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3精气血津液神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习题集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习题集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习题集第四章精气血津液一、选择题1.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A。

元气 B。

宗气 C。

营气 D。

卫气 E。

肺气答案:C。

选择题中的问题都是关于精气血津液的基本知识点。

本题中询问的是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哪一种,正确答案是营气。

2.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A。

肝 B。

心 C。

肺 D。

脾 E。

肾答案:A。

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正确答案是肝。

3.出现畏寒喜暖,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A。

防御作用B。

温煦作用C。

气化作用D。

推动作用E。

固摄作用答案:B。

出现畏寒喜暖,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正确答案是温煦作用。

4.下列哪项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A。

汗 B。

尿 C。

呼气 D。

呕吐物 E。

粪答案:E。

下列哪项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正确答案是粪。

5.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A。

心气 B。

肾气 C。

卫气 D。

宗气 E。

肺气答案:E。

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肺气。

6.充养脑髓,滑利骨节的主要物质是()A。

气 B。

血 C。

津 D。

液 E。

精答案:B。

充养脑髓,滑利骨节的主要物质是血。

7.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为气的何种功能减退()A。

防御作用B。

固摄作用C。

温煦作用D。

推动作用E。

气化作用答案:D。

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为气的何种功能减退,正确答案是推动作用。

8.治疗血瘀证时,常配补气、行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A。

气能生血B。

气能行血C。

气能摄血D。

血能载气E。

血能生气答案:B。

治疗血瘀证时,常配补气、行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气能行血。

9.气的哪项功能减退易于引起感冒()A。

推动作用B。

温煦作用C。

防御作用D。

气化作用E。

固摄作用答案:C。

气的哪项功能减退易于引起感冒,正确答案是防御作用。

10.布散于肌肤、孔窍,主要起滋润作用的是()A。

精 B。

血 C。

津 D。

液 E。

气答案:C。

布散于肌肤、孔窍,主要起滋润作用的是津。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二、关于精气血津液神与藏象学说 的关系: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
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是脏腑、 经络、形体官窍进行生理活动的物 质根底;同时精气血津液的产生和 在体内的代谢,又依赖脏腑正常的 生理功能。因而,精气血津液神学 说与藏象学说关系尤为密切,是藏 象学说的重要组成局部。
三、关于神的概念:
1.含义: 广义:指气的运动产生的各
种变化。 狭义:指精、气、血、津液
的化生和相互转化。
2、表现:
〔1〕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输布、 能量转化,以及废物排泄。
饮食物
食物残渣 水谷精微
糟粕 气血津液
气化
津液

尿
〔2〕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 动所 产生的变化。
?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 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那么能 出矣〞。
〔四〕 固摄作用
1.含义: 气对体内的精、血、津液 等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 和控制 作用,防止其无故流失,保证其在 体内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 固摄,指控制,统摄,约束之意。
2.作用表现:
〔1〕统摄血液,使其在脉中正常运 行,防止溢出于脉外。
〔2〕固摄汗液,尿液,唾液等,控 制其分泌量、排泄量,使其有节 制的排出,防止其过多排出和无 故流失。
〔三〕 防御作用
1. 含义:气有卫护肌表,抗御外邪侵入 的作用。防御,防卫抵御之义。 2 . 作用表现:
〔1〕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如?素问·遗篇剌法论?:“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2〕驱邪外出,防止病邪损害机体。
3.病理表现: 〔1〕易感受外邪而发病,“邪之所凑其气
必虚〞。
〔2〕防御功能减弱,病后难愈。
如庄子所说:“人之生,气 之聚也〞。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宣教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宣教课件

形成:
化源不足 血液虚少 失血过多 濡养功能 气虚肾亏
脏腑百脉失养 机能活动衰退 神志活动衰惫
全身或局部 虚弱症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表现:(示血虚病例) 面色、唇、舌、甲淡白无华,头晕健忘,神疲 乏力,形体消瘦,心悸失眠,手足发麻,两目干涩, 视物昏花,皮肤干燥,毛发枯搞等 (由于肝藏血,心主血,故血虚病变以心肝两 脏多见。)
5.气血两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念: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组织器官失养 而致人体机能衰退的病理状态。
(一般来说,气逆于上,以实证为主,治当 降气,但也有因虚而气上逆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气陷:
概念: 在气虚病变基础上发生的以气的升清功
能不足和气的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形成:
升清无力─头目失养─上气不足证
脾气虚损
(气虚证) 升举无力 气陷于下
此外,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还有 “精”。“精”在中医学理论上的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 之分。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 液和从饮食中来的营养物质;狭义之“精”,即通常所说的 肾中所藏之精,这种精与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都有直接 关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致突然昏厥或浊邪闭阻气道,气之出入受碍,肺气 郁闭,呼吸困难的病理状态。
形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情志抑郁 外邪

中医基础理论之精气血津液神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之精气血津液神课件

精能生血 血可化精 精血同源
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津血同源
化源相同:
津液是血液化生的组成部分 由水谷精
津 血
微化生

功能相同:
脉中津液可渗出脉外化为津液, 弥补脉外津液的不足

滋润濡养
病理: “夺血者无汗”、
“夺汗者无血”。
思考
❖ 血的生成和运行与哪几脏有关?各起何作 用?
❖ 气和血在生理方面的关系如何? ❖ 营气和卫气有何异同?二者在生理上的联
气的运动与气化
气化
➢ 含义: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 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 形式:
精的生成、精化为气、精化为髓、精血同源互化、津液 与血同源互化;
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津液的化生与其汗化尿、气的 生成与代谢等
气的功能
➢ 分 布:进入脉中,循行运行全身,内入脏腑,外 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
➢ 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气的分类
卫 气
➢ 含 义: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又称“卫 阳”。
➢ 生 成: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所化生。(水谷之悍 气)
➢ 分 布: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 胸腹,内至胸腹脏腑,外而皮肤肌腠,布散全身。
系如何? ❖ 何谓气机?其基本形式是什么?在生理方
面如何体现出来?
推动作用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固摄作用 气化作用
气的功能
温煦作用
使人体维持相对恒 定的体温

有助于各脏腑经络、
煦 作 用
形体官窍进行正常 的生理活动
有助于精血津液的 正常施泄、循行和 输布
病理表现: 畏寒喜暖、 四肢不温、体温低下、 脏腑生理活动减弱、精 血津液代谢减弱、运行 迟缓等。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

下面将分别介绍气血津液的概念、功能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一、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1.气:气是人体内一种极为精微的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的运动变化支撑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气具有温煦、推动、防御、固摄、营养等作用。

2.血: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血具有濡养、化神的作用。

3.津液: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津液具有滋润、濡养的作用。

二、气血津液的功能1.气的主要功能:(1)推动作用: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2)温煦作用: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的体温,并激发和维持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3)防御作用:气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

当外邪侵入人体时,气能够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抵抗外邪的入侵。

(4)固摄作用:气能防止血液、精液等液态物质流失,以及保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

(5)营养作用:气能够为人体提供营养,促进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为人体各部位提供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2.血的主要功能:(1)濡养作用:血是人体营养物质的来源,能够滋养和濡润全身各脏腑器官,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2)化神作用:血还具有营养和化神的作用,能够为人体提供精神上的滋养,影响人的精神活动。

3.津液的主要功能:(1)滋润作用:津液能够滋润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为其提供水分和养分,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2)濡养作用:津液还具有濡养脏腑经络的作用,能够为其提供营养物质,促进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3)化湿作用:津液能够调节人体的湿气平衡,帮助人体适应不同的气候和环境。

(4)代谢作用:津液还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能够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泄。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

第四章精、气、血、津液第一节精一、精的基本概念(一)精的哲学含义中医学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精的概念,滥觞于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中的“精气说”。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在气的概念的演变过程中,以《管子》为代表将气范畴规定为精、精气,提出了精气说,认为精气是最细微而能变化的气,是最细微的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原,是生命的来源。

《管子》精气说中的精、精气与气一元论的气范畴的含义同义。

精、精气即是气,是形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的精微物质,是最细微的物质存在。

精气说是一种接近原子论的唯物主义思想。

(二)精的医学含义精(精气)在中医学上,其义有五:1.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

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之精,而归藏于肾者,谓之先天之精;由饮食物化生的精,称为水谷之精。

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便称为五脏六腑之精。

泛指之精又称为广义之精。

2.精指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

系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为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

生殖之精又称为狭义之精。

3.精指脏腑之精,即后天之精。

脏腑之精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及脏腑的生理活动,化为精微,并转输到五脏六腑,故称为五脏六腑之精。

4.精是指精、血、津、液的统称,“精有四:曰精也,曰血也,曰津也,曰液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

实为生命物质气、.血、精、津、液的概称。

5.精指人体正气。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有微甚,故邪盛则实;正气有强弱,故精夺则虚”(《类经·疾病类》)。

总之,在中医学的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精或称精气是一种有形的,多是液态的精微物质。

其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包括精、血、津、液在内。

中医基础理论 习题集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中医基础理论 习题集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一、填空题1. 精是人体生命的( ) 。

2. 人体之精分藏于五脏,但主要藏于( ) 中。

3. 精是神化生的( ) 。

4. 气的运动称作( ) 。

5. 人体之气的运动形式,简单地归纳为( ) 四种基本形式。

6. 气的运动保持正常状态,称之为( ) 。

7.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 ) 。

8. 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 。

9. 元气是通过( ) 而流行于全身的。

10.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又称为( ) 海。

11. 血液的生成主要依赖于( ) 的运化功能。

12. 血具有( ) 和( ) 两方面功能。

13. 津液是机体( ) 的总称。

14. 津液有( ) 血液浓度的作用。

15. 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排出( ) 和( ) 来完成的。

16.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 。

17. 神寓于( ) 之中。

18. 精、气、神三者称为人身之( ) 。

19. 气为血之( ) 。

20. 血为气之( ) 。

21. 大失血导致气的涣散不收,称为( ) 。

22. 精与血之间互相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 ) 。

23. 津液与血液之心互相渗透转化称为( ) 。

24. 神可以( ) 精与气。

二、选择题( 一)A1 型题25. 由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称之为( )A. 先天之精B. 后天之精C. 肾精D. 水谷之精E. 生殖之精26. 人体之精分藏于五脏,但主要贮藏于( )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27. 肾精化为生殖之精以施泄,依靠于( )A. 肾阳推动B. 肾阴滋润C. 天癸促发D. 脾胃运化E. 肝气疏泄28. 人体中活力很强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是( )A. 精B. 气C. 血D. 津E. 液29. 一身之气的生成与哪组脏腑的关系最为密切( )A. 心肝脾B. 心肺肾C. 脾肺肾D. 肝脾肾E. 心脾肾30. 人体之气的运动称作( )A. 气机B. 气化C. 升降出入D. 气机调畅E. 阴阳转化31. 维持人体相对恒定的体温,属于气的哪项功能( )A. 推动B. 温煦C. 凉润D. 防御E. 中介32. 人体生长发育迟缓,责之于气的哪项功能减退( )A. 凉润B. 中介C. 推动D. 防御E. 固摄33. 控制人体体液有规律地排泄和分泌,属于气的哪项功能( )A. 推动B. 凉润C. 温煦D. 防御E. 以上都不是34. 人体内各种生命信息的感应和传递,属于气的哪项功能( )A. 调控B. 防御( )C. 温煦D. 中介E. 固摄35. 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 )A. 元气B. 宗气C. 营气D. 卫气E. 脏腑之气36. 对血运和呼吸运动均有推动作用的是( )A. 心气B. 宗气C. 脾气D. 卫气E. 营气37. 称为水谷之悍气的是( )A. 谷气B. 清气C. 宗气D. 营气E. 卫气38. 逸出脉外的血称为( )A. 血府B. 瘀血C. 离经之血D. 坏血E. 以上都不是39. 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功能的是( )A. 脾B. 心C. 脉D. 气E. 三焦40. 在津液的生成中,最为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A. 脾肺B. 脾胃C. 脾肾D. 肠胃E. 肺肾41. 《素问·厥论》中称“为胃行其津液者”,是指( )A. 肝B. 肺C. 肾D. 脾E. 三焦42. 对津液输布代谢的影响最为重要的腑是( )A. 胃B. 小肠C. 膀胱D. 大肠E. 三焦43. 布散于体表,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是( )A. 气H. 水C. 精D. 津E. 液44. 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哪一组脏腑( )A. 心肝肾B. 心脾肾C. 脾肝肾D. 脾肺肾E. 脾胃肾45. 称为“神之宅”的是( )A. 精B. 脏C. 腑D. 气E. 形46. 称为“形之主”的是( )A. 精B. 神C. 气D. 血E. 脏47. 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功能,说明了气与血之间的什么关系( )A. 气能生血B. 气能行血C. 气能摄血D. 血能载气E. 血能养气48.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说明哪一项病理变化( )A. 气血两虚B. 气随血脱C. 气不化水D. 气不摄血E. 气随津脱49. “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说明哪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A. 气与津液B. 气与血C. 血液与精D. 血液与津液E. 以上都不是50. 血虚引起气虚病变的理论根据是( )A. 气能生血B. 气能行血! C. 气为血帅D. 血能养气E. 血能载气51. “亡血家不可发汗”的告诫,是哪一项理论的实际应用( )A. 精血同源B. 气血同源C. 肝肾同源D. 津血同源E. 血汗问源52. 人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调控勺主宰是( )A. 气B. 血C. 肾D. 神E. 心( 二)A2 型题53. 患者,年老体弱,少气声低,小便清长,尿次频数,甚至有余沥不尽,夜间尤,证属( )A. 气失凉润B. 气失防卫C. 气失固摄D. 气失温煦E. 气失感传54. 患者,半月前下肢创伤大出血,经手术治疗后,精神疲惫,失眠多梦,健忘,证属( )A. 血不养气B. 血不化神C. 血不濡筋D. 血不载气E. 以上都不是55. 患者,下肢浮肿两月余。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名词解释阴阳三?名词解释1、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动不息的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2、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它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3、三宝:三宝即精、气、神。

精和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故精气神称之为人身三宝4、阴阳学说:它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用以认识自然界和解释自然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与互藏、消长、转化、自和与平衡等内容5、阴阳制约:阴阳双方相互对立,相互约束的性质,在相互制约中达到动态平衡6、阴阳互藏:只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的任何一方都包含有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当中复有阴阳7、阴阳消长:是阴阳在不断的消长运动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8、阴阳互根:是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9、阴阳转化:是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了一相互转化,即阴可转化为阳,阳可转化为阴,转化条件是“极”和“重”10、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交合的过程11、五行:是指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2、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化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索宇宙内在运动规律的一种方法论13、五行相生: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滋生、促进的关系。

14、五行相克: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15、五行制化:五行之间既相互化生,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16、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平衡。

17、五行相乘: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的程度,是事物之间失去正常的协调关系,又称“倍克”18、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克制它,反而被它反向克制。

,又称“倍克”19、母病及子:指病邪从母脏传及子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