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合集下载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重点整理(不包括水污染上册)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重点整理(不包括水污染上册)

建筑给排水重点整理:第一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P212、建筑内部给水系统,一般由引入管、给水管道、给水附件、给水设备、配水设施和计量仪表等组成。

P43、给水管网包括干管、立管、支管和分支管,用于输送和分配用水至建筑内部各个用水点。

(1)干管:又称总干管,是将水从引入管输送至建筑物各区域的管段。

(2)立管:又称竖管,是将水从干管沿垂直方向输送至各楼层、各不同标高处的管段。

(3)支管:又称分配管,是将水从立管输送至各房间内的管段。

(4)分支管:又称配水支管,是将水从支管输送至各用水设备处的管段。

4、目前我国用给水管道可采用钢管、铸铁管、塑料管和复合管等。

P55、常用阀门有(功能、场合):(1)截止阀,关闭严密,但水流阻力较大,因局部阻力系数与管径成正比,故只适用于管径≤50mm的管道上。

(2)闸阀,全于时水流直线通过,水流阻力小,宜在管径>50mm的管道上采用,但水中若有杂质落入阀座易产生磨损和漏水。

(3)蝶阀,阀板在90°翻转范围内可起调节、节流和关闭作用,操作扭矩小,启闭方便,结构紧凑,体积小。

(4)止回阀,用以阻止管道中水的反向流动。

(5)液位控制阀,用以控制水箱、水池等贮水设备的水位,以免溢流。

(6)液压水位控制阀,水位下降时阀内浮筒下降,管道内的压力将阀门密封面打开,水从阀门两侧喷出,水位上升,浮筒上升,活塞上移阀门关闭停止进水,克服了浮球阀的弊病,是浮球阀的升级换代产品。

(7)安全阀,是保安器材为避免管网、用具或密闭水箱超压破坏,需安装此阀。

P66、水表的分类。

按计量元件运动原理分类:容积式水表、速度式水表(我国多采用速度式水表,速度式水表分为旋翼式和螺翼式两类)P87、水表常用术语:1)过载流量(Qmax):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办使用的上限流量。

2)常用流量(公称流量)(Qn):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允许长期通过的流量,其数值为过载流量(Qmax)的1/2。

3)分界流量(Qt):水表误差限改变时的流量,其数值是公称流量的函数。

第一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1

第一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1

第一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1.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是一系列工程设施的组合,将室外的水引入室内,经室内配水管网送至各用水点(生活、生产、消防),同时应满足一定要求(水量、水压、水质)。

一、给水系统的分类(按用途分):1、生活给水系统---供饮用、烹饪、盥洗、沐浴、洗涤、冲厕用水等。

水质:符合国标。

2、生产给水系统---生产产品工艺用水、生产设备冷却用水等。

水质、水量、水压因工艺而异。

3、消防给水系统---各类消防设备灭火用水。

水量、水压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二、给水系统的组成一般由引入管、给水管道、给水附件、给水设备、配水设施和计量仪表等组成。

1、引入管:从室外给水管将水引入室内的管段,又称进户管。

2、水表节点(设在水表井内):安装在引水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

(在其前后装设阀门,旁通管和泄水阀等管路附件。

当建筑物只有一条引入管时,宜在水表井中设旁通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中3.4 管材、附件和水表)3、给水管道:输送和分配用水。

包括干管、立管、支管和分支管。

(管材选用见规范)4、给水附件:包括各种阀门、水锤消除器、过滤器、减压孔板等。

作用: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流向、关断水流,以便管道、仪表、设备检修。

常用的阀门:1)截止阀:DN≤50mm(关闭严密)2)闸阀: DN>50mm3)蝶阀:启闭方便,体积小。

4)止回阀:阻止水流反向流动(升降式止回阀:上下游压差)5)液位控制阀:如浮球阀:水位上升,浮球浮起,关闭进水口,反之浮球下降,继续进水6)液压水位控制阀:浮球阀的升级换代给水附件的使用原则见规范5、配水设施: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终端用水点上的装置。

如:卫生器具的给水配件或配水龙头。

消防用水设备:消防栓、自喷头6、增压和贮水设备:水泵、气压给水设备、贮水池、水箱、吸水井1.2 给水方式给水方式:是指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供水方案。

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给水管道穿越变形缝时,常采用的保护措施有:软 性接头法、丝扣弯头法、活动支架法、或在管道上 下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见附图13)
2.布置形式
按供水可靠程度要求分:
枝状:室内给水管网宜采用枝状管网,单向供水。 环状:不允许断水的建筑或生产设备。
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分:
上行下给式:水平干管设于顶层天花板下,吊顶内或 技术夹层中,自上向下供水。
(3).气压给水方式
供水方式: (见附图7) 适用条件: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压力低于或经
常不能满足建筑内给水管网所需水压,室内 用水不均匀,不宜设高位水箱的建筑。
(4).分区供水方式
供水方式: (见附图8) 适用条件:多层建筑中,室外给水管网能提
供一定的水压,满足建筑下几层用水要求, 且下几层用水量较大。 高层建筑常见的分区有:水泵并列分区(见附 图9) 、水泵串联分区(见附图10) 、 水泵供水 减压阀减压分区(见附图11)
北方——承重墙内;南方——水表井
3)室内给水管道:
①力求长度最短,尽可能呈直线走,平行于墙梁 柱,照顾美观,考虑施工检修方便。
②干管尽量靠近大用户或不允许间断供水处。
③不得敷设在排水间、烟道和风道内,不允许穿 过大小便槽、橱窗、壁柜、木装修。
④避开沉降缝,如果必须穿越时,应采取相应的 技术措施。
⑤车间内给水管道架空时,不得妨碍生产操作及 交通,不在设备上通过,不允许在遇水会引起 爆炸、燃烧或损坏的原料、产品、设备上面布 管道。埋地时应避开设备基础,避免压坏或震 坏。
a.分类:高压铸铁管
b.特点:耐腐蚀,寿命长;
普压铸铁管
重量大,难安装
低压铸铁管
质地脆,易损坏
c.适用范围:埋地给水管道、室内排水管道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课件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课件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
简述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部分, 如水源、管网、加压设备等。
课程目标
01
掌握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 类。
02
了解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的设计原则和要点。
03
掌握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的维护和管理方法。
04
了解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 用。
02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概述
个问题,物业公司采取了安装水压调节设备的措施,并加强了水质监测和处理,最终解决了问题,提高了用户用水体验 。
07 结论
本课程总结
给水系统的组成和 分类
给水方式的选择
给水管材和附件
水质保障措施
建筑给水系统施工 图
详细介绍了建筑内部给 水系统的组成,包括引 入管、水表、给水管道 、配水装置和贮水设备 等,以及按用途和按水 源分类的方式。
设计原则与流程
总结词
设计原则、设计流程
设计原则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能环保。
设计流程
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化设计。
安装步骤与注意事项
总结词
安装步骤、注意事项
安装步骤
准备工作、管道预制加工、管道连接安装、系统调试。
注意事项
确保施工安全,遵循施工规范,控制施工质量,注意成品保护。
验收标准与维护保养
酒店给水系统
要点一
总结词
安全卫生、可靠舒适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酒店给水系统需要满足安全卫生和可靠舒适的要求。根据 酒店规模和需求确定供水方式,一般采用变频泵加压供水 或气压罐供水。为保证水质卫生,需设置紫外线消毒器等 消毒设备,同时加强水质监测和安全管理。此外,还需考 虑不同场合的用水需求,如客房、餐厅、会议室等。

第一章建筑给水第一节.建筑给水系统概述

第一章建筑给水第一节.建筑给水系统概述

第一章建筑给水第一节.建筑给水系统概述建筑给水系统:为满足建筑物和用户的生产、生活和消防的需要,把符合要求的水有组织的输送到用水地点而采用的一系列设备、设施的总称。

建筑给水系统的任务:选择经济合理、安全、卫生、适用和先进的给水系统,将水自城镇给水管网(或热力管网)通过管道输送至室内到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设备处,并满足各用水点(配水点)对水质、水量、水压和水温的要求。

一、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及组成(一)、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建筑给水系统按用途不同划分为下列三类:1.生活给水系统根据用水水质和需求不同分为下列三类:(1).普通生活饮用水系统(2).饮用净水系统(3).建筑中水系统2. 生产给水系统为节约用水有:循环给水系统和循序给水系统用途:冷却用水;洗涤用水;锅炉用水和工业原料用水。

3. 消防给水系统(循环供水是将使用过的水适当处理后,重行回用。

循序供水是按用水户对水质的要求,先将水供给对水质要求高的用户,使用后直接或略加处理再送给其他对水质要求较低的用户使用,最后排入容泄区。

)按照使用的功能不同划分为下列三类:(1).消火栓给水系统(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水喷雾灭火系统(二)、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1.引入管(进户管)(1).位置:自室外给水管网的接管点将水引入建筑内部给水管网的管段(2).作用:将室外的水引入室内,是室外给水管网与室内管网之间的联络管。

2.建筑给水管网(1).干管:将引入管送来的水输送到各个立管中去的水平管段(2).立管:将干管送来的水输送到各个楼层的竖直管道(3).支管:将立管送来的水输送给各个配水装置或用水装置的管段3.给水附件:在给水管道上为了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和启闭水流而在系统中设置的各种水龙头和各种阀门等管路附件和配件的总称。

(1).配水附件:指装在卫生器具及用水点的各式水龙头,用以调节和分配水流。

(2).控制附件:调节水量、水压,关断水流、改变水流方向。

截止阀、闸阀、止回阀、浮球阀、过滤器等4.给水设备(升压与储水设备)(1).水泵:升压、调节水量(2).水箱:储水、调节水量、稳定水压(3).水池:储水(4).气压给水设备:稳压,调节水量5.配水设备: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的终端用水设施(1).生活给水系统:卫生器具的给水配件(2).生产给水系统:用水设备(3).消防给水系统:消火栓、喷头6.计量仪表:计测水量、水压、温度和水位的仪表水表、压力表、温度计和水位计等二、建筑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建筑给水方式:建筑给水系统的供水方案选择依据:(1).建筑物的性质与高度(2).建筑物内配水设备的分布、对水质、水压和水量的要求,用户对供水安全、可靠性的要求。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全套课件ppt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全套课件ppt

二、气压给水设备
调节和贮存水量并保持所需的压力。
§1-8 建筑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
一、按卫生器具同时作用系数确定设计秒流量
qq n0*q
1、管网中某管段的输配量为:(L/S) n0:室内某段及其以后管段的某一种卫生器具数; q:该种器具的额定流量(L/S) 修正系数: A:不同类型卫生器具同时作用百分数b1; B:同类型卫生器具同时作用百分数b2; C:考虑卫生器具配水龙头出流特性影响的流量降低百分 数Cg。则上式为:
目录
第一章 建筑给水系统 第二章 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第三章 建筑排水系统 第四章 建筑中水
第一章 建筑给水系统
§1-1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2 建筑内部的给水方式 §1-3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 §1-4 管材、附件和水表 §1-5 建筑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1-6 建筑给水设备——水泵、贮水池及吸水井 §1-7 建筑给水设备——水箱和气压给水设备 §1-8 建筑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 §1-9 建筑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H2:最不利配水点。Kpa H3:水表水头损失。Kpa H0:资用水头,即引入管连接室外管网的最小压 力——不得小于100 Kpa。 Z1:水泵吸水几何高度。(贮水池最低水位标高) Z2:最不利标高。Kpa
3、水泵类型选择
1)优先选择离心式水泵; 2)根据建筑内用水量的大小和变化情况及水 压,选择水泵台数、型号; 3)水泵变速运行。
式:Zx;高位水箱最低水位的标高;m Zb:最不利配水点或消火栓的标高;m Hc:最不利配水点或消火栓的流出水头;KPa Hs:水箱出口至最不利配水点或消火栓的管道总 水头损失。Kpa
(四)水箱容积计算
1、单设水箱的容积
Vs Q1*t1
式::由水箱供水的最大连续平均小时用水 量;m3/h t1:由水箱供水的最大连续出水小时数;h Vs;水箱的调节容积。m3

给排水高级工程师考试教材2

给排水高级工程师考试教材2

第五部分给水排水第一节建筑给水系统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是供应建筑内部的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的一系列工程设施的组合,是将城镇给水管删或自备水源的水引入室内,经配水管送至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的设备,并满足备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按供水对象及其用途可分为三类。

1生活给水系统供应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中的饮用、烹饪、洗洛及浇灌和冲洗等生活用水。

除水量、水压应满足需要外,水质也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2.生产给水系统供给生产设备冷却、原料和产品的洗涤以及各类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的生产用水。

由于工业种类和生产工艺备异,因而对水量、水压及水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3.消防给水系统供给层数较多的民用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及某些生产车间的消防系统的消防设备用水。

消防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保证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实际上,上进三种给水系统并不一定需要单独设置,应根据建筑性质,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安全条件,按水质、水压、水温及室外给水系统的情况,组成不同的共用系统。

如生活、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系统,生活、消防其用给水系统,生活、生产共用绐水系统,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系统。

一、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1.引入管从室外给水管网引入建筑物或由市政管道引入小区给水管网的管段。

2.水表节点’引入管上装设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闸门、泄水装置的总称。

3.给水管道(1)干管将引入管送来的水输送到各给水立管的水平管道,(2)立管将千管送来的水沿垂直方向输送到各楼层的给水横管或给水支管的竖直管道(3)横管将来自给水立管的水送到给水支管的水平管道。

(4)支管仅向一个用水设备供水的管道。

4给水附件给水管路上装设的各种配水龙头及相应的闸阀、巾回阀等,以便取用、调节和控制水流以及检修管道仪表和设备。

5升压和贮水设备在室外给7管网水量、水压不能满足建筑用水要求或对供水保障、水压稳定有要求时,需要设置水泵气压装置、水箱、水池等升压和贮水设备。

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B
0.48
A
20
10
1.00 300
56
0.001 99999

75
0.001 99999
B
表1-2 LXL水平旋翼式水表性能参数
型号
公称口 径
/mm
计量 等级
LXL⁃50 60
A
N
B
LXL⁃80 80
A
N
B
LXL⁃10 100
A
0N
B
过载流 常用流 分界流 最小流 最小读 最大读
20
B
A
800
400
120
32
B
0.01 999999
0.1
999999
0.1
999999
表1-3 旋翼干式远传水表性能参数
型号
LXSG⁃15Y LXSG⁃20Y LXSG⁃25Y LXSG⁃32Y LXSG⁃40Y LXSG⁃50Y
公称直径 /mm
5 20 25 32 40 50
过载流量 /h 3 5 7 12 20 30






/h
30
15
4.5
1.2
0.01 999999
80
40
12
3.2
0.01 999999
120
60
18
4.8
0.01 999999
LXL⁃15 150 0N
LXL⁃20 200 0N
LXL⁃25 250 0N
表1-2 LXL水平旋翼式水表性能参数
A
300
150
45
12
B
A
500
2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目的、要求
本章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了解气压给水设备;变频调速供水设备的特点;掌握几种常见给水方式及适用条件。

并能正确选用;掌握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原则;掌握水箱、水池容积的确定方法,掌握设计秒流量的计算,掌握管道水力计算的步骤、方法。

本章重点及难点
重点:常见的几种给水方式、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水质污染的原因及预防,水力计算。

难点:给水方式的选择;水力计算
第一节给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1、分类
生活(水质、水压、水量)
生产(根据工艺需要)
消防(水量、水压)
注意:这三类基本给水系统可以独立设置,
也可设置成组合各异的共同系统
2、组成
水源:自备水源,城市水源
引入管:室外给水管网引入建筑内管网的管段
水表节点:安装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泄水装置
给水管网:干管、立管、支管
配水装置与附件:配水龙头、消火栓、喷头、各类阀门
增压和贮水设备:水泵、水池等
给水局部处理设施:设备、构筑物进行再处理
第二节给水方式
1、给水方式概念
它指建筑内给水系统的具体组成与具体布置的实施方案。

2、给水方式类型
利用外网水压直接给水方式
设有增压和贮水设备给水方式
分区给水方式
分质给水方式
条件:根据不同用途所需的不同水质,设置不同给水系统。

优点:节约用水。

缺点:工程量大、造价高。

利用外网水压直接给水方式
室外管网直接给水方式(图1-3)
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图1-4)
条件:在用水高峰时段出现不足时,或者建筑室内要求水压稳定,并且该建筑物具备设置高位
水箱
优点:系统比较简单、投资较小,充分利用外网压力,节省电耗,系统具有一定的贮备水量,供水的安全可靠性较好。

缺点:设置了高位水箱,增加了结构荷载,容易形成二次污染。

设有增压和贮水设备给水方式
单设恒速水泵(图1-5)
设水泵和水箱联合供水(图1-6)
设贮水池、水泵、水箱(图1-7)
设气压给水设备(图1-8)
设变频调速给水装置
条件: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经常不足时
优点:水泵的工作效率高
缺点:使外网压力降低,还可能形成外网负压,在管道接口不严密处,可能造成水质污染。

条件:当室外管网的水压经常不足、室内用水不均匀,且室外管网允许直接抽水
优点:水泵能及时向水箱供水,减小水箱容积,又有调节作用
缺点:管道系统复杂
条件:建筑用水可靠性要求高,室外管网水量、水压经常不足,且不允许直接从外网抽水,或外网不能保证建筑的高峰用水,且水量大,或要求贮备一定水量的消防水量时
优点:水池、水箱具有一定水量,停水停电时可延长供水,供水可靠且水压稳定
缺点:不能利用外网水压,安装维护较麻烦,投资较大,且有水泵振动和噪音
条件:当室外给水网管压力低于或经常不能满足室内所需水压、室内用水不均匀,且不易设置高位水箱时
优点:不需设高位水箱,可利用外网水压,供水可靠且卫生
缺点:变压式水箱给水水压波动较大,水泵平均效率较低,能源消耗大
分区给水方式
条件:用于多层和高层(多于10层)
形式:1. 利用外网水压的分区(图1-9)
2.设水箱的分区:
并联水泵、水箱(图1-10)
串联水泵、水箱(图1-11)
减压水箱(图1-12)
减压阀(图1-13)
3.无水箱
优点:有效地利用外网的水压
缺点:可靠性较差
并联水泵水箱
优点:各区自成一体,互不影响;水泵集中,管理维护方面;运行动力费用较低。

缺点:水泵数量多,耗用管材较多,设备费用偏高;分区水箱占用楼房空间多;有高压水泵和高压管道。

串联水泵水箱
优点:无高压水泵和高压管道;运行动力费用低。

缺点:水泵分散设置,占用楼房的平面、空间较大;水泵设在楼层上,防震、隔音要求高,维修不便;若下部发生故障,将影响上部的供水。

减压水箱
优点:水泵数量少,水泵房面积少,设备费用低,管理维护简单;各分区减压水箱容积少缺点:水泵运行动力费用高;
屋顶水箱容积大;建筑物高度大、分区较多时,下区减压水箱中浮球阀承压过大,造成关闭不严;上部管道发生故障时,将影响下部供水。

减压阀
优点:水泵和水箱占楼房的平面和空间少
缺点:对减压阀的质量要求高
无水箱
多台水泵组合远行:
并列(恒速水泵机组合)(图1-14)
减压阀(图1-15)
气压给水装置
并列气压给水装置(图1-16)
气压给水装置与减压阀(图1-17)
变频调速给水装置
无水箱
多台水泵组合远行:
并列(恒速水泵机组合)(图1-14)
减压阀(图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