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压铸件零件设计的注意事项_

合集下载

铸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铸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铸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铸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1.分型面力求简单
2.铸件表面避免内凹
3.表面凸台尽量集中
4.大型铸件外表面不应有小的凸出部分
5.改进妨碍起模的结构
6.避免较大又较薄的水平面
7.避免采用产生较大内应力的形状
8.防止合型偏差对外观造成不利影响
9.采用易于脱芯的结构
10.分型面要尽量少
11.铸件壁厚力求均匀
12.用加强肋使壁厚均匀
13.考虑凝固顺序设计铸件壁厚
14.内壁厚应小于外壁厚
15.铸件壁厚应逐渐过渡
16.两壁相交时夹角不宜太小
17.铸件内腔应使造芯方便
18.不用或少用型芯撑
19.尽量不用型芯
20.铸件的孔边应有凸台
21.铸件结构应有利于清除芯砂
22.型芯设计应有助于提高铸件质量
23.铸件的孔尽可能穿通
24.合理布置加强肋
25.保证铸件自由收缩,避免产生缺陷
26.注意肋的受力
27.肋的设置要考虑结构稳定性
28.去掉不必要的圆角
29.化大为小,化繁为简
30.注意铸件合理传力和支持。

压铸件设计规范详解

压铸件设计规范详解

压铸件设计规范详解压铸件是指利用压铸工艺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中,经过凝固和冷却后得到的零件。

由于该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制造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为了保证压铸件质量和安全性,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设计规范。

下面将详细介绍压铸件设计规范。

一、材料选择1.铝合金:常用的有A380、A383、A360等。

根据使用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铝合金材料,确保压铸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

2.压铸型腔材料:常用的有铜合金、热处理工具钢等。

要选择适当的材料,以耐高温和磨损。

二、模具设计1.模具设计必须满足压铸件的要求,保证铸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2.模腔设计要考虑到铸件收缩率、冷却速度等因素,以避免产生缺陷和变形。

3.合理安排模具冷却系统,保证压铸件内部和表面的冷却均匀。

三、尺寸设计1.压铸件的尺寸设计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和工艺要求,确保功能和安装的需要。

2.避免设计尺寸太小或太薄,以免产生破裂和变形。

3.设计保证良好的表面质量,避免设计中出现接触不良、挤压不足等问题。

四、壁厚设计1.壁厚不应过薄,以免影响产品的强度和刚性。

2.避免壁厚过大,以减少成本和缩短冷却时间。

3.边缘和角部应注意壁厚过渡,避免产生应力集中。

五、设计角度和半径1.设计时应根据铝合金的流动性选择合适的角度和半径。

2.避免设计尖锐角度和太小的半径,以免产生气孔和挤压不足。

3.设计角度和半径应保持一定的一致性,避免因设计不当导致铸件变形和收缩不均匀。

六、设计放射状构件1.当压铸件具有放射状构件时,要合理设计放射状梁的位置和数量,以充分利用材料,并减少成本。

2.注意放射状构件的设计不应影响整体结构的强度。

七、设计排气系统1.设计时要考虑到铸件内部的气孔、气泡等气体排出问题。

2.合理安排和设计排气道,以保证良好的注模效果和铸件质量。

八、设计孔和螺纹1.设计孔和螺纹时应遵循标准规范,确保质量和安装的可靠性。

2.孔和螺纹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产品要求,保证压铸件的功能和使用要求。

压铸产品结构设计的工艺要求

压铸产品结构设计的工艺要求

压铸类产品结构设计的工艺要求
压力铸造是将熔融状态或者(半)熔融状态合金浇入压铸机的压室,以极高的速度在高压的作用下充填在压铸模的型腔内,使熔融合金在高压下冷却凝固成型的方法。

常见的压铸材料包括:铝合金、锌合金、镁合金、铜合金等,铝合金又分为铝镁合金、铝铜合金、铝锌合金、铝硅合金等。

压铸类产品在结构设计时的工艺要求注意的几个方面。

①压铸件的厚度
压铸件产品的厚度一般指料厚,料的厚薄直接影响压铸的难易,一般情况下,压铸产品的料厚≥0.8mm,具体料厚根据产品设计。

压铸产品不会因为局部料厚产生缩水的现象,相反,在一些尖钢薄钢处要加料填充,避免模具强度低而损坏。

压铸产品的外观面局部最小料厚≥0.7mm,非外观面局部最小料厚度建议≥0.4mm,太薄会导致填充不良、无法成型,薄的区域面积也不能太大,否则无法成型。

②压铸件的拔模角
压铸件与塑胶件一样,内外表面都需要拔模角,压铸件外表面的
拔模角一般在1°~3°,内表面拔模角比外表面拔模角大一点,方便产品出模。

③压铸件的后续加工
压铸件有时达不到设计的要求,需要后续加工。

其中螺丝柱中的螺纹就是后续加工的,在设计产品时只需留出底孔就可以。

压铸件有深孔时,压铸件需要做出孔位置,再通过后续机械钻孔加工完成。

压铸件有些表面要求较高的精度,一般也需要后续加工,在设计时可在需要后续加工的地方留出加工余量,加工余量一般在0.5mm 左右。

④压铸件产品不能变形,一般是螺丝连接,在做扣位连接,连接的对应产品必须能变形,如塑胶产品等。

⑤压铸件产品加强筋不能太多,对于薄壁类零件,需适当设计加强筋,以增加产品的抗弯强度,防止产品变形损坏。

压铸件零件设计的注意事项

压铸件零件设计的注意事项

压铸技术基础(一)压铸的几个基本问题铸件的收缩根据压铸的特点,铸件的收缩规律大致如下:1. 冷却凝固时,包紧成型零件,并受这些零件所阻碍,收缩量就比较小2. 薄壁铸件的收缩量比厚壁铸件小3. 大铸件的收缩百分率比小铸件的收缩百分率小4. 压铸成形后,留模时间愈长,收缩量愈小5. 形状复杂的铸件比简单铸件收缩量小6. 同一铸件的不同尺寸部位,各处于上不同的情况时,各自的收缩率有可能不相同7. 铸件的收缩是在实体上产生的,故在空档部位上,有时它的实际收缩可能使该部位的尺寸变大此外,铸件的收缩可能与工艺因素,操作方面(如分型面的清理、涂料涂层的厚薄)有关。

上述的收缩规律性只是针对一些特定条件而言,生产中,常常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综合的考虑。

内浇口速度为便于生产中对内浇口速度的选定,将铸件的壁厚与内浇口速度的关系列于表中。

在选取用内浇口速度时,可以考虑下列情况1. 铸件形状复杂时,内浇口速度可高些2. 合金浇入温度低时,内浇口速度可高些3. 合金和模具材料的导热性能好时,内浇口速度应高些p b —压室内作用于金属上的压力(公斤/厘米2),此处实为填充比压,符号应为pb c,但为叙述方便,直接用p b列出h s —压室的压力头高度(厘米)v c —冲头速度(厘米/秒)但是,对于压铸过程来说,对上述表示式可作如下的分析:内浇口处通过金属流之前的压力p n,在模具上开有足够的排气道的情况下,相当于大气压力,而压室内作用于金属上地压力p b(实为填充比压)则甚大于大气压力,故移项后,p b-p n的差值与p b十分接近,所以p n项可忽略不计。

内浇口的压力头高度h n和压室的压力头高度相差只有几厘米,因此,可按相等看待,在等式的两边的抵消而消除。

冲头速度v c与内浇口速度v n相比,由于面积F S和F n相差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故冲头速度总是比内浇口速度小十几倍或几十倍,况且在伯努利方程式中还是一个平方数,因此,v c也不予计入。

铸铝件设计注意事项

铸铝件设计注意事项

铸铝件设计注意事项
哎呀呀,铸铝件设计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这里面的注意事项可得好好记牢啦!
你瞧,铸铝件的形状设计可不能随心所欲哟!要像精心雕琢艺术品一样,注重每一个细节。

比如说,不能有过于尖锐的角落,不然就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这可就糟糕啦!
嘿,壁厚的均匀性也至关重要哇!要是壁厚不均匀,那在铸造过程中就会出现热节,影响铸件的质量,这可不像画一幅随意的涂鸦,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呀!
还有啊,脱模斜度也不能忽视哦!要是没有足够的脱模斜度,那铸件脱模的时候可就麻烦大了,就跟被卡住的小火车一样,动弹不得呀!
哇塞,加强筋的设计也要恰到好处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要像给大楼搭建稳固的框架一样,确保铸铝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哎呀,铸造工艺的选择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呀!不同的工艺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就好比不同的交通工具,得选对了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呀!
总之啊,铸铝件设计的注意事项一定要牢记在心,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只有用心对待每一个环节,才能设计出优质的铸铝件,为工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呀!。

压铸件产品设计注意规范

压铸件产品设计注意规范
铝锡合金
圆角半径R 0.5 0.5
压铸合金 圆角半径R
铝、镁合金
1.0
铜合金
1.5
我司现采用的圆角一般取R1.5。
表3 铸造圆角半径的计算(mm)
相连接两壁的厚度
图例
圆角半径
相等壁厚
rmin=Kh rmax=Kh R=r+h
不等壁厚
r≥(h+h1)/3 R= r+(h+h1)/2
说明:①、对锌合金铸件,K=1/4;对铝、镁、合金 铸件, K=1/2。
0~0.3% 2 % ~4%
说明:①、表内深度系指固定型芯而言,,对于活动的单个型芯其深度还可以适当 增加。
②、对于较大的孔径,精度要求不高时,孔的深度亦可超出上述范围。
对于压铸件自攻螺钉用的底孔,推荐采用的底孔直 径见表6。
表6 自攻螺钉用底孔直径(mm)
螺纹规格d M2.5 M3 M3.5 M4 M5 M6
一般采用的加强筋的尺寸按图 1选取:
t1=2 t /3~t;t2=3 t /4~t; R≥t/2~t; h≤5t; r≤0.5mm (t—压铸件壁厚,最大不超过
6~8mm)。
四、铸孔和孔到边缘的最小距离
1)铸孔
压铸件的孔径和孔深,对要求不高的孔可 以直接压出,按表5。
表5 最小孔径和最大孔深
②、计算后的最小圆角应符合表2的要求。
2) 脱模斜度
设计压铸件时,就应在结构上留有 结构斜度,无结构斜度时,在需要之处, 必须有脱模的工艺斜度。斜度的方向, 必须与铸件的脱模方向一致。推荐的脱 模斜度见表4。
表4 脱模斜度
合金
配合面的最小脱模 非配合面的最小脱
斜度
模斜度
α
外表面α 内表面β 外表面α 内表面β

压铸模具设计注意事项

压铸模具设计注意事项

压铸模具设计注意事项一、压铸简介压力铸造简称压铸,是一种将熔融合金液倒入压室内,以高速充填钢制模具的型腔,并使合金液在压力下凝固而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

压铸区别于其它铸造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高压和高速。

①金属液是在压力下填充型腔的,并在更高的压力下结晶凝固,常见的压力为15—100MPa。

②金属液以高速充填型腔,通常在10—50米/秒,有的还可超过80米/秒,(通过内浇口导入型腔的线速度—内浇口速度),因此金属液的充型时间极短,约0.01—0.2秒(须视铸件的大小而不同)内即可填满型腔。

压铸机、压铸合金与压铸模具是压铸生产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所谓压铸工艺就是将这三大要素有机地加以综合运用,使能稳定地有节奏地和高效地生产出外观、内在质量好的、尺寸符合图样或协议规定要求的合格铸件,甚至优质铸件。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压铸有色金属的情况。

(2)、各类压铸合金推荐的浇铸温度合金种类铸件平均壁厚≤3mm 铸件平均壁厚>3mm 结构简单结构复杂结构简单结构复杂铝合金铝硅系 610-650℃ 640-680℃ 600-620℃ 610-650℃铝铜系 630-660℃ 660-700℃ 600-640℃ 630-660℃铝镁系 640-680℃ 660-700℃ 640-670℃ 650-690℃铝锌系 590-620℃ 620-660℃ 580-620℃ 600-650℃锌合金 420-440℃ 430-450℃ 400-420℃ 420-440℃镁合金 640-680℃ 660-700℃ 640-670℃ 650-690℃铜合金普通黄铜 910-930℃ 940-980℃ 900-930℃ 900-950℃硅黄铜 900-920℃ 930-970℃ 910-940℃ 910-940℃注:①浇铸温度一般以保温炉的金属液的温度来计量。

②锌合金的浇铸温度不能超过450℃,以免晶粒粗大。

二、压铸模压铸模是压铸生产三大要素之一,结构正确合理的模具是压铸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并在保证铸件质量方面(下机合格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压铸件设计必知问题

压铸件设计必知问题

压铸(简称压铸)的实质是在高压作用下,使液态或半液态金属以较高的速度充填压铸型型腔,并在压力下成型和凝固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压铸特点高压和高速充填压铸型是压铸的两大特点。

它常用的压射比压是从几千至几万kPa,甚至高达2×105kPa。

充填速度约在10~50m/s,有些时候甚至可达100m /s以上。

充填时间很短,一般在0.01~0.2s范围内。

与其它铸造方法相比,压铸有以下三方面优点:优点:1. 产品质量好铸件尺寸精度高,一般相当于6~7级,甚至可达4级;表面光洁度好,一般相当于5~8级;强度和硬度较高,强度一般比砂型铸造提高25~30%,但延伸率降低约70%;尺寸稳定,互换性好;可压铸薄壁复杂的铸件。

例如,当前锌合金压铸件最小壁厚可达0.3mm;铝合金铸件可达0.5mm;最小铸出孔径为0.7mm;最小螺距为0.75mm。

2.生产效率高机器生产率高,例如国产JⅢ3型卧式冷空压铸机平均八小时可压铸600~700次,小型热室压铸机平均每八小时可压铸3000~7000次;压铸型寿命长,一付压铸型,压铸钟合金,寿命可达几十万次,甚至上百万次;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3.经济效果优良由于压铸件尺寸精确,表泛光洁等优点。

一般不再进行机械加工而直接使用,或加工量很小,所以既提高了金属利用率,又减少了大量的加工设备和工时;铸件价格便宜;可以采用组合压铸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既节省装配工时又节省金属。

压铸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一些缺点,尚待解决。

缺点如:1). 压铸时由于液态金属充填型腔速度高,流态不稳定,故采用一般压铸法,铸件易产生气孔,不能进行热处理;2). 对内凹复杂的铸件,压铸较为困难;3). 高熔点合金(如铜,黑色金属),压铸型寿命较低;4). 不宜小批量生产,其主要原因是压铸型制造成本高,压铸机生产效率高,小批量生产不经济。

压铸应用范围及发展趋势压铸是最先进的金属成型方法之一,是实现少切屑,无切屑的有效途径,应用很广,发展很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铸件零件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压铸件的设计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a、
即压力铸造对零件形状结构的要求;b、压铸件的工艺性能;c、压铸件的尺寸精度及表面要求;d、压铸件分型面的确定;
压铸件的零件设计是压铸生产技术中的重要部分,设计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模具分型面的选择、浇口的开设、顶杆位置的选择、铸件的收缩、铸件的尺寸精度保证、铸件内部缺陷的防范、铸孔的有关要求、收缩变形的有关要求以及加工余量的大小等方面;
二、压铸件的设计原则是:a、正确选择压
铸件的材料,b、合理确定压铸件的尺寸精度;c、尽量使壁厚分布均匀;d、各转角处增加工艺园角,避免尖角。

三、压铸件按使用要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
承受较大载荷的零件或有较高相对运动速度的零件,检查的项目有尺寸、表面质量、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伸长率、硬度);另一类为其它零件,检查的项目有尺寸、表面质量及化学成分。

在设计压铸件时,还应该注意零件应满足压铸的工艺要求。

压铸的工艺性从分型面的位置、顶面推杆的位
置、铸孔的有关要求、收缩变形的有关要求以及加工余量的大小等方面考虑。

合理确定压铸面的分型面,不但能简化压铸型的结构,还能保证铸件的质量。

压铸件零件设计的要求
一、压铸件的形状结构要求:a、消除内部侧凹;
b、避免或减少抽芯部位;
c、避免型芯交叉;
合理的压铸件结构不仅能简化压铸型的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改善铸件质量,
二、铸件设计的壁厚要求:压铸件壁厚度(通常称壁厚)是压铸工艺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因素,壁厚与整个工艺规范有着密切关系,如填充时间的计算、内浇口速度的选择、凝固时间的计算、模具温度梯度的分析、压力(最终比压)的作用、留模时间的长短、铸件顶出温度的高低及操作效率;
a、零件壁厚偏厚会使压铸件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薄壁铸件致密性好,相对提高了铸件强度及耐压性;
b、铸件壁厚不能太薄,太薄会造成铝液填充不良,成型困难,使铝合金熔接不好,铸件表面易产生
冷隔等缺陷,并给压铸工艺带来困难;
压铸件随壁厚的增加,其内部气孔、缩孔等缺陷增加,故在保证铸件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铸件壁厚并保持截面的厚薄均匀一致,为了避免缩松等缺陷,对铸件的厚壁处应减厚(减料),增加筋;对于大面积的平板类厚壁铸件,设置筋以减少铸件壁厚;
根据压铸件的表面积,铝合金压铸件的合理壁厚如下:
三、铸件设计筋的要求:
筋的作用是壁厚改薄后,用以提高零件的强度和刚性,防止减少铸件收缩变形,以及避免工件从模具内顶出时发生变形,填充时用以作用辅助回路(金属流动的通路),压铸件筋的厚度应小于所在壁的厚度,一般取该处的厚度的2/3~3/4;
四、铸件设计的圆角要求:
压铸件上凡是壁与壁的连接,不论直角、锐角或钝角、盲孔和凹槽的根部,都应设计成圆角,
只有当预计确定为分型面的部位上,才不采用圆角连接,其余部位一般必须为圆角,圆角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小压铸件易产生裂纹,过大易产生疏松缩孔,压铸件圆角一般取:1/2壁厚≤R≤壁厚;
圆角的作用是有助于金属的流动,减少涡流或湍流;避免零件上因有圆角的存在而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开裂;当零件要进行电镀或涂覆时,圆角可获得均匀镀层,防止尖角处沉积;可以延长压铸模的使用寿命,不致因模具型腔尖角的存在而导致崩角或开裂;
五、压铸件设计的铸造斜度要求:
斜度作用是减少铸件与模具型腔的摩擦,容易取出铸件;保证铸件表面不拉伤;延长压铸模使用寿命,铝合金压铸件一般最小铸造斜度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