犬咬伤过,咬伤时间,伤口如何处理,是否到乡镇或疾控中心接种过疫苗,收集数据进行统计。
关于27例狂犬病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关于27例狂犬病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狂犬病又叫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迄今仍无持效疗法,一旦发病则百分之百死亡,而且病程短促,几乎很少超过1周。
现将资料较完整的27例狂犬病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如下。
1 资料来源1.1犬伤、狼伤人数资料:乡镇卫生院、县医院从2008年2月~2010年1月疫情统计上报犬伤432例,狼伤18例,县防疫门诊狂犬疫苗注射专册登记的598例。
1.2狂犬病例个案调查:27例记载资料中,犬发病21例,狼伤发病6例。
2 调查结果2.1致伤动物:27例狂犬病人,其中18例被狂犬咬伤,3例被健康的家犬咬伤、人亡狗键在;6例被疯狼咬伤。
2.2性别与年龄:男性16例,女性11例;男女之比为1.45:1,青少年发病较多。
2.3季节分布:全年均有发病,以6~9月份发病较多。
2.4地区分布:狼伤发生在山区丘陵;犬伤多数在平原和坝区。
2.5狼伤比犬伤发病率高。
狼伤比犬伤发病率显著性增高,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5。
2.6咬伤头面部、上肢比咬伤下肢发病率高。
咬伤部位与发病关系极为密切,其发病率以咬伤头面毒比上肢高,而咬伤上肢比咬伤下肢高,其差异极为显著。
2.7狼伤潜伏期比犬伤潜伏期短。
狼伤潜伏期最短23天,最长55天,中位数24天;犬伤潜伏期最长152天,中位数55天,狼伤潜伏期明显较犬伤为短。
2.8潜伏期与咬伤部位有明显区别。
咬伤头面部潜伏期比咬伤上肢短;咬伤上肢潜伏期比下肢短。
2.9犬伤接种狂犬疫苗比狼伤接种狂犬疫苗免疫效果好。
狼伤,犬伤及时使用狂犬疫苗接种,狼伤发病率为31.25%,其中3例全程接种未结束已发病。
犬伤发病率为0.17%,显然,使用狂犬疫苗犬伤比狼伤免疫效果好。
X2=151.42,P<0.01。
3 讨论与小结3.1近年来,农村,城镇户数,犬数逐年增多,犬伤人数也有明显增加,致使饲养者为周围人数均有被咬伤的危险,这与传统性养狗看家防盗思息相关,本文有3例被“健康”家犬咬伤发病死亡,人亡犬健在。
暴露于狂犬后狂犬病发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暴露于狂犬后狂犬病发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王应刚;凯金祥;李洪彦【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年(卷),期】2012(022)010【摘要】目的为了解被狂犬致伤后狂犬病发病危险因素,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贵州省2004年和2005年1-8月发病集中的部分县进行狂犬病病例及同一犬致伤未发病人员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共调查狂犬病人113例,其中农民72例(63.7%),学生37例(32.8%),共占96.5%,所调查病例中文盲和小学文化共84例,占74.34%.成年动物和未成年动物伤人发病率比较,P>0.05;头面部与其他部位致伤进行发病率的比较,P<0.01;撕裂伤与潜表伤发病率的比较,P<0.05;医生处理伤口与未处理伤口发病率的比较,P<0.05;未接种疫苗与接种疫苗发病率的比较,P<0.01.结论农民和学生是高发人群;发病人群文化程度较低;未成年动物致伤,咬伤头面部和手,咬伤程度为撕裂伤,未处理伤口,未接种狂犬疫苗是发病的危险因素.【总页数】3页(P4064-4066)【作者】王应刚;凯金祥;李洪彦【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安顺,561000;贵州省黔西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黔西南,562400;贵州省六盘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六盘水,55300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暴露于狂犬后狂犬病发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J], 王应刚;凯金祥;李洪彦;2.狂犬病病例暴露后发病风险及疫苗接种的判别分析 [J], 孙建伟;许汴利;陈豪敏3.狂犬病暴露后免疫接种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李强;孙有发;赵月4.大学生狂犬病防制知识知晓情况及暴露后相关行为调查分析 [J], 周晓霞; 吕旺盛; 刘婷婕5.大学生狂犬病防制知识知晓情况及暴露后相关行为调查分析 [J], 周晓霞; 吕旺盛; 刘婷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2008-2010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广西2008-2010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摘要:本文分析了广西2008-2010年狂犬病疫情、监测进行流行特征分析。
结果显示,广西的家犬饲养量呈下降趋势,发病率未见明显变化;人间发病数呈下降趋势;疫情分布面积广。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的所有温血动物和人的一种急性致死性脑脊髓炎。
以狂躁不安、行为反常、攻击行为、进行性麻痹和最终死亡为特征,致死率几乎100%。
中国内地近年来狂犬病疫情逐年持续上升,疫情形势十分严峻,中国发病数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
广西位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西南端,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北纬20°54′—26°23′,东经104°29′—112°04′,南濒北部湾,与越南接壤。
由于复杂的地理环境和高温湿润的气候条件等原因,狂犬病在广西处于多发状态,多年来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广西狂犬病流行病学特点,有效地控制狂犬病流行,现对广西2008-2010年狂犬病分析。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来源本文资料来源于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报告资料;人间疫情资料来源于广西卫生信息网;人口数据从《中国统计年鉴》获得。
1.2分析方法使用excel 2003进行分析。
2、分析2.12008-2010年广西狂犬病疫情流行情况3年间广西共报告发病动物337只:2008年116只,2009年110只,2010年111头只。
犬免疫率为49.00%-74.29%,发病率没有明显变化。
城市饲养犬量上升,但仍然不足总量的10%,犬免疫率68%以上。
见表1。
表12008-2010年广西狂犬病疫情及防治情况统计表2.22008-2010年广西狂犬病人间流行情况人间发病数1003例:2008年372例,发病率0.77/10万;2009年328例,发病率0.68/10万;2010年303例,发病率0.59/10万。
狂犬病流行病学

500
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高发省份疫情整体下降
广西 350 300 250 报 告 发 200 病 数 ( 150 例 ) 100 50 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年 贵州 广东 湖南 四川 河南 河北
病例累计比例 100%
80%
60%
40%
20%
0%
1周 1月 3月 半年 1年
> 1年 潜伏期
从发病到诊断、诊断到死亡间隔短
中位数: • 发病-诊断间隔: 2 天 • 诊断-死亡间隔: 1 天 • 发病-死亡间隔: 3 天
主要传染源为犬,兽用疫苗接种率低
伤人动物来源及构成
家养伤人动物兽用疫苗接种状况
advance the goal of global elimination of rabies by 2030.
OIE, FAO, WHO
传染病消除策略
人间狂犬病控制
动物间传播阻断 人和动物贮存宿主的有效监测
ONE HEALTH
政治承诺 社会参与 应用性研究和督导评估
卫生部门已开展的防控工作
修订完善各类技术文件 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规范(2006版)
狐蝠科蝙蝠(至少有四种狐蝠属蝙蝠)和食虫蝙 澳大利亚(可能和几个附近岛屿)
2
蝠(囊喉墓蝠属)
食虫蝙蝠(主要是Eptesicus serotinus) 食虫蝙蝠(主要是Myotis daubentonii and M. dasycneme) 食虫蝙蝠须鼠耳蝠 食虫蝙蝠鼠耳蝠 食虫蝙蝠纳氏鼠耳蝠 食虫蝙蝠白腹管鼻蝠 食虫蝙蝠 中亚 中亚 法国,德国 东亚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陕西省8972例狂犬病暴露者流行病学调查

8 9 7 2名暴露者按年龄 、性别 、时间 、伤人动物 、部位 、分级 、伤后伤 口处理 、疫苗 接种和人 狂犬免疫 球蛋 白注射情 1 0岁 以下和 4 0~6 0岁年龄 组暴 露 比例 最高 ;男 女暴露 比为 1 . 2 : 1 ;6~8月暴 露最 多 ( 3 8 7 6 人) ,占全年 的4 3 . 2 % ;职业分 布以农 民为主( 5 1 3 4人 ,占 5 7 . 2 %) ;伤及下肢者最多 ,为 5 9 6 3人 ( 占6 6 . 5 %) ; Ⅱ级暴露者 4 1 3 0人 ( 占4 6 . 0 %) ,Ⅲ级暴露者 4 6 4 4人 ( 占5 1 . 8 %) ;犬咬伤 8 6 8 8人 ,占9 6 . 9 % ,其 中家养犬伤 7 3 1 0 人( 占8 1 . 5 %) ,流浪犬伤 1 3 7 8人( 占1 5 . 4 %) ;伤后伤 口规范处置率达 8 8 . 3 % ,疫 苗接种率 达 8 9 . 1 % ,人 狂犬病免 疫球 蛋白注射 率达 1 2 . 4 %。结论 偏远农村地 区的医疗卫生机构。 关键 词 :狂犬病 ;暴露人群 ;调查
g l o b u l i n s i n j e c t i o n . R e s u l t s T h e m o s t s u s c e p t i b l e a g e s e g me n t s i n t h e e x p o s u r e t o r a b i e s w a s c h i l d r e n u n d e r 1 0 y e a r s o l d a n d a ・
中图分类号 :R 6 4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6 2 4 5 ( 2 0 1 6 ) 1 1 —1 2 3 8— 0 4
河南省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制研究

河南省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制研究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也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全世界每年约有3.5万~5万人死于狂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
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病毒易感,发展中国家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犬,其次是猫和狼,发达国家由于犬的狂犬病已被控制,主要由野生动物传播”,食虫蝙蝠和食血蝙蝠也往往是陆栖哺乳动物的重要传染源。
我国是受狂犬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00多年前就有狂犬病记载。
河南省狂犬病流行时间长,发病率处于国内较高水平,20世纪90年代曾一度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几年来狂犬病疫情快速回升。
为了给河南省狂犬病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有效控制狂犬病流行,本文就河南省狂犬病的流行状况、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及防制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1流行状况1.1人狂犬病流行情况根据郝宗字等发表的资料,河南省狂犬病疫情报告始于1951年;20世纪50年代全省各地区均有狂犬病例发生,并于1954年形成第一个发病高峰,年发病率为0.19/10万;1960~1978年全省无病例报告;1979年信阳地区新县首先报告新发病例,当年全省有9个县、市共有25例患者,1980年发病数剧增至279例,涉及全省57个县、市。
1981年发病396例,呈现第二个高峰,此后发病率有所下降;但至80年代末期,病例又大幅度增加,1988年、1989年全省17个地区均有发病,病例数分别为401、441例,发病率分别为0.50/10万和0.54/10万,形成第三个发病高峰。
1990年以后,狂犬病的发生又呈下降趋势,1996~2000年发病分别为2、4、1、3、1例。
但自2000年以来,疫情明显回升,疫区逐渐扩大,病例数由2000年的1例增至2003年的46例,死亡35例;而到2004年10月底全省又有12市、46个县市区,累计报告120例病人。
疫区也由豫南商城县逐步向北部蔓延至商丘、开封等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这是我省自1991年以来发病人数最多、疫区范围最广的一年,也预示我省狂犬病第四个发病高峰的到来。
我国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重庆狂犬抗体检测分析

我国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一、我国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人间狂犬病先后出现了3次流行高峰。
第一次高峰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年报告死亡数曾逾1900人。
第二次高峰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1年全国狂犬病报告死亡7037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报告死亡数最高的年份。
整个80年代,全国狂犬病疫情在高位波动,年报告死亡数均在4000人以上,年均报告死亡数达5537人。
第三次高峰出现在21世纪初期,狂犬病疫情在连续8年快速下降后,重新出现快速增长趋势,至2007年达到高峰,当年全国报告死亡数达3300人。
在第三次疫情高峰前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遏制狂犬病的措施,包括落实人间狂犬病防控措施、建立狂犬病多部门防控机制、强化犬只管理和动物狂犬病防治,以及加强人用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质量监管等,取得了较为显著的防治效果。
自2008年起,我国狂犬病疫情出现持续回落,至2014年报告发病数已降至1000例以下,较2007年的峰值下降了72%。
历史上我国所有省份均报告过人间狂犬病病例,近年狂犬病疫情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华南、西南、华东地区,但其他省份也时有疫情报告。
1996-2008年,除西藏和青海外,其余29省均有狂犬病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排名前10位的省份为广西、湖南、贵州、广东、江西、江苏、湖北、河南、四川和安徽,报告病例占全国总数的86.9%。
2007年以来,狂犬病波及地区数呈下降趋势,但速度相对缓慢。
2007年全国23省共993个县(区)报告病例,2014年仍有567个县(区)报告病例。
2007年后,多数省份狂犬病疫情呈下降趋势,特别是疫情较重的省份下降显著,但疫情有向北和向西北地区扩展的趋势,河北、山西、云南、陕西、海南、重庆等既往报告发病数较少的省份曾一度出现疫情上升。
2012年后,各省疫情均呈持续下降趋势。
我国每个月均有狂犬病病例报告,夏秋季高发,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8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结果
躯 干 6例 ( . % ) 83 。
2 1 流 行 病 学 特 征 . 2 11 性 别 及 年 龄 构 成 : 5 例 ( 94 ) 女 2 例 . . 男 0 6 .% ; 2
动物的带毒率。
[ ] 游绍莉 , 1 皇甫玉珊 . 狂犬病防治现状 [ ] 传 染病信 息 , J.
20 ,8 1 :2 . 05 1 ( )7 8
[ ] 邵荣标 , 2 邓春早 , 王海燕 , . 等 人类狂犬病隐性感染状况 研究[ ] J .中国人兽共患杂志 ,04 2 ( ) 69 2 0 ,0 7 :4 . [ 收稿 日期 :09—1 20 2—1 编校 : 6 李晓飞]
病 例 的 个 案 调查 。诊 断 标 准 按 国 家 “ 犬 病 诊 断 标 准 及 处 理 狂 原则” G /71 ( B 10 4—19 ) 97 。
12 方法 : . 将患者资料进行 分类统计 , 平均 潜伏期采 用中位 数计算。
抓伤或咬伤, 其余 6 (3 1 均为犬抓 、 7例 9 . %) 咬伤 , 其中家犬 4 O
[ ] 任景慧 . 3 产前诊 断系统管理 一 高围产儿生存 质量 的 提
干预研究 [] J.中国妇幼保健 ,03 1 (6 :3 . 20 ,8 1 )32
[ 收稿 日期 :09—1 3 编校 : 晓飞 ] 20 0— 0 李
3 讨 论
7 2例 狂 犬 病 的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分 析
4 参考 文 献
有资料显示我国狂 犬病 的发 病率 已连续 5年 回升 , 发病率居
世界第二位 J 。狂犬病在我 国的主要传 染源是犬 类 , 另外还 有猫 、 、 猪 牛等家畜。一般认为 狂犬病是 由病兽咬 伤、 抓伤所
传播 , 但近年 的调查发 现பைடு நூலகம்健康犬 中病毒携带 率平均可达 到
1%左右 。因此 , 5 对健康犬只的管理不容忽视 , 要对群 众普 及预防狂犬病 知识 , 家养动物 主动接受疫苗 的接种 , 确保 降低
4 参考文献 [ ] 高宝珠 , 1 远亚军 . 妊娠早期高危 因素筛查 的效果评价和 分析 [ ] J .中国妇幼保健 ,0 3 1 ( )4 8 2 0 , 7 :0 . 8
[ ] 丰有吉 , 2 沈
社 ,05 5 6 . 2 0 :7— 2
铿 .妇 产科学 [ .北 京 : 民卫 生 出版 M] 人
危孕妇 比较多见 , 如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合并贫血 、 肝炎 、 心脏病 、 过期妊娠 、 胎儿 畸形 、 胎儿 生长受 限等。由于 就诊较 迟, 分娩 中难产率高 。这些 高危孕妇 分娩 的高危儿虽 然在 医
园喷洒农药流产 1 ; 例 化妆 品车 间女 工孕 5 天 , 胎死亡 0余 胚 流产 l例; 民负重劳动 , 农 流产 2例 ; 早孕时上 呼吸道感染 流
高6 7例( 3 1 ; 9 . %) 中性粒细胞 比例增高 7 例( 86 。 1 9 . %) 2 25 病程 : .. 患者全部死亡 , 病程最短 2d 最长 7d平均 4 5 , , . d 多在 2~ , 6 , 4d 共 5例(0 3 。 9 . %)
3 讨 论 近 年 来 随 着 养 犬 人 数 增 多 , 犬 病 的病 例 也 逐 年 增 多 。 狂
8组职业表 中 占首 位 , 其分 娩病 残儿亦 是 多见。1例 近亲结 婚 ,3岁时分娩第一胎 , 2 产后 7个月患 儿血小板减 少死亡 ,5 2 岁分娩 第二胎 , 后 9个月 , 产 患儿先 心病死亡 , 三胎在我 院 第 分娩 巨大儿 , 目前成活 ; 另一农 民小学毕业 , 吸烟 1 ,7岁 , 1年 2 吸烟 l 0—2 0支/ , d 第一胎新生儿患先心病 , 出生体重250g 0 ; 第 二胎 孕妇 合 并 妊 娠 高 血压 疾 病 , 院分 娩 , 生 儿体 重 住 新 24 0g 第三例农 民足月产一次 , 0 ; 流产 、 产各一次 , 早 此次第 四 次妊娠 , 田间劳作后 , 盘早 剥 , 儿 150 g 死亡 ; 在 胎 胎 0 , 另一农 民砖厂 劳动 , 连续 3次早产 , 后来 我院检查为宫 颈松 弛 , 中 经 期妊娠时手术修补 , 分娩一足月儿。
在本组病 例资料 中,0 3 的人 口分布于农村 , 9. % 因此 , 农
69例 住 院 肺 结核 患者 结核 分 枝杆 菌 耐药 趋势 回顾 0
张学丽 , 吴 琦, 张 立, 冯 爽, 李 丽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天津 30 5 ) 0 30
[ 摘
要] 目的 : 通过回顾分析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水平及动态发展趋 势 , 为耐药结核 病的治疗提供科学 参考
季发病高峰 。 22 患者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 . 22 1 传染 源及咬伤部位 :2例患者 中有 5例 ( . %) .. 7 6 9 为猫
1 1 一般资料 : . 所有病历资料收集 自某地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20 04年 1 1日 一 0 8年 1 3 月 20 2月 1日狂犬病疫情报告 和狂犬
依据。方 法 : 2 0 于 0 6年 1月 ~ 0 8年 1 20 2月住 院的所有新发及复治培 阳的肺结 核患者均 同时纳入 , 并采用 B 9 0培养法进 行结 D6
吴 良元 ( 湖南省衡 阳市常宁市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 , 湖南 [ 摘 衡 阳 4 10 ) 25 0
要] 目的 : 分析 7 2例狂犬病 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 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 采用 回顾性分析 , 记录患者的性别 、 年龄 、
地区、 传染源 、 疫苗接种情 况、 潜伏期、 临床表 现等 。结果 :03 9 . %的患者为农村人 口,19 8 . %的患者未进行 有效 的伤 口处理 , 夏秋
2 23 潜伏期 : .. 最短 1 , 2d 最长 8 2d 平均潜伏期为 9 , 1 , 3d其
中 1 3 例 ( 1 1 )3 — 0 7例 ( 75 )6 9 2~ 0d8 1. % ,1 6 d2 3 . % ,1~ 0d
2 1例(9 2 ) >9 2 . % , 0d7例( . %)9例(2 5 不详。 97 , 1. %) 22 4 } . . 床表现及实验 室检查 : 出现恐水怕光症状并 伴有 发
村人群为高风险人群 。另 ̄ J 童、 ' D 青少年 以及老年 人 由于其 b 年龄及行为特点 , 也是 狂犬病发病 的高危人 群。狂 犬病 的潜 伏期较长 , 一般与受伤 的部位 、 口处理情况 以及接种疫苗是 伤
未注射狂犬 疫苗 ;2例 ( 67 注 射狂犬疫 苗 , 1 1. %) 但注射 时间
均在 咬伤 4 8h之后。所有病例均未使用狂犬疫苗免疫球蛋 白
或抗 狂 犬 病 血 清 。
否及时有关 。头面部 的咬伤潜伏期 最短 , 而下肢 的咬伤潜伏 期则较长 ; 口经过处理 以及注射过狂犬病疫 苗潜伏期较长 , 伤
反之则较短 。对于狂犬病 的早期诊 断 目前还 比较 困难 , 由于 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 容易被误 诊为神经 系统疾病 或上呼吸 道感染等疾病 。健全“ 三级 防保 网”保证冷连正常运 转 , , 乡镇 卫生院 、 村卫生室要有狂犬病知识宣传栏 , 使被犬类或猫咬伤
法律法规 , 明确卫生、 牧 、 畜 公安 、 农业 等部门 的职 责 , 针对 有
性 的把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疾控部门也应对人及动物间 的狂
犬病疫情进行检 测 , 了解疫 情的发展情 况。各 职能部 门应加 强技术支持 , 提高狂犬疫 苗的质量和 流通 的管 理水平。只有 我们重视每个环节 , 才能进一步降低狂犬病 的发病率。
吉林 医 学 2 1 0 0年 2月第 3 1卷第 4期
・
59・ 0
娠次数及流产次数均为较低。 2 6 流产的原 因与职业 的关系 :1例流产 中 l . 3 8例人工流产 , 未婚先孕行人工流产 1 , 2例 避孕失败 做人工 流产者 6例 ; 余 1 3例为 自然流产 , 与职业有关的 自然流产 8例 , 5例原 因不 余
明 。橡 胶 厂 工 人 在 车 间 工 作 5年 流 产 二 次 ; 民早 孕 时 在 田 农
就我院住 院孕妇 10例分 析结果来 看 , 市 中未 婚先孕 0 城 仍为一个管理难题 , 另有城市人 口流动量大 , 外地流人人 口结
婚就业的妇女逐渐增加 , 其产前检查意识薄弱 , 导致人 院时高
22 2 伤 口处理及疫苗 接种情 况 :2例 ( 8 3 ) 进行伤 .. 4 5 .% 未 口处理 ,3例 (8 1 自行伤 口处理 , 1 1. %) 用清 水 冲洗 或 乙醇擦
・
51 ・ O
吉林 医 学 2 1 0 0年 2月 第 3 卷 第 4期 l
拭 , 不规范。还有 1 均 7例 ( 36 ) 行 伤 口 处 理 , 中 4例 2 .% 进 其 不规 范 。不 规 范 或 未处 理 共 5 9例 ( 19 ) 0例 (3 3 ) 8. % 。6 8 .%
1 资 料 与 方 法
( 0 6 ) 2例狂犬病患者 年龄最小 2岁 , 3. % 。7 最大 6 7岁 , 其中
2—1 4岁 2 3例( 19 ,5~ 9岁患者 4 3 . %) 1 5 5例 (2 5 ) 6 6 .% ,0岁
及 以上 4例 (. % ) 以青 壮 年 为 主 。 56 ,
季为高发季节 , 临床表现为发热 、 恐水等。结论 : 有关部 门应该高度重视狂犬病 , 提高群众 防病意识 , 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 [ 关键词] 狂犬病 ; 流行病 学 ; 传染病 ; 调查 狂犬病是 由狂犬病病 毒侵犯 中枢神经 系统的急性 人畜共 患疾病 , 病死率几乎为 10 。为 了探讨某地狂犬病流行特点 0% 和发病因素 , 进一 步做好 狂犬病 的防治 工作 , 现将该 地 2 0 04 年 一 0 8年 7 20 2例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