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库布齐沙漠治理措施

库布齐沙漠治理措施库布齐沙漠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
由于长期的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库布齐沙漠的生态环境严重受损,为了保护和恢复沙漠生态环境,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一、水源治理库布齐沙漠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沙漠治理至关重要。
为了增加水源供应,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修建了一系列的水库和水渠,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和地下水。
其次,加强了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此外,还进行了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植被恢复植被是沙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沙漠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恢复库布齐沙漠的植被覆盖,采取了一系列的植被恢复措施。
首先,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工造林,引种适应性强的树种,如胡杨和柽柳等,增加了植被覆盖面积。
其次,进行了沙地固定和绿化工程,利用草皮和草坪等植被形成物理屏障,防止沙漠扩展。
此外,还加强了植物保护和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促进了植被的生长和繁殖。
三、防沙治沙沙漠化是库布齐沙漠的严重问题之一,防沙治沙是沙漠治理的重要环节。
为了减少沙漠的扩展和侵蚀,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沙治沙措施。
首先,修建了一系列的防护林带,用于防止沙尘暴的形成和传播。
其次,进行了沙地固定工程,利用沙网和沙墙等措施固定沙土,防止沙丘的移动。
此外,还进行了沙地改良研究,通过改善土壤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沙漠化的发生。
四、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根本目标,通过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实现沙漠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生态保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其次,加强了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防止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此外,还进行了生态修复和环境监测,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健康发展。
库布齐沙漠治理措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水源治理、植被恢复、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库布齐沙漠的生态环境,实现沙漠治理的目标。
西北抗旱措施

西北抗旱措施引言西北地区是中国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主要由于气候干燥和水资源短缺。
面对持续的干旱挑战,西北地区不断探索并采取一系列的抗旱措施,以保障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正常进行。
本文将介绍西北地区常见的抗旱措施。
水资源管理1. 水资源配置与利用调整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非常有限,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和利用调整。
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可以通过建设水库、水井和水渠来收集和储存水资源。
此外,还可以加强灌溉设施建设,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费,确保用水合理分配。
2. 水土保持西北地区主要以干旱半干旱的气候为主,土壤水分流失较快,因此水土保持措施十分重要。
在农田上,可以采取种植抗旱作物、荒漠固沙、植树造林等措施,加强农田的保水能力。
此外,还可以修建防护林带,减少风沙侵蚀对土壤的损害。
农业抗旱措施1. 抗旱作物选择在西北地区适应干旱环境的农作物是关键。
传统农作物如小麦、玉米等对干旱抗性较差,因此应该选择适应性强的作物进行种植,如沙棘、杏、核桃等。
这些作物能够在干旱环境下生存,并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2. 灌溉技术改进灌溉技术改进对农业抗旱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容易浪费水资源,因此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有效减少用水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善灌溉水质,合理施肥等措施,提高农作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
生活抗旱措施1. 节水意识培养在西北地区,居民节约用水是非常重要的抗旱措施。
通过加强对居民的节水意识培养和宣传,推广节水用具,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能够有效减少居民用水量。
此外,还可以鼓励居民收集雨水、利用洗脸水等非饮用水资源用于冲洗厕所、灌溉花园等。
2. 水资源再利用在居民生活中,水资源再利用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抗旱措施。
例如,可以将洗衣机的排水用于冲洗厕所,将洗菜水用于浇花等。
通过合理利用生活中产生的废水资源,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能够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
结论西北地区作为干旱程度较高的地区,抗旱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西部大开发与水资源保护之分析

20 0 2年 第 4期 总第 5 6期
・
西 北第 二 民族 学院 学报
Jun lfte eo dN r ws U i rtfr ai aie ora h cn ot e nv sy o t n li o S h t ei N o ts
国生态 建设 及 大气环 境 的改善 以及 西 电东送 的实施 。 因此 , 西部 水 的 问题 在 西部 大 开 发 中要 放 在 重 要 的位 置 。水 是人 类生 存 的生命 线 , 经 济发 展和社 会进 步 的生命 线 , 是 是实 现可 持续 发展 的重要 物 质 。水 资源 和粮食 、 石油 一样 是关 系 国家 经济安 全 的 重要 战 略 物质 , 食 安 全 依赖 水 资 源 , 粮 石油 可 以通 过进 口或 替代 物质 解决 , 资源 既不 能进 口 , 没 有 产 品 , 水 也 是最 重 要 的战 略 资源 。水 除 了用
近年来西部地 区干旱 频繁发 生, 沙尘暴 日益加剧, 虫年年 光顾 , 蝗 对经济发展构 成 了极大 的威 胁。对此 , 本 文简要分析 了西部 大开 发与水资源的相 互关系, 探讨 了西部 水资 源存在 的 主要 问题。根 据 西部 生态
建设 的方案 , 因地 制宜地提 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 : 西部大开发 ; 生态环境 ; 水资源保护 ; 经济 可持 续发展
5 3 3. 3% … ¨引 。
人 均水 资源 总量 为 4 3 方米/ , 开发水 能资 源装 机达 34亿 千 瓦 , 00立 年 可 . 占全 国总
量 的 9 % , 西 部最 根本 的矛盾 是水 土组 合极不 平 衡 , 0 但 西南 水 多地 少 , 西北 水 少地 多 。 占西 部 总 面 积 7 % 的西 北 地 区 , 资 源量 只 占 1 % , 5 水 8 水能 资 源仅 占 2 % , 4 干旱 少雨 , 自然 条件 恶 劣 。全 地 区多
西北干旱区环境与资源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资源与环境1. 干旱区整体环境中国西北干旱区系指35°N以北,106°E以西的内陆干旱区,包括新疆全境、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贺兰山以西的地区,土地面积约占中国总土地面积的24.5%。
由于深居欧亚大陆腹地,平原降水量在160mm以下,基本上不产生地表径流,形成世界上最严酷的干旱区之一。
在晚近地质时期,有显著的差异上升运动,大部分地区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广大的高平原和横亘于高平原中的很显著的山脉。
高平原海拔大多在1000米左右,其中也有较低的部分,如准噶尔盆地不少地域在250—5O0米之间。
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竟在海平面以下155米。
许多山地的高度超过3000米,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
也有不少山地高度较低,景观的垂直分异不明显。
随距海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决定区内自然界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
地处内陆且四周多山岭。
来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夏季风难以到达。
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干草原。
在高山的垂直分带中则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
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下的微弱风化、微弱的物质移动、微弱的水力侵蚀和堆积以及广泛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
但暴雨之后,水力侵蚀可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
风力作用虽然很广泛,但只能对颗粒较细的松散沉积物起作用,并在风力变缓的时候发生堆积。
在高大的山岭中,以冰川作用以及冰缘条件下的寒冻风化、物质移动和流水侵蚀为主。
全区绝大部分属内陆流域,在平地上产生的地表水几乎全属雨水补给的短暂水流。
湖泊较多,大多是咸水湖。
山地径流是重要的资源,其补给来源以冰雪融水为主。
自中生代末期以来,即断续出现干旱和半干旱气候。
植物逐渐旱生化,种属较少。
第四纪初曾经有过比较湿润的时期,有些地方古水系较为发育。
湖岸阶地的存在,也可以作为地质时期中气候向干旱变化的证据。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影响,远不如东部季风区广泛、深刻。
但在与东部季风区接壤的地区,以及有流水可资灌溉的地域等,也可看到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
中国西北地区人工绿洲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h og ati a e o s tegon w t df wo r e e ee p r a di ai adsn T ru rf i f r , h ru d a r n o vr r dvl dt ii t ln r n et—a da s t d o os r h icl t ea l fi a o e o rg e a n d i r a, oadsim i ue i l t
H Y z i WA el a U u h NG W nu n
( a o nvri f a u L nZ o 30 0 L nz uu i syo nS , a h u700 ) h e t G
LI Ha yi g n n
( hn uPo tcncu vri fS h a , e gD 10 9 C egD lyeh i n esyo i u n Chn u605 ) i t C
n a d i rv ecmp st no ol n h ai sfr dfrs i bl yo u nb ig .W i h r o sd vlp n r f i ai mpo et o oi o si,a d teossi me ut it fh ma en s h i f o o a i t tet t u e eo me to ati a oss h ou f i cl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流域管理浅析

i h rd rgo so rhwe tr r tfr r .hec u tr e s r so u ti a l tl ain o trrs o r e n te ai e in f n t e ai e in fno t se wee pu o wa dT o n e n m a u e fs san be uii to fwae e c u c s i h rd rg o s o z
0 1 — 6 2 0 )2 14 7 0 5 7 6 1(073 — 02— 3 1
St udyo a e s e n W t r h d man e e n S t i bl i z in o a e s ur e n h i go fNo t we t r ag m nto usana eUtl ato fW t rRe o c si t e Ard Re i nso r h se n i
任 倩 (北 范 学 理 环 科 学 ,肃 州 70 ) 西 师 大 地 与 境 学 院甘 兰 30 00
摘要 提 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 内容及西北干旱 区水资源流域管理原则, 并阐述 了西北干旱 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关键 词 西 北干旱 区水 资 源 ; 流域 管理 ; 可持 续 利 用 中图分 类号 F 2 .1 3 3 3 文献标 识 码 A 2 文 章编 号
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CHENGSHIZHOUKAN 2019/15城市周刊4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王诗语 成都理工大学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在各方面的发展都非常迅速,但近年,水资源问题制约着西北地区的发展。
强蒸发与降雨少,导致水资源匮乏,尽管地下水资源分布广,但开采利用率低。
因此,如何解决水资源缺乏及开发利用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我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改革开放以来,在交通、农业、工业、城市建设等方面发展很迅速,但由于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1],水资源的缺乏使得丰富的土地、矿产、风力等自然资源无法开采利用,其中开发潜力极大的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有色金属等矿产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
对于严重缺水区,甚至人畜用水都存在问题。
一、西北地区水资源现状目前西北地区水资源主要以地表水的利用为主,处于高耗能、低消耗的阶段,即便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但地表水的利用率远高于地下水,这也与西北地区开发技术相对落后、经济实力较低有关。
目前,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目前开发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人类活动生态平衡的改变,进而造成环境的恶化[2]。
在西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注重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特点研究表明,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且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并且,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有着地域分布广、水质水量较稳定、调节功能强、蒸发损失小和相对不易被污染等优点[3]。
因此,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水在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地下水的行为及其长期趋势对于在特定流域的管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
西北地区水资源特点主要有:①西北地区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是通过大气降水补给,但由于降水稀少,并且蒸发强烈,导致地表水资源也十分匮乏;②虽然西北地区水资源分布广,但较大的开发难度依旧使得可利用水资源少[5]。
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水 是人类 生产 和 生 活 中不 可缺 少 的重 要 资
和 内蒙 古 西 部 , 面 积 33 总 .4×16k 2 0 f 。主 要 位 n
源, 是人类生存 的基础 , 也是经济建设 的前提和 保 证。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 , 降水 量少 , 蒸发量大 , 水资源短缺 , 生态环境脆弱。随 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西北原有的水资源供 需矛盾更为明显 , 水资源贫乏 已经成为制约西北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因此 , 分析和研究中 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状况 ,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
] p o tt n a d Ut i o fW a e 如 n ei rh se n Ch n  ̄ ll i n i  ̄ n o x ao l t rR 粗 0 No t we tr i a n
Y N h ,WA G J n —t ( oeeo hmsyadC e clE g er g ca nvrt o h a i aoSadn A GSu N i g a C lg f e ir n m a ni en ,O enU ie i f i ,Q,  ̄ hnog a o l C t h i n i sy C n c 26 蒸发量。另外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 全区陕
西 省汉 中 的年 降 水 量 最 大 为 87mn新 疆 吐 鲁 6 /, 番 的 年 降水 量 最小 , 为 1 m; 且 一般 有 限 仅 6m 而
西北 地 区包 括 陕 、 、 、 、 五 省 区 全 部 甘 宁 青 新
收稿 日期 : 0 7 2 3 修回 日期 : O8—0 —1 20 —1 —0 ; 2O 4 4
维普资讯
第2 2卷
第 2期
A i 干rmn n 监 测 oig r Enio e  ̄ Mo i rn d v 旱环 境 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区,水资源问题一直是该地区的瓶颈。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迫在眉睫。
本文将探讨中国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
首先,为了解决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合理的水资源开发。
在开展水资源开发时,我们应注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益。
一方面,可以加大水库建设的力度,通过集中停蓄水、调度供水的方式,确保水资源的供应与需求能够平衡。
另一方面,可以开展节水型农业的推广,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耐旱作物的种植,以减少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
其次,我们还需要加强水资源保护。
一方面,应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建
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通过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地表水位等关键数据,能够及时了解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做出科学决策。
另一方面,应加强水资源环境保护,对水源地进行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
同时,还可以引入水权交易制度,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以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来解决水资源问题。
例如,可以开展水资源的
海水淡化技术研究,以利用丰富的海水资源。
通过海水淡化设备将海水转化为淡水,可以增加西北地区的水资源供应。
同时,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除了以上措施,我们还可以加大水资源调度的力度。
西北地区与丰水区相邻,
可以通过调水工程将丰水区的水源引入西北地区,以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当然,在调水时需要确保生态环境的平衡,防止水资源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最后,通过以上措施的推行,相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国西北干旱区的水
资源问题。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在各方共同参与、合作下,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中国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