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针为主治疗小儿脑瘫37例
头针结合康复运动治疗痉挛型脑瘫80例疗效分析

2 治 疗 方 法
2 . 1 针 刺 治 疗
疗 效评 定 标 准按 日常 生 活 能力 量 表 进 行评 价 。
本组 的 8 0例 患 儿 经 过 3个 疗 程 后 , 显效 6 3例 , 占 7 8 . 7 5 %、 进步 1 4例 , 占1 7 . 5 %; 无 效 3例 , 占3 . 7 5 %。
[ 2 ] 王 富春 , 于仙玫 , 邓瑜. 头针 疗法 [ M] .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H { 版社,
2 0 0 3:6 .
运动 功能 完全 或 部 分 恢 复 , 使 患 儿 的抬 头 、 翻身 、 坐、
爬、 跪、 站、 走等 动作更 加 协调 。 康 复运动疗 法 以功 能训 练为 主 , 能抑 制病 理反 射 、
总 有效 率为 9 6 . 2 5 %。
2 . 1 . 1 头针选 穴
根据 普 通 高 等教 育 “ 十五” 国家 级
4 讨 论
规划 教 材《 针灸学》 ( 中 国 中医 药 出 版 社 )及 《 焦顺 发 头针 》 (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 选 取 顶 中线 、 顶颞前斜线 、
性 脑瘫 的方 法 , 是 中医学 的经 络 系 统 与现 代 医 学关 于
大脑皮 层功 能定 位 的理 论 相结 合 , 经过 临 床 实 践证 明
是一 种有效 的新 的治 疗 手 段 , 它 更好 地 发 挥 了小 儿 头 针 的疗 效 , 加之 配 合 B o b a t h 、 V o j a t P e t o 、 B r u n s t r o n的 功
脑瘫 ( c e r e b r a l p a l s y C P ) 是 指 妊 娠期 至新 生 儿 期 ,
综合多种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疗效

综合多种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疗效作者:李秋镛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5期摘要:目的通过运用综合多种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进行探讨。
方法将58 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9例,对照组29例。
治疗组采用现代康复Bobath 球训练、功能训练结合传统按摩、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结合传统按摩、针灸,两组相比较。
分别使用临床观察治疗。
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经统计学处理,P关键词:小儿脑瘫;Bobath 球训练;功能训练;针灸疗法我国小儿脑瘫的定义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1],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癫痫、行为异常、语言障碍等,是儿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脑瘫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家庭、社会带来了负担。
该病目前在临床上缺少有效的疗法。
本文就2011年6月~2013年8月,对58例脑瘫患儿采用现代康复Bobath 球训练、功能训练结合传统按摩、针灸进行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比较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本中心就诊的58例儿童脑瘫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全部患儿均参照 1998 年全国小儿脑瘫会议制定的诊断及分型标准确诊Ⅲ,其中男33例,女25例;6个月~1岁9例,1~2 岁的13例,2~4 岁22 例,5~12岁14例。
其中痉挛型20例,手足徐动型26 例,共济失调型7例,混合型5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方法Bobath 球训练、功能训练结合传统方法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结合传统治疗针灸按摩治疗。
1.2.1 Bobath球训练将患儿俯卧位轻放在Bobath球上,训练师在患儿身后用手支持患儿双肘部,使肘部伸直,肩关节充分屈曲、外旋,同时尽可能使腕关节伸展,拇指外展手指展开。
小儿脑瘫头针治疗进展

3种头 针取 穴 方 法 。如 张 氏 … 采 用 头 皮 针 穴 名 标 准 方 1
案 与 头 针 刺 激 区相 结 合 , 穴位 选择 双侧 运 动 区 、 衡 区 、 平 结
合语言 II区、 、 I 视区 、 足运感 区 、 舞蹈 震颤 控制 区等等 ; 阮 氏_ 除复杂的体针外 , 2 J 头针还选 取 了运动 前 区、 平衡 区与 靳三针的部分取穴 ; 氏_针对躯 干四肢功 能障碍取躯体 晏 3 J 运动 区、 躯体感觉 区、 平衡 区 、 听 区等 , 语 言障碍 者加 晕 若
针 穴 位 等 等 。在 笔 者 检 索 到 的 应 用 头 针 治疗 脑 瘫 的 5 篇 7
针 自前顶穴进 针 , 分别透刺头维 、 颌厌 、 百会 、 四神聪等 穴 , 另加神庭 、 门等穴 ; 哑 马氏_ 9取穴方法与吴氏相似 , 是 以 9 _ 也 前顶 为中心向左右透颌厌 、 向后透百会 、 向前透印堂 。
d J 瘫 头 针 治 疗 进 展  ̄ l La J
汤健 , 洪梅 , 张 吕静 ( 南京医 科大学附 属南京儿童医院, 南京 2 o ) 江苏 mo 8
摘要 : 习近 1 复 0年来发表 的所有关于头针治疗 小儿脑瘫的文献 , 讨 了近 1 年 来头针 疗法在 小儿脑瘫 治疗 中的应 用发 探 0 展 。认 为小儿脑瘫的头针 治疗 , 特别是 中国头针 穴名标 准化 方案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头针方案的选择 , 还是 头针 结合其它疗法 , 都展现 出较 为丰 富的研 究与探 索。中国头针 穴名标 准化方案与焦氏、 氏、 氏一起 , 靳 汤 形成 目前主流 头针
h 。也 有 医 生 另 辟 蹊 径 , 用 独 特 的 头 针 方 法 。吴 氏 _ 头 采 8 J
头皮针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临床观察

照 组 总有效 率 6.3 33 %,两 组 比较差 异有 显著 意义 ( P<O0 ) .5 。②在 l 3岁年 龄段 脑瘫 患 儿中语 言 障碍 总有 效率 为 8.0 ~ O0 %,较 3 H ~6岁年龄 段 高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结论 两 组对 脑 瘫患儿 的语 言 障碍 均有 改善 ,其 中治 疗组优 于 对照 组 。对 于脑瘫 语 言障碍 的矫 治年 龄 ,3岁 以 内疗 效
能力 增 强 ,而 更 为 重 要 的一 点则 在 于 抚 触 可 以加 强 感 官
【]江 育仁 , 润 . 2 王玉 中医儿 科 学【 . 科学 技术 出版 社,9552. M] 上海 1 8:, 6 [】蒋 爱 花, 济 生, 慧 芳, .、 抚 触按 摩 图解 [ . 京 : 国医 药科 技 3 齐 金 等 ,儿 J M】 北 中
第 8卷第 2 4期 ・ 总第 14期 0
21 O O年 1 月 ・下 半 月 刊 2
◎ 缝 ID墩 D远O SUF 'Cc lA A1 N程 CO EI 1
器官功 能尚未发育成熟 ,生后早期神经系 统仍处在快速 增殖期 。在 这一时期对其进 行抚触有利 于中枢 系统 的发 育和感 官灵敏 性的增强 ,提升其智 力水平 。循经抚触和 穴位 按 摩是传 承 祖 国医 学对 早产 儿健 康有 效 的 自然 医 疗技术 。⑧ 参考文献
有语 言障碍者 ; ②年龄在 1- "6岁之 间; - - - ⑨患儿家长知情 , 同意 配合进 行临床观察 ;④ 听力正常或轻度听力 障碍 , 脑干 听觉诱发 电位 :双耳 听力反应 阈值 ≤5 d 0 B;⑤智力 筛查正常或轻度智力 障碍 ,DS T智力筛查 ≥6 0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张仁以“枕五针”为主治疗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案

中医文献杂志
之会”“诸经皆归于脑”,说明了人体经脉与头部的 联系㈤。“枕五针”中的焦氏头针平衡区⑷,相当于 小脑半球在头皮上的投影;脑户是脑髓出入通行之 门户;脑空为足少阳胆经之穴,与《灵枢•根结》所 言“少阳为枢……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 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及《素问•热论》的 “少阳主骨”理论基础相合。此五穴对应小脑区,可 改善小脑区的血供,提高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 性,共同调节大脑、小脑功能和神经递质间的平衡, 以控制、调节整个机体活动,改善共济失调切。本 案患者因小脑炎症而发诸症,病根在脑。《素问• 骨空论》载:“督脉者……上额交巅上,入络脑……” 说明督脉与脑的关系密切。督脉的百会穴,为手足 三阳经、督脉之会,可健脑、宁心安神;大椎是督脉 与诸阳经的交会穴,可振奋督脉之阳气;风池善祛 风止颤,其经脉循行到达目锐眦,是通达脑与目系 的重要脸穴,与天柱均位于后颈部,共用可疏通脑 窍、清利头目,以治疗头目和脑部疾患。新明1穴为
使针感沿督脉下行;余穴均常规刺法,平补平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针刺后,双侧脑空穴、攒竹与瞳子謬各为一对,接通
G6805电针仪,疏密波2/40 Hz,留针30 mino每周 3次,10次为一疗程。
2月27日复诊。治疗半个月,患者头部震颤幅 度减小,可持笔写字,但仍感笨拙,效不更法,继续 上方治疗。4月11日复诊。治疗已2个月,患者步 行姿势明显改善,外出不需旁人陪伴,震颤程度减 轻,且发作次数减少,右眼复视好转,能简单书写,
头皮针治疗小儿脑瘫并发智力低下68例

脑瘫 主要 表 现为 运动 障碍 及姿 势异 常 。常并 发智 力 障碍 、 癫痫 、 知觉及 交 流 障碍 、 感 行为及 其 他异 常 ,
1 3 检 测 指标 .
①智 力 : 2组 患儿 治疗 前 后 均采 用 标
准化 婴 幼儿 智能 发育 量 表 ( C C) 行 智 力 发育 指 数 C D 进
( I评 分 , MD ) MDI 0 + =1 0 × ‘ 6 x和 S 为检 测 者 D
其 中智力 低 下是 最 常见 的并 发 症 , 重 影 响 患 儿 的康 严
复 。本 文对脑 瘫并 发 智力 低下 患儿 配合 采用 头皮 针治 疗, 取得 较好 临 床疗效 。
I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20 0 9年 1 O月 ~ 2 1 0 0年 4月 我 院 收
所 属年 龄组 的 总量 分 平均 分 和标 准 差 ) 值 在 0 1 0 , ~ 5, <7 0为 低 下 , 0 1 0为 正 常 ( 中7 ~8 7~ 3 其 O 0为 边 缘 状
态 , 0为 中下 , I 0为 中 等 , 1 0为 中上 , 1 0 ~9 ~ 1 ~ 2 ~ 3 为优 秀) > 1 0为非 常 优 秀 。② 疗效 评 定 : 1 数 , 3 MD 分
针 刺 组 3 6 .± i. 13 7 9 4 25 l58. 土1. ~
对 照组 3 6 . ±1 . 3 2 8 4 4 1 7 4 16 . ±1 .
8
1
2 0
6 2. 8 . a 35 24
2 9 4 . . 7 1
食指 桡侧 面 与拇 指掌 侧 面 捏 紧 针 柄 , 以食 指 掌 指关 节 不断 伸屈 , 针身 左 右 旋 转 2 0次/ n I 2mi , 使 0 mi, ~ n 留 针3 n , 0mit2h 留针 期 间鼓 励 家长 与 患 儿 交 流 , 益 做
头皮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合并智力低下临床疗效观察

脑性 瘫痪 ( 简称 脑瘫 ) 指 出生前 到 出生后 1个 是
好 临床疗 效 , 现报 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月 内各 种原 因所 引起 的脑 损伤 或 发育 缺陷所 致 的运 动障碍及 姿 势异 常[ 。常伴 有智 力低 下 、 言 障碍 、 1 3 语
癫 痫等并 发 症[ 。其 中智力 低下 是脑瘫 患儿 最 常见 2 ]
作 者 单 位 :5 0 0郑 州 , 400 河南 中 医学 院第 一 附 属 医 院儿 科 三 区 作 者 简 介 : 华 伟 ( 9 7 , , 学 硕 士 , 治 医 师 。研 究 方 向 : 儿 神 经 系 统 疾 病 与 康 复 ,- i:h a i5 16 cr。 李 1 7 一) 男 医 主 小 E mall u we @ 2 .o i 9 n
1 8 2 3 1 2 1 3 9 9, 7( ): 6 - 6 .
用显著 , 且充 分体现 了头 针在 脑瘫患 儿语 言康复 上的 主导作用 。值 得注意 的是 , 瘫 的康 复治疗 是较 为长 脑 期且 艰苦 的过程 , 言的康复 同样也不 是一 朝一夕 就 语 能完成 的 , 需不 断 的积 累疗效 , 针 的运 用 为脑 瘫患 头 儿语 言的康复开启 了一扇新 的大门 。
3 6例 , 照组 3 对 6例 。两 组资 料 相 比 , 异 无统 计 学 差
意义 ( P> 0 0 ) .5。
低下 的方 法对脑 瘫患 儿 的康 复 有着 积极 的意义 。本
科 采用 头皮 针治 疗 脑 瘫 患儿 合2 诊 断标 准 .
参 照 第六 届 长 沙 全 国4 J 脑 瘫 会 ,L
【 要】 目的 观 察 头 皮 针 治 疗 脑 性 瘫 痪 ( 称脑 瘫 ) 并 智 力 低 下患 儿 的疗 效 。方 法 将 7 摘 简 合 2例 脑 瘫 合 并 智 力 低 下 的住 院患 儿 , 简 单 随 机 法 分 为 观 察 组 和对 照 组 各 3 按 6例 , 组 在 常 规 治 疗 脑 瘫 的 基 础 上 , 两 观 察 组 采 用 头 皮 针 治 疗 , 照 组 对 症 治 疗 , 月 为 1 疗 程 , 程 结 束 后 观 察 智 力 提 高 效 果 。 结 果 观 察 组 对 3个 个 疗 显效 8 , 效 2 例 有 2例 , 效 6 ; 照 组 显 效 4例 , 效 2 无 例 对 有 O例 , 无效 1 2例 , 组 比较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 义 ( < 两 P 00) 结论 .5。 头 皮 针 治疗 对 提 高 脑 瘫 患 儿 智 力 水 平 有 明显 效 果 。
老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医案大全

老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医案大全小儿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癫痛、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
主要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病后失调,致使精血不足,脑髓失充,五脏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养,形成亏损之证,导致智力低下,反应迟钝,言语不清,咀瞬无力,时流涎水,四肢无力,手软不能握持,足软不能站立。
或因感受热毒,损伤脑络,后期耗气伤阴,脑髓及四肢百骸、筋肉失养,导致本病。
主症为肢体瘫痪,手足不自主运动,智力差,言语不清。
医案一季某,男,26个月。
1959年10月5日初诊:其母代述,此儿系7个月早产。
生后11个月时才开始生牙,说话也很晚,双手拉着仅能迈一二步,不会爬,经常发热,饮食、睡眠、二便正常。
经某医院诊断为大脑性瘫痪,某儿童医院认为脑疾患。
服西药2周,拉着走时两腿呈现交叉之状。
后来我院治疗。
患儿面色娇白,舌苔薄白而润,语言字音尚属清楚,声音低怯无力,呼吸均匀,无咳呻音,脉数无力。
辨证为未熟蒂落,先天有亏,以致脏质脆软,成为五迟之证。
后天健壮,尚堪调治。
治法当调补肾阴,从本治之。
针刺:足三里、绝骨、三阴交、太溪点刺。
以六味地黄丸助治,并嘱勿与西药同服。
1959年10月10日二诊:代述此儿以前不会爬,经针灸及服中药丸后,现在在床上爬得很快了。
针刺疗法如上。
1959.年10月26日四诊:能沿床、桌走了。
取足三里、绝骨、飞扬、太溪点刺.1959年11月9日六诊:能下地沿凳走了。
取大椎、身柱、飞扬、昆仑点刺。
助以六味地黄丸药料加鹿茸、紫河车、牛膝、五加皮为丸助治。
1959年11月16日七诊:一手领着能走,胆量也增加了。
取穴同上点刺。
1960年2月8日十三诊:稍微扶着点东西能独自行走,而且走得很快、很好。
取百会、风府、阳陵泉、承山、昆仑点刺。
仍以加味地黄丸常服助治。
针药并施,以资弥补先天不足,俾其得以正常发育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