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中的“借代”
古诗中借代的诗句

古诗中借代的诗句古诗中借代的诗句古诗中的借代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用一个具体的事物来代替一个抽象的概念,从而将含义表达得更加深刻。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古诗中典型的借代手法及其表达的含义。
1. 以物喻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这句诗中,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其实是在以青梅和竹马来代替了两个人的感情,突出了这对恋人青涩纯真的感情。
2. 以人喻物:“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出自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句诗中,王之涣以千里送鹅毛来代替礼物,强调的是表达心意的重要性,礼物可以轻易地送出,而情感是无法用任何东西来替代的。
3. 以动物喻人:“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出自唐代李白的《将进酒》)这句诗中,李白用红颜喻代王侯,用白首喻代普通百姓,强调的是仕途名利的虚妄,只有追求心灵自由才是真正的幸福。
4. 以景物喻人:“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小池》)这句诗中,杨万里以东风、雨、芙蓉、轻雷等景物来代替自己的感受,表现出诗人在小池畔的心情,也借此表达了他对青春易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5. 以自然界喻人生境况:“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出自唐代李白的《将进酒》)这句诗中,李白用一尊酒喻代人生,用江月喻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给人一种豁达、随意的感觉。
通过分析上述古诗中的借代手法,我们可以看出,借代既是一种修辞手法,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古人们将自然界中的万物与人生相对应,借此表现出人类对自然、生命、情感的认识与理解,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人文意义。
借代手法的古诗

借代手法的古诗10首古诗词中有很多修辞手法,其中借代也是一种常见的手段。
借代是为了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鲜明突出,比如曹操的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就是借代美酒。
有时候诗人为了使语言更加整齐匀称,音调铿锵,以加强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引起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发人深思。
诗人不直接写出想要表达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
鲁迅在小说《故乡》里就曾用“圆规”借代杨二嫂。
还有杜甫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就是借代富贵之家。
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化,唤起读者的联想。
再如李白的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里的摧眉就是借代向对方低头。
下面精选十首借代手法的古诗词,请欣赏。
1、如梦令宋代: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2、戏呈孔毅父宋代:黄庭坚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
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
赏析:韩愈曾创作《毛颖传》,将毛笔拟人化,为之立传,还煞有介事地考证其祖先,并说它曾受封为“管城子”,整个构思非常滑稽。
黄庭坚从中得到启发,称笔杆子为“管城子”,将金钱称为“孔方兄”。
3、谒金门五代:韦庄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
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
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赏析:第三句“天上嫦娥人不识”,是写欲向那位“天上嫦娥”传达殷切思念的痴情。
“嫦娥”形容伊人体貌之美,“天上”;则暗示了伊人已仙去。
有时还用“红袖”借代佳人。
4、虞美人五代:李煜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古诗词中的借代诗句

古诗词中的借代诗句: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
《如梦令》赏析:“绿”代替叶,“红”代替花。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赏析:烽火,借代安史之乱以及边境大大小小的战争;家书,借代来自故乡的各种消息和问候。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
赏析:桑麻,借代农事。
4.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王维《叹白发》
赏析:朱颜,借代年轻;暮齿,借代衰老的状态;垂髫,借代小孩。
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
赏析:“鳞”是鱼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的小薄片,是鱼身体的一部分,这里代指鱼。
6.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
赏析:这里是用古代兵器“干戈”来代指战争。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赏析:这里的“丝”和“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在本句中代指奏乐的声音。
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赏析:句中的“黄发”和“垂髫”分别为老人和小孩的形象特征,这里分别用它们来代指老人和小孩。
借代的含义和古诗举例

借代的含义和古诗举例
借代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指用一个词语代替另一个词语、意象或事物,从而给句子增加多重意义或形成隐喻。
通过借代,诗人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以下是一些古诗中使用借代的例子:
1. 杜牧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里的“画屏”代指窗户,使用借代手法使得读者感受到秋夜的寒冷和幽静。
2. 李白的《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里的“边秋”代指战事,通过借代表达了舍弟边塞生活的艰辛和他们之间的离别之情。
3. 苏轼的《赤壁怀古》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里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中的“抽刀断水”借代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不尽如人意的感叹。
4.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借代了白天的流逝,意味着时间的飞逝和生命的短暂。
5.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戍楼西北角,窥行知画图。
这里的“行”借代了“敌人的行动”,通过借代,表达了诗人在戍楼上窥视敌情的意味。
这些古诗通过借代手法,使得诗句中的词语获得了新的意义,并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事物的本名,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的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借代手法,既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又可以避免用词的重复,使文章语言富于变化和有幽默感。
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十分广泛,在解读时,要注意领略诗词运用此手法的妙处.下面列举几种古诗词中常见的借代手法加以分析,所用例句均出自初高中课本。
1.以特征、标志代本体(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朱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
这里代指富贵人家.(2)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朱户”即朱门,代指富贵人家。
(3)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旌旗”,旗帜,这里代指军队。
(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这里代指故国的宫殿。
(5)玉勒雕鞍....游冶处(欧阳修《蝶恋花》)“玉勒雕鞍”,玉制的马衔,精雕的马鞍;代指华贵的车马及乘坐的人。
(6)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杨炯《从军行》)“凤阙”,汉武帝曾在长安建造凤阙,凤阙成了长安的标志,这里代指长安。
(7)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钟鼓馔玉”,鸣钟鼓,食精美的食物。
代指富贵利禄.(8)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长安晚秋》)“南冠":戴着楚冠的楚国俘虏.后代指囚徒或战俘。
(9)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姜夔《鬲溪梅令》)“玉钿”:用珠玉制成的花朵状的女子首饰。
这里代指落梅。
(10)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美人。
2.以颜色代本体(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使用借代手法的古诗词句

使用借代手法的古诗词句
1.桑梓:家乡
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诗·小雅·小弁》
2.桃李:学生
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桃李当时盛,葭莩后代连。
明·李东阳《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
3.同窗:同学
古代把同学称做同窗,窗,有寒窗之义,说同窗二字,也就显示出了说话者之间的亲密和尊重。
同年同日又同窗。
不似鸾凰。
谁似鸾凰。
张幼谦《一剪梅》
4.烽烟:战争
烽烟,火台报警之烟,指战争。
从今雟州路,无复有烽烟。
姚合《送李廓侍御赴西川行营》
威行四境烽烟断,响入青山号令传。
欧阳修《寄王仲仪龙图》。
运用借代手法的古诗词

运用借代手法的古诗词借代是古代诗人写诗是运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在我们学过的古中有哪一些运用了借代手法的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运用借代手法的古诗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运用借代手法的古诗词(一)答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夕日一作:阳) 赏析统观全文,语言精练。
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少一字会断章离义,多一字便画蛇添足。
一个景物,仅仅四字,便描绘恰当,津津有味。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心声一句话,不多也不少。
“夕日欲颓”,势在必然。
“沉鳞竞跃”,变化突然。
分析文章结构,亦不失巧妙,杂而不乱,结合有序。
《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黑暗的时期,因为各种矛盾非常尖锐,政局极度动荡,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旨图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因而他们常在书信中描述山水,来表明自己之所好,并从而作为对友人的问候和安慰,这类作品虽然没有表现出多么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是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创作了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的文学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运用借代手法的古诗词(二)满井游记明代: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古诗运用借代的诗句

古诗运用借代的诗句1. "花前失路人" —《静夜思》李白用花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失路人则代表自己所处的孤独和迷惘。
2. "断肠人在天涯" —《卜算子·咏梅》秦观用“断肠人”借代自己的痛苦和离愁,表现出在异乡无依无靠的孤独和无助。
3.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后汉书·班超传》班固用蚂蚁穴代表微不足道的小事物,与九层高楼相比,强调一点一滴积累的力量和重要性。
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定风波·北原》辛弃疾用“丹心”指代忠诚的精神,表达了对志士烈士的尊重和敬仰。
5.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用“霜叶红”来借代枯叶的红色,传达了对逝去之物的怀念和不舍之情。
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登高》唐珙用“山重水复”表达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而“柳暗花明”则预示着希望和喜悦的到来。
7. "思无邪,不虑千岁,安常居,不求闲逸" —《醉翁亭记》欧阳修用“思无邪”代指清心寡欲,不被世俗所迷惑,展现了草木一样的洒脱和超然。
8.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杂诗·三言》颜真卿用“黑发”代表年轻,而“白首”则代表年老,暗示对青春的珍视和对学业的重视。
9. "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与伯方上书》陈寿用“百夫长”代表武将,而“一书生”则代表文人,强调人生的选择和价值观。
10. "扬州慕容有刘郎,宝刀环佩震长江" —《长恨歌》白居易用“宝刀环佩”借代慕容的英姿和雄风,塑造了一位威武勇敢的英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中的“借代”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借代”也叫“换名”,这样的换名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古诗文中“借代”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以特征来代本体
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用“朱门”代替显贵之家。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当官的而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人,在全国这样广大地域中,有几个人呢?)用“缙绅”代一般做官的人。
因古代大臣把笏插在腰带里,所以称作官的人为“缙绅”。
缙,插;绅,腰带。
二、以部分代整体
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以帆船的突出部分“帆”代整个船。
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
别》)
以“摧眉”代低头
三、以具体代抽象
①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
以“管”“弦”代表管乐器、弦乐器,这里代表音乐。
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遥想当年,刘裕率兵北伐,队伍兵强马壮,气吞山河,如同猛虎。
)
以“金戈铁马”来代精锐的部队。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廉蔺列传》)(蔺相如只是凭着他能说善辩建立了功劳,但是地位竟在我之上。
)以“口舌”代表辩说。
四、以专名代通名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范仲淹《岳阳楼记》)
"骚”本指《离骚》,此处作了“诗”的通称。
五、以官职代人
①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
以“司马”代白居易,因白居易曾任九江郡司马。
②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杜甫《春日忆李白》)
以“开府”代庾信,以“参军”代鲍照。
因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
鲍照曾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六、以作者、产地代本体
①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以传说中发明酒的人“杜康”代表酒
②有一人控大宛,汗流而至。
(《李娃传》)
(有一个人骑着大宛马,跑得汗流浃背地到来。
)以良马的产地“大宛”代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