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合集下载

温州机场自动气象观测实时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温州机场自动气象观测实时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温州机场自动气象观测实时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自动观测系统(以下简称AWOS)是安装在机场跑道周边的一套重要气象设备,其提供的跑道视程(RVR)、能见度(Visibility)、修正海平面气压(QNH)和风向风速等飞行要素是管制员指挥决策的重要依据。

保障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正常运行是气象机务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但系统设备分布在机场跑道旁,安装地点分散、距离分布较远。

每次巡检维护需要到外场逐点进行操作,各项保障工作都需要参与巡检的人员多、劳动量大、维护时间长、且需配备车辆保障,导致维护成本较高,效益低下。

在恶劣复杂的天气条件下,甚至无法进行设备维护。

因此如何实现在自动气象观测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同时降低维护人员劳动量和维护成本,实现对AWOS传感器、UPS 电源和CDU状态数据等进行集中监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温州机场在基于安徽空管分局自动气象气象观测实时巡检系统基础上设计了符合本场实际运行情况的实时巡检系统方案并加以实现。

1、本场AWOS概况温州机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于2013年投入使用,传感器主要分布在跑道周边的5个位置,具体传感器及位置信息如下表1所示表1传感器数据到航管楼服务器采用点对点的传输方式,首先将外场传感器输出的RS485信号通过MOXA TCF-142-S-SC光猫转换为光信号,经光纤到航管楼机房后再通过光猫将光信号转换回RS485信号由TS16MEI端口服务器接收,然后由服务器通通过TCP/IP协议读取端口服务器接收的数据并进行计算处理后交由用户使用。

为保障自动气象观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及《民用航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技术规范》要求,本场在03下滑台和21下滑台机房均配置了山特C3KS UPS 电源,机房与传感器的机柜相距约5米。

2、实时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1传感器维护口通信的设计与实现AWOS传感器数据信号采用点对点光纤通信的方式,虽然带宽大、时效快,但是对于AWOS传感器的数据量来说有些许浪费。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狭义:自动气象站广义:自动气象站网自动气象站网由一个中心站(可直接在中心站编发气象报告)和若干个自动气象站通过通行电路组成。

自动气象站(分为实时和非实时或有人和无人)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数据采集器是自动气象站的核心;体系结构是:总线式和集散式自动气象站具备高稳定性、无干扰的系统电源、太阳能电池板。

观测场需要安装避雷针风向风速传感器应在避雷针的有效保护范围内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主要功能:自动观测各气象要素、编制和存储各气象报告,观测数据文件,建立气象观测数据库,实现气象观测报告和观测数据文件的自动传输、调用、实时控制及对系统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

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观测簿,自记记录纸和有关材料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自动气象站则是在全月观测数据文件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加工处理完成。

一般,侯、旬、月平均值、总量值、极端值、频率和百分率值,以及本月天气气候概况固定:定时记录、自记记录、日平均、月总量统一的报表格式气象辐射记录月报表应在次月的10日前报送上级业务部门。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观测记录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观测站的分类:1、国家基准气象站——基准站2、国家基本气象站——基本站3、无人值守气象站——无人站气象观测站按业务和服务临时布设机动战气象辐射观测一级站——总辐射、散射辐射、太阳直接辐射、反射辐射、净全辐射气象辐射观测二级站——总辐射、净全辐射气象辐射观测三级站——总辐射观测方式:人工观测、自动观测地面观测的基本任务:观测、记录处理和编发气象报告。

自动观测24小时观测人工观测为02、05、08、11、14、17、20、23时24/3=8次规定种类和电码及数据格式:洞、腰、两、三、四、五、六、拐、八、九观测项目:均需观测:云(有)、能见度(低)、天气现象(是一种)、气压(低)、风向和风速(造成)、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改变)、降水(引起)、日照(出太阳时)、蒸发(导致)、地面温度(含草温)(上升)、雪深(融化)指定观测项目国务院级:浅层和深层地温,冻土、电线积冰、辐射、地面状态省级:雪压自动观测方式程序“(1)、日出、日落前巡视(2)、正点前约10分钟查看数据是否正常(3)、00分,进行正点数据采样(4)、00~01分,完成观测,检查异常(5)、01~03分,录入数据(6)、发送报告人工观测方式程序(1)、正点前30分巡视(2)、45~60分观测:云、能见度、气压、空气中温度和湿度、风速和风向、地温、雪深(3)、40~10分观测:雪压、冻土、蒸发、地面状态(都是关于雪水的地面状态)(4)、电线积冰观测时间不固定(5)、气压观测时间应在尽量接近正点观测项目北京时(平太阳时)每小时: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地温及极值出现和时间、时降水量、时蒸发量20时:日蒸发量02、05、06、11、13、17、20、23时:云、能见度、天气现象02、05、08、14、20时53分:降水量08时:雪深20时:40~44分:蒸发量44~49分:地温51~53分:干湿球、最高最低气温54~55分:风56~57分:气压地平时(地方平均太阳时——太阳通过当地子午线)每小时:辐射量、日曝量、辐射辐照度及极值和出现时间、时日照时数(>120w/m2)24时:辐射日曝量、辐射日最大辐照度及出现时间、日日照时数真太阳时(中午12点为太阳在头顶最高处,日落后为一天)日落后:日日照时数*1、基准站实现自动观测后,云、能见度、气压、气温、湿度和风向风速仍进行24次定时人工观测*2、天气现象连续观测时制人工器测日照采用真太阳时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采用地方平均时其余观测采用北京时日界(一天结束)人工器测日照以日落为日界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以地平时24时为日界其余为北京时20时为日界对时:保证误差在30秒内环境要求:空旷、无遮蔽物观测场:25x25m,条件限制的:16(东西)x20(南北)m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确定,观测场内有固定标志1.2米高稀疏围栏,草高不过20cm0.3~0.5m宽小路,电缆沟管在小路下修建建有防雷设置观测场仪器布置:北高南低——北乔峰南慕容,高下立判东西间隔>=4m,南北间隔>=3m,距离护栏>=3m辐射观测仪在观测场南面——南慕容斗转星移吸收辐射,辐射观测仪可安装至屋顶平台一般要求:有使用许可证,或审批同意、准确度满足规定、可靠性高分辨力:仪器测量时能给出的被测量值的最小间隔(时间方面)响应时间(滞后系数)被测量值阶跃变化后,仪器测量值达到最终稳定值的不同百分比需要的时间。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简介与故障解决办法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简介与故障解决办法

2022年 4月 April 2022Digit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第40卷 第4期Vol.40 No.4数字技术与应用68中图分类号:V32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22)04-0068-03DOI:10.19695/12-1369.2022.04.23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简介与故障解决办法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刘绍国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即AWOS)是民航空管气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运行正常对飞行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工作特别重要。

本文介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并结合实例讲述故障排除和解决方法。

1 大兴机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概述大兴机场的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使用的型号是Vaisala AviMet。

Vaisala AviMet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是专为管制员、气象预报员、气象观测员和机场其他用户的需求而设计。

此系统测量、计算、显示、储存并发布大兴机场的气象信息。

它包含飞机跑道设置的传感器、中央数据处理计算机(CDU)、通讯系统以及多个工作站。

大兴机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包含2个CDU,分别为CDUA和CDUB。

它负责处理数据并将数据以不同的显示内容发送给有不同需求的用户。

大兴机场自动气象观测站,如图1所示。

收稿日期:2022-01-24作者简介:刘绍国(1994—),男,黑龙江双鸭山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图1 大兴机场自动气象观测站Fig.1 Daxing airport automatic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tation大兴机场目前共有四条民航跑道,Vaisala AviMet 系统传感器测量原始气象数据后输出串口信号到串口服务器转换成电信号,再由光电转换器转换为光信号传输回室内,再经光电转换器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核心交换机,服务器、终端通过核心交换机交换数据。

气象自动观测系统观测内容

气象自动观测系统观测内容

气象自动观测系统观测内容
1.温度: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可以测量环境中的温度,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

2.湿度:系统还可以测量环境中的湿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3.气压:观测系统可以测量大气压力,通常以毫巴为单位。

4.风速:系统还可以测量风速,通常以米/秒为单位。

5.风向:观测系统可以测量风的方向,通常使用八个方向表示。

6.降水量:系统可以测量降水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7.能见度:观测系统可以测量环境的能见度,通常以公里为单位。

8.太阳辐射: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可以测量太阳辐射的强度,通常以瓦特/平方米为单位。

9.相对湿度:系统可以测量环境中的相对湿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通过收集和记录这些数据,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可以提供准确和可靠的气象信息,这对气象学、农业、交通运输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 1 -。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主要内容
概述 结构及工作原理 硬件 软件 采集与算法 自动气象站网
§1 自 动 气 象 站 ——概 述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从狭义上说是指自动 气象站,从广义上说是指自动气象站网。
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 象观测数据的设备。如果需要,可直接或 在中心站编发气象报告,也可以按业务需 求编制各类气象报表。
当太阳直辐射量超过120W/㎡时,直接辐射表和日照 时数记录仪连接,也可直接测量日照时数。
风向、风速 温、湿度
气压 雨量 地温 蒸发 辐射
传感感雨器
自动气象站的结构框图
采集系统
采集核心
防雷板
通讯预处理
MODEM 串口隔离器 DCP发射机 VHF/UHF
通讯部件
UPS 主控机 打印机
供电系统
2分钟平均风向 2分钟平均风速 10分钟平均风向 10分钟平均风速
气压传感器
原理
振筒式气压计由振动筒、外保 护筒、激振线圈和检测线圈组成。
弹性振筒感应内外的真空腔和 空气腔的压力差对应输出变化的频 率。系统将频率转化为电压输出。
为解决振筒振动固有频率的温 度漂移,在振筒基座上加了一个测 温元件,将测得筒内气体温度作为 参数提供给系统进行温度补偿。
蒸发传感器
超声波测距原理,选用高精度 超声波探头,对标准蒸发皿内水面 高度变化进行检测,转换成电信号 输出 。
照时数记录仪连接,也可直接 测量日照时数。
收率的黑色涂层。在线性范围
内产生的温差电势与太阳直接
辐照度成正比。
• 自动跟踪装置是由底板、纬度 架、电机等组成。电机是动力 源,用户可根据要求选择直流 电机或交流电机作为动力源。
• 该表的跟踪精度与安装和细心 的调整有密切关系,有关详细 说明请参考产品说明书。

Avimet 7.0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应用难点及数据解析

Avimet 7.0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应用难点及数据解析

Avimet 7.0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应用难点及数据解析李遐【摘要】兰州中川机场于2015年底安装了一套芬兰vaisala公司的avimet7.0气象自动观测系统,该系统承担着机场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自动观测工作.本文结合航空气象观测实际工作从观测用户常用的产品内容及特点、avimet系统使用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处理与疑难数据解析等方面展开介绍与分析,以期对民航气象观测人员掌握vaisala公司新气象自动观测设备提供帮助.【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7(033)023【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气象自动观测;产品特点;数据解析;特殊情况处理【作者】李遐【作者单位】民航甘肃空管分局,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1根据芬兰vaisala公司介绍,Avimet系统是MIDAS IV系统的高级版本,该系统由气象传感器,通讯传输,数据处理单元以及各终端用户等构成,采用了vaisala 公司最新的技术和传输手段,具有智能化程度高、数据精准、产品丰富、维护使用简单方便等优点 [1]。

中川机场 2015年10月安装了avimet7.0.2版本的系统,系统按照I类精密进近沿跑道配置了两部CL31激光云高仪,三部LT31大气透射仪,两套6要素MAWS301气象自动站,一套单站超声风,两部LM21背景光亮度计,并在南跑道配置了FS11P天气现象传感器,该传感器与南跑道的LT31大气透射仪互为南跑道能见度仪备份并能提供天气现象。

传输采用调制解调信号与光纤传输结合方式,室内由TS16端口服务器,跑道灯光以及跑道方向设置单元,CDUA,CDUB服务器以及各用户终端组成[2]。

本文将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从观测用户角度阐释该系统的产品特点以及数据使用疑难点,以期能提升航空气象观测的整体工作质量。

avimet7.0为观测用户提供了机场地面观测所需要的几乎所有气象要素,观测员日常工作中使用的界面主要是“视听觉告警”界面,该界面顾名思义是气象信息告警界面,是vaisala建议观测员在气象数据监控时段内使用的界面,界面如图1所示。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简介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简介

云高仪维护
周期性维护主要是窗口的清洁。 唯一的机械运动部件-----窗口调
节空气鼓风机的正常功能也需要 检查。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 FD12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FS11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 FD12安装
距跑道中心线120米跑道中间处。 传感器测量高度离跑道面2.5米。
散射测量
modem
风显示器
室内
RS485
前散射传感器
跑道灯光
大气透射仪和背景亮度计 中央风站
气象站
-- 风向风速 - 温度湿度 - 压力 - 雨量计
室外
云高仪
场地站过来的Modem线缆
云高仪
1_CLOUD_SENSOR
跑道传感器配置图
2_CLOUD_SENSOR
QFE: PRESSURE_xA
QFE: PRESSURE_xB
能自动观测和传递气压、气温、相对湿度(或露点)、风 向、风速和雨量等常规气象要素信息的观测装置。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型号
AviMeT AWOS (南宁、郑州、长沙。。。) MIDAS IV AWOS(广州、深圳。。。) AWOS2000 AWOS(海口。。。) MIDAS600 AWOS()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厂家
RWY dir: Smaller (Right)
4_RVV_SENSOR
4_WIND_SENSOR 4_TU_SENSOR 4_PRESSURE_SENSOR
5_RVV_SENSOR
5_WIND_SENSOR 5_TU_SENSOR 5_PRESSURE_SENSOR
3_RVV_SENSOR
3_WIND_SENSOR 3_TU_SENSOR 3_PRESSURE_SENSOR

自动气象站观测系统

自动气象站观测系统

计数翻斗中部装有一块小磁钢,磁钢上端 有干簧管。当计数翻斗翻动时,磁钢对干簧管 扫描,使干簧接点因磁化而瞬间闭合一次,送 出一个电路导通脉冲。相当于0.1 mm降雨量。
气压传感器
原理
振筒式气压计由振动筒、外保护筒、 激振线圈和检测线圈组成。
弹性振筒感应内外的真空腔和空气 腔的压力差对应输出变化的频率。系统 将频率转化为电压输出。
日照传感器
自动气象站的结构框图
风向、风速 温、湿度 气压 雨量 MODEM 地温 蒸发 防雷板 串口隔离器 DCP发射机 主控机
采集系统
采集核心
通讯预处理 UPS
辐射
VHF/UHF
打印机
通讯部件
传感器 感雨
供电系统
§3 自 动 气 象 站
——硬 件
数据采集器 数据采集器是自动气象站
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数据采集、数据处 理、数据存储及数据传输等。
§3 自 动 气 象 站
——硬 件
能感受被测气象要素 的变化并按一定的规律转 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 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 和转换器组成。
§3 自 动 气 象 站
——硬 件
自动气象站用的传感器与通常使用的传感器差别不 大。根据输出信号的特点,传感器可以分为模拟、数字 和智能传感器三类。 模拟传感器:输出的是电压、电流、电荷、电阻、 电容,通过信号整形,再转换为电压信号。 数字传感器:带有并行数字信号输出的传感器,输 出由二进制位或由二进制位组组成的信息,以及输出脉 冲和频率信号的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一种带有微处理器的传感器,具有基 本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可以输出并行或串行信号。
§2 自 动 气 象 站 ——结构及工作原理
系统结构 自动气象站由硬件和 系统软件组成,硬件包括传感器,采集 器,通信接口,电源,计算机等,系统软 件有采集软件和业务应用软件。还应 配置远程监控软件,将自动气象站与 中心站连接形成自动气象站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章自动气象观测系统19.1 概述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从狭义上说是指自动气象站,从广义上说是指自动气象站网。

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

如果需要,可直接或在中心站编发气象报告,也可以按业务需求编制各类气象报表。

自动气象站网由一个中心站和若干自动气象站通过通信电路组成。

自动气象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提供数据的时效性,通常分成实时自动气象站和非实时自动气象站两类。

实时自动气象站:能按规定的时间实时提供气象观测数据的自动气象站。

非实时自动气象站:只能定时记录和存储观测数据,但不能实时提供气象观测数据的自动气象站。

根据对自动气象站人工干预情况也可将自动气象站分为有人自动站和无人自动站。

19.2 结构及工作原理19.2.1 体系结构自动气象站由硬件和系统软件组成,硬件包括传感器、采集器、通讯接口、系统电源、计算机等,系统软件有采集软件和地面测报业务软件。

为了实现组网和远程监控,还须配置远程监控软件,将自动气象站与中心站联接形成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见图19-1)。

图 19-1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框图现用自动气象站主要采用集散式和总线式两种体系结构。

集散式是通过以CPU为核心的采集器集中采集和处理分散配置的各个传感器信号;总线式则是通过总线挂接各种功能模块(板)来采集和处理分散配置的各个传感器信号。

19.2.2 工作原理随着气象要素值的变化,自动气象站各传感器的感应元件输出的电量产生变化,这种变化量被CPU实时控制的数据采集器所采集,经过线性化和定量化处理,实现工程量到要素量的转换,再对数据进行筛选,得出各个气象要素值,并按一定的格式存储在采集器中。

在配有计算机的自动气象站,实时将气象要素值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并按规定的格式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上。

在定时观测时刻,还将气象要素值存入规定格式的定时数据文件中。

根据业务需要实现各种气象报告的编发,形成各种气象记录报表和气象数据文件。

通过对自动站运行状态数据的分析,实现自动站的远程监控。

19.2.3 主要功能⑴ 自动采集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雨量、蒸发量、日照、辐射、地温等全部或部分气象要素。

⑵ 按业务需求通过计算机输入人工观测数据。

⑶ 按照7.5节中海平面气压计算公式自动计算海平面气压;按照附录1湿度参量的计算公式计算水汽压、相对湿度、露点温度以及所需的各种统计量。

⑷ 编发各类气象报告。

⑸ 按附录5形成观测数据文件。

⑹ 编制各类气象报表。

⑺ 实现通讯组网和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

19.3 硬件自动气象站有多种类型,其结构基本相同,主要由传感器、采集器、系统电源、通信接口及外围设备(计算机、打印机)等组成。

19.3.1 传感器能感受被测气象要素的变化并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器组成。

自动气象站常用的传感器有:气压——振筒式气压传感器(见7.4.1)、膜盒式电容气压传感器(见7.4.2)气温——铂电阻温度传感器(见8.7)湿度——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见8.10)风向——单翼风向传感器(见9.6)风速——风杯风速传感器(见9.6)雨量——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见10.3)蒸发——超声测距蒸发量传感器(见12.2.5)辐射——热电堆式辐射传感器(见13.2-13.6)地温——铂电阻地温传感器(见15.3)日照——直接辐射表(见13.4.1)、双金属片日照传感器(见14.4.3)19.3.2 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是自动气象站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数据采样、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及数据传输,其主要技术性能为:⑴ 数据采样速率及算法符合附表1中的要求;⑵ 采集器的电源能保证采集器至少七天正常工作,数据存储器至少能存储三天的每分钟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和下表列各项目的每小时正点观测数据,能在计算机中形成规定的数据文件(详见《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模式规定》)。

2分钟平均风向露点温度最低草温/最低雪温2分钟平均风速本站气压最低草温/最低雪温出现时间10分钟平均风向最高本站气压蒸发量10分钟平均风速最高本站气压出现时间最大风速时风向最低本站气压总辐射曝辐量最大风速最低本站气压出现时间总辐射最大辐照度最大风速出现时间地面温度总辐射最大辐照度出现时间瞬时风向地面最高温度净全辐射曝辐量瞬时风速地面最高温度出现时间净全辐射最大辐照度⑶ 能直接从数据采集器的显示器上读取以下所需的数据:① 可读取瞬时的数据有:风向、风速、气温、相对湿度、本站气压、海平面气压、降水量、各层地温、各种辐射的辐照度等。

②可读取人工编报所需的定时数据有:2分钟平均风向2分钟平均风速气温露点温度本站气压海平面气压3小时变压24小时变温24小时内最高气温24小时内最低气温12小时内最低气温1小时内累计雨量3小时内累计雨量6小时内累计雨量24小时内累计雨量1小时内极大风速的风向1小时内极大风速6小时内极大风速的风向6小时内极大风速⑷ 时钟误差不超过30秒/月。

⑸ 可以使用交流或直流供电。

19.3.3 系统电源自动气象站具备高稳定性、无干扰的系统电源。

在有市电的地方,使用市电,并对备用电池浮充电,以备市电出现故障时使用。

若使用计算机,则还配备不间断电源(UPS)和后备电池。

在无市电的地区,自动气象站可用电池供电,这时,可用辅助电源对电池充电。

可作辅助电源的有:柴油或汽油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等。

19.3.4 通信接口联接采集器与计算机、计算机与中心站、采集器与中心站等的通信联接设备。

19.3.5 外围设备根据不同的需要,配置的外围设备有:计算机、打印机、显示器等。

19.4 系统软件自动气象站的系统软件包括采集软件和业务软件。

为了实现组网和远程监控,还须配置远程监控软件。

19.4.1 采集软件采集软件由厂家提供,写在采集器中。

必须遵守本规范及其它气象技术规定。

其主要功能有:⑴ 接受和响应业务软件对参数的设置和系统时钟的调整(时钟也可在采集器上直接调整,但必须保证采集器和计算机时钟一致);⑵ 实时和定时采集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计算、处理形成各气象要素值;⑶ 存储、显示和传输各气象要素值;⑷ 大风报警;⑸ 运行状态监控。

19.4.2 业务软件业务软件根据地面气象业务的需要编制,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颁发。

其主要功能包括:参数设置、实时数据显示、定时数据存储、编发气象报告、数据维护、数据审核、报表编制,按照《全国地面气象资料数据模式》形成统一的数据文件等。

19.5 采样和算法19.5.1 采样自动站的数据采样在采集器中完成,采样顺序:气温、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气压、地温、辐射、日照、蒸发。

气温、湿度、气压、地温、辐射的采样速率为每分钟6次,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余下的4次采样值求算术平均。

1分钟平均值为瞬时值。

风向、风速的采样速率为每秒钟1次,求3秒钟、2分钟、10分钟的滑动平均值。

3秒钟的平均值为瞬时值。

降水量、蒸发量和日照时数的采样速率为每分钟1次。

平均值在等时间间隔内取得,时间间隔不能超过传感器的时间常数。

各要素的时间常数、采样速率、平均时间见附表1。

19.5.2 算法⑴ 平均值气温、湿度、气压、地温、辐射均为1分钟内有效采样值的算术平均。

风速以1秒钟为步长,求3秒钟的滑动平均值;以1秒钟为步长,求1分钟和2分钟滑动平均风速;以1分钟为步长,求10分钟滑动平均风速。

风向、风速采用滑动平均方法,计算公式为:(19.1)K=3t/T (19.2)式中,Y n:n个样本值的平均值,Y n-1:n-1个样本值的平均值,y n:第n个样本值,t:采样间隔(s),T:平均区间(s)。

风向过零处理采用以下算法:计算 yn- Y n-1 =E若E>180°,则从E中减去360°;若E<-180°,则在E上加360°。

再用此E值重新计算 Yn 。

若新计算的 Yn>360°,则减去360°;若新计算的Yn<0°,则加上360°。

⑵ 极值选取最大风速从10分钟平均风速值中选取。

其它要素的极值(含极大风速)均从瞬时值中选取。

⑶ 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辐射均计算累计值。

19.6 安装19.6.1 基本要求⑴ 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雨量、蒸发、辐射、地温、日照传感器均按2.3的要求安装在观测场规定的位置上,风向、风速传感器也可以安装在屋顶平台上,气压传感器一般安装在数据采集器内。

⑵ 安装前应认真阅读仪器技术手册,按照要求进行安装。

不同型号的自动气象站的数据采集器安装地点不同,可安装在观测场内或观测值班室内。

⑶ 计算机、打印机及其电源(蓄电池、UPS电源)等设备均安放在观测值班室内。

⑷ 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用专用电缆连接。

⑸ 各传感器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表2.1的要求。

19.6.2 传感器的安装各传感器的安装见气象要素的观测中的有关章节。

19.6.3 电缆的安装与连接为了防雷、防鼠、防水和安装、维修方便,自动气象站的电缆应穿入电缆管内,电缆管应安置在电缆沟内。

电缆沟要求便于排水、通风,两侧应砌砖墙,砖墙壁上预设安置电缆管的金属支架(或金属挂钩),为防止电缆被积水浸泡,安置电缆的金属支架(或金属挂钩)距离地沟底的高度以不小于30cm为宜;观测场内的电缆沟一般在小路下面,沟上面盖的水泥盖板就是小路的路面,沟的宽度以30cm左右为宜,沟的深度以便于安装电缆和防止大雨后积水为宜。

不宜建电缆沟的台站,也可采用埋电缆管和修建电缆井的方法铺设电缆。

电缆不能架空架设。

19.6.4 采集器、电源、计算机与打印机等的安装采集器、电源、计算机与打印机等的安装位置以便于操作为原则。

19.6.5 避雷装置⑴ 观测场需要安装避雷针。

风向、风速传感器应在避雷针的有效保护范围内;⑵ 整个自动气象站设备的机壳应连接到接地装置上。

室内部分的接地线可连接在市电的地线上,也可接到专门为自动气象站设备做的接地装置上,接地电阻应小于5Ω;连接传感器电缆线的转接盒要有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5Ω;设备接地端与避雷接地网联在一起时,要通过地线等电位连接器连接。

19.6.6 软件安装采集软件已由厂家在设备出厂前安装在采集器中。

配备计算机的需安装业务软件,安装方法按照业务软件技术操作手册进行,运行前需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主要内容有:⑴ 对时(设定和修改采集器、计算机时钟)。

⑵ 设定系统管理权限。

⑶ 设定气象台基本参数和自动气象站有关参数。

19.7 日常工作⑴ 保持自动站设备处于正常连续的运行状态,每小时正点前10分钟要查看数据采集器的显示屏或计算机显示的实时观测数据是否正常。

⑵ 每日日出后和日落前应巡视观测场和值班室内的自动气象站设备。

巡视的主要内容包括:查看各传感器是否正常、雨量传感器的漏斗有无堵塞、地温传感器的埋置是否正确、风向、风速传感器是否转动灵活、直接辐射表跟踪是否正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