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起因:别出花样,去爬悬崖 经过: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分解困难 赢得胜利
板书设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走一步,再走一步
1.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提高阅读 速度,并勾画关键词句。 2.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并实践课文所探讨的人生经验。
1、读准字音
附和(hè ) 酷热( kù ) 突兀(wù ) 啜泣(chuò ) 恍惚( huǎng) 晕眩(yūn) 怦怦(pēng) 屡次( lǚ ) 扒窃(pá ) 灼热(zhuó ) 参差不齐(cēn cī)
1.高度概括课文。
讲述了作者儿时冒险与伙伴爬悬崖,却被困 在悬崖中,最后在父亲的鼓励下,顺利脱险的故 事。
2.本文的记叙六要素分别是什么?
时间: 56年前,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地点: 费城 人物: “我”,5个男孩,父亲 起因:天气闷热 玩弹子游戏玩厌了 找新花样来玩 经过: 悬崖遇险,进退两难,父亲鼓励 结果: 成功脱险,有所收获
你从本文收获了什么?
·从父亲的身上,我学到了(
)
·从主人公的身上,我学到了(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从五个小伙伴的身上,我学到了( )
1.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 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有什么经 验教训?写一个片段或一篇短文,400 字左右。 2.预习第16课《猫》,试着复述课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
溪流再走一步是江河, 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 走一步,再走一步, 天地就将不一样;
任务:找出文中心理描写,说说“我”在不同 阶段的心理活动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扑进爸爸强壮的臂弯里
毫无信心
信心萌发 信心大增
产生巨大 成就感
作用:展现我由害怕困难到战胜困难的全过程。
4.“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 是什么?
①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 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 一步,直到抵达所要到的地方。
②不要害怕困难,而要冷静分析困难 ,把一个大困难化为一个一个小困难,再 各个击破,从而取得成功。
预习反馈
灼 zhuó
安慰 ān wèi
附和 fùhè
恍惚 huǎng
突兀 tū wù
暮色 hū
怦怦 pēng pēng 凌乱 mùsè
晕眩 yūn xuàn 畏惧 líng luàn
呻吟 shēn yín 惊讶 wèi jù
jīng yà
参差不齐 cēn cī bù qí
哄堂大笑 hōng
惊慌失措 jīng huāng shī cuò
走一步,再走一步
1.弄清叙事要素,复述故事情节。品味作品富有 表现力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细节的描写。
2.揣摩、赏析精彩的字词,体悟“走一步,再走 一步”的深刻含义,然后再从多角度思考课文与 人生。
作者作品
莫顿·亨特(1927~2016) 美国作家、心理学家。他是 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 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 理学家。代表作有《内在的 宇宙》《痛击》《心理学故 事》等。
—— 约·诺里斯
推荐阅读
《心灵鸡汤·充满阳光的成长历程》
遇险——去爬悬崖,进退两难 脱险——父亲指点,走出困境 感悟——走一步,再走一步
再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复述要求: 1.复述要包含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2.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复
毫无信心
信心萌发 信心大增
产生巨大 成就感
作用:展现我由害怕困难到战胜困难的全过程。
4.“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 是什么?
①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 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 一步,直到抵达所要到的地方。
②不要害怕困难,而要冷静分析困难 ,把一个大困难化为一个一个小困难,再 各个击破,从而取得成功。
预习反馈
灼 zhuó
安慰 ān wèi
附和 fùhè
恍惚 huǎng
突兀 tū wù
暮色 hū
怦怦 pēng pēng 凌乱 mùsè
晕眩 yūn xuàn 畏惧 líng luàn
呻吟 shēn yín 惊讶 wèi jù
jīng yà
参差不齐 cēn cī bù qí
哄堂大笑 hōng
惊慌失措 jīng huāng shī cuò
走一步,再走一步
1.弄清叙事要素,复述故事情节。品味作品富有 表现力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细节的描写。
2.揣摩、赏析精彩的字词,体悟“走一步,再走 一步”的深刻含义,然后再从多角度思考课文与 人生。
作者作品
莫顿·亨特(1927~2016) 美国作家、心理学家。他是 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 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 理学家。代表作有《内在的 宇宙》《痛击》《心理学故 事》等。
—— 约·诺里斯
推荐阅读
《心灵鸡汤·充满阳光的成长历程》
遇险——去爬悬崖,进退两难 脱险——父亲指点,走出困境 感悟——走一步,再走一步
再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复述要求: 1.复述要包含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2.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复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3
这位父亲是对孩子负责的真正爱孩子。
杰里角度
(示例)我喜欢杰里。因为如果我是杰里,我也会感到左
1 右为难,一边是最要好的朋友,一边是更多的朋友。四个
孩子一定不会让杰里帮“我”,而杰里也不想被嘲笑,不
想失去这几个玩耍的朋友。所以杰里虽然“看来很担心”
,但最后还是和其他孩子一起走了。我想,这也说明杰里
走近作者
莫 顿 · 亨 特 ( 1920—2016 ) (Morton Hunt),美国作家、心 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 空军飞行员。他的代表作有:《痛 击》《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 》《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 悬崖上的一课》) 。
1、我要积累文中“灼、抽噎、恍惚 ”等重点字词 。
—— 约·诺里斯
推荐阅读
《心灵鸡汤·充满阳光的成长历程》
走一步,再走一步
1.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默读全文,把握文章故 事情节,勾画关键语句。 2.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 程,学会运用伏笔和照应。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文中所蕴含的生活 哲理,正确面对困难并用恰当的方式战胜困难。
想一想:
大家爬 过山吗? 爬山中遇 到过哪些 困难?
走一步,再走一步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爬悬崖
毫无信心、冒险(恐惧)
萌发信心
走一步 启示:化整为零
再走一步
信心大增、脱险(有成就感)
板书设计
起因:别出花样,去爬悬崖
走一步, 再走一步
经过: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分解困难 赢得胜利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父亲角度
(名师整理)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市优质课获奖课件

• (4)如何评价文中的杰利? • 【交流点拨】杰利是一个善良而细心的男孩。当“我”在悬崖
的小山道上孤独无助时,杰利找来了“我”的父亲,而其他男 孩子们或许早已忘记此事了。但他也具有大多数人共同的性 格——从众。也许是慑于其他孩子的“威力”,最初,杰利虽 然“看来好像有点儿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板书设计
起因:别出花样,去爬悬崖
走一步, 再走一步
经过: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分解困难 赢得胜利
教师寄语 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雨果
• 【交流点拨】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的孩子 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上悬崖把儿 子抱下来,而是让“我”通过“走一步, 再走一步”下山,这是为了锻炼孩子的勇 气和毅力。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
合作探究
• (3)从朋友的角度:小朋友们当“我”遇到困难时一哄而散, 这种做法对吗?
• 【交流点拨】当“我”遇到困难时,他们不是积极营救,反而 雪上加霜地嘲笑“我”,把“我”一人留在危险的石架上,这 也是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课堂小结
•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当困
难来临时,我们只能选择面对。只要我们不失去
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
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么什么样子
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
板书设计
走一步, 再走一步
起因:找新花样
经过:中途被弃
去爬悬崖 进退两难 分解困难
结果:父亲指点 摆脱困境 赢得胜利
自主预习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本文可以分四部分,具体如下: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起因(1~3)游戏玩厌, 去爬悬崖。 第二部分:经过(4~15)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第三部分:结果(16~23)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第四部分:启示(24)走一步,再走一步。
的小山道上孤独无助时,杰利找来了“我”的父亲,而其他男 孩子们或许早已忘记此事了。但他也具有大多数人共同的性 格——从众。也许是慑于其他孩子的“威力”,最初,杰利虽 然“看来好像有点儿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板书设计
起因:别出花样,去爬悬崖
走一步, 再走一步
经过: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分解困难 赢得胜利
教师寄语 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雨果
• 【交流点拨】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的孩子 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上悬崖把儿 子抱下来,而是让“我”通过“走一步, 再走一步”下山,这是为了锻炼孩子的勇 气和毅力。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
合作探究
• (3)从朋友的角度:小朋友们当“我”遇到困难时一哄而散, 这种做法对吗?
• 【交流点拨】当“我”遇到困难时,他们不是积极营救,反而 雪上加霜地嘲笑“我”,把“我”一人留在危险的石架上,这 也是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课堂小结
•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当困
难来临时,我们只能选择面对。只要我们不失去
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
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么什么样子
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
板书设计
走一步, 再走一步
起因:找新花样
经过:中途被弃
去爬悬崖 进退两难 分解困难
结果:父亲指点 摆脱困境 赢得胜利
自主预习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本文可以分四部分,具体如下: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起因(1~3)游戏玩厌, 去爬悬崖。 第二部分:经过(4~15)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第三部分:结果(16~23)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第四部分:启示(24)走一步,再走一步。
(名师整理)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市优质课获奖课件

3.联系课文,解释词语。
• (1)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 (2)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 (3)抽噎:一 吸 一 顿 地 哭 泣 。 • (4)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默读感知
提示:要清楚记叙文六要素哦!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情的起因
5.事情的经过 6.事情的结果
后来 最后
动作 哭、怒吼
挪动、踩、移 动、找到
又照着做
落脚、爬、踩到
心理 毫无信心 信心萌发 信心大增 巨大的成就感
活动:重点品析
• 1.找出“我”爬下悬崖的具体动作以及刻画“ 我”的心理活动的词语,揣摩“我”的心理 变化,并说说这些词语的作用。
侧面表现了父亲的引导给 “我”心 理上 带来的巨大力量,说明父亲教育有方。.
1.故事发生在哪个城市?
(费 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
3.“我们”冒险的原因是什么?
玩弹子游戏玩厌了, 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4.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 ?当时“我”几岁?
(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共六个 八岁)
5.有名字的是哪两个?
(内德、杰里)
6. “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 ”?
•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 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 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 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一步又一 步,终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地。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冒险
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 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
脱险
启示:感悟化整为零给人以战胜艰险的信心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精品课件

成功示学7
你能一句话概述故事内容吗?
遇险、 文章叙述了“我”在悬崖上
脱险 经验 的经历,并由此悟出了
。
用时:成5分功钟 测学
★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B ) A. 雀班 活跃 气喘吁吁 B. 嘘声 恍惚 变化莫测 C. 凌乱 惊讶 犹豫不绝 D. 闪烁 悬崖 遥不可即
成功测学
★★2.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 )
• 酷热( kùrè ) 厌倦(yàn juàn ) • 附和( fùhè ) 呻吟( shēn yín ) • 晕眩( yūn xuàn ) 安慰( ān wèi ) • 恍惚( huǎng hū ) 凌乱(líng luàn ) • 畏惧( wèi jù ) 参差不齐(cēn cī ) • 哄堂大笑( hōng ) 惊慌失措( cuò )
给予是一种幸福。溪水的幸福,
是能让鱼儿自由来去;大地的幸福 , 是能让万物茁壮成长 ;天空的幸福,
是能让鸟儿展翅翱翔。
用时:成4分功钟 用学
★★★ 生活中,常常有人遇 事因胆怯而畏缩不前,就像 文中的“我”那样。你有过类似 的经历吗?是怎样克服的? 文中爸爸帮“我”脱险的做法对 你有什么启示?
成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
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
常用的表达方式: 记叙 、描写 、说明、 议论、 抒情
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1920~2016) 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
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经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 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 位专业的心理学家。
是的;不是;“我” 7、“我”在爬山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我”爬到小山道上,上不去,下不来 ,陷于绝望、恐惧;小伙伴们都离“我 ”而去。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 小结
莫顿٠亨特忆经历, 儿时逞强陷绝境, 父爱情深巧引导。 悬崖脱险悟哲理, 一步、一步慢慢走, 困难再大也无畏。
教师寄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汝将上下而求索! 我真诚地希望大家在人生的旅途中,能 够“走一步,再走一步”,学会把困难 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并且循序渐进, 坚持不懈地去克服。倘若如此,你会惊 喜地发现:原来前途如此美好,世界如 此奇妙!
一、整体感知:
1、复述故事情节:
温馨提示 (抓住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环境、 情节等重要信息 )
• 费城七月的一个闷热的日子,“我”和一 群孩子攀爬悬崖,我在悬崖边,上不去,下不来. 最后在爸爸的引导下,“走一步,再走一步” 爬下了悬崖,并且得到了宝贵的
请发挥想象,为故事设计一个新的结局。挖掘 思维潜力,张扬思维个性,续写故事。
例如:杰利找到的是“我”的母亲…… 杰利没有找到“我”的任何亲人…… 杰利在途中劝说伙伴们一起回来帮助 “我”……
• 溪流走一步是江河 • 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 • 走一步,再走一步 • 天地就将不一样
•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 • 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春 • 挫折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 • 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
萌发信心
走 一 步(详) 再走一步(略)
信心大增
启示:(说理)
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 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情景表演
跨越时空,回到六十多年前的美国费城。
小组合作交流
1、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不喜欢哪个 人物?为什么?
2、评论四个孩子的行为。
6、所有的孩子都爬到岩石架了吗?所有的孩 子都爬到崖顶了吗?谁没到?
是的;不是;“我”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悬崖约20米,岩 石架约7米。
在一个闷热的下 午,我去冒险, 最后脱险的故事。
复述故事:冒险、脱险
注意: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为什么 冒险)、经过(冒险) 和结果(如何脱险---重点)
讲清故事情节
理清文章脉络 划分好层次
(一)起因(1―6)游戏玩厌, 去爬悬崖 (二)经过 (7—15)中途被弃,
成功后的喜悦
信心大增
略
害怕
顿时有了信心
详
心理变化
小结
一个人在旅途中,不可能坦坦 荡荡,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感 受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不 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 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 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
练测促学
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 思是指“我”在父亲的鼓励下克服困 难的过程。第二层意思是指在人生 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 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只要 一步一步的战胜小困难,就能到达 成功的彼岸 。
反馈延伸
• 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 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文章 进退两难 脉络 (三)结果(16—22)父亲指点,
摆脱困境 (四)启示( 23 )走一步, 再走一步
复述课文提示:
1、故事发生在哪个国家的哪个城市?时间? 2、共有几个孩子?他们一起在这闷热天里做 了一件什么事?其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后来 又是如何摆脱困境的呢? 3、最后“我”得到了什么启发?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作业
• 1、背诵课文第二十三段。 • 2、再朗读课文预习本课写作特色。
在一个闷热的下 午,我去冒险, 最后脱险的故事。
复述故事:冒险、脱险
注意: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为什么 冒险)、经过(冒险) 和结果(如何脱险---重点)
讲清故事情节
理清文章脉络 划分好层次
(一)起因(1―6)游戏玩厌, 去爬悬崖 (二)经过 (7—15)中途被弃,
成功后的喜悦
信心大增
略
害怕
顿时有了信心
详
心理变化
小结
一个人在旅途中,不可能坦坦 荡荡,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感 受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不 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 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 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
练测促学
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 思是指“我”在父亲的鼓励下克服困 难的过程。第二层意思是指在人生 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 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只要 一步一步的战胜小困难,就能到达 成功的彼岸 。
反馈延伸
• 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 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文章 进退两难 脉络 (三)结果(16—22)父亲指点,
摆脱困境 (四)启示( 23 )走一步, 再走一步
复述课文提示:
1、故事发生在哪个国家的哪个城市?时间? 2、共有几个孩子?他们一起在这闷热天里做 了一件什么事?其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后来 又是如何摆脱困境的呢? 3、最后“我”得到了什么启发?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作业
• 1、背诵课文第二十三段。 • 2、再朗读课文预习本课写作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指导一
——预习与交流
4、你已经阅读了全文,请你快速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自学指导一
——预习与交流
5、准备复述课文。复述时,注意交代清楚记 叙的六要素。
57年前的7月,费城,天气闷热,我与小朋友们相 约去爬一座悬崖,可是由于我身体瘦弱,胆子也比较 小,当我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他们却己经到了山顶并 准备回家了。他们一句“再见!”就把我留在了那里。 当我一个人在恐惧与抽噎的时候,父亲来了,他要我 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在父亲的指导下,我终于 脱险。
5、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 是什么意思?
“走一步 ,再一步”第一层意思是指“我”在父 亲的鼓励下克服困难的过程。第二层意思无论 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 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
自学指导二
自学指导二
——合作与探究
课文运用一些标志时间发展或进程变化的语句, 将事情串在一起,叙事清晰,不蔓不枝。这些标志
性语句,有些表达的是时间的进程,如“一个酷热 的七月天”“然后他们出发了”“几分钟后”“时 间在慢慢地过去”“暮色中”,有的表达的是空间 的转换(实际上也是时间的变化),如“最后来到 一块空地上”“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我 努力向他们爬过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等。
自学指导二
——合作与探究
跳读19-28自然段。“我”在父亲的引导下,从 悬崖上爬下来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圈画出表现心理变化的对话和字词。
自学指导二
——合作与探究
信心大增
巨大的成就感 和骄傲的感觉
顿时有了信心
心理描写
害怕
自学指导二
——合作与探究
3、如何理解“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 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 幕开始降临”这段环境描写?
——合作与探究
4、齐读最后一段,说说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 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议论。 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抒发感悟,点明了 文章的主旨:遇到困难把它分成一小步一小步, 困难就小了,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最后 一段,既总结了全文,又画龙点睛,使文章的哲 理凸现在读者面前。
自学指导二
——合作与探究
自学指导二
——合作与探究
2、课文的心理描写有什么特色?(用圈点勾画的 方法勾画出文中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句)
犹豫不决
渴望像其他孩子 一样勇敢和活泼。
爬上悬崖后的胆怯、恐惧
孩子们离开后的孤 立无援、麻木恍惚
在爸爸引导下, 一步步建立自信
课文的主体事件 是“我”从悬崖 脱险的过程,这 其实也是“我” 心理成长的过程。
活得成就感和人生经验
自学指导二
——合作与探究
精读第16、17自然段,赏析这里的心理描写, 想一想,你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吗? 这里描写的是“我”伏在岩石上的心理活动:先是 阵阵晕眩,仿佛有一种无名的力量逼迫着“我”掉下去。 站在高处往下看,我们往往有这样的感觉,身体会不由 自主地往前倾。这种感觉,符合很多人的认知,很真实。 接下来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我”进退两难的艰难境地, 也写出了“我”在长久的恐惧和疲劳中神经逐渐麻木的 境况,甚至自己哭了都不知道,大脑也停止了思考。
走一步,再走一步
1.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提高阅读 速度,并勾画关键词句。 2.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并实践课文所探讨的人生经验。
导入新课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 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 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 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 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 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 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 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 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 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 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 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这段环境描写,写出了时间的变化,带有推动叙事 的功能;同时,这一段并非纯粹客观的描写,而是带有 很强的主观性,是“我”的情感心理的外化。时间本来 是匀速地走过,因为“我”的焦急,似乎慢下了脚步, 显得在“慢慢地”过去,太阳的光影也是“慢慢”的拉 长,更突出了等待的漫长和“我”心理上的无助感。
自学指导二
自学指导一
——预习与交流
2、读出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读音。
zhuó yūn xuàn 灼人 晕 眩
wù
jī
突兀 滑稽
shuò sǒng 闪烁 耸立 cēn cī 参差不齐
juàn xū 厌倦 嘘声
yē 抽噎
huǎng hū 恍惚
自学指导一
——预习与交流
3、结合注释,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参差不齐:参差: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 很不整齐。 滑稽:形容言语、动作等幽默诙谐,引人发笑。 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变化莫测:形容事物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抽噎: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地哭。
自学指导二
——合作与探究
1、课文是如何按时间顺序展开叙事的?(圈出 文中表示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的语句)
课文是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叙事的, 一开头,“那是……”的句式,表明是对往事 的回忆。之后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跟 五个小孩子一起爬悬崖,陷入险境,并最终在 爸爸的策略引导下,脱离险境,收获成就感的 同时,也积累了应对险境的人生经验。
自学指导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预习与交流
1、借助注释,说说你所知道的莫顿·亨特。
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 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美国空军 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 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 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 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 家。他的代表作有:《心理学的故 事》《爱情的自然史》《悬崖上的 一课》(《走一步,再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