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浅谈落叶松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浅谈落叶松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浅谈落叶松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落叶松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乔木树种,其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丽,被广泛应用于
家具、建筑等领域,是重要的经济树种。

然而,在落叶松的生长过程中,也会遇到多种病
虫害,影响树木健康生长。

一、主要病害
1、落叶松枯萎病:主要由真菌引起,患部从叶片到根部依次出现枯黄现象,最终导
致树木死亡。

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加强林间通风,避免过量施肥等方式控制病害。

如患病较严重,可采用空间喷雾、地面喷雾等方式进行病害治理。

2、落叶松白条萎病:主要由真菌引起,高温潮湿的条件下易生发,叶片先是轻微黄化,之后叶片逐渐变色呈红褐色,长条纹。

重病时,许多叶片都变成红褐色的长条状。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优先,以及及时清除病残叶、树皮等方法控制病害。

如病害
较严重,可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治理。

1、松毛虫:以松针和嫩枝为食,严重的会攻击松根,造成树倒。

防治措施:应选择适宜的杀虫剂进行防治,如硫磺磷、溴敌隆等。

除此之外,还可采
取人工捕杀的方式,如放置灯光诱捕、人工布设捕捉器等。

2、松材线虫:该虫主要侵害松木树干,在树内造成瘤状结构物,阻止树液正常流通,导致树干死亡。

防治措施:加强森林健康养护,以预防为主,被感染的树木应及时割除,以遏止其传播。

若感染树木较多,则需要采用物理和化学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理。

总之,落叶松的病虫害防治并非易事,需要采用多措并举的方式进行治理。

只有加强
防治,才能使落叶松更加健康茂盛,发挥其重要的经济作用。

北方落叶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北方落叶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北方落叶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北方落叶松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树种,它具有生长快、力量强等特点,因此在北方地区被广泛种植。

北方落叶松也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品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北方落叶松常见的病虫害以及其防治措施。

一、常见病害1.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北方落叶松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

患病的松树会出现落叶、树皮裂纹、木质部变软、树干腐烂等症状。

严重的感染会导致树木死亡。

2.松树大烟薙松树大烟薙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黄化、干枝枯死、传播快等症状。

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树木死亡。

3.松树根腐病松树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地下部位病害,会导致树木根部腐烂,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严重时会导致树木死亡。

二、常见虫害1.松毛虫松毛虫是北方落叶松的主要害虫,会大量食飞松的叶片,导致叶片干枯、脱落,严重时会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2.落叶松卷叶蛾落叶松卷叶蛾是北方落叶松的另一种主要害虫,会使树枝和树叶被卷曲,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长。

三、防治措施1.合理种植选择适合生长环境的种植地点和方法,并保证植物充足的阳光和气候条件。

2.合理施肥对北方落叶松进行合理施肥,增强树木的抗病能力。

3.定期修剪定期对树木进行修剪,清除枯树枝和受虫害的部分,保持树木健康。

4.喷洒农药发现病虫害的情况下,可喷洒相应的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浓度,防治期间要避免接触。

5.植物保护加强植物保护,保持树木周围环境卫生,减少害虫和病菌的滋生。

北方落叶松是北方地区常见的树种,但也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

为了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我们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好每一棵树木,促进北方地区的绿化建设。

北方落叶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北方落叶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北方落叶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北方落叶松是一种常见的树种,但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本文将
介绍北方落叶松常见的病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常见病害:
1. 枯萎病:枯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北方落叶松的叶片和枝干逐渐枯萎。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喷洒杀菌剂,及时清除病害植株,加强调节植株的生长环境。

1. 松毛虫:松毛虫是北方落叶松的主要虫害,会导致松针被吞食,严重时会导致枯死。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喷洒杀虫剂,清除被虫害严重的松针,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引入
天敌等。

2. 松蜂:松蜂是一种寄生于北方落叶松的昆虫,会在树干上产卵,并导致树木枯死。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感染的树木,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增加天敌的数量。

三、综合防治措施:
1. 加强管理:定期对北方落叶松进行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2. 生物防治:引入松毛虫的天敌,如天牛和普通食榧虫等,以减少虫害的数量。

3. 环境调控:保持北方落叶松生长环境的良好,包括保持土壤湿润和排水良好,适
时修剪枝干。

4. 使用化学防治: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喷洒杀菌剂或杀虫剂,以控制病害和虫害的
发生。

北方落叶松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枯萎病、松枯萎病、松锈病、松毛虫、松蜂和松毛
虱等。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管理、生物防治、环境调控
和使用化学防治等。

通过综合防治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北方落叶松的
病虫害,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落叶松是一种常见的树种,它们在园林和森林中经常可以看到。

落叶松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健康。

对于落叶松病虫害的防治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落叶松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针对这些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一、常见的落叶松病害1. 松毛虫松毛虫是落叶松的常见害虫之一。

成虫和幼虫主要以叶片为食,大量吃食叶片会导致叶片黄化、枯萎,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严重的情况下,松毛虫还会导致树木死亡。

对于松毛虫的防治非常关键。

2. 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木线虫引起的一种重要的松树病害。

患病的落叶松会出现树皮破裂、树干腐烂的现象,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健康。

一旦树木感染了松材线虫病,往往无法治愈,只能采取预防措施进行控制。

3. 松针虱二、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1. 加强树木管理落叶松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加强树木的管理,保持树木的健康。

及时清理枯枝败叶、坏死的树皮,定期修剪树木,保持树木的通风和透光。

2. 营养管理合理施肥,保证树木的养分供应,增强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可以选择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肥料,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和天敌真菌控制害虫的数量,减轻化学药剂对环境的影响。

选用对落叶松有益的昆虫和真菌,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

4.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适量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该选择对落叶松有针对性的、低毒性的农药,同时注意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物理手段进行防治。

比如人工捕捉害虫、喷洒高压水流清洗叶片等方式,减轻害虫对树木的侵害。

6.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落叶松的生长状态,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和加重。

通过以上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落叶松的病虫害。

也需要我们加强对病虫害知识的了解,提高对病虫害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落叶松松毛虫是落叶松的重要害虫之一,它主要危害落叶松的叶片。

北方落叶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北方落叶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北方落叶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北方落叶松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但在种植和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以下将介绍北方落叶松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1. 落叶松叶枯病:该病主要在湿冷条件下发生,易引起苗木叶片枯黄、干枯,并逐渐蔓延到整株幼苗。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排水、疏枝、保持通风、选择抗病品种等。

2. 落叶松黄斑病:该病主要通过种子传播,造成幼苗叶片出现黄色斑点、干枯,严重时整株枯死。

防治措施包括用消毒液处理种子,提高苗木的抗病能力,加强灭菌栽培基地的管理等。

3. 落叶松细菌性根腐病:该病主要通过土壤传播,病菌侵染根部,导致落叶松幼苗的根部腐烂、叶片枯黄。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加强土壤管理、定期清除病株等。

4. 落叶松斑点落叶病:该病在秋季多发,病菌寄生在叶片上,形成黑色斑点,并使叶片逐渐枯黄脱落。

防治措施包括剪除病叶、改善通风条件、提高树冠透光率等。

5. 落叶松松球壳孢病:该病主要在湿润的环境下发生,使得松球被囊壳上形成圈状菌斑,影响松球的发育和播种质量。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排水、栽培抗病品种、保持通风等。

6. 落叶松毛虫:该虫以幼苗和树叶为食,造成叶片被啃咬和大面积的枯黄。

防治措施包括喷施杀虫剂、提前预防和监测虫害、清除虫害源等。

7. 落叶松小蠹:该虫以树干内皮为食,造成树木的内皮层和木质部的损伤,严重时导致树木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割除受虫木材、改善通风条件、定期检查树木等。

8. 落叶松松毯蚧:该虫以树干表皮为食,形成蚧茧,严重时造成树皮干枯脱落,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

防治措施包括用植物油涂抹虫体、合理施肥、修剪病虫树皮等。

防治北方落叶松的病虫害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选择抗病虫品种,定期检查疫情,加强管理以及喷施合适的农药等。

还需要提高树木的抗病虫能力,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提高北方落叶松的生长和产量。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落叶松是一种常见的常绿树种,被广泛种植用于城市绿化、园林景观等领域。

落叶松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树木的健康生长带来困扰。

为了保护落叶松的健康,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

我们来看看落叶松常见的病害。

落叶松常见的病害有落叶松白粉病、针叶枯萎病、根腐病等。

落叶松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常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生。

病害初期,叶片上会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并逐渐扩大,导致落叶松叶片枯黄、脱落。

针叶枯萎病则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初期,落叶松针叶上会发现枯黄、枯萎,并逐渐向整株蔓延。

根腐病则是由真菌引起的,常在过湿的土壤中滋生,导致落叶松根部腐烂、树木死亡。

对于这些病害,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加强落叶松的养护管理,提高树木的抵抗力。

合理施肥,保持水分适宜,避免过湿或干旱;定期修剪枯枝、病叶,清除病害源,减少病菌的传播。

推广施用生物有机肥、生防剂等环保产品,增强土壤的养分供应与生物活性,提高根系抵抗病害的能力。

合理选用抗病品种,及时发现病害发生的迹象,并采取防治措施,以减轻病害的危害。

除了病害,落叶松也常受到多种昆虫的侵袭,如松毛虫、松细枝象、松影蛾等。

这些昆虫为害落叶松的树皮、叶片和枝条,导致落叶松生长缓慢、树冠稀疏。

为了防治这些害虫,可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发展趋势,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

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如引进天敌来控制病虫害的繁殖。

还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喷洒合适的杀虫剂,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落叶松的病虫害防治需要多种手段结合使用。

在进行防治工作时,应注重综合治理、综合防治,建立健全的防治体系,加强管理养护,提高树木的抵抗力。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保护落叶松的健康生长。

浅谈落叶松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浅谈落叶松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浅谈落叶松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落叶松是常见的松树品种之一,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但是,在生长过程中,落叶松也会面临各种病虫害的威胁,这不仅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还会对树木造成重大的损失。

因此,对落叶松的病虫害进行深入了解和防治至关重要。

一、主要病害
1. 松锈病
松锈病是由松锈菌引起的一种疫病。

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淡黄色小斑点,随着病害的发展,叶片会逐渐变黄、变褐,最后干枯掉落。

松锈病的病害不仅会影响叶片的正常功能,还会导致幼嫩枝条枯萎,从而影响整个树冠的生长发育。

防治措施:及时清除病树枝条和落叶,加强营养管理和施肥,选用对松锈病具有一定抗性的落叶松品种。

松墨汁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松墨汁病病害初期,松树表皮上的皮孔会逐渐扩大,形成大小不等的圆形褐色斑点,斑点上会渗出一种形似墨水的液体,称为松墨汁。

防治措施:及时清除枯死落叶和病树枝条,及时进行修剪和喷洒有效的杀菌剂。

松小蜂是一种常见的木材害虫,成虫偏好寄生在落叶松的嫩枝、嫩叶和花序中。

虫害初期,松小蜂卵孵化后,幼虫会挖入松树叶片或嫩枝中进行取食,形成大小不等的孔洞,对叶片和嫩枝造成严重的危害。

防治措施:及时清除枯死落叶,加强树冠保养,对大面积发生松小蜂虫害的树木进行适时喷洒灭虫剂。

2. 松毛虫
松毛虫是一种常见的林木害虫,在落叶松林中很常见。

松毛虫取食落叶松树的嫩叶、嫩芽和嫩枝,对松树造成严重的伤害。

松材线虫是一种树木内部寄生的害虫,对树木造成的危害相对严重。

这种虫害对落叶松的幼嫩枝条和嫩芽造成的损害尤其严重,很容易引起整个树冠枯萎。

北方落叶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北方落叶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北方落叶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北方落叶松是我国重要的林木之一,但其生长环境并不理想,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北方落叶松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一、病害1. 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北方落叶松的主要病害之一,由松材线虫引起。

该病害发生后,松木内部出现黄褐色透明的细丝状物质,并且松木的树皮会因为虫体的活动而破裂。

患病的树木会迅速失去活力,最终死亡。

防治措施:在北方落叶松林区,常常会采取灭虫药剂喷洒的方法进行防治。

此外,落叶松铁线虫防治也要加强,避免因落叶松铁线虫感染而引起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2. 落叶松干腐病落叶松干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患病的树木上会出现圆形或长形的腐烂部分,这些部分通常呈现出黑褐色或暗棕色。

假如干腐病在较早的时候被发现,可以采用在病树上注入药剂的方式进行治疗,而松树干腐病较严重时,只能采取被感染部位切除并隔离病毒的方式。

防治措施:定期进行松树病理检测,发现病树及时进行治疗。

3. 松萎病松萎病是由大型子囊菌引起的病害。

当松树叶片上出现黄褐色的斑点时,就说明树木已经被感染了。

患病的松树会逐渐失去活力,树叶开始脱落并出现枯死现象。

防治措施:在预防松萎病的过程中,要注意乔木病害的清理,防止病菌扩散。

在防治时,可以灭菌并加强植物的养殖管理。

二、虫害1. 马铃薯象马铃薯象是北方落叶松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一般在春季或者秋季为害。

马铃薯象的幼虫会侵蚀松树的皮层,使树干出现白色粉状物质,继而导致树木死亡。

防治措施:可以采用杀虫剂喷雾或者注射方法进行防治。

2. 常见松毛虫常见松毛虫是北方落叶松的一种春季害虫。

它的幼虫会啃食松树的嫩叶,使得树木的生长受到限制。

防治措施:可以采用农药来进行预防和治疗,也可以在幼虫出现前将无机肥料喷洒到树木上,增强树木的自我防御能力。

松材虫是北方落叶松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们在春季和秋季会攻击树木。

幼虫会侵蚀松树的内部组织,使树木在某些地方出现深色的油斑。

如果不及时防治,树木的状况就会越来越差,最终松树会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落叶松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森林害虫或病害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

(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

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

日益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潜带,新的害虫种类可能不断增多。

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

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

可见有效地防治害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落叶松属于松科落叶松属,性喜光,耐寒,适应性强。

寿命长,生长快,木材经济价值高,是人工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一种好树种。

黑龙江省落叶松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广泛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东部山区等地。

随着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全面启动,近年来落叶松育苗在黑龙江省广泛开展,已经成为黑龙江省造林绿化主要苗木之一。

落叶松幼苗阶段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是与当地的气候、温度、湿度、土壤条件等有密切关系,常见的病害有立枯病(猝倒型、根腐型)。

虫害有蛴螬(金龟子幼虫)、蝼蛄。

防治落叶松幼苗病虫危害,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做好预防工作。

预防工作包括慎重选择育苗圃地,加强管理,适时早播,做好整地、浇水、除草、环境卫生等工作,以及药剂预防措施。

一、落叶松幼苗病害落叶松幼苗病害,主要是立枯病,这是在幼苗出土后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害,一般在五、六月发生,持续时间较长。

其病状分为猝倒型和根腐型两种。

猝倒型特征是:落叶松幼苗地表根茎部呈轮状腐烂,幼苗倒伏枯萎。

根腐型特征是:苗根腐烂、茎叶枯黄。

有的种子幼芽在土壤里就受害腐烂,在被害苗周围土壤呈轮状菌丝体。

对于这种病害,具体防治办法有:1. 种子消毒法在种子催芽处理埋藏前用赛力散拌种,每50千克种子加0.25千克赛力散,搅拌均匀后,用麻袋盖严,放一夜后,再进行催芽处理。

也可以用硫酸铜水浸种,施用比例为50千克种子配以0.5千克硫酸铜。

2.土壤消毒法在落叶松苗床覆沙前,把五氯硝基苯搅拌到沙子中,然后均匀撒于苗床上即可。

施用量为每公顷18.75千克-22.5千克。

3.喷药防治法波尔多液是防治落叶松幼苗病害效果较好的常用药,不论发病与否,均应施用。

幼苗出土除草后立即喷洒,然后每隔7-10天再喷洒1次,要连续喷洒4-5次。

药液浓度一般是1%-2%,浓度先低—些,以后随着喷洒次数的增多浓度可以再高一些。

波尔多液要即配即用,不可存放时间过长,雨天或苗木茎叶有水时不宜施用,以免降低药效。

此外,五赛合剂(五氯硝基苯与赛力散以3:1的比例,再加200倍的水配制)、五代合剂(五氯硝基苯与代森锌以3:1的比例,加200倍的水配制)、代森特(配成1000倍溶液)以及0.5的明矾液等等,对防治落叶松立枯病效果较好。

二、落叶松幼苗虫害落叶松幼苗虫害主要有两种,一是蛴螬(即金龟子幼虫),多存在于渗水性强、通气性好的砂壤土中,在土壤干旱时则潜伏在地中,当土壤过湿时则爬到地表。

蛴螬在早晨或傍晚啃食落叶松幼苗苗根,致使苗木枯死。

它的危害时期主要是在每4年的6-9月间,以8-9月为最重。

二是蝼蛄,喜栖息在潮湿地。

它常在落叶松苗床地里穿通小洞,将土壤掘起,致使落叶松幼苗苗根被拔起而导致幼苗枯死。

对于这两种虫害,具体防治办法是:1.防治蛴螬危害对于蛴螬危害的防治常用有两种方法。

一是在落叶松苗床翻地前用6%的六六六粉溶液(或六六六粉面剂)混拌沙子或土中均匀施于苗床上,在翻地时将其翻入地内。

每公顷用药量为7.5千克-15千克,切勿过量,而且不宜连年施用,以防产生药害。

二是当落叶松幼苗发生虫害时,可在每日上午9时左右,细致检查苗床,若发现苗梢被拽入地表或苗尖弯曲现象,则要在被害苗木周围用铁丝翻找捕捉,或在苗木空隙中搂起一条小土沟,用0.5%的乐果溶液,顺沟浇注,然后要及时在小沟中浇水,使药液扩大渗透范围,达到毒杀害虫的效果。

用0.1%-0.2%的敌敌畏、敌百虫溶液喷洒苗木床面,毒杀蛴螬的效果较好。

2.防治蝼蛄危害对于蝼蛄危害的防治常用有两种方法。

一是在傍晚时,将毒饵放在蝼蛄掘起的通道或洞口处,蝼蛄吃毒饵后不能回入洞中,可于次日早.晨捕捉烧掉。

毒饵可用敌百虫、敌敌畏配制。

二是在落叶松育苗地的小道上挖数十个小坑,坑的四边垂真平滑,下铺马粪、上盖青草,招引蝼蛄入内,于翌晨捕杀。

施用敌百虫、敌敌畏毒杀效果良好。

在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遭到林业有害生物的侵袭,轻者造成林木生长缓慢,质量变劣,重者整株枯死,甚至大面积死亡,造成森林面积的减少。

因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森林的生长成材十分重要。

浅谈落叶松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森林害虫或病害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

(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

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

日益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潜带,新的害虫种类可能不断增多。

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

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

可见有效地防治害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落叶松属于松科落叶松属,性喜光,耐寒,适应性强。

寿命长,生长快,木材经济价值高,是人工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一种好树种。

黑龙江省落叶松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广泛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东部山区等地。

随着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全面启动,近年来落叶松育苗在黑龙江省广泛开展,已经成为黑龙江省造林绿化主要苗木之一。

落叶松幼苗阶段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是与当地的气候、温度、湿度、土壤条件等有密切关系,常见的病害有立枯病(猝倒型、根腐型)。

虫害有蛴螬(金龟子幼虫)、蝼蛄。

防治落叶松幼苗病虫危害,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做好预防工作。

预防工作包括慎重选择育苗圃地,加强管理,适时早播,做好整地、浇水、除草、环境卫生等工作,以及药剂预防措施。

一、落叶松幼苗病害落叶松幼苗病害,主要是立枯病,这是在幼苗出土后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害,一般在五、六月发生,持续时间较长。

其病状分为猝倒型和根腐型两种。

猝倒型特征是:落叶松幼苗地表根茎部呈轮状腐烂,幼苗倒伏枯萎。

根腐型特征是:苗根腐烂、茎叶枯黄。

有的种子幼芽在土壤里就受害腐烂,在被害苗周围土壤呈轮状菌丝体。

对于这种病害,具体防治办法有:1. 种子消毒法在种子催芽处理埋藏前用赛力散拌种,每50千克种子加0.25千克赛力散,搅拌均匀后,用麻袋盖严,放一夜后,再进行催芽处理。

也可以用硫酸铜水浸种,施用比例为50千克种子配以0.5千克硫酸铜。

2.土壤消毒法在落叶松苗床覆沙前,把五氯硝基苯搅拌到沙子中,然后均匀撒于苗床上即可。

施用量为每公顷18.75千克-22.5千克。

3.喷药防治法波尔多液是防治落叶松幼苗病害效果较好的常用药,不论发病与否,均应施用。

幼苗出土除草后立即喷洒,然后每隔7-10天再喷洒1次,要连续喷洒4-5次。

药液浓度一般是1%-2%,浓度先低—些,以后随着喷洒次数的增多浓度可以再高一些。

波尔多液要即配即用,不可存放时间过长,雨天或苗木茎叶有水时不宜施用,以免降低药效。

此外,五赛合剂(五氯硝基苯与赛力散以3:1的比例,再加200倍的水配制)、五代合剂(五氯硝基苯与代森锌以3:1的比例,加200倍的水配制)、代森特(配成1000倍溶液)以及0.5的明矾液等等,对防治落叶松立枯病效果较好。

二、落叶松幼苗虫害落叶松幼苗虫害主要有两种,一是蛴螬(即金龟子幼虫),多存在于渗水性强、通气性好的砂壤土中,在土壤干旱时则潜伏在地中,当土壤过湿时则爬到地表。

蛴螬在早晨或傍晚啃食落叶松幼苗苗根,致使苗木枯死。

它的危害时期主要是在每4年的6-9月间,以8-9月为最重。

二是蝼蛄,喜栖息在潮湿地。

它常在落叶松苗床地里穿通小洞,将土壤掘起,致使落叶松幼苗苗根被拔起而导致幼苗枯死。

对于这两种虫害,具体防治办法是:1.防治蛴螬危害对于蛴螬危害的防治常用有两种方法。

一是在落叶松苗床翻地前用6%的六六六粉溶液(或六六六粉面剂)混拌沙子或土中均匀施于苗床上,在翻地时将其翻入地内。

每公顷用药量为7.5千克-15千克,切勿过量,而且不宜连年施用,以防产生药害。

二是当落叶松幼苗发生虫害时,可在每日上午9时左右,细致检查苗床,若发现苗梢被拽入地表或苗尖弯曲现象,则要在被害苗木周围用铁丝翻找捕捉,或在苗木空隙中搂起一条小土沟,用0.5%的乐果溶液,顺沟浇注,然后要及时在小沟中浇水,使药液扩大渗透范围,达到毒杀害虫的效果。

用0.1%-0.2%的敌敌畏、敌百虫溶液喷洒苗木床面,毒杀蛴螬的效果较好。

2.防治蝼蛄危害对于蝼蛄危害的防治常用有两种方法。

一是在傍晚时,将毒饵放在蝼蛄掘起的通道或洞口处,蝼蛄吃毒饵后不能回入洞中,可于次日早.晨捕捉烧掉。

毒饵可用敌百虫、敌敌畏配制。

二是在落叶松育苗地的小道上挖数十个小坑,坑的四边垂真平滑,下铺马粪、上盖青草,招引蝼蛄入内,于翌晨捕杀。

施用敌百虫、敌敌畏毒杀效果良好。

在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遭到林业有害生物的侵袭,轻者造成林木生长缓慢,质量变劣,重者整株枯死,甚至大面积死亡,造成森林面积的减少。

因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森林的生长成材十分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