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研究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监测研究的开题报告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监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呼吸机已成为救治及管理呼吸衰竭、高流量氧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
而呼吸机使用不当或感染控制不完善等因素也成为导致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简称HAP)的主要原因之一。
HAP的发生率较高,其病死率也较高,且部分致病菌会产生耐药性,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因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科研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机制,从病原学角度开展监测,为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内容(1)搜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住院科室、呼吸机使用情况、感染时间、感染部位、病原菌等。
(2)分析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包括呼吸机形式、呼吸机管道的选择和维护、机械通气模式的设置、氧疗方式等。
(3)收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呼吸机端气道分泌物标本,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检测病原菌的药敏情况。
(4)对比呼吸机使用患者和非使用患者的肺炎发生率、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表现。
(5)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显著相关的因素。
3. 研究方法(1)搜集病例:遴选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患者中,有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至少48小时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筛选与之配对的非使用呼吸机患者作为对照组,确保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情况一致。
(2)临床资料收集:采用问卷调查和病历审核,对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3)病原学检测:收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呼吸机端气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4)数据处理和分析:利用SPSS22.0统计包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
4 培养出的病原菌是否为VAP真正致病菌或仅
仅是寄植菌
三、病原学诊断
(一)病原学诊断的临床价值
争议 正方:1.确诊
2.指导抗生素应用 借助纤支镜侵袭性诊断病例组有 47%更改抗生素治疗(27%无效 抗生素,9%不合理,7%不需要)
争议
反方:1.诊断技术存在明显缺陷(假阴性高影响
阳性率的因素多、重复性差、诊断界限 即细菌浓度报道不一、医疗风险和医疗 费用增加); 2.影响VAP的主要因素是最初经验性抗菌 治疗是否及时和是否足够。而非病原菌; 3.决策分析表明:只要临床诊断可能性 >50%,侵袭性诊断的敏感率<80%,则 经验性治疗病死率为50%,而不治疗病 死率高达100%; 4.侵袭性诊断技术即使改变了治疗,但是 并不降低病死率
晚发性、重 铜绿假单胞菌 症 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不动杆菌 肠杆菌
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下列抗假单胞菌 β-内酰胺类之一:
抗假单胞β-内酰胺类**(舒普深) 碳氰霉烯类# 氨曲南 可疑MRSA时:+糖肽类(万古或去甲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 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 抗假单胞青霉类或其联合酶抑制剂 的复合制剂;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或其 联合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舒普深)
断率
• 一快:病情发展快
X线上肺部浸润累及多叶或 氧合指数(PaO2/FiO2)或肺顺 双侧 应性进行性下降,或气道阻力进 行性升高而未发现非感染性因素 收缩压<90mmHg 舒张压<60mmHg 可以解释 X线上肺部浸润影48h内扩大 >50% 肝功能损害(排除基础肝病 和药物性损害)
符合1条主要标准或2条次要标准可诊断为重症VAP,除重症外均归入轻中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61-100
66-100
70-100
PSB BAL PBAL
≥10 3 >10 4 ≥104
64-100 72-100 82-92
60-95 69-100 83-97
69-90 72-93 84-96
组织学诊断
肺泡及细支气管远端有炎性细胞浸润,革兰氏染 色可见纤维素渗出物和细胞碎片,中性粒细胞有吞 噬细菌现象,或因产生过多的蛋白水解酶致肺组织 坏死。
1、经验性治疗:VAP病原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 60%,所以选用抗生素主要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绿 脓杆菌最常见,混合感染占相当比例。
最初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应覆盖革兰氏阴性 杆菌和阳性球菌,以提高首次用药的成功率,称为 抗生素首次用药效应。首次用药应猛击24-72小时 后再根据培养结果调窄抗生素。
治疗:
1990~
1、MRSA耐万古霉 素,MRCNS增加;
2、耐青霉素肺炎球菌 PRSP 增加;
3、革兰氏阴性杆菌耐 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 类;
4、肠球菌耐所有抗生 素;
5、多重耐药结核菌迅 速传播。
治疗
抗生素是正确选用是VAP治疗的关键。临床常用 的选药方法可分为两个阶段:病原菌不明确的经 验性选药和病原菌明确后的选药。
VAP治疗失败:
原因:1、病原学诊断错误 2、抗菌药物选用不当 3、药物剂量不足 4、细菌产生耐药性 5、治疗过程中出现继发感染、二重感染 6、药物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 7、没有采取综合治疗
VAP治疗失败:
表现形式
72小时内迅速恶化 没有反应的肺炎
改善后又恶化
缓慢逐渐好转
常见原因
误诊、病原学错误、致病菌耐药 误诊、细菌原发耐药、抗生素血药浓 度低、局部解剖因素、继发性肺炎 继发性肺炎、肺外继发感染、病原菌 产生耐药、反复发生肺炎 宿主防御功能缺陷
分析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以及相关护理对策

分析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以及相关护理对策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并发症。
VAP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还会增加医疗费用,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巨大的负担。
对于ICU患者发生VAP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工作。
一、原因分析1. 呼吸机导致呼吸道受损患者在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接受机械通气的刺激,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从而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
2. 患者免疫功能低下ICU患者常常因为严重疾病或手术等原因导致免疫功能显著下降,身体抵抗力减弱,无法有效抵御细菌感染。
3. 呼吸机使用不当呼吸机使用不当也是导致VAP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呼吸机管路长时间未更换、呼吸机气囊漏气等,都会增加细菌的进入呼吸道的机会。
4. 盲目使用抗生素在ICU治疗中,患者常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而盲目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从而给治疗带来困难。
二、护理对策1. 严格控制呼吸机使用时间对于ICU患者,尽量减少呼吸机的使用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要注意适时进行呼吸机的撤离,避免呼吸机使用时间过长导致呼吸道损伤。
2. 加强呼吸道护理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的护理。
包括定期翻身、口腔护理、咽喉护理等,保持呼吸道的清洁,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3. 提高个体化护理水平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
比如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护理频次,加强免疫功能的调理。
4. 定期检查呼吸机设备呼吸机设备是防范VAP的重要一环,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呼吸机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呼吸机设备的正常使用,避免因呼吸机设备问题导致的VAP发生。
6. 加强团队合作在ICU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防范VAP的发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但通常不会出现发热和白细胞计数升高等表现。与呼吸机相关性 肺炎相比,支气管哮喘通常具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03
CATALOGUE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预防策略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为患者吸痰,确保呼吸道畅通,减少细 菌滋生。
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
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手卫生
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避 免交叉感染。
患者教育
疾病认知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呼吸机相关性 肺炎的发病机制、预防措施及治 疗手段,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知
水平。
自我管理
指点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咳嗽、 排痰等操作,加强自我管理意识。
生活习惯
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 戒烟、限酒、公道饮食等,以降低 感染风险。
04
CATALOGUE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以控制感染。
抗炎治疗
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抗炎药物,减轻肺部炎症反应。
非药物治疗
机械通气治疗
通过调整呼吸机参数,改良患者通气功能,降低呼吸机相关 性肺炎的产生。
营养支持
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 力。
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相互作用
03
新药研发回需考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避免潜伏的药物
间不良反应。
新型治疗方法
免疫疗法
通过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来抵抗感染,减少抗生 素的使用,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局部治疗
针对肺部感染病灶,采用局部给药的方式,以提 高药物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能有效地抵抗和干扰机体的防卫机制
生物膜是细菌性感染的病灶,当机体内游走病原细菌被
杀死后,生物膜内的细胞会脱离附着释放出来,成为游
走细菌,引起急性感染
生物膜内细菌几乎对所有的抗生素都不敏感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发热和脓性的呼吸道分泌物
相关概念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因肺部感染性病变或原有感染性病变,使用机械通气48h
后X线胸片显示肺部有浸润阴影或出现新的浸润阴影,听
诊肺部可闻及湿罗音,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白细胞 >10×10 9/L;2.体温37.5℃以上;3.呼吸道有脓性分泌物; 4.从支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出病原菌或新的病原菌。
是ICU最常见的院内感染之一(严重并发症之一) 属难治性肺炎
尚缺乏快速理想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治疗主要依赖于经验用药
相关概念
早发性VAP:机械通气 ≤ 4天发生的肺部感染 晚发性VAP :机械通气 > 4天发生的肺部感染
文献报道:VAP的发生率为9.0%~70.0% 死亡率20.0%~75.0% ,比无VAP患者死亡率增加2~2.5倍 随着机械通气时间延长,VAP的累计发病率显著增加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核心致病菌
口咽部定植菌误吸、插管直接带入,多对抗生素敏感
• 迟发性VAP,特别是长时间使用过广谱抗生素:多以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大肠杆菌及MRSA为主要致病菌
咽部、十二指肠、胃定植菌吸入,多为耐药菌
• 部分:存在G- 杆菌和G+的混合感染
危险因素
人工气道:独立危险因素
制抗生素使用且保证患者安全的有效策略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和防治研究进展

评分 (l i lP l nr net n Soe PS Ci c umo ay Ifci cr,C I)是 na o
一
项 综合 了临 床 、 影 像 学 和 微 生 物 学 等 标 准 来评 估
肺部 感染严重程 度的评 分 系统 , 由 P gn J 1 9 年 u i 于 9 1
【 关键词 】 呼吸机相性 关肺 炎;诊断;预 防;治疗 【 图分 类 号 】 8 6. 中 5 1 3
【 文献标 识 码 】A d i 1 . 9 9 j i s . 0 9 3 5 . 0 0 0 . 1 o : 3 6 / . n 1 0 — 2 7 2 1. 5 0 8 0 s
综 述
呼 吸机 相 关性 肺 炎 的 诊 断 和 防 治研 究 进展 母
周 国花 蔡 文训
北京 大学深圳医院 IU C ,广东 深圳 5 8 3 1 6 0
3. 8O℃;血 WBC 0× 19 I >l 0 /或<4× l9/ o/ ;脓 废。 1
该诊 断标准敏感性高但缺 乏特异性 。临床肺部感染
首 次提 出 ,它从 体温 、外 周血 白细胞 、痰 液 性质 、X
线胸 片、氧合 指数 和气道分泌 物半 定量培 养结果六 呼吸机相关I肺炎( nit j 生 vt o e l r 0 a c p  ̄m n , n ao i l f VAP) 指原无肺部感染的患者气管切开或气取在使 用抗生素
之 前 获 取 患者 的气 道 分 泌 物 , 目前 的 方 法 有 :气 管
内抽吸( d t cel si t,E A) e o a a a r e T ,经纤维支气管镜 n rh pa 防污染毛刷(r r t pC e b s , S ) p0 e e se m r r h P B和支气 ad j 】a 管肺泡灌 ] 0 1∞1r v g , A ) c av a】 ae B L。其中 E A h a T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南

202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南contents •介绍•临床诊断•预防措施•治疗建议•预防和控制策略•结论目录01介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开始后48小时或更长时间内发生的肺炎。
VAP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死亡。
定义VAP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0%-60%,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VA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等。
流行病学VAP的主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其中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
常见的细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病毒和真菌感染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导致VAP的发生。
病因02临床诊断临床表现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升高,持续时间较长。
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其他症状咳嗽通常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干咳或咳痰。
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喘息等症状。
患者还可能表现出胸痛、痰中带血等症状。
X线或CT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肺部浸润影、肺实变等异常表现。
诊断标准影像学检查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
实验室检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需要采集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以确定致病菌种类。
微生物学检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其他肺部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有相似症状,需进行鉴别诊断。
与其他肺部疾病鉴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其他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球菌肺炎、流感病毒肺炎等有相似症状,需进行鉴别诊断。
与其他感染性疾病鉴别鉴别诊断03预防措施评估病情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评估机械通气的必要性,避免不必要的插管。
严格掌握适应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机械通气。
插管后管理插管后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患者管理呼吸机应定期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0 救时极其不利 。微量 注射 泵补钾速度最快 , 效最好 , 疗 但对静 脉血管壁 刺激强 , 输液 时患者 会感到疼 痛 , 易造 成静脉炎 , 且 所 以即使是重度低血钾 , 只要病情允许 , 亦最好先 口服和静滴 同时用 , 若连续 3次测血钾无明显改善再改用微量注射泵 。低 血钾虽然发病急 , 病人 危机感强 , 但只要诊断及时 , 补钾得 当 , 就能取得 良好 的治疗效果 , 且不会留下后遗症 。所以基层 医院 医生应牢 固掌握本病特点 , 灵活运用三种补钾途径 , 就能避免 病人转 院途 中不必要 的风 险。 本组患者 ,均为发病前 1 2天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并给予输液 治疗 ,其 中 2 0例首 次急性发病 , 9例以前发生过 1 2次 ,  ̄ 故认为两者之间有密切关联。钾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解 质, 在维持正常心肌的收缩活动 中起着重要作用 。 低钾时 因细 胞膜 电位 的稳定性受 到影 响而出现四肢肌力减弱、 呼吸急促 、 腹胀 、 尿潴 留 , 严重 者有 四肢瘫痪 、 呼吸肌麻痹及发生各 种类 型 的心律失常 , 至心脏骤停而危及生命 甚 。分析上感时低钾
北 方药学 2 1 年第 9卷第 6期 02 1~ 0 l连续补 3 6 时 , 重度 口服 同时可静 滴生理盐水 02m , -小 中、 加 1%氯化钾 , 0 浓度 03 速度< 0 o h 氯化钾 1 g 。 . %, 2 mm l ( / . ) 特殊 5 情况下可达 4 m l ,4 0 moh 2 h总量不超过 8 1g 严重缺钾者 , / -0 , 全 天补钾一般不超过 1g 5 。补钾后 每 1 2小时查一次血钾。危急 — 情况或静脉补钾后连续 3次测血钾无 明显改善 ,可用微量 注 射泵泵人 3 O毫升生理盐水加 3 0毫升 1%氯化钾 , 0 每小时 1~ 5 2 毫升 , 0 注意监测血钾 , 接近正常可改为静滴或 口服 。
呼 吸机相关性 肺炎发病 机制 、 断及治疗进展研 究 诊
贾意国 王 虹 唐蓉蓉 ( 东省 疗养院 泰山 21 0 山 泰山 7 0) 0
摘 要: 危重患者在呼吸机相关性肺 炎发病方面, 表现 出了较 高的发 生率和病死率。因此 , 对呼吸机相 关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及积极有 效治疗非常重要 。 目前对其诊断尚存在一些争议 。该本主要就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机制、 诊断及 治疗进展研究做 9例患者经过补钾 等治疗后肌力均恢 复正常 , 复查 血清钾及心电图均恢复正常 。 最快者 3 5小时 内症状好 转 , ~ 其 中 2 例 1 2天症状明显缓锯至康复 ,四肢 肌力恢 复正常 , 1 心 律失常消失 ,心 电图也恢复正常 , 2 3天症 状恢复 ,9例 8例  ̄ 2 患 者均 于 4 — 2小 时血 钾 达到 35 o / 87 . mm l L以上 ,治 愈率 达
体现。其发病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 考 文 献 【] 1杨德金 . 低血钾 致严 重过 缓性 心律 失常一例[ 。 J 中华心血 管 ] 病 杂志 ,9 7 2 :5 . 19 ,5 10 f] 2叶任高, 陆再英. 内科 学【 . 6版 , M] 第 北京 : 民卫 生出版社 , 人
2 0 8 9 8 1 0 4: 4 — 5 .
f] 3 姚泰. 生理 学【 ] 2版 , M锑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0 12 0 人 2 0 :2 .
分次 口服 , 既改善 口感 , 又增强疗效 。 静滴氯化钾速度稍快 , 但 [] 4陆再英 , 南山. 学【 ] 7版 , 钟 内科 M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 人 O1 8 0 伴 随血钾升 高需输人大量液体 ,这 在患者病情较 重需急诊抢 2 】: 2 .
中图分 类号 :16 . 1 31 :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8 5 ( 0 0 — 1 3 0 1 7 — 3 12 1 6 0 — 2 2) 0
10 。 0%
3讨
论
钾虽然在人体 内含量极微 ( 5 — 5 o/g体重 )却是 约 0 5 mm l k , 人体不可或缺的离子之一 。钾参与体 内多种新陈代谢过程 , 与 糖原 和蛋 白质合成有密切关系 ,是 维持细胞膜静 息电位的物 质 基础 ,也是调节细胞 内外 的渗透 压和酸碱平衡 的重要 阳离 子 。所 以细胞外 的钾离子 的轻微变 化即可对机体 产生较大影 响, 缺钾 时导致神经肌 肉应激性 降低 出现麻痹 , 肌兴奋性 、 心 自律性 、 收缩性增高而传导性降低引起 心律失常 。 故急性缺钾 易造成 心律失常 , 且这 种心律失 常 , 经过补 钾后 , 能迅 速得 到 纠正 , 无须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1 1 。本组有 1 例 出现各种类 0 型的心律失常 , 经补钾后 , 全部治愈 。 临床补钾有三种途径 : 口服 、 静滴 和近来报道较 多的微量 注射泵 。口服补钾最安全 , 速度最慢。1 %氯化钾 因口感苦 但 0 涩, 病人难 以下咽 , 常会 引起 呕吐 , 响疗效 , 以直接 把 1 % 影 可 0 氯化钾 3 0毫升加入 5 — 0 0 10毫升食物 中含钾丰 富的橘子汁中
血症 的发病机制可能 与下 列因素有关 :①发热时交感神经兴 奋, 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 加速钾 的利用『 3 1 。②上感时病毒释放的 毒素可能损伤细胞膜 , N— — T 酶活性增强 , 使 aK A P 细胞外钾离 子 向细胞内转移 。 ③输液 时使用葡萄糖及某些抗生素( 如青霉 素、 庆大霉 素等 )地塞米松可使血钾 降低 、 。④上感时患者食 欲低 , 进食少 , 部分有 呕吐腹泻 以及退热 时出汗 , 可使钾 摄人 减少 , 出增加 。总之上 感时所导致的低钾可能为综合 因素的 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