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情危重程度评分

合集下载

小儿病情危重程度评分 PPT

小儿病情危重程度评分 PPT
小儿病情危重程度评分
小儿病情危重程度评分
疾病非特异性评分
PRISM
适用于新生儿、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危 重患儿,但不适用于早产儿和成人。
入住ICU后12或24小时内最差值。 应用广泛,但仍需注意一些问题:1.早期治
疗对评估结果的干扰。2.夸大预测死亡的能 力。
PIM
PIM评分也是预测PRISM的评分方法,现已 是PIM3.
序贯气管衰竭评估(SOFA)主要应用于成 人ICU危重患者。
P-MODS评分系统简单,但未选择神经系统 参数,对神经系统患儿预后的评估有影响。
P-MODS评分系统
包括:睁眼反应、运动反应、脑干反射和 呼吸。
每一项分为0-4分,最高分为16分,最低分 为0分,不包括语言反应。
容易实施,GCS最低分患儿可用FS做进一步 区分。GCS是3个月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GS是出院时和3个月时病死率的预测指标。
可靠且有效的工具,但儿科应用少。
Wilkinson死亡风险评估,小儿器官功能障 碍Logistic评分(PELOD),均为预测死亡的 公式,预测效果好,但临床应用不方便。
床边动态反复评估并尽量规避可能的影响 因素是获取准确信息、提示脑功能和预后 的重要方法。
AVPU
简易,多用于急诊患者的初次评估。可更 为快速的评估大多数中毒患者的意识状态。
AVPU和GCS是相对应的, AVPU和GCS应常 规用于评估患儿意识水平,而GCS可用于动 态监测以后的改变,但AVPU不能完全替代 GCS对脑外伤患儿的医师评估。
难。
PCPC
是评价CPR患儿预后的常用方法,也是评估 儿童心脏停搏后NS恢复情况的常用标准。
未得到可靠性验证,在心智功能方面的权 重更大,但对心理和社交方面难于检测。

小儿病情危重程度评分

小儿病情危重程度评分
参考文献2
该文献重点介绍了小儿病情危重程度评分系统的具体评分方法和应用。通过对比不同评分 系统的优缺点,该文献提出了一种新的评分方法,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 够更好地预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和预后。
参考文献3
该文献对小儿病情危重程度评分系统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分析大量临床数据 ,该文献证明了该评分系统在评估患儿病情、预测病情变化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同 时也指出了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对临床实践的建议
临床医生在救治过程中应充 分运用小儿病情危重程度评 分系统,对患儿进行科学、 客观的评估,以便制定更为 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评分较高的患儿,临床 医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干 预,加强监测和治疗,以便 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降低患儿的死亡风险。
临床医生应不断学习和掌握 小儿病情危重程度评分系统 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以 便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和 优化评估方法,提高救治效 果。
临床应用场景
急诊科
在急诊科,小儿病情危重程度评 分系统可用于快速评估患儿病情 严重程度,为医生提供决策依据,
优先处理病情严重的患儿。
重症监护病房
在重症监护病房,小儿病情危重程 度评分系统可用于监测患儿病情变 化,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普通病房
在普通病房,小儿病情危重程度评 分系统可用于筛查潜在危重患儿, 及时发现病情恶化,采取相应措施。
案例三
一名1岁患儿因哮喘急性发作入院,医生根据小儿病情危重程度评分系
统评估患儿病情为轻度危重,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患儿症状得到缓解。
04
评分系统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分析
客观性
评分系统采用量化的评估方法, 能够客观地反映患儿病情的危重

婴儿危急状况评分

婴儿危急状况评分

婴儿危急状况评分简介婴儿危急状况评分也被称为婴儿心肺复苏情况评分,是一种用于评估婴儿在发生危急情况时的生命迹象的方法。

该评分系统通过检查婴儿的呼吸、心跳、肌张力、哭声和皮肤颜色等指标来判断其需要接受心肺复苏的程度。

评分系统下面是婴儿危急状况评分的标准:1. 呼吸:- 0分:没有呼吸或仅有不规则的浅表呼吸;- 1分:不规则而有声的呼吸;- 2分:规律的呼吸,呼气吸气均匀。

2. 心跳:- 0分:没有心跳;- 1分:心跳小于100次/分钟;- 2分:心跳大于100次/分钟。

3. 肌张力:- 0分:肌张力完全丧失;- 1分:肌张力减弱,四肢松弛;- 2分:肌张力正常。

4. 哭声:- 0分:没有哭声;- 1分:虚弱的哭声;- 2分:强有力的哭声。

5. 皮肤颜色:- 0分:苍白或发绀;- 1分:轻度苍白或发绀;- 2分:正常肤色。

评分解读根据婴儿的各项指标的评分总和,可以判断其危急状况和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 总分为10分:表示婴儿的状况极其危急,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就医。

- 总分为7-9分:表示婴儿的状况危急,需要尽快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时就医。

- 总分为4-6分:表示婴儿的状况较为危急,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时就医。

- 总分为0-3分:表示婴儿的状况相对稳定,但仍需密切观察,及时就医。

请注意,婴儿危急状况评分应由受过相关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以确保评分准确和及时采取适当的抢救措施。

结论婴儿危急状况评分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用于评估婴儿在发生危急情况时的生命迹象。

了解这些评分标准和解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判断婴儿的状况,及时采取适当的抢救措施,最大程度地保护婴儿的生命安全。

但请务必记住,婴儿危急状况评分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始终以其判断为准。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随着急诊医学的迅速发展,对危重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评分方法也在不断3.评价医护质量。

病死率高低是改良和健全。

1984年国内icu设立初来衡量医疗水平的关键指标,在比较不同期,由北京儿童医院等13个单位共同时期或相同医院的病死率时,采用评分制订了“危重病例评分法实施方案”。

法可以防止偏差。

某年,苏州儿童医院1995年中华儿科学可以门诊组与中华门诊与北京儿童医院较之,picu患儿病故医学会儿科组,总结了这一方案的使用率分别为1816%和615%,差异存有非常情况,参照国际先进经验,广为征询意显著性意义。

用评分法将患儿分成非危见,经反反复复探讨,制订了代莱“小儿危重、危重、极危重三类后再展开比较,轻病例评分法(草案)”。

2001年中华儿两所医院各类患儿病死率差异并无显著性科学可以门诊学组、新生儿组与中华门诊意义,苏州儿童医院病死率低的原因就是医学会儿科组是此基础上又制订了新生极危重病例较多。

医院内感染率的多寡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恰当评估病情,对也与病情酌定有关,若忽略病情严重程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门诊医学水平存有关键度的影响,单凭院内感染率多寡去评价意义。

医护质量很难保证结论没有偏差。

一、危重症评分的用途1.更精确地掌控病情,预测丧生4.有助于临床科研工作的积极开展。

危险性。

例如国外学者用评分法对1227为了快速一些高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展,基准患儿的病情展开了评估,根据分值预多中心合作科学研究,已沦为一种广泛计这些患儿的病死率为815%(104使用的有效率方式,合理的临床经验化疗基准),实际病死率为816%(105基准),方案的实行,须要统一的病例挑选标准两者较之非常吻合。

全国12个三级医和一致的病情评估方法。

院在1235例icu患儿试用了1995年新二、评分的条件评分法。

结果表明,崭新评分法可以精确评者1.客观:高文瑞用设备测量或人工估患儿病情轻重。

按分值高低将患儿分检查得出的定量指标。

依靠主观判断的为非危重、危重、极危重三组,病死率定性指标及涉及因素较多、意义不十分依次为312%、1012%、2512%。

小儿危重评分表

小儿危重评分表

.姓名:诊断 :项目心率 (次 /分)收缩压 (KPa)呼吸 (次 /分)动脉氧分压(不吸氧条件下测)PH血钠(mmol/L)血钾(mmol/L)血肌酐(umol/L)或血尿素氮(mmol/L)血红蛋白(g/L)胃肠系统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表性别:年龄 :科室:床号:住院号:医师入院时间:评分时间:评分值:检查值标准分值评分<1 岁>1 岁<80 或 >160<60 或 >160480∽ 100 或 160∽18060∽ 80 或 140∽ 1606其余值10<7. 3 或>17. 3<8. 7 或 >20.047. 3∽ 8.7 或 13. 3∽17.38.7 ∽ 10.0 或 7. 3∽ 20.06其余值10<20 或 >70 或明显节律不齐<15 或 >60 或明显节律不齐420∽ 25 或 40∽ 7015∽ 20 或 35∽ 606其余值10<6.746.7∽9. 36其余值10<7 .25 或 >7.5547. 25∽ 7.30或 7. 5∽ 7.556其余值10<120 或 >1604120∽ 130 或 150∽ 1606其余值10<3. 0 或 >6.543.0 ∽ 3.5 或 5. 5∽ 6.56其余值10>1594106∽ 1596其余值10>14.347. 1∽ 14.36其余10<604<60 ∽906其余10应激性溃疡出血及肠麻痹4应激性溃疡出血6其余10.说明1.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10 项)病情分度:分值 >80,非危重;分值80∽ 71,危重;分值≤ 70,极危重。

2.不包括新生儿及慢性疾病的危重状态。

3.首次评分应在 24 小时内完成,在多次评分中,以最异常测定值评定病情危重程度。

4.若缺项(≤ 2 项),可按上述标准折算评分,如缺 2 项总分则为 80 分,分值 >64 分为非危重 ,56∽ 64 为危重, <56 为极危重(但需加注说明病情和填写时间)。

小儿危重症评分法

小儿危重症评分法
2
刺激后无反应
刺激后无反应
1
最佳运动反应
自发
服从命令动作
6
因局部疼痛而动
因局部疼痛而动
5
因痛而屈曲回缩
因痛而屈曲回缩
4
因疼痛而呈屈曲反应
(似去皮层强直)
因疼痛而呈屈曲反应
(似去皮层强直)
3
因疼痛而呈伸展反应
(似去大脑强直)
因疼痛而呈伸展反应
(似去大脑强直)
2
无运动反应
无运动反应
1
0-23个月
2-5岁
(17.3)
<65(8.7)或>150
(20.0)
4
55-65(7.3-8.7)或
100-130(13.3-17.3)
65-75 (8.7-10.0)或
130-150(17.3-20.0)
6
其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其余
10
呼吸(次/分)
<20或>70或明显 的节律不齐
<15或>60或明显 的节律不齐
4
20-25或40-70
>5岁
最佳语言反应
微笑,发声
适当的单词,短语
能定向说话
5
哭闹,可安慰
词语不当
不能定向
4
持续哭闹,尖叫
持续哭闹,尖叫
语言不当
3
呻吟,不安
呻吟
语言难以理解
2
无反应
无反应
无反应
1
备注:昏迷程度判定
昏迷程度以三者分数加总来评估,得分值越高,提示意识状态越好,正常人为 15分,8分以下为昏迷,3分以下为深度昏迷。
<3.0或〉6.5

小儿病情危重程度评分

小儿病情危重程度评分
可靠且有效的工具,但儿科应用少。
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风险评估
Wilkinson 死亡风险
评估
小儿器官 功能障碍 Logistic评
分 (PELOD)
小儿
MO竭评估 (SOFA)
Wilkinson死亡风险评估,小儿器官功能障 碍Logistic评分(PELOD),均为预测死亡的 公式,预测效果好,但临床应用不方便。
Na、K、BUN、Cr、Hb、胃肠系统,各生理指标评 分值均等,满分100分,评分越低、病情越重。 分值>80为非危重;80-71分为危重;≤70分为极危重。 多次评分可反映病情变化,每次评分,应依据最异 常测值评定病情危重程度。 该评分不适于新生儿及慢性疾病的危重状态。
早期预警系统评分(EWS)
序贯气管衰竭评估(SOFA)主要应用于成 人ICU危重患者。
P-MODS评分系统简单,但未选择神经系统 参数,对神经系统患儿预后的评估有影响。
P-MODS评分系统
疗对评估结果的干扰。2.夸大预测死亡的能 力。
PIM
PIM评分也是预测PRISM的评分方法,现已 是PIM3.
包括10个指标。 在入ICU后1小时内首次记录。
PIM3
PCIS
准确判断病情轻重,预测死亡危险,是已种有效的 评估危重患儿病情的方法。
首次评分应在24小时内完成。 指标包括10项:心率、血压、呼吸、PaO2、PH值、
主要是针对患者中药体征的物理状态进行动态 监测,记录变化情况,核心的监测项目包括心 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意识状态。
是标准化和量化的指标,对医护人员,特别是 低年资人员快速识别出潜在危重症患者有重要 意义,对于住院的潜在危重症患者监测动态意 义更大。
EWS需要动态的、连续的监测,并与患者基础 水平相比较,才有可能从整体评估患者,了解 变化趋势,做出正确的反应及干预。

儿童和新生儿危重病症评估制度

儿童和新生儿危重病症评估制度

儿童和新生儿危重病症评估制度
一、目的:通过按照儿童危重病例评分表及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表同时结合新生儿胎龄及出生体重,分别对危重儿童和新生儿进行评估,对儿童和新生儿危重病症进行分级管理,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内容:
(一)按《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标准:分值>80为非危重,分值71-80为危重,分值≤70分为极危重。

(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分值>80的急症儿童可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分值71-80的急症儿童须在区域级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或具备同等救治能力的三级甲等医院进行救治;分值≤70的急症儿童必须在省级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或具备同等救治能力的三级甲等医院进行救治。

(三)按《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标准:分值>90为非危重,分值70-90为危重,分值<70分为极危重。

(四)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评分80-90或生命体征稳定的出生体重≥1500g的低出生体重儿或胎龄≥ 32周的早产儿可在我院新生儿科进行治疗;评分70-80或出生体重≥1000 g 的低出生体重儿或胎龄≥28周的早产儿可在区域级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或具备同等救治能力的三级甲等医院进行救治;评分<70或符合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新生儿或出生体重﹤1000 g 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或胎龄﹤28 周的早产儿必须在省级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或具备同等救治能力的三级甲等医院进行救治。

(四)按照《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海南省危重
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方案》的通知》琼卫医〔2021〕32号文件要求,我院评估为危重和极危重儿童与新生儿应及时联系医院儿童、新生儿危重症医护转诊小组将患儿及时转诊至区域级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和省级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进行救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危重症评估
卜琦
小儿病情危重程度评分



疾病特异性评分是指针对某一种疾病的严重程 度或预后的评分方法,仅限于对一种特殊基本 或损伤评估,应用受限。 疾病非特异性评分是指可以针对任何原因所致 危重状态的预后进行综合性评估的评分系统。 特点是根据患儿生理缓解紊乱程度评估病情, 测值异常程度越大,病情越重。 疾病严重程度与疾病并发症关系密切,通过动 态进行疾病评价,能够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 便于及早发现并发症的先兆或早期并发症,从 而促进并发症的预防
ACDU(A 清醒;C恍 惚;D昏睡; U无反应)
GCS



评分情况: 15分大致正常,<8分为昏迷,3分为不可逆脑 损害。 13-14分为轻度昏迷,9-12分为中度昏迷,8分 以下为中度昏迷。 严重脑外伤患儿≤8分(应积极行气管插管), 中度脑外伤患儿9-12分,轻度脑外伤≥13分, 为避免一些临时因素,如乙醇、低氧、低血压、 药物等影响,要求脑外伤后6小时再进行GCS 评分。
疾病非特异性评分
小儿死亡 风险 (PRISM) 小儿死亡 指数 (PIM)
小儿危重 病例评分 (PCIS)
小儿预警 系统评分 (PEWS)
PRISM



适用于新生儿、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危 重患儿,但不适用于早产儿和成人。 入住ICU后12或24小时内最差值。 应用广泛,但仍需注意一些问题:1.早期治 疗对评估结果的干扰。2.夸大预测死亡的能 力。
EWS评分标准
WEWS
EWSS
EWSS
危险患者 评分(PAR)
里兹EWS
儿童 EWS(PEWS)
标准 EWS(SEWS)
PEWS
PEWS评分与干预措施
儿童意识水平及脑功能障碍的常用迷量表 (GCS)
儿童脑功 能分类量 表(PCPC)
AVPU反应 评级
全面无反 应性评分 (FS)
PCPC



是评价CPR患儿预后的常用方法,也是评估 儿童心脏停搏后NS恢复情况的常用标准。 未得到可靠性验证,在心智功能方面的权 重更大,但对心理和社交方面难于检测。 不能作为CPR后判定预后的金标准,尚需结 合多项指标。
PCPC分级
FS




包括:睁眼反应、运动反应、脑干反射和 呼吸。 每一项分为0-4分,最高分为16分,最低分 为0分,不包括语言反应。 容易实施,GCS最低分患儿可用FS做进一步 区分。GCS是3个月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GS是出院时和3个月时病死率的预测指标。 可靠且有效的工具,但儿科应用少。


GCS虽然是意识状态评估的首选,但存在不 可回避的缺点,因此建议将GCS同其它简单 评分方法结合进行综合评估,如ICS。 床边动态反复评估并尽量规避可能的影响 因素是获取准确信息、提示脑功能和预后 的重要方法。
AVPU



简易,多用于急诊患者的初次评估。可更 为快速的评估大多数中毒患者的意识状态。 AVPU和GCS是相对应的, AVPU和GCS应常 规用于评估患儿意识水平,而GCS可用于动 态监测以后的改变,但AVPU不能完全替代 GCS对脑外伤患儿的医师评估。 难以提供更详细盒精确的信息,对预后也 缺乏足够的指导意义。
早期预警系统评分(EWS)



主要是针对患者中药体征的物理状态进行动态 监测,记录变化情况,核心的监测项目包括心 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意识状态。 是标准化和量化的指标,对医护人员,特别是 低年资人员快速识别出潜在危重症患者有重要 意义,对于住院的潜在危重症患者监测动态意 义更大。 EWS需要动态的、连续的监测,并与患者基础 水平相比较,才有可能从整体评估患者,了解 变化趋势,做出正确的反应及干预。
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风险评估
Wilkinson 死亡风险 评估
小儿器官 功能障碍 Logistic 评分 (PELOD)
小儿 MODS评 分(PMODS)
序贯气管 衰竭评估 (SOFA)



Wilkinson死亡风险评估,小儿器官功能障 碍Logistic评分(PELOD),均为预测死亡的 公式,预测效果好,但临床应用不方便。 序贯气管衰竭评估(SOFA)主要应用于成 人ICU危重患者。 P-MODS评分系统简单,但未选择神经系统 参数,对神经系统患儿预后的评估有影响。
PIM



PIM评分也是预测PRISM的评分方法,现已 是PIM3. 包括10个指标。 在入ICU后1小时内首次记录。
PIM3
PCIS





准确判断病情轻重,预测死亡危险,是已种有效的 评估危重患儿病情的方法。 首次评分应在24小时内完成。 指标包括10项:心率、血压、呼吸、PaO2、PH值、 Na、K、BUN、Cr、Hb、胃肠系统,各生理指标评 分值均等,满分100分,评分越低、病情越重。 分值>80为非危重;80-71分为危重;≤70分为极危 重。 多次评分可反映病情变化,每次评分,应依据最异 常测值评定病情危重程度。 该评分不适于新生儿及慢性疾病的危重状态。
P-MODS评分系统
总结

临床上有很多针对病情危重的评分方法, 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均需动态反复评估, 同时任何评分方法均不能替代认真的观察 病情及仔细的体格检查,应结合病因、病 情等综合分析,必要时可采用多种评分法 综合评估以得出更为准确的信息,指导治 疗,改善预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