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儿童文学的论文关于儿童文学的论文

合集下载

儿童文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

儿童文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

儿童文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儿童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摘要: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文学题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想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发挥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分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对如何实践教学应用提出几点建议,旨在增强小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小学生视野,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儿童文学;语文教学;教学实践;地位;作用我们应该在了解儿童文学的基础上,分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儿童文学的特点,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需求。

教师也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策略,在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基础上讲解课堂知识,帮助学生树立争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儿童化,教学的同时应该结合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进行教学。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小学课本的大部分内容,各种童话故事蕴含这儿童成长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的知识。

教师应该在合理的的情况下设计教学方式,在孩子们需要的时候把儿童文学中知识传达给孩子,使学生理解、消化讲述的内容。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较为生硬的教学方式,不要进行填鸭式教学,要改为学生较为能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让学生在快乐中领悟知识,从知识中找到快乐。

教师可以采取图文结合或者制作些多媒体课件,让课文以为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心思想。

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活跃学生的课堂思维,充分和学生互动,指引学生了解课文、理解中心。

教学本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不能用局部代替全局,也不能用部分概括整体。

寓教于乐的方式,才是儿童教学的真谛。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儿童文学可以以更为贴切的方式来让儿童了解这个社会,只有从小让孩子接触社会,积攒社会经验,儿童们才能有立足于社会的资本。

《童年》师范生儿童文学研究短论文

《童年》师范生儿童文学研究短论文

关于童年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美好的一段时光。

没有任何负担,没有任何压力,当然也没有责任。

可以随心随意的做任何事情,而不会担心有什么需要承担的东西。

我们童年时候所需要承担的唯一就是,成长。

你是否还记得赖在地上不肯起来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那个和你结过婚有过孩子的人?那你是否还记得光脚走在路上踢石头的日子?你是否还记得因为脖子上的红领巾而不敢打架的短暂时光?你是否还记得那些,那个,那些个?觉得,童年的过人之处就在于那份肆无忌惮和那份简单的快乐。

由古至今,有很多描述赞扬童年的美好的诗歌。

有辛弃疾的《清平乐》,苏轼的《哨遍》等等。

这些诗歌都是作者看到儿童在玩耍而发出的感想。

一个小场景,能给他们那么强的创作欲望和灵感,从这就能看出,童年的欢乐时光是每个人都向往和怀念的。

欢乐常有,但是孩童时那种最简单的快乐不常有。

关于童心一个人若没有童心,就无法看透这个世界。

没有谁能比你自己更能欺骗你。

用功利的眼光去看世界,必然被自己所欺骗。

没有新装的皇帝并没有欺骗臣民,欺骗臣民的必须是臣民自己。

在这个物欲的社会,保持童心能让自己获得满足感,从而得到简单的快乐。

2.98元/斤的苹果大部分时候是比4000多元的苹果更能给人带来欢愉感。

现在的人活的辛苦,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搞不清楚自己奋力追求的是自己真正需要,还是自己希望别人看到自己有。

而孩童时期的我们就很清楚。

我们清楚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吃的,穿的,玩的。

咱不要房,不要车,也不要大把的存款,咱只要方便面,只要泡泡堂。

那都是好吃好玩的,从来都没有孩子会思考我家的房子怎么那么小,我家的房子怎么那么烂。

房子的大小破烂必然不及一个泡泡糖在孩子得心中重要。

知足常乐,孩子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有童心,能让人活的更加轻松,何乐而不为呢?关于大师在中国,谁说话最有分量?答案是温总理。

在中国,谁说话最没分量?专家。

专家在现代中国,已经全然没有了威信。

任何合理的话只要从专家口中飘出,就马上变成了不合理。

2023年小学语文儿童文学课堂教学论文_1

2023年小学语文儿童文学课堂教学论文_1

2023年小学语文儿童文学课堂教学论文篇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一、小学语文课程中有关儿童文学的教学和改进对策(一)重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构建小学语文中包含儿童文学是既定的事实,但是怎样完善小学语文知识,在课程中渗透儿童文学内容,丰富教材,就成为了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在小学语文中参入儿童文学是学生学习质量的基石,据调查发现,很多小学教师并没有对儿童文学加以重视,文学渗透不到位,教师对其的重视度也不高。

对此,我们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帮助教师明确小学语文中开展儿童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构建文学内容渗透在其中,与当下儿童文学形成对照,将课本与文学进行完美互补。

(二)提高小学教师儿童文学素养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对儿童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也具有更高的要求,一些教师缺乏儿童文学基础,文学知识欠缺、教学理念落后,很难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学校和国家要加大教师培训,提升他们对儿童文学的认识,让教师保持一颗童心、一颗爱心,实现生命层次的自我提升。

另外,学校还应该通过网络、视频、组织学习等方式对教师进行教育,树立他们对语文课程和儿童文学的新认识,明确素质教育理念,将儿童文学渗透到语文课本之中。

(三)扩展学生的课外文学阅读量在教育教学改革飞速前进的大背景下,学生的课外阅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儿童文学日渐发展的今天,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也变得尤为重要。

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扩宽学生的阅读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例如读书研讨会、班级故事讲演等内容,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养成多读书的习惯,从而以科学和大量的阅读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完善。

二、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是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未来学习的基石。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15篇(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15篇(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15篇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育论文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文教材。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涉及的儿童文学作品多以童话、儿歌、寓言、故事等为主,体裁多样、各具特色,是小学文学教育的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实践证明只有把握儿童文学的教学规律,分门别类地依据不同作品类别内容和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讲授,才能够有效提高作品讲解的实效性,提升学生通过文本获取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语文论文语文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一、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联系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两部分,下面将分别介绍儿童文学与这两部分之间的联系。

儿童文学作品体裁形式丰富多样,儿歌、故事、诗歌、童话、科普读物均属于儿童文学作品的范围,而且这些优秀作品又作为编写小学教材的重要文学资源体现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里面,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小学语文教学教材内容形式,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把握儿童文学的特质和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来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水平。

当代社会,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十分广泛,少年儿童在接受课堂教学知识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儿童文学读物来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读写和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少年儿童的成长。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儿童文学由于其丰富的体裁样式和大量经典作品的创作成功,极大地扩展了编写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资源渠道,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教科书中大部分选文均来自于儿童文学作品的相关内容。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要求下,无论是哪一套小学语文教科书,都因儿童文学作品特有的文学性、艺术性与趣味性等特征构建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参照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这一现象不仅仅在国内比较普遍,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因此,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资源,对小学语文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儿童文学论文范文

儿童文学论文范文

儿童文学方面的毕业论文你可以从儿童文学史入手再谈儿童文学的发展前景拟题为谈儿童文学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格式: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

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

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

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祝你成功!。

求一篇幼儿文学的论文,2000字论文关键词:幼儿文学欣赏客体选择原则论文摘要:文学欣赏客体是读者获得意义的源泉,是文本意义具体化的出发点,它为欣赏主体规定了欣赏活动的范围、方向和路线,对它的选择至关重要。

为幼儿选择文学欣赏客体大体应考虑这几方面的原则:一、选择有幼儿情趣的作品;二、选择含蓄蕴藉的作品;三、注意题材、体裁和形式的多样性;四、注意作品情感的丰富性。

幼儿文学的欣赏客体是作家创作出来的适合幼儿欣赏的作品。

它是介于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之间的审美对象,是幼儿文学欣赏的中心环节,因此,选择欣赏客体—文学作品就显得至关重要:既要考虑到作品的审美功能,也要考虑其非审美的功能,还要考虑幼儿的欣赏趣味和欣赏能力。

有关儿童文学的论文关于儿童文学的论文

有关儿童文学的论文关于儿童文学的论文

法郎的巨额花费,她仍然不得不强装欢笑接待其他情人,因此,她的内心比起杜十娘来更为痛苦。

杜十娘身上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与杜十娘相比,茶花女显得忍辱负重的牺牲精神有余,坚决反抗的斗争精神不足。

她能摆脱公爵、伯爵和纨绔子弟的控制和威胁,坚决卖去一切奢侈品而和阿尔芒隐居乡下,这是她反抗精神的表现。

但是茶花女心肠太软,过于舍己为人,对于门第等级观念又太忍让屈从,以致在跳出火坑之后重又折回,最后,用慢性自杀的方式含恨而死。

这种懦弱性格只能引人怜悯,却缺乏杜十娘那种刚烈坚强的鼓舞人们起来抗争的力量,令人悲叹。

悲剧命运的深思:杜十娘幼时为生活所迫,被卖入妓院,受尽凌辱,饱尝辛酸。

茶花女本是贫穷纯朴的农村姑娘,到巴黎谋生,不幸堕入红楼中。

她们都不甘命运的摆布,却都不幸成为命运的玩物。

可怜一片无瑕玉,误入风尘花柳中。

这就是悲剧!不同的是,杜十娘是在毁灭中一直守侯着爱情,茶花女只是在毁灭里偶然邂逅了爱情。

爱情一旦来临,她们便开始了新的人生。

杜十娘与茶花女生活在同样肮脏的环境中,遭受到同样非人的待遇。

可是她们始终保持着“只有香如故”的心灵和美好的人生理想。

在她们被玩弄的躯体里,始终深藏着“不教泥淖陷渠沟”的灵魂。

茶花女虽出身卑贱,但却能坚决地拒绝“用不着对她讲礼貌”的诸多男人的纠缠,显示了她高尚的自尊;当杜十娘得知自己刚跳出火坑又将陷入虎口之时,她失望于李甲,绝望于尘世,毅然怒沉百宝箱,纵身清流中。

死,成了她最后的自尊。

杜十娘与茶花女最终都选择为爱情牺牲自己。

但是,杜十娘是被负心汉离弃后在轰轰烈烈中香消玉殒,魂归天国,显示了如火的个性;茶花女是在遭心上人误解后痛不欲生抑郁而终,表现了她情柔似水的品性。

李甲是不是后悔了呢?他悔的是“十娘椟中有玉,自己有眼无珠”,最终仍然无非一个“钱”字;阿尔芒是不是也后悔了呢?他悔的是“除了他的侮辱是他始终爱她的证据外他还给她什么?”杜十娘和茶花女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两个经典的女性形象,她们共有的肮脏职业与美好心灵,下贱身份与聪明才智,屈辱地位与坚强人格,执着的美好追求与勇决的自我毁灭,形成一系列的巨大反差,震撼人心地控诉了罪恶社会,留给人们无尽的遗憾和惆怅。

中外儿童文学特殊性论文

中外儿童文学特殊性论文

论中外儿童文学的特殊性摘要儿童文学相比一般文学而言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对于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学界的认识不尽相同。

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在儿童文学中具体体现在主题思想明确、人物性格鲜明、描写富有趣味、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洁生动、艺术手法多样等方面。

关键词:儿童文学个性特殊性表现中图分类号:i18 文献标识码:a一对于儿童文学特殊性的认识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就是儿童文学的个性,即儿童文学独有的、区别于一般文学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对于儿童文学特殊性的认识,儿童文学理论界历来众说纷纭。

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蒋风教授认为:“儿童文学的特殊性是由它特定的读者对象决定的。

儿童文学特定对象是儿童、少年。

儿童和少年正处于人的成长期,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由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而产生的年龄特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阅读欣赏和理解接受的状况。

因此,教育的方向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就构成儿童文学特殊性的两个基本因素。

”[1]儿童文学理论家浦漫汀教授在分析儿童文学特殊性的成因时阐释了与上述观点基本一致的看法。

她认为儿童文学特殊性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主要是儿童文学特定读者对象——审美主体的主客观两方面的具体情况,即客观上社会教育对孩子们的要求,主观上孩子本身心理年龄特点的要求。

客观方面的具体情况在于社会教育对孩子们的要求集中体现在教育的方向性,主观方面的具体情况在于孩子本身的心理年龄特征。

也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一定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心理发展上所显示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2]方卫平教授对于权威性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教育的方向性”不是儿童文学特有的属性,无法构成儿童文学特殊性的一个“基本因素”。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学说,儿童特点是儿童有别于成人审美性的主体结构,所以,儿童特点才是儿童文学区别于成人文学特殊性的一个“基本因素”。

“因此,儿童文学只有适应儿童主体结构,才能成为儿童的审美对象,获得独立的存在价值。

”儿童文学应该是能够为儿童接受和欣赏的儿童化文学,那么适应儿童主体结构的同化机能是儿童文学的第一个特点。

儿童文学研究论文关于儿童文学的论文

儿童文学研究论文关于儿童文学的论文

儿童文学研究论文关于儿童文学的论文我国儿童文学作品起步晚,由于时代背景的特殊性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很长一段时期内,儿童文学作品都同我国政治命脉密切相关,具有十分浓重的时代特色,因而这也导致我国儿童文学作品的幽默艺术发展缓慢。

儿童文学研究论文第一篇:学生儿童文学阅读兴趣激发策略《语文课程标准》中,学生的阅读文类被明确指定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散文、古诗等。

这意味着儿童文学成为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

但是目前,受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冲击,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地去阅读儿童文学作品。

教师该带领学生走进儿童文学的世界,让学生爱上儿童文学呢?通过几年的儿童文学教学课题实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激发兴趣,感知阅读有了儿童文学阅读兴趣,小学生就会像采蜜的蜜蜂一样,努力寻找阅读机会,从阅读中得到阅读满足,进而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对待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会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低年级主要采用故事悬念法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把孩子们带入一个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

二、创造条,促进阅读1.上好“三课”。

(1)读物推荐课:为学生推荐好的书目,做到好书共享。

(2)读书方法指导课:教师根据本年段学生的特点,向学生推荐不同的阅读方法。

(3)读书笔记交流课:针对学生在读书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要求学生撰写读书笔记,经老师的批阅后,班级整理成册,让学生享受到阅读成功的喜悦。

2.建立班级图书角。

建议学生把自己的书放在图书角,大家交换阅读,安排专人管理图书,定期在班级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阅读能力。

3.开放学校图书室。

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图书进行分类,并下发到各个班级,供学生阅读,真正发挥图书室为学生的儿童文学阅读服务的作用。

4.借助网络辅助阅读。

鼓励学生多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优化学校的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5.保证阅读时间。

每星期我们都要求语文教师安排一节课进行儿童文学阅读指导,这样,既能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郎的巨额花费,她仍然不得不强装欢笑接待其他情人,因此,她的内心比起杜十娘来更为痛苦。

杜十娘身上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与杜十娘相比,茶花女显得忍辱负重的牺牲精神有余,坚决反抗的斗争精神不足。

她能摆脱公爵、伯爵和纨绔子弟的控制和威胁,坚决卖去一切奢侈品而和阿尔芒隐居乡下,这是她反抗精神的表现。

但是茶花女心肠太软,过于舍己为人,对于门第等级观念又太忍让屈从,以致在跳出火坑之后重又折回,最后,用慢性自杀的方式含恨而死。

这种懦弱性格只能引人怜悯,却缺乏杜十娘那种刚烈坚强的鼓舞人们起来抗争的力量,令人悲叹。

悲剧命运的深思:杜十娘幼时为生活所迫,被卖入妓院,受尽凌辱,饱尝辛酸。

茶花女本是贫穷纯朴的农村姑娘,到巴黎谋生,不幸堕入红楼中。

她们都不甘命运的摆布,却都不幸成为命运的玩物。

可怜一片无瑕玉,误入风尘花柳中。

这就是悲剧!不同的是,杜十娘是在毁灭中一直守侯着爱情,茶花女只是在毁灭里偶然邂逅了爱情。

爱情一旦来临,她们便开始了新的人生。

杜十娘与茶花女生活在同样肮脏的环境中,遭受到同样非人的待遇。

可是她们始终保持着“只有香如故”的心灵和美好的人生理想。

在她们被玩弄的躯体里,始终深藏着“不教泥淖陷渠沟”的灵魂。

茶花女虽出身卑贱,但却能坚决地拒绝“用不着对她讲礼貌”的诸多男人的纠缠,显示了她高尚的自尊;当杜十娘得知自己刚跳出火坑又将陷入虎口之时,她失望于李甲,绝望于尘世,毅然怒沉百宝箱,纵身清流中。

死,成了她最后的自尊。

杜十娘与茶花女最终都选择为爱情牺牲自己。

但是,杜十娘是被负心汉离弃后在轰轰烈烈中香消玉殒,魂归天国,显示了如火的个性;茶花女是在遭心上人误解后痛不欲生抑郁而终,表现了她情柔似水的品性。

李甲是不是后悔了呢?他悔的是“十娘椟中有玉,自己有眼无珠”,最终仍然无非一个“钱”字;阿尔芒是不是也后悔了呢?他悔的是“除了他的侮辱是他始终爱她的证据外他还给她什么?”杜十娘和茶花女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两个经典的女性形象,她们共有的肮脏职业与美好心灵,下贱身份与聪明才智,屈辱地位与坚强人格,执着的美好追求与勇决的自我毁灭,形成一系列的巨大反差,震撼人心地控诉了罪恶社会,留给人们无尽的遗憾和惆怅。

韩伟,现供职于长春中医药大学 。

周作人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影响■ 张昆群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者,周作人先生对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他的《儿童的文学》一文,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儿童文学的名称也由此而得。

在这篇初为演讲稿的文章里,他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以儿童为本位的现代儿童文学观,并对儿童文学的发展有了初步设想。

而他在童话研究方面的著述,大大促进了国人对童话的研究与创作。

如他的《童话略论》《童话研究》等文章,探讨了童话研究的方方面面。

因他在儿童文学理论方面的开拓性贡献,被推崇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理论的奠基者。

当然,周作人先生对儿童文学的贡献不仅仅限于理论方面,在实践方面他也是颇有建树的。

他的儿童文学实践活动主要在于对优秀的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与介绍。

周作人先生在儿童文学译介领域所著颇丰。

他是最早介绍《格林童话》的人之一。

同时,他翻译了日本及美国的童话剧,使得中国儿童得以接触到了儿童111戏剧这一崭新儿童文学体裁。

但周作人先生在儿童文学界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他在五四前后对《安徒生童话》的翻译与介绍。

周作人先生为什么在儿童文学建设初期选择《安徒生童话》作为一种理想的儿童文学范式介绍进中国?他对《安徒生童话》的翻译与介绍对中国儿童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很显然,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周作人先生的儿童文学观以及当时的儿童文学发展的背景有所了解。

受西学的影响,鲁迅与周作人首先提出儿童文学应以“儿童本位”为基点。

周作人明确地提出“儿童文学只是儿童本位的,此外更没有什么标准”。

周作人视儿童为“完全的个人”,他以“儿童本位观”为理论基点,指出儿童文学应重视儿童的精神世界,尊重与理解儿童独有的心理年龄特征。

他曾批判当时儿童文学发展的两种错误偏向:“大抵在儿童文学上,有两种不同的错误,一是太教育的,即偏于教训,一是太艺术的,即偏于玄美,教育家的主张多属前者,诗人多属后者;其实两者都是不对,因为他们都不承认儿童的世界。

” 对于有些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者所强调的儿童文学的教育功用问题上,周作人旗帜鲜明地宣称:“我相信童话在儿童教育上的作用是文学的而不是道德的。

”他一再重申,不论怎样的儿童读物绝对不能灌输“圣经贤德”等道德观念和政治思想。

周作人所推崇的儿童文学是那种充满幻想,游戏精神的作品,如“无意思之意思”童话。

在《童话略论》中,他认为“今以童话语儿童,既足以厌其喜闻故事之要求,且得顺应自然,助长发达,使各期之儿童得保其自然之本相,按程而进,正蒙养之要义也。

”周作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全然不能满足儿童的精神渴求,因而他多次呼吁应借重翻译。

比如在《儿童的文学》一文中,他指出“中国在文学中可以供儿童之用的, 实在绝无仅有……没有恰好的童话集可用。

翻译别国的东西,也是一法。

”然而,周作人对待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态度既是开放的,同时又是保守的。

他保守的一面则体现在他对外国作品内容的选择上。

在选择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时,周作人坚持这样的原则“……就是凡过于悲哀、苦痛、残酷的,不宜采用”。

这显然折射出他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周作人将儿童视作“自然的人”,“理想的人”。

他极力想使儿童不受外面纷杂的污染,从而保持纯洁的童心。

然而,现实世界是残酷的。

面对不可避免地被污染的痛心现实,周作人没有选择将文学作为一种斗争的方式,而是希望儿童借文学的输入为孩子营造一座“适宜的花园可以逍遥”,从而使儿童不必过早地进入“悲哀、苦痛、残酷的”成人世界。

周作人在儿童文学译介领域所著颇丰。

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他对《安徒生童话》的翻译与介绍。

周作人以一个儿童文学启蒙家独到的眼光选择了《安徒生童话》,并不遗余力地将它译介进中国。

从而将《安徙生童话》推向了中国儿童文学历史舞台的最中心,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与久远的影响。

周作人对《安徒生童话》的推崇从以下两段文字可见一斑。

1913年他发表《丹麦诗人安兑尔然传》一文,在向中国读者第一次详细介绍了安徒生的生平之后,他赞道,“其所著童话,即以小儿之目,观察万物,而以人之笔写之,故美妙自然,可称神品,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

”另外,在与赵景深进行有关童话的探讨书信中,周作人在对安徒生童话与王尔德童话进行了对比之后,他感叹到,“我相信文学的童话到了安徒生而达到理想的境地,此外的人所作的都是童话式的一种讽刺或教训罢了。

”周作人并非是向中国读者介绍《安徒生童话》的第一人。

然而,“使安徙生被中国人清楚的认识的是周作人先生” 。

《安徙生童话》112最早由孙毓修先生介绍进中国。

较成规模的安徙生童话的中译本是1918年出版的陈家陈大镫的文言译作《十之九》。

早在1909年鲁迅及周作人共同出版的《域外小说集里》就有周作人所译《皇帝的新衣》。

1913年,他又在绍兴《若社丛刊》创刊号上发表《丹麦诗人安兑尔然传》,详细介绍了安徒生的生平与作品。

但国人真正以极大的兴趣与热情关注《安徒生童话》是在五四运动前后,即自觉的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端时期。

由于中国古代遗留的儿童文学读物少之又少,现代儿童文学的建设者开始选择外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当时许多的文坛巨匠、著名的文学社团与报刊杂志都投身其中。

1918年,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发表了《读〈十之九〉》,他批评了二陈译本用文言文翻译《安徒生童话》,将原文中活泼的语言特色及符合儿童心理的艺术特色都给抹杀了。

他感叹说,“又见翻译名家用古文一挥,那更要不得了……所以把外国异教的著作,都变做班马文章,孔孟道德。

”1919年出版的《新青年》6卷1期上又刊登了周作人译的《卖火柴的女儿》及《安徒生的生平》。

《新青年》在当时的文艺界不言而喻的影响以及周作人在新文化运动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国人真正开始关注《安徒生童话》。

诚如郑振铎所言,“此后,安徒生便为我们所认识,所注意,安徒生的的作品也陆续有人译了”。

1925年为安徒生诞辰120周年,《安徒生童话》的翻译与介绍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高潮。

至此,《安徒生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理想范式被推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最中心。

除了《安徒生童话》的译介外,周作人还是最早介绍《格林童话》的人之一。

另外早在1904年他就译有王尔德童话中的《安乐王子》,发表于《域外小说集》上。

而且他还从日本及美国的两三位作家的作品中选译了六个小剧《儿童剧》。

正是他译的这六个儿童剧将儿童戏剧作为一种全新的儿童文学体裁介绍给中国读者。

由于周作人在当时儿童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他对以《安徒生童话》为首的外国优秀童话的推崇与译介可以说引发了二十年代的“童话”热。

在“五四”时期,童话几乎就是“儿童文学”的同义语,两者没有严格的界限。

一位日本学者曾对周作人先生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的功绩做出这样的评价:周作人对外国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介绍与研究,实际上开启了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时期,他对安徒生与王尔德创作倾向的推崇,反映到当时的中国儿童创作中,形成了“五四”时期占主潮的创作倾向,这些贡献都是不容抹杀的。

[责任编辑 毅 剑]张昆群,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