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与亚病毒答案

合集下载

病毒和亚病毒

病毒和亚病毒
24. 溶 源 性 细胞 在 正 常 情 况 下 有 大 约 10-5 细胞 会 发 生 ___________ 现 象 , 这 是 由 于 少 数 溶 源 细 胞 中 的 __________ 变 成 了 __________ 的 缘 故。
25. 病 毒 在__________的 温 度 下 , 几 分 钟 内 就 会__________。
29. T4 噬 菌 体 感 染 寄 主 细 胞 依 靠______________ 将____________ 注 入寄 主 细 胞。
30. 检 查 细 菌 是 否 被 噬 菌 体 感 染 的 方 法 , 通常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 释 放 时 寄 主 细 胞 __________. 而 是 从 宿 主 细 胞 中 ___________.
63. 病 毒 的 出芽 释 放 方 式 存 在 于 __________ 中 , 靠胞间连丝传播的病毒主 要 是 __________.
选择题
1. 病毒显著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征是( )
42. 病 毒 只 有一 种 或 少 数 几 种 酶 , 在 寄 主 细 胞 外 不 能 独 立 地 进 行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只 有 在 活 __________ 中 才 表 现 生 命 活 性, 因 而 是 严 格 的 __________ 生 物 .
43. 组 成 壳 体的 壳 粒 基 本 上 有 两 种 排 列 方 式 :DNA 病 毒 一 般为
54. 温 和 噬 菌体 有 二 种 存 在 状 态 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5. 迄 今 为 止人 们 还 未 发 现 核 酸 为_________的 噬 菌 体

微生物答案

微生物答案

微生物学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所包括的种类: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2简述微生物的生物学特征,并举例说明。

微生物的主要特点:(一)比表面积大;如果把人的比表面积值定为1,则大肠杆菌(E.coli)的比表面积可高达30万!(二)代谢能力强,代谢类型多;大肠杆菌每小时可分解自重1000~10000倍的乳糖;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是大豆的100倍,是肉用公牛的10万倍。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极多,仅抗生素已发现9000多种。

(三)生长繁殖快,容易培养;大肠杆菌的细胞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每分裂1次的时间是12~20分钟,如按每20分钟分裂1次计,则每小时可分裂3次,每昼夜可分裂72次,后代数为:4 722 366 500万亿个(重约4722t)(四)适应能力强,易发生变异;海洋深处的某些硫细菌可在10O℃以上的高温下正常生长,一些嗜盐细菌能在32%的盐水中正常活动。

青霉素生产菌产黄青霉1943年每毫升发酵液只含约20单位的青霉素。

经过多年的变异积累,该菌目前每毫升发酵液青霉素含量已接近10万单位。

(五)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

土壤、空气、河流、盐湖、高山、冰川、油井、地层下以及动物体内外等各处都有大量的微生物在活动。

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动物约有150万种,植物约有50万种,微生物约有15万种。

微生物的种类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物种的多样性(2)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类型多(3)代谢产物种类多(4)遗传基因的多样性(5)生态类型的多样性3为什么说巴斯德是微生物学的真正奠基人?巴斯德的贡献:(1)用“胚种学说”否定了“自然发生说”;(2)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3)证实了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作出重大贡献;(4)发明了“巴斯德消毒法”。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复习题答案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复习题答案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复习题答案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非细胞类生物分为病毒和亚病毒。

2、病毒粒的基本化学组成是蛋白质和核酸,有包膜的病毒还含有类脂和糖类。

3、病毒粒的对称体制大致可分为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和复合对称三类。

4、噬菌体的基本形状蝌蚪型、微球型和丝状。

5、病毒根据宿主不同,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微生物病毒。

6、核衣壳有核心和衣壳组成。

二、选择题(10分)1、B.2、B.3、B.4、B.5、B.6、A.7、B.8、C.9 C. 10、B.11、B. 12、A.13、B. 14、A. 15、C. 16、A. 17、A 18、A. 19、C .20、C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3分)1、病毒粒:病毒粒有时也称为病毒颗粒或病毒粒子,专指成熟的、结构完整的和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

2、包涵体:当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发生病变,所形成具有一定形态、构造并能在光学显微镜下加以观察和识别的小体。

3、烈性噬菌体:凡能在短时间内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过程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

4、噬菌体效价: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为噬菌斑形成单位数或感染中心数。

5、温和噬菌体:凡侵入细胞后与宿主细胞同步复制,并随宿主细胞的生长繁殖而传代下去,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6、溶源性:温和噬菌体侵染感染宿主细胞后,噬菌体基因组整合宿主细胞上,不产生子噬菌体,也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而与随着宿主细胞复制进行同步复制的特性称为溶源性。

7、噬菌体:侵染原核生物的病毒称为噬菌体。

8、前噬菌体:附着或融合在溶源性细菌染色体上的温和噬菌体的核酸称为原噬菌体或前噬菌体。

9、亚病毒;凡是只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之一的分子病原体,称为亚病毒,包括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三类。

10、病毒:病毒是一类超显微、结构极其简单、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活体外的能以无生命的大分子状态长期存在并保持侵染活性非细胞生物。

第四章 非细胞微生物病毒与亚病毒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非细胞微生物病毒与亚病毒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病毒习题一、名词解释1.烈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2.溶源性(lysogeny)3.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4.原噬菌体5.溶源性细菌6.自发裂解7.诱发裂解8.半数致死剂量9.包涵体10.卫星RNA11.类病毒(viroid):12.一步生长曲线13.逆转录病毒14.噬菌斑(plaque)二、填空题1、病毒的存在范围是病毒能够感染并在其中复制的。

2、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的病毒统称噬菌体,它们包括、和等。

3、病毒属名的词尾是、科名的词尾是、亚科名的词尾是,目名的词尾是。

4、纯化的病毒制备物应保持其和。

5、血凝抑制试验是根据异性的病毒抗体与病毒表面蛋白作用可能抑制性质设计的。

6、螺旋对称病毒体的直径是由决定的,而其长度则是由所决定的。

7、病毒蛋白质根据其是否存在于毒粒中分为和两类。

8、病毒包膜糖蛋白是由多肽链骨架与寡糖侧链,通过将糖链的与肽链的连接形成。

9、由一步生长曲线可获得病毒繁殖的两个特征性数据,即潜伏期和裂解量。

前者为所需的最短的时间,后者为的平均数目。

10、病毒的复制过程依其发生事件顺序分为以下、、、和5个阶段。

三、选择题1、病毒显著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征是()。

A.具有感染性 B.独特的繁殖方式C.体积微小 D.细胞内寄生2、病毒纯化方法均是根据病毒的基本理化性质建立的,包括()A.病毒的核酸是DNA或是RNA;B.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是蛋白质;C.病毒含有脂类和糖类;D.病毒体积微小3、病毒物现颗粒计数方法测定的是()。

A.有活力的病毒数量B.无活力的病毒数量C.有活力的病毒与无活力病毒数量的总和D.致病性的病毒数量4、描述螺旋对称壳体特征的参数有()。

A.核酸的相对分子质量B.螺旋长度与直径C.螺旋的外观D.蛋白质亚基大小5、SsRNA能够按照它的极性或意义分为()。

A.感染性核酸和和非感性核酸;B正链RNA,负链RNA和双意RNA; C.反意RNA 和正意RNA;D.嗜肝DNA 病毒7、T4噬菌体的装配包括的亚装配过程有()。

微生物学练习03--病毒

微生物学练习03--病毒

第三章病毒与亚病毒一、名词解释1、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类含DNA或RNA的特殊遗传因子。

2、病毒粒专指成熟的、结构完整的和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

3、亚病毒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有其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或是由缺陷病毒构成的功能不完全的病原体。

4、类病毒☆是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

5、拟病毒☆又称类类病毒、壳内类病毒或病毒卫星,是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6、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因能使宿主体内现有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感应性构象变化,从而可使宿主致病。

7、噬菌斑在涂布有敏感宿主细胞的固体培养基表面,若接种上指应噬菌体的稀释液,其中每一噬菌体粒子由于先侵染和裂解一个细胞,然后以此为中心,再反复侵染和裂解周围大量的细胞,结果就会在菌苔上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大小边缘和透明度的噬菌斑。

8、效价(噬菌斑形成单位)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数或感染中心数9、溶源性☆温和噬菌体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即称溶源性或溶源现象10、前噬菌体已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的前噬菌体状态11、温和噬菌体☆在短时间内不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繁殖的噬菌体12、烈性噬菌体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

13、溶源菌☆被温和噬菌体感染后能相互长期共存,一般不会迅速裂解的宿主细菌14、裂解性周期☆烈性噬菌体所经历的繁殖过程15、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二、判断题1、一种病毒的基因组含有DNA和RNA。

( 错)2、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是DNA,而细菌病毒的核酸主要是RNA。

( 错)3、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时,蛋白质和核酸同时进入宿主细胞。

( 错)4、朊病毒是只含有传染性蛋白质的病毒。

水产微生物—病毒和亚病毒

水产微生物—病毒和亚病毒

微生物习题五一.填空题:1.病毒是一类由和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

在离体条件下,能以状态存在。

2.病毒粒的基本成分是和。

3.衣壳是由许多在电镜下可辨别的形态学亚单位所构成。

4.病毒粒具有和两种对称体制。

以及由上述两种对称相结合的体制。

5.类病毒是一类只含一种成分,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分子病原体。

6.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的合称是。

7.1892年伊万诺夫斯基发现了,1935年美国人提取了该病毒的结晶并获诺贝尔奖。

8.组成壳体的壳粒基本上有两种排列方式:DNA病毒一般为,RNA病毒一般为。

9.病毒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酶,在寄主细胞外不能独立地进行 __________ 和只有在活__________ 中才表现生命活性,因而是严格的 __________ 生物.10.病毒结晶含有和两种成分。

11.病毒的核衣壳结构是:外壳是,壳体内是,二者共同构成,有些大型病毒外还包有封套,主要由或组成。

12.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或;植物病毒多为病毒;噬菌体多为病毒。

13.TMV病毒粒子的形状为____________, 所含核酸为_______________。

14.病毒的蛋白质除了构成壳体以外,还与病毒的__________有关,有些则是一些酶,如___________,与溶解细菌细胞壁有关。

15.病毒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

16.烈性噬菌体侵染寄主的过程可分为、、、等阶段。

17.噬菌体是一种感染或的病毒,主要化学成分是和蛋白质,它在内能大量迅速地繁殖,也能在存活。

18.温和噬菌体能以 __________整合在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 形成 __________ 细胞,该细胞具有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等几个特征。

19.大多数 DNA 动物病毒的核酸在______ 复制, 蛋白质在_____合成 ,病毒粒子的组装在_____完成。

微生物学教程 周德庆 第三版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答案解析

微生物学教程 周德庆 第三版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答案解析

1. 病毒的一般大小如何?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有何大小上的差别?最大的病毒和最小的病毒(不计亚病毒因子)是什么?答:Cl)病毒的一般大小:绝大多数的病毒都是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微小颗粒,它们的直径多数在100n m (20~ 200n m )上下。

(2)病毒与原核和真核生物细胞大小上的差别:原核细胞直径小千2µm,真核细胞直径通常大千2µm,病毒、细菌和真菌这3类微生物个体直径比约为1:10:100。

(3)最大病毒与最小病毒:最大的病毒是直径为250n m 的牛疮苗病毒,最小病毒之一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其直径仅为28n m 。

2.试图示并简介病毒的典型构造。

答:病毒的典型构造如图3-4所示。

核心:由DNA或RNA构成病毒粒子{核衣壳(基本构造){衣壳.由许多衣壳粒蛋白构成包膜(非基本构造):由类脂或脂蛋白构成,有的上面有剌突图3-4病毒粒子的模式构造3.病毒粒有哪几种对称体制?各种对称又有几种特殊外形?试各举一例。

答:(1)病毒粒的对称体制有三种: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及复合对称。

(2)病毒粒的各种对称体制的特殊外形及举例如表解所示。

无包膜{杆状:烟草花叶病毒(TMV)等螺旋对称{丝状:大肠杆菌的fl、fd、M13噬菌体等有包膜{卷曲状:正粘病毒(流感病毒)等弹状:狂犬病毒,水泡性口膜炎病毒等无包膜{小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中Xl74噬菌体等二十面体对称{大型:腺病毒等有包膜:疮疹病毒等对称体制复合对称{无包膜:大肠杆菌的T偶数噬菌体(蜊斜状)等有包膜:疽病毒(砖块状)4.试列表比较病毒的包含体、多角体、噬菌斑、空斑和枯斑的异同。

答:病毒的包含体、多角体、噬菌斑、空斑和枯斑的异同如表3-6所示:@泡沫大、料液略黏。

@镜检时发现菌体减少,发胖,革兰氏染色后呈现红色碎片。

严重时,可出现拉丝或网状,或呈鱼刺状,几乎看不到完整菌体。

(2)证实方法:用发酵的纯菌做两组平板(长成菌苔的),其中一组加入合适溶度的发酵液,另一组加入同溶度的新鲜培养基或未染噬菌体的发酵液,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若出现空白斑,则有噬菌体。

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及答案12-病毒的基本性状

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及答案12-病毒的基本性状

医学微生物习题第23章病毒的基本性状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病毒(virus)2.病毒体(virion)3.壳粒(capsomer)4.刺突(spike)5.核衣壳6.缺陷病毒7.顿挫感染8.干扰现象9.灭活10.亚病毒 11.病毒的基因重组二、填空1.病毒的生物学性状有体积微小、、。

2.病毒的形态有球状、杆状或丝状,、和蝌蚪状。

3.病毒体的基本结构是由和构成。

又称为4.亚病毒包括、和。

5.阮病毒引起人类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等。

6.病毒核衣壳结构,根据其壳粒数目及排列方式不同,分为、和 3种对称型。

7.包膜病毒的包膜主要化学成分为、和。

8.病毒体的基本特征包括:、,必须在内生存,以方式增殖。

对不敏感,可抑制其增殖。

9.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和。

10.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表现为耐不耐。

加热℃分钟即可使病毒失去性,称为。

二、单选题1.病毒的最基本结构为A.核心;B.衣壳;C.包膜;D.核衣壳;E.刺突;2.下列有关病毒体的概念,错误的是A.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B.细胞外的病毒结构;C.具有感染性;D.包括核衣壳结构;E.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组装成分;3.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状中 ,错误的是A.专性细胞内寄生;B.只含有一种核酸;C.形态微小 ,可通过滤菌器;D.结构简单,非细胞型结构;E.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组装成分;4.下列与病毒蛋白质作用无关的是A.保护作用;B.吸附作用;C.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D.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E.免疫原性;5.朊病毒(或称朊毒体)的化学本质是A.核酸和蛋白质;B.核酸、蛋白质和多糖;C.核酸;D.蛋白质;E.糖蛋白;6.以"出芽"方式从宿主细胞中释放的病毒是A.溶解细胞病毒 B.病毒编码的蛋白抗原可整合在宿主的细胞膜上 C.病毒基本结构中含有宿主的脂类物质 D.有包膜病毒 E.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病毒7.关于病毒的概念,错误的是A.病毒在细胞外不能产生能量 B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蛋白质 C.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自身复制所需要的酶 D.病毒需降解宿主细胞的DNA以获得核苷酸 E.包膜病毒需用宿主的细胞膜作为包膜成分8.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周期过程,正确的描述是A.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及释放B.吸附、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C.吸附、结合、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D.特异性结合、脱壳、复制、组装及释放E.结合、复制、组装及释放9.下列病毒的基因组可直接作为mRNA的一组病毒是A.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 B. 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HAV、埃可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HBV、轮状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HA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溶源性溶原性是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菌细胞后产生的一种特性。

即当温和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菌细胞后,在宿主细胞中检查不到噬菌体存在,但却具有产生成熟噬菌体的能力
2.类病毒指没有蛋白质外壳,只有单链环状RNA分子,但没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其复制完全利用宿主细胞酶的专性寄生于高等生物的一种亚病毒。

3.温和噬菌体指侵入宿主后,因生长条件不同,可具有两条截然不同的可选择的生长途径。

一条是与烈性噬菌体相同的生长路线,引起宿主细胞的裂解死亡;另一种是将其核酸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该细菌细胞继续生长繁殖,并使宿主细胞溶原化的噬菌体
4.效价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数。

5.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作一步生长曲线或一级生长曲线,可反映每种噬菌体的三个重要参数——潜伏期、裂解期和裂解量。

6.朊病毒:朊病毒是一类能引起哺乳动物的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病因子,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因子。

7.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形体微小,活细胞内专性寄生,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

二.填空
是螺旋对称体,腺病毒是多面体对称 T 偶数噬菌体是复合对称_
2.通过烈性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可获得其两个重要的特征参数,分别是潜伏期和
裂解量
3.烈性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可分为潜伏期、裂解期和平稳期三个时期.
4.昆虫病毒的种类有核型多角体、质型多角体、颗粒体和无包含体病毒四类
噬菌体的吸附位点是尾丝
6.病毒的核衣壳结构是:外壳是(蛋白质),壳体内是(核酸),二者共同构成(核壳体);有些大型病毒(病毒体)外还包有封套,主要是有(脂类)或者(蛋白质)组成
7.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植物病毒多为(RNA)病毒,噬菌体多为(DNA)病毒
8.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释放
9.温和噬菌体能以(原噬菌体)整合在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形成(溶原性)细胞,该细胞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自发裂解,诱发裂解,具免疫性,溶原性细菌的复愈,还能获得一些新的特性等几个特征
10.前噬菌体是噬菌体感染宿主后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噬菌体DNA,将这种细菌菌株称前噬菌体,这类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

11.亚病毒是类病毒,朊病毒,拟病毒的统称
12.噬菌体繁殖过程包括吸附,侵入,脱壳和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

13.病毒的特点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高度寄生性、特殊的抵抗力。

14.整合于细菌染色体或以质粒形式存在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称作__原噬菌体___,溶源性细菌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会出现大量溃溶释放出噬菌体的现象称为__诱发裂解______;即便没有外界条件的影响极少数也会出现裂解产生大量噬菌体称为自发裂解。

15. 震惊全球的“疯牛病”就是由亚病毒__朊病毒______引起的。

16.目前流行的SARS是由__病毒______引起的。

年俄国学者___伊万诺夫斯基_____首次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18.腺病毒的衣壳是典型的__二十面体__对称
19.病毒壳粒的对称方式有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

20.病毒的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只含DNA或RNA一类核酸、
只能在特定的寄主细胞内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和没有核糖体,不含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酶,在活体外没有生命特征。

21.请将下列微生物的代码配对填入对它们的描述:

微生物特征描述

A藻类没有细胞壁和细胞膜 a
B细菌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 b
C真菌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进行光合作用 c
D 原生动物细胞结构复杂,但缺细胞壁 d
E病毒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 e
三.判断
1. 噬菌体裂解循环结束,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正确)
2. 病毒的刺突用作侵入宿主细胞。

(错误)
3. 溶源性期间,噬菌体处于潜伏状态。

(正确)
4. 同一病毒其壳体的壳粒成分是相同的。

(错误)
5. 有些ssRNA病毒无包膜。

( 正确)
6. 一个病毒粒子就是一个裸露的RNA侵染片段。

(错误)
具包膜,核酸是线状ssRNA。

(正确)
噬菌体的核酸是线状ssRNA。

(错误)
的核酸是线状dsDNA.( 错误 )
10.有的具包膜的病毒其包膜外有刺突,刺突与其侵染特异性有关。

(正确)
11.“疯牛病”和“口蹄疫”都是由细菌引起的。

(错误)
12.类病毒是有侵染性的蛋白颗粒。

(错误)
的致病因子确定为冠状病毒。

(正确)
四.选择
1.下述那种藻类与赤潮有关,并产生一种神经毒素:(B )
A 褐藻
B 红藻 C绿藻 D 甲藻
2.下述病毒的壳体属于螺旋对称的是:(A)
A 烟草花叶病毒
B 腺病毒
C T偶数噬菌体
D l噬菌体
3. T4噬菌体的吸附位点是(D)
A 刺突
B 基板
C 尾鞘
D 尾丝
4.下列属于T4噬菌体增殖过程早期蛋白的是(B )
A 细菌RNA 聚合酶
B 更改蛋白
C 溶菌酶
D 装配蛋白
5.下列关于类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 只含RNA 一种成分
B 目前只在植物体中发现
C 不能独立侵染宿主
D 其核酸不足以编码一个蛋白质分子
6.不是朊病毒病传染途径的是 D
A 消化
B 移植
C 遗传
D 直接接触
7.最先发现病毒的事( C )
A巴斯德 B柯赫 C伊万诺夫斯基 D吕文虎克
8.病毒缺乏(B)
A增殖能力 B独立代谢酶体系 C核酸 D蛋白质
9.下面关于病毒的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无细胞结构 B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
C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D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10全球关注的“疯牛病”是下列( D )引起的。

A.细菌
B.放线菌
C.真菌
D.病毒
11.下面关于病毒的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 有细胞结构
B. 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C. 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D. 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
五.问答
1、什么是朊病毒,目前已在那些生物中发现,与真病毒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可引起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构象变化,从而可使宿主致病。

目前在哺乳动物和真菌中发现存在。

(2)与真病毒的主要区别:无免疫原性,无核酸成分,由宿主细胞内的基因编码,抗逆境性强,不被蛋白酶水解。

2.试介绍大肠杆菌T4噬菌体的结构和繁殖过程。

(1)结构:头部,颈部,尾部;(2)繁殖:吸附,侵入,增殖,成熟,释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