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合集下载

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标题1:农村信用社的存在问题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有着一些问题,包括:规模小、资本薄弱、业务不规范、信贷流向单一、风险防控不够完善等。

规模小、资本薄弱:农村信用社在资本上普遍比较薄弱,资产规模不大。

作为金融机构,资本的充足性是保证其稳定运营和健康发展的基础。

业务不规范:由于农户经济状况和经营模式的多样性,农村信用社在客户服务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业务规范尚有待提升。

对于一些从事非法活动的人士,信用社管理部门的惩戒手段并不完善,容易造成风险积累,资产损失。

信贷流向单一:一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地区的发展不具有支持作用,主要是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而缺少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

风险防控不够完善: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机构,理财和风险控制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在风险管理上,一些信用社存在着风险控制不严格,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容易出现逾期不还、贷款变通的情况。

政策建议:一、政府应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资本重组,通过合并、增资等方式扩大规模,提高资本实力,增强运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对农村信用社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如增加处罚力度、加强管理惩戒机制等。

三、加强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预警和防控,加强对信贷资产质量的评估和审查,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和资产质量监管水平。

四、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培训和规范,增强信用社管理人员、客户经理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业务发展上,应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五、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建设,运用多种金融手段,支持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产品流向市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标题2: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的异同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都是服务于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但二者在管理体制、业务范围、监管机构等方面有着异同。

一、管理体制:村镇银行作为法人机构,具有更加完善和规范的管理体制,其任职人员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产生,接受中央银行的统一监管。

浅议甘肃省农村信用社的现状与对策

浅议甘肃省农村信用社的现状与对策
关 键 词 : 村 信 用 社 法人 制度 管 理 机 制 农

根 据 社 会 发 展 与 经 济 发 展 的 需 要 ,甘 肃 省 经 过 一 年 多 的 筹
22 完善 并 落 实具 体 的 管理 体 制 改革 .
备,在 2 0 05年 1 0月 2 2日正式挂牌成 立了甘肃省农 村信用社联 2 . 完善 并 落 实“ .1 2 三会 ” 度 制 合社 , 由省 内 8 7家县、 市农村信用社联社 以发起方设 立, 区、 自愿 在甘肃省农村信用社 的管理体制方面 , 当务之急是解决信用 入股组成 , 实行 民主管理 , 具有独立企业 法人 资格的地方性金 融 社行业管理职能的移交 工作 。与此 同时 , 理顺 农村信用社 系统 内 机构 , 根据省政府授 权 , 行对全省农村信 用社的管理 、 履 指导 、 协 部的管理体制 , 明确界定省联社理事会和经营班子各 自的权利 和 调和服务职能。在成立后 的这一年半 的时 间里 , 甘肃省农 村信 用 责任 , 形成 相互支持 、 相互制衡 的工作机制 ; 正确处理好行业管理 同法人治理 的关 系 , 在保证省 联社正确履行管 理、 指导、 调 、 协 服 联社对其 自身在不断的做着 改革与调整 。 务等职责 的同时 ,充 分尊重县级联社法 人地位和 经营管理 自主 1 甘肃 省农 村信 用社 现 状及存 在 的 问题 与不足 权; 积极推进县级机构 的法人治理 , 完善并 落实“ 三会” 制度 , 正 真 11 甘 肃 省 农 村 信 用 社 目前 的 规 模及 经 营 现 状 . 实现决策权 、 营权 、 经 监督权 三权 分立 , 做到各司其职 、 各负其责 。 1 . 甘 肃 省农 村信 用社 目前 的规 模 .1 1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 中 , 三者 的相互融合很重要 , 这 这是 落实改革 从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 至 20 0 7年 3月 ,甘肃省省 的一个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农 村信 用社 经过 省联 社 的改革 与 调整 之后 ,共 设有 机构 网点 2 . 优 化 产权 结 构 , 高管 理 效 能 .2 2 提 2 0 个 ,其 中法人机构 12 个 ,包括省联社 1 ,结算 中心 1 59 42 家 在产权制度改革方 面 , 重点要 按照股权结构 多样化 、 资主 投 家 , 级联社 8 , 县 7个 信用社 1 3 3 3个 ; 法人机构 信用分社 18 体多元化 的要求 , 非 07 努力将社会 上好 的经营管理理念 引入农村信 用 个; 另有村 级代办站 13 个 ; 5 3 甘肃省信合员工共有 1 . 5万多人 。 社 , 化原 有的农信社股权结 构并健全农信社 的企业文 化 , 优 引入 11 甘 肃 省 农 村信 用社 的 经 营现 状 .2 优秀的投 资主体 , 优化农信社 的资本结构 , 大增资扩股力度 , 加 积 截 止 20 0 6年 9月 底 ,甘 肃省农 村信 用社 资产 总额突破 了 极构建完善 的产权关 系。在执行 制定好 的相关改革政策时 , 体 具 60亿元大关 , 到 6 3亿元 , 0 达 2 负债总额 6 4亿元 , 0 所有者权益 】 要做的就是要落实制度 , 9 落实改革方案 , 不要让改革成为空谈 , 不 亿元 。各项指标都达到 了历史最好水平 。 要使之成为一种形式 , 底将 这种“ 彻 丢开 了不管 , 抓住 了不饶” 的 12 甘 肃 省 农 村信 用 社 现 存 的 问题 与 不足 . 工作做 法改正过来 , 确确实实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 . 增 股东 ) 的积极性 从数据上可 以看出 ,在 甘肃 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之后 , 23 建立有效 的激励机制 。 强社员 ( 全省 的农信社确实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 各项指标都在稳步 的向前 2 . 薪酬 分 配 制 度 改 革 .1 3 发展 ,确实对我省农村信 用社事业 的发展做 出了巨大的贡献 , 但 在我省农信社改革 中 ,社员的薪酬 问题一定要 坚持按 劳取 是在这些数字 的背后还存在着许多的漏洞 与不足 。 酬、 工效挂钩的原则。各级联社按照劳动 、 技术 、 管理和效益等要 ( ) 人治 理结构不完善 ;2 管理职能不 明确 ;3 社员 ( 1法 《) () 股 素 , 实行绩效工资制 , 将员工 的薪酬分配同员工 的个人贡献多少 、 东 ) 力没有体现 , 权 工作积极性不强 岗位责任大小 、 工作 质量好坏 、 务水 平高低紧密结合起来 , 业 客观 公正地进行 岗位劳动评价 ,根据经营效益确定薪酬发放水平 , 加 2 对于 甘肃 省农村 信 用社进 一步 发展 的对 策与建 议 大绩效考核力度 , 开收入分配档次 , 拉 这样可 以极 大地调动员 工 把我省 的农 村信 用社 发展成 为一 个真正 的在支农 建设 中起 的工作积极性 、 主动 和创造性 。 ( 下转 1 9页 ) 5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困难与对策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困难与对策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困难与对策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困难与对策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十“三农”的地方金融企业,其发展倍受瞩目。

如何改革、如何发展是农村信用社急待解决的难题。

同其他企业一样,管理是办好信用社的基础,从严管理是农村信用社永恒的主题,越是而对市场经济的各种机遇和严峻挑战,越是要强化管理。

管理关键在一个“严”字,要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使整个金融系统的每个机构和岗位、每一项工作和程序以及每个环节都真正体现从严的精神,都符合金融法律、规章和纪律。

一、农村信用杜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一)结算不通畅存款、贷款、结算是银行业三大主体业务,农村信用社结算作为自身三大丰体业务之一。

尽管这儿年在结算渠道疏通上做了许多努力,但与国有商业银行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没有开通快捷的全国联行和全围银行汇票业务。

国有商业银行很早就开办了全国联行业务,可以办理异地汇款、异地汇票承兑、跨系统办理汇兑业务,客户到外地进货,带一张汇票,走到全国各地都可以取款。

而农村信用社虽然部分地方加入了全国农村信用社特约汇兑系统,但全国特约汇兑只能办理汇款,不能办理异地汇票承兑业务,并且只能在加人了全国特约汇兑的信用社之间开办这项业务,更不允许跨信用社系统办理汇兑业务。

(2)没有开通异地存款通存通兑业务,大部分地方连同城存款通存通兑也没有开通。

由于农村信用社结算渠道不畅,导致出现许多问题。

例如农村信用社服务功能不健全。

不能向客户提供快捷的结算服务,给许多农户外出经商带来不便,许多单位明确规定只能在国有商业银行开户,不准在农村信用社开户,导致农村资金外流,许多打工人员走的时候从农村信用社带走现金,回来的时候,由于农村信用社结算渠道不通,打工赚的钱都汇入了其他金融机构。

(3)开户企业被转移。

由于农村信用社结算不方便,由农村信用社贷款扶持起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最后不得不转向其他银行开户,造成农村信用社存款大量流向其他银行,又由其他银行贷向城市企业;造成农村资金流向城市,支农资金向非农产业转移,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实力。

甘肃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甘肃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甘肃农村信用社 的存款准备金 比率高达 2 . 9 , 高的上存 比 53%过 率 限制 信用社 的放贷规模能力,使得资金最稀缺 的农村地 区 T
其 自身 的储 蓄 资金 还 外 流 城 市 , 剧 了农 村 的金 融供 求 矛 盾 。 加 3 从 业 人 员素 质 低 , 行 制 度 不 完 善 。 由于 城 乡 空 间 距 离 . 联 太 、 备 落 后 等 素 , 间接 导 致 了从 业 人 员 素 质 低 , 行 制 度 装 也 联 不 健全 、 完 善 。 统计 ,0 4年甘 肃 农 村 信 用 社 职 员 的 半 数 以 不 据 20
维普资讯
甘肃农业
20 年第 0 期 ( 28 08 1 总 5 期)
甘 农村 钵系 肃 金熬 存在菊问 题及麦 越 覆建
武玉洁 ( 兰州大学, 甘肃 兰州 70 0 ) 30 0
我 国 长 期 以来 就 有 地 区经 济 发 展 不 平 衡 的 问题 。 金 融 领 域 改革 开 放 的 2 0多年 来 农 村 的 贫 富 差距 进 一 步 加 大 , 民 间 使
20 0 4年 我 国 6 . 7 的信 用 社 处 于 资 本 不 足 状 态 ,而 且 11%
4 . 1 % 的信 用 社 资 本 严 重 不 足 , 至 还 有 近 1 . 6 % 的 信 用 1 8 甚 7 5 社 资本处于负的状态 。 甘肃的金融体系较全 国水平更为脆 弱, 情
号, 其业务规模迅速 膨胀 , 甘肃省邮政储蓄 20 0 4年底 的存款 余 额达到 1 1 10万元, 442 由于其资金直接转存到 了人 民银行 , 使得
也不例外。 尤其是甘肃农村金 融发展更加不平衡 。 分析甘肃农村
金 融 体 系存 在 的 问题 , 寻 找进 一 步 深 化 农 村 金 融 体 系 改 革 的 途 径 , 于 农 民 增 收 、 农村 建 设 、 个 国 民 经 济 的稳 步 发 展 以 及 对 新 整 和 谐社 会 的创 建 等 都 具有 非 常 重 要 的 意义 。

农村信用社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信用社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信用社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经营效益大幅提升,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我信用社在国家和政策的支持下这两年越走越好,经营的越来越好。

在实际经营管理中农村信用社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切实转变观念,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科技手段,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自有资金难以满足贷款需求。

主要原因:一是单个农户的贷款需求额度不断扩大。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的外流,使目前的单户农业生产无论是从单位面积投入还是从扩大生产面积投入上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使单户农户的贷款需求额度不断扩大。

二是涉农领域不断扩大涉农产品的商品率不断提高。

“三农”领域已经在人们的思想领域不断开阔,农村信用社也在不断扩大“三农”金融服务领域。

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金融和“三农”赋予了更广阔的内涵。

与“三农”资金需求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形成了供需矛盾。

二、思想观念陈旧,缺乏进取精神。

一是对目前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创新意识不强,许多信用社主任平时不注重学习,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不采纳、不推广应用,爱用传统的老观念、老思想、老办法、老经验去开展工作。

二是得过且过思想严重。

许多信用社员工缺乏工作责任心,对待工作马马虎虎、应付了事,不思进取,有得过且过、不求功劳,但求无过的思想。

三是传统的经营观念尚未根除,部分职工缺乏市场营销意识,皇帝女儿不愁嫁,视贷款为权力,等客上门,坐阵经营,人求于我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虽然现在邮政小额信用贷款已经投放,小额贷款公司也已经成立,农行贷款也开始下乡,但部分职工只是在喊“狼来了”,却没真正意识到“狼来了”的后果,因此从思想上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三、柜员素质偏低承老龄化。

由于农村信用社历史延续过程复杂,现有职工大部分是农业银行代管时期招收的“子弟兵”,一般初中、高中毕业就进入信用社工作,很少有正规大学的毕业生分配到农村信用社工作。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方案优化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方案优化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方案优化三、甘肃省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甘肃省农村信用社通过7年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从历年经营情况看,现有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对促进全省农村信用社资产业务的发展和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但随着内外部经营情况的变化,原有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出现了一些问题,已经幵始不能完全适应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本章首先介绍了甘肃省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目前现状,其次探寻其中存在的问题,再次对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强调了甘肃农信优化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一)甘肃省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现状1、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基本情况(1)简介农村信用社是甘肃省历史最为悠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从1952年第一家农村信用社——皋兰县石洞信用社诞生到现在已走过了60年的历程。

2003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 号),决定加快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交由省级地方人民政府负责。

2004年9月,甘肃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对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

经过积极筹备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于2005年9月16円创立,11月22 FI JH式挂牌幵业。

省联社成立近7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JH确领导下,在甘肃银监局和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的科学监管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履行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始终坚持审慎经营的理念,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快发展为主体,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全面实施“1235”战略,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促进全省农村信用社实现了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截止2012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共有法人机构88家,其中县级农村合作银行18家、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社69家、结算服务中心1家,营业网点2246个,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数的50%。

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改革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改革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改革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自从农村信用社开展改革工作以来,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明显好转,支农资金实力明显增强,产权制度也进一步得到完善,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现状、作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改革和发展存在的问题(一)产权关系仍需进一步明晰多年以来,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责任不落实,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以法人为单位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关键就是要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实现“谁出资、谁管理、出了问题谁负责”这一目标。

这就要求股东在依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以自己的出资额来清偿债务,股东享有所出资产的收益权,企业由出资人或其雇用的经理人员来经营。

按照市场经济理论,产生这种效应的前提是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组合,而非政府行政主导。

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原因,使其自建社以来的所有改革均是政府行政主导的结果,社员投入资本的增多并不意味真正获得更多的表决权和管理权,使社员没有增加股本金份额的动力。

目前,股本金补充仍处于被动引导而非主动增资的局面,导致农村信用社股本金经过多次的清产核资和改革规范都难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意义,这种非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农村信用社在由合作社转向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过程中,现有的法人治理结构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没有建立起决策、执行、监督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激励和约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匹配。

具体表现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各自的职责分工尚未明确,现有的许多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执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有效分离,股东会和理事会很难对信用社法人代表实施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一长独大”的现象仍然严重。

(三)经营机制僵化和内控乏力由于长期受“官办”思想和国有商业银行管理模式的影响,农村信用社在管理上形成了“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的痼疾,难以实行有效的正向激励制度,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员工素质普遍偏低,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_李效平

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_李效平

农村信 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 中的 备 , 从而加大了经营成本 。 此外日 量不高 , 大批贷款形成 呆滞 , 资金
基础地位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 各项 常的稽核检查 、安全检查等业务方 流动性进一步恶化 。
业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 已成为支 持农业 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 要金
面的指导和检查越来越多 , 形成经 营成本居高不下 。
8 、监管单位要协调内部工作 , 减少对信用社检 查的频率和随意
《 甘肃金融》2001 年第 1 期
性 。 各监管部门在实行监管时 , 要 互相沟通 , 任务明确后可组成联合 工作组实施监督检查 , 不要搞重复 检查 , 以减少农村信用社的负担 。
9 、尽快改善结算服务 , 促进农 村信用 社业务的快速发 展 。 联社 应高度重视信用社结算服务 , 建立 适合农村信用社发展 需要的资金 融通 、电子联行 、汇票 、现金供应等 方面的服务体系 , 从结算手段上与 商业银行拉近距离 。
社的 机构 大多 在农 村 , 企 业比 较 少, 因此 , 对公存款这部分低成本 存款吸收的比较少 , 而高成本储蓄
款和经济开发贷款 , 且这些非农业 额多头贷款多 , 个别信用社此类贷 存款多 , 利息支出较大 , 在信贷资
贷款大多已 成为不良贷款 。 以上 款达 40 %。 如北道区一个体户在 产质量不高 、利率下调 、贷款增量
11 、加强合作金融立法势在必 行 。 近年来 , 人总行虽先后制定发 布了《农村信用社管理规定》和《农 村信用社县级联合 社管理规定》 , 但其 作为 行政 规章 , 法律 层次 较 低 , 法律效力较弱 , 缺乏权威性 , 对 合作金融的资产保全作用不大 , 因 此加强合作金融立法势在必行 。
总之 , 要防范和化解贫困地区 农村信用社的风险 , 不仅要靠信用 社自身加强内部管理 完善内控制 度 , 而且还要取得央行和地方政府 在政策方面的扶持 , 央行在监管的 同时 , 也应多理解并支持信用社的 建设, 尊重信用社的经营自主权, 协调 、疏通信用社与当地政府和各 级部 门的 关系 , 为 信 用社 创造 良 好 、公平的竞争环境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存在
的问题及改革
系别:财政金融系
专业 (方向):金融学
年级、班:2009级(2)班
***名:***
***师:**
2012 年6 月22 日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摘要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组织进驻农村金融市场,加上民间借贷逐渐阳光化,和逐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开始呈现出竞争交错化、组织多样化的局面。

这种竞争性市场逐步形成并不断扩大,使得所有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主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在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如何进行策略选择,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要想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对其竞争力做出客观公正的认识,以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同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所具有的竞争力,并依此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并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甘肃省;缺陷;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relaxation of the rural financial market access conditions, various forms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micro-credit organizations stationed in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coupled with the gradual publicity and improvement of debit and credit, the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started to show its fierceness in competition and variety in organization. The formation and expansion of such competitive markets make the competition among all the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increasingly fierc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t appear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o choose strategies.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n competitive markets, Gansu rural credit union, as loc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s to realize its position and make an objective and fair judgment of competitiveness, and accordingly works out effect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o w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to serv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ter.
[Key Word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Gansu Province; Defects; Countermeasures
目录
一、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与现状 (1)
(一)甘肃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 (1)
1、农业银行管理时期(1979年—1996年) (1)
2、人民银行代管时期(1996年—2004年) (1)
3、甘肃省政府管理时期(2005年至今) (3)
(二)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状 (4)
1、甘肃省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及法人治理结构 (4)
2、甘肃省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现状 (5)
二、甘肃省农村信用社竞争优势分析 (5)
(一)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 (6)
(二)充分的地缘优势 (6)
(三)灵活的经营机制 (7)
(四)农户联保贷款 (8)
三、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 (9)
(一)农村信用社缺乏支农动力和激励,资金流出越来越严重 (9)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化解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弱 (10)
(三)农村信用社“三会”流于形式,不利于民主管理 (11)
(四)市场竞争不充分,农村信用社缺乏贷款定价的压力和动力 ..(11)(五)贷款定价基础支持系统不完善 (12)
四、政策建议 (12)
(一)因地制宜,鼓励多样化的产权模式 (12)
(二)强化“三会”的权利制衡机制,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 (12)
(三)继续推进小额贷款业务,加大信用社金融支农的力度 (13)
(四)如何提升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能力 (14)
参考文献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