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获奖结果公告

合集下载

关于公布2012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奖名单的通

关于公布2012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奖名单的通

关于公布2012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于2012年10月24日至27日在重庆大学举行,共有85所高校、86支队参赛。

经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专家委员会评审,共评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6项;特邀高校杰出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各1项;优秀组织奖15项。

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委员会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组委会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专家委员会
2012/11/15
附件: 2012年“中建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奖名单
优秀组织奖:重庆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新疆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宁波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第1~4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回顾

第1~4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回顾

的学生作品-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相关文章
处下载,本文亦可在该地址获得。
92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3.4 第四届
题目:竞赛模型为体育场看台上部悬挑屋盖结构,采用 木质材料制作,具体结构形式不限。模型包括下部看台、 过渡钢板和上部挑篷结构三部分。
93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94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第1~4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回顾 兼学校结构赛培训
陈庆军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1
2011.10.13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本文下载地址 http://202.38.193.234/hntjg/
2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一、概况
83
叶片类型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84
结构类型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85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第一名:西南交通大学
巨大的叶片是成功的关键 结构体系是普通的桁架结构
86
非常合理地计算了比赛规则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第二名:湖南大学 6叶片是成功的关键 结构采用前倾形状,避免叶片打 到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90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一些队伍失败的原因 (1)小叶片导致无法启动,亦有如叶片攻角没设 置好而导致功率偏低。 (2)如叶片根部连接处不牢靠使得叶片折断导致 叶片破坏; (3)如叶片变形过大碰到塔架损坏的; (4)有一支队伍由于搬运时的失误造成模型在加 载前先出现破坏

第二届中联杯获奖结果公示

第二届中联杯获奖结果公示

第二届中联杯获奖结果公示第二届“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获奖结果公示为了繁荣建筑创作,提高建筑专业大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青年人才的成长,中国建筑学会与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在去年成功举办第一届“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的基础上,今年举办的第二届“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又创出佳绩。

本次竞赛至2010年10月20日截稿之日,共收到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0多所高校报送的746项作品,创近年来新高。

第二届中联杯评选工作于2010年12月23日在杭州进行,评审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全国建筑设计大师韩光宗、何玉如、郭明卓,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周畅,全国高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仲德崑,以及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著名院校建筑学院的院长、副院长等十三位专家组成,何镜堂院士任评审工作委员会主任。

评审工作自始至终坚持“公开、公正和公平”的评选原则,通过评委会多轮的投票筛选,共选出107项入围作品,其中包括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以及优秀奖90项。

对于此次参赛作品的综合水平,评委们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不论是从参赛数量还是作品质量,相对于去年都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

以“我的城市,我的明天”为主题的746份作品,以不同的创作手段,不同的表现方式,体现出年轻设计者对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焦点问题的关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探索未来的意义。

对于今年部分作品中体现的环保与绿色建筑的思想,也反映了我国建筑教育的一大进步。

对于“中联杯”的两次成功举办,一等奖评委们给予了更高的肯定与期望,希望它能成为建筑学大学生的一个“品牌”,成为学生放飞思想、释放创意的一个良好平台,为推动建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现将本次设计方案竞赛获奖结果在中国建筑学会和中国联合工程公司的网站上进行公示。

公示期即日起至1月20日止。

天津大学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作品选集2008 2015

天津大学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作品选集2008 2015
2014霍普杯·国际 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2013 UA创作 奖·概念设计国际
竞赛
2013霍普杯·国际 大学生建筑设计竞

2012 UA创作 奖·概念设计国际
竞赛
0 1
2012第三 届“中联杯” 大学生建筑 设计竞赛
0 2
2012霍普 杯·国际大 学生建筑设 计竞赛
0 3
2011 UA创 作奖·概念 设计国际竞 赛
2015
Triumph Architectur
2
al
Treehouse
Award
3
2015台达 杯·国际太阳
能建筑设计竞

4 2015中国建筑
院校境外交流
学生优秀作业
5 2015天津国际
设计周设计竞 赛
2015台达杯·国际 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
2014 UA创作奖·概 念设计国际竞赛
2014釜山国际建筑 竞赛
0 4
2010中联 杯·全国大 学生建筑设 计竞赛
0 6
2008
Revit 杯·全国大 学生建筑设 计优秀作业
0 5
2009中联 杯·全国大 学生建筑设 计竞赛
虚构现实·刘 1
世达
建筑竞赛在日 2
本·李斯奇
3 竞赛与煎饼果
子·卢汀滢张 倩仪
4 有感而发·王
金晖余啸孙二 奇
染色阳光——
5 2014 VELUX
Design Competition
2011 Evolo Skyscraper Competition
2012霍普杯·国际 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2012 AIM国际 1
建筑设计竞赛
2பைடு நூலகம்12墨臣·亚 洲新人战(中

我的城市_我的明天_第二届_中联杯_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

我的城市_我的明天_第二届_中联杯_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

114
AWARDS AND COMPETITION 评奖与竞赛
▲ 二等奖 “平战结合,为民造福”防空洞入口及外部空间的改造探索
▲ 二等奖 COOLING TOWER—冷凝塔改造青年社区
▲ 二等奖 轨·记—废弃火车专用线上的创意青年社区
▲ 二等奖 Vertical farm—青年种植创意社区
115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1.5 建筑学报
第二届“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获奖名单
项目名称 艺术激活城市—十四号桥洞社区 BUS“SOHO”STOP—寄生于城市公交系统的蚁族创业站
项目名称 “平战结合,为民造福”防空洞入口及外部空间的改造探索 YOYO 城—创意青年社区
COOLING TOWER—冷凝塔改造青年社区 轨·记—废弃火车专用线上的创意青年社区 Vertical farm—青年种植创意社区
作者 李晓松、解然然、喻文杰、宋东明 王轶群、史凌微
作者 吴昊、乔雅倩、张淼 孙晓、王晓晨、蔡萌 沈一婷、王南珏、邵袁博 周兆发、丁妤、程征、高博 王朝、邵笛、王梓楠
作者 黄席婷、彭仲萍、张弥弘、康芳 戴娅楠、施滢、黄莎莎、廖世洁 罗夏、周敏、贾雨岚、杜萌 金观强、徐辉、匡志林、邓熙 梁琛、李佩瑶、曹聪、张莹 常慧、裴立东、赵秀杰、王昭 王佳文、南宇川、张睿 杭晓萌、田汶朋
指导老师 王琦、田琦 郝赤彪、解旭东
指导老师 龙灏、邓蜀阳 许从宝、聂彤 荆子洋 刘德明、李玲玲、刘大平 刘云月
指导老师 罗鹏 凌世德、郑豪 邓蜀阳、龙灏 王琦、邓蜀阳 裘鞠、柳红明 张姗姗、孙清军 盛海涛 张清
薛求理
龙元、吴少峰
指导老师 王琦、龙灏 李承来、许从宝 陈谦、毕晓莉 邓蜀阳、田琦 张磊 胡英杰、霍俊青 朱景清 贡小雷、张睿 王蔚、林青 张伟郁、张海燕 郝赤彪、谢旭东 郝赤彪、解旭东 黄汇、孟祥武 林青、王蔚 李传成 范悦 田琦、王琦 谭刚毅、万谦 高青、杨文炎 张路峰 刘昆 任震 姚栋

第二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备(给水排水)优秀设计奖 评选结果公示

第二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备(给水排水)优秀设计奖 评选结果公示

9
二等奖 公建29 国家游泳中心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10
二等奖
公建3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区地下商业建筑及下沉花园中国传统元素景观 设计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1
二等奖 公建39 广东科学中心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12
二等奖 公建49 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
优秀奖 公建44 天泽岛酒店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优秀奖 公建69 援尼泊尔八尼帕综合技术学校给排水设计
优秀奖 公建念馆扩建工程(新馆)
设计单位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武汉市建筑设计院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设计院 深圳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内蒙古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徐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三等奖 公建7 中石化科研及办公用房
三等奖 公建73 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前后广场景观工程
三等奖 公建74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兰田三舍热源改造

可以为保研加分的比赛

可以为保研加分的比赛

广东工业大学学生申请推免生学科竞赛加分办法
根据我校《关于做好2015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报名推荐工作的通知》规定,在学校所设定的五级学科竞赛中获奖的个人或团队可申请推免加分。

加分计算标准如下表:
加分计算表
说明:1.评奖若以金银铜奖记的,按一、二、三等奖加分。

2.团队获奖成员加分算法如下:团队第一作者得满分,从第二作者起,按团队
成员排名顺序依次递减1分,团队成员最低得分为0.2分。

3.如因同一原因获得不同等级奖励的,不累计加分,只计最高分。

4.论文、专利统一报学校核算加分。

确认审核单位: 团委、教务处、学生处。

全国第九届bim毕业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全国第九届bim毕业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全国第九届bim毕业设计大赛获奖名单全国第九届BIM毕业设计大赛获奖名单一、引言全国第九届BIM毕业设计大赛在经过数月的激烈角逐后,终于揭晓了获奖名单。

本次比赛旨在鼓励和表彰优秀的BIM毕业设计作品,展现学生们在BIM技术应用方面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获奖名单进行全面评估,并分享我们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全国第九届BIM毕业设计大赛获奖名单1. 一等奖:《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建筑设计与施工实践》该毕业设计作品以智慧建筑为背景,运用BIM技术进行设计和施工实践。

在作品中,学生充分运用BIM软件进行建筑模型的构建,实现了智能设备布局、节能设计等功能。

作品不仅在技术应用上取得突破,还对智慧建筑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2. 二等奖:《基于BIM的施工协同技术探讨与应用》该毕业设计作品主要探讨了BIM在施工协同方面的应用。

通过对多个工程专业的协同设计和协同施工进行研究,学生提出了一套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协同解决方案,实现了工程进度的优化和施工效率的提升。

作品在实际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提高施工质量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3. 三等奖:《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该毕业设计作品聚焦于道路工程设计领域,运用BIM技术对道路工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

通过对地形、排水、路基等方面的建模和分析,学生展现了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巨大潜力。

作品在实际案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道路工程设计领域的BIM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总结和回顾通过对全国第九届BIM毕业设计大赛获奖作品的评估,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在BIM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他们不仅在具体项目中展现了专业的技术能力,还对BIM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也为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本次比赛的评委之一,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学生们对BIM技术的热情和专业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届“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获奖结果公告为了繁荣建筑创作,提高建筑专业大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青年人才的成长,中国建筑学会与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在去年成功举办第一届“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的基础上,今年举办的第二届“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又创出佳绩。

本次竞赛至2010年10月20日截稿之日,共收到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0多所高校报送的746项作品,创近年来新高。

第二届中联杯评选工作于2010年12月23日在杭州进行,评审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全国建筑设计大师韩光宗、何玉如、郭明卓,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周畅,全国高校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仲德崑,以及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著名院校建筑学院的院长、副院长等十三位专家组成,何镜堂院士任评审工作委员会主任。

评审工作自始至终坚持“公开、公正和公平”的评选原则,通过评委会多轮的投票筛选,共选出107项入围作品,其中包括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以及优秀奖90项。

对于此次参赛作品的综合水平,评委们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不论是从参赛数量还是作品质量,相对于去年都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

以“我的城市,我的明天”为主题的746份作品,以不同的创作手段,不同的表现方式,体现出年轻设计者对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焦点问题的关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探索未来的意义。

对于今年部分作品中体现的环保与绿色建筑的思想,也反映了我国建筑教育的一大进步。

对于“中联杯”的两次成功举办,评委们给予了很高的肯定与期望,希望它能成为建筑学大学生的一个“品牌”,成为学生放飞思想、释放创意的一个良好平台,为推动建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获奖人员及项目名单详见附件。

附件:第二届“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获奖结果中国建筑学会中国联合工程公司2011年1月30日1 / 8一等奖项目名称参赛单位参赛人员指导老师艺术激活城市——十四号桥洞社区重庆大学李晓松解然然喻文杰宋东明王琦田琦“”——寄生于城市公交系统的蚁族创业站青岛理工大学王轶群史凌微郝赤彪解旭东二等奖项目名称参赛单位参赛人员指导老师“平战结合,为民造福”防空洞入口及外部空重庆大学吴昊乔雅倩张淼龙灏邓蜀阳间的改造探索城——创意青年社区青岛理工大学孙晓王晓晨蔡萌许从宝聂彤——冷凝塔改造青年社区天津大学沈一婷王南珏邵袁博荆子洋轨·记——废弃火车专用线上的创意青年社区哈尔滨工业大学周兆发丁妤程征高博刘德明李玲玲刘大平——青年种植创意社区天津大学王朝邵笛王梓楠刘云月三等奖项目名称参赛单位参赛人员指导老师种子与土壤—关于年轻人与老工人住区共融发哈尔滨工业大学黄席婷彭仲萍张弥弘康芳罗鹏展的思考一百种生活厦门大学戴娅楠施滢黄莎莎廖世洁凌世德郑豪“3M”我的可移动混居地盘重庆大学罗夏周敏贾雨岚杜萌邓蜀阳龙灏城市浮萍——城市波谷空间青年初就业者之家重庆大学金观强徐辉匡志林邓熙王琦邓蜀阳设计条例2 / 8竹构生活——南方生态创意青年社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梁琛李佩瑶曹聪张莹裘鞠柳红明创业生活港哈尔滨工业大学常慧裴立东赵秀杰王昭张姗姗孙清军——青年艺术家的未来之桥天津大学王佳文南宇川张睿盛海涛融合,共生——城市更新中旧场地的复苏天津大学杭晓萌田汶朋张清青年有•青年治•青年享香港城市大學魯嘉麒余靄陶高貴森陈晓峰薛求理( , , )再造系统——泉州古城创意生活廊带概念规划华侨大学尤舒蓉王侃龙元吴少峰及泉州线厂社区化改造优秀奖项目名称参赛单位参赛人员指导老师“无为空间”关键:丝纺厂滨江高架重庆大学黄诗媛王旭光廖谊王琦龙灏《防空洞—历史遗忘的角落》创意青年社区设青岛理工大学单磊徐建勤李承来许从宝计绿茧—重组·共生兰州理工大学徐天天李凡王碧郭悦陈谦毕晓莉“浮城—城市水街的衍生”沿江集装箱趸船青重庆大学张航王晓马啟渊刘春智邓蜀阳田琦年创意社区一树百获——西安洒金桥小学改造设计长安大学徐加壮张文静梁源陈晓龙张磊创意青年社区设计之旧建筑改造——地铁站改河北工业大学张丽媛张颖胡英杰霍俊青造宁波大学金柳廷胡媛杨阳朱景清3 / 8“箱”亲相爱——青年人集装箱合作住区设计天津大学郑婕刘文斌贾文夫贡小雷张睿厢居西南交通大学李小滴黄睿张朦王蔚林青宅——青年创意社区南京工业大学成卿谭冠琪袁辛张伟郁张海燕再生“理”院青岛理工大学朱玉杰周琨玮邹昊阳黄河郝赤彪谢旭东地摊“新妆”——关于一种新型创业空间的研青岛理工大学满兵兵黄志强郝赤彪解旭东究及探索没落、唤醒、新生—兰州市第二毛纺厂改造兰州理工大学崔仁圆曲金泽孙颖任大庆黄汇孟祥武旮旯自助—城市街巷自由市场改造与优化西南交通大学王鹃鹃黎贝林青王蔚里分春天—汉润里旧里分复苏模式研究武汉理工大学李朝刘佳田园李传成住宅自选超市大连理工大学郝龙英王晓杨婉婧张博为范悦热桥——桥接现实与理想的通道重庆大学吴煜明张玛璐倪丽莉田琦王琦重塑大院精神——824青年社区改造华中科技大学程婧如吴珊珊谭刚毅万谦屋顶上——拉近“蚁族”心灵的距离深圳大学谭继显朱泳生薛铭辉姚潮锋高青杨文炎老宅新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张亚萌张路峰都市缝隙——寄生于都市村落的青年社区石家庄铁道大学刘洪涛刘恋杨晓许炤斐刘昆朴居·萌发创意青年社会概念设计山东建筑大学曹俊川于亮任震活力针灸城中村蚁族生存空间自我更新计划同济大学赵奕清洪绯孙嘉秋甘惟姚栋跳房子——羊城创意园创意青年社区改造广东工业大学潘幼建梁嘉斌黎文静黄金凤4 / 8老厂房上的飞屋理想—闸口机务段改造中国美术学院林经锐王飞彩盒——嫁接城市空间——浙江工业大学陈霞青年创意总站——广州石围塘改造华南理工大学胡镇宁林卓文黄燕陈满溶肖毅强城根新语——青年创意金融服务社区设计重庆大学罗璇冯瑾邓蜀阳龙灏'S ——基于停车场模式下的青年社区南京工业大学陶钧严芳郭雪婷张淼王畅青年中转站——烂尾楼闲置期间改造利用研究重庆大学刘国伟陈鸿翔张晔余沁锶龙灏田琦1——废气铁路战场车厢改造重庆大学闫寅飞姚攀科尹庆付晓辉龙灏王琦发生器——重钢工业气罐改造设计重庆大学刘海吴丹林涧朱恒田琦邓蜀阳板房重生——青年创意社区概念设计西南交通大学张晓勤袁帅肖帅林青王蔚方城式——“蚁”居式立体生活西南交通大学蒲凯古云峰姚余王蔚林青创意集市厦门大学罗力莹张杨凌世德郑豪80’S的绿色建筑中国美术学院阳成江思诗王飞城墙下的跑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周涛张丰玉叶静婕冯雪李昊周志菲工地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小玢王维杨帆左臣李昊港湾上海交通大学金尚镇方立君王文治裘宇航张健宣湟旧区渐进——改革创新天台屋,知识青年天台香港城市大学陈秀娟关丽萍胡逸恒梁泺民何嘉恩薛求理去定制式城市青年公寓概念设计北京工业大学吴铮王珊熊瑛5 / 8城市后视镜——青年女性保卫站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槟卜冲高铁下的创意走廊清华大学钟诤刘瓅珣程昊淼π——城市青年极小面积低成本永续多适住宅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宇欣金盈盈冼浩辉周立军韩衍军住区及生活模式探索创意和巷子的结合物华中科技大学李龙王君益避风圬—创意青年社区集中营概念设计厦门大学范潇杜雨菡曲劼周苏玥王绍森张燕来借墙而居青岛理工大学仲伟君郝赤彪解旭东孤独缺席厦门大学蔡少敏熊慧唐洪流李苏豫蚁穴—蜂巢“筒子楼”街区的更新对策哈尔滨工业大学苟琳田媛张岩赵洪川白小鹏林建群候.催化场基于公交网络的青年服务功能模块哈尔滨工业大学付美琪史佳鑫卜冲设计城市镜像——80、90的新型缓冲社区创想哈尔滨工业大学孙丽然陈欣朱丽玮罗鹏戏剧南锣中国矿业大学张佳瑶胡龙梁超凡朱鹏飞赵立志张曦沐“城市部落”重庆大学张恒贾慧泉农睿涂钦刘彦君接收器——转换器——辐射器天津大学肖静赵一舟盛海涛张清城市游牧——可移动集合住宅天津大学朱琳于刚杨巍斑斓“圆”梦——模块化住宅新探索天津大学郭玉常张学磊于上杰谭立峰界面厦门大学林丹徐梦阳李立新张乐敏桥居——从城市边角料到创意青年社区厦门大学陈振强林桂鹏王伟唐洪流6 / 8华中科技大学翟炳博杜小辉姜梅可移动社区——年轻人的廉租社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曹南薇陶莹李柯张文静常海青织布·根基哈尔滨工业大学于洪磊王一申王墨晗陈衍李国友你的城市、我的明天哈尔滨工业大学蔻婧武昕范乐崔元元孙澄陆诗亮我的城市、我的明天桥上的10万人青年社区同济大学徐伟伦丁荻李麟学乐园——“蚁族”青年梦想起步之地广东工业大学陈思哲江梓君苏彦赖睿林垚广虚虚实实武汉理工大学李添旻陈李波城市容器——创意青年社区设计天津大学林舒玲王志刚——南通寺街整体性改造南通大学刘畅唐希璐姜妍范占军堕落街的突围天津大学陈渊丁心慧章若梅卞洪滨蜂巢公寓天津大学王萤雪许铎荆子洋城市方舟——现代城市的浮游岛和船屋聚落的天津大学郭皇甫陈畅王迪再生成聆听——北漂歌手在751 天津大学王悠仪王佳晨周盈宋昆天津大学张烨宋昆在路上西北工业大学布偌徐建芳刘先红马黎明刘煜牛景龙共生·渐进·增长——城中村改造与青年社区天津大学高寒吕思扬杨崴的创建傣家“城市客厅”天津大学邵燕张兰赵雪星刘云月7 / 8新青年曲艺社区——北京天桥传统表演空间再天津大学安一辰蒋昱程王惠西盛海涛造城中村里架起的青年舞台常州工学院魏元辰张楠许锦松常征夏正伟格格步入湖南科技大学王宇梁子良陈瑞琪杨景峰郭俊明杨健释放快乐的绿皮车——废旧车厢上的创意青年长安大学徐元孟白浪洋张挺武茜刘炜张琳社区老社区新青年天津大学赵越吴尘李哲宽窄“箱子”西南交通大学齐宇唐恺林青王蔚空中蚁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魏鹏涛张琨邓文青狄文莉常海青盒屋——可移动居住社区,给青年人的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翟昕彤徐然张晟蜂房水窝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杨子非熊健张晟串与穿-创意青年社区设计重庆大学方頔刘婧钱家潍罗斌赵强黄瓴简容器约生活长沙理工大学林洁王思柯曹钦杰许建和严钧自组织社区——可移动集装箱工作居住综合体重庆大学王凌云孙艳晨黄喆沈奇黄海静陈刚城市幸福之路西安交通大学谢一轩张颢辰党纤纤街道上空的过渡性房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毛健源黄婧琳申绍杰人生码头——重庆江北区青年社区设计西南交通大学李杰李晓迪胡蕾王蔚林青8 /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