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单元的设计
毕业设计-空调温湿度自动控制原理

毕业设计 - 空调温湿度自动控制原理篇一:空调温度控制单元设计_毕业设计说明书唐山学院毕业设计设计题目:空调温度控制单元设计空调温度控制单元设计纲要以温度作为被控丈量的反应控制系统,在化工、石油、冶金等生产过程的物理和化学反响中,温度常常是一个很重要的量,需要正确的加以控制。
除了这些部门外,温度控制系统还宽泛的应用于其余领域,是用途很广的一类工业控制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常用来保持温度恒定或许使温度依据某种规定的程序变化。
本文以空调机的设计为例,介绍了以AT89S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温度控制器的设计过程,温度设定范围为- 10~45℃,最小划分温度为1℃. ,标准温差≦1℃。
用液晶显示屏显示目前温度。
能依据设定的温度实现自动加热或降温处理。
设计出控制系统电路单元。
在该设计中采纳高精度温度传感器 AD590对室内的温度进行及时精准丈量,用超低温平漂移高精度运算放大器 OP07将温度 - 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再送入ADC0809进行A/D 变换,将收集到的温度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再由单片机控制显示器,并比较收集温度与设定温度能否一致,而后驱动空调机的加热或降温循环对空气进行办理,进而模拟实现空调温度控制单元的工作状况。
该设计份整体方案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几个部分,设计过程流利,所波及的电路较为合理。
该设计在硬件方案设计、单元电路设计、元器件的选择等方面较有特点。
要点词:空调,温度,AD590,ADC0809, LCD1602Air temperature control unitAbstractCharged with measuring the temperature as a feedback control system,in the chemical, petroleum, metallurgical production process of physicaland chemical reactions, temperature is often a very important quantity,1require accurate control.In addition to these departments,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s also widely used in other areas, is veryversatile and a class of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used to keep the temperature constant or to temperature changesin accordance with a prescribed procedure.In this paper,the design of air conditioning for example,introduced to AT89S51 microcontroller cor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to control thedesign process,the temperature setting range is-10~45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distinction between 1 ℃.,Standard t emperature≦ 1 ℃. With the LCDdisplay shows the current temperature.The temperature can be set automatically according to heating or cooling treatment. Design a control system circuit unit. Used in the design of high-precision temperaturesensorAD590 on the indoor temperature in real-tim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ultra-low temperature drift, high-precision operational amplifier OP07level the temperature - voltage signal amplification, and then carriedinto the ADC0809A / D conversion,the temperature will be collected signal transmission to the microcontroller, controlled by the MCU monitor andcompare the acquisi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emperature and set temperature,and then drive air conditioning heating or cooling cycle to process the air to simulat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unit for air conditioning work.The overall program design were the design, hardware design, software design, and several other parts of the design process fluid, involvingthe circuit is more reasonable. The design of the hardware design,unit circuit design, component selection such as more unique.Key words: air-conditioning, temperature, AD590, ADC0809, LCD1602目录摘要 .................................................................. ..................................................................... . (II)Abstract ............................................................ ..................................................................... .. (II)1.绪论 .................................................................. ..................................................................... (1)1.1课题的国内外现状 .................................................................. (1)1.2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1.3本文的主要工作 .................................................................. . (1)2.温度控制系统硬件实现 .................................................................. (2)2.1总体设计 .................................................................. . (2)2.2温度采样电路设计 .................................................................. (3)2.3A/D转换电路设计 .................................................................. . (4)A/D转换的常用方法 .................................................................. . (4)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 (5)ADC0809 的主要特性和内部结构 .................................................................. (5)ADC0809管脚功能及定义 .................................................................. (6)2.4单片机的选择 .................................................................. .. (7)2.5数字显示部分设计 .................................................................. .. (9)显示模块的选择 .................................................................. . (9)LCD1602简介 .................................................................. .. (9)2.6驱动控制电路设计 .................................................................. (13)2.7键盘电路 .................................................................. . (14)3 .温度控制系统软件实现 .................................................................. . (15)3.1主程序模块 .................................................................. (15)3.2A/D转换子程序 .................................................................. (16)4.设计总结 .................................................................. ....................................................................... 16谢辞 .................................................................. ..................................................................... (18)参考文献 .................................................................. ..................................................................... (19)附录 .................................................................. ..................................................................... (20)外文资料 .................................................................. ..................................................................... (26)唐山学院毕业设计1.绪论1.1课题的国内外现状空调器即空气调理器( room air conditioner),是一种用于给空间地区提供办理空气的机组。
视频会议多点控制单元的MCU设计与实现

议 系 统 的 核 心 设 备 。所 有 参 与 会 议 的终 端 可 与 MC 建 立一对 一 的连 接 。终端 负 责采 集本 会场 的 U 声 音 和 图像 ,然 后 经编码 后 传输 到MC u,由MC U 根 据 当前 视频会 议 的模 式确 定对 音 视频 信 号 的处
Elcr ni mpo e & De i eApp iains e to cCo n nt vc lc to
V0 .2 11 No. 3
2 1年 3 0 0 月
M
2 1 00
议控 制器 ( )和多 点视 频会 议处 理器 ( )于 MC MP
一
比较 低 ,所 以通 常采 用 集 中式 实 现 方 案 。有 时 候 。主席 端 也 可 与 MC U合 并 形 成 一 个 超级 服 务
1 多 点视 频 会 议 的分 类
基 于H. 4 准 ,多 点 会 议 实 现 有 各 种 不 同 3 标 2 的方法 和配置 ,主要可 以为集 中式 多 点会 议 和分
的功 能 是 以MC 和MP 功能 模 块 的方 式分 别 存 在于
系统 的其他 设备 中。分 布式 多点 控制 和管 理 之所
张 亚婷 ,郭 华
( 西安 邮 电学 院 电信 系,陕西 西安 70 2) 11 1
摘 要 :多点控 制单元 ( U 是基 于 I N络 的视 频 会议 系统 的重要 组成部 件 ,可提 供 多点 MC ) P 会 议 的管理 功 能。文 中介 绍 多点视 频会 议 的分 类 ,给 出了集 中型 多点视 频会议 中MC U系统 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组合逻辑设计CU控制单元

组合逻辑设计CU控制单元--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深入了解控制单元的执行过程和节拍分配,学会自己分析设计机器指令的微操作指令,通过VHDL设计出相应的控制单元CU,并完成相应的机器指令操作。
二、实验原理:1.根据控制单元的外特性,指令的操作码决定控制单元发出不同的控制信号。
2.以时钟为基数脉冲,通过一个计数器,有称节拍发生器,便可产生一个与时钟周期等宽的节拍序列。
3.微操作的节拍安排遵循的规则4.微指令操作时间表三、实验步骤:1.列出微操作命令的操作时间表,指令一共10条,FE,IND,EX为CPU工作周期标志,I为间指标志,若I=1,则进入间指周期。
在执行周期的T2时刻,CPU要向所有的中断源发出中断查询信号,若检测到有中断请求并且满足响应条件,则INT触发器置1,标志进入中断周期。
2.写出微操作命令的最简逻辑表达式。
根据位操作命令操作时间表可列出每一个微操作命令的初始逻辑表达式,经化简,整理便可获得能用现成电路实现的微操作命令逻辑表达式。
3.画出微操作命令的逻辑图。
对应每一个微操作命令的逻辑表达式都可画出一个逻辑图。
4.通过以上几条进行相应的VHDL代码编写,执行结果如下。
四、实验结果:通过一个4位二进制数为IR制定指令的标号:根据写出的微操作命令的最简逻辑表达式编写VHDL代码:波形图展示:Ir(指令号),m(工作周期),t(节拍),i(间指标志),a0(负标记),c(微指令执行标志,1代表相应微指令执行)。
指令1展示:STP指令上图为三个工作周期,其中每个工作周期分为3个节拍,最后一行是用到的微操作命令指示。
指令2展示:上图为三个工作周期,其中每个工作周期分为3个节拍,最后一行是用到的微操作命令指示。
五、结论与总结:通过自主着手设计控制单元CU,我对控制单元执行过程产生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将每一条机器指令通过分析设计,转化成CU 可执行的微指令操作。
其间,用到了数字逻辑的化简逻辑表达式,复习了化简得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电动机顺序控制单元课程设计

• •
方案比较 提交资料全面
合理 方案
任务 引入 子任务1 提出 要求 学生 操作
全面 资料
子任务2 找错 纠错 提出 要求 学生 操作 找错 纠错
优质 工程
小结 提升 引入 新任务 总结
任务 引入
子任务1 提出 要求 学生 操作 找错 纠错 提出 要求
子任务2 学生 操作 找错 纠错
小结 提升
引入 新任务
提出 要求 学生 操作 找错 纠错 提出 要求
子任务2
学生 操作 找错 纠错
小结 提升
引入 新任务
总结
学生操作
学生设计子任务2:传送带控制 (15分钟)
4、小结提升
• • • • 顺序启动,同时停止 同时启动,顺序停止: 顺序启动,顺序停止 怎样保证设备确实启动,注意要有硬件连 锁,信号反馈。 • 多个设备顺序启动,顺序停止
系统工艺 控制要求
硬件 设计
软件 设计
PLC控制系统设计步骤
客户 需求分析
系统工艺 控制要求
硬件 设计
软件 设计
硬件电路
设备选型
1、任务引入
• • • • 子任务1:风机和其散热风机启动控制 子任务2:传送带控制 资料包:辰欣制药厂车间空调控制要求 控制设备:主风机、散热风机---拓展(排风机)
PLC的整体应用设计
子 项 目
1-1 神奇 的 PLC
1-2
1-3
安装 PLC
操作 PLC
2-1 传动 带的 控制
第9次课 4课时
2-2 电动 机的 正反 转控 制
3-2 长定 时电 路的 设计
3-3电 动机 的顺 序控 制
3-4 舞台 灯光 控制
计算机组成原理10 第十章 CU的设计(2)

⑨ JMP X
T0
T1 T2 Ad ( IR ) PC
⑩ BAN X
T0
T1 T2 A0 • Ad ( IR ) + A0• PC PC
5. 中断周期 微操作的 节拍安排
T0
T1 T2
10.1
硬件关中断
0
PC MDR
MAR
MDR M ( MAR )
1
W
向量地址
PC
中断隐指令完成
三、组合逻辑设计步骤
T0
EX 执行
1
1 T1
M(MAR) AC
W
(AC)+(MDR) AC T2
MDR
MDR 0
M(MAR)
AC AC 1
1
2. 写出微操作命令的最简表达式
M ( MAR ) MDR
10.1
= FE · 1 + IND · 1 ( ADD + STA + LDA + JMP + BAN ) T T + EX · 1 ( ADD +LDA ) T = T1{ FE + IND ( ADD + STA + LDA + JMP + BAN ) + EX ( ADD +LDA ) }
10.1
微操作命令信号 CLA COM ADD SAT LDA JMP PC 1 M(MAR) ( PC ) +1 MDR OP( IR ) MAR R MDR PC IR ID IND EX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FE 取指
T0 T1 T2 PC 1 R MDR PC IR ID
微控制器应用课程单元设计

任务引入 计划、决策 任务实施
检查
错误分析 任务完善 检查、总结 作业
小组讨论、确定实施方案、教师指导
学生实做,小组成员合作学习;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答疑问,提供帮助。
任务引入 计划、决策 任务实施
检查
错误分析 任务完善 检查、总结 作业
1.指导教师检查在Proteus仿真软件下的运行情
任务引入 计划、决策 任务实施
《微控制器应用》——第2次课
单位:山东职业学院 电气工程系 教师:翟庆一
《微控制器应用》单元设计
一、课程背景
1、班级:应电1031 2、地点:微控制器应用实训室(A608) 3、本次任务:使用数码管显示按键次数(2课时)
4、在课程中的位置:
周次 项目 子项 目 1-1 : LED 状 态指示灯控 制 1.1.1 下 载 演 示程序,点 亮单个LED 1.1.2 点 亮 多 个LED 1.1.2 实 现 多 个LED闪烁 1.1.3 实 现 LED 跑 马灯 效 果 1.1.4 实 现 LED 流 水灯 效 果
通信系统设计
任务
《微控制器应用》单元设计
一、课程背景
5、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数码管的显示原理。 2)了解AT89S51微控制器的定 时/计数器结构,掌握计数功 能的使用。 3)理解独立式按键的连接和 识别原理。 4)掌握KEIL开发软件的调试 功能的使用。 5)理解使用C语言数组存储数 码管段码表。
检查
错误分析 任务完善 检查、总结 作业
差的方面 1. 程序书写格式不规范,可读性差,不利于检查错误。 2. 不善于使用开发软件的调试功能排查程序错误。 3. 预习的不充分。
好的方面
1. 小组合作默契,学习积极主动。 2. 使用数组存储显示段码表和查表方法。
单片机闪存的控制单元设计

o e r g a i m b d d Fls rr p o r m t e e de a h: I P s S
.
,
I AP n a al l o e, a l ft e r q ie a n e fc o CU a d p r le d m l o m e u r n i tra ef rM h
利用 S npy 的综合仿真工具对设计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设计 的控制 电路 能实现对 Fa y o ss l h的 完全操作 s 关 键 词 :单 片 机 ; 闪存 ;控 制 中图分类 号 :T 0 N4 2 文献 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8 —0 0( 0 6) 42 一5 6 1 1 7 2 0 O —3 O
郑 于桦 ,殷 瑞 祥
( 南理T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广尔 广州 5 0 4 16 0)
摘 要 :一般 对单片机 F ah的擦 写有 三种方法 :I P AP技术和 编程 器,而它们都需要 一个硬件 ls S 、I 控 制单元来实现对 Fah的控制操作。文章提 出一种 Fah控制单元硬 件电路 的设计及其 实现的方法 , ls ls
t o to h a ho e ai n Th a e to uc sfcr utd sg ft i o toln n e f c t ea ld oc nr l eFls p rto t ep p ri r d e ic i e i no sc nr l gi t ra ewihd ti n l h i e a ayssa dfow h rs Al r s l r u po db mult no y o s s t o s n l i n l c at l e ut a es p ae y e s ai fS n p y ’ o l o
储能系统设计与控制策略

储能系统设计与控制策略储能系统设计与控制策略的目标是最大化能源的利用率和储存效率,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中的需求。
储能系统通常由储能单元、能量转换单元和控制单元组成。
下面将介绍储能系统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和常见的控制策略。
1. 储能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1.1 储能单元选择:根据应用场景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储能单元。
常见的储能单元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不同的储能单元具有不同的充放电特性、能量密度和寿命等特点,需要根据具体场景进行选择。
1.2 能量转换单元设计:能量转换单元用于将储存的能量转换为可用能源或将外部能源转化为储存能量。
在设计能量转换单元时,应考虑转换效率、功率输出范围和响应时间等因素。
1.3 控制单元设计:控制单元用于监测和控制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储能与释放的协调和优化。
控制单元应具备高精度的采样和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实时响应系统的需求和外界变化。
2. 储能系统控制策略2.1 基于能量管理的控制策略: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可以通过最优化能量的调度和分配,实现储能系统的高效利用。
这种策略基于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合理的功率调度和充放电控制,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最大化能量的利用率。
2.2 基于容量管理的控制策略:容量管理控制策略旨在确保储能系统的容量在合适的范围内,并避免过充或过放的情况发生。
该策略通过监测储能单元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实时评估容量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储能系统的安全和寿命。
2.3 基于负荷预测的控制策略:负荷预测控制策略通过分析负荷需求和充电/放电特性,提前预测负荷变化趋势,从而调整储能系统的运行模式和充放电策略。
这种策略可以提高储能系统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能耗成本。
2.4 基于市场策略的控制策略:市场策略控制是指根据能源市场的价格、供求关系和用户需求等因素,进行储能系统的运行调度和能源交易。
通过与电网的协调调度,储能系统可以在高峰期储能,低谷期释放能量,以实现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单元的设计
解:
解:存储器共有512*48=29*48位
故下址字段有9位,微指令字长48位
4个转移条件
所以控制字段位数为48-9-4=35
|←---------操作控制-----------→|←----------------------------顺序控制-------------------------------------→|
a,b,c,d,e并行性过高,不可放在同一字段
3个微命令为一组压缩最明显,3个一组的互斥组有:cfj,dij,efh,fhi,bgj……
互不重复的互斥组有dij,efh,将它们分为两组,即:
各字段编码如下:
a——0:无操作;1:a微命令
b——0:无操作;1:b微命令
c——0:无操作;1:c微命令
g——0:无操作;1:g微命令
dij——00:无操作;01:d微命令;10:i微命令;11:j微命令
efh——00:无操作;01:e微命令;10:f微命令;11:h微命令
共需要8位操作控制位。
(4)按设计的微指令格式,写出满足(3)要求的微代码。
解:(1)
相容性微操作:ALU任一操作与+1操作;寄存器输入类操作;移位器、ALU、A、B选通门、寄存器五大部件的操作。
相斥性微操作:移位器传送类(左移、右移和直送);ALU操作类(+、-、M);A选通门控制类(MDR→A、R1→A、R2→A、R3→A);B选通门控制类(PC→B、R1→B、R2→B、
R3→B 、-R1→B 、-R2→B 、-R3→B ) (2
A →R3→A 。
B :B 选通门控制类:000→无操作;001→ P
C →B ;010→R1→B ;011→R2→B ;100→R3→B ;101→-R1→B ;110→-R2→B ;111→-R3→B 。
C :寄存器输出B :000→无操作;001→PCOUT ;010→R1OUT ;011→-R1OUT ;100→R2OUT ;101→-R2OUT ;110→R3OUT ;111→-R3OUT 。
D :ALU 操作:00→无操作;01→+;10→-;11→M 。
E :移位器传送:00→无操作;01→左移;10→右移;11→直送。
F :寄存器输出A :00→无操作;01→R1OUT ;10→R2OUT ;11→R3OUT 。
G :+1:0→无操作;1→+1。
H :R1输入:0→无操作;
1→R1IN 。
I :R2输入:0→无操作;1→R2IN 。
J :R3输入:0→无操作;1→R3IN。
K :PC 输入: 0→无操作;1→PCIN 。
(3)
只需要一条微指令。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