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精气血津液神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习题集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习题集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习题集第四章精气血津液一、选择题1.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A。

元气 B。

宗气 C。

营气 D。

卫气 E。

肺气答案:C。

选择题中的问题都是关于精气血津液的基本知识点。

本题中询问的是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哪一种,正确答案是营气。

2.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A。

肝 B。

心 C。

肺 D。

脾 E。

肾答案:A。

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正确答案是肝。

3.出现畏寒喜暖,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A。

防御作用B。

温煦作用C。

气化作用D。

推动作用E。

固摄作用答案:B。

出现畏寒喜暖,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正确答案是温煦作用。

4.下列哪项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A。

汗 B。

尿 C。

呼气 D。

呕吐物 E。

粪答案:E。

下列哪项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正确答案是粪。

5.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A。

心气 B。

肾气 C。

卫气 D。

宗气 E。

肺气答案:E。

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肺气。

6.充养脑髓,滑利骨节的主要物质是()A。

气 B。

血 C。

津 D。

液 E。

精答案:B。

充养脑髓,滑利骨节的主要物质是血。

7.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为气的何种功能减退()A。

防御作用B。

固摄作用C。

温煦作用D。

推动作用E。

气化作用答案:D。

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为气的何种功能减退,正确答案是推动作用。

8.治疗血瘀证时,常配补气、行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A。

气能生血B。

气能行血C。

气能摄血D。

血能载气E。

血能生气答案:B。

治疗血瘀证时,常配补气、行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气能行血。

9.气的哪项功能减退易于引起感冒()A。

推动作用B。

温煦作用C。

防御作用D。

气化作用E。

固摄作用答案:C。

气的哪项功能减退易于引起感冒,正确答案是防御作用。

10.布散于肌肤、孔窍,主要起滋润作用的是()A。

精 B。

血 C。

津 D。

液 E。

气答案:C。

布散于肌肤、孔窍,主要起滋润作用的是津。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二、关于精气血津液神与藏象学说 的关系: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
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是脏腑、 经络、形体官窍进行生理活动的物 质根底;同时精气血津液的产生和 在体内的代谢,又依赖脏腑正常的 生理功能。因而,精气血津液神学 说与藏象学说关系尤为密切,是藏 象学说的重要组成局部。
三、关于神的概念:
1.含义: 广义:指气的运动产生的各
种变化。 狭义:指精、气、血、津液
的化生和相互转化。
2、表现:
〔1〕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输布、 能量转化,以及废物排泄。
饮食物
食物残渣 水谷精微
糟粕 气血津液
气化
津液

尿
〔2〕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 动所 产生的变化。
?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 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那么能 出矣〞。
〔四〕 固摄作用
1.含义: 气对体内的精、血、津液 等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 和控制 作用,防止其无故流失,保证其在 体内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 固摄,指控制,统摄,约束之意。
2.作用表现:
〔1〕统摄血液,使其在脉中正常运 行,防止溢出于脉外。
〔2〕固摄汗液,尿液,唾液等,控 制其分泌量、排泄量,使其有节 制的排出,防止其过多排出和无 故流失。
〔三〕 防御作用
1. 含义:气有卫护肌表,抗御外邪侵入 的作用。防御,防卫抵御之义。 2 . 作用表现:
〔1〕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如?素问·遗篇剌法论?:“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2〕驱邪外出,防止病邪损害机体。
3.病理表现: 〔1〕易感受外邪而发病,“邪之所凑其气
必虚〞。
〔2〕防御功能减弱,病后难愈。
如庄子所说:“人之生,气 之聚也〞。

中医学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中医学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补气生津
(二)气能行津
含义:气是津液在体内输布运行的动力。 脾的散精转输 肺的宣发肃降 肾中精气蒸腾气化 肝的疏泄 病理及治疗 气虚 补气以利水 气滞 行气以利水
病理及治疗
血虚,气失去充养 气虚 养血益气
1、机体对气需求时,血中清气和营气释放 2、血营养着器官,使化气的功能更活跃
2.血能载气
气存于血中,依 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 而运行全身
大出血 “气随血脱” 补气固脱
含 义
病理及治疗
“载气者,血也”
气能生津
3.气能摄血
指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 体现了脾统血的生理功能
病理及治疗
含 义
脾气虚,无力固摄血液 出血 补气摄血
(二)血为气之母
1.血能化气
含 义
01
气能行津
02
气能摄津
03
津能生气
04
津能载气
05
五、气与津液的关系
(一)气能生津
含义: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津液的生成依赖 于气的推动作用。 津液 水脾胃气虚弱,化生无力 津液不足
1
精与血的关系
2
02
01
03
04
05
相互滋生
水谷之精和津液同源于水谷
病理
津液不足伴有精亏
精亏伴有津液不足
三、精与津液的关系
四、气与血的关系

生 血
行 血
摄 血
气为血之帅

养 气
载 气
血为气之母
(一)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
营气直接参与血的生成 气及其气化功能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脾、胃、心、肺脏腑之气的直接参与

中医:精、气、血、津液、神到底是什么?一篇讲清楚

中医:精、气、血、津液、神到底是什么?一篇讲清楚

中医:精、气、血、津液、神到底是什么?一篇讲清楚精气神是一个道教内丹学术语,精、气、神,道教内丹学术语。

也指精神力气。

在人体中,精指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各层次的有形元素,常呈固体或液体状态。

哲学前提:世界上的一切,从微观上讲,都是由精微物质构成的,比如基本粒子。

关于有形与无形、与主观关注点相关:当人们关注形态结构时所观察到的即为物质的有形状态;当人们关注机能变化时所观察到的即为物质的无形状态。

精,泛指有形状态之精微物质,比如粒子状态的基本粒子。

在人,则指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各层次的有形元素,常呈固体或液体状态。

气,泛指无形状态之精微物质,在人,则指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无形元素,常呈气体状态。

神,泛指精气之活力,在人,则指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各层次的形态功能变化活力,比如: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的过程,显然是由浑然天成、与生俱来的一套自组织自稳定的自动控制系统在运作。

广义的调神,泛指调整我们的这种生命活动自动控制系统,使之接近更加健康的境界。

所谓顺从神,即是顺从更加健康的生命活动自动控制系统。

狭义的调神,即是指调节心理活动。

从渊源上看,道教内丹学的精、气、神概念乃发端于先秦哲学与医学。

《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意思是说,精致的气凝聚而成物形,气魂游散而造成变化,考察物形的变化,这就能够知晓'鬼神'的真实状态。

在上古哲学中,不仅有'精气'的概念,而且有'精神'的概念,《庄子·列御寇》在描述'至人'的生活状态时即使用了'精神'的术语。

在《庄子》中,'精神'指的是人的'心志'。

战国以来的'医家'既使用'精气'概念,也使用'精神'概念。

如《黄帝素问·生气通天论》即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精气血津液神 ppt课件 59页PPT文档

精气血津液神 ppt课件 59页PPT文档
气是脏腑活动的动力 阴阳属性:气属阳,主动,具有推动、温煦等
作用,贵运行有序而不乱;精属阴,主静,具 有滋养、濡润作用,宜宁谧贮藏而不妄泄。
二、气的生成
人体之气,就生命形成而论,“生之来谓之 精”,则精在气先,气由精化。 人体的气,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和后天 摄取的水谷精气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 胃、肾等脏腑的生理活动作用而生成。 关于气的生成: 1.生成之源
六腑:以降为顺,降中寓升。 • 就整体来看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 肝主升发、肺主肃降 协调平衡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心火下降、肾水上升






升降出入统一
• 具体到某一脏腑本身:心之气进入脉中,肺之气宣 发肃降、肾之气升清降浊、小肠之气分清别浊等。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运行 四、血的功能
与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结合而成。
1)走息道行呼吸——声音、语言、呼吸的强弱 生理 2)贯心脉行气血——气血的运行、出现血瘀。 功能
3.营气
4.卫气
名 “营阴”、“营血”、 “卫阳” 称 “荣气”
概 念
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 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
作用的气。
作用的气。
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的水谷之气
二者关系 营卫和调 营卫不调
营 气
均源于 脾胃化
精纯 柔和 富有 营养
行 于 脉 中
化生血液 营养全身
主内守 属阴
①维持正常 的体温和汗 液分泌;
②抗邪能力 旺盛;
①恶寒发 热,无汗 或汗多。
②抗病能
卫 气
生的水 谷精微
慓悍 滑利 流动 迅速
行 于 脉 外

中医基础理论之精气血津液神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之精气血津液神课件

精能生血 血可化精 精血同源
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津血同源
化源相同:
津液是血液化生的组成部分 由水谷精
津 血
微化生

功能相同:
脉中津液可渗出脉外化为津液, 弥补脉外津液的不足

滋润濡养
病理: “夺血者无汗”、
“夺汗者无血”。
思考
❖ 血的生成和运行与哪几脏有关?各起何作 用?
❖ 气和血在生理方面的关系如何? ❖ 营气和卫气有何异同?二者在生理上的联
气的运动与气化
气化
➢ 含义: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 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 形式:
精的生成、精化为气、精化为髓、精血同源互化、津液 与血同源互化;
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津液的化生与其汗化尿、气的 生成与代谢等
气的功能
➢ 分 布:进入脉中,循行运行全身,内入脏腑,外 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
➢ 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气的分类
卫 气
➢ 含 义: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又称“卫 阳”。
➢ 生 成: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所化生。(水谷之悍 气)
➢ 分 布: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 胸腹,内至胸腹脏腑,外而皮肤肌腠,布散全身。
系如何? ❖ 何谓气机?其基本形式是什么?在生理方
面如何体现出来?
推动作用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固摄作用 气化作用
气的功能
温煦作用
使人体维持相对恒 定的体温

有助于各脏腑经络、
煦 作 用
形体官窍进行正常 的生理活动
有助于精血津液的 正常施泄、循行和 输布
病理表现: 畏寒喜暖、 四肢不温、体温低下、 脏腑生理活动减弱、精 血津液代谢减弱、运行 迟缓等。

3精气血津液神(s)

3精气血津液神(s)

Since qi can warm the body, it is similar to yang in nature. So the kind of qi that warms the body is called" yang-qi". All the five zang-organs have yang-qi respectively. heart-yang warms and dredges blood vessels to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 Lung-yang warms and nourishes skin and muscular interstices, preventing exogenous pathogens from invading the body 腠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Qi-transforming
function
transforms nutrients into essence, qi, blood and body fluid
气化 three
inter-promotion among the refined substances (essence, qi, blood and body fluid etc.)
3) Protecting function
Resist the invasion of various pathogenic factors and prevent disease. 防御
Fight against the pathogens to promote healing of disease.
waste substance and turbid qi are excreted out

精气血津液神血津液详解

精气血津液神血津液详解

精气血津液神血津液详解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精气血津液被认为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其中,精、气、血、津、液又分别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功能。

下面将逐一进行介绍。

精精是指男女生殖细胞,即精子和卵子。

在中医理论中,精是人体的“根本之精”,被认为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精主要储藏于肾,肾主藏精、主生骨、主生发、主水液代谢等。

人的精并非无限的,男女受损于不同的情境,是人体应该保护的重要物质。

气气是人体的生命能量,被视为血液循环以外最重要的物质之一。

人体内分泌、细胞的新陈代谢、神经系统的活动,都离不开气的作用。

气主要包括真气和营气,真气是指由肺脾肾等脏腑所生的气,主要负责呼吸,水液代谢,能源提供等;营气是指由饮食所吸取的营养物质转化而成的气,在人体内流动,提供所需营养物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和代谢功能。

血血是人体内循环的液态物质。

它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血有补肾益气、生发滋润、通经止痛、充面美容等多种功效。

它主要由肝和脾所调节,肝主疏泄用于疏通经脉,而脾则主要负责产生营血来滋养身体各器官和组织。

津液津液是指人体内的一种液体物质,在中医理论中是滋润人体的重要物质之一。

津液涵盖了汗液、唾液、泪液、鼻涕等液体,主要调节人体的水分平衡,维持人体的正常稳态,以及保护身体免受外界刺激。

神神指人体内心理活动的反映,即情感、思维、意识等。

神主要由心包、肝、脾、肺、肾五脏所治,而肝则被认为是五脏之中掌管神的脏器,可以调节和管理人体的情绪和心态等精神活动。

总的来说,人体的精、气、血、津液和神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综合物质。

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不仅能决定人体健康的情况,也决定了人体心理的状态。

因此,要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就需要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保养和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