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柱网地下室抗浮结构优化设计

合集下载

地下建筑结构抗浮设计及措施分析

地下建筑结构抗浮设计及措施分析

建筑设计181产 城地下建筑结构抗浮设计及措施分析周仪倩摘要: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当上部结构荷重不能平衡地下水的浮力时,结构整体或局部会受到向上浮力的作用。

在建筑地下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若忽视抗浮设计,容易导致地下结构底板拱起,裂缝、渗水甚至地下结构上浮及结构破坏等问题。

本文介绍建筑地下结构抗浮设计的标准和影响因素,并对建筑地下抗浮处理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建筑结构;抗浮设计随着近年来建筑业对建筑地下结构抗浮性能重视程度的逐渐增高,建筑的抗浮性能成为衡量建筑整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建筑地下结构抗浮分析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因素都会使抗浮设防水位受到影响,从而增加工程事故出现的概率。

此时,为确保抗浮工作充分发挥作用,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十分关键,实践证明,其能够在保证建筑使用寿命的同时,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帮助结构专业人员综合解决各类问题。

1 大型地下建筑结构的抗浮设计方法在大型地下建筑结构抗浮设计上,主要采用增重、增拉、降水方式解决抗浮问题。

采用增重方法,需要根据结构承受水浮力大小展开分析,在结构自重与水浮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通过延伸翼板、增加覆土或对基础底板进行增重等方式使结构整体重量增加。

但如果相差较大,增重将导致造价大幅度提高,因此通常不予采纳。

采用增拉法,可以通过设置抗拔锚杆或抗拔桩避免结构上浮。

抗拔桩利用桩体自重和桩侧阻力提供抗浮力,大小与桩长、直径、类型等有关,多采用预制桩、灌注桩等。

由于桩径较大,需要增加底板厚度,在桩间距过大时才能抵抗产生的弯矩和剪力。

在上部结构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受大开洞、中庭等结构的影响,基础底板将同时承载较大向下压力和向上水浮力,容易出现结构裂缝问题。

合理进行抗浮锚杆布置,能够避免底板变形。

还应加强实际受力分析,合理进行锚杆布设,保证工程设计效果。

完成降水设计,需要在结构基底和四周完成降水盲沟修建,使地下水得以汇集到集水井中,然后利用水泵排走,确保地下水位始终比警戒线低。

地下室抗浮设计探讨

地下室抗浮设计探讨

地下室抗浮设计探讨【摘要】多层地下室开发可以暂时缓解目前的土地紧张状况,同时也是日后建筑领导的发展方向。

在多层地下室开发中,建筑自重无法平衡地下水时,就会产生抗浮问题,沿海地区特别严重。

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对地下室抗浮锚杆的设计方法及注意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地下室;抗浮锚杆;抗浮设计;锚杆布置;抗浮水位引言当今时代经济迅速发展,各类建筑物向着以高层为主的趋势发展。

高层的基础埋置深度一般根据建筑高度确定,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基础埋置深度也逐渐增大。

很多情况下,地下水位高过基础埋置深度或地下室底板。

因此,抗浮设计问题很受业主的重视,目前抗浮锚杆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抗浮措施。

一、项目概况某项目集财物商场、电影院及各类餐饮为一体,建筑高度45m,总建筑面积198543m2,地上六层,地下四层,平面呈长方形,通过两道防震缝将整栋建筑分成三个独立的结构单元。

首层建筑平面如图1。

图 1 首层建筑平面图本项目设计绝对标高值为36.00m,纯地下室标高-20.7m,勘探深度45.00m范围内有四层地下水,除了第一层类型为潜水,其余三层类型为承压水。

第一层的稳定水位埋深为11.70~16.00m,标高为22.64~17.53m。

第二层水头埋深为18.50~22.10m,标高为17.09~12.18m。

第三层水头埋深为26.6031.40m,标高为8.39 ~3.36m。

第四层水头埋深为35.00~40.80m,标高为0.58m~-6.64m。

建议抗浮验算水位标高按29.60m核算,相当于-6.4m。

中庭部分和纯地下室部分需进行抗浮设计。

二、抗浮措施抗浮锚杆是一种有效的抗浮技术手段,具有良好的地层适应性,易于施工。

锚杆布置非常灵活,锚固效率高,由于其单向受力特点,抗拔力及预应力易于控制,有利于建筑结构的应力与变形协调,可减少结构造价,在许多条件下优于压重和抗浮桩方案。

普通抗浮锚杆一般为全长粘结型锚杆,孔径不大于200mm,锚杆间距不小于15mx1.5m。

地下室抗浮设计方法分析

地下室抗浮设计方法分析

地下室抗浮设计方法分析摘要:众所周知,地下室结构质量会直接影响地上工程的牢固度和稳定性,地下室结构设计同时也能对施工起到指导作用,设计质量关乎整体施工效果。

因此,设计人员要重点关注地下室结构设计,提高设计水平,完善地下室结构设计,发挥成本管控作用。

关键词:地下室;抗浮设计;方法分析引言随着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现代建筑对地下空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地下室的安全性不容忽视。

近期因地下室抗浮设计不当或施工不到位引发事故时有发生。

最近南昌某房地产商开发楼盘因连日暴雨而使周边地下水位上涨,地下室因抗浮处理不当引起地下室柱大面积破坏,损失严重,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

结构设计人员应重视地下室抗浮安全性。

1概述近年来,我国新建的住宅小区多为多层或高层建筑群,主楼周围的下部,配有大面积地下室汽车库。

这些建筑群的地下室埋深较深,自重较轻且长期处在抗浮设计水位以下,致使这种大底盘式地下室结构抗浮稳定性问题突出。

地下室结构抗浮设计是地下室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抗浮设计,还能降低或减少建筑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受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

2地下室抗浮设计方法分析2.1抗浮设计方法抗浮方法主要有降水井抽水、加载配重、设置锚固结构等三大类,其中抽水降水的可靠性很难保证,若遇暴雨时有抽水能力不足、抽水不及时、抽出的水无处排放、需工作人员蹲守等问题,一般只作为遇到暴雨时的应急措施,不会直接用于永久抗浮;压载配重抗浮方法,是利用增加覆土厚度或增加上部结构自重来平衡水浮力;锚固结构抗浮则利用锚固体与岩土层的摩擦力抗浮,已普遍用于工程实践中。

按不抗浮设计时的结构布置加入水头进行抗浮稳定性验算,计算结果显示,结构不满足抗浮稳定性要求,且底板顶部负弯矩较大,经研究本工程采用压载配重结合设置锚杆2种方法进行抗浮。

2.2外墙结构设计本工程的地下室结构设计中绘制地下室外墙计算简图,通常在计算过程按照上端铰支、下端嵌固的方式展开。

地下室抗浮设计

地下室抗浮设计

地下室抗浮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的抗浮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地下室的深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增加,这使得地下室抗浮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如果地下室的抗浮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地下室上浮、结构开裂、渗漏等严重问题,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因此,做好地下室抗浮设计是确保地下室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一、地下室抗浮设计的基本原理地下室抗浮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平衡地下室所受到的浮力和抗浮力,使地下室在地下水位上升时保持稳定。

浮力是由地下水对地下室结构产生的向上的压力,其大小等于地下室排开地下水的体积乘以水的重度。

抗浮力则主要包括地下室结构的自重、地下室顶板上的覆土重量以及抗拔桩或抗浮锚杆提供的抗拔力等。

在进行地下室抗浮设计时,需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以及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等因素,合理确定抗浮设防水位,并计算地下室所受到的浮力和抗浮力。

当抗浮力大于浮力时,地下室能够保持稳定;当抗浮力小于浮力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抗浮措施,如增加地下室结构的自重、增加覆土厚度、设置抗拔桩或抗浮锚杆等,以提高抗浮力,确保地下室的抗浮安全。

二、地下室抗浮设计的影响因素1、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影响地下室抗浮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地下水的分布和赋存情况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地下室所受到的浮力。

例如,在渗透性较好的砂土层中,地下水的流动较为顺畅,浮力较大;而在渗透性较差的黏土层中,地下水的流动受到限制,浮力相对较小。

2、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是地下室抗浮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地下水位的变化可能受到季节、气候、周边排水系统、地下工程施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进行抗浮设计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资料,合理确定抗浮设防水位,并考虑地下水位的可能变化幅度,以确保地下室在极端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

3、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也会对地下室抗浮设计产生影响。

浅析房屋建筑地下室结构抗浮设计

浅析房屋建筑地下室结构抗浮设计

浅析房屋建筑地下室结构抗浮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建筑面积有限,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很多建筑物都开始设计建造地下室。

地下室在建筑中可以起到多种作用,如存储、娱乐、办公等。

但是在建造地下室时,抗浮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注意抗浮设计,地下室易发生坍塌事故,对建筑带来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下室抗浮设计的角度来探讨房屋建筑地下室结构的设计与实现。

1. 抗浮设计的重要性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抗浮设计。

建筑结构一般建立在地面之上,但是地下室却建造在地下,底部容易遭受地下水、降雨等因素的影响,并产生浮力的作用。

这就需要在设计中要考虑受力特点,设计结构的抗浮能力。

抗浮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方面,当地下室周围水分含量较高时,浮力将对整个结构产生极大的影响,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抗浮设计也是节约资源、提高建筑品质的重要手段。

在保证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建筑的抗浮能力,可以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轻维护成本。

2. 抗浮设计的典型实现方式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抗浮设计的典型实现方式。

(1)基础设计地下室加固的关键在于基础设计。

在基础设计时,需要考虑地下水位所处深度、季节变化、降雨量等因素,设计地下室基础的尺寸、形状和结构。

一般情况下,地下室基础应该保证深度足够,尺寸足够,强度足够。

(2)地下室防水处理与抗浮设计紧密相关的是地下室的防水处理。

地下室的地基改良、基础设计、基础外侧防水层以及区域排水系统构成了地下室防水系统的完整设计,防水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

(3)地下室加固设计针对地下室加固,设计者可以采取灰云石、B800等高强度混凝土、加固钢材等多种加固方案。

通过加固,可以增加地下室本身的质量、提高抗浮力度,从而有效的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

3. 总结抗浮设计是地下室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在设计过程中重视。

通过地下室基础设计、地下室防水处理和地下室加固设计等多种手段来提高建筑物的抗浮能力,能够确保地下室的结构稳定性,防止危险发生,减轻建筑物的维修成本。

地下室抗浮设计及抗浮措施探讨

地下室抗浮设计及抗浮措施探讨

地下室抗浮设计及抗浮措施探讨摘要:地下室抗浮事故容易导致地下室顶板、底板和梁柱等地下室结构构件开裂破坏,影响结构安全、工期和成本,甚至影响住宅的正常使用。

地下室抗浮工程设计与施工与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工程特点等息息相关,抗浮方案的选择应兼顾经济性和安全性。

本文从地下室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和抗浮措施的选择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下室;抗浮设计;抗浮措施1岩土工程勘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对满足地下室抗浮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要求,主要内容有:地下水赋存条件、类型、补给方式、排泄方式、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气候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岩土层的渗透系数建议值;抗浮设防水位的建议值;场地土壤及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揭开含水层后,在水位稳定时量测每个钻孔的稳定地下水位,且不少于1/3的钻孔需量测初见水位(初见水位量测孔未处地下水前不得使用水钻),水位量测误差不超过2cm。

水位稳定间隔时间:碎石土和砂土大于半小时,粉土应大于8小时,粘性土应大于1天。

当场地存在多层地下水时,应对地下水位进行分层量测,查明彼此补给关系,量测某层含水层水位前,应采取止水措施将其他含水层隔离。

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原位试验。

例如,当抗浮设计拟采用释放水浮力法,应通过抽水试验、室内渗透试验或压水试验确定岩土层的渗透系数,必要时采取分层抽水。

同时,收集竣工资料或则采用管线探测方法,查明场地周围的排水管网的分布情况和排水条件。

通过指示剂法、放射性同位素测试或则连通试验探明地下水流通情况、岩溶水的埋藏情况。

2抗浮设防水位拟建场地抗浮设防水位包括使用期和施工期的抗浮设防水位。

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形变化小且地层分布均匀时,抗浮设防水位可统一确定。

当斜坡场地的地下水位线随地势变化、大规模地下结构跨越多个地貌单元、存在多层地下水且基础的埋深差异很大时,需考虑地下结构对地下水渗流雍高的影响,抗浮设防水位根据场地最终竖向设计按照结构单元分区确定。

浅谈地下室抗浮设计

浅谈地下室抗浮设计

浅议地下室抗浮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急速发展,地下室与地下建筑也随之也越来越多。

而各地水位不同,每栋建筑的埋置深度不同,水对建筑物的浮力也不同。

地下室的抗浮设计往往被忽略,而导致的不良后果便是地下室底板拱起,底板裂缝渗水甚至地下室上浮及结构破坏等,处理起来非常棘手且效果不好。

2004年大庆一地下商场才建成就上浮了,直至2009年哈工大耿永常教授对其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解决方案,才使该商场得以正常使用。

所以,地下建筑抗浮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关键词】地下;设防水位;抗浮措施一,建筑物为什么会浮起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流体作用的合力等于该物体排开的流体重力,方向竖直向上。

这个合力称为浮力。

所以,当建筑物底面处于地下水中时会受到地下水给它向上的水浮力。

当水浮力大于建筑物底面以上包含堆土在内的重量时,建筑物就会浮起来;当水浮力小于建筑物底面以上包含堆土在内的重量时,建筑物就不会浮起来。

所以只要地下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就能使建筑物浮起来。

抗浮水位是指基础砌置深度内起主导作用的地下水层在建筑物运营期间的最高水位。

当有长期水位观测资料时,抗浮水位可根据该层地下水实测最高水位和建筑物运营期间地下水的变化来确定;无长期观测资料或资料缺乏时,按勘察期间实测最高稳定水位并结合地形地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在南方滨海和滨江地区,抗浮设防水位可取室外地坪标高。

场地有承压水且与潜水有水力联系时,应实测承压水水位并考虑其对抗浮水位的影响。

只考虑施工期间的抗浮时,抗浮水位可按一个水文年的最高水位确定。

二,怎么进行抗浮设计?对地下室进行抗浮设计时需分下面两种情况:(1):当地下室外轮廓与地上建筑外边线基本重合时。

当结构重量大于水浮力时,我们就不必考虑抗浮,但是我们应在设计说明中提出施工时的降水措施;当结构重量小于水浮力时,那么地下室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平衡水浮力。

另外,无论水浮力是否大于结构重量,都需要验算水浮力对地下室底板的作用,使底板满足必要的强度与刚度,还需满足抗裂要求。

浅谈地下室抗浮设计与抗浮措施分析(全文)

浅谈地下室抗浮设计与抗浮措施分析(全文)

浅谈地下室抗浮设计与抗浮措施分析(全文)范本一:正文:一:介绍地下室作为建筑物的一个重要部分,抗浮设计与抗浮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地下室抗浮设计和抗浮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二:地下室抗浮设计1. 地下室结构底板设计1.1 底板厚度的选择1.2 底板的加固措施1.3 底板防腐处理2. 地下室结构墙设计2.1 墙体的选择与布置2.2 墙体的抗浮计算2.3 墙体的加固处理3. 地下室排水设计3.1 排水管道的布置3.2 排水管道的通畅性检测 3.3 排水系统的维护与保养三:地下室抗浮措施分析1. 注浆加固1.1 注浆加固的原理1.2 注浆加固的方法1.3 注浆加固的效果分析2. 锚杆加固2.1 锚杆加固的原理2.2 锚杆加固的施工步骤2.3 锚杆加固的应注意事项3. 放水降浮3.1 放水降浮的原理3.2 放水降浮的准备工作 3.3 放水降浮的实施方法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地下室抗浮设计图纸和抗浮计算表格。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土木工程法:土建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等。

2. 土木工程标准:土建工程相关的标准文件,包括建筑构造标准、建筑设计标准等。

范本二:正文:一:引言地下室抗浮设计与抗浮措施对于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地下室抗浮设计的要点和抗浮措施的分析。

二:地下室抗浮设计2.1 结构底板设计2.1.1 底板材料选择2.1.2 底板厚度计算2.1.3 底板防水处理2.2 结构墙设计2.2.1 墙体材料选择2.2.2 墙体布置规划2.2.3 墙体强度计算2.3 排水系统设计2.3.1 排水管道布置2.3.2 排水管道尺寸计算 2.3.3 排水系统维护三:地下室抗浮措施分析3.1 注浆加固3.1.1 注浆原理及分类 3.1.2 注浆加固效果评估 3.1.3 注浆加固注意事项3.2 锚杆加固3.2.1 锚杆加固原理3.2.2 锚杆加固施工流程 3.2.3 锚杆加固质量检验3.3 放水降浮3.3.1 放水降浮原理及措施3.3.2 放水降浮过程管理3.3.3 放水降浮效果评价四:附件本文涉及的附件包括地下室抗浮设计图纸和抗浮计算表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柱网地下室抗浮结构优化设计
发表时间:2018-07-04T13:31:27.42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作者:林玉琼[导读] 翔栩?富民花园工程地下1层,地上4栋30层建筑,工程位于普宁国际服装城西侧。

广东中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515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房地长行业高涨,高层建筑利用地下室布置大柱网结构上增加车库空间,控制结构成本,提高经济利益成为当今建筑行业共同关注的主题。

大柱网地下室结构设计成为主流,而抗浮设计是难题。

通过建筑物结构计算优化基础抗浮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柱网地下室抗浮
引言
以下为本人任结构专业设计人在2017年为普宁市翔栩嘉信投资有限公司设计《翔栩?富民花园》工程项目为例,浅述大柱网地下室基础抗浮优化设计。

1.工程概况
翔栩?富民花园工程地下1层,地上4栋30层建筑,工程位于普宁国际服装城西侧,设计等级为特级(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等级分类)。

项目总用地面积21906.56m2,项目建筑面积162276.17m2:地下室1层为车库,建筑面积14860.82m2。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Ⅲ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55s。

2.设计难点
为保证建筑功能,地下室车库柱距8mx8m,最大柱距达到8.9mx8.1m,地下室底板标高为-4m,室外地坪标高-0.2m,地下水位设计标高为-0.4m,首层裙楼标高6.8m,屋面花园覆土厚度0.4m。

大柱距带来的结构设计难题为:1.地下室抗浮设计难以满足,2.柱对底板内力冲切剪切比过大。

一般做法:1.增加桩数来增加抗拔承载力;2.增大地下室底板厚度满足内力冲切剪切比。

受限于现场施工工艺及现实情况,需对地下室基础抗浮进行优化设计。

3.优化方案
1)按柱底内力标准组合数值计算确定桩数;
2)按整体地下室底板构造需求计算厚度;
3)柱脚位置设置柱帽,范围和高度满足柱对板冲切验算;
4)以柱帽代替原承台,承台配筋按柱帽底筋配筋;
5)验算地下室局部抗浮;
6)地下室底板配筋整体计算,柱脚位置另增加局部面筋钢筋。

4.工程内力分析
冲切是大柱网地下室抗浮设计难题,若加大底板厚度则增加了开挖深度、则增大了地下水计算高度、增加了水浮力对底板作用力,故我利用柱脚设置柱帽局部加大厚度来满足冲切要求,另加底板附加钢筋,以图中阴影位置(柱距8.9mx8.1m)计算:1)桩数确定:柱500X500,内力组合值为N=1688,MX=12,MY=0,VX=0,VY=-11采用 PHC-AB400(95)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Ra=1000KN,抗拔承载力R=250KN,确定二桩;
2)底板厚度为0.4m,计算钢筋面积900mm2,实配通长双层双向钢筋C 16@200;3)柱脚设置柱帽,截面为3mx3m,高度0.8m,柱对板冲切验算:
τunb,max=αoxMunb,xax/Icx+αoyMunb,yay/Icy (混凝土规范F.0.1-6)
=0.40*18.43*0.84/4.190+0.40*0.65*0.84/4.190=1.53kN/m2
Fl,eq=Fl+τunb,max*um*h0 (混凝土规范6.5.1-1)
=(2129.88+1.53*6.720*1.18)=2142.01kN
≤0.7*βhp*ft*η*um*h0=0.7*0.97*1800*1.00*6.72*1.180=9658.25kN
柱帽对板冲切验算:
τunb,max=αoxMunb,xax/Icx+αoyMunb,yay/Icy (混凝土规范F.0.1-6)
=0.40*18.43*1.69/9.813+0.40*0.65*1.69/9.813=1.31kN/m2
Fl,eq=Fl+τunb,max*um*h0 (混凝土规范6.5.1-1)
=(1988.34+1.31*13.520*0.38)=1995.10kN
≤0.7*βhp*ft*η*um*h0=0.7*1.00*1800*0.78*13.52*0.380=5056.13kN
冲切比=2.53>1满足要求
[轴压比][配筋面积](篇幅限制略)
4)按内力计算结论,柱帽(承台)底筋X向配筋面积为2636mm2,Y向为2468mm2,分别实配C 20@100和C 18@100。

5)验算局部抗浮:
计算如下:
水浮力 Nwk=γ0*A2*H=2448.43kN
总面抹灰层重F0=(h0*A2)*γ2+0.05*A1*γ2+0.05*A3*γ2=291.36kN
砼顶板重力 F1=A1*h1*γ1=280.80kN
砼底板重力 F2=A2*h2*γ1=694.00kN
砼二层板重力 F3=A3*h3*γ1=249.6kN
基础重力F4=(γ1-γ0)*A4*(h4-h2)= 54.72kN
柱重力 F5=γ1*A5*h5=67.50kN
砼梁重力 F6=γ1*b*l*h=199.23kN
土重力 F7=18*A3*h10=199.23kN
抗拔承载力F7=2*250=500.0kN(两桩)
总重GK=F0+F1+F2+F3+F4+F5+F6+F7=2674.17kN
抗浮稳定性=Gk/Kwk=1.092>1.05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4.3
6)地下室柱节点面筋计算面积分别为X向1461mm2,Y向1369mm2,原底板面筋通长钢筋C 16@200,此时仅需在节点X向另加C 12@200(实配面积1005+565=1570 >1461 mm2,满足要求),Y向另加C 12@200(实配面积1005+565=1570 >1369 mm2,满足要求)。

5.计算结果比较
位置常规计算优化计算
底板厚度 600mm 400mm
基础桩数 4 2
底板贯通筋 C20@200 C 16@200
底板附加面筋(柱节点) C20@200 C 12@200
6.结束语
从以上结果比较,能清晰的认识到在建筑同一内力分布,所受影响因素一致情况下,常规计算和优化计算的巨大差别,优化计算体现
了节省桩数、节省钢筋量等优点。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刘东柏,王璇.地下室抗浮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讨论[J].中外建筑,20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