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之教育心理学

合集下载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45题)1、个人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属于自我意识的()。

A.自我认识B.自我调节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答案】 C2、后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是()。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正抑制D.负抑制【答案】 B3、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阿特金森B.弗洛伊德C.维果茨基D.苏格拉底【答案】 C4、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不包括()。

A.遵从B.顺应C.认同D.内化【答案】 B5、5月4日,某机构投资者看到5年期国债期货TF1509合约和TF1506合约之间的价差偏高,于是采用卖出套利策略建立套利头寸,卖出50手TF1509合约,同时买入50手TF1506合约,成交价差为1.100元。

5月6日,该投资者以0.970的价差平仓,此时,投资者损益为()万元。

A.盈利3B.亏损6.5C.盈利6.5D.亏损3【答案】 C6、(2017年真题)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的约定不包括()。

A.投资期限B.投资范围C.投资限制D.投资收益【答案】 D7、升学考试一般是典型的()。

A.标准参照测验B.形成性测验C.总结性测验D.常模参照测验【答案】 D8、(2016年真题)假定一只股权投资基金的收益分配顺序如下:A.12%B.16%C.17.6%D.14%【答案】 C9、某股票当前价格为63.95港元,下列以该股票为标的期权中内涵价值最低的是()A.执行价格为64.50港元,权利金为1.00港元的看跌期权B.执行价格为67.50港元,权利金为0.81港元的看跌期权C.执行价格为67.50港元,权利金为6.48港元的看跌期权D.执行价格为60.00港元,权利金为4.53港元的看跌期权【答案】 D10、升学考试一般是典型的()。

A.标准参照测验B.形成性测验C.总结性测验D.常模参照测验【答案】 D11、在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大学生处于哪个阶段()。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附答案ab卷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附答案ab卷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

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变式B.比较C.概括D.抽象【答案】:A2、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称之为()。

A.社会助长B.社会逍遥C.旁观者效应D.从众效应【答案】:B3、教学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阶段。

A.具体经验B.观察与分析C.重新概括D.积极验证【答案】:B4、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

A.手段B.方法C.技巧D.形式【答案】:A5、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A.正与负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答案】:A6、下列不属于基金运作期间定期披露内容的是()。

A.出资方式B.项目退出情况C.基金会计数据D.利润分配情况【答案】:A7、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大学阶段的主要心理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

A.发展亲密关系B.增进友情关系C.融洽同学关系D.确立恋爱关系【答案】:A8、关于股权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净内部收益率是从项目层面反映投资基金的回报水平B.总收益倍数体现了投资者现金的回收情况C.已分配收益倍数体现了投资者的账面回报水平D.已分配收益倍数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来评价股权投资基金【答案】:D9、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称为()。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想象直观【答案】:B10、心理学研究中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属于()。

A.描述B.解释C.预测D.控制【答案】:C11、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

A.柯尔伯格B.加德纳C.推孟D.比纳【答案】:B12、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和教育问题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对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 研究与记忆
研究是个体获取新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过程,记忆则是个体保存和再现所学内容的能力。

在教育中,了解研究与记忆的规律有助于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

3.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年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

了解儿童和青少年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教师合理引导和教育学生。

4. 个体差异与研究困难
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轨迹,个体差异是必然存在的。

研究困难则是指在研究过程中遭遇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了解个体差异和研究困难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关注和帮助学生。

5.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

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体特点、研究规律和发展过程,教师可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 总结
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考点,它研究的内容涉及到教育中的各个方面。

教师应该通过研究教育心理学,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的学生做出贡献。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指教学计划的总体指导思想?A. 紧密联系B. 灵活性C. 自由度D. 统一性答案:D. 统一性2. 高等教育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是:A. 高校教师B. 大学生C. 高校管理者D. 父母答案:B. 大学生3.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 理论探索B. 实践指导C. 经验总结D. 观察研究答案:A. 理论探索4. 儿童发展的动力是: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社会因素D. 自我因素答案:B. 环境因素5. 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是:A. 以意识为中心B. 渐进性发展C. 个体差异D. 反思能力答案:B. 渐进性发展二、简答题1.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 大学生的发展心理,包括身份认同、自我概念、社交关系等;- 大学生的情绪心理,包括情绪调节、压力应对等;- 大学生的职业心理,包括职业选择、职业规划等。

2. 简述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最终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和文化语境中进行的,语言和社会交往对认知发展起重要作用。

- 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布鲁纳认为,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通过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来理解和解释世界,认知发展是主动的建构过程。

三、论述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需要教师积极关注和有效干预。

请以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论述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

在高等教育中,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几个推荐的措施和方法:1.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中心或者提供心理辅导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

A.手段B.方法C.技巧D.形式【答案】 A2、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高尚的道德思想B.渊博的知识C.师生的平等交往D.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答案】 C3、教师的角色认同处于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第几阶段()。

A.一B.二C.三D.四【答案】 B4、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灵活性、稳定性等动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称为()。

A.意志B.动机C.气质D.能力【答案】 C5、(2020年真题)基金托管的服务内容不包括()。

A.基金估值B.账户管理C.会计核算D.份额登记【答案】 D6、()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

A.概念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答案】 B7、()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

A.概念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答案】 B8、如果说一个人的智力超常,则其智商必须超过()。

A.80B.130C.100D.95【答案】 B9、创造过程的必经阶段是()。

A.准备阶段、酝酿阶段、启发阶段、验证阶段B.酝酿阶段、准备阶段、启发阶段、明朗阶段C.准备阶段、启发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D.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答案】 D10、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答案】 D11、学习的联结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其公式是()。

A.R-O-SB.S-O-RC.R-SD.S-R【答案】 D12、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的是指学习迁移现象中的()。

A.负迁移B.正迁移C.纵向迁移D.特殊迁移【答案】 A13、吹拉弹唱属于()。

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动作技能D.认知技能【答案】 C14、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带答案(完整版)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带答案(完整版)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1、()是个人对自己是否具备达到某一行为水平的能力的评判。

A.内在动机B.自我效能C.自我奖惩D.自我强化【答案】:B2、自我体验是()的情感成分,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反映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

A.自我认识B.自我调节C.自我意识D.自我控制【答案】:C3、将无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种意义,并利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以提高记忆效果。

这种记忆信息编码策略称为()。

A.记忆术B.联想C.想象D.系统化【答案】:A4、认知接受说的提出者是()。

A.布鲁纳B.奥苏伯尔C.桑代克D.罗杰斯【答案】:B5、下列属于运营能力分析的是()。

A.计算公司各年度毛利率、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分析公司各年度盈利能力及其变动情况,分析和判断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性B.计算公司各年度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结合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在银行的资信状况、可利用的融资渠道及授信额度、表内负债、表外融资及或有负债等情况,分析公司各年度偿债能力及其变动情况,判断公司的偿债能力和偿债风险C.计算公司各年度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等,结合市场发展、行业竞争、公司生产模式及物流管理、销售模式及赊销政策等情况,分析公司各年度营运能力及其变动情况,判断公司经营风险和持续经营能力D.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财务指标比较,综合分析公司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判断公司财务状况是否良好,是否存在持续经营问题【答案】:C6、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A.伦理的道德情感B.直觉的道德情感C.想象的道德情感D.形象的道德情感【答案】:A7、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是()。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答案】:C8、在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之间借以相互传递信息或影响的工具、设备、媒体及其科学运用是指()。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训练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训练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训练试卷附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属于()。

A.意志过程B.认知过程C.思维过程D.情感过程【答案】 B2. 韦氏智力量表和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的记分都是34的儿童属于()。

A.轻度弱智B.中度弱智C.重度弱智D.极重度弱智【答案】 C3. 问题解决的第一个阶段是()。

A.提出假设B.发现问题C.明确问题D.检验假设【答案】 B4. 对于技术分析理解有误的是()。

A.技术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市场趋势B.技术分析提供的量化指标可以警示行情转折C.技术分析方法是对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的判断D.技术分析方法的特点是比较直观【答案】 C5. 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笛卡尔B.冯特C.洛克D.华生【答案】 A6. 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者是主动地获得知识,并通过把新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来积极地建构其()。

A.认知结构B.知识体系C.学习观D.心理学【答案】 B7. 有机体学会对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其为()。

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比较D.行为强化【答案】 B8. 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

A.需要B.思维C.世界观D.想象【答案】 A9. 解决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的危机所需的品质是()。

A.能力B.意志C.爱D.希望【答案】 D10. 教师通过书面或口头语言的生动具体的描述、鲜明形象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起直观形象。

这种直观的形式称为()。

A.言语直观B.模象直观C.实物直观D.想象直观【答案】 A11. 教师如果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则容易使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这种现象在宣传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

A.皮格马利翁效应B.“自己人”效应C.威信效应D.“名片”效应【答案】 D12.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时间是()。

2023年-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A.苛勒B.加涅C.奥苏伯尔D.布鲁纳【答案】 D2、没有明显的分析活动,没有严密的逻辑推理,个体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反映的是()。

A.分析思维B.直觉思维C.聚合思维D.发散思维【答案】 B3、个人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属于自我意识的()。

A.自我认识B.自我调节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4、(2017年真题)下列关于折现现金流估值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折现现金流估值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估值时点之后目标公司的未来现金流加总得到相应的价值B.使用折现现金流估值法对目标公司进行价值评估时,一般都要预测目标公司未来每期现金流,但是目标公司是永续的,不可能预测到永远C.评估所得的价值,可以是股权价值,也可以是企业价值D.在实际估值中,都会设定一个详细预测期,此期间通过对目标公司的收入与成本、资产与负债等进行详细预测,得出每期现金流【答案】 A5、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的是指学习迁移现象中的()。

A.负迁移B.正迁移C.纵向迁移D.特殊迁移【答案】 A6、(2020年真题)基金管理人建立科学严谨的业务操作流程,可以利用以下()方式来实现业务流程的控制。

A.Ⅰ、Ⅱ、ⅣB.Ⅰ、Ⅱ、Ⅲ、ⅣC.Ⅰ、Ⅲ、ⅣD.Ⅰ、Ⅱ、Ⅲ7、教师既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良好的秩序,又要建好班集体,这属于教师的哪一角色要求()。

A.心理辅导员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C.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D.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答案】 D8、指导法和()是两种相对立的教学方法。

A.发现法B.设计法C.算式法D.假设法【答案】 A9、流行于80年代,并在我国90年代引起教育界极大关注,被认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的学习理论是()。

A.有意义学习理论B.认知发现学习理论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 D10、老师对学生取得的好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期促进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是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 刺激建立条件作用的过程 (S—R联结)
二、学习的作用
•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 •学习影响成熟(剥夺实验) •学习能激发人脑智力的潜力,进而促进心理发展
三、学习的分类
(一)学习主体分类
•动物学习 •人类学习 •机器学习
(二)学习水平分类
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 • 信号学习:经典条件反射(刺激—强化—反应) • 刺激反应学习:操作条件反射(情景—反应—强化) • 连锁学习:一系列刺激—反应联合 • 言语联想学习:一系列言语单位所联结的连锁 • 辨别学习:识别不同刺激做出不同反应 • 概念学习:对一类刺激做出同样反应 • 规则学习:两个及两个以上概念的联合 • 解决问题学习:运用所学规则解决问题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教育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一、什么是发展,发展从哪里开始?
二、心理发展的几层涵义
• 心理种系发展(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 • 人类心理的进化(民族心理学) • 个体心理发展(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三、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遗传与环境之争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和危险期
J.Piaget,1896—1980
二、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
(一)几个主要概念
•图式 •顺应 •同化 •平衡
(二)心理发展的实质
在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下,心理图书不断发生量变和质变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 •经验 •社会环境 •平衡
三、认知发展阶段论
1、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0-2岁) 关键词:客体永久性
(二)性别差异(sex or gender?) •性别和性别角色(性别角色认同和双性化) •智力和学业性别差异 •教育中的性别偏向
(三)性格差异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和类型
一、学习(learning)的界定
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引起的行 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Bower&Hilgard,1981)
3、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末)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独立理论学科体系形成 •布鲁纳(J.S.Bruner)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罗杰斯(C.Rogers)“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思潮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研究方兴未艾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表现
4、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
二、个体认知风格差异
•场依存(field dependent)和场独立(field independent) •反思型(reflective)和冲动型(impulsive) •整体性(holistic strategy)和系列性(serial strategy)
三、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
(一)社会文化背景差异 •文化及其差异 •文化刻板印象 •多元文化教育
•强化: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 •二级条件作用及高级条件作用(测验焦虑)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人与动物的区别) •刺激的分化、泛化、消退
食物:无条件刺激(UCS) 铃声:中性刺激(NS)
条件刺激(CS)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恐惧形成实验
John B.Waston1878-1958
E.H.Erikson,1902-1994
二、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1. 家庭教养方式 2. 学校教育 3. 同伴群体
三、自我意识的涵义
1. 自我认识:心理、人格、能力、社会价值 2. 自我体验:自尊、自卑等 3. 自我监控:意志控制、自我检查、自我监督
四、自我意识的发展
1. 生理自我 2. 社会自我 3. 心理自我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乌申斯基1868年《人是教育的对象》 •卡普捷列夫1877年《教育心理学》 •桑代克(E.L.Thorndike)1903年《教育心理学》
2、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
•20年代: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领域成果 •30年代:学科心理学发展 •40年代:S.Freud精神分析理论广为流传 •学习理论研究的门派之争 •J.Dewey的实用主义到“做中学” •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体系
第三节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科学神童皮亚杰
让·皮亚杰,生于瑞士纳沙科尔,11 岁发表有关鸟类动物的论文,15岁 时发表一系列软体动物论文,1918 年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受生物学、 数学、康德哲学的影响,提出著名 的发生认识论,一生发表论文500 多篇,专著50多部。
《儿童的道德判断》1923年 《儿童的判断与推理》1924年 《儿童的世界概念》1926年 《儿童的因果关系》1927年 《儿童的语言和思维》1932年 《发生认识论》1970年
(四)学习性质和形式分类
奥苏贝尔(Ausubel,1994)的分类 维度1:学习进行的方式(接受和发现) 维度2: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机械和意义)
(五)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六)我国学者对学习的分类
第二节 学习与脑
一、大脑发育和学习的关键期假说
•关键期(Criminal period) •“机会之窗”(windows of opportunity)
(三)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关于学习结果对学习的分类:
1. 言语信息(verbal information) 2. 智慧技能(intelligential skills) 3. 认知策略(congnitive strategies) 4. 态度(attitude) 5. 运动技能(motor skills)
六、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同伴关系的作用
•给以稳定感和归属感 •获得社交经验 •提高宽容能力和理解能力 •学习社会交往技术 •发展社会洞察力 •获得集体感 •获得与异性交往能力
(二)亲子关系
•情感脱离 •行为独立性增强 •思想观点与父母产生分歧 •父母在心目中地位下降
(三)师生关系
喜欢具有以下特征的老师: •教学方法好 •知识广博、肯教人 •对人对事公平合理 •负责任,守信用,说到做到 •容易接近、耐心、温和 不喜欢具有以下特征的老师 •上课拖时,上完课就不理学生 •经常责骂学生 •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枯燥 •偏听偏信、不公平 •不知作业太多太难 •向家长告状
第四节 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一、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关键词:毕生发展、发展危机
1. 信任对怀疑(0-1.5岁) 2. 自主对羞怯(1.5-3岁) 3. 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 4. 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 5. 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12-18岁) 6. 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 7. 繁殖对停滞(30-60) 8. 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
2、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 关键词:泛灵论、自我中心(三山实验、心理理论)
•表象思维与符号功能出现 •集体的独白(collective monologue) •思维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 •尚未出现守恒
3、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1岁)
教育心理学
2009年12月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一、从教育改革想到的
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释“学”与“教”的基本规 律
二、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
学生×教师× 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
教学过程流程图
确定教学目标
组织教学内容
分析教学对象
选择 教学策略
选择 教学方法
第二节 中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一、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1. 身高、体重、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神经系统的变化 2. 促进成人感的产生和“我”的形象的改变 3. 运动需要显著增强 4. 心理和行为的不协调
二、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1. 性反感期(10—12岁) 2. “牛犊恋”期(12—17岁) 3. 接近异性的狂热期(18岁—)
二、脑的特异化与学习
•斯佩里(R.Sperry,1956)割裂脑研究 •大脑功能一侧化(lateralization)
三、学习与脑的可塑性
•“用进废退” •脑成像技术(ERP\PET\FMRI) •功能修复训练
第三节 行为学习理论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巴甫洛夫条件作用实验图
Ivan Pavlov,1870-1932
(四)元认知的发展
1. 注意策略(问题中心) 2. 复述策略(短时记忆 3. 精细阐述策略 4. 组织策略 5. 分类提取策略
长时记忆)
五、中学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特点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1. 自我意识的分化(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2. 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 3. 自我评价逐渐成熟 4. 自尊心的发展
第五节 学生的个体差异
一、个体智力差异
1、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 • 斯皮尔曼(Charles Spearman)的二因素说 • 卡特尔(Cattel,1963)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2、当代智力的系统理论 •加德纳(Howard Gardner)多元智力理论(LL-SBM-II) •斯滕伯格(R.J.Sternberg)三元理论(成分说)
选择 教学形式
选择 教学传媒
评价教学效果

找出原因
采取措施
停止
三、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一) 教学:科学,还是艺术 学习与天赋,先天与后天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理论意义(路漫漫其修远兮) 2、教育实践意义(他山之石)
•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教学 •解决教师实际课堂问题
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