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2 燕子》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05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优质教案

2 燕子【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会描写燕子活泼可爱的句子,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
语言运用:简单描述“看到”的画面,体会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
思维能力: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燕子的外形美和春天的光彩过目。
审美创造: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
【课前解析】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学生试着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画面,体会春天的勃勃生机。
关注教材:《燕子》是现代作家郑振铎先生所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散文,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关注语言:这篇散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
不多的言辞却如诗如歌,有生动的比喻,有形象的拟人,有优美的长句。
如:第一段以“一身……一对……加上……”的长句形式描绘了小燕子的样子,整句话内涵丰富却有重点有强调,读来朗朗上口。
本课既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训练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好材料。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引导学生欣赏语言,在读中“品”,在“品”中读,感悟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关注词语:通过词意区分“杆”。
“杆”读gān时,表示长棍子的意思,如“旗杆、木杆”;读gǎn时,表示某些器物上细长的棍状部分,或者用作量词,如“烟杆、几杆枪”。
【教学目标】1.认识“伶、俐”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散、杆”,会写“凑、拂”等13个字,会写“乌黑、活泼”等15个词语。
2.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背诵第一至三自然段。
3.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体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伶、俐”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散、杆”,会写“凑、拂”等13个字,会写“乌黑、活泼”等15个词语。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准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
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5、学习抓住外形特征来描写小动物的表达方法,并用此法写一种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小动物。
二、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
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来了。
《燕子》这篇课文,就是写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
那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怎么美呢?2、先来仔细看看燕子。
○默读片断,思考:片断中抓住哪些方面来描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听教师读、删减比较。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一个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读这些词语,说说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分别写出了燕子的什么?○讨论:这些形容词删与不珊,哪种更好?为什么?(初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把《燕子》中的燕子外形描写与《翠鸟》中的翠鸟外形描写实行比较:课文中为什么只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不写其他方面?而《翠乌》中又为什么只写翠鸟的小爪、眼睛和嘴?(描写外形要抓住特征。
深入体会语言形式表达的准确性。
)3、出示: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口头缩写——示范朗读——说说理解4、朗读:几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
5、作业:《课堂作业》1—4第二课时1、课文第2段写了哪些景物?○雨、风、柳、草、叶、花。
2、出示,觉得怎么样?三月、下过雨、风吹拂着柳,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3、逐个比较,层层添加。
4、你们这些小燕子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心里想说什么?下面一句中,哪一个词把小燕子这种急切的心情表达出来?5、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小燕子从南方赶来,这告诉我们燕子是什么鸟?(候鸟)6、理清层次,练习背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优秀课件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文选自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学习《燕子》一课,让学生了解燕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在我国的文化意义;学习生字词和优美的语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燕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朗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燕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子的形象,体会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燕子图片、课文朗读录音等。
2. 生字卡片:用于认读生字词。
3. 作业本:用于课堂练习和作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燕子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认读生字词。
3. 课文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关于燕子外形、生活习性的描述,讲解生字词。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燕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燕子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讲解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燕子的形象。
六、板书设计1. 燕子的外形特征2. 燕子的生活习性3. 课文优美语句赏析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造句: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造句。
3. 小练笔:以“我眼中的燕子”为题,写一篇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大自然中的其他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尝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
组织学生开展“我心中的动物”主题班会,分享观察成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ppt课件

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段落之间的 联系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态度,把 握文章中心思想
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大量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语感
注重阅读准确性,避免理解偏差和误 读
掌握快速阅读技巧,如扫读、跳读等
05
语言表达与写作训练
仿写优美句子,提升表达能力
仿写比喻句,如“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练习使用生动的比喻来描 述事物。
郑振铎一生坚持革命的现实主义文学 理论,强调文学在社会改革中的功能, 提倡文学为人民服务。在文学研究方 面,20年代初即提倡和从事中外古今 文学综合的比较研究;较早提出和着 手用新的观点、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国 文学史,特别是一贯重视民间文学和 小说、戏曲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做了 大量属于开拓性的工作。
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 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 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 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句话通过对外形特征的描写,展现了小燕子的可 爱和活泼。
这句话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为小燕子的出现营造 了美好的背景。
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 ppt课件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 阅读方法与技巧指导 • 语言表达与写作训练 •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燕子》创作背景
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工农运 动陷入低潮,郑振铎被迫离开上海。旅居巴 黎期间,依然忘不了惨遭屠杀的工农群众, 心中十分愤慨。虽在异域他乡,却不曾忘怀 祖国的山河破碎和民生凋敝的情景。在呼啸 的地铁中,由见到小燕子而勾起对故乡深深 的思念之情,于是创作了这篇文章。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3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价值:文言启蒙、呵护学趣。
在阅读与思考中萌生并持续葆有
学习古文的兴趣,初识学习古文的方法,为学生了解祖国文化,积
淀文化素养打好底色。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中字词的含义。
2.能够流利地翻译本篇课文,感受司马光身上的优秀品质。
3.将传统文化知识浸润于语文课文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学习司马光身上机智勇敢的品质。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教案、说课稿

2 燕子[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散、杆”,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背诵第1-3自然段。
【语文要素】3.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短语,体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下来。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并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散、杆”,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重点)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烂漫无比和燕子的外形美。
(难点)3.背诵第1自然段。
4.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
一、出示燕子图,导入课题1.课件出示燕子图,引导交流:同学们,春天到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
你了解燕子吗?(学生交流对燕子的了解)2.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3)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2.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读生字并组词,说说书写生字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相机提醒“纤”“散”两个字的读音)(2)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组长归纳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全班交流,探究问题1.细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课文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燕子的,是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平添生趣、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
)2.全班交流有疑问的地方,合作解疑。
四、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轻声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外形特点?(羽毛、翅膀、尾巴)(板书:燕子的外形)2.课件出示:()的羽毛,()的翅膀,()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的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的说课稿一、说教材《燕子》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课。
这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飞行时的轻快和美丽以及停歇时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燕子的外形、特点和飞行、停歇时的情形,激发学生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从而受到爱护鸟类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燕子的外形特点和飞行、停歇时的情形。
2. 难点:体会作者在描写燕子停歇时的特点时所运用的叠词的表达效果,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说教法与学法本课采用直观教具(燕子的图片)和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朗读、讲解、板书以及图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则通过观察、朗读、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外形特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新课:首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学习课文中描述燕子外形的部分;接着,通过朗读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燕子飞行和停歇时的特点;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课文中的其他部分。
3. 巩固练习: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方式,尝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短文。
4. 课堂小结:通过回顾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再次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鸟类的问题,进行思想教育。
5.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同时,要求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尝试用文字描述其外形特征和活动情形。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教案(优秀9篇)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教案(优秀9篇)《燕子》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huzhidao 3/4拍音乐的节奏特点,初步分辨音乐旋律的连贯与跳跃。
2、尝试运用语言、动作等表达对小燕子的喜爱。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事先丰富幼儿有关演奏燕子的`经验。
物质准备:歌曲《小燕子》活动指导:一、律动师:春天到了,我们一起到果园里帮果园里的阿姨摘水果吧!二、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
三、新授歌曲(一)学唱歌曲1、猜谜游戏:教师朗诵谜面,幼儿猜谜底,在猜谜游戏中导入主题,加深对燕子的认识。
2、完整、连贯、有表情地弹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优美与热情,感受歌曲对小燕子的赞美,激发幼儿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3、完整播放歌曲,引导幼儿感受并初步表现音乐3/4拍“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1)师:这首歌是几拍子的?请听音乐轻轻地拍节奏。
(2)引导幼儿用两种节奏动作拍节奏。
拍手手心向上拍手轻拍手心4、弹奏音乐的三部分,要求幼儿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哪一段是表现燕子在轻柔地飞?哪一段是表现燕子在于愉快地捉虫?。
5、完整播放歌曲,引导幼儿听音乐用动作完整表现音乐的变化。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教案篇二如何使用好看图学文这种教材,使学生在看图和学文的过程中,既学得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又发展了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这是一个值得研究讨论的问题。
我认为:看图学文的第一步应该是看图,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
第二步是学文,通过学文,从文中抽象出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第三步,用得到的方法再回到看图,用以指导观察实践,增强对图的理解,提高观察能力。
下面以《燕子》这课为例,试谈具体教法。
第一步:各观所见,自我感受。
观察是在大脑神经参与下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活动。
由于感觉器官素质的差异、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不同,虽是观察同一事物,往往各人的观察方法和想象活动不尽相同。
学生观察图画,应该允许他们这样观察,这样想象,也应该允许学生那样观察,那样想象,这样做有利于发展他们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时候,那些小燕 子,那么伶俐可爱 的小燕子,也由南 方飞来,加入这光 彩夺目的图画中, 为春光平添了许多 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刀似的尾 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 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 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 在波光粼粼的湖 面横掠着,小燕 子的翼尖或剪尾, 偶尔沾了一下水 面,那小圆晕便 一圈一圈地荡漾 开去。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 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 几痕细线连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 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画呀!
一身乌黑 的羽毛,一对 轻快有力的翅 膀,加上剪刀 似的尾巴,凑 成了那样可爱 的活泼的小燕 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 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 千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 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 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 《2 燕子》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一身乌黑 的羽毛,一对 轻快有力的翅 膀,加上剪刀 似的尾巴,凑 成了那样可爱 的活泼的小燕 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 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 千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 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 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 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 几痕细线连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 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画呀!
一身乌黑 的羽毛,一对 轻快有力的翅 膀,加上剪刀 似的尾巴,凑 成了那样可爱 的活泼的小燕 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 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 千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 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 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 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 几痕细线连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 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画呀!
再见
这时候,那些小燕 子,那么伶俐可爱 的小燕子,也由南 方飞来,加入这光 彩夺目的图画中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 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 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 在波光粼粼的湖 面横掠着,小燕 子的翼尖或剪尾, 偶尔沾了一下水 面,那小圆晕便 一圈一圈地荡漾 开去。
这时候,那些小燕 子,那么伶俐可爱 的小燕子,也由南 方飞来,加入这光 彩夺目的图画中, 为春光平添了许多 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刀似的尾 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 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 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 在波光粼粼的湖 面横掠着,小燕 子的翼尖或剪尾, 偶尔沾了一下水 面,那小圆晕便 一圈一圈地荡漾 开去。
这时候,那些小燕 子,那么伶俐可爱 的小燕子,也由南 方飞来,加入这光 彩夺目的图画中, 为春光平添了许多 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 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 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 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 在波光粼粼的湖 面横掠着,小燕 子的翼尖或剪尾, 偶尔沾了一下水 面,那小圆晕便 一圈一圈地荡漾 开去。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 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 几痕细线连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 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画呀!
燕子子
一身乌黑 的羽毛,一对 轻快有力的翅 膀,加上剪刀 似的尾巴,凑 成了那样可爱 的活泼的小燕 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 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 千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 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 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