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选》参考数据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节选阅读及答案

《世说新语》节选阅读及答案

《世说新语》节选阅读及答案
《世说新语》节选阅读及答案
初,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要。

向秀于旧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

秀子幼,义遂零落,然犹有别本。

郭象者,为人薄行,有俊才。

见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

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定点文句而已。

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3处)(3分)
2.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人,是魏晋竹林七贤之一。

请写出竹林七贤中其他任意两人的名字。

(2分)
3.下列哪一个成语故事不是出自《庄子》?()(3分)
A.南柯一梦
B.朝三暮四
C.庖丁解牛
D.望洋兴叹
4.为何向秀、郭象的两种《庄子》注本内容基本一致?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2分)
参考答案:
1.向秀于旧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竞而秀卒。

(3分)
2.嵇康、阮籍、山涛、刘伶、王戎、阮咸(写出任意两人得2分,有错字不得分)
3.A(3分)
4.郭象见向秀注本未在世流传,便窃为己用。

仅自注《秋水》《至乐》,改注《马蹄》,余篇修订文句。

后来向秀释义副本出现,所以两种注本内容基本一致。

(2分)。

《世说新语》阅读及答案参考

《世说新语》阅读及答案参考

《世说新语》阅读及答案参考《世说新语》阅读及答案参考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②之,何所履行③?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⑦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注解:①候:拜访、问候②称:称赞、赞许③履行:实践、做④绥:安抚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谦称⑥法:效法⑦师:学习【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⑴陈太丘与友期行期:⑵尊君在不不:⑶元方入门不顾顾:⑷下车引之引:【小题2】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故时有物外之趣。

B.驱之别院。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邑八景之一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4】袁公两问绵里藏针,颇有学问,但元方两答精彩纷呈,请你说说元方第二答的巧妙之处。

(3分)【小题5】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的?(3分)答案【小题1】略【小题2】B【小题3】略【小题4】借用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小题5】(1)机智、聪明,头脑灵活、能言善辩(2)守信、明礼、为人处世得体(意近即可)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1)期根据语境意思为约定,不能理解为期限、时期等意思;(2)不根据语境意思为与在相对;(3)顾在此为动词,意思为转头看;(4)引在此意思为拉,不能理解其他意思。

世说新语考试题目和答案

世说新语考试题目和答案

世说新语考试题目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A. 刘义庆B. 刘向C. 刘禹锡D. 刘勰答案:A2. 《世说新语》属于哪一类文学作品?A. 诗歌B. 散文C. 小说D. 戏曲答案:C3. 《世说新语》中“德行”一章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A. 人物的品德和行为B. 人物的才智和机智C. 人物的外貌和风度D. 人物的学问和才华答案:A4. 《世说新语》中“言语”一章主要收录了哪些内容?A. 人物的对话和言论B. 人物的诗歌和散文C. 人物的书法和绘画D. 人物的音乐和舞蹈答案:A5. 《世说新语》中“政事”一章主要涉及哪些方面?A. 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B. 政治智慧和治国理念C. 政治腐败和官场黑暗D. 政治改革和法律制度答案:B6. 《世说新语》中“文学”一章主要收录了哪些内容?A. 人物的文学创作和批评B. 人物的书法和绘画C. 人物的音乐和舞蹈D. 人物的哲学和宗教思想答案:A7. 《世说新语》中“方正”一章主要讲述了哪些人物?A. 品行端正的人物B. 才智过人的人物C. 外貌出众的人物D. 学问渊博的人物答案:A8. 《世说新语》中“任诞”一章主要收录了哪些内容?A. 人物的放荡不羁和放纵行为B. 人物的才智和机智C. 人物的外貌和风度D. 人物的学问和才华答案:A9. 《世说新语》中“品藻”一章主要涉及哪些方面?A. 人物的品德和行为的评价B. 人物的才智和机智的评价C. 人物的外貌和风度的评价D. 人物的学问和才华的评价答案:A10. 《世说新语》中“容止”一章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A. 人物的外貌和风度B. 人物的品德和行为C. 人物的才智和机智D. 人物的学问和才华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世说新语》中“自新”一章主要讲述了哪些人物的故事?A. 改过自新的人物B. 坚守节操的人物C. 勇于创新的人物D. 善于自我反省的人物答案:A, D12. 《世说新语》中“夙慧”一章主要收录了哪些内容?A. 人物的聪明才智B. 人物的机智应对C. 人物的外貌和风度D. 人物的品德和行为答案:A, B13. 《世说新语》中“豪爽”一章主要讲述了哪些人物?A. 性格豪放的人物B. 才智过人的人物C. 外貌出众的人物D. 学问渊博的人物答案:A14. 《世说新语》中“纰漏”一章主要涉及哪些方面?A. 人物的失误和错误B. 人物的才智和机智C. 人物的外貌和风度D. 人物的品德和行为答案:A15. 《世说新语》中“惑溺”一章主要收录了哪些内容?A. 人物的迷惑和困惑B. 人物的才智和机智C. 人物的外貌和风度D. 人物的品德和行为答案:A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宋时期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______体小说。

世说新语贤媛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贤媛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贤媛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篇1:《世说新语・贤媛》阅读附答案《世说新语.贤媛》阅读附答案阅读与赏析。

①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①收之。

其妇出戒允日:“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

”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日:“'举尔所知'②,臣之乡人,臣所知也。

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

”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

初,允被收,举家号哭。

其妇自若,云:“勿忧,寻还。

”作粟粥待。

顷之,允至。

②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

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日:“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无预诸儿事。

”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③及父,当收。

儿以咨母,母日:“汝等虽佳,才具④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⑤;不可少问朝事。

“儿从之。

会反,以状对,卒免。

(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注释】①虎贲(ben):官名,负责侍卫君主和保卫王宫。

②举尔所知:语出《论语,子路》,意思是“提拔你所了解的人”。

③才流:指才能品级。

④才具:才能,才干。

⑤会止便止:古人按礼节慰问死者家属时当哭泣。

1.选出“儿以咨母”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A.以其境过清B.策之不以其道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对文章的内容判断不正确的是()A.第①节主要通过叙述吏部郎许允推荐乡人做官,表现他为官清正不阿、不徇私的品质QB.选文主要通过记言来表现人物形象,寥寥数语,人物形象毕现。

C.当初许允被捕,全家号哭,只有其妇自若,一点都不忧虑,这是运用对比,来表现许允妇的镇定和胸有成竹。

D.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把许允妇归为“贤媛”篇,这是对其高度的赞美Q3.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①为称职与不不:②勿忧,寻还寻:③早知尔耳尔:④景王遣钟会看之遭: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会反,以状对,卒免。

《世说新语》原文注释及译文(卷一到卷五)

《世说新语》原文注释及译文(卷一到卷五)

《世说新语》原文注释及译文(卷一到卷五)《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陈蕃尊重贤才【原文】陈仲举[1]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登车揽辔[2],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3]太守,至,便问徐孺子[4]所在,欲先看之。

主簿曰:'群情欲府君先入廨[5]。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6],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1]陈仲举:名蕃,字仲举,东汉桓帝末年任太傅。

当时宦官专权,他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未成,反被害。

[2]登车揽辔:坐上车子,拿起缰绳。

这里指走马上任。

[3]豫章:郡名,在今江西南昌。

[4]徐孺子:名稚,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隐士。

[5]廨(xiè):官署,衙门。

[6]式商容之闾:在商容居住的里巷门外立标志来表彰他。

【译文】陈仲举的言论和行为是读书人的准则,是世人的模范。

他初次做官,就立志刷新国家政治。

出任豫章太守时,一到郡,就打听徐孺子的住处,想先去拜访他。

主簿禀报说:'大家的意思是希望府君先进官署视事。

'陈仲举说:'周武王刚战胜殷,就表彰商容,当时连休息也顾不上。

我尊敬贤人,又有什么不可以呢!'【评析】周武王'式商容之闾'的典故出自《古文尚书·武城篇》。

周武王秉承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而陈蕃则以武王为榜样,他也是怀着革新政治、澄清天下的志向去做官,因为他知道贤人是群众的民意代表,访贤举能,才能显出一个领导者的亲民态度。

《世说新语》小说概况 和故事选译

《世说新语》小说概况 和故事选译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刘义庆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 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 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 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 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 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 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 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 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 《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在《世说新语》的3卷36门中,上卷4门——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中卷9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 箴、捷悟、夙惠、豪爽,这13门都是正面的褒扬。另有下卷23 门——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 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 谗险、尤悔、纰漏、惑溺、仇隙。
小组活动:
阅读课本《世说新语》二 则完成练习: 1、借助注释读通课文,理解 大意。 2、思考:魏晋士人沉溺于酒 原因?

魏晋士人沉溺于酒原因
其一是纵欲享乐。汉末开始的社会动乱使人 们毫无安全感,很多人便开始转向及时行乐,用酒 精来麻痹自己,毕卓所说:“一手持蟹鳌,一手持 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就是一个很好的 写照。 其二是惧祸避世,明哲保身。魏晋时期政局 不稳,政权更迭、权力的转移极为频繁,很多士人 为能在纷乱的时局中保全自己,便以嗜酒来表示自 己在政治上的超脱。如阮籍终日饮酒不问政事,因 此得以寿终。

《世说新语选》参考数据

《世说新语选》参考数据

高中语文《世说新语选》参考数据目录壹、作者参考数据一、宋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十一 宗室二、南史 卷十三 列传第三 刘义庆 三、旧唐书 卷二九 音乐志二四、说蕃篇 萧绎五、刘义庆议避雠 姜南一、《世说新语》集评 二、《世说新语》相关成语名言辑要参、相关文章参考数据一、世说新语<言语>选二、世说新语<雅量>选 三、世说新语<捷悟>选四、世说新语<任诞>选五、刘义庆名句辑要六、世说新语序 王世懋三、宋书不载世说张习孔刘义庆高中语文《世说新语选》参考数据壹、作者参考数据一、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十一宗室刘义庆回首頁道规无子,以长沙景王第二子义庆为嗣。

初,太祖少为道规所养,高祖命绍焉,咸以礼无二继,太祖还本,而定义庆为后。

义庆为荆州,庙主当随往江陵,太祖诏曰:“褒崇道勋,经国之盛典;尊亲追远,因心之所隆。

故侍中、大司马临川烈武王,体道钦明,至德渊邈,睿哲自天,孝友光备。

爰始协规,则翼赞景业;陵威致讨,则克剪枭鲸。

逮妖逆交侵,方难孔棘,势逾累棋,人无固志。

王神谟独运,灵武宏发,辑宁内外,诛覆群凶,固已化被江汉,勋高微管,远猷侔于二南,英雄迈于两献者矣。

朕幼蒙殊爱,德荫特隆,丰恩慈训,义深情戚,永惟仁范,感慕缠怀。

今当拥移寝祏,初祀西夏,思崇嘉礼,式备徽章,庶以昭宣风度,允副幽显。

其追崇丞相,加殊礼,鸾辂九旒,黄屋左纛,给节钺、前后部羽葆、鼓吹、虎贲班剑百人,侍中如故。

”及长沙太妃檀氏、临川太妃曹氏后薨,祭皆给鸾辂九旒,黄屋左纛,辒辌车,挽歌一部,前后部羽葆、鼓吹,虎贲班剑百人。

义庆幼为高祖所知,常曰:“此吾家丰城也。

”年十三,袭封南郡公。

除给事,不拜。

义熙十二年,从伐长安,还拜辅国将军、北青州刺史,未之任,徙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复督淮北诸军事,豫州刺史、将军并如故。

永初元年,袭封临川王。

征为侍中。

元嘉元年,转散骑常侍,秘书监,徙度支尚书,迁丹阳尹,加辅国将军、常侍并如故。

时有民黄初妻赵杀子妇,遇赦应徙送避孙仇。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德行第一一陈仲举礼贤1.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②,登车揽辔③,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④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

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陈曰:" 武王式商容之闾⑧,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注释」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末年人。

与窦武等人谋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言行成为当时人们的楷模。

③登车揽辔:指为官上任。

辔(p i):马缰绳。

④豫章:汉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隐士。

⑥主薄:掌管文书的官吏。

⑦廨(xi):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闾:武王,周武王。

式,同" 轼",车前作扶手的横木,此为动词,意思是乘车时双手扶轼,以示敬意。

商容:殷商时期的贤哲,老子的老师。

闾:里巷的门。

「译文」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

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

主薄说:"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 陈仲举说:" 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

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 二鄙吝复生周子居①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③!"「注释」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末年贤人。

②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末年贤人。

③鄙吝:粗鄙贪婪。

已复:竟然。

「译文」周子居(周乘)经常说:"我只要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黄宪),粗俗贪婪的念头就又萌生了。

"三汪汪如万顷之陂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

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⑥,难测量也。

"「注释」①郭林宗:郭泰,字林宗,东汉末年太学生领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世说新语选》参考数据目录壹、作者参考数据一、宋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十一 宗室二、南史 卷十三 列传第三 刘义庆 三、旧唐书 卷二九 音乐志二四、说蕃篇 萧绎五、刘义庆议避雠 姜南一、《世说新语》集评 二、《世说新语》相关成语名言辑要参、相关文章参考数据一、世说新语<言语>选二、世说新语<雅量>选 三、世说新语<捷悟>选四、世说新语<任诞>选五、刘义庆名句辑要六、世说新语序 王世懋三、宋书不载世说张习孔刘义庆高中语文《世说新语选》参考数据壹、作者参考数据一、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十一宗室刘义庆回首頁道规无子,以长沙景王第二子义庆为嗣。

初,太祖少为道规所养,高祖命绍焉,咸以礼无二继,太祖还本,而定义庆为后。

义庆为荆州,庙主当随往江陵,太祖诏曰:“褒崇道勋,经国之盛典;尊亲追远,因心之所隆。

故侍中、大司马临川烈武王,体道钦明,至德渊邈,睿哲自天,孝友光备。

爰始协规,则翼赞景业;陵威致讨,则克剪枭鲸。

逮妖逆交侵,方难孔棘,势逾累棋,人无固志。

王神谟独运,灵武宏发,辑宁内外,诛覆群凶,固已化被江汉,勋高微管,远猷侔于二南,英雄迈于两献者矣。

朕幼蒙殊爱,德荫特隆,丰恩慈训,义深情戚,永惟仁范,感慕缠怀。

今当拥移寝祏,初祀西夏,思崇嘉礼,式备徽章,庶以昭宣风度,允副幽显。

其追崇丞相,加殊礼,鸾辂九旒,黄屋左纛,给节钺、前后部羽葆、鼓吹、虎贲班剑百人,侍中如故。

”及长沙太妃檀氏、临川太妃曹氏后薨,祭皆给鸾辂九旒,黄屋左纛,辒辌车,挽歌一部,前后部羽葆、鼓吹,虎贲班剑百人。

义庆幼为高祖所知,常曰:“此吾家丰城也。

”年十三,袭封南郡公。

除给事,不拜。

义熙十二年,从伐长安,还拜辅国将军、北青州刺史,未之任,徙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复督淮北诸军事,豫州刺史、将军并如故。

永初元年,袭封临川王。

征为侍中。

元嘉元年,转散骑常侍,秘书监,徙度支尚书,迁丹阳尹,加辅国将军、常侍并如故。

时有民黄初妻赵杀子妇,遇赦应徙送避孙仇。

义庆曰:“案《周礼》,父母之仇,避之海外,虽遇市朝,斗不反兵。

盖以莫大之冤,理不可夺,含戚枕戈,义许必报。

至于亲戚为戮,骨肉相残,故道乖常宪,记无定准,求之法外,裁以人情。

且礼有过失之宥,律无仇祖之文。

况赵之纵暴,本由于酒,论心即实,事尽荒耄。

岂得以荒耄之王母,等行路之深仇。

臣谓此孙忍愧衔悲,不违子义,共天同域,无亏孝道。

”六年,加尚书左仆射。

八年,太白星犯右执法,义庆惧有灾祸,乞求外镇。

太祖诏譬之曰:“玄象茫昧,既难可了。

且史家诸占,各有异同,兵星王时,有所干犯,乃主当诛。

以此言之,益无惧也。

郑仆射亡后,左执法尝有变,王光禄至今平安。

日蚀三朝,天下之至忌,晋孝武初有此异,彼庸主耳,犹竟无他。

天道辅仁福善,谓不足横生忧惧。

兄与后军,各受内外之任,本以维城,表里经之,盛衰此怀,实有由来之事。

设若天必降灾,宁可千里逃避邪?既非远者之事,又不知吉凶定所;若在都则有不测,去此必保利贞者,岂敢苟违天邪?”义庆固求解仆射,乃许之,加中书令,进号前将军,常侍、尹如故。

在京尹九年,出为使持节、都督荆雍益宁梁南北秦七州诸军事、平西将军、荆州刺史。

荆州居上流之重,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故高祖使诸子居之。

义庆以宗室令美,故特有此授。

性谦虚,始至及去镇,迎送物并不受。

十二年,普使内外群官举士,义庆上表曰:“诏书畴咨群司,延及连牧,旌贤仄陋,拔善幽遐。

伏惟陛下惠哲光宣,经纬明远,皇阶藻曜,风猷日升,而犹询衢室之令典,遵明台之睿训,降渊虑于管库,纡圣思乎版筑,故以道邈往载,德高前王。

臣敢竭虚暗,祗承明旨。

伏见前临沮令新野庾寔,秉真履约,爱敬淳深。

昔在母忧,毁瘠过礼;今罹父疚,泣血有闻。

行成闺庭,孝着邻党,足以敦化率民,齐教轨俗。

前征奉朝请武陵龚祈,恬和平简,贞洁纯素,潜居研志,耽情坟籍,亦足镇息颓竞,奖勖浮动。

处士南郡师觉,才学明敏,操介清修,业均井渫,志固冰霜。

臣往年辟为州祭酒,未污其虑。

若朝命远暨,玉帛遐臻,异人间出,何远之有。

”义庆留心抚物,州统内官长亲老,不随在官舍者,年听遣五吏饷家。

先是,王弘为江州,亦有此制。

在州八年,为西土所安。

撰《徐州先贤传》十卷,奏上之。

又拟班固《典引》为《典叙》,以述皇代之美。

十六年,改授散骑常侍、都督江州豫州之西阳晋熙新蔡三郡诸军事、卫将军、江州刺史,持节如故。

十七年,即本号都督南兖徐兖青冀幽六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

寻加开府仪同三司。

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文词虽不多,然足为宗室之表。

受任历籓,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致费损。

少善骑乘,及长以世路艰难,不复跨马。

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

太尉袁淑,文冠当时;义庆在江州,请为卫军咨议参军。

其余吴郡陆展、东海何长瑜、鲍照,等,并为辞章之美,引为佐史国臣。

太祖与义庆书,常加意斟酌。

义庆在广陵,有疾,而白虹贯城,野麇入府,心甚恶之,固陈求还。

太祖许解州,以本号还朝。

二十一年,薨于京邑,时年四十二。

追赠侍中、司空,谥曰康王。

二、南史卷十三列传第三刘义庆回首頁义庆幼为武帝所知,年十三袭封南郡公。

永初元年,袭封临川王。

元嘉中为丹阳尹。

有百姓黄初妻赵杀子妇遇赦,应避孙仇。

义庆议以为“周礼父母之仇,避之海外,盖以莫大之冤,理不可夺。

至于骨肉相残,当求之法外。

礼有过失之宥,律无仇祖之文。

况赵之纵暴,本由于酒,论心即实,事尽荒耄。

岂得以荒耄之王母,等行路之深仇,宜共天同域,无亏孝道” 。

六年,加尚书左仆射。

八年,太白犯左执法,义庆惧有灾祸,乞外镇。

文帝诏谕之,以为“玄象茫昧,左执法尝有变,王光禄至今平安。

日蚀三朝,天下之至忌,晋孝武初有此异。

彼庸主耳,犹竟无他”。

义庆固求解仆射,乃许之。

九年,出为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加都督。

荆州居上流之重,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故武帝诸子遍居之。

义庆以宗室令美,故特有此授。

性谦虚,始至及去镇,迎送物并不受。

十二年,普使内外群臣举士,义庆表举前临沮令新野庾实、前征奉朝请武陵龚祈、处士南阳师觉授。

义庆留心抚物,州统内官长亲老不随在官舍者,一年听三吏饷家。

先是,王弘为江州,亦有此制。

在州八年,为西土所安。

撰《徐州先贤传》十卷奏上之。

又拟班固《典引》为《典叙》,以述皇代之改授江州,又迁南兖州刺史, 并带都督。

寻即本号加开府仪同三司。

性简素, 寡嗜欲,爱好文义,文辞虽不多,足为宗室之表。

历任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沙 门颇致费损。

少善骑乘,及长,不复跨马,招聚才学之士,远近必至。

太尉袁淑 文冠当时,义庆在江州请为卫军咨议。

其余吴郡陆展、东海何长瑜、鲍照等,并 有辞章之美,引为佐吏国臣。

所著《世说》十卷,撰《集林》二百卷,并行于世。

文帝每与义庆书,常加意斟酌。

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文辞瞻逸。

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

元嘉中,河济俱 清,当时以为美瑞。

照为《河清颂》 ,其序甚工。

照始尝谒义庆未见知,欲贡诗 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

”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 而不闻者,安可数哉。

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 随乎。

”于是奏诗,义庆奇之。

赐帛二十匹,寻擢为国侍郎, 甚见知赏。

迁秣陵令。

文帝以为中书舍人。

上好为文章,自谓人莫能及, 照悟其旨,为文章多鄙言累句。

咸谓照才尽,实不然也。

临海王子顼为荆州,照为前军参军,掌书记之任。

子顼 败,为乱兵所杀。

义庆在广陵有疾,而白虹贯城,野麇入府,心甚恶之。

因陈求还,文帝许解 州,以本号还朝。

二十一年,薨于都下,追赠司空,谥曰康王。

子哀王晔嗣,为 元凶所杀。

晔子绰嗣,升明三年见杀,国除。

《乌夜啼》,宋临川王义庆所作也。

元嘉十七年,徙彭城王义康于豫章。

义 庆时为江州,至镇,相见而哭,为帝(宋文帝刘义隆)所怪,征还宅,大惧。

妓 妾夜闻乌啼声,扣斋合云: “明日应有赦。

”其年更为南兖州刺史,作此歌。

故其和 云:“笼窗窗不开,乌夜啼,夜三、旧唐书 卷二九 音乐志二夜望郎来。

”今所传歌似非义庆本旨。

辞曰:“歌舞诸少年,娉婷无种迹。

菖蒲花可怜,闻名不相识。

” 四、说蕃篇萧绎回首頁刘义庆为荆州刺史,性谦虚。

始至,及去镇,迎送物并不受。

在州八年,为西土所安。

撰《徐州先贤传》,奏上之。

又拟班固《典引》为《典叙》,以述皇代之美。

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为宗室之表。

受任历蕃,无浮淫之过。

善骑乘。

招聚才学之士,近远必至。

袁淑文冠当时,请为卫军咨议,参军吴郡陆展,东海何长瑜、鲍照等,引为佐史。

(《金楼子》卷三)五、刘义庆议避雠姜南回首頁刘义庆,宋武帝中弟长沙景王道怜之第二子也。

帝少弟临川武烈王道规既薨,以义庆嗣。

元嘉中,为丹阳尹。

有百姓黄初妻赵,杀子妇。

遇赦,应避孙雠。

义庆议以为:《“周礼》父母之雠,避之海外,盖以莫大之冤,理不可夺。

至于骨肉相残,当求之法外。

礼有过失之宥,律无雠祖之文。

况赵之纵暴,本由于酒,论心即实,事尽荒耄,岂得以荒耄之王母等行路之深雠,宣共天同城,无亏孝道。

” 六年,加尚书左仆射,所著《世说》一书先儒多称之。

按:汉、晋、六朝有避雠之律,此议甚当。

(《蓉塘诗话》卷一)一、《世说新语》集评回首頁1.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

”2. 近代?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3. 明? 凌蒙初,改订并刊行《世说》,卷首所撰《凡例》第四则:“诸书不可有评,评者为疣赘,为指枝。

独《世说》单词词组,本是谭资,月旦阳秋,不妨饶舌。

况刘会孟谭言微中;王敬美剔垢磨瑕,诸家指陈,皆足发明余蕴,不佞参考,颇亦有功。

”4. 宋? 刘应登校刊《世说》,其序曰:“晋人乐旷多奇情,故其言语文章别是一色,《世说》可覩已。

《说》为晋作。

及于汉、魏者,其余耳。

虽典雅不如左氏《国语》,驰骛不如诸《国策》,而清微简远,居然玄胜。

概举如卫虎渡江,安石教儿,机锋似沉滑稽,又冷类入人梦思,有味有情,咽之愈多,嚼之不见。

盖于时诸公剸以一言半句为终身之目,未若后来人士俛焉下笔,始定名价。

临川善述,更自高简有法。

反正之评,戾实之载,岂不或有?亦当颂之,使与诸书并行也。

晚后浅俗,奈解人正不可得。

呜呼!人言江左清谈遗事,盘盘一老,出其游戏余力,尚足办此百万之敌,兹非谈之宗欤?抑吾取其文,而非论其人也。

丙戌长夏,病思无聊,因手校家本,精灭其长注,间疏其滞义。

明年以授梓,乃五月既望梓成。

耘庐刘应登自书其端,是为序。

”5. 明? 王世懋《批点世说新语序》:《“易》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书者言之余响,而言者意之影测也。

是以莫逆之旨,恒存乎相视;糟粕之喻,无与于心传,由百世之下,读其书而欲想见其为心,不亦远乎。

此立言之所以难也。

晋人雅尚清谈,风流映于后世,而临川王生长晋末,沐浴浸溉,述为此书。

至今讽习之者,犹能令人舞蹈,若亲睹其献酬。

倘在当时,聆乐(旷)卫(玠)之韶音,承殷(仲堪)刘(惔)之润响,引宫刻羽,贯心入脾,尚书(何晏)为之含笑,平子(王澄)由斯绝倒,不亦宜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