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巧用电子得失守恒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题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成
Fe2+,可以写出 Fe3++I-―→Fe2++I2,然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FeCl3 与 KClO 反应时,根
据题目信息 Fe3+被氧化为 FeO42-,则 ClO-被还原成 Cl-,可以写出 Fe3++ClO-―→FeO42-+Cl-,然后根据氧
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可以得到:2Fe3++3ClO-―→2FeO42-+3Cl-,再结合溶液强碱性和电荷守恒,在 左边补上 OH-,然后配平即可。 【变式 4】向 Na2CO3 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 NaHCO3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答案】(1)FeSO4+HNO3→Fe(NO3)3+Fe2(SO4)3+N2O+H2O (2)FeSO4 N(3)得到 4(4)24FeSO4+30HNO3→ 类型二、 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高清课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例 1】
【变式 3】(2015 衡水中学周练)FeCl3 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
与 KClO 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 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SO2+2MnO4-+
=5SO42-+2Mn2++
,再用 H+离子调整电荷相等(右边加上 4 个 H+),最后在
左边补上 2 个水即可。
【总结升华】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重在分析化合价变化,强调一种元素化合价上升,必有
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举一反三:
有关得失电子守恒相计算题

有关得失电子守恒相计算题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可以简化计算过程,迅速得出答案,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因此复习时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应从得失电子的角度考虑,才能掌握解
的得失电子列等式!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来源:网络转载
注:有些反应物做氧化剂或还原剂时,只是部分参加反应,不能全部代入计算。
例:(NH4)SO4在强热下分解生成N2、NH3、SO2和H2O,则化合价发生变化与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目比为
A.1:4
B.1:2
C.2:1
D.4:1
来源:网络转载。
巧用电子守恒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

巧用电子守恒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摘要:得失电子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电子守恒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基本解题方法。
本文结合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几种情况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归纳。
关键字:电子守恒;氧化还原;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得失或偏移,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里,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而电解或电镀实际上也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在同一时间内,阴极上物质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阳极上物质失去电子的数目。
利用得失电子守恒来建立等式是快速解决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的基本方法。
下面通过几个例题,谈谈电子守恒法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的应用。
一、省去中间过程,简化计算新课程教育网@版权所有例1:将1.92gCu投入到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铜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χ?mL气体(标准状况)。
将盛有等量该气体的容器倒入水中,欲使容器内气体恰好完全溶解于水,试求需通入氧气的体积(标准状况)?新课程教育网@版权所有解析:由题意可知,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先生成红棕色的NO2,后生成无色的NO;若用常规解法,应先求出NO、NO2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计算出的物质的量,并求出其体积,此方法运算量大,中间计算多且复杂,容易出错。
用电子守恒法综合考虑,可省去中间的各步计算,使计算简化。
若由图示题意:新课程教育网@版权所有HNO3→?NO、NO2(χ?mL)→?HNO3新课程教育网@版权所有????就可发现Cu失去的电子总数等于O2得到的电子总数,即有2Cu~O2新课程教育网@版权所有新课程教育网@版权所有?二、判断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的化合价?例2:24mL 溶液,恰好与20mL溶液完全反应,则铬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 +6B. +3C. +2D. 0解析:反应中的化合价变化为:Cr +6→?x↑ ,S +4→?+6↓6-4=2。
则有:三、在电解类题中的应用例3、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 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 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H2析出,且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电极上应析出银的质量是()。
【化学】巧用电子得失守恒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题

【化学】巧用电子得失守恒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题电子得失守恒规律是指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相等。
由于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元素种类和数目的复杂性,使电子守恒关系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难度。
在高考命题中,用得失电子守恒法求解的题型有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量的多少或量的比例,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中元素的价态或种类,有关电化学及其他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等。
一、电子守恒法的解题原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得失电子数目是守恒的,利用得失电子守恒来建立等式是快速解决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的基本方法。
在利用电子守恒法解题时,一般分为三个步骤:①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各自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②找准1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 (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③由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根据电子守恒列等式: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二、利用电子守恒解常见题型的方法1、简单反应的电子得失守恒问题在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是相等的,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还原剂(或氧化产物)中被氧化的元素以及氧化剂(或还原产物)中被还原的元素,然后从元素化合价升高(降低)确定失(得)电子的总数。
根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求解,这种题型除了可以确定化学式和化合价外,还可以确定具体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它们的比值。
【例1】(2011·大纲版全国卷)某含铬Cr2O72-废水用硫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FeO·Fe y Cr x O3。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2-x)molB.处理废水中Cr2O72-的物质的量为mol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为3nx molD.在FeO·Fe y Cr x O3中3x=y解析: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3,铬元素的化合价由+6降到+3。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专题训练(详解版)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专题训练(详解版)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①SO2②Fe3+③Fe2+④HCl ⑤H2O2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⑤D.①③④⑤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凡是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物质,都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所以①③⑤都是正确的。
铁离子只有氧化性,氯化氢中氯元素可以失去电子,氢元素可以得到电子,所以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正误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注重解题方法的培养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依据,然后结合题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可。
2.某氮的氧化物和CO在催化剂存在下充分反应,生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N2和CO2,该氧化物是()A.N2O B.NO C.NO2D.N2O5答案:B【解析】氮气是还原产物,CO2是氧化产物.根据得失的得失守恒可知,生成1mol氮气,转移4mol电子,所以平均1个氮原子得到2个电子,因此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选项B正确,答案选B。
3.氢化钙中的氢元素为-1价,它可用作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H2+2H2O=Ca(OH)2+2H2↑ ,有下列判断:①H2只是氧化产物;②H2只是还原产物;③H2O 是氧化剂④CaH2中的氢元素被还原;⑤此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1,上述判断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③⑤C.②④D.④⑤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氢化钙中H为-1价,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为:H:-1→0 失1×2e-H:+1→0 得1×2e-反应中氢化钙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比为1:1。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点评:氧化还原反应中,同种元素化合价变化遵循“只靠拢、不交叉"的原则.4.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A.FeCl2B.NaHCO3C.Cu(OH)2D.Fe(OH)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中物质可以通过铁和氯化铁的反应制得;B中物质可以通过碳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化合反应制得;C中物质不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制得,因为氧化铜和水是不会反应的。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每日一题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巧解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

7月24日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巧解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Fe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Fe(NO3)3、Fe2(SO4)3、NO2、N2O4、NO和H2O,当NO2、N2O4、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Fe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6 B.1∶7 C.2∶11 D.16∶25解题必备(1)在氧化还原反应(包括电化学)的有关计算中,易忽视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不能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规律”分析问题.当同一体系中,有多个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时,要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必须遵循强者优先的原则。
(2)不能准确而迅速地再现、提取和运用氧化与还原、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概念。
NO 在酸性环境中能表现强氧化性(中性、碱(3)对潜在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忽视,如:3性环境中则无强氧化性)。
学霸推荐1.羟氨(NH2OH)是一种还原剂.将25.00 mL 0.049 mol/L的羟氨酸性溶液与足量硫酸铁在煮沸条件下反应,生成的Fe2+又恰好被24.50 mL 0。
020 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所氧化。
在上述反应中,羟氨的氧化产物为A.NO2 B.NO C.N2O D.N22.现有6。
4 g铜与过量硝酸(8 mol/L,50 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和NO2,反应后溶液中含有H+ 0.05 mol(假定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B.反应后溶液中所含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5 mol/L3C.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D.上述过程转移电子总的物质的量为0。
2 mol3.向含a mol NaClO的溶液通入b mol SO2充分反应(不考虑二氧化硫与水之间的反应以及次氯酸的分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0<b<a/3时:SO2+H2O+3ClO-=2SO-+2HClO+Cl-4B.当b=a时,SO2+H2O+ClO-==2H++Cl-+2SO-4C.当a/3≤b≤a时,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 0〈n(H+)≤2b molD.当0<b〈a时,反应后溶液中ClO-、Cl-和2SO-物质的量之比为:(a-b)∶b∶b4答案1.【答案】C【解析】由25.00 mL 0。
微学霸第3辑——氧化还原反应第五部分 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巧解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 含解析

灵活应用电子得失守恒是解答的关键,得失电子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核心思想:得失电子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得失电子守恒法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有关计算及电解过程中电极产物的有关计算等。
电子守恒法解题的步骤是: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其物质的量以及每摩尔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的量,然后根据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计算公式如下:n(氧化剂)×得电子原子数×原子降价数=n(还原剂)×失电子原子数×原子升价数。
利用这一等式,解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典例】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HNO3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与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4 B.1∶5 C.2∶3 D.2∶5【答案】A【解析】方法一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法求解。
设锌的物质的量为2 mol,HNO3的物质的量为5 mol ,生成N2O的物质的量为x(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2x).该反应中化合价变化情况:Zn→Zn2+(价差为2),23NO →N2O(价差为8),则由化合价升降相等,可得x× 8 =2 mol ×2,解得x=0.5 mol,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2x)为1 mol,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4 mol。
故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与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
方法二根据题意写出锌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4Zn+10HNO34Zn(NO3)2+N2O↑+5H2O,从化学方程式可看出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与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
1.PbO2是褐色固体,受热分解为Pb的+4和+2价的混合氧化物,+4价的Pb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4价的Pb还原成+2价的Pb;现将1 mol PbO2加热分解得到O2,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得到Cl2,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剩余固体的组成及物质的量比是A.1∶1混合的Pb3O4、PbOB.1∶2混合的PbO2、Pb3O4C.1∶4∶1混合的PbO2、Pb3O4、PbOD.1∶1∶1混合的PbO2、Pb3O4、PbO【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守恒规律。
高考化学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概念。
3.能够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4.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某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反应前后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特征。
2.基本概念(1)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2)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3)氧化剂(被还原):得到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4)还原剂(被氧化):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5)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后对应的产物(包含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的产物)。
(6)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后对应的产物(包含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的产物)。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高考化学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1)双线桥法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
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在“桥”上标明电子的“得”与“失”,且得失电子总数应相等。
(2)单线桥法箭头必须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
箭头方向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在“桥”上标明转移的电子总数。
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4)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重要的氧化剂一般有以下几类:(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2、Br2、O2等。
(2)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MnO2等。
(3)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等。
(4)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高考化学巧用电子得失守恒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题电子得失守恒规律是指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相等。
由于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元素种类和数目的复杂性,使电子守恒关系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难度。
在高考命题中,用得失电子守恒法求解的题型有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量的多少或量的比例,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中元素的价态或种类,有关电化学及其他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等。
一、电子守恒法的解题原理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得失电子数目是守恒的,利用得失电子守恒来建立等式是快速解决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的基本方法。
在利用电子守恒法解题时,一般分为三个步骤:①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各自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②找准1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 (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③由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根据电子守恒列等式: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二、利用电子守恒解常见题型的方法
1、简单反应的电子得失守恒问题
在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是相等的,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还原剂(或氧化产物)中被氧化的元素以及氧化剂(或还原产物)中被还原的元素,然后从元素化合价升高(降低)确定失(得)电子的总数。
根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求解,这种题型除了可以确定化学式和化合价外,还可以确定具体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它们的比值。
【例1】(2011·大纲版全国卷)某含铬Cr2O72-废水用硫亚铁铵[FeSO4·(N 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FeO·Fe y Cr x O3。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2-x)mol
B.处理废水中Cr2O72-的物质的量为mol
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为3nx mol
D.在FeO·Fe y Cr x O3中3x=y
解析: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3,铬元素的化合价由+6降到+3。
由铬元素守恒知废水中Cr2O72-的物质的量为mol,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6×mol =3nx mol。
由得失电子守恒知y=3x,而由铁元素守恒知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1+y)mol=n(3x+1)mol,因此选项A是错误的。
答案:A
2.电化学中的电子得失守恒问题
电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电解池中,阳极失电子数目与阴极得电子数目一定相等。
在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数目与正极得电子数目也一定相等。
无论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在进行计算时均可以依据这个原则列出等式求解。
这类试题可以求解电解后某物质溶液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求解析出物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还可以求解加入物质恢复原浓度需要的质量,但最本质的一点是要遵循电子守恒规律。
【例2】一烧杯中盛有一定量的硫酸钠饱和溶液,将两根铜电极插入该溶液中进行电解。
当阴极逸出a mol气体,烧杯中有W g Na2SO4•10H2O析出,保持温度不变,此时剩余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解析】因铜是活性电极,故阳极反应为Cu-2e-=Cu2+,阴极反应为2H++2e-=
H
2
↑,总反应为
,阳极失电子数目与阴极得电子数目相等。
阴极逸出a mol H2,被电解的水为2a mol。
因为被电解的水和析出的Na2SO4•10H2O的组成仍为饱和溶液,则剩余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从被电解的水和析出的Na2SO4•10H2O来求解,剩余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42W/322)/(W+36a)]×100%=。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将本题改为将两根惰性电极插入该溶液中进行电解,则根据电子守恒得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
3、多元素参与反应的电子得失守恒问题
某些氧化还原反应中组成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元素种类超过一种,这类氧化还原反应具有复杂性。
它可以是两种元素氧化一种元素、一种元素氧化两种元素、或二种元素氧化二种元素等。
这种题型的解法,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一定用认真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所对应的元素,一定要明确题意指定的对象哪种元素氧化哪种元素,根据题意用电子守恒解题才能不出差错。
【例3】在P+CuSO
4+H
2
O → Cu
3
P+H
3
PO
4
+H
2
SO
4
(未配平)的反应中,7.5 mo
l CuSO
4可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 mol 。
生成1 mol Cu
3
P 时,参加反应的P的
物质的量为 mol 。
【解析】该反应的氧化剂为P、CuSO
4,还原剂为P,本题强调CuSO
4
氧化P
的物质的量,设7.5 mol CuSO
4
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x mol,P被氧化为H3PO4。
由电子守恒得7.5×(2-1)=x×(5-0),x= 1.5 。
生成1 mol Cu3P 时,氧化剂共得电子3×1+1×3=6(mol)。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知P被氧化时失去的电子为6mol,则作还原剂的P的物质的量为6/5=1.2 (mol),所以参加反应的P的物质的量为1.2+1=2.2(mol)。
答案:1.5 2.2
4、微粒先后反应时电子守恒的问题
当一种物质同时氧化两种以上的微粒时,则强还原剂先被氧化。
一种物质同时还原两种以上微粒时,则强氧化剂先被还原。
被氧化和被还原到何种程度,要以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多少来决定,具体计算时用电子守恒规律,但是对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对应的每个阶段要分析清楚,电子守恒在对应的阶段同样适用。
【例4】下列微粒在溶液中的还原性和氧化性强弱如下:还原性HSO
3
¯>I¯,
氧化性IO
3¯>I
2
>SO
4
2-。
在含有x mol NaHSO
3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
3
溶液。
加入K
IO
3和析出I
2
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则x= mol。
【解析】开始加入KIO
3溶液时,最先与IO
3
¯反应的微粒是HSO
3
¯,其还原产
物为I¯,氧化产物为SO
42-。
当HSO
3
¯反应完后,b点到c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IO
3¯+5 I¯+6H+=3I
2
+3H
2
O。
所以0点到b点参加反应的HSO
3
¯的物质的量可利
用电子守恒求解,n(HSO3¯)×2=1mol×6,所以x= 3 mol
答案:3
5. 多步反应电子得失守恒问题
有的试题反应过程多,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也多,数量关系较为复杂,若用常规方法求解和化学方程式求解比较困难,若抓住失电子总数等于得电子总数这一关系,则解题就变得很简单。
解这类试题时,注意不要遗漏某个氧化还原反应,要理清具体的反应过程,分析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得电子数目和失电子数目。
【例5】现有铁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27.2 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
当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时,收集到2.24 L(标准状况下)气体,当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时,溶液不显血红色。
试求原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解析:设Fe
2O
3
的物质的量为x mol,由电子得失守恒关系有:n(Fe)×2=n(F
e 2O
3
)×2+n(H2)×2。
即 (27.2-160x)÷56=x+(2.24/22.4),解得x=0.1,则氧化
铁的质量分数为 (0.1mol×160g/mol÷27.2 g)×100%≈58.8%。
总之,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问题的核心就是利用得失电子守恒来建立等式,准确找到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得失电子的数目,并利用此关系式是解这类问题的关键。
巧妙运用电子守恒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