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危重评分表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表(PCIS)

4
6.7~9.3(50~70)
6
其余
10
pH
﹤7.25或﹥7.55
4
7.25~7.30或7.50~7.55
6
其余
10
血钠(mmol/L)
﹤120或﹥160
4
120~130或150~160
6
其余
10血钾Βιβλιοθήκη mmol/L)<3.0或>6.5
4
3.0~3.5或5.5~6.5
6
其余
10
肌酐(μmol/L)
>159
4
106~159
6
其余
10
或BUN(mmol/L)
>14.3
4
7.1~14.3
6
其余
10
Hb(g/L)
<60
4
60~90
6
其余
10
胃肠系统
应激性溃疡出血或肠麻痹
4
应激性溃疡出血
6
其余
10
总分值
入院的D1、3、7、出院或死亡时评分,病情变化随时进行评分;选1D内最异常检测值进行评分,BUN或Cr评分时计一项;满分为100分,>80分为非危重;71-80分为危重;≤70分为极危重。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
患者:性别:年龄:儿科床位号:住院号:
检查项目测定值及表现
<1岁
≥1岁
分值
心率(次/分)
﹤80或180﹥
﹤60或160﹥
4
80~100或160~180
60~80或140~160
6
其余
其余
10
血压(收缩压)
[kPa(mmHg)]
﹤7.5(55)或﹥17.3(130)
第八章 儿童危重症评价系统

第八章儿童危重症评价系统正确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对急诊医学发展有重要意义,医学上有多种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四类。
一、诊断评分法:按疾病主要诊断及分期衡量病情的轻重,多用于成人疾病,有标准的疾病分类(ICD-9码)可参照,其主要缺点为同一类疾病严重程度差别较大,且某些危重患儿病情复杂,入院时诊断不清,无法及时进行评估。
二、危险因素评分法:根据患者症状、体征、事件特点、人口学等与疾病密切相关的因素来判断病情,如创伤分度、烧伤评分等。
这些评分多用于特定器官系统,范围较窄,且危险因素并不等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只能间接反映后者,故其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三、治疗强度评分法:此种评分法是按患者接收治疗手段的不同和强度大小进行评分,如TISS(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评分等,该方法使得治疗与病情直接挂钩,较为可靠,但不同医院、不同医师所用治疗方法存在差异性,故所获资料不易进行比较。
四、生理学评分法:该方法的特点是根据患儿生理环境紊乱程度评估病情。
由于不考虑病因及诊断,仅依赖于全身器官系统的生理指标测值决定病情轻重,测值异常程度越大,病情越重,非常适用于临床上急重症抢救生命为目的、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要措施的急救特点,故应用广泛,本文主要对这一类常用的评分方法作一介绍。
第一节小儿(非新生儿)危重疾病评分方法生理稳定指数(Physiologic stability index, PSI)是第一个世界公认的儿童危重病例生理学评分方法,在儿童急诊医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虽然由于参数众多,常规应用于临床过于繁琐,近年来已逐渐被其他评分方法所取代,但作为众多儿童危重症评分方法的“鼻祖”,仍值得介绍。
随着PSI应用过程中经验的积累,Pollack等对PSI进行了简化,于1988年提出了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score, PRISM),迄今为止已发展到第三代(PRISM Ⅲ),这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儿童危重症评分工具。
小儿疼痛评分及护理

腿
觉醒的状态
放松:孩子平常的状 态 放松或受限:没有肌 肉的僵直,偶尔手臂 随机的的运动 放松或受限:没有肌 肉的僵直,偶尔腿部 随机的运动 入睡、觉醒:安静、 平和、入睡或觉醒或 紧急、局促不安:激惹 平静的
皱眉头:面部肌肉紧张, 眉头和下巴都有皱纹 (负面的面部表情 ―― 鼻子、嘴巴和下巴) 大哭:大声尖叫、声音 呜咽:间断的、轻微的 不断响亮的、刺耳的、 哭泣 持续的 呼吸形态改变:不规则、 比平常快,噎住、屏气 屈曲、伸展:紧张、手 臂伸直、很快地伸展或 屈曲 屈曲、伸展:紧张、手 臂伸直、很快地伸展或 屈曲
6
疼痛的不良影响
疼痛对新生儿,尤其是接受大量操作性疼痛的早产儿或危重 儿可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反应,其中包括急性应激 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伤和情感紊乱。
向磊,刘玲。新生儿疼痛研究现状,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9,11(8):702-705
7
评估疼痛的工具
自我评估
行为学评估
睡眠障碍是基于记录1小时前的观察结果。
疼痛评分是由医护人员观察或测量患儿后,根据观 察或测量的患儿实际情况与量化表中内容对照而得 ,将各项内容分数相加即是总评分;
15
NIPS评估量表(新生儿和<1岁的婴儿)
评分
面部表情 哭闹 呼吸形态 手臂
0分
肌肉放松:面部表情 平静,中性表情
1分
2分
不哭:安静、不哭
1
目标
疼痛的不良影响
小儿疼痛的评估方法 小儿镇痛的护理
2
疼痛的不良影响(近期)
一、生理指标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心率加速、血压升 高,颅内压增高与血氧的饱和度降低等。 二、引起脑血流变化.引发周期性低氧血症以及造成 血压波动,可能造成再灌注损伤及静脉瘀血,对于 出生体重极低的患儿,操作性疼痛造成的生物行为 改变,会使其病情加重。 三、侵入性操作会导致颅内压产生波动。从而诱发早 产儿颅内出血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随着急诊医学的迅速发展,对危重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评分方法也在不断3.评价医护质量。
病死率高低是改良和健全。
1984年国内icu设立初来衡量医疗水平的关键指标,在比较不同期,由北京儿童医院等13个单位共同时期或相同医院的病死率时,采用评分制订了“危重病例评分法实施方案”。
法可以防止偏差。
某年,苏州儿童医院1995年中华儿科学可以门诊组与中华门诊与北京儿童医院较之,picu患儿病故医学会儿科组,总结了这一方案的使用率分别为1816%和615%,差异存有非常情况,参照国际先进经验,广为征询意显著性意义。
用评分法将患儿分成非危见,经反反复复探讨,制订了代莱“小儿危重、危重、极危重三类后再展开比较,轻病例评分法(草案)”。
2001年中华儿两所医院各类患儿病死率差异并无显著性科学可以门诊学组、新生儿组与中华门诊意义,苏州儿童医院病死率低的原因就是医学会儿科组是此基础上又制订了新生极危重病例较多。
医院内感染率的多寡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恰当评估病情,对也与病情酌定有关,若忽略病情严重程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门诊医学水平存有关键度的影响,单凭院内感染率多寡去评价意义。
医护质量很难保证结论没有偏差。
一、危重症评分的用途1.更精确地掌控病情,预测丧生4.有助于临床科研工作的积极开展。
危险性。
例如国外学者用评分法对1227为了快速一些高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展,基准患儿的病情展开了评估,根据分值预多中心合作科学研究,已沦为一种广泛计这些患儿的病死率为815%(104使用的有效率方式,合理的临床经验化疗基准),实际病死率为816%(105基准),方案的实行,须要统一的病例挑选标准两者较之非常吻合。
全国12个三级医和一致的病情评估方法。
院在1235例icu患儿试用了1995年新二、评分的条件评分法。
结果表明,崭新评分法可以精确评者1.客观:高文瑞用设备测量或人工估患儿病情轻重。
按分值高低将患儿分检查得出的定量指标。
依靠主观判断的为非危重、危重、极危重三组,病死率定性指标及涉及因素较多、意义不十分依次为312%、1012%、2512%。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对儿童危重病情诊断效能的研究

2020年12月第6卷第36期No.36 Issue, Vol.6, December, 2020智慧健康Smart Healthcare67DOI:10.19335/ki.2096—1219.2020.36.034.健廄科学.床慝学工*e 儿童翔预警评分对儿赫重病情诊断效能的研究段莎莎,阿布来提•阿不都哈尔(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PEWS在临床上是一个比较穗定、科学、理想的病情评估工具,其适应人群是儿科急症患者;如果急症患 儿在进入PICU之后,其PEWS评分=4分的话,那么出现死亡等不良预后的风险明显加大;如果急症患儿在进入急诊室 后,其PEWS评分=3分的话,应该给予高度警惕与防治,务必要对其实施紧急且优先诊治。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对患儿危重病情诊断发挥的作用。
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18年7月新疆某三甲儿童医院接受的PICIJ急重症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PEWS分值变化、年龄大小、性别、患病类型等相关参照因素对其实施分组,按照临床预后结 果将其化分成两组:死亡组与存活组,对入PICU急重症患儿的常规临床信息、PEWS评分等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全体患者在进入HCU之后第一次的PEWS评分是3.0分,入急诊室评分为2.0分。
死亡组入PICU时PEWS分是3.0分与存活组入 PICU时PEWS分值有显著差异(户<0.05),死亡组入急诊室PEWS分值为3.0,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户<0.05)。
并 且通过分析相关指标,对PEWS评分和PRISM的Spearman秩相关性的内在关系进行探究,其相关系数=0.11,对比两组数 据不存在统计学优势(尸>0.05)。
结论PEWS是一个比较理想、科学的适用于儿科危急重症患儿病情评估的重要工具,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及推行。
关键词:PEW S;儿科重症病房;急诊;儿童本文引用格式:段莎莎,阿布来提•阿不都哈尔.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对儿童危重病情诊断效能的研究[J].智慧健康,2020,6(36):67-69.Diagnostic Effect Study of Early Warning Scores of Critical Illness ChildrenD U A N S h a-sha,A B R A T I A b d u h a r(College of Pediatr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00)ABSTRACT: Objective PEWS is a relatively stable, scientific and ideal disease assessment tool in clinical practice, with suitable population of pediatric emergency patients; if PEWS scores of acute children in PICU were 4 points, risk of death and other adverse prognosis may significantly increase; if PEWS scores of emergency children = 3 points,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high vigilance and prevention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effect of early warning scores in diagnosis of critical illness of children. Methods Treat 120 cases acute and severe PICU children admitted to 3A children's Hospital in Xinjiang from December 2016 to July 2018 as research objects. Divided them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ews score changes, age, gender, disease type and other related reference factors, based on clinical results, divide them into death group and survival group. Compare and analyze routine clinical information and PEWS scores of PICU emergency children. Results The first PEWS scores of all cases after entering PICU were 3.0, and those of entering emergency room were 2.0. PEWS scores of death group in PICU were 3.0,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survival group (F<0.05). PEWS scores of death group in emergency room were 3.0,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Based on analysis of related indicators, explor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EWS scores and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of prism,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11.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advantage of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F<0.05). Conclusion PEWS is an ideal, scientific and important tool for 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assessment, which is worthy of wid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PEWS;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Emergency; Children〇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工作庄力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儿童疾病的临床评估方面,往往会成为—个不可忽视的制约要素,导致一些原本能够规避的病情出现恶化,甚至会诱发一些不良事件。
护考知识点 评分与分度总结

小结2 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GCS)分别对患者的睁眼、言语、运动三方面的反应进行评分,累计得分最高小结3 Apgar评分分别于生后1分钟、5分钟和10分钟进行,如婴儿需复苏,15、20分钟仍需评分。
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1分钟仅是窒息诊断和分度的依据,5分钟及10分钟评分有助于判断复苏小结4 血压分级18岁以上成年人在未服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小结5 高血压危险度分层小结6 宫颈糜烂分度和分型小结7 子宫脱垂分度-护士刷题小结8 烧伤深度小结9 心功能分级及护理小结10 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小结11 不同性质脱水的临床表现小结12 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小结13 喉梗阻分度小结14 婴幼儿不同程度营养不良的特点小结15 肌力分级小结16 医疗事故的分级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将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小结17 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4.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小结18分级护理小结19意识状态1.清醒状态:被检查者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良好,应包括正确的时间定向、地点定向和人物定向。
当问诊者问及姓名、年龄、地点、时刻等问题时,被检查者能做出正确回答。
2.嗜睡状态:呼叫或推动患者肢体,患者可立即清醒,并能进行一些简短而正确的交谈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但刺激一消失又入睡。
【精选】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评估 ppt课件PPT

苏北人民医院儿科 朱玲玲
• 危重症是指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若不给 予及时干预,患儿可能在短时间内死亡。 不仅在儿科急诊、门诊、病房,甚至在社 区医院都有可能遇到危重患者,即使临床 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儿科医生对此类患者的 处理也如履薄冰
Why?
• 一.由于危重症的基础疾病千差万别、起病 多隐匿、进展较凶险;
2、小儿胸壁较薄,呼吸音较成人易传导且容 易听到,并且应该双侧对称。
3、气道阻塞、肺不张、气胸、胸腔积液等均 可引起胸廓膨胀减弱,通气量不足;病变 区域的呼吸音强度和音调可出现变化。
皮肤黏膜颜色
1、在温暖环境中,心肺功能正常的儿童躯干 与四肢皮肤颜色和温度一致,黏膜、甲床、 手掌和足底呈红色。
2、低氧血症或循环灌注差时,患儿皮肤苍白 或灰暗,可出现花纹、手足或肢体发凉。
• 而对“潜在危重症”的识别有一定难度, 如呼吸功能不全(潜在呼吸衰竭)和代偿期休 克。这类患儿若早期未被及时识别,其病 情可能短期内急转直下,导致严重后果。
• 1.呼吸衰竭的识别:气道疾病、肺部疾病 或神经肌肉疾患等均可引起呼吸衰竭,其 临床特点是没有足够的通气和氧合。
呼吸功能的评估应包括:
(1)呼吸频率和节律 (2)呼吸作功 (3)肺通气量 (4)皮肤黏膜颜色
2、小儿意识状态从正常到减退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VPU四级: ① 清醒(alert); ② 对声音有反应(responsive to voice); ③ 对疼痛有反应(responsive to painful); ④ 无反应(unresponsive)。
3、持续脑灌注不足时患儿可由烦躁、嗜睡发展为昏 迷、肌张力减退等。
休克的识别
1、各种病因引起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时即发生 休克。
浅议小儿危重症评分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相关性

病 的不 同发展阶段 与疾病 的严重程度都有密切关系 , 危重症评分不仅可以预测疾病 的严重程度 , 动态观察危重症评分可 以
帮助我们判断疾病 的预后。因此 , 探讨危重症评分与多器官功能衰竭 的关 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关键词 : 小儿危重症 ; 评分 ; 多器官功能衰竭
表 1 首 次 危重 评 分 与 转 归
2 结 果
2 7例 患儿 男 1 5例 , 8 1 3 女 2例 , 龄 1个 月 ~1 年 4
多 器 官 功 能衰 竭
例 数
评 分 均值 标 准 差 9 % 可 信 区 间 5
岁, 平均 33岁 。 危重症 13例 , . 非 0 危重 症 8 , 危重 4例 极
3 例。各年龄组危重症与极危重症的发病率无统计学 0
个标 准 差 , 存在 额外 的刺 激 、 物或 疼痛 刺激 。心动 不 药 过 缓 , 均心率 小于 同年龄第 1 平 0百分位 。( ) 均呼 吸 3平 频 率大 于正 常 同年 龄组 2个标 准 差 。( )白细 胞 升高 4 > 0X1 L或 < 09 。2h之 内死亡病 例被排 除 。 1 0/ 3X1 L 4 /
常 的体 温 或 白细 胞 计 数 。 ( ) 温 ( 窝 温度 )3 . c 1体 腋 > 95 或 < 65C 2 心 动过 速 , 均心 率大 于正 常年 龄组 2 3 . 。( ) 平
系
t 一8 41 P = . 3. =0. 0 00
22 危重 症首 次评 分 与 多器 官功 能衰 竭 ( . MOD 的关 S)
23 危 重症首 次评分 与器 官衰 竭数 的关 系 .
析, 不同危重症 胃 肠功能障碍发病率的比 较用卡方检验。
首次 评分 越低 , 官 衰竭 数越 多 , 器 各组 间差别 均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表
姓名:性别:年龄: 科室: 床号:住院号:医师诊断: 入院时间:评分时间:评分值:
说明
1.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10项)病情分度:分值>80,非危重;分值80∽71,危重;分值≤70,极危重。
2.不包括新生儿及慢性疾病的危重状态。
3.首次评分应在24小时内完成,在多次评分中,以最异常测定值评定病情危重程度。
4.若缺项(≤2项),可按上述标准折算评分,如缺2项总分则为80分,分值>64分为非危重,56∽64为危重,<56为极危重(但需加注说明病情和填写时间)。
5.当某项测定值正常,临床考虑短期内变化可能不大且取标本不便时,可按测定值正常对待进行评分(但需加注说明病情和填写时间)。
6.不吸氧条件下测定动脉血氧分压。
7.Glasgow昏迷评分值<8,为危重病。
见下表:
改良的Glasgow昏迷评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