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商品的价格带分析

合集下载

商品价格带分析及意义【范本模板】

商品价格带分析及意义【范本模板】

商品价格带分析及意义各不同业态的商家通常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商品构成台帐(或计划),通过分析价格带和价格线,牢牢把握锁定住对自己店铺(业态)中商品(根据用途超市一般五分类:部门-品群—品种-分类-单品)的价格点或最恰当卖点(PP:Price Point),并且围绕最恰当价格点开发PP附近的商品,增加关联价位(PL:Price Line价格线)商品(俗称多峰处理)。

而在自己店铺(商号)内该小分类商品的最高价格线与最低价格线所圈定的价位范围,即为价格带(PZ:Price Zone)。

同类商品各家公司或不同业态根据各自的理解和定位,对其所圈定的PZ范围以及锁定的PP和筛选的PL均有所不同。

大家可以比较家乐福,沃尔玛和伊藤洋货堂以及北京的CRC,能发现同样样品的各自PL和PZ不同(美国的DS牛奶往往就一个PL,在一个PL上做不同的SKU).各家公司都在极力确保各自的PP点.必要时甚至将商品化整为零(如小分装等拆零处理)。

因为PP点锁定的恰当与否,不仅影响盈利(毛利)走向,而且会左右顾客的购买和对商家的品牌认知度(乃至忠诚度).在安排商品计划时,对同等用途的商品亦可投放高价位区特色品或超前半步乃至非日常性商品,借此来增加顾客对该类商品的吸引力,既满足或开发熟客的新需求,同时也可创造毛利增加该类商品的卖场跃动感和魅力(达到效益和艺术的最佳组合).这里需要澄清的是:如何理解商品丰富的概念。

我们常说的商品丰富,指的是我要买的某价格带区的具有同样使用用途的商品的多寡,而并非在该处所陈列商品单纯叠加得越多越好之意思。

比如:作为40岁所有的白领在购买每天上下班自己带的领带时,如果选择去大卖场(HM)购买的话,自己心目中的价格带大概在10元-100元(PZ),其中最希望买的是价位在50元(PP)左右的领带。

如果该店铺在50元一条的领带商品品种和种类很多(备齐度好)的话,我会认为该HM的领带商品很丰富。

至于1000元(高档百货店)一条的领带和5元(地摊上)一条的领带,对我来讲则没有吸引力.大家不妨试着先对外资店铺(如加乐福和沃尔玛)某小类商品进行比较。

超市如何确定品类价格带?

超市如何确定品类价格带?

超市如何确定品类价格带?作为一个现代连锁零售企业管理人员,了解竞争对手的市场情况时,不能只限于对方的陈列方式和陈列位置,还要更深层次地去了解商品构成和价格分布,养成靠数据说话的习惯。

只有掌握了“看门道”的技法,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部分,才有机会获胜。

价格带反衬市场宽度商品价格带分析是零售商在做市场调研时经常使用的方法。

它是在同类商品或一个商品类别中,研究商品最低价格和最高价格的差别。

商品价格带的宽度决定了其在零售门店中所对应的消费层次及数量。

例如,毛巾品类中存在高中低档,对应三个消费层次。

如果门店没有高档消费层次,那么准备高档毛巾就是错误的;或者没有准备有需求的高档品,就会失掉一个消费层。

对于供应商来说,价格带的宽度决定的是此类商品所对应的零售商层次及数量。

价格带宽,能尽可能满足各种不同类型零售商需求,高中低档或组合或分级。

通常,在零售商的商品结构分析中,价格带分析能为市场调查提供有利的分析结果。

例如红葡萄酒,A终端有5个规格,分别是5元、10元、20元、30元、50元;B终端也有5个规格,分别是8元、10元、15元、20元、30元。

经过价格带对比后我们发现:A终端的价格带(5元至50元)比B终端(8元至30元)要宽。

如果供应商的红酒价格在10元左右,那么在A、B 两个终端都会面临较强的竞争,而如果你拥有5元以下或者50元以上的商品,就可能争取到另外的市场空间。

上例中,如果你在5元左右首先切入,比如备有3个单品的小规格葡萄酒,来满足某些顾客想喝酒又不想大喝时的需求;同时再切入15元左右价位,如在其附近增加4个左右的单品,来满足两口之家或两人日常性喝酒需求时,30元/瓶的葡萄酒则作为日常性消费,品项数不可拉大,可控制在1至2个单品,满足家庭聚会。

如此,便勾画出了超市对葡萄酒的基本需求。

超市采购会根据自己店面的定位选择商品,高档超市可能增加非日常性酒的种类,折扣店可能针对日常性消费(大家庭大喝时)备齐低价位区品种。

超市商品的价格带分析

超市商品的价格带分析

超市商品的价格带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超市商品的价格带分析商品的价格带是指同一类商品的最低价和最高价之间的区域,例如超市的方便面最低价为3元,最高的是15元,则价格带就是3-15元。

与价格带相关的几个概念是价格带三度(宽度、广度、深度)、价格线、价格点和价格区。

一、价格带宽度价格带宽度就是价格带的差值,上例方便面的宽度就是12元,价格带的宽度决定了该类别商品满足消费者的层次和数量的多少。

两个超市方便面的价格带宽度都是12元,但是A超市的价格带是3-15元,B超市是2-14元,说明B超市满足的消费层次会低一些。

二、价格带广度价格带广度体现在价格带中的品牌数,宽度同为12元的方便面,在A超市可选择的品牌数有10个,在B超市却有15个,说明B超市的方便面品牌选择余地更大。

三、价格带深度(价格线)价格带深度体现在价格带中的不重复销售价格的数量,每个不重复价格叫着一条价格线。

还是以方便面来举例,宽度同为12元,广度同为10个品牌的两个超市,A超市的价格带深度为12条价格线,而B超市的深度只有6条价格线,说明B超市有很多品牌的方便面销售价格是重叠的,对消费者来说A超市的价格选择余地更大。

四、价格点价格点指在价格带中最容易被顾客接受的某一个价格,确定了某个类别商品的价格点后,在此价格附近准备多些商品并且陈列丰满一些,这就会给消费者造成商品丰富、价格便宜的感觉。

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技巧,很多人认为商品越多就代表商品越丰富,其实顾客看到的并不是卖场该品类所有商品的多少,他们看见的只是目标价格即价格点附近商品的多少,所以感觉丰富比实际商品丰富重要得多。

五、价格区价格区是价格带中在卖场陈列量比较多且价格线比较集中的区域,一个卖场可能不止一个价格区,好的卖场会有一个主价格点和1-2个次价格点,每个价格点对应一个价格区是最优的方案。

商品价格带分析

商品价格带分析

商品价格带分析极其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各不同业态的商家通常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商品构成台帐(或计划),通过分析价格带和价格线,牢牢把握锁定住对自己店铺(业态)中商品(根据用途超市一般五分类:部门-品群-品种-分类-单品)的价格点或最恰当卖点(PP:Price Point),并且围绕最恰当价格点开发PP附近的商品,增加关联价位(PL:Price Line价格线)商品(俗称多峰处理)。

而在自己店铺(商号)内该小分类商品的最高价格线与最低价格线所圈定的价位范围,即为价格带(PZ:Price Zone)。

同类商品各家公司或不同业态根据各自的理解和定位,对其所圈定的PZ范围以及锁定的PP和筛选的PL 均有所不同。

大家可以比较家乐福,沃尔玛和伊藤洋货堂以及北京的CRC,能发现同样样品的各自PL和PZ不同(美国的DS牛奶往往就一个PL,在一个PL上做不同的SKU)。

各家公司都在极力确保各自的PP点。

必要时甚至将商品化整为零(如小分装等拆零处理)。

因为PP点锁定的恰当与否,不仅影响盈利(毛利)走向,而且会左右顾客的购买和对商家的品牌认知度(乃至忠诚度)。

在安排商品商品价格带分析极其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计划时,对同等用途的商品亦可投放高价位区特色品或超前半步乃至非日常性商品,借此来增加顾客对该类商品的吸引力,既满足或开发熟客的新需求,同时也可创造毛利增加该类商品的卖场跃动感和魅力(达到效益和艺术的最佳组合)。

这里需要澄清的是:如何理解商品丰富的概念。

我们常说的商品丰富,指的是我要买的某价格带区的具有同样使用用途的商品的多寡,而并非在该处所陈列商品单纯叠加得越多越好之意思。

比如:作为40岁所有的白领在购买每天上下班自己带的领带时,如果选择去大卖场(HM)购买的话,自己心目中的价格带大概在10元-100元(PZ),其中最希望买的是价位在50元(PP)左右的领带。

如果该店铺在50元一条的领带商品品种和种类很多(备齐度好)的话,我会认为该HM的领带商品很丰富。

【管理】商品的价格带三度(宽度、广度、深度)、价格线、价格点和价格区分析

【管理】商品的价格带三度(宽度、广度、深度)、价格线、价格点和价格区分析

【管理】商品的价格带三度(宽度、广度、深度)、价格线、价格点和价格区分析2014-11-25商品的价格带是指同一类商品的最低价和最高价之间的区域,例如超市的方便面最低价为3元,最高的是15元,则价格带就是3-15元。

与价格带相关的几个概念是价格带三度(宽度、广度、深度)、价格线、价格点和价格区。

【价格带宽度】价格带宽度就是价格带的差值,上例方便面的宽度就是12元,价格带的宽度决定了该类别商品满足消费者的层次和数量的多少。

两个超市方便面的价格带宽度都是12元,但是A超市的价格带是3-15元,B超市是2-14元,说明B超市满足的消费层次会低一些。

【价格带广度】价格带广度体现在价格带中的品牌数,宽度同为12元的方便面,在A超市可选择的品牌数有10个,在B超市却有15个,说明B超市的方便面品牌选择余地更大。

【价格带深度】【价格线】价格带深度体现在价格带中的不重复销售价格的数量,每个不重复价格叫着一条价格线。

还是以方便面来举例,宽度同为12元,广度同为10个品牌的两个超市,A超市的价格带深度为12条价格线,而B超市的深度只有6条价格线,说明B 超市有很多品牌的方便面销售价格是重叠的,对消费者来说A超市的价格选择余地更大。

【价格点】价格点指在价格带中最容易被顾客接受的某一个价格,确定了某个类别商品的价格点后,在此价格附近准备多些商品并且陈列丰满一些,这就会给消费者造成商品丰富、价格便宜的感觉。

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技巧,很多人认为商品越多就代表商品越丰富,其实顾客看到的并不是卖场该品类所有商品的多少,他们看见的只是目标价格即价格点附近商品的多少,所以感觉丰富比实际商品丰富重要得多。

【价格区】价格区是价格带中在卖场陈列量比较多且价格线比较集中的区域,一个卖场可能不止一个价格区,好的卖场会有一个主价格点和1-2个次价格点,每个价格点对应一个价格区是最优的方案。

如果卖场的价格点和价格区没有重合,这说明该卖场的陈列、产品引进等是失败的。

价格带分析

价格带分析

全释价格带通过价格带我们能知道 1.商场是目标客层是?2.目标客层所需要的商品选项构成是怎样的?3.价格带的研究是一个辅助工具,在超市的经营定位确定之后,通过价格带的研究可以清楚目前的商品是否符合商场的定位。

什么是价格带?价格带是指一种同类商品中的最低和最高价格的差别,比如说麦片类商品最低价格是3.50元一袋,最高价格是9.90元一袋,那么该门店麦片类商品的价格带就是3.50-9.90元。

价格带的宽度决定了门店所面对的消费者的受众层次和数量。

如何进行价格带分析?1.首先选择分析对象:比如红酒,纸巾等2.展开商品品类中的单品信息,(比如纸巾)罗列其价格点下面我们看一下A超市的纸巾类商品的单品价格表。

纸巾价格带分析价格区数量3.50-4.0元 64.0-5.0元305.0-6.0元386.0-7.0元 67.0-8.0元11 9.0-9.9元 5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纸巾各单品的销售数额,销售价格等。

1.A超市中纸巾类商品最低价格是3.5元一袋,最高价格是9.9元一瓶,那么该门店纸巾类商品的价格带就是3.5-9.9元。

2.判断其价格区,A超市纸巾类商品的价格点主要集中在几个区间:4.0-5.0元,5.0-6.0元。

3.确定商品品类的PP点,PP点是指对于该门店而言,最容易被顾客接受的价格,确定PP点以后备齐该PP点价位左右的商品,就会给顾造成商品丰富,价格便宜的印象。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A门店纸巾品类的PP点为3.50-4.0元、6.0-7.0元4.将商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数量做成曲线图或柱形图,通常会得到两个到三个波峰,通常在波峰周围就是销售相对较好的区域。

一般情况下会出现一个低位波峰和一个高位波峰。

低位波峰是针对于收入较低顾客实现的销售,高位波峰是高收入消费群为你创造的。

通过图表我们就可以知道应该配备什么价位的商品了。

通过上面的例子的分析我们就清楚地知道在安排每个价格线上商品品目(Item)或种类时,一定要把握住自己业态或商号的最恰当价格卖点(Price Point),尽量增加在该PP点的商品品目或品种数目。

各超市物品的价格调研

各超市物品的价格调研

各超市物品的价格调研上星期我对高校的几所超市商品的价格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并将其与大型超市“乐天马特”以及我们超市的价格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下:一.超市饮料类商品价格调查表二.超市食品类商品价格调查表三.超市生活用品(易消耗类)价格调查表四.所调查的几所高校超市的状况1.景德东:我第一个调查的超市是景德东的超市。

那是一家比较小的超市,目测其面积大概是我们超市的一半大小,超市商品的种类不是非常丰富,货架上每一种商品的数量也不是很多,不过规模虽小,其商品还是很好地覆盖了大多数主流的产品线。

由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到,南理工超市商品的价格并不是很实惠,大多数商品的价格要比我们的超市来得要贵一些。

再加上超市小且比较杂乱,当人流高峰的时候超市显得很混乱,对于超市的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所以,我个人认为南理工超市在各个方面可以说都是不及我们超市的,如果说这家超市有什么闪光点,那门口的几个水果夹应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在水果供应方面我们还没做完善。

2.特信:特信一共有两家超市,现分别介绍下这两家超市。

大超市的面积其实也不是很大,大概为我们超市的四分之三大小,和我们超市不同的是:我们超市是纵深大于宽度,而他们超市为宽度大于纵深。

超市商品比较齐全。

价格方面我第一感觉就是并不便宜,通过和我们超市价格对比以后,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我们超市价格和他们相比是很有优势的。

所以基本在各方面我们超市都是要超过这家超市的。

不过这家超市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们在超市的右手边设了卖散称商品的柜台,比如瓜子,花生以及饼干之类的散成的商品。

在这点上,如果我们可以的话,我们也不妨考虑效仿一下。

接着说小的超市,小超市的规模明显比大的要小很多了,其面积大概只有我们超市的三分之一大,所以这样一个超市也不用指望商品有多么齐全。

小超市要得生存,必须要依靠其他方法,除了超市的地理位置有其特定的优势外,超市不少商品的价格也要比大超市要便宜一些。

超市商品价格带分析

超市商品价格带分析

价格带管理当然要以顾客为中心, 但并不能完全立足于目前的顾客群体, 要注意引导培养明天的顾客。我们在 思考上比顾客超前一大步,才能在实践 中比顾客超前半步。
• 顾客贫乏,这与商品的种类多 少无关,而是通过衡量PP点附近的商品种类 多少来判断.
• 什么是PP点?如何寻找?
• Price Point ?
价格点是决定顾客心目中品类 定位的基点,而价格带是决定 顾客购买空间的范围 。
寻找PP点!
第一步,零售商需要选择分析对象,其对象要求为门店商品某一个小分类 第二步,展开商品品类中的单品信息(比如酱油),罗列出其价位(格)线 (Price Line销售价格) 第三步,归纳该品类中单品的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进而确定品类目前的价 格带(Price Zone:该小类商品销售价格的上限与下限之范围)分布情况; 第四步,判断其价格区(Price Range:价格带中陈列量比较多且价格 线比较集中的区域)
第五步,确定商品品类的价格点(Price Point:简称PP点,即价格点是 对于该门店或业态的某类商品而言,最容易被顾客接受的价格或价位),确 定了PP点后,备齐在此PP点价位左右的商品,就会给顾客造成商品丰富、价 格便宜的感觉和印象。
卖场的管理目标是提升销售,促进顾客 购物,价格带的管理与顾客的销售分析密 切关联,一方面,品类的销售业绩会影响 价格带的调整,另一方面,价格带的变更 也会影响到该品类商品的单价水平,两者 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变量。
我们常说的商品丰富,指的是我要买的 某价格带区的具有同样使用用途的商 品的多寡,而并非在该处所陈列商品单 纯叠加得越多越好之意思
切忌:丰富与贵贱的含意与价格线(Price Line。 PL)的多少无关,通常是通过对PP点附近的商 品种类的多少来判断的。此为商品价格带分 析的精髓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市商品的价格带分析
商品的价格带是指同一类商品的最低价和最高价之间的区域,例如超市的方便面最低价为3元,最高的是15元,则价格带就是3-15元。

与价格带相关的几个概念是价格带三度(宽度、广度、深度)、价格线、价格点和价格区。

一、价格带宽度
价格带宽度就是价格带的差值,上例方便面的宽度就是12元,价格带的宽度决定了该类别商品满足消费者的层次和数量的多少。

两个超市方便面的价格带宽度都是12元,但是A超市的价格带是3-15元,B超市是2-14元,说明B超市满足的消费层次会低一些。

二、价格带广度
价格带广度体现在价格带中的品牌数,宽度同为12元的方便面,在A超市可选择的品牌数有10个,在B超市却有15个,说明B超市的方便面品牌选择余地更大。

三、价格带深度(价格线)
价格带深度体现在价格带中的不重复销售价格的数量,每个不重复价格叫着一条价格线。

还是以方便面来举例,宽度同为12元,广度同为10个品牌的两个超市,A超市的价格带深度为12条价格线,而B超市的深度只有6条价格线,说明B超市有很多品牌的方便面销售价格是重叠的,对消费者来说A超市的价格选择余地更大。

四、价格点
价格点指在价格带中最容易被顾客接受的某一个价格,确定了某个类别商品的价格点后,在此价格附近准备多些商品并且陈列丰满一些,这就会给消费者造成商品丰富、价格便宜的感觉。

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技巧,很多人认为商品越多就代表商品越丰富,其实顾客看到的并不是卖场该品类所有商品的多少,他们看见的只是目标价格即价格点附近商品的多少,所以感觉丰富比实际商品丰富重要得多。

五、价格区
价格区是价格带中在卖场陈列量比较多且价格线比较集中的区域,一个卖场可能不止一个价格区,好的卖场会有一个主价格点和1-2个次价格点,每个价格点对应一个价格区是最优的方案。

如果卖场的价格点和价格区没有重合,这说明该卖场的陈列、产品引进等是失败的。

需要注意的是价格区并不同于价格段,价格带是由几个连续的价格段组成,而价格区是特指主或次价格点附近的价格段。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