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5铝合金研究进展
7075铝合金的研究现状

7075铝合金的研究现状陈芙蓉,李国伟(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摘要"7075铝合金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的特点,是应用前景较佳的轻质高强结构材料。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开展的研究工作,介绍了国内外7075铝合金的发展应用概况,重点讨论了该合金的焊接工艺,还介绍了合金的3种主要时效处理工艺和析出方式,并针对7075铝合金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开发的方向。
关键词:7075铝合金;焊接;热处理;性能中图分类号:TG146.21Research status of 7075 aluminum alloysChen Furong,Li Guowei%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ohhot010051,China)Abstract: 7075 aluminum alloy,characterized by high strength and good toughness,is a light weight strength structural material with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Upon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 combining with the work carried out by the research group in recent years,the authors ment and application of7075 aluminum aioy at home and abroad,and also introduced the treatment processes and two ways of precipitation of the alloy.The welding process of7075 alumin mainly discussed.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7075 aluminum alloy,the direc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Key words: 7075 aluminum alloy;welding;heat treatment;property0 刖s铝 合金的密度低,强度高,耐腐蚀,温,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1)。
7075铝合金数控车削中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对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

7075铝合金数控车削中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对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摘要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7075铝合金数控车削时的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
通过改变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对工件加工,采用维氏显微硬度计对不同周向点的显微硬度进行了计算,利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及其大小,建立了切削参数、硬度和残余应力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对于确定元件的使用寿命很有用。
关键词数控车削;残余应力;显微硬度1 简介7075铝合金是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
它的强度高,可以与许多钢相媲美,具有良好的疲劳强度和加工性能,且耐腐蚀性小。
它的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它的应用场合。
合金7075是一种冷加工铝锻制品,具有所有铝合金合金的最高强度,可用于高应力结构件。
该系当中以7075-T651铝合金尤为上品,被誉为铝合金中最优良的产品,强度高,远胜于软钢。
代表用途有航空航天、模具加工、机械设备、工装夹具,特别用于制造飞机结构及其他要求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强的高应力结构体。
通过使用改进的维氏压痕仪结合三种压痕模型研究热喷涂空气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的显微硬度、断裂韧性和残余应力的演化规律。
结果发现,在涂层的顶面上,断裂韧性在0.64~3.67 MPa范围内发生变化,相应的残余应力从36.8到243MPa变化,许多研究者认为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对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的影响最大。
因此,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研究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对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的影响。
2 实验设置使用数控车进行车削实验,切削方式为干切削,毛坯φ20x50mm,刀具刀片为硬质合金涂层刀片,按表1切削条件备件。
每次切削,切割操作仅进行20秒,并且通过仅在选择的条件下进行所有实验来确保重复性。
同时使用固定在车床上的测力计测量力的分量,并使用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在每个样品已加工表面的四个位置处测量表面粗糙度(Ra)值,记录平均值进行分析。
在切割机上切割长度为20mm的切片,使用锉刀和砂纸进行一些小的修理,将样品平整的放3在数字维氏显微硬度计上,施加200kgf的荷载,停留20秒。
7075 高强铝合金 TIG 焊接工艺的研究

7075 高强铝合金 TIG 焊接工艺的研究摘要:7 系铝合金作为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随着轻量化发展和对焊接质量要求的提高,以传统熔焊方法 TIG 降低铝合金焊接过程热烈纹敏感、合金元素烧损和接头软化现象成为主要研究方向。
通过 7075 铝合金和 ER5356 氩弧焊焊丝进行手工 TIG 焊接工艺性试验,力求为 7 系高强铝合金接头质量提供试验依据和工艺参数。
关键词:7075 铝合金;TIG 焊接;金相组织;焊接接头7 系铝合金是以Zn 为主要强化元素的铝合金,属于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其强度可高达400~800MPa,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轨道交通等领域 [1 ? 3]。
7 系铝合金包括Al-Zn-Mg 系和 Al-Zn-Mg- Cu 系两类合金。
其中 Al-Zn-Mg 系合金具有中等强度,有一定应力腐蚀倾向,焊接性良好,称为中高强可焊铝合金,如 7005 等。
而 Al- Zn-Mg-Cu 系合金由于 Cu的加入,强度和抗应力腐蚀性能均得到提高,但焊接性能下降,一般称为超高强难焊铝合金,如 7075、7050 等。
作为熔焊方法之一的 TIG 具有电弧稳定,焊缝成形美观、焊接操作灵活性强巧等优点,在典型窄间隙或薄板类焊接有着广泛的应用 , 特别适用于铝合金的表面修复和设备的焊接检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克服铝合金熔焊过程中存在热裂敏感、合金元素烧损、接头软化的现象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以某一型号产品开发过程中所用高强铝合金 7075 为焊接材料进行TIG 焊接工艺性试验分析,选取ER5356φ2.5mm 氩弧焊焊丝进行焊接工艺性试验,着重解决焊接过程中出现的热裂纹、气孔、夹钨等影响焊接接头综合力学性能的因素。
为提高 7 系高强铝合金接头质量提供试验依据和工艺参数。
一、实验方案与方法1.焊接方法焊前用不锈钢丝刷对焊件表面行机械清理,焊缝周围 20mm 范围内去除表面氧化膜,并用丙酮去除表面油污。
7075_高强铝合金构件冷成形强化机制研究

精 密 成 形 工 程第16卷 第3期 152JOURNAL OF NETSHAPE FORMING ENGINEERING 2024年3月收稿日期:2024-01-07 Received :2024-01-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5400,52275368);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BAA200);湖北省科技重大专项(2022AAA 001);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AFA069)Fu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2075400, 52275368); The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Hubei Province (2021BAA200); Major Program of Hubei Province (2022AAA001); Hubei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023AFA069)引文格式:陈庆洋, 庞秋, 胡志力, 等. 7075高强铝合金构件冷成形强化机制研究[J]. 精密成形工程, 2024, 16(3): 152-158. CHEN Qingyang, PANG Qiu, HU Zhili, et al. Cold Forming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of 7075 High-strength Aluminum Alloy Components[J]. Journal of Netshape Forming Engineering, 2024, 16(3): 152-158.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 7075高强铝合金构件冷成形强化机制研究陈庆洋1a ,庞秋2*,胡志力1a,1b ,刘祥3(1.武汉理工大学 a.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b.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 430070;2.武汉东湖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武汉 430212;3.东实(武汉)实业有限公司,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 针对7075高强铝合金构件在固溶-淬火-时效处理过程中成形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7075高强铝合金预强化冷成形工艺,研究7075高强铝合金构件冷成形强化机制。
7075铝合金的研究现状

7075铝合金的研究现状0 前言铝及其合金的密度低,强度高,耐腐蚀,耐低温,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1]。
7075铝合金作为一种典型的Al-Zn-Mg-Cu系强化型铝合金,具有比重小、强度高、加工性能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2]。
该铝合金含有1%~8%的Zn元素和少量的Mg,Cr 或Cu元素,为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3]。
它通过淬火时效后析出大量弥散强化相使合金得到强化[4],合金性能良好。
7075铝合金在国外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1943年,美国成功研制出7075铝合金,成为第一个可以用于实际的7×××系铝合金[5]。
二战期间,国外已经研制出高强7075-T6合金,并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广泛应用在民用和军用飞机上,接着研制出了7075-T73合金,以牺牲15%的静强度来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随后又开发了T76状态合金,在牺牲较小强度的条件下可获得一定的抗腐蚀性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状态的7075铝合金逐渐被开发出来。
文中总结了国内外7075铝合金在生产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焊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特别是焊后热处理)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仍需研究的内容与方向,为同行进一步进行7075的研究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1 7075铝合金的生产工艺高强Al-Zn-Mg-Cu系铝合金初期主要采用传统铸造,熔炼方式有真空熔炼、电阻炉熔炼及其它熔炼方法,用轧制、锻造或挤压的方式进行成形。
此方法简单,但存在晶粒粗大、偏析严重、组织疏松、固溶度低等问题,限制了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的新形势下,水利事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逐步进入保障国民经济发展、推动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新时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部署,明确提出“质量第一”“质量强国”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水平,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加强全面质量监管[1]。
等温重熔7075铝合金微观组织演变及预测研究

等温重熔7075铝合金微观组织演变及预测研究7075铝合金是一种常用的高强度铝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然而,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组织和性能的改变,往往会导致合金的性能降低。
因此,对7075铝合金的组织演变及预测进行研究,对于进一步提高其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7075铝合金的显微组织主要由α-Al(铝固溶体)和β'相(富Zn和Cu)组成。
在等温重熔过程中,β'相首先开始溶解,然后再析出,同时α-Al晶粒也会发生再结晶。
研究表明,等温重熔温度对7075铝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当等温重熔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合金中的β'相会完全溶解,同时α-Al晶粒发生较大的再结晶。
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α-Al晶粒尺寸逐渐增大,但晶界角度分布仍呈现出较大的散射。
然而,当等温重熔温度低于临界温度时,β'相会部分溶解,同时α-Al晶粒发生再结晶和长大。
等温时间的延长,有利于β'相的溶解和α-Al晶粒的再结晶。
此外,等温过程中合金的冷却速率也会对微观组织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较快的冷却速率有利于β'相的析出和α-Al晶粒的细化。
对于7075铝合金微观组织的预测,可以采用热力学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
热力学模型可以预测等温重熔过程中β'相的稳定性和溶解温度,进而预测合金的晶粒尺寸和相含量。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通过模拟等温重熔过程中的热流场和物质输运过程,预测合金的温度场和组织演变。
综上所述,7075铝合金等温重熔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与预测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合金的相变行为、等温重熔温度、等温时间以及冷却速率等因素对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可以为优化合金的加工工艺和提高合金的性能提供重要指导。
此外,采用热力学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合金的微观组织进行预测,可以为实际制备工艺的优化和合金性能的预测提供参考。
《7075铝合金电辅助圆角摩擦特性分析及有限元仿真》

《7075铝合金电辅助圆角摩擦特性分析及有限元仿真》一、引言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材料科学和工艺技术不断进步,铝合金因其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点,在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7075铝合金以其出色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在多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重点分析7075铝合金电辅助圆角摩擦特性,并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对其实施模拟研究,为相关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二、7075铝合金电辅助圆角摩擦特性分析1. 材料特性7075铝合金是一种高强度、高硬度的铝合金,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其高硬度和高强度使其在承受重负载和冲击时具有较好的表现。
此外,该合金还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便于在各种加工工艺中应用。
2. 电辅助圆角摩擦特性电辅助圆角加工过程中,通过在工件与工具之间施加电流,可以提高工件的导电性,降低摩擦系数,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在7075铝合金的电辅助圆角加工过程中,由于电流的作用,工件表面的温度会升高,从而改变材料的摩擦特性。
因此,研究电辅助圆角加工过程中7075铝合金的摩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限元仿真方法有限元法是一种基于变分原理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数学模型建立和仿真计算,以实现对问题的数值模拟。
在本文中,我们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7075铝合金电辅助圆角加工过程进行模拟,以研究其摩擦特性和应力分布。
四、有限元仿真过程及结果分析1. 模型建立根据实际加工条件,建立7075铝合金电辅助圆角加工的有限元模型。
模型包括工件、工具以及两者之间的接触面。
在模型中设置材料属性、接触条件、约束条件等参数。
2. 仿真过程在仿真过程中,通过施加电流和设定运动参数,模拟电辅助圆角加工过程。
记录加工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温度变化、摩擦系数等数据。
3. 结果分析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电辅助圆角加工过程中,7075铝合金的摩擦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含Er、Zr7075铝合金时效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

含Er、Zr7075铝合金时效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7075铝合金作为一种高强度、耐腐蚀、轻质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等领域应用广泛。
其中,通过加入Er、Zr等元素进行微合金化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7075铝合金的材料性能,尤其是提高其强度和耐腐蚀性。
此外,该合金的时效工艺对材料的性能也有很大影响。
因此,研究7075铝合金在含Er、Zr情况下的时效工艺,对于进一步提高该合金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本研究旨在探究含Er、Zr7075铝合金时效工艺的影响规律,为优化该合金的制备工艺和提高其性能提供理论基础。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合金成分设计及制备工艺研究。
根据7075铝合金添加Er、Zr元素的规律,设计出不同元素含量的合金,进一步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技术制备合金试样。
2. 合金试样性能测试。
对制备好的合金试样进行拉伸、硬度、显微组织等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3. 时效温度、时间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
选取不同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合金试样进行时效处理,并在处理前后对试样性能进行测试和比较。
通过探究时效条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规律,寻找最佳时效工艺。
本研究的目标是:1. 探究含Er、Zr7075铝合金制备工艺的优化方案,提高合金的制备效率和质量。
2. 了解时效条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制订最佳时效工艺提供理论支持。
3. 为相关行业提供优质7075铝合金材料,促进产业升级及发展。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 合金成分设计及制备工艺研究。
根据Er、Zr元素的比例,设计出不同元素含量的7075铝合金,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技术制备合金试样。
2. 合金试样性能测试。
对制备好的合金试样进行拉伸、硬度、显微组织等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3. 时效条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
选取不同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合金试样进行时效处理,并在处理前后对试样性能进行测试和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75系铝合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Al-Zn-Mg-Cu系铝合金是目前航空航天上的主要受力构件。
本文就其热处理方式、强化机制进行概述;对其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对其今后发展趋势大胆地展望。
关键词:7075 Al-Zn-Mg-Cu系铝合金国内外发展现状0 前言铝作为地壳中储量最多的元素之一,约占地壳总质量的8.2wt%,由于铝在大气总比较活泼,其通常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而在Al2O3中提取Al通常采用的是电解法,提取比较困难,所以铝的发展历史迄今都不超过200年。
当年,英国皇家学会为表彰门捷列夫对化学的杰出贡献,不惜重金制作了一只铝杯,赠送给门捷列夫。
当前随着航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因其比强度较高,优良的抗腐蚀能力,优异的成形性能在航空航天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7075(Al-Zn-Mg-Cu)系超硬铝合金是上个世纪40年代末最早应用于飞机上的铝合金材料,之后,通过添加其它种类合金元素,改变其合金元素的含量以及改变其热处理工艺得到诸多性能优良的航空航天材料。
别士强等人在Al-Zn-Mg-Cu系铝合金中添加Ni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25%的Ni含量在该合金中除中和铁生成Al9FeNi 相外, 还生成了强化相Al7Cu4Ni , 在时效过程中起沉淀硬化作用。
1 Al-Zn-Mg-Cu系铝合金Al-Zn-Mg-Cu系铝合金是目前强度最高的一类铝合金,其强度500~700MPa,在加上其优良的工艺性能,使得它成为航天航空工业上重要的结构材料。
它是在Al—Zn—Mg 系合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其屈强比高,比强度也很高,但塑性较低,耐蚀性相对于纯铝较差,疲劳强度也不高,通常提高其耐蚀性采用包铝的方式。
使用温度高于 120℃时会急剧软化,其中固溶体分解,弥散相急剧长大。
其化学成分主要为:化学成分/%,不大于其他杂质/%,不大于2 Al-Zn-Mg-Cu 系铝合金的热处理方式Al-Zn-Mg-Cu 系超硬铝合金通常采用退火、淬火、时效(固溶加时效)的工艺进行热处理,从而得到较高的力学性能。
固溶处理是将合金元素充分的融入基体中,固溶温度过高,合金元素溶解会很充分,但通常会使晶粒粗大;固溶温度太低,合金元素溶解不够充分,影响固溶效果。
Al-Zn-Mg 系合金固溶处理温度低,而且淬火时的冷却速度对强度的影响小,室温下的时效硬化效果好,所以作为焊接结构材料被广泛使用。
然后通过淬火固溶体保留到室温,淬火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合金元素的溶解度及溶解方式和淬火的冷却速度。
但淬火后的铝合金塑性明显下降,内应力较高,开裂倾向较大,所以,通常采用等温淬火来降低此类问题。
而且,固溶强化的能力有限,所以淬火后的铝合金不像钢一样具有很高的强度。
在后续的工序中,时效处理对铝合金强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时效是淬火后的铝合金在随后的低温保温一段时间后,第二相在过饱和的固溶体中析出,使得强度、硬度等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根据时效温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低温时效(自然时效)和高温时效(人工时效),在时效的过程中,控制适当的时效温度、时效时间,是相当重要的。
变形铝合金对时效拥有相当高的敏感性。
铝合金的热处理状态可细分为T1~T10。
状态代号 代号释义T1 高温成形+自然时效T2 高温成形+冷加工+自然时效T3 固溶处理+冷加工自然时效T4 固溶处理+自然时效T5 高温成形+人工时效T6 固溶处理+人工时效T7 固溶处理+时效T8 固溶处理+冷加工+人工时效T9 固溶处理+人工时效+冷加工T10 高温成形+冷加工+人工时效3 Al-Zn-Mg-Cu 系铝合金的强化机理Al-Zn-Mg-Cu 系铝合金中多种微量的合金元素,下面本文将对Zn 、Mg 、Cu 在7075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讨论。
在Al-Zn-Mg-Cu 系铝合金中起到主要强化作用的合金元素是Zn 、Mg ,随着Zn 、Mg 含量的增加,强度显著提高,他们能形成T (Al 2Mg 3Zn 3)相、η(MgZn 2)相,这两相的脱溶沉淀效果相当显著,是7075系铝合金主要强化手段;Cu 也有一定的强化效果,Cu 与Al 、Mg 结合形成S(Al 2CuMg)相可起到强化作用,能提高合金的强度,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抗腐蚀性能,提高基体的腐蚀电位。
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在这一方面做了许多研究。
梁维盛等人在Al-8.25Zn-2.4Mg-2.3Cu 合金 硅Si 铁 Fe 铜 Cu 锰 Mn 镁 Mg 铬 Cr 锌 Zn 钛 Ti 单个 总和 铝 Al 7075 ≤0.4 ≤0.5 1.2-2.0 ≤0.3 ≤0.3 2.1-2.90.18-0.28 5.1-6.1 ≤0.2 0.05 0.15 余量系铝合金中添加微量Zr、Er对其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得出,复合加入Zr、Er会对铸锭组织产生细化作用,主要是在凝固结晶中产生结晶形核的核心。
而且其抗拉强度,延伸率都得到显著提高。
Wei等人在Al-Zn-Mg-Cu系中添加Li元素,结果表明,含量1%的Li可起到促进沉淀相脱溶。
别士强等人Al- Z n -M g- C u -R E 超高强铝合金中添加Ni合金元素,研究发现,0.25wt%的Ni加入后,硬度可达到138HB,还可生成Al 7Cu4Ni 的沉淀相。
前面已经叙述到Al-Zn-Mg-Cu系铝合金的超高强度与之时效作用有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般认为该系沉淀相的析出顺序为:α(过饱和固溶体)→GP 区→η”→η′相→η相(MgZn2 )。
其中GP区与母相保持共格关系,故界面能较小,而弹性应变能较大;η′为过渡相,与基体保持半共格,六方结构,呈针状,它的沉淀强化效果最佳。
之后如果大量生成的η相,共格关系丧失,沉淀效果,称为过时效。
时效强化机制可分为三类:内应力强化、切过析出相强化、绕过析出相强化。
4 Al-Zn-Mg-Cu系铝合金的发展现状由于存在严重的缺口敏感和应力腐蚀等问题,Al-Zn-Mg-Cu系铝合金始终未在航空工业上应用。
随着航天航空工业及其它民用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该系合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具有更高强度的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延伸率、耐腐蚀性能。
通常解决这一版法的有效措施是添加微量元素,改变热处理工艺。
在国外,90年代开始美国在T77工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于1993年提出DSA缓饱和时效处理的概念,DSA为连续时效处理工艺,实质是通过对时效温度-时间变化的程序控制,在合金基体沉淀相晶界形成特别的微区原子浓度分布,降低晶界与基体的化学电位差,使合金在改善抗腐蚀性能的同时,其强度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国内汝继刚等人也对铝合金的DSA(T6′+DS+T6′)处理进吸了一系列研究,发现DSA处理可明显改善超高强铝合金的强度和抗腐蚀综合性能。
俄罗斯有着深厚的军工企业基础,所以铝合金的研究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其生产的B95∏合金与美国的7075一样最先在飞机产业上应用,具有较好的弯曲成形性能和翻边成形能力。
在合金化学成分调控方面,我国之所以大部分铝合金依然需要进口,就是在成分方面控制不当,其中与熔炉熔炼时熔渣、环境、成分均匀性等因素无法正确攻关。
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净化处理来提高冶金质量和延伸率,通过电磁铸造可使7075 合金铸锭具有细小的晶粒尺寸和均匀的显微结构,从而提高其铸态及热处理态的力学性能并获得较好的固溶和时效处理效果,进而缩短时效处理时间。
Zhang等人采用低频电铸造Al-10Zn-2.3Mg-2.4Cu-Zr超高铝合金铸锭,结果发现,这种铸锭内应力和塑性成形性能均优良于普通铸锭,而且在加热过程中,铸锭内部温度场梯度小,等温线上移。
张北江等人改变电磁场频率对铸造7075铝合金微观结构及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电磁场频率的改变可显著影响熔体的凝固组织;频率为30Hz时可最有效地抑制宏观偏析,改善铸锭的表面质量.15Hz时能够更有效地细化晶粒。
龚澎等人采用半连续铸造方法,生产的铝合金该合金具有优良的淬透性能在400℃左右对铸锭进行预处理,可促进第二Al3Zr均匀弥散析出,抑制随后热加工过程中的再结晶,从而细化晶粒,并改善合金工艺塑性。
在热处理,尤其在时效方面,研究时效工艺对7050 合金力学性能及其显微组织的影响,开发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时效处理工艺,使国产超高强7050铝合金的性能达到美国标准,满足我国航空航天工业的需求。
所以国内外众多学者已经研究了许多时效工艺,分别有:控制时效温度,停放时间,保温时间,多级时效等方法,而且取得许多力学性能优良的铝合金,并且耐腐蚀等性能均有提高。
张宏伟采用二级时效对7075系铝合金进行研究,二级时效为165℃、16h 时,7050合金挤压带板的纵向和横向抗拉强度分别可达600 MPa和550 MPa。
宁爱林等人研究发现,回归再时效过程中的再时效可以较短时间回归过程中产生的晶界无析出带及消除合金在预时效,同时还提高了合金晶内组织的弥散度。
5总结及Al-Zn-Mg-Cu系铝合金的发展趋势7075系铝合金作为当代飞机的受力部件,有着比强度高,、屈强比大、塑韧性强等优点,是今后诸多产业的支柱结构型材。
但目前,7075系超高强铝合金产业化问题存在较多不足。
再者,此类铝合金耐腐蚀性能差,疲劳强度低等缺点限制其的广泛应用。
以后,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和研发普通高强铝合金:(1)、利用快凝和铸造时施加外场(电磁场等)开发更高强度的新型超高强铝合金,强化基体固溶更多的合金元素;(2)、加强对熔炉熔炼技术研究,深化净化技术的开发,降低熔池内部杂质含量,更不可能让宏观缺陷出现,减小裂纹扩展缺陷,提高其组织均匀性;(3)、开发铝基复合材料,得到耐腐蚀性能优良的复合涂层。
参考文献:[1] Wei Fang et.al Influence of 1.0 wt% Li on Precipitates inAl-Zn-Mg-Cu Alloy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1 ( 2008)565-570;[2] 李秀华等.7804超硬铝合金板材成形性能的试验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10月第5卷;[3] 刘倩.5083铝合金超塑成形力学性能研究与动态再结晶模型建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3月;[4] 张雪等.7050铝合金非等温时效过程组织演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7月;[5] 张宏伟.7050铝合金双级时效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3月;[6] 王国军等.Al- 2.2Cu-1.5Mg-1.0Fe-1.0Ni 高纯铝合金的熔铸工艺【J】.铸造技术.2009年11月;[7] 李念奎等.Al2Zn2Mg2Cu系合金组织对性能的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8年;[8] 张国英等.Al-Zn-Mg-Cu系铝合金中不同区域电子结构及应力腐蚀机理分析【J】.金属学报.2009年1月;[9] 薛文斌等.LC4超硬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电化学腐蚀特性【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7年6月;[10] 汝继刚等.超高强铝合金热处理工艺研究【J】 .材料工程 .1999年第2期;[11] 李秀华等.超硬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10月[12] Zhang et.al Production of super-high strength aluminum alloybillets b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casting.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1(2011) 2134—2139[13] 张北江等.电磁场频率对电磁铸造7075铝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2年12 月;[14] 林毅等.高强度铝合金的发展【J】.大众科技.2008年12期;[15] 陈小会等.高强铝合金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16] 宁爱林等.铝合金回归再时效状态的超峰时效强度行为分析【J】.金属学报.2006年12月;[17] 别世强等.镍对Al- Z n -M g- C u -R E 超高强铝合金组织和硬度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2006年第35卷第24期;[18] 巢宏等.三级固溶处理对Al-Zn-Mg-Cu 系铝合金组织和剥落腐蚀性能的影响【J】.2009年6月;[19] 梁维胜等.添加微量锆、铒对铸造A-l8. 25Zn-2. 4Mg-2. 3Cu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2009年10月[20] 龚澎等.一种新型Al-Zn-Mg-Cu系铝合金的均匀化工艺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